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医院急诊科建设

合集下载

“医院急诊科计划”医院工作计划

“医院急诊科计划”医院工作计划

“医院急诊科计划”医院工作计划
医院急诊科计划是医院急诊科制定的工作计划,旨在有效管理急诊科的日常运作,保
障患者在急诊情况下得到及时、有序、高效的医疗服务。

医院急诊科计划通常包括以
下内容:
1. 急诊科人员安排与管理:明确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的班次安排、轮岗制度等,确
保人员充足、合理分工。

2. 急诊科医疗设备及药物准备:确保急诊设备、药品充足、完好,定期检查设备维护、更新计划。

3. 急诊医疗服务流程:规范急诊患者的接待、检查、诊断、治疗、转诊等流程,确保
患者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4. 急诊科医疗质量管理:建立急诊科医疗质量评价制度,定期开展医疗质量评估、检
查医疗差错等工作。

5. 急诊科应急预案:制定急诊医疗抢救应急预案,提高医务人员对急诊情况的应对能力。

6. 急诊科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参加急诊科培训课程,提高医务人员急救护理
技能。

医院急诊科计划是急诊科管理的基础,通过严密的计划和执行,能够提升急诊科的综
合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紫蓬卫生院急诊科建设方案

紫蓬卫生院急诊科建设方案

肥西县中医院紫蓬山分院急诊科建设方案根据肥西县卫生局《关于印发肥西县卫生院急诊科建设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为加强乡镇卫生院急诊科建设,提高乡镇卫生院院内急救水平,实现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同步发展,保障群众医疗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补充院内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健全的县、乡急救医疗体系,进一步完善乡镇医院基础建设,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服务和谐农村建设。

二、建设目标以提高基层医院医疗急救能力,缩短院前急救时间,降低死亡率、伤残率,减少病人痛苦,提高抢救成功率为目标三、建设规划1、场所:位于门诊一楼,西侧大门旁诊室,诊室对面设抢救室,面积不少于30平米。

急救诊室、抢救室标志明确,便于患者识别。

2、设备:氧气瓶、心电图机、监护仪、吸引器、洗胃机、简易呼吸气囊、除颤仪、紫外线灯、担架、器具柜、抢救床等抢救设备,配备必要地抢救药品。

3、人员:由孙荣军主治医师担任急救组长,每天由门诊安排医师负责急救诊室工作,配备2名相对固定的护士,由护士王庆茹、吴倩倩担任护理工作。

4、建立急诊科工作制度,急诊抢救室工作制度,急救物品、药品管理制度,急诊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抢救急危重病人时的口头医嘱执行制度,并各制度上墙。

四、工作要求1、进度要求2015年10月31日前完成院内急救医疗体系建设,申请验收,并确保验收合格,2015年底投入使用。

2、管理要求严格执行急诊科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建立日常管理机制,纳入医院绩效考核。

3、人员要求急救室医护人员应熟练操作各种设备,对急危重病人作出初步诊断和急救处理,能开展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包括正确使用简易呼吸气囊)等常规急救技术。

五、保障措施纳入医院重点工作内容,由院长负责管理。

肥西县中医院紫蓬分院2015年7月6日急救物品管理制度一、急救物品心电监护仪、洗胃机、除颤仪、氧气瓶供氧装置、电动吸引装置等应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严格执行“五定”,即:定数量、定点安置、定专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实施方案

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实施方案

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实施方案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实施方案本文简介: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实施方案按照《*****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新时期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满足广大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为目标,以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为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实施方案本文内容: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实施方案按照《*****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新时期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满足广大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为目标,以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为重点,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工作目标?(一)加强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建设,提升管理水平,承担起县域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危急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任务,力争实现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

?(二)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化建设,承担起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健康管理、危急重症病人的初步现场急救和转诊等功能任务。

三、工作任务(一)县级医院工作任务1、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落实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按照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诊疗规范、技术标准、服务指南等,不断提升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2、完善诊疗科目设置。

独立设置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传染科、急诊科、中医科等一级诊疗科目。

加强临床辅助科室建设,配置相应的设备设施,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对重点领域、紧缺专业、关键岗位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4、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医疗业务部门间可通过网络传送数据,实现医嘱、检查、检验、住院药品、门诊药品、护理医疗信息跨部门的数据共享。

浅谈基层医院门急诊工作建设

浅谈基层医院门急诊工作建设

[] 2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卫 生部. 医疗机 构 临床 用血 管理 办法 9 9 19 年 1月 5日卫 医发 [9 9 第 6号. 19 ] [] 3 中华人 民共和 国. 临床输血技 术规 范.00 20 .
[ ] 兆 嵩. 床 输 血 学. 二 版 . 京 : 民卫 生 出版 社 .0 2 4田 临 第 北 人 20 .
中外 医学 研 究
21 0 0年 8月 第 8卷
第1 8期
C I E E A O EG DC L R S A C
||磊 蔓是崔 雩 薯 ! 曩 “强 蕾 囊量 善誊 曩 季 _ 至 l
曩薯 皆一
盈 l 曩搿 誊 | 季禹季 曩重量 誊誊 曩 孥 l
到患者 的生命安危及 康复。因此 , 门急诊 工作质量直接反 映了医 院护理质量 和工作人员 的综合 素质 , 以要求 基层医院 门急诊 工 所 作做到 :1 管理制度化 ; 2 设置集中 , 志醍 目;3 各种药 品、 () () 标 () 物品器械做 到 四定 , 三及 时 ; 4 合 理 派班 , () 保证 充 足 的人 力 资
3 基 层 医院 门急 诊 工 作 性 质 与要 求
讯 网络 ;3 加强 人才 培养 , () 提高 医护 人 员急救 能 力。具体途 径 有去上级 医院深造 学习 , 通过各种 方式 组织学 习急救 医学知 识 , 组织各种形式模 拟训 练 , 组织 各种急 救技 术操 作 比赛 等 ; 4 改 () 善急救设备 , 健全规章制度 : ①严 格接班制度 , 做到 随用、 随补 、 随 查 。②在抢救窒悬挂各 种急 救常规及 抢救程 序 图。③ 在 门急诊 建立黑板 报 , 对常见病 、 多发 病 、 突发病 的防治措 施加 强宣传 , 普 及全 民健身意识 , 最终达到提高人 民群众健康水平 的 目的。 笔者相信 , 有上级主管部 门 的正确领 导 , 过大 家的共 同努 通 力, 基层医院门急诊工作一定会走 向规范化 、 程序化 、 制度化 。

基层院医疗业务建设规划和工作计划

基层院医疗业务建设规划和工作计划

基层院医疗业务建设规划和工作计划这里是以“基层医院医疗业务建设规划和工作计划”为标题生成的内容:基层医院医疗业务建设规划和工作计划一、基本情况介绍我院是一所设置在区的综合性基层医院。

医院现有医技人员130人,开设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等临床科室。

我院负责所辖区域内约12万常住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

二、医疗业务建设目标(一)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到2025年,我院病床使用率提高到85%,平均住院日降至7天。

门诊量稳步增长,年门诊量达到60万人次。

(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建立规范的诊疗流程,提高医疗安全管理水平,确保患者安全。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态度。

(三)改善就医环境。

对门诊区、住院部、急诊科等关键区域进行装修改造,改善就医环境。

购置先进医疗设备,优化诊疗条件。

三、医疗业务建设重点工作(一)完善医疗设施设备。

新增射线机、超检测仪、生化分析仪等设备,对旧设备进行更新改造。

(二)加强医务人员培训。

组织医务人员参加临床技能和医德医风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三)规范诊疗服务流程。

制定规范的门诊及住院诊疗流程,提高就诊效率。

(四)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建立医疗质量考核和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提高医疗质量。

(五)改善医疗就医环境。

对门诊大厅、病房、洗手间等进行装修改造,优化就医环境。

(六)推广双向转诊服务。

与上级医院签订转诊协议,建立双向转诊机制。

(七)开展特色医疗服务。

结合本地区老年人口基数较大的情况,打造老年医学专科特色服务。

(八)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

建立、、等医疗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诊疗。

四、保障措施(一)落实医疗业务发展经费,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考核机制,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加强医患沟通,广泛听取患者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四)加强与上级医院、疾控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以上是我院基层医院医疗业务建设规划和工作计划,请领导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

某市完善基层医疗急救体系项目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某市完善基层医疗急救体系项目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某年某市完善基层医疗急救体系项目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根据《 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分解X年 X市为民办实事工程任务的通知》(X府办〔 X 〕6号)要求,为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急救体系,全面提升我市卫生应急工作,确保按时完成为民办实事项目,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为县(区)、开发区建设20家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急救点,达到“6个1”(即添置一批院前急救设备;配置一台具有抢救监护功能的救护车;培训一批基层卫生院急救业务骨干;升级一批急诊抢救治疗场所;健全一套院前急救管理规范、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完善一个基层医疗机构急救网络)的目标。

二、工作内容1.选址。

交通便利,具备开展院前急救工作的场所;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规模相对较大;医务人员具备相应资质,能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确保门诊能正常运转。

2.标准化建设。

根据《 X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急救中心建筑设计规范》(GB/T 50939-201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救护车专业标准》(WS/T 292-2008)、《急救中心建设标准》(卫办规财发﹝X﹞122号)、《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开展规范化乡镇卫生院创建工作的通知》(X卫农卫﹝X﹞13号)等有关要求,建设20家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急救点(最终名单待专家现场调研后遴选确定),每个急救点投入100万元,建设基本内容如下(包含但不限于以下项目):(1)配备院前急救医疗设备。

参照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医政发〔X〕50号)进行配置;(2)购买抢救监护型救护车一台;(3)分期分批对20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急救点医务人员进行轮训;(4)急诊救治场所升级改造;(5)购置急救技能培训器械(如心肺复苏模拟人、气管插管模型等);(6)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制定完善各项相关制度、工作流程、工作方案和预案等,促进标准化急救点的规范运行,提高乡镇卫生院的综合服务能力。

结合标准化急救点实际情况,经市卫生计生委审核同意,个别急救点在确保达标的前提下,部分项目之间可以进行调整。

急诊诊疗能力建设与质量控制

急诊诊疗能力建设与质量控制

假设重病原则
急诊病人的诊断不明确,有多种可能 时间紧、病人多:要假设病人是众多原因中最糟的状况,以此保证病人的最大利益
诊断思路应从重症到轻症
把最致命疾病放在首位! 不要按概率排序!
病情紧急(谁最急?) 病情复杂
病人需求强烈,期望值高
AMI 消化道大出血
宫外孕 脚扭伤 感冒
危重 紧急 涉及面广 没有经过分诊,潜在危险多
A DB
C
A=airway 急诊金科玉律(C)C=Catastrophic hemorrhage
B=breath C=circulation D=disability
• 判断CABC,支持CABC • 确保呼吸道通畅,吸氧,建立输液通路 • 当接诊大批或多个病人时,首先评价病人的CABCD
• 凡ABCD任何一项不稳定,是最为优先处理的对象
Ⅱ级(急重)
生命体征不稳定,有潜在生命危险状态 不明原因胸痛伴气促,给予NTG不缓解 呼吸窘迫 非COPD患者SaO2<90%活动性出血等
Ⅲ级(急症)
生命体征稳定 有状态变坏,有潜在风险 如哮喘发作,但血压、脉搏稳定剧烈腹痛等
Ⅳ级(非急症) 生命体征稳定
有急诊情况但病情稳定 如扭伤,但沒有骨折出現等
分诊
立即评估抢救 进入复苏区域
进入抢救区域 监护生命体征 优先就诊<10分钟
优先诊治,安排优先诊疗区候诊 优先诊治<30分钟 超过30分钟需再次评估 顺序就诊 60分钟内得到接诊 超过60分钟需再次评估
急诊病情评估
是急诊科医护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 只有经过长期训练才能达到!
识别病情
——危重病情判断
急诊分诊
沟通能力 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 •整体思维

建立基层医院的急诊科绿色通道及救治流程

建立基层医院的急诊科绿色通道及救治流程

T h i r d P e o p l e 5 H o s p i t a l o fG u a n g y u a n , G u a n g y u a n , S w h u a n 6 2 8 0 0 1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0 b j e e t i v e T o i m p r o v e t h e h o s p i t a l e m e r g e n c y d e p a r t m e n t w o r k i n g e i f c i e n c y m e t h o d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p r o c e s s .
詹 海林
( 广元市第 三人 民医院急诊科 , 四川 广元 6 2 8 0 0 1 )
பைடு நூலகம்
【 摘要 】 目的 探讨提 高医院急诊科 工作 效率的方法和救 治流程 。方法
查、 手术及住 院救 治。结果 缩短运送途 中时间, 减少意外情况发 生。结论
回顾分析我 院急诊科 2 0 0 9年 9月 一 2 0 1 1
年 8月间接诊 的急诊 患者的救 治情 况, 总结 了医院急诊科工作的流程及方法 , 使 急诊 患者得到及 时、 快速 、 安全 、 准确的检 建立基层 医院的急诊绿 色通道 , 提 高急诊人
员的整体素质 , 能及 时、 安全护送患者进行检查、 手 术及住 院。
【 关键词 】 基层 医院 ; 急诊救治 ; 绿色通道
【 中图分类号 】 R 4 5 9 . 7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1 0 0 4 - 0 5 0 1 ( 2 0 1 3 ) 0 8 - 1 2 0 1 0 - 2

急诊急救制度

急诊急救制度

急诊急救制度引言概述:急诊急救制度是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急需医疗救助的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急诊急救制度,包括急诊科室设置、急诊医疗团队、急诊医疗设备、急诊医疗流程和急救培训等方面。

一、急诊科室设置:1.1 医院急诊科室的分级设置:根据医院规模和医疗资源,急诊科室应根据不同的等级进行设置,包括一级急诊科、二级急诊科和三级急诊科。

1.2 急诊科室的空间规划:急诊科室应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空间规划,包括接诊区、观察区、治疗区、手术区、重症监护区等。

1.3 急诊科室的设施设备:急诊科室应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如急救车道、监护仪、呼吸机、除颤器等,以保证急诊医疗的顺利进行。

二、急诊医疗团队:2.1 急诊医生:急诊医生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急救技能,能够迅速判断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2.2 护士团队:急诊护士应具备扎实的护理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协助医生进行急救工作,提供患者全方位的护理。

2.3 医技人员:急诊科室还应配备合适的医技人员,包括放射科、检验科、药剂科等,以提供必要的辅助诊疗服务。

三、急诊医疗设备:3.1 监护设备:急诊科室应配备先进的监护设备,能够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如心电监护仪、血压监测仪等。

3.2 诊断设备:急诊科室还应配备一些常用的诊断设备,如X光机、CT扫描仪、超声波仪等,以便医生能够快速明确诊断。

3.3 治疗设备:急诊科室还应配备一些必要的治疗设备,如呼吸机、除颤器、输液泵等,以确保急救措施的有效实施。

四、急诊医疗流程:4.1 患者接诊:急诊科室应设立专门的接诊台,由专业的接诊人员进行初步的病情评估和分诊,以确保患者能够按病情优先级得到及时的治疗。

4.2 医疗流程优化:急诊科室应建立科学的医疗流程,包括患者登记、病情评估、治疗方案制定、医疗执行等环节,以提高医疗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4.3 病历记录和信息共享:急诊科室应建立完善的病历记录和信息共享系统,确保患者的病情资料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后续医疗环节。

急诊管理与持续改进

急诊管理与持续改进
1.建立急诊质量改进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急诊质量改进工作。
2.定期开展急诊质量评价,查找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3.加强急诊医护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4.深化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区域协同救治。
5.推广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如精细化管理、标准化管理等,提高急诊管理水平。
(1)建立急诊患者分级管理制度,实现患者就诊优先级排序;
(2)开发急诊智能调度系统,合理分配医疗资源;
(3)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急诊就诊高峰,提前做好人员、设备等资源配置。
五、急诊应急能力提升
1.完善应急预案:针对各类突发事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确保急诊救治工作的有序进行。
(1)建立急诊应急响应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
急诊管理与持续改进
一、急诊管理现状分析
1.人员配置:我国急诊科室医护人员数量不足,且分布不均,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急诊需求。此外,急诊医护人员普遍存在工作强度大、心理压力大等问题。
2.设备与设施:急诊科室设备与设施相对陈旧,部分基层医院急诊科设备不足,影响急诊救治效率。
3.诊疗流程:急诊诊疗流程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挂号、缴费、检查、取药等环节繁琐,易导致患者就诊时间延长。
(3)探索急诊服务新模式,如线上咨询、远程诊断等。
2.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急救培训,提高公众急救意识。
(1)举办急救知识讲座,普及急救技能;
(2)参与公益活动,提供急救志愿服务;
(3)与相关部门合作,推动急救法律法规的普及。
急诊管理与持续改进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急诊现状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优化人员配置、改善设备设施、优化诊疗流程、建立质量控制体系、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应急能力、提高服务满意度、加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完善法律法规与伦理建设、促进科研与技术创新、塑造文化与合作、整合资源与区域协同、实施质量管理与评价、加强教育与培训、拓展服务范围与承担社会责任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旨在构建一个高效、安全、人文、可持续发展的急诊服务体系,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急诊医疗服务。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持续创新,我们可以期待急诊医疗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县及中医院急诊科建设计划及措施

县及中医院急诊科建设计划及措施

县及中医院急诊科建设计划及措施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县级中医院急诊科建设计划及措施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县级中医院急诊科作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窗口,承担着急救、诊断和治疗等重要职责。

急诊科设置标准

急诊科设置标准

急诊科设置标准
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部门之一,其设置标准直接关系到医院的
急诊救治能力和服务质量。

为了提高急诊科的工作效率和救治水平,制定科学的设置标准至关重要。

首先,急诊科的设置应当符合医疗卫生部门的相关规定和标准,包括建筑面积、功能布局、设备设施等方面的要求。

建筑面积应当
充分满足急诊科的日常工作需要,同时要考虑到病人的就诊流程和
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

功能布局应当合理,能够满足急诊科的诊疗、抢救、观察等各项工作要求。

设备设施应当齐全,包括急救设备、
医疗设备、检查设备等,以确保对各种急诊病情的快速救治和诊断。

其次,急诊科的设置要考虑到医院的规模和地域特点。

大型综
合性医院的急诊科应当设置更多的急救设备和医护人员,以满足更
多的就诊需求和提供更全面的医疗服务。

而小型地方医院的急诊科
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少设备和人员配置,但也要保证基本的
急救和诊疗功能。

此外,急诊科的设置还要考虑到医院的专科设置和医疗资源的
整合利用。

例如,对于综合性医院来说,急诊科应当与其他专科科
室有机结合,形成科学的医疗联动机制,以实现对各类急诊病情的及时诊治和转诊。

同时,急诊科还应当充分利用医院的各类医疗资源,包括医疗设备、医护人员、医疗信息系统等,提高急诊救治的效率和质量。

总之,急诊科的设置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急诊科的设置标准,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希望各医疗机构能够重视急诊科的设置标准,不断提升急诊救治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急诊质控标准

急诊质控标准

急诊质控标准急诊科的服务质量是医院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保证急诊科的服务质量,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考核标准和方法。

以下是基层医院、卫生服务中心急诊科急诊服务质量控制标准及考核项目。

考核项目1:制度、职责考核标准:急诊科人员必须遵守科室制度和岗位职责,制度和危重病抢救流程必须上墙。

考核方法:实地查看急诊科的布局流程、区域划分和设备设施,并要求主管职能部门了解急诊科建设的基本要求。

分值扣分标准:急诊科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必须符合要求,每一项不合格扣1分。

急诊科的布局要求必须合理,设备设施完善并符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相关要求。

考核项目2:人员培训考核标准:急诊科医护人员必须全部经过急诊专业培训,并有培训考核记录。

急诊科主任必须具备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护士长必须具备护师及以上任职资格和有急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的护士担任。

所有医护技能评价与再培训间隔时间不超过2年,急诊抢救室由专职医护人员负责,单独排班。

考核方法:查看急诊医护人员的相关资质和科室专科培训考核资料,查看排班和现场核实值班医护人员资质,并查看应急预案。

分值扣分标准:急诊医护人员必须每年一次三基培训,并进行考核。

对轮转医师和护士有上岗前质量与安全工作培训与教育的记录。

有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落实。

每一项不合格扣1分,排班不合理扣0.5分。

考核项目3:设备维护考核标准:仪器设备及药品配置必须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基本标准。

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抢救技能,正确使用抢救设备。

考核方法:查看急诊医护人员使用各种抢救设备情况,急救设备及药品有专人管理,并查看应急预案。

分值扣分标准:设备缺一项扣1分,不熟悉设备使用扣1分。

考核项目4:急救预案考核标准:必须有紧急状态下应急预案及人员调配方案,并进行应急预案演练。

考核方法:追踪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过程,了解院级领导指挥、职能部门协调管理及各科室协作的情况,并查看演练记录。

分值扣分标准:无应急预案扣1分,无紧急状态下人员调配方案扣1分,突发事件处置方案不合理扣1-2分,无演练记录扣1分。

基层医院的急诊科建设

基层医院的急诊科建设

急诊人员培训内容


13.急性昏迷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4.急腹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5.严重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急症的处理. 16.严重急性过敏反应的处理. 17.各种急性大出血的急诊、急救处理.
常见急、危重病的诊治
15.癫痫持续状态 16.中暑 17.电击伤 18.淹溺 19.危重病人生命体征支持 20.休克 21.心脏骤停 22.气胸 23.上消化道出血 24.创伤 25.急腹症
急诊培训对象
(一)轮转培训医师 到急诊科轮转培训工作的医护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急诊 医学知识和技能的专门培训 (二)急诊医师
急诊人员培训内容

9.常见的 有机磷中毒、CO中毒、安定类药 物中毒和重症中暑的特点、处理原则和治 疗方法. 10.其他各种意外伤害如电击伤、烧伤、自 杀、淹溺、触电、冻伤、毒蛇咬伤等的处 理原则和方法.
急诊人员培训内容

11.紧急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原则. 12.各种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弥散 性血管内凝血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 预防和治疗原则.
基层医院的急诊科建设

急诊科既是医院的形象窗口科室,也是医 院对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水平的缩影,直接 反映医院的医疗、护理工作质量和工作人 员素质水平。
一、急诊科设置与布局



急诊科位置的选择首先要以方便病人就诊、 抢救为首要原则。 急诊科应有直接通道与住院部和门诊部相 连,有单独的出入口,门口有宽敞的停车 场; 急诊科及各诊疗室和辅助部门的标志必须 醒目、突出;
急诊科工作要求
7.抢救工作组织要严密,井然有序,真正做 到人在其位、各尽其责. 8.积极采取措施,防止各种医护差错的发生.
急诊医师基本技能要求

基层中医医院急诊科建设及管理

基层中医医院急诊科建设及管理

1 3 相 当的 西 医知 识 对 于 急诊 病 人 的 迅 速 诊 断和 处 .
味 强调 中医 诊 断 和 治 疗 , 就 断 送 了 中 医急 诊 也
中医 院的 各个 科 室建 设 , 以中 医人 员 为 基 础 , 均 手 理 具有 重要 价 值

急 字 无 纯 中医人 才组 成 , 知识 结 构 、 理 病 人 方 式都 是 中 医化 的前 途 。 急诊 科 突 出一 个 “ ” , 论 中西 医方 式 方 处 的西 医模式 。急 诊 人 员 如 以纯 西 医人 员 为 主 , 识 不 法 , 定要 能 迅速 解 决 问题 不 可 拘泥 一法 , 急腹 症 的 知 一 如 易衔 接 , 维方 式 不 合 拍 , 作 协 调 困难 。如 , 性 阑 病 人应 迅速 通 过 物 理 检 查 和 化 验 室 检 查 , 断 急 腹 症 思 工 急 判 尾 炎病 人 , 中医 以 “ 痈 ” 肠 的诊 断 , 选 中西 结 合 治 疗 , 性 质及 处理 方 法 , 纯 的 中 医诊 法远 远 不 够 , 至耽 误 首 单 甚
患者 从 外地 来 此参 加 考 试 , 日在街 上 小 吃 店 饮 每 外 邪在 表之 发 热 , 虚 阴盛之 中脏 腑 , 医 则见 高热 而 人 院 , 阳 西 食, 突然 出 现呕 吐 、 眩晕 、 面色 苍 白 , 已在 私 人诊 所 诊 断 选 退热 , 中风而 选醒 脑 活 血 , 辨 证 之说 。 见 无
实情 , 看病 人 的 具 体 情 况 , 要 了解 病 人 的 个 性 特 征 , 所 4 需 要 降低 或 消 除生 理上 的痛 苦
受 的教 育 , 对人 生 的态 度等 。权衡 利 弊作 适 当处 理 。 新 人 院 的病 人 在生 理 上 或多 或 少 都 带 有 一定 的不

基层医院急诊管理制度

基层医院急诊管理制度

基层医院急诊管理制度一、急诊室的组织架构1. 急诊室的设置急诊室作为医院的门户,需要设置在医院的便捷位置,方便病人就诊。

同时,急诊室应当设有独立的休息室、化验室、放射室、药房等配套设施,确保医疗工作的顺畅进行。

2. 急诊医疗团队急诊医疗团队应当由急诊科主任、科室负责人、医生、护士、放射技师、化验师等人员组成。

各成员需分工明确,密切配合,以保障急诊医疗服务的高效运转。

二、急诊室的人员管理1. 人员招聘与培训医院在招聘急诊医护人员时,应当注重专业能力、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招聘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医学背景和经验,并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

2. 岗位责任分工急诊室的各岗位人员应当根据不同职责进行明确的分工,确保各个环节的工作顺畅进行。

医生负责诊治病人,护士负责照顾病人,放射技师和化验师负责辅助医生进行检查。

三、急诊室的医疗服务1. 急救措施急诊室应当配备完善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以迅速处理急危重症患者。

医务人员应当具备急救技能,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

2. 诊疗流程急诊室应当建立规范的诊疗流程,确保每位患者能够有效地接受医疗服务。

患者到达急诊室后应当依次进行登记、初步评估、医生诊治、化验检查、放射影像等环节。

四、急诊室的设备设施1. 医疗设备急诊室应当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包括呼吸机、除颤器、监护仪、血流动力学监测仪等设备,以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2. 设备维护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测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五、急诊室的卫生安全1. 感染控制急诊室应当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消毒、隔离等措施,以避免感染传播。

2. 废物处理医院应当建立规范的医疗废物处理制度,包括废物分类、储存、运输和处理等环节,确保废物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六、急诊室的质量管理1. 质量评估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急诊质量评估机制,对医疗服务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急诊服务的质量。

基层医院急诊科工作计划

基层医院急诊科工作计划

2016年急诊科工作计划在院部的关注和正确指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急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使急诊医疗体系更加规范化,加快我院急诊的发展,现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

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乡村居民医保工作为目标,以维护健康,关爱生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科室宗旨,为把我科建设成为民众信赖、医院放心、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的科室迈出坚实的步伐。

二、主要措施1.医疗质量结合等级医院复审整改工作。

围绕“质量、平安、服务、价格”狠抓内涵建设。

要进一步加强急诊急救专业队伍的设置,进行急诊医学知识的学习,解急诊急救在当前社会的重要性,稳进急诊急救队伍。

完善急诊、入院、手术“绿色通道”使急诊服务及时、平安、便利、有效。

完善24小时急诊服务目录、急诊工作流程、管理文件资料、对各支持系统服务的规范。

协调临床各科对急诊工作的配合。

对大批量病员有分类管理的顺序。

立足使急诊留观病人于24小时内诊断明确、病情稳定后安全入院。

加强上级医师急救指导,加强三级会诊,加强与其他专科的协作配合,使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胜利率提高到98%以上。

2.质量管理。

重点检查与医疗质量和患者平安相关的内容,很抓“三基三严”加强病史询问及规范查体、大病历规范书写、抗生素合理使用等专项培训力度。

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交接班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各级各类人员职责、依据病情优先获得诊疗顺序。

加强运行病历的考评。

完善定期检查、考评、反馈、总结的质控制度,对环节管理、疑难病历讨论、三级医师查房对病情变化的处置意见要重点监控,促进基础质量继续改进和提高。

3.设备管理及时发现问题排除故障,要强化对急诊设备的定期维护、监测并专人管理。

使抢救设备的完好率达到100%加强训练规范使用,使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正确使用,确保平安运行,以满足患者急救需求。

严格院内感染。

加强心肺复苏技能的训练,使心肺复苏技能达到高级水平。

4.服务态度深入开展创立“优质服务示范岗”活动,要抓优质服务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科的基本结构:
1、分诊 3、抢救室 5、输液室 7、清创室 9、急诊病房
2、诊断室急救和转运。
建立受医院质控的急诊病房
1、一定要建立属于急诊科的、
受医院质控的急诊病房,急诊科 才有发展的基地。 2、争取领导的支持,建成规模 化的急诊科,要投入才有产出
急诊科的管理:
制度化管理
岗位责任制管理
内部协调管理
急诊科的收治范围:
1、创伤:各部位创伤;
2、中毒;
3、危重病:各器官、各系统的
危重病。
急诊科医师应掌握的急救技术:
急救技术不是那个专科所特有,急诊专
科医师必须掌握伤病员所需的急救技术, 急诊专科医师必须进行确定性的救治。 非手术性急救技术:1、气管插管术;2、 心肺脑复苏术;3、电击复律术;4、呼 吸机呼吸支持治疗;5、有创和无创监 测技术。
急诊护长在急诊科工作中的管 理作用
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窗口科室,是危、 急、重病人抢救的重要场所,也是抢救、管 理任务最重的科室。由于急诊患者起病急、 病情危重及就诊存在着随机与不确定性,因 此急诊科是矛盾和突发事件集中的地方,为 了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指导、协助、督 促各小组成员的护理工作,提高急诊护理工作 质量;及时解决医护矛盾,提高服务满意率。
目前国内急诊界存在的错误认识:
1、总认为急诊科不如别的专科,惧怕承担任何责
任,这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 2、认为急诊科就是一个通道,把伤病员迅速转走是 其主要责任,这是对急诊专科认识不足的表现。 3、从别的专科调到急诊科任主任或医师,始终认为 自己是某专科的医师,难以认为自己已经是急诊 专科医师,无法全面开展急诊科的工作。 4、急诊科收几个病人,就认为急诊科在抢别的专科 的病人,总想到别的专科有无意见,没有想到如 何发展自己。
1 她们是个领导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及 强的应急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 (1)主要由护师以上职称、从事急诊工作3年以上
的护理骨干组成。以个人报名、自愿为前提,采取 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以操作及理论擂台 赛、护理部述职竞聘等形式产生。由于急诊科抢救 多,突发事件多,护长只有具备上述条件才能够及 时有效地指导当班护士做好抢救工作,可以避免年 轻护士因经验不足而延误患者的抢救时机。 (2)护长必须具备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在 就诊高峰时间、突发事件中合理调配人员,做好疏 导和分流工作。
5、把急诊科医师主要用于院前急救工作,对属于自己的 急诊科没有实质性的发展。 6、总是过于夸大领导对急诊科的不支持,对急诊科医师 没有干出象样的成绩缺乏足够的认识。 7、常常将在别的专科干得较差的医师调往急诊科,是医 院解决人事问题的场所。 8、将别的科都不要的病人留在急诊科,缺乏自己独有的 收治范围。 9、不重视科研,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0、对急诊医学的具体内容和理论基础缺乏统一的认识。 11、对什么是有效的、确定性的急救技术认识不足。
2 业务指导作用 现代急救医学要求急诊护士对
危重患者能够做到快速评估、果断决策,各种操 作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部分年轻护士由于 经验不足在当班时难免会遇到不同类型的护理技 术问题。例如:抢救时由于时间紧迫及心理紧张 容易导致静脉穿刺成功率低;抢救仪器不能正常 使用等问题。设立急诊护理值班制度可以确保各 项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有效地避免了护士因技 术水平限制而耽误治疗的现象发生,同时也增加 了自身的进取精神,从而提高其综合管理能力和 急救技能。
发展急诊科或急诊医学必须具 备的思想观念:
1、急诊医学是一门独立的临床专科。 2、急诊科必须有受医院质控的病房。 3、急诊科医师就是急诊急救专科医师,决不是全科 医师。 4、急救技术不是那个专科所特有,急诊科医师应掌 握伤病员所需的急救技术。 5、急诊医学必须以危重病医学作为基础,也是急诊 科的生存之本。 6、急诊医学必须有特定的内容。
3 管理协调作用 由于急诊患者病情
急,家属往往因心情急躁或由于对急 诊流程不熟悉,特别容易对医护人员 产生不满与误解,若不及时解决,往 往会引发多种矛盾,造成不必要的纠 纷。护长可以及时解决医患矛盾,避 免产生纠纷和投诉,有效地发挥了护 理管理者的作用。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指南》中明确,对危重急诊患者,急诊科应按照“先及时 救治,后补交费用”的原则救治,确保急诊救治及时有效。急诊 科应当根据急诊医疗工作制度与诊疗规范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 完成急救诊疗工作。 同时,急诊应当制定并严格执行分诊程序及分诊原则,按病 人的疾病危险程度进行分诊,对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患者应当立 即实施抢救。 《指南》中进一步要求,急诊科应当设医疗区和支持区,三级 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应当设急诊手术室和急诊重 症监护室;急诊科的支持区包括挂号、各类辅助检查部门、药房、 收费等部门。 卫生部要求,具备条件的医院要按照《指南》要求,加强对 急诊科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急诊医疗水平。目前条件尚不能 达到《指南》要求的医疗机构,要加强对急诊科的建设,增加人 员,配置设备,改善条件,健全制度,严格管理,逐步建立规范 化的急诊科
关于基层医院 急诊科建设问题
急诊科是医院的一线窗口科室, 医疗纠纷多。如何更好地建设 和管理急诊科?
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已成立18年了,纵观我国急诊医学的发 展历程,既艰难,又极不平衡。与别的专科相比,急诊医学还未 显示出自己特有的理论体系和特有的临床优势,还未得到国家行 政领导部门的重视和伤病员的普遍认可,急诊医师专业队伍极不 稳定,急诊科和急诊医师在医学界、医院内没有什么地位,急诊 科医师常常为自己的前途担忧,绝大多数的急诊科仍然停留在原 始阶段,只有很小的工作场所,由别的专科派人来轮流从事急诊 工作,专业从事急诊医学的医师太少,急诊科仅仅起一个通道的 作用,无法提高急诊医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可以说我国的急诊医 学大多数还处于原始的初级阶段,仅有少数几家医院的急诊科把 急诊医学作为临床专科来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