特殊的动宾关系(使动、意动、为动)
特殊的动宾关系
动词和宾语之间没有直接的动作和受 动作关系,而是通过某种间接的方式 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通常需要借助 特定的语境或背景知识才能理解。
形成原因
语言习惯与文化背景
特殊的动宾关系往往是由于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所形成的, 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特殊的动宾关系也会有所不同。
比喻和隐喻
特殊的动宾关系有时是通过比喻或隐喻的方式形成的,通 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或概念进行比较或联想,从而建立起 一种特殊的关系。
特殊的动宾关系
contents
目录
• 什么是特殊的动宾关系 • 特殊动宾关系的语义分析 • 特殊动宾关系的句法分析 • 特殊动宾关系的语用分析 • 与特点
定义
特殊的动宾关系是指动词和宾语之间 存在一种特殊的关系,这种关系不同 于常规的动宾关系。
在语言研究中的运用
特殊动宾关系在语言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揭示语言的内在规律和 语义结构。
通过研究特殊动宾关系,可以深入探讨语言的演变过程、语法规则和语义 特征,推动语言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特殊动宾关系的研究还可以为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等领域提供有益的 启示和应用价值,促进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
语义蕴含
语义蕴含指的是在句子中,某个词语的含义包含了其他词语的含义。在特殊动宾关系中,动词和宾语的语义蕴含往往不是简 单的包含关系,而是存在某种特殊的蕴含关系。
例如,“看”这个动词,在“看电影”这个句子中,“看”这个动词的语义蕴含了“电影”,表示“看”这个行为是对“电影” 的一种行为。而在“看风景”这个句子中,“看”这个动词的语义蕴含了“风景”,表示“看”这个行为是对“风景”的一种行 为。
语境和背景知识
特殊的动宾关系往往需要借助特定的语境或背景知识才能 理解,这些语境或背景知识可以是历史事件、文化传说、 个人经历等。
高中文言文使动、意动、为动用法例释
高中文言文使动、意动、为动用法例释掌握文言文中的使动用法对研究有很大帮助。
文言文中的使动用法有三种形式: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一、概念认识在句子中,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当某个动词充当谓语时,句子的主语并不是这个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施行者,而是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的这个动作。
所以,解释这个动词时,应该在前面加“使”,成为“使(让)+宾+动词”的格式。
例如,在《郑伯克段于鄢》中,“惊”这一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只能是宾语XXX,因为XXX是难产而生的,XXX因此“吃惊”。
在XXX的《赤壁赋》中,“舞”、“泣”这一动作的XXX分别是“潜蛟”和“嫠妇”,而使他们“舞”、“泣”的则是“余音”。
二、形式特征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常指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但当它们以使动用法出现在句中时,也就带上了宾语。
例如,在XXX的《六国论》中,“却”是不及物动词,但后面带了指代“秦”的宾语“之”,所以“却”就是使动用法,解释为“使(之)退却”。
判断一个动词是否为使动用法的方法之二是观察句子中作为谓语的动词是否是一个后面带宾语的不及物动词。
如果是,则可以尝试从使动用法的角度来理解这个动词。
下列句子中带有使动用法的不及物动词:XXX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郑伯克段于鄢》)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XXX《陈涉世家》)大夫种、XXX存亡越,XXX,立功成名而身死亡。
(XXX《淮阴侯列传》)君将哀而生之乎?(XXX《捕蛇者说》)另外,及物动词也可以有使动用法。
这种情况在古汉语中比较罕见,但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及物动词带有宾语,形式上和动宾结构相似,但意义不同。
使动用法虽然也是及物性质的,但动作行为不是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主动发出的,而是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使其产生这种动作行为。
例如,在《过秦论》中,“序八州而朝同列”中的“朝”是及物动词,意为“朝见”。
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
规律三:名词用于动词之前,表示该动作行为 的一种工具、凭借和方式,译为:用(乘, 凭借)……
①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辱其群臣。
②赵襄王郊迎甘罗。 (廷,郊)处所名词+动词 规律四:名词用于动词之前,表示
该动作行为的发生的处所 译为:在……
①则以刘病日笃
②岁征民间
③ 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潇、沅,北合 汉、沔
• A、将军身披坚执锐。 (《陈涉世家》)
• B、义不杀少而杀众。 (《公输》)
• C、四美具,二难并。 (《滕王阁序》)
• D、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芙蕖》)
• E、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 欲往投之。
(《赤壁之战》)
• A、坚:坚韧的盔甲; 锐:锐利的武器。
• B、少:很少的人;众: 很多的人。
晋灵公不君。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汉水又东 不+【君;王;东(名词)】 规律三:副词尤其是否定副词后面
的名词用作动词。
①驴不胜怒,蹄之。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③今王鼓乐于此(《孟子》) (蹄,王,鼓乐)名词+代词,处
所名词,介宾短语 规律四: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
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 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 它是活用成了动词。
文言实词之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中,某个词属于某一个种 类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的分工也是 相对固定的,但在具体的语境中,某 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临时灵 活运用,于是出现了活用的现象。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
名
词
形
活
容
用
词
活
用
动 词 活 用
其 它 词 活 用
名词
名
文言文中的使动、意动、为动
文言文中的“使动·意动·为动"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词类活用的情况,即有些词类由于使用的需要,会临时改变它的词性,起另一类词的作用.如果不能正确掌握它们的用法,理解它们的意思,就不能正确地理解、翻译句子。
尤其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一、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是指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而是在主语的影响下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干什么(怎么样)”的意思。
使动用法主要有四种:名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数词的使动用法。
(一)名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
例如: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使……定居)②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让……做丞相)③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使……做王)(二)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发生在不能带宾语的动词上。
例如: 焉用亡郑以陪邻?(使……灭亡)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使……发怒)“亡”“忿恚”都不能带宾语,但因分别跟了“郑”“尉”,成为使动用法。
某些可带宾语的动词也有使动用法.例如:谨食之,时而献焉。
(“食”,吃,这里是捕蛇者“使蛇吃”即让蛇吃东西,可译为喂养。
“食”用作使动意义后读si.) (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同动词的使动用法略有区别,它的特点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①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使……尊贵)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使……势力削弱)③春风又绿江南岸.(使……变绿)④空乏其身。
(使……受贫困之苦)(四)数词的使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后也有使动用法。
例如:籍令秦始皇长世,……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
(假若秦始皇长寿的话,……那么即使是使秦始皇与三皇并列变成四皇,与五帝并列变成六帝,也不能比拟秦始皇的隆盛)数词的使动用法,在于使事物发生数量的(如例句的“四”可解释为“使……变成四个”,“六”可解释为“使……变成六个”)或以数量为比喻的变化.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凡能译为“使……怎么样”的词语,就是这个词语具有了使动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凡能译为“使……怎么样”的词语,就是这个词语具有了使动的功能,视为使动用法。
【例子】成语中的意动、使动、为动用法
【例⼦】成语中的意动、使动、为动⽤法成语中的意动⽤法所谓意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意动⽤意动⽤法 所谓意动⽤法,法表⽰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
⼀般可译为“认为......”“以......为......”等。
意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动词本⾝没有意动⽤法。
鱼⾁百姓:鱼⾁:以……为鱼⾁。
游戏⼈⽣:以……为游戏草菅⼈命——草菅:名词的意动⽤法,把……看作野草。
例“其视杀⼈,若艾(同“刈”)草菅然。
”(《汉书·贾谊传》)幕天席地——幕、席:名词的意动⽤法,以天作幕,以地当席。
例“幕天席地,纵意所如。
”(晋·刘伶《酒德颂》)妻梅⼦鹤——妻、⼦:名词的意动⽤法,以梅为妻,以鹤为⼦。
例“林处⼠妻梅⼦鹤,可称千古⾼风矣。
”(清·徐釚《词苑丛谈》卷三)师⼼⾃⽤——师:名词的意动⽤法,以⼼为师。
例“见有闭门读书,师⼼⾃是,稠⼈⼴座,谬误差失者多矣。
”(北齐·颜之推《颜⽒家训·勉学》)安居乐业——安、乐:形容词的意动⽤法,以……为安,安定;以……为乐,喜爱,愉快。
例“各安其居⽽乐其业,⽢其⾷⽽美其服。
”(《汉书·货殖列传》)兵贵神速——贵:形容词的意动⽤法,以……为贵。
例“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
……嘉⾔⽈:‘兵贵神速。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不耻下问——耻:形容词的意动⽤法,以……为可耻。
不以向⾝份地位低下的⼈请教为耻例“敏⽽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不远万⾥——远:形容词作意动词,以……为远。
例“王⽈:‘叟,不远千⾥⽽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梁惠王上》)贵⽿贱⽬——贵、贱:形容词的意动⽤法,以……为贵、贱。
重视传来的话,轻视亲眼看到的现实。
⽐喻相信传说,不重视事实。
例“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贱⽬者也。
”(汉·张衡《东京赋》)厚古薄今——厚、薄:形容词的意动⽤法,以……为厚,推崇,重视;以……为薄,轻视,怠慢。
文言文词类活用及特殊的动宾关系
译为:“以……为……”、“认 为……是……”、“把……当作……”
滕公形认为容其词言意出众动不用法
凡,其貌壮美
1、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2、梁以此奇籍。项梁以此认为项羽不平凡
3、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
老人儿啼。 3、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 4、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表比喻,译为“象……一样” “象……似的”
名词作状语(二)
1、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2、田单乃起,引还,东乡坐,师事之。 3、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4、楚田仲以侠闻,喜剑,父事朱家。
表示对人的态度。
名词作状语(三)
1、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 群臣。
学习文言词类活用知识,要注意掌握 和积累典型的例子。对于不典型的甚至模 棱两可的可不必纠缠。此外,不能只满足 于能说出来某词是什么活用现象,还要能 够准确地解释和翻译活用词。从高考的角 度说,一般不考这是什么词活用作什么词, 考查较多的是某个词在某个句子里面是什
么意思。
特殊的 动宾关系
使动 用法
意动 用法
如果在谓语动词前或后出现了动词,且具 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时,即可判 断动词活用成了名词。这一名词一般出现 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边有 “其”字或结构助词“之”。
数词活用作名词
5、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 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其 它
数词用作动词。
词
如:六王毕,四海一。 朝辉夕阴,气象万千。
*使动用法:在客观上使宾语产生变化或造成某种结果。
文言文中的名动、名状、使动、意动、为动、试题.概要
文言文中的“使动·意动·为动”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词类活用的情况,即有些词类由于使用的需要,会临时改变它的词性,起另一类词的作用。
如果不能正确掌握它们的用法,理解它们的意思,就不能正确地理解、翻译句子。
尤其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一、名词用如状语(一)普通名词作状语:1.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像……一样)(有的动作行为不易给人鲜明的印象,于是就借助所表示的事物动作特征,而比喻另外一个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
)例:席卷天下席:像席子一样包举宇内包:像包袱皮一样云集响应云:像云一样;响:像回音一样翼蔽沸公翼:像翅膀一样扩展:狼奔豕突计折蛇行土崩瓦解雷厉风行风起云涌灰飞烟灭狼吞虎咽风驰电掣风起云散例:豕人立而啼其一犬坐于前狐鸣呼曰老人儿啼2. 表示对待人的态度(像对待……一样)(常在“待”“畜”“事”等动词前,表示采取对待此名词状语的表示的人或物,那种态度)例: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齐物田忌善而客待之(像对待客人一样)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像对待……来畜养孔级)人皆得隶使之3. 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工具(用……于……)例: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朱亥樵杀晋鄙刀斫之臣请剑斩之口谏笔伐目见耳闻取而稿葬得佳者笼养之4. 表示动作行为依据的情势或道理:(按照)例: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按照法律)予分当解决(文天祥)(按情理应当自杀)义不容辞理所当然至于颠覆,理固宜然5.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在……)例:卒廷见相如童子隅坐而执浊班门弄斧家喻户晓风餐露宿草行露宿庙礼之道芷阳而间行(从小路)(二)方位名词作状语:(方位名词作状语一般表示动作行为的发展趋向)例:南来北往(从南来,向北往)内立法度(在国内)外连横而斗诸侯(对国外)扩展:里应外合左顾右盼前仰后合东奔西跑前俯后仰东倒西歪南取、西举、东割、北收北筑长城(在北部)雨泽下注(三)时间名词作状语;1.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在……)例:冬,晋灭虢夜缒而出乃夜驰之沛公军晓行夜宿白日做梦2. 表示动作行为的频率(为……)(此用法多是用在“日”“月”“岁”等词中)例:君学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日夜望将军至3. 表示情况逐渐发展(一……地,一……又)例:蒸蒸日上江河日下日积月累日新月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附、数(量)词作状语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三顾茅庐四通八达百思不解一见钟情一见如故一反常态附、动词作状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为表达中心语服务的。
使动和意动
①句法结构相同,都是动宾关系。 ②两种用法均可以由名词与形容词的活用形成。
不同处:
①所表达的含义不同。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 语怎么样”,是客观现实或者能够实现的,而意 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 作什么”,多是主观的看法或意念。客观不一定 如此。
②出现的范围不同。意动用法仅限于形容词与 名词的活用,动词只有使动用法,而无意动用 法。
使动用法的含义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 因此,使动用法的句子从理论上说必须有 宾语,有时宾语省略不出现,但是可以补 出。
使动用法是马建忠最早发现的。
《马氏文通》中举了《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之例。
马释前一“明”是形容词用作动词表使动, 意为“使本已光明之德更加显明”。
其后,陈承泽《国文法草创》进一步明确 提出了“致动”术语。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所以明智的君主认为五谷贵重而认为金玉低
贱。)
晁错《论贵粟疏》
现代汉语:“重男轻女”,“幸灾乐祸”均为此 类用法。
形容词使动、意动也只能从语义上辨别,例 如:
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 纳谏》 ②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劝学》 ①是意动,妻子因偏爱而主观认为邹忌比 城北徐公美。 ②是使动,学习的客观效果是使 自身变 美。
举例: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荀子·劝学》)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齐 一》)
使动和意动用法的翻译:
1.使动用法翻译成兼语词组和谓语,主语使宾 主成为这个名词。例如:
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项羽本纪》
2.有时形容词使动用法可译成一个动补式词 组。例如:
“高其值”可译为“提高”,“厚其墙”可 译为“加厚”,“广其地”可译为“扩大”等等。
如何区分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如何区分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一、使动用法使动用法就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就是指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就是由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而就是在主语的影响下使宾语发出的,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干什么(怎么样)”的意思。
使动用法主要有四种:名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数词的使动用法。
(一)名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
例如: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使……定居)②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
(让……做丞相)(二)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发生在不能带宾语的动词上。
例如:①焉用亡郑以陪邻?(使……灭亡)②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使……发怒)“亡”“忿恚”都不能带宾语,但因分别跟了“郑”“尉”,需用使动用法解释。
某些可带宾语的动词也有使动用法。
例如:谨食之,时而献焉。
(“食”,吃,这里就是捕蛇者“使蛇吃”即让蛇吃东西,可译为喂养。
“食”用作使动意义后读sì。
)(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同动词的使动用法略有区别,它的特点就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①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使……尊贵)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使……势力削弱)(四)数词的使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后也有使动用法。
例如:籍令秦始皇长世,……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
(假若秦始皇长寿的话,……那么即使就是使秦始皇与三皇并列成为四皇,与五帝并列成为六帝,也不能比拟秦始皇的隆盛)数词的使动用法,在于使事物发生数量的(如例句的“四”可解释为“使……成为四个”,“六”可解释为“使……成为六个”)或以数量为比喻的变化。
二、意动用法意动用法也就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
就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总之,动作就是主语意念上发出的。
意动用法有两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
文言文中的名动、名状、使动、意动、为
文言文中的名动、名状、使动、意动、为动、试题文言文中的“使动·意动·为动”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词类活用的情况,即有些词类由于使用的需要,会临时改变它的词性,起另一类词的作用。
如果不能正确掌握它们的用法,理解它们的意思,就不能正确地理解、翻译句子。
尤其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一、名词用如状语(一)普通名词作状语:1.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像……一样)(有的动作行为不易给人鲜明的印象,于是就借助所表示的事物动作特征,而比喻另外一个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
)例:席卷天下席:像席子一样包举宇内包:像包袱皮一样云集响应云:像云一样;响:像回音一样翼蔽沸公翼:像翅膀一样扩展:狼奔豕突计折蛇行土崩瓦解雷厉风行风起云涌灰飞烟灭狼吞虎咽风驰电掣风起云散例:豕人立而啼其一犬坐于前狐鸣呼曰老人儿啼2. 表示对待人的态度(像对待……一样)(常在“待”“畜”“事”等动词前,表示采取对待此名词状语的表示的人或物,那种态度)例: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齐物田忌善而客待之(像对待客人一样)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像对待……来畜养孔级)人皆得隶使之3. 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工具(用……于……)例: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朱亥樵杀晋鄙刀斫之臣请剑斩之口谏笔伐目见耳闻取而稿葬得佳者笼养之4. 表示动作行为依据的情势或道理:(按照)例: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按照法律)予分当解决(文天祥)(按情理应当自杀)义不容辞理所当然至于颠覆,理固宜然5.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在……)例:卒廷见相如童子隅坐而执浊班门弄斧家喻户晓风餐露宿草行露宿庙礼之道芷阳而间行(从小路)(二)方位名词作状语:(方位名词作状语一般表示动作行为的发展趋向)例:南来北往(从南来,向北往)内立法度(在国内)外连横而斗诸侯(对国外)扩展:里应外合左顾右盼前仰后合东奔西跑前俯后仰东倒西歪南取、西举、东割、北收北筑长城(在北部)雨泽下注(三)时间名词作状语;1.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在……)例:冬,晋灭虢夜缒而出乃夜驰之沛公军晓行夜宿白日做梦2. 表示动作行为的频率(为……)(此用法多是用在“日”“月”“岁”等词中)例:君学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日夜望将军至3. 表示情况逐渐发展(一……地,一……又)例:蒸蒸日上江河日下日积月累日新月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附、数(量)词作状语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三顾茅庐四通八达百思不解一见钟情一见如故一反常态附、动词作状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为表达中心语服务的。
文言文词类活用-为动
词类活用:为动用法1.基本情况“为”此处应读“wèi”,为动用法是一种文言词类活用现象,与“意动”“使动”一样属文言特殊“动宾关系”。
现代汉语中“造福人民”“服务教改”即该用法的沿用。
但是,海南的高考语文卷文言文并不重视对这个知识点的考查,所以学生可以暂时仅将其作为知识点的拓展。
2.定义及运用为动用法的动词不是直接支配宾语,而是表示为(替)宾语或对宾语施行某一动作、行为。
我们可以将动词的使动、意动、为动三种词类活用现象本质放在一起比较,如此更容易理解为动用法的运用规则。
动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动作行为由谁来施行);动词的意动用法是“以为/认为宾语怎么样”(主观认为);动词的为动用法是“为/替/给宾语怎么样”或“对宾语怎样”。
从上述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①为动用法讲究主语对宾语的态度;②宾语不是某一动作的支配对象。
3.翻译形式为动一般译为:“为了”“因为”“给(替)”“对(向)”等。
4.举例说明【例1】甚善。
名我固当(dàng)。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分析】“名”此处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表示“起名,命名”。
这个行为不是由宾语“我”支配,而是由句中省略的主语“乡人”支配,并且宾语“我”是这个行为的受益方。
故译为:(这个名字)很好,给我起这个名字确实很恰当。
【例2】等死,死国可乎?(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分析】宾语“国”不是动词“死”的支配对像,而是主语为了“国”这个目的而施行“死”这一动作行为的。
故“死国”译为“为国而死”或“为了国家大事而死”。
【例3】哀民生之多艰(为……悲伤)【分析】“民生”译为人生,“哀”是哀叹,哀伤,悲伤之意。
此处是因为“民生”而感到悲伤。
【例4】伏清白以死直兮(为……而死)【分析】“直”可译为正道(屈原所坚持的道路),宾语“直”是目的。
【小结】王力先生很早提出了为动用法。
为动用法所表示的是这样一种动宾关系:宾语表示目的、原因、受益者,即主体(主语)为了客体(宾语)而发生某一动作。
使动与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文言文阅读中会遇到词类活用的情况,即有些词类由于使用的需要,会临时改变它的词性,起另一类词的作用。
如果不能正确掌握它们的用法和意思,就不能正确地理解、翻译句子。
一、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是指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而是在主语的影响下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发出,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干什么(怎么样)”的意思。
【使动用法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也就是说,它阐明的是“使宾语怎样”的意思,是以动宾词组的形式表达兼语词组的内容。
】使动用法主要有四种:动词数词的使动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词。
结构:A+动词+B,译法:A使B施行动作。
1. 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动词上。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亡”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但因跟了“郑”,成为使动用法。
“亡郑”即“使郑国灭亡”。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
《史记·项羽本纪》“活之”即“使之活”,这里可译为“救了他”。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臣”。
秦朝当政的时候,项伯和我一起出游,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所以现在有急事,他就过来告诉我③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史记·陈涉世家》“忿恚尉”即“使尉忿恚(发怒)”。
fènhuì愤怒④庄公寤wù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惊:使……惊吓。
(庄公脚在前倒生下来,使姜氏受了惊吓,所以取名叫“窹生”,武姜因此讨厌庄公。
)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阙:使……(土地)亏损。
(使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2. 某些及物动词也有使动用法,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例如:①谨食之,时而献焉。
古汉语此类解析
1、使动动词。使動動詞,或称致动动词,它 的語義特徵是使賓語發出某種動作或行為。
1.1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 语·季氏》
1.2 项伯杀人,臣活之。 《史记·项羽本纪》 1.3 买臣深怨,而欲死之。 《 汉书·朱买臣传》
有时使动动词的宾语可以隐匿不现: 1.4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 )也 . 《论语·季氏》 1.5 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荀 子 ·天论》 1.6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 ( )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象舜異母弟謨謀蓋覆也都於也君舜也舜有牛羊倉 廩之奉故謂之君咸皆績功也象言謀覆於君而殺之 者皆我之功欲與父母分舜之有取其善者故引其功
也 牛羊父母倉廩父母欲以牛羊倉廩與其父 母干戈朕琴朕弤朕二嫂使治朕棲 干楯戈戟也
琴舜所彈五絃琴也弤彫弓也天子曰彫弓堯禪舜天 下故賜之彫弓也棲牀也二嫂娥皇女英使治牀欲以
2、为动动词。为动动词的语义特征是动词 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是为了宾语所指称的人或事物 而发生的。换言之,动词对宾语含有“为谁怎样” 或“主语为宾语而动”的意思,宾语表示动作行 为的原因或目的。比如:
2.1 将袭郑,夫人将启之。 2.2 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
死,又相之。《论语•宪问》
2.2 等死,死国可乎?《陈涉起义》 2.3 墨子见岐道而哭之。《吕氏春秋 ·疑似》 2.4 伯夷死名于首阳山下,盗跖死利于东陵 之上。《庄子 ·骈拇》
3.1 孟嘗君曰:“食之,比門下之客。”居 有頃,復彈其鋏,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 車!” 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嘗君曰:“為之駕, 比門
下之車客。”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 “客孟嘗君客我。”
3.2 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 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韩愈《原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孟尝君客我。
把我当作客人
综合练习
1、项伯杀人,臣活之。 使动,使——活下来 2、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使动,让——称王 3、渔人甚异之。 意动,认为——奇异 4、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使动,使——复生,
使——长肉
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6、大将军奇其才。
意动,认为——美
意动,认为——特殊
让 动词 项伯杀人,臣
使 形容词 臣请完 使 璧 活
使项伯活了下来 之(项伯)
归
赵 使和氏璧完整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1、不及物动词带有宾语的,一般都属 于使动用法。 使……活 项伯杀人,臣活之。 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较少,如果带 有双宾语的,一般属于使动用法。 晋侯饮赵盾酒。
使……饮
练习:
1、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使„„回去) (使„„起舞) 2、舞幽壑之潜蛟。 3、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使„„相斗) 4、令诸君知天亡我。 (使„„灭亡)
使 动 用 法 使动的翻译有两
六、特殊的 动宾关系
给(替、为) ……怎么样
种,一种为直译, 使……;一种为意 译,用相应的及物 (1)“认为(觉得)……怎么样” 动词代替。 (2)“把……当作……Hale Waihona Puke 待”(3)“对……感到怎么样”
意动 用法
为动 用法
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这个动词所表 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宾语发 出的。其实质是这个动词里面暗含着 “使”的意思。可以通过“使……怎么 样”的句式进行解释、翻译。
5、诸人持议,甚失孤望。 (使„„失望)
????
•中国队大败美 国队。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 且“使宾语具有某种性状” 。
例子
• ①春风又绿江南岸。 • 答案:春风又使江南岸变绿。 • ②丰衣足食:丰、足:使……丰足。 ③ 安邦定国:安、定:使……安定。
• 练习
鱼肉:把……当作鱼肉 • 1.鱼肉百姓 • 2.其闻道也固先乎 师:以……为老师 吾,吾从而师之 • 3.后人哀之而不鉴 鉴:把……作为镜子 之
练习
• 4、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 皆鱼肉之。
把他当作鱼肉了(任意宰割)
• 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 麋鹿。
把鱼虾当成伴侣,把鹿看作朋友
试一试
• • • • • • • • •
夫人姜氏将为他们打开城门
(1)夫人将启之---- 哀,为……哀叹,但是也 有另一种说法是意动用法。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3)秦人不暇自哀 。 •哀,为……哀叹 丧,为……治丧 (4)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 (5)文嬴请三帅。 •请三帅:替三帅请求 (6)邴夏御齐侯。 御齐侯:给齐侯御(驾车) (7)广陵太守陈登得病……佗脉之。•脉,为……诊脉 (8)君子死知己。 •死,为……而死 (9)多情自古伤离别。 •伤,为…伤感、伤心
• 1、表示为了某一目的而施行某一行动,宾语是动 词谓语赖以产生的目的。例如: (1)等死,死国可乎? (司马迁《史记· 陈涉世家》) • “死国”译为“为国而死”或“为了国家大 事而死”。宾语“国”不是动词“死”的支配对 像,而是主语为了“国’这个目的而施行“死” 这一动作行为的。 • (2)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 曰:…… (《战国策· 触龙说赵太后》) • “祝之”译为“为她而祈祷”。宾语“之” 是动词谓语“祝”的目的。 • ⑶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司马迁《报任 安书》) • “死节”译为“为(坚持)气节而死”。宾 语“节”是动词谓语“死”的目的。
• • (1)名我固当。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名我”译为“给我起(这个)名字”。名, 这里作动词用,为动用法,意思是“给……起 名”。 • (2)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
“序其诗”就是“给自己的诗作序”。序, 这里名词用作动词,为动用法,意思是“给 (替)……作序”。
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弱:使……削弱
2.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弱:使……削弱
3.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愚:使……愚笨
4.富国强兵。
富:使……富裕 苦:使……苦 强:使……强壮
5.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劳:使……劳 饿:使……饿
•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 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 思。 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 使……臣服
• 为动用法
为动用法的动词不是直接支配宾语, 而是表示为(替)宾语或对宾语施行 某一动作。简言之,主语为宾语而动。 动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 动词的意动用法是“以为宾语怎么 样”,动词的为动用法则是“为宾语 怎么样”。当然,这里所说的动词, 也都包括已活用作动词的名词和形容 词。
“为动”的“为” ,它在这 里包括“为了”、“因为”、 “给(替)”、“对(向)” 四个意思。据此,我们可以 认为,为动用法是用最简单 的动宾形式表达了多种较复 杂状谓结构所要表达的内容。 为说明方便起见,我们把为 动用法大致分为四种类型:
代汉语时,相当于“认为……是……”、 “把……当作……”或“感到……”。
游戏人生
意动用法(例句)
当作
名词 吾从而师 之 把他当作老师 我者 认为我美
把
形容词 吾妻之美
认为
•形容词意动用法
• ①滕公奇其言,壮其貌。
• 答案:滕公认为他的话出众不凡,认为他形貌强壮 健美。 • ②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 答案: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
练习,找出下列句子中的活用字:
• 1、生死而肉骨 使死者复生,使白骨长肉
• 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让……称王
• 3、齐威王欲将孙膑
将:任命……为将
使动用法
•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
•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对于它的宾 语含有“认为”,“以为”的意思。 这种用法一般仅限于名词、形容词和 某些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它们本不带 宾语,带了宾语,并具有“认为”, “以为”意义,即是意动用法。译成现
• 4、表示对(向)宾语施行某一行动,宾语 是动词谓语的面向对象。例如: •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龚自珍《病梅馆记》) • • “泣之”译为“对着病梅而泣”。宾语 “之”是动词谓语的面向对象。“泣”本 是不及物动词,这里是为动用法。
小结
• 为动用法表示“主语为宾语怎么样”, • 谓语可以由动词形容词或活用的名词充当。
现代汉语中的使动用法
美你发廊 迷你裙 舒肝片 快胃片 清脑丸 独善其身 祸国殃民 沉鱼落雁 这件事真笑人。 这孩子真气人。 活跃市场经济。
留学开阔了我们的眼界。
使动用法
•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例句)
让诸侯臣服…
名词 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
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 ——三者的区别
*使动:在客观上使宾语产生变化或造成某种结果。
(大木)匠人斫而小之。 [客观上使大木变小了] 主观意念的感觉,只是主观上觉得(认为) *意动: 宾语怎样了。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为动:为宾语而行动。
华佗脉之。
[“天下变小了” 只是主观感受]
[有替宾语怎样的意味]
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
•练习
①予怪而问之。 ②渔人甚异之。 ③成以其小,劣之。
怪:觉得……奇怪 异:认为……奇怪 劣:认为……是劣等。
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 。
贤:觉得……贤能
(二)名词的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 把宾语当作是什么。
例: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把……当作宾客
7、(船)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使动,使——逃跑
(三)动词(表示心理活动)意动用法
• 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 耻,表心理活动的动词作意动用,译成: ①不把相互拜师学习当作耻辱;②不认为 相互拜师学习是耻辱的。 • 2、且庸人尚羞之,况将相乎 ? • 羞,表心理活动的动词作意动用,译成: ①尚且把这样的事当作羞耻的;②尚且认 为这样的事是羞耻的;
• 2、表示出于某一原因而施行某一行动,宾 语是动词谓语赖以产生的原因。例如: • 昨使医曹吏刘租针胃管讫,便苦咳嗽, 欲卧不安。(陈寿《三国志·魏书· 方技传》) • “便苦咳嗽”译为“就因为咳嗽而感 到痛苦”。“苦”,本来是形容词,这里 活用作动词,为动用法。“咳嗽”是“苦” 的原因。
• 3、表示给(替)宾语施行某一行动,宾语 是动词谓语的服务对象。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