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教学建议(知识材料)

给教师的教学建议(知识材料)
给教师的教学建议(知识材料)

给教师的教学建议

课前:理念与准备

1.没有理念,实践就会盲目;没有实践,理念就会空洞。我们需要理念和实践

的高位结合。

2.先做“教书匠”,再做教育家。

3.不预习不上课,预习不好不上课。

4.精美的课,有的是经过了千雕万琢,而有的是浑然天成。千雕万琢让人敬佩,

浑然天成的更充满魅力。

5.教案是预案,不是结案。

6.每一位学生都要发展,但不必求一样的发展;每一位学生都要提高,

但不必是同步的提高;每一位学生都要合格,但不必是相同的规格。

7.教学目标既要“顶天”也要“立地”,既有高度又有低度。

8.课,可以预习、预设,但不要预演。不提倡试上,反对反复试上,坚决反对

在同一个班级反复试上。

9.先说后教,先学后教,先练后教,请你先摸清学生的“底细”再教。

10.明确开卷未必有益,拒绝没有力量的知识,追求科学全面的发展。

11.教学要有苦的准备,要有辣的精神,要有甜的回味,还要防止酸的结局。

12.你能看到学生吗?你能看清学生吗?你能看懂学生吗?教学千万不能以“我”

为本。

13.天上不会掉馅饼,同样天上不会掉知识。学习有捷径,但没有点石成金的仙

境。

14.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让课堂产生学生思想,让课堂展示教学个性。

15.教学民主,不是替学生做主,而是让学生做主。

课中:设计与实施

1.没有生成的教学,将缺乏教学的生气。

2.不能错过学生的“过错”,因为过错展示了教学的机遇,体现了教师的机智。

3.学生不会说的,你鼓励他说;学生说不准的,你引导他说;学生说不好的,

你帮助着他说;学生说不了的,你示范着说。总之,你最好不要代替他说。

4.不讲就会的免讲,一讲就会的少讲,怎么讲也不会的不讲,总之,不要多讲。

5.教学既要注重细节,但又要不拘小节。

6.当学生没有“问题”时,那你的教学就可能有问题。

7.思而不动则殆,动而不思则罔。

8.学生如果能“学”了“问”,“问”了“学”,如此才真正有了学问。

9.学生的声音如同花开的声音,需要你耐心等待,需要你细心倾听,需要你用

心体验,需要你真心回应。

10.让学生学会挑战:挑战同学,挑战教师,挑战教材,挑战自己,原因只有一

个,那就是追求真理。

11.没有思维含量的情境充其量只是静止的机械的为了表演组装的布景。

12.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不是让你的教学每一分钟都压得学生“喘不过气

来”。

13.减少齐读和齐答,注重个性化的表达。减少单词和短语式回答,注重句段式

表达。

14.班级问答声音要大,坚决拒绝“悄悄话”。

15.小组讨论重在讨论,不在结论。

16.教学是艺术,但应该是东方的艺术。教师善于把奉送变为巧妙的藏掖,让教

学变得含蓄,并富有吸引力。

17.千万不能把愉快教学当成是“娃哈哈”教学,让学生“开心”的同时更要让

学生“开窍”。

18.学生无疑是学习的主体,但教室里却不能有刻意培养的主角。

19.歌手还知道问“后边的朋友,你们好吗”?我们要关注到后边的学生。

20.最重要的还不在于教师有多少水,关键是要和学生一起去寻找水源。

21.一言以蔽之,满堂讲是老师懒惰的表现。

22.教学要注重技巧和形式,但拒绝课堂教学的技巧化和形式化。

23.教学要有师道尊严,但不要老是端着架子。

24.教学不要“穿帮”,课堂拒绝课托。

25.确实不需要什么都“亲自”,我还是相信群众。

26.媒体是教学技术,也是教学资源。

27.拒绝类似所谓经典的提问:请课代表或班长起来回答问题,请朗读最好的学

生起来朗读,请你说出文章里写的最好的一句或一段话。

28.教学动作文明、文雅,有文化。

29.课堂里的掌声最好不要超过三次。

30.问题回答不上来,也不要站成一排排。

31.要善于设问,要善于追问,善于多问。

32.课堂里至少要有三分之一的问题由学生提出。

33.千万不要用一个指头指学生,不管是用哪个指头。

34.课堂出现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出了错误还对学生说,“我是故意这样做的,

就是看看你们是否看得出来。”

35.教材无非是例子,但例子不能无教材,要以“本”为本。

36.教是为了不教,而不教是为了更好的学。

37.宁留一分钟,不拖一秒钟。

课后:评价与提升

1.评价,既不能“棒杀”学生,也不能“捧杀”学生。

2.优秀教师成功的背后,不是一定要有一群调皮捣蛋的差生。

3.简单地改变一下课堂的结构就可以使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裂变。

4.转变了教学方式不等于能提升了质量,但要提升质量必须要转变教学方式。

5.不能让良性的教学用语变成贬义。

6.拒绝类似这样的评价:谢谢同学们的配合,这节课老师的表现很出色,圆满

地完成了所有的教学任务。

7.教学要扬长避短,扬长补短。

8.思想是浸润的,思维是训练的,思绪是激发的,思路是开创的。

9.减少教学事故与错觉,不要海市蜃楼和望梅止渴的精彩与滋润,不要杯弓蛇

影和草木皆兵的尴尬与惊心。

10.关注常态,关注常规,关注常人,关注常效。

11.优点不要用放大镜,缺点不要用显微镜,盲点不要用哈哈镜。

12.教学不反思,必然会反复;教学不忏悔,必然要后悔。

13.要科学地培养学生思维,因为思维可以改变思想,如果转换一下思维方式,

就可以把天下的乌鸦一般黑变成天下的苹果一样甜。

14.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教师爱分,取之有术。

15.只有让学生“思想着”,才能让学生成为“思想者”,才有可能让学生成为

“思想家”。

16.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提倡草根化研究,行动性研究,实践性研究

和工作性研究。

17.不在于开展了多少活动,而在于开展了多少有效的活动。

18.校本教研既要研究“教”,更要研究“学”。

19.教学研讨活动中,坚决做到没话不说,长话短说,绝对不能短话长说。

教师要有四万的追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识万名友,听万节课。

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阳城县实验小学张敏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 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掌握一定基础知识的同时,促进 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强调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 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 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 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由于课堂教学 是一个多元的空间,是一个连续的时间内进行的,要想对学生学习状况 的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必然要采取多种多样的评价形式,并逐步形成一 套与教学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一、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 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 学生的多方面素质主要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所以评价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变化和发展,通过不断的反馈,使学生发现自 己的长处和优势,同时发现与全面数学素质目标之间的距离,不断改进 不足,努力获得更好、更全面的发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关注并评 价学生是否有积极学习的情感;是否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不怕困难的 探索精神;是否乐于与他人合作,愿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是否能 用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找到有效地解决问题方法;是否理解别人的思

路,并在与同伴交流中获益等等。 记得一次培训时,有幸听到这么一节课,一位教师在小数混合运算中,出示3.2÷2.5÷0.4这样一道题,让学生观察,有一位学生立马举手说:“老师,我觉得 2.5与0.4相乘正好等于1,而3.2除以2.5不太简单。”这时老师是这样评价这位学生的:“你有这样的感觉真好,我们在拿到一个式子或问题时,应该对数、数学方面的内容产生感觉,有了 感觉,我们再去分析、思考,就容易找到解决的方法。” 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往往会碰到这种情形:当学生的回答或学生的学习行为出现一些偏差或问题时,教师就要指出其中的不足,加以 正确的引导和评价。如:“老师明白你的意思,但是你表述得还不是很 清楚。”“他的回答中有些地方还不够完整,谁来说得更明白点?” 二、要把握评价的时机 把握评价时机是实施成功评价的关键,教师适时到位的评价才能真正起到激励和导向的作用。在教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孩子 的情感和心理的变化,用心留意并及时进行引导和鼓励,使正确的得以 强化,错误的及时发现并设法改正。及时评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 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有利于学生掌握良好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 记得在新课程刚刚实施的那几年,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动不动就 “你真好,你真棒!”,时间长了,我们的学生恐怕已经不知道查找自己 的不足,一味的沉浸在“真好真棒”之中,产生自满心理。还有,我们 常常看到,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一个学生回答完后,老师笑容满面的说:

家长对教学意见和建议

家长对教学意见和建议 尊敬的学校领导和老师: 您们好! 我是xx-x级(自主)2班学生李俊同学的家长,非常感谢学校对孩子的培养教育,给了我女儿这么好的学习环境,让他能够在学校这个温暖的集体里接受教育长大成人,家长对学校意见和建议。也非常感谢学校给了家长一次机会,倾听家的意见,架起家庭——学校沟通的桥梁。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结台起采,为孩子的健康成长铺平道路借此机会,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作为家长也真的想和你们说说心里话。 现在的孩都是独生子女,她们将来面临的社会竞争日趋加剧. 未来世界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实我越来越感到家长是多么的难做,为人父母再也不仅仅是把孩子养大、不让她饿着冻着、供她读书上学。我总在想,在孩子心里,我到底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家长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的感染着孩子。家中的人际关系和文化氛围都对孩了的成长起着巨大的作用,其实家长和教师一样,也应该是教育者,家长也应该扮演一小教育者的角色。作为家长不仅要负责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能走进孩子的心灵,在孩子逆反的时候,给她做一盏指明灯;在孩子困惑时,给她一点帮助;在孩子子感到失败时,给她以信心,让她有成成长的力量,虽然我做的还不够,但是. 我会不断探索教育孩子的方法,与学校积极的配合,让孩子有一个既严格又宽松的成长环境。

孩子生活在学校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学校和老师给了孩子知识力量,给了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了她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空间,我由衷的感谢学校和老师,有时真的为孩子感到幸福和庆幸,生活文摘《家长对学校意见和建议》。但是,孩子总有一天要走向社会,总要为家庭和社会承担一份责任。我觉得从现在开始,更需要对孩了进行对节约意识的教育和责任感的教育,孩子对物的珍惜意识的淡簿,表面看是由于家庭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深层次地想一想,这实际上是孩子责任意识对的淡薄,是对家庭、对自己的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现在,有很多家长都只要求孩子一门心思学习知识,其余的事都忽略了,由家长包办。如此,不但导致了孩子的自理能力的缺乏,而且也削弱了孩子对家庭、对自己的责任感。我觉得应该是学校需要加强的,这是我们做家长值得深思的“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责任”,这是良好的意志品质,是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它还可转化为个人奋斗的不竭动山。我们的孩子一天天长人了,但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承受力都还很差。在这方面学校应该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教育孩子要有民-主意识和法纪观念,培养良好的伦理到的和职业道德意识。还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有良好的心理自我谴节和保护能力,拥有一个健康向上的心态。 渴望独生子女成才,天下父母同心。我也对孩子充满了热切的期望。尤其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越来越高,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心情有时难免急躁,急于

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

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更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对年轻一代思想品德形成起着关键作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觉得我们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师德观。我们每个人都是因为有爱来到这个世界上,教育为因,智慧为果。教育爱,基于我个人的理解是,智慧之爱,理性之爱。很久以前一位博友在评论里写道:“教育的本质是爱”!简单的一句话当时让我耳目一新,沉思良久,此后很多时刻,我都会想到这句话.爱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但作为人类,我们真的会爱吗?爱,是教育孩子的关键。 教育爱存在的必要性在于: ⒈仁慈是伦理生活的基本原则。公正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目标,但公正只能保证生活秩序井然,并不能提高生命的质量。缺乏关怀的社会是无情和冷漠的社会,因此仁慈就成为令人向往的美德。生命神圣却又十分脆弱,需要我们善待别人也善待自己。人与人之间需要奉行仁慈的原则。此外,从仁慈的超越性特质来看,人类总是容易犯错误,所以我们需要宽恕的美德,原谅自己也原谅别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仁慈对人的生命、生活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是伦理生活的基本原则。 ⒉仁慈是公正的延伸和补充。公正是社会伦理的基础,仁慈是个人伦理的基础,它们互为延伸和补充。从男性伦理的角度来看,他们在意公正,心理学家柯尔伯格对此做过精辟的论述。而他的弟子吉列根却发现,妇女存在另一种道德语言,她们把道德问题定义为避免伤害和实现关怀,也就是说,妇女更在意爱心和仁慈。同时,由于公

正具有历史性,在现实生活中,公正原则有时会带来某种不可兼得的价值遗憾,在这种时候,往往需要仁慈来弥补。正如莎翁名剧《威尼斯商人》里的一句台词“倘若能以慈悲调剂着正义,人间的权力无异于上帝的权力。”仁慈是一个与公正不同的道德原则,仁慈显然比公正要求得更多。正因为如此,它才有资格去延伸和补充公正。 教育爱存在的意义: 教师职业生活中所有的人际关系都需要用公正和仁慈两项伦理 原则来处理。对教师而言,能否做到仁慈施教,是一个关系到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伦理课题。仁慈对于教师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⒈职业自由感 一个对学生仁慈施教的教师,必然能够理解教育事业的真谛。因为从根本上讲,仁慈是教育活动的本质性要求之一。缺乏仁慈的教育,缺乏爱心和关怀,是一种机械、冷漠和无效的教育。由于仁慈的超越性特征,一个仁慈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能够以从容平静的心态来面对一切挑战,意味着他达到了某种自由境界,真正体会到了职业的自由,而自由感正是教师的本质力量的表现。只有具有自由感,教育工作才是充满乐趣的事业,而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⒉动机作用 对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有着更为神奇的作用。它可以成为积极的情感中介,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就说明了这一点。在教育活动中,师爱激励学生成长的例子比比皆是。在儿童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教师温和的微笑,鼓励的眼神、亲切的话语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科学分类中,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学者是 A.卢梭 B.培根 C.康德 D.洛克 2.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学记》 B.《孟子》 C.《论语》 D.《中庸》 3.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有能动作用。这说明教育具有 A.历史性 B.阶级性 C.社会生产性 D.相对独立性 4.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 A.社会生活 B.科学实验 C.生产劳动 D.学校教育 5.再生产科学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同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一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这表面教学活动具有 A.引导性 B.简捷性 D.实践性 C.直接性

6.发达国家大多已普及12年义务教育,而发展中国家一般仅普及9年义务教育。这说明从根本上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社会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人口数量和质量 D 社会意识形态 7.我国学校德育包括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 A.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纪律教育 B.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 C.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D.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纪律教育 8.张校长特别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提出“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以此来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张校长强调的德育万法是 A.陶冶法 B.示范法 C.锻炼法 D.说服法 9.美国学者罗杰斯认为,人皆具有先天的优良潜能,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之实现,由此,他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发学习”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称为 A.指导性教学 B.情境教学 C.非指导性教学 D.程序教学 10.学校课程有多种类型,其中最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是 A.学科课程 B.经验课程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 利用假期时间,阅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书中给教师提出不少的教学建议,每一条建议都是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遇到的问题,其中有的是用实际事例,有的是一些的理论分析,最多的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亲身遇到的问题和真实教学案例,阅读这本书,对教师教学大有益处,也是我开阔眼界,启发非浅。这个阅读过程仿佛是在和一位和蔼的老人亲切地对话,里面的字字句句都是对我们教学第一线教师的谆谆教诲,他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思想中的瑰宝。他的教育理论深深地鼓舞着我,让我在教育道路上走得更加有信心、更加有激情。 做老师难,做好教师难,做让学生喜欢的教师更难。为了孩子,我力争做学生喜爱的教师,让孩子爱上数学课,爱我这个班主任。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书,我收获颇丰:读这本书,不仅是在读那一条条独立成文的建议,更是在读苏霍姆林斯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很大,也引起了我的许多思考。特别是“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一条,带给我极大启发。文中这样说:“有些学生很长时间都没有对任何事情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如果学校里没有一种各科教师都来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气氛,那么许多学生的兴趣就永远得不到开发,学校里这种对学习无动于衷没有为自己找到感兴趣的学生越多,那么,教师们就不可能有自己的学生,那很难把酷爱知识的火花从自己心里移植到学生心里。在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最令人苦恼和感到担忧的,就是这种无动于衷的精神状态。学生在某一门学科上学业落后,考不及格,这倒并不可怕,而可怕的是他冷淡的态度。”是啊,我们每一位老师工作中都会遇到这样的学生,对于这样的学生,每个老师都非常头痛。书中提到,对待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做到孔子说的“因材施教”。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这样的孩子进行细致地了解。我们的孩子来自不同家庭,具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智力水平、不同的身体状况、不同的兴趣爱好。教师面对这样的孩子,首先要对他们的性格脾气、家庭背景、学习方式、思维特点等了解清楚,这样在课堂上才能“使每一个孩子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可反思一下我们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否真正全面考虑到这些因素了?仔细想来,在很多时候,我们大多是按照教师用书上的学习目标,对学生提出同一个学习要求、要求他们完成同样的作业,自然也会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他们。对此一些基础差、智力水平又一般的学生,他们很难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久而久之,他们对学习也就失去了兴趣,同时,也会影响到他人格的形成。为此,因材施教多么重要。 再比如,有些孩子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表现为爱说话、爱做小动作、无精打采等,其实在抱怨孩子的同时我们应该想到,有些原因就在我们自己身上。读了这本书,我们不妨仔细地反思一下自己,我们的课备得充分吗?我们的课堂是不是激发了每一个孩子的探索知识的欲望?是不是让每个孩子都动了起来?是不是让每个孩子都有事可做?每天都这么想想我们就会发现,很多孩子不听话的原因就在我们自己身上,所以,要精心备好每一堂课就是我们必须要做好的一件事,我们所设计的每一堂课应该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事可做,让每一个孩子的思维都活动起来,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来,这样的课堂是令人向往的、师生互动的、气氛热烈的、和谐积极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有一种愉悦的心情。虽然要做到这些不容易,但是只要坚持努力,真正动脑筋来设计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抱怨声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少了很多。 读了第19条建议我也感触颇深。他说:“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书上作了这样一个比喻,学习困难的学生更需要阅读,就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要靠没完没了的补课,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因为阅读能教给学生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上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而我们当教师的工作起来也就更容易。这不禁让我想到我们身边有不少家长竭力反对自己的孩子阅读课外书籍,而让他们死抠书

必修4文化常识教师版

必修4 文化常识教师版

《必修四·文化常识》单元回归评价单 班级: 组名: 姓名: 时间: 【高考考点】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文化常识”的相关要求: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内容和 文字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散文,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背诵一定数量的我国古代诗文名篇,学习 中国古典诗词格律的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文化积累,为形成传统文化 的底蕴打下扎实基础。 命题规律: 1、考查形式:2015年起新课标全国卷将文化常识题列为文言文阅读的第二个题目, 分值 3 分, 考查形式为客观选择题。涉及古代文化常识的词在本质上属于实词,可以看作是实词中特殊的一 类。 2、考查内容:古代文化常识内容十分广泛,从近两年来的高考真题看,常见的考查角度有: ①古代政府机构;②官职的升迁;③古代的礼法习俗;④古代的时间和地理方位;⑤古人的称谓; ⑥文学典故和常识 【知识建构】 【问题解决】 请根据课文注释及工具书,完成下列文化常识的积累。 1. 读尽缥缃万卷书:缥,青白色的丝织品。缃,淡黄色的 丝织品。古人习惯用这两种丝织品包书或做书袋,后来用 作书籍的代称 2. 宫调:我国古代音乐以宫、 宫为七声,以其中任何一声为 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 合称“宫调”。 3. 《本草》指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药书 4. 戏曲中的行当:京剧行当又称角色,主要可分为生、旦、 净、末、丑,共五大行当。元杂剧角色主要有:卜儿 年妇人)、冲末(男配角)、正旦(女主角)、净(性情恶劣, 举动粗野的人)、孛老(老年男性)、孤(官员)、外(老年 男子)等。 5. 《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节选自《乐章集》 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在雨中听到铃声而想起杨贵妃,故作此 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6. 把吴钩看了:吴钩是春秋时期流行的一种弯刀,它以青 铜铸成,是冷兵器里的典范,充满传奇色彩,后又被历代 文人写入诗篇,成为驰骋疆场,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在 众多文学作品中,吴国的利器已经超越刀剑本身,上升成 主商,、均角可、构变成徵一、种徵调、式羽。、凡变 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 ,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赫尔巴特指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的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说明了教学过程具有( )特点。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C.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作用相结合 2.王老师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让学生谈谈如何合理正确地使用网络。学生们探讨得很激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王老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 B.演示法 C.参观法 D.讨论法 3.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是( )。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常规思维 D.创造性思维 4.下列选项属于负强化的例子是( )。 A.当小刚犯错时妈妈拿走他最喜欢的玩具 B.小红乖乖吃药后爸爸就不让去医院看病了 C.老师通过惩罚小明警示其他捣乱的学生

D.小王不做作业爸爸就不让他玩游戏 5.关于陈述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 B.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 C.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D.是一种实践性知识 6.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7.当有学生中暑时,下列选项中做法错误的是( )。 A.将病人搬到阴凉通风处 B.用浸湿的冷毛巾敷在头部 C.让病人躺下,垫高头部 D.服用仁丹或十滴水等药物 8.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个名叫方仲永的少年,小时候比较聪明,5岁时就能作诗,但由于缺乏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及时的教育培养,12~13岁时写的诗已经不如以前的好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这说明( )。 A.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B.后天的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C.后天的生活条件和教育对人发展的重要意义 D.社会环境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老师要有一定的学问

当老师要有一定的学问,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然而奇怪的是在我们常见的现象:学问很少的人或没有什么学问的人就敢当老师,误人之弟,可不是什么大错。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日子过的也顺当。期末的时候,高明聪慧的校长也会被人骗,把丰厚的奖金送给他或她。世风日下,则人心不古。没有学问照样当老师,事实如此,莫之奈何。 我们不能改变别人错的做法,但我们可以坚持我们正确的做法。我们怎样当一个好老师。为了行文方便,略分为几条,自我勉励和自我督促,也与同好者共勉。 首先,必须有深厚的知识学养。学问这东西,一学二问,学习是必须的,没有穷尽的,坚持学习是一个当老师的必修课、日常课。根深叶才茂。向名师求教,这是终南捷径。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当面请教,领略名师风采,聆听至理名言,更能得到他的耳提面命,获益多多。学问的途径太多,须揣摩思索,兀兀穷年,皓首穷经不可。打下深厚的知识修养,才能当老师。否则成南郭先生害人害己,罪不可赦。 其次,必须有敬业之心,持之以恒。老师社会地位差,待遇低,是不争的事实。敬业的老师太少。我们应当不受外界的干扰,始终抱着一颗心来,不带一根草去。只有这样,才能心地坦然,乐于教书育人,不受外界的诱惑。 再次,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善待每一名学生。当老师的人都知道,每一节精彩的课堂必须竭尽全力地翻阅资料,参考前人今人的授法,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备课实在是困难重重,务必小心翼翼,千思万虑,一句句推敲不可,不能掉以轻心。否则,以己之昏昏,何以令人以昭昭。上好一节课实在不容易,即使名师,一学期能上好四五节学生称好自己满意的课,也是难上加难。我辈更不用说了,不如人也太大了,。力求上好一节节课是我必须做的虽难但不可畏难而求其次。只有如此,教师职业生涯才会显出其意义。我辈当作如此努力,不敢懈怠。大胆挑战自我挑战平庸挑战强手。如果这样,一日之过,我们在感觉苦和累后,沉沉睡去会梦香神怡。 第四,坚持做人的底线,不因外物而扰其心。我们都是俗人常人。凡人有的喜怒哀乐我们都有,但我们更敏感更易受伤害。教育走到今天,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教育向阴湿方面发展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凡是社会上有的阴暗面,教育上都有,甚至比社会某些领域更厉害,更有隐蔽性。我们当老师的不因一时一地的城池得失而患得患失,应有大理想大气度,荣辱不惊,心系一处,成就事业。君子常坦坦,小人常戚戚。 上面几条,我们做到就是一个不错的老师。 坚持我们认为对做法,坚持按教育规律办事,坚持我们做人的原则。今天,我们应当这样做老师。 今天我们怎样当老师“今天我们怎样当老师”对于所有的老师都是需要倾尽一生来完成的题目。 我有幸在实验中学当了14年老师,又很有幸地做了5年班主任。最想说的是:“如果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儿女,就什么委屈都没有了。”面对我们的学生,为什么说幸运呢?还是因为我们的学生大多数都是优秀的,跟他们可以很好的交流,而他们又懂得感恩。 我的上一届学生中,有几个女孩子平时很文静,学习成绩也不错。但是有一段时间,她们突然发生了变化。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她们看我的眼神不再那么温和恭敬,而是挑剔粗野,息差缘由才知道,在初三那么紧张的情况下,她们还时而上网.看电影。比如《我的野蛮女友》,并且她们自己写小说,在女生中形成一种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大全附带评语1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量表 评价项目评价指标权重得分 教的方面59 分 教学 目标 10分 1.目标切合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 5 2.情知和行为目标结合和谐,可操作,能落实 3 3.目标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的达标要求 2 教学 内容 6分 4.知识正确,容量适当,学生能接受 2 5.把握教材内在联系和重点突破 2 6.以教材为例,训练学生能力,指导学法 2 教学 过程 8分 7.教学活动每一节流程结构合理,体现教学思路与学生思维,心理协调,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 4 8.结构流程有利于学生参与学习实践 2 9.教学节奏密度适当,时空分配合理 1 10.具有本学科课型特点 1 教学 手段 10分 11.教法注意提示认知规律和学法指导 4 12.情景创设恰当、有效 2 13.问题系列设计严谨,情知有机交融、和谐 3 14.教法体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感的激发 1 教学 调控 效果 检测 8分 15.对学生信息及时反馈,有效纠正,完成教学任务 2 16.精心安排有层次性、针对性和开放性的练习活动 2 17.以师之情唤生动情,师生和谐平等 2 18.给学生一定消化思考的余地,课业负担合理,轻负高效 2 教师素质 12分 19.教态大方自然,语言准确简炼;演示操作规范,指导得法;板书科学、工整、美观 5 20.运用直观教具、现代教学媒体等,使用正确熟练,合理优化 5 21.善于组织教学,能随机调整 2 教学特色5分22.在课堂结构创设学境、教法和媒体运用等方面有独特创举,效果显著 5 学的方面41 分参与 状态 15分 23.全员参与 第23项至27项 只能选择其中 一个分数等级 15 24.有个别学生不参与12 25.有10%左右的学生不参与10 26.有20%左右的学生不参与7 27.1/3以上的学生不参与 3 交往 6分 28.有多边、丰富、多样的信息联系 6 29.课堂上的人际交往有良好的合作氛围 5 思维 状态 12分 30.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 5 31.问题与见解有挑战性与独创性 5 32.能联系实际举一反三展开创造 2 情绪 状态 8分 33.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 2 34.能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绪 2 35.入境生情,意志得以锻炼 2 36.情感共鸣的表露自然、明显 2 综合 评价 评语

学生对老师上课的建议

我们的100条建议 1.清晰明了,给人思维冲击; 2.风趣幽默 3.讲课要新奇 4.有个性,有风格; 5.引用小故事,联系教学内容,预测结果; 6.重点知识的延伸; 7.前后的联系; 8.有思维,有条理; 9.让我们轻松接受知识; 10.师生互动,一同学习,一起进步; 11.在适当的地方巧妙地设计提问; 12.让我们谈自己感受,进行心灵交流; 13.前因后果,适当点明,便于理解; 14.在走进教室之前要调整好自己的各个方面; 15.主次分明,重点多讲,难点简化(比喻、举例、概括等);16.走下台了解我们的学习情况; 17.让我们们在听课文、听故事中学会思考,并进行讨论,最后由老师引导得出结论研究; 18.引导我们开启思维; 19.最忌对着课本照读; 20.面试的机会只有一次,应该有点新意;

21.应该以丰富的课外知识、自己对课本的理解来征服我们的心; 22.适当提高音量,做到抑扬顿挫; 23.提一些有深度的问题让我们们思考,循序渐进的引导;24.多咨询资深教师; 25.提一些问题(思考的、回忆的、延伸的等)来调动我们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26.自我暗示,想办法放松; 27.微笑能解决一切; 28.丰富的肢体语言不可或缺; 29.板书端正、规范、漂亮; 30.找寻历史故事背后的故事; 31.调动自己的激情,给自己活力; 32.设计好过渡,做到环环相扣; 33.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34.让我们了解你,你也了解我们。 35. 使我们在学校也能感受到在家里的那份关爱与自由。 36. 在班上建一个“烦恼信箱”,如果你在学习上遇到了什么困难,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烦恼,又不好言说,就写在纸上,把它塞进“烦恼信箱”里,这个烦恼信箱只有老师才可以打开。老师打开看了后就可以提供方法来帮助你解决问题。 37. 我们不会写作文,可以在班上把擅长写作文的同班同学

中小学教师应知应会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学习材料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新课程改革部分 一、如何理解“课程”这一概念? 课程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的课程是指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教科书、课程计划(旧称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旧称教学大纲)中;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经验,它包括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的环境气氛等,也就是说,广义的课程不仅包括课程表所规定的显性学习内容,也包括学生的课外活动及学校中潜在的各种文化教育因素;它不仅指书本知识,也包括学生个人所获得的感性知识,个人经过系统的整理由实践反复检验的科学知识,以及个人的经历产生的情感体验,可以说,广义课程的内容是更广泛的,更有助于我们认识课程的内容。 二、贯穿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课改”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贯穿“课改”的基本精神,是“课改”的灵魂。 “课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往以学科为本位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动的、甚至被窒息的人。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强调了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强调了课程要有利于培养每个学生的良好品德;强调了课程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三、“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具体内涵是什么?(要求详答)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就意味着:

(1)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过程。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要使学生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4)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终身教育的理念,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四、课程改革将“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这一改变包含什么意义? (要求详答) (1)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课程标准”是国家指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应是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标准。“课程标准’’是一个“最低标准”,这样才能保证让每个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完义务教育,因为义务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是大众教育。 (2)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素质的提高 本次课改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3)从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 教学大纲顾名思义是各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学大纲是教师教学关注的焦点,而课程标准突出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 (4)课程管理从刚性走向弹性

给教师的教学建议

给教师的教学建议 1、幽默是一种魅力 一个教师能娴熟地运用幽默的语言,可以使叙事更加具体、生动;说理更加深刻、透明;抒情更加真切、动人。可以随机应变地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既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又达到寓教于乐的境界。 ——格瓦列夫 (苏联优秀教师、著名生物学家和教育家。) 2、微笑真的很重要 我们对学生微笑,生活就会对学生微笑,学生也会微笑着面对生活。对于教师来说,微笑就是一种欣赏、一种简单、一种坦荡、一种宽容、一种幸福的体验、一种诗意的享受.....微笑就是一种激励、鼓励和关爱。微笑真的很重要,它能使我们教师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蒂莉.布朗(美国密苏里州独立城高级中学英语教师) 3、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你的“最爱” 师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如果没有爱,教师的工作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当然,教育之爱未必非得那样轰烈。如果教师善于在日常教育中去播种这份爱,你就会发现,最伟大的爱其实往往产生在最平凡之处,最深的感动其实就在每一个平淡而平凡的教育细节中。 ——布莱恩(美国优秀教师,教育学和心理学双硕士) 4、做一名“阳光”教师 教师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以豁达开朗、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对待教学工作,对待学生。只要教师的言行、底蕴、心灵都像阳光一样纯洁、公正、热情了,我们的学生就会时时处处感受温暖。 ——桑尼(澳大利亚优秀教师) 5、教师要有一种奉献精神 我常常告诫自己:我是一位教师,我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作为教师,就应该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精力、热情、才能和知识,使学生更好地受到教育,在知识上、精神上和品德上取得做好的结果。 ——丁大卫(一个来自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普通教师,扎根于我国西北教育事

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讲课讲稿

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一、教师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热爱教育事业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教师在向学生传播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一个有理想的人。教师要具有远大的理想,宏伟的志向,高尚的情操。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热爱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教师热爱学生,就是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的栋梁之才。教师要有战略的高度,精心培养他们,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教师要具有较渊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教师是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所以,教师必须具有较渊博的科学知识,在文化修养上逐渐达到较高的水平。如果教师不求甚解,不钻研业务,只有勉强应付,那会误人子弟,无论如何也培养不出人才来,所以,要求教师必须有广播的文化科学知识,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较深的造诣,并有一定的研究,这样才能适应科学的进步和事业的发展。 三、教师要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掌握教育规律 为了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确保人才质量,教师必须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掌握教育规律和运用教育规律,教师要学习普通心理学、教育学,通过学习掌握教育规律,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按照教育规律进行教育改革,不断研究新问题,发现新问题,探索新规律,使教育改革结出丰硕的成果。 四、教师要有良好的课堂教学素质 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方案中压缩了课时,但实际上学生学习的大部分时间依然在课堂上,因此如何把知识与能力最为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应是教师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新的教育观念要求教育从传统的模式中解放出来,创建适应信息时代、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也是当今教育改革的真正目的。因此每个教师都有责任探索授课的新模式,设计好每一堂课。努力抓住学生的心理,用富有吸引力的语言,创新的表达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使学生能充分利用短暂的课堂学习,学到知识,学到方法,开启思维。 五、教师要有良好的师生关系素质

教师应知应会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南乐县中小学教师应知应会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二) 新课程改革部分 1、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什么?(要求答对要 点,简要叙述) 高度概括地说就是自主、合作、创新。 所谓自主就是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独立性——在学 习的容、时间、进度上,更多地给与学生自主支配的机会,给学生自主判断、自主选择和自主承担的机会。过去的课堂是老师控制学生学什么,什么时间学,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这种过度控制压抑了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过程中的美好体验。 所谓合作就是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平等交流。学生不再是孤立的学习者,而是愿意与同伴一起合作学习,与人分享学习与生活中的失败与成功的体验。合作是一种开放的交流。培养学生合作的品质,乐于与他人打交道,是培养人的亲和力的基础。 所谓创新就意味着不故步自封、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总是试着无能为力改变,所以创新、探究和发展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的人格是不完善的,一个自我实现的人总是带有开拓进取、勇于冒险的精神,不会固守不变的东西得过且过。 2、教学方式应该实现哪些转变?(要求答对要点,简要叙述) 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以组织教学、讲授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来展开,其基本做法是:以纪律教育来维持组织教学,以师讲生听来传授新知识,以背诵、抄写来巩固已学知识,以多做练习来运用新知识,以考试测验来检查学习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下,它的缺陷越来越明显地显现出来。它以知识的传授为核心,把学生看成是接收知识的容器。按照上述五步进行教学,虽然强调了教学过程的阶段性,但却是以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为前提的,没有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没有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因此,革新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⑴变“组织教学”为“动机激发”,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师生交往的情境中,受到某种刺激,对将要学习的容产生需求的欲望,进而形成学习的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系统中重要的动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没有学习动机,就不会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不会无缘无故的产生,而要靠教师在师生的交往中去激发、去培养。实践证明,“目标激励法”、“表扬促进法”、“友好交往法”等等,都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好方法。 ⑵变“讲授知识”为“主动求知”其目的是让学生摆脱教师那种生浇硬灌的教学模式,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根据自身的实际来选择、探求蕴藏在教材中的知识。在这一阶段,要突出“自主求索”四个字。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瞪着眼睛站在讲台上看着学生学习,更不能再用一套讲义来应付全班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而应和颜悦色地走到学生之中,帮助、引导学生学习。教师既要提问学生又要让学生提问,让教学在彼此质疑、共同思考之中展开,让学生的学习在彼此交流、相互促进之中深入。教在学后,学在教前,生为主帅,师为参谋。这个阶段很重要,也很复杂,操作的难度较大,一般可以采用“问题讨论法”、“主题研究法”、“师生访谈法”等方式展开教学活动。 ⑶变“巩固知识”为“自我表现”,其目的是让学生免除机械记忆、重复练习之痛苦,以自我表现的形式,一方面消化、深化知识,并化成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凸现主体、扬个性、加强合作,养成活泼自信的品格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在这一阶段,要在“动”字上下功夫,要力求做到身动、心动、人人动。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可以采用或模拟表演,人工对抗辩论,或演讲朗诵,或趣味游戏等形式鼓励学生动。学生在动中学,在学中动在自动中战胜自我,发展自我,在他动中发现不足,弥补不足。 ⑷变“运用知识”为“实践创新” 其目的是让学生打破书本的局限,突破经验教训的禁锢,不做知识的奴隶,不做教师驱赶的绵羊,着力培养自己求异、求新的创新思维和敢疑、敢闯的创新精神。 从学习过程的整体上看,这一阶段是实施全过程的归宿环节,前三个阶段原活动都是在为这一阶段的完成蓄积力量。一堂课的学习活动是否成功,关键要看这一阶段的质量。因为只有搞好为这一阶段的活动,才能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才能达到教学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这一阶段要做探险队长、突围队长,打破常规,运用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学生解答一个问题后,教师可提问:这是不是最佳办法?此题是否还有其他解法?换一种说法是否效果更好?这里是否有错误或漏洞?以此鼓励学生质疑书本,鼓励学生突发奇想,敢冒风险,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身体力行。 ⑸变“检查知识”为“互相交流”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心得体会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心得体会 导读:本文是关于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到您!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使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焕然一新,也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关注课堂实效,关注动态生成,关注过程体验,关注学生发展,让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所以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言行举止,甚至一个极其微小的动作、一点点教育智慧都可能使学生的心灵产生触动,进而影响其一生,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通过反思总结,我要把自己原来没有关注的课堂教学评价环节重新重视起来,一定会提高课堂效率的。 1、学生对老师的评价 新课改首先要求师生平等,在和谐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和老师没有距离,没有居高临下。课堂上,我经常读一篇课文或阐述一个问题后,问学生:“你觉得老师读(讲)得怎样?”这时候孩子们会说出许多我想不到的话。生1:“老师,你读得太美了,让我有身临其境之感!”生2:“老师,我觉得你还要大点声,我有几个地方没听清楚。”教学活动中,教师若能以生为主体,经常了解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有助于教与学的同步提高。 2、教师的评价 (1)教师的评价不能只是一味的表扬,这样会使学生分不出

是与非,长此下去会养成学生自高自大,惟我独尊的思想。因此,对学生错误的回答,教师要委婉的指出:“你的想法似乎有些不妥,再想想你会说得更棒!”学生的回答不够完善时,应引导一下:“想一想还需要补充吗?你的回答有一点不完美。” (2)教师的评价要表扬与批评相结合,鼓励优秀,激励后进,指出不足,让评价用到实处,恰到好处。 (3)教师的评价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从评价中获得激励,获得进步的动力,获得帮助。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能力。对那些差生教师要注意,评价重在鼓励他们敢读、敢说。克服自卑和依赖心理。“你能行的,勇敢一点吧!读吧!”这样差生也会有自信心的。 (4)对那些优等生,教师要注意评价重在激励他们挑战、创新。“再想想还有更好的方法吗?”这样会增强他们探索的决心。 (5)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起着不容忽视的导向功能。教师的引领会使语文课堂更加精彩。 3、学生间的互相评价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的有生命力的群体。他们有思想、有意识。在课堂上,我们千万不能忽视了同伴之间的互相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每个同学都会看到自己的不足,汲取别人的优点,使自己有更大的进步。让孩子们在自己的世界里,自言论吧!互相指出对方的不足,互相看看对方的优点,这样在互相评价中他们会共同进步。 4、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 小学语文课堂学习评价,只有落实到学生的主体上,才能充

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建议

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建议 一、课前:理念与准备 1. 没有理念,实践就会盲目,没有实践,理念就会空洞。我们需要理念和实践的高位结合。 2. 确立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课堂文化建设,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要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三核心”理念,确保新阶段的课程改革方向正确,目标明确。 3. 研究好课、好课例、好课型,促使课堂教学有品位,有品质,有品牌。 4. 先做“教书匠”,再做教育家。 5. 不预习不上课,预习不好不上课。 6. 精美的课,有的是经过了千雕万琢,而有的是浑然天成。千雕万琢让人敬佩,浑然天成的更充满魅力。 7. 教案是预案,不是结案。 8. 关注每一名学生,关注最后一名学生,关注特别需要关注的学生。 9. 每一位学生都要发展,但不必求一样的发展;每一位学生都要提高,但不必是同步的提高;每一位学生都要合格,但不必是相同的规格。 10.教学目标既要“顶天”也要“立地”,既有高度又有低度,既有宏观更有微观。 11.课,可以预习、预设,但不要预演。不提倡试上,反对反复试上,坚决反对在同一个班级反复试上。 12.先说后教,先学后教,先练后教,请你先摸清学生的“底细”再教。 13.明确开卷未必有益,拒绝没有力量的知识,追求科学全面的发展。 14.教学要有苦的准备,要有辣的精神,要有甜的回味,还要防止酸的结局。 15.你能看到学生吗?你能看清学生吗?你能看懂学生吗?教学千万不能以“我”为本。 16.没有精心的预设,就没有精彩的生成。 17.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让课堂产生学生思想,让课堂展示教学个性。 18.要进一步形浓厚的课堂教学研究氛围,进一步提高教研活动的学术含量,进一步开展学科教学研究的实验项目。 二、课中:设计与实施 1. 没有生成的教学,将缺乏教学的生气。 2. 不能错过学生的“过错”,过错展示了教学的机遇,体现了教师的机智。 3. 学生不会说的,你鼓励他说;学生说不准的,你引导他说;学生说不好的,你帮助他说;学生说不了的,你示范着说。总之,你最好不要代替他说。 4. 不讲就会的免讲,一讲就会的少讲,怎么讲也不会的不讲,总之,不要多讲。 5. 教学既要注重细节,但又要不拘小节。 6. 当学生没有“问题”时,那你的教学就可能有问题。 7. 思而不动则殆,动而不思则罔。 8. 学生如果能“学”了“问”,“问”了“学”,如此才真正有了学问。 9. 没有思维含量的情境充其量只是静止的机械的为了表演组装的布景。 10.减少齐读和齐答,注重个性化的表达。减少单词和短语式回答,注重句段式表达。 11.班级问答声音要大,坚决拒绝“悄悄话”。 12.小组讨论重在讨论,不在结论。 13.教学是艺术,但应该是东方的艺术。教师善于把奉送变为巧妙的藏掖,让教学变得含蓄,并富有吸引力。 14.千万不能把愉快教学当成是“娃哈哈”教学,让学生“开心”的同时更要让学生“开窍”。 15.学生无疑是学习的主体,但教室里却不能有刻意培养的主角。 16.歌手还知道问“后边的朋友,你们好吗”?我们要关注到后排的学生。 17.最重要的还不在于教师有多少水,关键是要和学生一起去寻找水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