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职院校的专业与课程建设

合集下载

北京高职学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方案

北京高职学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方案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方案一、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建立起由政府、行业、企业、学院共同组成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理事会管理体制,创新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教育分级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探索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

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和相应的系列教材,使之成为行业培训的标准。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加强校企深度融合,共建现代化的校内实训基地,充分利用行业和企业的优势资源,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满足首都老年服务领域高端技能人才的需要。

(二)具体目标1、体制机制建设目标建立由政府、行业、企业、学院四方人员共同组成老年健康与管理专业理事会,通过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院组织整合社会资源,负责该专业的发展规划制定、专业培养的目标定位、教学团队的建立、实训条件建设、学生顶岗实习以及毕业生就业等工作。

同时,制定理事会章程、决策机制和管理机制,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

通过召开理事会,把各方在专业建设的责任落到实处,创新专业建设的运行机制,使该专业建设促进北京市老年服务行业的发展,引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

2、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目标创新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参与、推进该专业的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建立该专业的职业仓,创建该职业分级的课相,形成独具职业特色的职业分级人才培养模式。

3、教学改革创新建设目标通过校企校企合作,构建“校企交替”的教学模式,开发职业培训课程,建立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将职业证书培训纳入正常的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团队开发专业教材使之成为老年服务行业的培训标准,使职业分级标准与职业岗位高度吻合。

4、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一方面扩充师资队伍,引入1-2名专职教师,并聘请5名行业企业业务骨干和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另外,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建成一支理论素质高、实践技能强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

5、实训基地建设目标在学院现有基础上,建设机构养老实训基地、社会养老实训基地、居家养老示范基地,完善专业核心技能实训体系,通过引进的设备、设施以及先进的实训理念,为学生掌握专业高端技能提供保障。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与建设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与建设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与建设作者:董美丽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第10期摘要: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日新月异,国家的发展不仅需要大批的科研人员,更需要大批的一线高技能人才,当今的高职在校生人数已经占到大学生在校生的一半以上,高职教育刻不容缓。

高职教育的性质和功能要通过课程来呈现,其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特色,也要通过课程来实现。

课程是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的具体化或基本单元。

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能够及时反映先进技术水平和职业岗位资格要求,具有创新特色和显著效果,教材建设能够满足高职教育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材建设1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以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培养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群)为依据,结合区域内化工企业生产特点,重点围绕氯碱化工及氯系列精细化学品生产企业,按照化工生产过程系统化的原则,根据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知识、素质和能力,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为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校企人员联合设计学习情境”的方法,进行课程内容的解构与重构,构建以典型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为载体的工作过程系统化专业课程体系,分为职业能力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

对原课程体系中的职业技术基础课程、职业方向限选课程及单列实习实训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并在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引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有机合成工、化工总控工、无机反应工、分析工等职业资格标准,设置为专业技术课程模块,以满足应用化工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职业素质培养的要求。

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发展潜力,本专业应合理设置人文素养课程,如高等数学、外语、职业指导等课程;在企业忠诚度和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方面,像职业角色体验、职业指导、人际交流、潜能开发是关键;在企业强调实战能力方面,像社会实践、专业见习、顶岗实习是保障。

集中实践环节应突现专业认知、专业见习、专项技能训练和顶岗实习等,组建为顶岗实习及专项实训课程模块,以满足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学生技能训练要求。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建设标准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建设标准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建立标准本标准制定的依据:1."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假设干意见"〔教高[2004]1号〕2."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假设干意见"〔教职成[2004]12号〕3."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性高等职业院校建立方案,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开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4."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假设干意见"〔教高[2006]16号〕5."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21]5号〕一、课程建立标准制定的目的及意义课程建立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假设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性高等职业院校建立方案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开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文件精神,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在专业建立的根底上,加大课程建立与改革的力度,建立一批能表达职业岗位需求、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优质核心课程。

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课程建立工作标准用以指导课程改革与建立工作。

二、课程建立的容课程建立的容主要包括:课程设置、课程容和教学组织、课程资源开发、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实践教学规划与建立、教学团队建立、课程特色与创新等。

〔一〕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包括课程定位以及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1.课程定位结合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清晰地描述出课程的性质、作用和课程目标。

具体工作有:〔1〕在专业人才能力分析的根底上,确定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与作用,即本课程所承当的能力培养任务,包括知识目标、专业能力目标、方法能力目标和社会能力目标。

建筑设备工程专业建设方案

建筑设备工程专业建设方案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建筑设备工程专业建设方案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备工程专业开办于1986年,是我院的核心专业。

现已建成了测量实训室、建筑设备工种实训室、建筑设备模型展示室、计算机辅助工程敲门实训室、制图室。

与怀柔区及近郊区多家大型建筑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本专业每年招生情况良好,就业情况良好,第一志愿录取率和一次报到率均在90%以上。

专业毕业生业务规格适应企业的要求,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一直在98%以上,对口就业率也在90%以上,毕业生占据了京郊一级建筑企业的半壁江山,充当了大部分领导岗位职务和技术骨干力量。

一、建设思路与目标在建设期内,主要通过推进校企合作、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加强实训条件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专业群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现专业平台与企业、社会深度融合,培养具有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工程管理应用性技能人才,全面提高专业群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

具体目标如下:1.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与北京怀建集团、金桥集团、大地燃气供暖公司等企业的合作,校企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建立企业参与工学结合课程的开发和校内实训室建设、共同组织学生顶岗实习的机制。

2.以职业能力为基础,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以建筑设备安装活动工作过程为导向,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和国际行业标准,在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下,实现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系统化设计。

建设院级精品课程3门;优质核心课程3门;组织编写3套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理论与实训“融通”的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教材;开发包括虚拟工艺、示范操作录像、网络课件等内容的共享型专业课程资源库。

3.加强实训条件建设,夯实校企融通的实训平台按照“源于现场、高于现场”的要求,整合现有实训资源,拓建“集成、共享、开放”于一体的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实训中心,满足职业岗位课程学做合一的教学要求。

与建筑企业深度合作,推进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与融通。

以专业群建设为抓手 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

以专业群建设为抓手 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

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 ,带动若干 个工程对象相 同 、技术领域相近或专 业基础相近 的相关专业组成 的一个集合 … ,形 成师资 队伍优势 ,优化配置教学资源 ,增强专业办学实力,有利于高职 院 校创 建 特色 品牌 。 因此 ,专 业 建设 是 高 职院 校 内涵 建 设 的核 心 ,专 业 群是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 ,是学校整体水平和基本特色的集 中体现 ,它
,பைடு நூலகம்
通过高职院校专 业及专业群建设 ,有力地促进教学建设 和教 学改
推 动 内涵 建设 和质 量 工 程 建 设 ,对 师 资 队 伍 建 设 、专 业 结 构 调 整
参考文献 :
与布 局 、校 内 实 训 基地 的科 学 规 划 都有 着 举 足 轻 重 的 作 用 。 [ 1 ]教 育 部 ,财政 部 .关 于 实施 国 家示 范性 高等 职 业 院校 建 设 计 划 ,加 快 高等 职 业 教 育 改 革与 发 展 的 意 见 ( 教高 [ 2 0 0 6] 1 4号 ) .
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之相匹配 ,为此需要不断引进新人 、增加新 的实训室 ,出现专业过于分散 ,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现象 ,难以针对核
心专 业 着 力打 造 学 院 的核 心 竞 争 力 。 专业 群 是 以一 个 或 两 个 办 学 实 力
上有相当一部分共同的理论 、技术 、技能基础 。因此 , “ 平 台 +々业 方向 +专业拓展” 的课程体系模式 ,能较好解决专业群 内各 专业 的针 对 性 问题 ,确 实 保 证 专业 群 内各 门课 程 的 有效 实 施 _ 4 j 。
设 为抓 手 ,加 强 高 职 院 校 内 涵建 设 的 途 径 。 关 键 词 :专 业 群 高职 院校 内涵 建 设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设计、建设及其动态模式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设计、建设及其动态模式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设计、建设及其动态模式作者:丘滨来源:《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3年第02期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地位及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关系,提出了课程体系建设及其动态模式的理念,论述了课程体系动态建设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普适性、先进性,分析了课程体系动态建设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组成部分;课程体系的动态建设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1-0066-04作者简介:丘滨,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一、课程体系的地位课程体系及其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础。

高职高专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课程体系和本科院校相比有其不同的特点。

图1表示了高职院校的学校教学工作体系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学校教学工作体系由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构成,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职业能力需求来决定课程的设置,再由设立的课程来建立课程体系.本文的课程体系即是指传统意义上的一门课程,由于“一门课程”中实际包含一个体系,在以下的论述中将会鲜明地体现出来。

二、课程体系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关系从学校的教学工作体系来看,其工作的内容就是实施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首先应与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准确定位;课程体系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支撑,是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职业岗位的某一能力需求来设计,以实现这一能力需求为目标的工具。

实施课程体系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达成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素质目标,以适应区域和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三、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课程体系包括:教学大纲、教材建设、实验资源及建设、考核体系、师资及培训计划、课程交流,等等。

以下就课程体系的各组成部分作一论述。

1.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起到总揽课程全局的作用,它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某一职业能力需求为出发点进行编写,包括具体教学内容的知识点、能力要求,教学方法与考核模式等,其组成部分包括:(1)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学水平。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的关键是专业 建设 , 须通过改 进专业建 设方案 、 强 必 加
做” 为一体 , 强化学生能力 的培养 , 重视教 学模式 的改革 , 切实做到以工作过程需要 开发 课程体 系 , 按模块化 、 综合化 构建课 程体 系 , 以项 目教学 、 任务 驱动开 展课堂
第一 , 专业设置 与经 济社 会产业的需
此, 高职院校 的当务之急是培养专业 教学 团队 的教 学能力 、 专业 实践 能力 , 以及聘 请 来 自行业 、 企业的专 家 , 提高 “ 师” 双 素 质教师的比例 , 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
第五, 实训基地建设存在 问题 。实训
求脱节 。许 多高职 院校 在决定 专业设 置
时, 往往 不重视对 需求情况 的调研 , 至 甚 不 了解 国家 的产业政策 , 因而缺乏科学有 效 的专业论证和预测 。在实际工作 中, 往
内容和领域。系统考虑校企合作在教学各 环节发挥 的作用 , 强化企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课程开发环
节 的主导地 位 ,在 培养 目标 中体 现为企 业、 为社会服务 的职能 。 第四, 引入社会评价机制 。职业教 育 具有 明显 的社会性 , 其人才培养质量最终 由社会 、 行业 、 企业评价 , 目前教学质量监

人 才培养模式影 响课 程体 系的构建 , 因而
加 强人才 培养模式 的研究 与实践 是人 才
培养工作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
第四, 专业教学 团队建设存在问题 。专 业 教学 团队是专业建设 的重要 内容 , 教师 是 专业建设 的实施者 , 目前教师还存 在实 践 能力弱 、 产实践 少 , 生 很难真 正开展 行
开发过程 中充分贯彻高职教育教学理 念 ,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课堂三层联动机制的构建与思考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课堂三层联动机制的构建与思考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课堂三层联动机制的构建与思考作者:樊红珍陈华政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1年第17期[摘要] 专业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课程是专业内涵建设的核心,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是人才培养质量生成的教学一线。

专业、课程、课堂三者之间具有内在逻辑关系,合理构建三者的联动机制,可使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案环环相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专业;课程;课堂;联动机制[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1)17-0001-03一、引言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中心工作与核心任务。

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复合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衡量其办学水平和未来发展进程的重要标志。

本文拟从专业、课程、课堂三个层面出发,探索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其在教学文件中的体现,以期使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案环环相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专业、课程和课堂的内涵专业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专业设置必须精准对接国家或区域的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精准对接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使专业设置形成与社会需求相对接的“动态调整”;课程是高职院校专业内涵建设的核心,课程的不同组合形成不同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质量直接影响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每门课程建设时的目标与评价、内容与组织也要成为体系的有机组成,使其形成与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相对接的一种“新陈代谢”;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是人才培养质量生成的教学一线,教学改革改到深处是课堂,“教什么、怎么教、教得如何、谁来教、在哪教”都是课堂教学需要重点分析和设计的问题。

近几年连续组织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充分说明了国家对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视。

因此,专业、课程、课堂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三个纵向层次,是向上支撑、向下承接、相互联动、相互约束、相互依附的关系。

三、存在的问题在教育实践中,专业、课程、课堂三个纵向层次,由于内在逻辑不清晰、设计和实施的主体不同等原因,出现了三者脱节、相互割裂、“两张皮”等现象。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路径研究

2021年第13期347教学管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路径研究王青燕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和社会对于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有增无减,特别对于专业能力强、具备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从国家和民族的角度看,创新才是一个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希望。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模式。

是一种健全人格的教育。

实质上是培养最具开创个性和创业创新能力的教育,旨在使学生形成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

具体的来说包含:一、专业知识和技能:包含创新创业需要的专业知识、财务管理知识、经济学、IT 技术、软件管理类、市场营销类知识;二、基本的道德修养: 诚信、责任心、自控、友善等基本道德素养。

三、创业素质:创新创业离不开具有强凝聚力的团队合作,离不开具有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小马过河”的心态,要不怕艰难险阻、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敢于尝试、敢于创新的精神。

要培养创新创业能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该要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才能在创新创业中巩固专业知识,在教育中提高创新创新能力;高校教师要找出课程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在课堂教学、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身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达到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目的。

那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的路径主要有:(一)改变教学理念教师要根据专业特色,摒除旧的教学理念的局限和束缚,不断与时俱进,将国家和社会对专业人才创新创业的需求标准和要求融合到专业教学理念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品质和影响力。

(二)建立专-创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课程体系首先展开调研,结合专家座谈会的建议,形成既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又具创新创业精神的专业培养目标。

各类专业课程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形成分层次、分阶段、分年级设置系统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第一层次是作为专业必修课,贯彻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贯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原则,开始创新创业的基础理论课程,重在阐述创新创业的概念、理论,使学生初步形成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创业意识。

浅谈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谈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谈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摘要】电子商务在现代社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该专业课程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等。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我们需要对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有更高的要求,包括结合市场需求进行内容设置、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实践环节、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这些改进,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未来,我们应该致力于更加贴近实际需要、注重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课程建设,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师资队伍,重要性,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重要性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重要性在于其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当前商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培养一批具备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提高他们在电子商务领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设立也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和学科体系的完善,提升学校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

高职院校应当重视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建设,不断完善课程内容和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

1.2 当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当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课程设置过于理论化,与实际需求脱节;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和活跃性;实践环节不足,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缺乏与行业合作的机会,导致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

这些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就业质量,需要高职院校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中加以重视和改进。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建设探索_肖俊华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建设探索_肖俊华

2012年第6卷第2期(总77期)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LABOUR AND SOCIAL SECURITYVol.6.2012NO.2General No.77·职业教育·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建设探索肖俊华 尹高飞(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北京 100029)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具体规定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实施及评价建议,体现课程期望学生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

一个完善的课程标准应有明确的建设原则、科学的开发流程和合理的主要内容。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建设的原则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以突出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为落脚点;开发流程应遵循市场需求调研、工作任务和课程结构分析、课程标准编写、复审、确定和修订等;主要内容包括课程概述、课程目标、课程主要内容与要求、课程实施建议和其他说明等五个部分。

关键词:国家骨干高职院校;课程标准;职业能力培养导向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25(2012)02-35-05Explorations on Constructing Standards forCore Curriculum of the National Key Vocational CollegesXIAO Jun-hua YIN Gao-fei(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Beijing 100029)Abstract:The standard for core curriculum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 set of guidingdocuments based on vocational training objectives.It regulates the nature,objectives,contentframe,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curriculum,and reflects the expectation of basic re-quirements for knowledge,ability and quality that students should achieve.A perfect curriculumstandard consists of specific construction principle,scientific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reasonablemain content.The principle of constructing standard for core curriculum in national key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be vocational ability training orientated,serving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the goal,emphasizing on working-learning combination a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s the foothold.The development process must follow the survey of market demand;ana-lyze work tasks and course structure so as to accomplish the writing,reexamination,confirma-tion and revision of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There are five main parts in curriculum standards,that is,course overview,course target,main contents &requirements,implement suggestionsand other explanations.Key Words:national key vocational colleges;curriculum standard;vocational ability train-ing orientated收稿日期:2012-02-20作者简介:肖俊华(1980-),男,山东人,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教务处干部,讲师,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博士研究生.尹高飞(1981-),男,河南人,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教务处副处长,硕士.·36 ·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第6卷第2期 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继续加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启动了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在全国遴选了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北京高校重点建设 一流专业建设标准

北京高校重点建设 一流专业建设标准

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建设标准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建设标准一、前言北京高校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一环,其在一流专业建设标准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一流专业建设标准不仅仅关乎高校的发展水平,更关乎国家的未来发展。

本文将从北京高校重点建设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一流专业建设标准的内涵和要求。

二、一流专业建设标准的内涵一流专业建设标准是指高校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一种标准。

要想在这些方面达到一流水平,就必须有一系列的硬性要求和软性要求。

硬性要求主要包括师资力量、实验教学条件、文献资料、专业建设层次等方面;软性要求则主要包括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模式、学科交叉与整合等方面。

一流专业建设标准还要求高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国际化办学模式,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全球视野。

这些都是一流专业建设标准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北京高校重点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众多一流高校和专业。

而这些高校和专业的建设对于北京 ja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至关重要。

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不仅可以提升北京高校的国际影响力,更能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

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还对于优化北京高等教育结构、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打造国际一流的人才培养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四、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的挑战和机遇在当前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挑战主要包括国内外学科竞争激烈、国际学术标准提高等方面;机遇则主要体现在政策支持力度增大、科技创新的推动等方面。

而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抓住机遇,是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所面临的迫切问题。

五、我对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建设标准的认识和建议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一流专业建设标准的重要性。

我认为,在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时,应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加强学科交叉和整合,注重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培养,同时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校的国际化发展。

北京高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

北京高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电子商务专业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原则,秉承“畅网络、达商道”的专业教育理念,通过全面优质的教育教学方式,全心全意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针对首都社会建设中电子商务人才的巨大缺口,电子商务专业立足首都,服务社区,探索“畅网络、达商道”的专业教育理念,服务首都经济建设,培养面向企业基层的一线电子商务实用人才,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模式、社会服务模式和专业研究模式,突出特色,立足创新。

一、总体建设目标总体建设目标是要创新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打造一批优质核心课程;打造一支高水平“双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完善实践教学;广泛开展社会服务,扩大专业的影响,进行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

二、建设项目(一)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创办于2000年创立,是我国开设电子商务专业较早的院校之一。

2007年被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授予“中国电子商务名校”,有一批电子商务名师,建有先进的校内现代商务职业教育实训中心,是中国条码推进工程高校实验室示范基地。

电子商务专业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原则,秉承“畅网络、达商道”的专业教育理念,通过全面优质的教育教学方式,全心全意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培养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创新意识,熟悉国家的政策和法规,掌握电子商务专业基本理论与技能,可在各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营销与网络贸易、网络财务与管理、现代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网站运营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强调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

就业岗位群:网络营销与网络贸易、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电子商务专员。

主修课程:高等数学、现代商务概论、电子商务概论、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应用技术、网络营销、网络广告、网络财务、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数据库技术、商务谈判、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职业技能实训、综合业务实训等。

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一、专业及课程的一般概念(一)专业的基本概念1、专业的涵义专业有广义与特指之分。

广义的专业是指知识的专门化。

特指的专业是当专业与培养人的活动相联系时,往往就成为一种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演变为一种实体。

这个实体形成的依据是学科分类和社会分工需要。

实体的任务是对高深专门知识分门别类地进行教与学活动。

2、专业与学科、职业(1)专业与学科学校的学科主要指学术(专门的系统知识体系)的分类,即按科学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

学科一方面起着目录性的指导作用,规定着我们探索的范围;另一方面起着范型的作用。

从专业与学科的起源看,学科分化在前,专业分化在后,并且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迅猛发展,新兴学科和学科群的涌现,专业形成往往就落后于学科发展。

学科可以不断地分化,而职业具有相对稳定性。

学科建设与专业的改造是分不开的:一方面,学科建设为专业结构的调整打下基础,按学科的知识体系组织专业教育;另一方面,专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促进知识的更新和拓展,从而优化学科结构。

(2)专业与职业职业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并以此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种类,指若干种工作内容基本相同的工种,这些工种的职责可以有些不同,但大体相同。

职业的特征,一是劳动者相对稳定地从事的工作;二是职业是能够为劳动者带来经济收入的工作;三是职业是劳动者从事的专门性工作。

专业与职业有联系也有区别,“专业是相对学科而言,其种类一般以10的3次方为数量级,然而职业则是所从事的工作,以10的4次方为数量级,专业数与职业数相比至少为1:10,而每一种职业又有多种不同的岗位,因此这里就涉及针对性与适应性问题。

”3、专业的构成要素专业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

但是,无论专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都离不开三个要素,即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及专业中的人。

专业培养目标是专业的灵魂;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合理的课程编排;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要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职业院校专业课程的模块化开发与实施——以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职业院校专业课程的模块化开发与实施——以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摘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要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

职业院校模块化教学涉及课程体系模块化设计、课程的模块化开发与重构、模块化教学及评价等内容,对职业院校模块化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模块化课程;模块化教学;教学团队;考核评价【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21)04-0060-05【作者简介】贾清水,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100015)副校长,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教育信息化。

职业院校专业课程的模块化开发与实施——以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贾清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普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开展模块化教学改革成为新时期职业教育模式创新的热点问题。

在新形势下,有必要对模块化教学的内涵进行再梳理,为职业院校更好地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三教”改革提供参考。

一、课程体系的模块化设计课程体系的模块化设计是模块化教学的顶层设计,对提升学生职业岗位适应性、培育学生职业能力特色、支持学生个性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贯彻职业教育国家专业教学标准,根据区域、产业、院校特点,开发具有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涵。

(一)针对专业方向的模块化设计为了支持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就业,学校通常在一个专业内设置多个专门化方向,不同专门化方向面向同一技术领域的不同岗位或岗位群,把针对某个方向的一组课程设置为模块课程(专门化方向课程),支持学生按模块(方向)选修,形成同一专业按不同职业方向分流培养。

比如软件技术专业,一类是根据主修技术平台设置Java 软件开发、NET 软件开发、WEB 前端开发等模块(方向),另一类是根据面向的职业领域设置信息系统开发、嵌入式开发、软件测试等模块(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高职院校的专业与课程建设
高职院校专业布点数稳步增长
2015年,北京高职院校共有专业点512个,比2014年增加了15个,校均专业布点21.3个,比2014年时平均增加了1.4个。

2015年,北京高职院校新增专业点33个,撤消专业点6个,当年招生专业点(含专业方向)共计393个。

其中,国家级重点专业3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

财经大类专业布点最多
从专业大类来看,北京高职专业布局集中在财经、电子信息、制造、文化教育、交通运输五个专业大类。

首先,财经大类专业布点最多,在校生人数也最多,达到了1.7万人,占高职在校生总数的24.4%;其次,是电子信息大类,在校生0.8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11.6%;再次,是交通运输大类占在校生总数的10.8%。

专业布局门类齐全和行业覆盖面较广
2015年,北京高职院校开设193种专业,其中目录内专业181种,占全部目录专业的34%,专业布点覆盖了除水利外的农林牧渔等18个大类和52个二级类,分别占教育部高职专业目录中的专业大类总数的95%和专业二级类总数的66.7%。

[1]专业所服务行业涉及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等20个行业门
类。

财务会计类专业在校生数最多
从专业二级类来看,自动化等14类专业的在校生规模较大。

其中,财务会计类专业的在校生最多,达到6,000人以上,占到高职在校生总数的8.6%;其次,是计算机类,达到了5,000人以上,占在校生总数的8.0%。

会计、学前教育、金融与证券专业在校生规模位居前三甲
从具体专业来看,会计等18个专业的在校生规模较大,均达到了1,000人以上。

首先,以会计专业在校生规模最大,达到了4,220人,占到了高职在校生总数的近6%;其次,是学前教育专业,在校生也达到了3,039人;再次,是金融与证券专业,在校生达到了2,638人。

高职院校形成了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从课程类型来看,A类课程(纯理论课程)占高职专业课程的24.7%,B类课程(理论+实践课程)占55.0%,C 类课程(纯实践课程)占20.3%。

其中,理实一体化课程占比比2014年提升了4.4%,纯理论课程占比比2014年下降了2.3%。

高职院校开课门数实现逐年增长
2015年,北京高职院校共开设课程12,990门,校均开课541门;开课总门数比2012年增加了1,408门,增长
了12.2%;校均开课门数实现了逐年增长,比2012年增长了17.7%,年均增长率达6.7%。

精品课程建设成效显著
截至2015年年底,北京高职院校共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34门,市级精品课程121门,国家和市级精品课程占到全部课程的2.7%。

另外,北京各高职院校还建设了一批校级精品课程,已经形成了国家级、市级和校级三级精品课程体系。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教所) [责任编辑:于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