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学改革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学改革探讨摘要:本文针对我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的现实情况,指出了现行建筑学专业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当今社会环境建筑学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建议,旨在对促进高校的建筑学专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建筑学专业教学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tu—0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027-02

近年来,建筑学专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成为热门学科之一。但是,随着社会的变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学专业教育面临着新的问题。因此,为了确保建筑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就必须系统思考,积极应对,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出适应当今社会形势的建筑学专业的教学模式。

1 建筑学专业教学现状

1.1 生源质量良莠不齐

建筑学是一门兼具科技与艺术双重特性的学科,而在我国现行的高考机制影响下,大部分学生对建筑学专业职业意识以及专业性质并无清晰认识与了解。虽然许多高校的建筑学专业在招生入学时增设了美术测试,然而往往由于各种原因,并未达到二次选拔的实际作用。因而,造成目前建筑学专业生源中部分学生的美术功底不够扎实、空间体验能力薄弱和动手能力较差等无法回避的现实,以此难以确保教学效果。面对我国目前的大学招生制度,建筑类院校

只有积极应对与筛选,制定相应完善的选拔制度,才能确保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以及具备人文素养、艺术特长以及广博的社会知识和相应职业素质的建筑学专业人才。

1.2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欠缺

培育学生的创造性、创新性应该是建筑学专业的教育教学目标和灵魂。而以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方式,死板而且简单化、教条化,致使学生对教师的讲授以及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全盘接收,学生久而久之就逐渐丧失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甚至出现了在建筑设计中学生拼凑“名作”、“复制杂志”等抄袭现象,致使学生的课程设计作品毫无创新价值。因此,我们必须正确的、科学的引导学生,释放和张扬个性色彩,逐步调整以往形成的过于单一、局限的教学思维模式,尽可能的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他们凭借个人志趣和特长,激发其创造热情。

1.3 教学课程缺少联系

本科建筑学专业教学常是以单一课程教学为环节,普遍缺少有计划、有目的的综合知识交叉运用能力的训练。不少学生的各门课程学习成绩优良,但不理解课程间的关联,不懂得如何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诸如,在课程设计中,不少学生对综合专业知识的把握与驾驭能力相当欠缺,对相关专业无法学以致用。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与其他课程的教学与设计课程联系不紧有关,另一方面也表明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对相关知识的运用重视不够,使学生常常陷入一种只重视形式的误区[1]。

1.4 对实践环节不够重视,影响学生的就业

建筑学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五年制建筑学的教学中,由于轻视生产实践实习环节,学生毕业到单位后往往需要适应一至两年才能胜任工作,这正反映了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脱离的问题。我国大多数高校建筑学专业课程的社会实践通常安排于本科教学后期,集中在三个月到半年时间,课时约占总学时的7%。可以看出我国建筑学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不仅学时严重不足,且与课堂教学的时间分配存在严重失衡现象。如果学生长期处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学习氛围中,久而久之难以使得学生发现和反思自己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形成设计脱离实际的现象,无法适应毕业后市场的需求,影响学生的就业情况。

2 建筑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2.1 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合理细分生源

课程设置应该适应本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方向,为建立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服务。通过调查发现,从事建筑方案设计工作的建筑学专业的毕业学生在逐年减少,而从事建筑施工图设计和家装设计的学生在逐年增加。因此,学校应当根据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并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兴趣爱好,对本科建筑学专业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建筑学专业划分为四个基本模块:以从事建筑方案设计为主建筑设计模块;以从事建筑施工图设计为主的建筑施工图设计模块;以从事建筑室内外装修设计为主的装饰设计模块和从事建筑与装饰施工为主的装饰施工模块。这四

个模块专业方向相互交叉并且具有独立性,课程可根据不同模块的需要和教授内容的侧重单独开设[4]。这样,学生不仅在掌握专业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还可以结合学生的个人志趣,让学生根据自己就业设想选择适合自己的具体培养方向,发挥自身特长,以适应当今的就业形势,真正做到术业有专攻。

2.2 良性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只有倡导教育创新、素质教育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才能激发学生的设计灵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对于建筑学专业学生而言,创新能力可具体表征为: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问题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在理论学习中独立思考,明辨是非,善于归纳;思维灵活,思维活跃,兴趣广泛而深入;个性鲜明,性格开朗,眼光敏锐;形象化思考和图示分析;制作创造性作品;强烈的好奇心和进取精神等[6]。

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激发建筑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

2.2.1 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及校内外的建筑设计竞赛

青年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活跃性,只要稍加引导,使生真切感受到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结合的氛围和创新的乐趣,就易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实践表明,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及校内外的建筑设计竞赛,是一种培养激发学生创新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设计竞赛中,学校应有意识的让学生以团队形式进行,并将不同年级的学生组合在一起,混合编组。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相互的合作中,更加会相互激发灵感,碰撞思维,易于形成比较丰富

的设想和优秀的创作作品。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们的专业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2.2.2增加国内外著名设计竞赛作品点评课程的内容

要在特色方面下功夫。课程设置的特色并不只反映在专业主干课中,往往还表现在选修的辅助课教学层面。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应当具有广博的知识面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高等学校应该开设国内外著名设计竞赛作品的点评课程,通过引导性解读竞赛作品,探讨设计立意与优缺点,让学生能够有更多机会了解最新的国内外设计思想与设计动向,并学习相关设计技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视野开阔,培养其敏锐的设计思维,创造出更加具有创新性的优秀作品。

2.2.3营造互动平等的教学氛围

在授课过程中,应当大力倡导“互动式”教学,一定要改变以往“填鸭式”课堂的约束气氛,提倡平等的师生交流。教师与学生的讨论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应延伸到图书馆、餐厅、甚至是校园中的草坪,乃至可通过虚拟网络进行在线交流,所有的讨论都要在平等的氛围中进行,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也在广泛的沟通后,更容易获得教学反馈,进而改进教学内容和形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知识层次[5]。

2.3 加强人文素质的多元化培养

优秀的建筑作品无不体现着创作者高度的艺术素养和艺术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