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病人心理与医患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病人心理与医患关系
一、单选题
1 .下列不符合社会角色涵义的是:()Ⅱ
A 与社会地位、身份相符
B 是固定不变的
C 有一套权利和义务
D 有特定行为模式
2 .人在社会中扮演多种角色,其行为应随时间、环境不同进行调整,这是:()Ⅰ
A 角色期待
B 角色转换
C 角色冲突
D 角色矛盾
3 .进入病人角色的根本原因是:()Ⅰ
A 从原有社会角色中解脱
B 环境发生改变
C 患病
D 处于被帮助地位
4 .常出现在治疗中后期的角色适应不良现象是:()Ⅱ
A 角色行为缺如
B 角色行为恐惧
C 角色行为冲突
D 角色行为强化
5 .手术时突然停电,这时病人最强烈的需要是:()Ⅱ
A 安全需要
B 交往需要
C 尊重需要
D 感情需要
6 .抑郁状态下的自我意识特点为:()Ⅲ
A 自我评价下降,自信心丧失,自卑
B 自我评价准确,自信,自尊
C 自我认识客观,自信心强,自尊
D 自我认识夸大,过份自信,自傲
7 .会导致攻击行为的不良情绪是:()Ⅱ
A 焦虑
B 抑郁
C 愤怒
D 恐惧
8 .影响社会认知的主观因素要包括:()Ⅱ
A 个人经验
B 认知者的性格特点
C 认知者的个人需要
D 以上均是
9 .由态度、信念、兴趣等的一致产生的人际吸引是:()Ⅱ
A 相似吸引
B 相近吸引
C 相悦吸引
D 互补吸引
10 .指导—合作型医患关系的特点是:()Ⅱ
A 医生为病人做什么
B 医生教会病人做什么 C医生帮助病人自我恢复 D 以上均不是
11 .交谈的原则包括:()Ⅰ
A 尊重病人
B 有针对性
C 及时反馈
D 以上均是
12 .在交谈中期,医生应该:()Ⅱ
A 采用开放式唔谈
B 善用“半结构式”启发诱导,促使双方交谈
C 总结交谈内容
D 以上均可
13 .动态非言语交往不包括:()Ⅱ
A 面部表情
B 身段表情
C 衣着打扮
D 人际距离
14 .通过言语表现的非言语交往方式是:()Ⅳ
A 面部表情
B 身段表情
C 语调表情
D 人际距离
二、名词解释
1.社会角色:即社会身份,是与人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
2. 病人角色:是指那些与医疗卫生系统发生关系的那些有疾病行为、求医行为和治疗行为的社会人群。
3. 角色冲突:在角色转换过程中不能适应角色要求而出现的角色矛盾。
4. 角色行为减退:已经进入病人角色后,由于家庭、工作环境的变化对其提出新的角色要求而使病人从病人角色中退出。
5. 角色行为强化:进入病角色并接受一定治疗后,过份认同疾病状态,出现行为固着,对康复后要承担的其它社会角色感到恐惧不安。
6. 焦虑:是人们对环境中一些即将来临的危险或重要事件时紧张不安的情绪状态。
7. 抑郁:是一组以情绪低落为特征的情绪状态,在抑郁状态下,个体会有悲观、失望、无助、冷漠、绝望等不良心境。
8. 求医行为:是指当人们发现自己处于疾病状态而向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寻求帮助的行为。
9. 遵医行为:是指病人为了预防、治疗疾病而与医嘱保持一致的行为,即病人的依从性。
10. 人际关系: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建立在个人情感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吸引与排斥的关系。
11.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彼此注意、欣赏、倾慕等心理上的好感,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接近并建立感情的过程。
12. 医患关系:是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交往过程。
13. 交往:是人们以交换意见、表达情感,满足需要为目的,彼此间相互了解、认识和建立联系的过程。
14. 非言语性交往:包括表情动作、目光接触等方式以达到信息交往目的,在人际交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论述题
1.在整个疾病的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一些与病人角色不相符合的行为
角色行为缺如,即未能进入角色。
角色行为冲突,病人角色与其他角色发生心理冲突。
角色行为减退,因其他角色冲击病人角色,从事了不应承担的活动。
角色行为强化,安于病人角色的现状,期望继续享有病人角色所获得的利益。
角色行为异常,指病人受病痛折磨感到悲观、失望、不良心境导致行为异常。如攻击,病态固执,抑郁、厌世,直至自杀。
2.病人的心理需要
患病期间的生理需要,饮食、呼吸、排泄、睡眠、躯体舒适等生存需要。
患病期间的剌激需要。
患病期间的安全需要。
患病期间的爱与归属需。
患病期间的尊重需要。
患病时的自我成就需要。
3.病人的一般心理反应
(涉及认知、情绪、意志,甚至个性各方面)
4.医患关系模式:
主动—被动型模式,指导—合作型模式,共同参与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