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评分 ppt课件
创伤评分最新版
15
创伤指数
• 1971年由Kirkpatrick JR等提出,1974年 Ogawa等对此进行了修改 • 按照损伤部位、损伤类型、循环(血压、脉搏)、呼吸和神志等五方
面进行评定
• 总分越高,伤情越重 • 总分≤9分为轻损伤,门诊治疗即可
10~16分为中度伤; ≥ 17分为重度,应收住院治疗; ≥ 21分则病死率剧增 ≥ 29分则80%在1周内死亡
精选2021版课件
8
院前指数,PHI
• 院前指数,Prehospital index • 1986年由Kochler等提出 • 规定收缩压、脉搏、呼吸、意识4项生理指标0~5分的标准 • 各项计分相加,总分0~3分为轻伤,4~20分为重伤,腹腔穿
透伤另加4分。
精选2021版课件
9
院前指数,PHI
创伤评分系统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急诊外科 游
精选2021版课件
1
概述
• 早在20世纪50年代,国外就开始用量化的方法来评定创伤的严 重程度;
• 现在创伤评分始于20世纪70年代; • 时至今日,科研和临床使用的创伤评分已达数十种; • 创伤评分无论在伤情评估、治疗方案的制定、治疗顺序的合理
安排、治疗方法的选择、治疗预后估计、治疗效果和抢救水平 认定等方面,都是一项基本依据,也是临床资料能否进行国内 外交流的重要条件之一。
精选2021版课件
16
创伤指数
精选2021版课件
17
院内创伤评分法
精选2021版课件
18
• “简明损伤定级标准”(Abbreviated injury scale,AIS) 和“损伤严重度评分法”(Injury Severity Score,ISS), 以及具有重要相关性的“器官损伤定级标准”(Organ Injury Scale,OIS)是目前使用较多的评分定级方法。
创伤教学课件-PPT
创伤得修复
• 从本质上说就就是创伤得愈合过程 • 白细胞、吞噬细胞不断清除伤口内失
活组织、细菌与异物 • 创面上不断出现毛细血管肉芽、成纤
维细胞与胶原纤维蛋白、糖蛋白、粘 蛋白得增生透出,形成新鲜肉芽组织 • 伤后24小时就大量出现
影响因素
• 年龄小、组织分化程度低、机体营 养好以及血循环佳者再生愈合力强
诊断
• 详细了解受伤史 • 对多发伤得初步观察 • 对多发伤得早期检查 • 全身各系统得检查
CRASH PLAN
C=cardiac(心脏) A=abdomen(腹部) H=head(头颅) P=pelvis(骨盆) A=arteries(动脉)
R=respiratory(呼吸) S=spina(脊髓)
一类伤员(可在伤后3-6h内手术:不伴有腹部内脏伤; 四肢动脉伤已上止血带;臀部深部创伤;大面积 软组织伤;眼部伤伴眼内异物;严重烧伤)
二类伤员(可在伤后6-12h内手术:闭合性胸部伤;四 肢烧伤;开放性骨折;关节伤;不伴动脉出血得肌 肉损伤;颌面伤)
三类伤员(可在伤后12h以后手术:未感染得软组织 伤;某些穿透伤;闭合性骨折;不伴有大面积软组 织伤得四肢伤;局限性烧伤)
创伤教学课件
概述
由于物理、化学、生物或其她 因素对人体皮肤粘膜及其被覆 下得组织器官得损伤,造成局 部或全身功能障碍
创伤分类
按部位分类
颅脑、颌面部、颈部、胸 部、腹部、脊柱、骨盆、 四肢与泌尿系统
按性质分类
•开 放 性 、 闭 合 性 、 挤 压 伤 、 爆震伤、冲击伤、烧伤、 冻伤等 •派 生 出 混 合 伤 、 复 合 伤 、 多处伤与多发伤
• B-呼吸频率(次/分):2024为4分 ,2535为3分, 35为2分,10为1分,0为0分
2024版《创伤急救》ppt课件完整版
《创伤急救》ppt课件完整版REPORTING2023 WORK SUMMARY目录•创伤基本概念与流行病学•创伤评估与初步处理•常见创伤类型及临床表现•并发症预防与治疗策略•康复训练与心理支持工作•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PART01创伤基本概念与流行病学创伤定义及分类创伤定义指机械性致伤因子所造成的损伤,为动力性损伤,如砸伤、切割伤、刺伤、挫伤、撕裂伤、骨折、脱臼、挤压伤等。
创伤分类按致伤原因可分为锐器伤、钝器伤、火器伤等;按受伤部位可分为颅脑伤、面颈部伤、胸部伤、腹部伤、四肢伤等;按皮肤完整性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
创伤发生原因及危险因素发生原因交通事故、暴力事件、工伤事故、运动损伤、意外坠落等是常见的创伤发生原因。
危险因素年龄、性别、职业、环境因素、个人行为等均可影响创伤的发生。
例如,年轻人、男性、从事高风险职业、居住在犯罪率高或交通状况差的地区、酗酒或吸毒等不良行为都会增加创伤的风险。
创伤流行病学特点地区分布创伤的发生与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卫生条件等有关。
例如,城市地区交通事故和暴力事件较多,而农村地区则以农业事故和意外坠落为主。
时间分布不同时间段的创伤发生率也有差异。
例如,交通事故在夜间和节假日较为多发,而工伤事故则多发生在工作日。
人群分布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人群创伤发生率也不同。
例如,年轻人和男性是创伤的高发人群,而从事高风险职业如建筑工人、矿工等也更容易发生创伤。
国内外创伤救治现状国内现状我国创伤救治体系不断完善,救治能力不断提高。
政府加大了对创伤救治的投入,建立了多层次的创伤救治网络,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专科救治等。
同时,创伤救治技术也不断更新,如损伤控制性手术、快速康复理念等的应用,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国外现状国外发达国家的创伤救治体系更加完善,救治效率更高。
他们注重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的衔接,建立了高效的创伤救治流程。
同时,国外在创伤救治技术方面也更加先进,如机器人手术、3D打印技术等的应用,为创伤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救治效果。
EWS评分PPT课件
• 损伤严重度评分
(injury severity score,ISS)
• 基于国际疾病分类编码损伤严重程度评分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based injury severity score,ICISS)
---孟新科,杨径,吴华雄,等. EWS 与APACHEⅡ评分在
急诊潜在危重病患者病情评价和预后预测中的对比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志,2005,9(8) :1-4.
APACHEⅡ评分特点
➢收集患者数据时间长,评分项目多。
➢部分参数数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进行检验, 获取参数较难,价格昂贵,效价比低。
EWS评分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目前, 在英国ICU中已经成为病房护士的有效助手。
EWS评分表
特点
对常用的生理指标进行评定并给予相应 的分值,根据不同的分值制定出不同级别的医 疗处理干预原则。一旦分值达到一定标准即 “触发”水平,必须尽快进行更积极的医疗处置。
方案
• EWS >3分: 提醒医生或ICU人员进行评估,调整处理
ICU是治疗急危重患者的高效场所。
什么是高效? • 时间最短。 • 效果、病人获益最大化。
ICU是治疗急危重患者的高效场所。
• 怎样体现高效? • 专业医生护士及其他人员组成的团队高效
合作,利用最专业技能为病人提供服务。
• 病人常常问护士: • 你们看什么?怎样专业地看? • 你们做什么?怎样专业地做? • 你们对病人有什么用?体现专业价值!
早期预警评分(early warning score) ——急危重症评分之一
马丽萍 2013.04.24
创伤评估与处理PPT课件
评分
2 1 0 2 1 0 2 1 0 2 1 0 2 1 0
9
RTS 评 分 法
项目
呼吸频率 (次/分)
收缩压 mmHg
程度
10~29 >29 6-9 1- 5 0
>89 76-89 50-75 1-49 0
记分
4 3 2 1 0 4 3 2 1 0
昏迷评分(GCS) 13~15
4
9~12
3
6~8
36
处理
纳络酮、多巴胺、 阿拉明、补液
37
进一步评估:从头到脚评估步骤
评估方面 病史和损伤机制 头面部 颈部 胸部
腹部
骨盆 四肢 脊椎
评估内容
危及生命情况
了解损伤过程的病史,明确损伤机制
有否撕裂、挫伤、面色,再评估瞳孔、意识水平; 颅脑损伤
检查耳、口腔(出血、脑脊液漏)
脑疝
颈椎压痛、畸形、肿胀,气管移位,颈静脉怒张 颈椎骨折
33
脊椎评估
肿胀、压痛、 畸形、肢体的运动 和感觉
34
Δ脊髓休克
脊柱损伤的并发症,这是因为脊髓交感 神经系统受损不能释放儿茶酚胺来控制心 率和血压,而致血管扩张和血液潴留在血 管内,产生相对性低血容量性休克,无失 血,但病人却表现为失血征象,需缩血管 及静脉补液治疗
35
体征
低血压 皮肤干燥(不湿) 皮肤颜色正常心率正常或缓慢 皮温正常或稍温(不定) 可能有神志改变
毛细血管再充盈正常,血压>100mmHg 毛细血管再充盈延迟,或血压为 85-100mmHg 毛细血管无再充盈,或血压<85mmHg 正常 异常(呼吸费力或表浅) 无自主呼吸 无压痛 有压痛 腹壁紧张,连枷胸,或胸腹部贯穿 正常 对痛刺激有反应,但非去大脑强直 对痛刺激无反应,或去大脑强直 正常 错乱 不能理解的言词
多发伤患者的早期评估及处理ppt课件
35
多发伤的早期评估
脑外伤生理评分标准——格拉斯哥昏迷评 分标准(GCS)。 评分范围:3~15,15分为正常。 具体包括:眼部运动(4分)、言语反应(5 分)、动作反应(6分)。 改良创伤评分标准:GCS项目(A)、收缩 压变化值(B)、呼吸频率变化(C)。 分数=A+B+C。
36
多发伤的处理原则
33
多发伤的早期评估
Baker提出,ISS≥16分为严重多发伤,≥50分 者死亡率很高,75分者极少存活。 死亡患者ISS平均值一般在36~42分。 多发伤的ISS评分至少在10分以上,ISS≥16 分为严重多发伤。
34
AIS、ISS评估方法存在的不足
AIS、ISS为解剖评分,需依据手术、尸解或影像 学诊断,创伤早期和手术前常难准确评分。 ISS在反映伤情严重度、预测生存率和评价创伤救 治水平等方面有一定价值,也利于国内外交流。 ISS也存在不足——例如同区域只记1个损伤,不 能真实反映多脏器伤的严重性;肝、胰十二指肠 等复杂脏器与脾、小肠等区别不够;限取3部位分 值,更多部位伤的严重性无法体现。
45
液体复苏理念的发展
创 伤失血性休克,传统观念是用等张晶体液和(或)胶体液 及时、快速、足量输入,以尽快恢复有效血容量和使血压 恢复至正常水平,保证脏器和组织的灌注,阻止休克的进 一步发展,被称为即刻液体复苏(immediate fluid resuscitation)。 延迟复苏(delayed fluid resuscitation) ,即对创伤失血性休 克,特别是有活动性出血的休克患者,不主张快速给予大 量液体进行即刻复苏,而主张在到达手术室彻底止血前, 只给予少量的平衡液维持机体基本需求,使机体血压维持 一个较低水平的范围内,在手术彻底处理后进行大量复苏 ,其目的是寻求一个复苏平衡点。通过液体复苏适当地恢 复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又不至于过多的扰乱机体的代偿 机制和内环境。
创伤的现场检伤分类法(伤情程度的快速评估方法)课件
附、划分灾害事件等级的国家标准(最新)
事件
等级
一般事件
(Ⅵ级)
较大事件
(Ⅲ级)
重大事件
(Ⅱ级)
特大事件
(Ⅰ级)
一次伤亡 人数
伤亡10人以上 (死亡>1人) 伤亡30人以上 (死亡>3人) 伤亡50人以上 (死亡>5人) 伤亡100人以上 (死亡>10人)
发展 趋势
无
一般无
可能有、 范围跨市 肯定有、 范围跨省
43
Bleeding——出血与失血性休克:
创伤导致伤员活动性出血,不管那 一个部位的损伤出血,一旦短时间内失 血量超过 800 ml,出现了休克的早期表 现,如收缩压低于 100 mmHg或脉压差 低于30mmHg,脉搏超过100次/分,伤 员神志虽清楚但精神紧张、烦躁不安, 伴有面色苍白,手足湿冷,口干尿少, 即应判断为重伤。
创伤的现场检伤分类法
(即伤情程度的快速评估方法)
1
创伤的检伤分类是灾害医学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开展灾难现场医疗急救的 首要环节。当医护人员面对现场大批伤 员时,第一步救援措施必然是快速地检 伤分类,将重伤员尽快从伤亡人群中筛 选出来;然后再分别按照伤情的轻重, 依先后顺序给予医疗急救和转运送院。
2
31
(2)定量评分法
–量化打分,用数字直观地评价 –必须记忆分值并进行评分计算 –具备科学性和可比性,符合标准化,
便于搞科研、写论文及国际交流 –因为耗费时间,所以不适用于重大灾
害现场对大批伤员的最初筛选 –创伤评分始创于上世纪70年代初,目
前几十种方法,各有特点和应用范围
32
2、按不同的适用范围分类
19
1、伤员的一般情况
如伤员的年龄(尤其老少)、性别、 妊娠状态、心理素质、 基础疾病、既往史等, 以及致伤因子的能量大小。
现场创伤急救技术PPT课件
3、布制止血带 方法 如图6-28所示。将三 角巾折成带状或将其 他布带绕伤处缠一圈, 打个蝴蝶结;取一根 小棒穿在布带圈内, 提起小棒拉紧,将小 棒依顺时针方向绞紧, 将绞棒一端插入蝴蝶 结环内,最后拉紧活 结并与另一头打结固 定。
29
4、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
(1)部位:上肢外伤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上1 /3处,不能扎在上臂的中1/3处,因该处 神经走行贴近肱骨,易被损伤。下肢外伤 大出血应扎在股骨中下1/3交界处。
45
4、腹部包扎 腹部三 角巾包扎适用于腹部 外伤,方法如图6-39 所示。
双手持三角巾两底角, 将三角巾底边拉直放 于胸腹部交界处,顶 角置于会阴部,然后 两底角绕至伤员腰部 打结,最后顶角系带 穿过会阴与底边打结 固定。
46
5、四肢包扎 (1)臀部三角巾包扎:适 用于臀部外伤,方法与侧胸外伤包扎相 似。只是燕尾式三角巾的夹角对着伤侧 腰部,紧压伤口敷料上,利用顶角系带 环绕伤侧大腿根部与另一端打结,再将 两个燕尾角斜向上拉到对侧腰部打结。
36
(2)三角巾面具式 包扎:适用于颜面部 外伤,方法如图6-31 所示把三角巾一折为 二,顶角打结放在头 正中,两手拉住底角 罩住面部,然后双手 持两底角拉向枕后交 叉,最后在额前打结 固定。可以在眼、鼻 处提起三角巾,用剪 刀剪洞开窗。
37
(3)双眼三角巾包 扎:适用于双眼外 伤,方法如图6-32 所示。 将三角巾折叠成三 指宽带壮,中段放 在头后枕骨上,两 旁分别从耳上拉向 眼前,在双眼之间 交叉,再持两端分 别从耳下拉向头后 枕下部打结固定。
14
(3)一指压耳后动 脉:适用于一侧耳 后外伤大出血,方 法如图6-17所示。 用一只手的拇指压 迫伤侧耳后乳突下 凹陷处,阻断耳后 动脉血流,另一只 手固定伤员头部。
创伤讲课PPT精选课件
27
危重,不能肯定存活
体表 超过50%面积的二度或三度烧伤或撕脱伤 头颈 昏迷超过20h,颅内出血>100ml;颅内压升
高;颈椎4以下损伤;伴四肢截瘫;主要呼吸道 堵塞
胸部 胸部外伤,伴有重度呼吸困难;主动脉破裂; 肺叶撕裂伴张力性气胸;心肌挫伤或破裂,伴 有循环障碍
扎者);撕脱伤小于10%体表面积;一度或 小面积二度、三度烧伤
头颈 头痛、头晕,无意识丧失;有挥鞭伤主诉
但无体征或X线异常
面部 眼角膜擦、挫伤;眼玻璃体、视网膜出血;
牙折断或脱位;鼻骨或下颌骨骨折
腹部 肌肉痛,擦伤,挫伤,腰狃伤 四肢 轻度狃伤和指、趾骨骨折或脱位
23
中度
体表 广泛挫伤、擦伤;大裂伤;小于19%体表面积
伤机制及伤后意识变化情况。伤后一直昏迷还 是昏迷-清醒-昏迷,检查瞳孔大小及其变化。
63
两侧瞳孔对称性缩小,常为中脑及延髓损伤; 而出现一侧性瞳孔散大(两侧瞳孔大小不等),
则瞳孔散大同侧可能有硬膜外或硬膜下出血, 或有颞叶泡回小脑蒂切迹疝(严重创伤休克的 病人虽然可有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但绝不致有 瞳孔方面的变化,切勿混淆)。 椎体束征的存在(失语、痉挛性瘫、腱反射亢 进、病理反射),说明有脑组织挫裂伤及颅内 血肿; 去大脑僵直,说明有脑干损伤。
55
多发伤 是指在事故发生时,同一致伤因素可使人体两个
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较严重损伤。
56
一、多发创伤的诊断要点 (一)迅速判断有无威胁生命的征象 在急救现
场进行。在彻底检查前,医务人员应先作快速、 全面的粗略检查,及时发现及优先处理可能存 在的下述三种凶险情况:呼吸道梗阻、出血和 休克。心跳呼吸停止者,应立即施行心脏按摩, 人工呼吸,心内药物注射,吸氧等措施。有神 志昏迷者,应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并观察和记 录神志、瞳孔、呼吸、脉搏和血压的变化情况, 为下一步确诊时提供资料。在这一阶段,快速 检查、诊断和紧急处理是穿插进行的。
《严重创伤》课件
结论
严重创伤的影响
严重创伤对个人和社会都造成 巨大的伤害,需要重视和加强 预防工作。
严重创伤的防范意义
通过预防严重创伤的发生,可 以减少伤亡和社会经济损失。
大家需要加强应急 意识和自我保护技 能
个人和社会都应该重视应急意
识和自我保护技能的培养,以
应对严重创伤事件。
处理
1
维护生命体征
确保患者的心率、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稳
解除染、止血和修复损伤组织,以减少继
发性伤害的发生。
3
消除疼痛
采取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方法,有效缓解
给予营养支持
4
患者的疼痛。
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伤口愈合和康 复过程。
恢复
康复期护理
在康复期间,提供专业的护理和支持,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和独立生活。
康复训练
通过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运动能力和身体功能。
心理干预
提供心理支持和治疗,帮助患者应对严重创伤带来的心理影响。
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度运动 和定期体检可以降低严重创伤的 风险。
安全生产教育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工作场 所和生活环境的安全性。
应急能力建设
培养应急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 提高应对灾难和事故的能力。
《严重创伤》PPT课件
严重创伤PPT课件大纲
概述
定义严重创伤
严重创伤是指损伤严重并危及生命的创伤,通常需要紧急救治。
严重创伤的主要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大出血、呼吸困难、骨折、刺伤等。
严重创伤的分类
根据受伤位置和类型可分为头部创伤、胸部创伤、腹部创伤等。
原因
1 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是导致严重创伤的常见原因之一,如车祸和摩托车事故。
院前创伤评估与处置 ppt课件
控制大出血 开放气道(如果是儿童,给予2次 人工呼吸) 胸部减压 注射解毒剂
SALT分拣流程
可以行走 第三位评估
招手/遵嘱动作 第二位评估
静止/存在明显的生命威胁 第一位评估
呼吸 死亡 ppt课件
服从指令或有自主活动? 有外周脉搏? 无呼吸困难?
大出血得到控制?
全部符合
不符合任何一条
ppt课件
2
院前创伤急救包含两个水平的救护
1、BLS:气道管理(手法开放气道、经口和经鼻气道辅助用具、球 囊面罩)、心肺复苏、体外自动除颤、出血控制、骨折和脊柱固定。
2、ALS:高级气道干预(气管插管、环甲膜穿刺、切开)、静脉置 管、补液、给药、心电监护和手动除颤、胸腔穿刺减压等。
ppt课件
3
关键操作
谢谢观看
3p1pt课件
患者情况:
患者呼吸困难,呼吸频率30次/分,心率110次/分,桡动脉可触 及,搏动弱,GCS评分11分(睁眼反应3分,语言反应3分,运动反 应5分)。伤员大约二十五六岁,没有系安全带,骨盆挤压试验阳性, 左脚踝开放性骨折,出血较多,附近地上约有1L血液。
1、患者情况严重吗?有哪些危及生命的因素? 2、如何进行气道管理? 3、如何控制出血?
5没有干扰判断的其他部位严重疼痛每次移动或进行操作治疗后生命体征和病各部位创伤的关键处置举例创伤部位关键处置颅脑外伤预防低血压和缺氧必要时气管插管gcs8分颈部创伤脊柱限制运动胸部创伤稳定气道呼吸循环处理连枷胸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等腹部创伤血压控制脏器外露的处置等骨盆骨折骨盆固定四肢创伤止血固定抗休克背部脊柱脊柱限制运动案例
四肢创伤 止血、固定,抗休克
背部脊柱 脊柱限制运动
2p9pt课件
伤情评估和战场伤员分类PPT参考课件
1 No Response
1
Add the scores for each category.
A total score of 7 or less indicates a severe injury.
The most common patterns of comatose patients are M=5 of less, V=1, E=1.
一伤情评估方法院内救治和创伤研究评分损伤程度治愈时间预后比例软组织伤30天内良好40中等伤广泛软组织伤60天内部分伤员机能35上肢骨折一般脏器伤障碍影响归队伤情严重60天以上严重残废25有生命危险或后遗症伤势分度与百分比院前指数prehospitalindexphi指标sbpkpa13311513310114099脉搏次分5111912050呼吸次分正常浅费力10次分或需插管意识状态正常模糊或烦轻伤
4 Spontaneous
4 Disoriented, Conversing 4
Abnormal Flexion 3 To Verbal Command 3 Inappropriate Words 3
Extension
2 To Pain
2 Incomprehensive Sounds 2
None
1 No Response
2
The term mass casualties means that a large number of casualties has been produced simultaneously or within a relatively short period of time.
It also means that the number of patients requiring medical care exceeds the medical capability to provide treatment in a timely manne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每项按正常、轻度和重度分别记分为 2、1、0。总分9~10为轻伤,8~7为重伤, 6为极重。通过大宗伤员的分析,认为 以总分8作为转运标准。
2020/11/13
27
院前评分系统之五
创伤记分 (Trauma Score,简称TS)
2020/11/13
28
由Champion等在1981年提出。根据收缩压、 呼吸次数、呼吸幅度、毛细血管充盈和格拉斯哥 昏迷分级法评定。
2
1
毛细血管充盈正 毛细血管充盈迟缓 常和收缩压100 或收缩压85~99
正常
费力、浅或 呼吸次数35
0
无毛细血管充 盈或收缩压85
无自主呼吸
胸腹
均无触痛
胸或腹有压痛
连枷胸、板状 腹或深穿刺伤
运动
正常
(能按吩咐动作)
言语
正常
(对答切题)
2020/11/13
只对疼痛刺激 有反应
言语错乱 语无论次
无反应
2020/11/13
2020/11/13
7
国内创伤评分起步较晚,仅在近几年 才开展创伤评分研究工作。虽然中华创伤 学会已号召全国创伤界在投稿时记入创伤 评分情况,但开展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 是创伤评分方法种类较多,计算方法繁琐, 在理解和计算过程中易产生错误,难于掌 握和推广,同时也无相应较为成熟的计算 机分析软件。
结果判断:五项分值相加总分1~16,分值愈 小伤情愈重。此法是应用较多的一种方法,一般 以总分作为重伤送往创伤中心或大医院的标准。 尤其在美国对此法伤了大量分析比较,认为如加 上受伤部位及致伤原因更为可靠。
结合医院内创伤评分对伤员预后进行评估, 预测死亡概率等。
2020/11/13
29
具体内容
呼吸次数 呼吸幅度
创伤评分
2020/11/13
1
目的和意义
2020/11/13
2
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 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 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创伤作为青壮年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正 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创伤评分的目的:
➢客观评估损伤严重程度 ➢创伤预防 ➢伤员分类 ➢院前急救 ➢建立数据库 ➢决策分析 ➢科研
2020/11/13
5
国内外研究现状
2020/11/13
6
国外早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就开展 了创伤分类系统即创伤评分研究工作。发 达国家的医院管理工作已将其纳入计算机 系统。特别是近20年有关创伤文献均有创 伤评分的记录。
2020/11/13
8
分类
2020/11/13
9
❖院前评分系统 ❖院内评分系统
2020/11/13
10
分类之一
院前评分系统
2020/11/13
11
院前评分系统
➢ 创伤指数(TI) ➢ 创伤计分(TS) ➢ 院前指数(PHI) ➢ 病伤严重指数(IISI) ➢ CRAMS评分
2020/11/13
12
TS和CRAMS最为常用。1989年提出了 修正的创伤计分(RTS),取消了TS中 难以判断的呼吸幅度及毛细血管充盈度 的观察,简化了TS,增加了可靠性
2020/11/13
13
院前评分系统之一
创伤指数 (Trauma Index,TS)
2020/11/13
14
1971年Kirkpatrick等提出,根据受伤 部位、损伤类型及循环、呼吸和意识五方 面的状态计分,因此是以伤员的生命体征 为基础的研究创伤严重度评分法
22
具体内容
收缩压 分值 脉 搏 分值 呼 吸 分值 意 识 分值
100 0 51~119 0
正常 0 正常 0
86~100 1 75~85 2
≥120 50
3 费力或浅 3 模糊或 3 烦躁
5 10次/分 5 言语不 5
或需插管
能理解
0~74 5
注:此法使用方便但敏感性尚不足
2020/11/13
收缩压
毛细血管 充盈
等级 分值 等级 分值 等级 分值 等级 分值
GCS
等级 分值
10~24 4 正常 1 90 4 正常 2 14~15 5
25~35 3 浅或 0 70~90 3 迟缓 1 11~13 4 困难
35 2
50~69 2 无 0 8~10 3
10 1
0
0
50 0 00
5~7 2 3~4 1
20
院前评分系统之三
医院前指数 (Prehospital Index,简称PHI)
2020/11/13
21
Kochier经前瞻性研究发表的方法。 根据收缩压、脉搏、呼吸和意识四种生理 指标,每项以0~5分计算,最后总分0~3为 轻伤,4~20为重伤。如有胸腹穿通伤则在 总分内另加4分
2020/11/13
2020/11/13
19
凡具有下述之一者即属首批转送对象
➢收缩压90,脉搏120,呼吸30或12 ➢头颈胸腹或腹股沟穿透伤 ➢意识丧失或意识水平很差 ➢腕或踝以上的创伤性截肢 ➢连枷胸 ➢有二处或二处以上的长骨骨折 ➢自46m以上高处坠落
缺点:有的重伤员伤后经短时间内症状表现不明显
2020/11/13
23
院前评分系统之四
CRAMS法
2020/11/13
24
此法为1982年提出,此法包括循 环(Circulation)、呼吸(Respiration)、 胸腹(Abdomen)、运动(Motor)及言语 (Speech)五方面功能,故也称五功能评 分法。
2020/11/13
25
具体内容
循环 呼吸
2020/11/13
15
具体内容
计分
1
受伤部位 四肢 受伤类型 撕裂伤 循环系统 外出血 呼吸情况 胸痛
意 识 嗜睡
3 4(5)
6
背部 挫伤
胸部
头、颈、腹
穿刺伤 钝伤、子弹伤ຫໍສະໝຸດ BP 60~100 BP60
呼吸困难 发绀
恍惚
半昏迷
BP 0 无呼吸困难
深昏迷
2020/11/13
16
结果判断:
➢ 轻伤或中度伤≤9分 ➢ 重度伤10~16 分 ➢ 极重 ≥17分
注:现场急救人员可根据该指数有选择地将
总分10的送创伤中心或大医院
2020/11/13
17
院前评分系统之二
类选对照表 (Triage Checklist)
2020/11/13
18
适用于大批伤员的现场抢救时。1985 年由Kane提出这种不用计分的类选法。其 特点是能迅速在现场简单准确地将有生命 危险的重伤员区别出来迅速转运,该法包 括七项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