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纪录片
中国第一部电视纪录片拍摄始末
龙源期刊网 中国第一部电视纪录片拍摄始末作者:钱淑芳来源:《文萃报·周五版》2019年第25期1958年6月1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播放了中国第一部电视纪录片《英雄的信阳人民》,主要内容是河南信阳人民抗灾夺丰收的感人事迹,这部片子被称为我国电视纪录片的源头。
《英雄的信阳人民》主创人员为时任北京电视台记者孔令铎、庞一农。
据孔令铎回忆:“我和庞一农到河南采访,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报道农村的新气象、新面貌,正遇上七月罕见的炎热天气,穿着背心、短裤还是汗流浃背。
面对一望无垠、丰收在望的庄稼,特别是看到信阳人民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农业的兴旺景象,我们也不顾疲劳,骑着借来的自行车,由乡干部带着从东村跑到西村,开始了拍摄工作。
在拍摄过程中,寻找一个制高点拍一个全景非常困难,后来费了很大劲儿借来两个高梯,把它们立起来,才勉强解决了高角度拍摄问题。
”当时,新闻纪录片受政论化政策的指引,多数具有那个时代鲜明的教化色彩。
从纪录片创作内容中不难看到,当时的报道主要以国家重大政治事件、各条战线的先进典型为主要内容,以颂扬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宣传的主要基调,作品选题范围狭窄,宣传意味浓烈,画面表现单一。
“文革”时期,甚至连镜头如何用都有明确的规定,比如在拍摄领袖形象(包括领袖挂像)时,只能由远及近,不能由近拉远,理由是“领袖不能离人民越来越远”。
在《英雄的信陽人民》中有一个值得记住的名词,就是“人民”。
影片将镜头对准具有那个时代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战天斗地”的大无畏精神的信阳人民,将“人民”作为一个特殊的被关注对象,而具有了时代性的象征意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人民”一词在纪录片语言中也进行着更迭和置换。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民”被置换为“民族”;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尤其是纪录片理念向“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转变之后,这一概念又进一步被置换为“百姓”。
据本片创作人员回忆,当时制作纪录片还不能把音乐、效果和解说词直接转录在16毫米胶片上。
2008-2009中国优秀纪录片精选
2008-2009中国电视优秀纪录片作品精选2008-2009是中国极不平凡的年度,在这感动与喜悦相互交融的年度里,中国电视记录了全国各个领域的重大事件和发展变革历程,呈现出一大批见证时代、记录文明进程的优秀纪录片作品。
2008-2009中国电视纪录片“十佳十优”表彰活动将全面梳理这两年来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产生的优秀作品,探究纪录片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社会价值、传播价值、学术价值,总结纪录片创作的宝贵经验,加强中国纪录片的创作力量,盘点现有资源,集中优势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搭建有效创作平台,以弘扬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积极促进中国纪录片文化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
一、系列片优秀作品9DVDDVD1、《生者》中央电视台《见证•影像志》栏目《中国故事》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创作室《毛泽东1949》五洲传播中心、中视影视制作中心DVD2、《我爱你,中国》北京电视台《澳门十年》中央电视台《与祖国同行》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中心DVD3、《让祖国检阅》云南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广东电视台、中央电视台驻北京军区记者站《哈军工》广东电视台海外中心《大阅兵——回首六十年》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DVD4、《淮军》安徽电视台《八千里路走边关》内蒙古电视台汉语卫视节目中心《成长的秘密》重庆广电纪实传媒责任公司、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长江大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政治部、宣传部、中国教育电视台DVD5、《我们的奥林匹克》中央电视台、中国奥委会《大阅兵2009》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中心《台北故宫》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DVD6、《玄奘之路》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志愿者》广东电视台《刺客令》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纪实频道《谁与问天》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电视台DVD7、《新中国教育纪事》中国教育电视台《大工程》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纪实频道《第一犁》中央电视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DVD8、《人与自然》五洲传播中心《丝的旅行》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看中国》Discovery探索频道亚太电视网DVD9、《忠贞》成都电视台、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史说汉字》山东电视台《奠基——老一辈革命家与新中国体育》南京电视台、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二、长片优秀作品13DVDDVD1、《察卡洛(盐井)》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月球探秘》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DVD2、《劫后》成都军区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洋海巫师》新疆电视台DVD3、《寻找少校》深圳市越众影视有限公司《松山·松山》云南电视台DVD4、《盖叫天》上海文广传媒集团纪实频道《莱茵河:人与自然的对决》广东南方电视台DVD5、《留不住的一个月》天津电视台国际频道《古田会议》中央电视台、福建省委宣传部DVD6、《一瞥汾河湾——绛州纪事》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寂静山谷》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DVD7、《小人国》北京中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康巴人的三十年》四川广电集团海外社交中心DVD8、《中国大工程——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五洲传播中心《虾街十年》湖北广电总台电视经济频道DVD9、《许江·一米的守望》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新闻综合频道《沙漠人家》天津电视台DVD10、《天堂的摇篮》新疆电视台《变脸——至安东尼奥的一封信》广州电视台DVD11、《运河民谣》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推荐耿达乡九人敢死队》广东电视台《我的珠穆朗玛》广西电视台DVD12、《2009大阅兵》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军事部《最后的梯田部落》云南电视台DVD13、《鸟巢》中央电视台《尼勒克纪事》新疆塔里木电视台三、短片优秀作品5DVDDVD1、《新伞兵日记》中央电视台军事部《孤独的纪录》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专题部《风雨彭门》湖南经济电视台金鹰纪实频道《哭泣的海龟》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DVD2、《接管大上海》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在自己的房间》大连电视台《用爱牵手》广东电视台《六十年后,我送你回家》山东电视台《黑颈鹤栖息的地方》云南电视台DVD3、《绿野余生》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聚焦索马里》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纪实频道《小乞丐的意外人生》广东电视台海外中心《一个老军人与他的七千个孩子》山东电视台新闻频道《姐弟》四川省古蔺县电视台DVD4、《丹飞的穿行》广东电视台《花花的故事》重庆广电纪实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百年藏寨》甘肃卫星频道、兰州广播电视传播中心《失色的天堂》华风气象信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DVD5、《武大爷的广播站》南京广播电视集团《引爆》中央电视台军事部《敬礼!天安门》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1978:小岗平地起惊雷》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飞越塔利班》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纪实频道。
中国纪录片发展历史(20200630113828)
中国电视纪录片从诞生的1958年开始至今的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根据风格、类型、功能等彼此关联映照的多种环境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时期:1、政治化纪录片时期(1958 —1977年)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在观念上依附于政治,在形态上则依附于其他的电视节目。
由于受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电视纪录片几乎都染上了政治化色彩。
政治化纪录片在语言上显得空洞,在题材上出现雷同,在风格上则是单一,缺少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人性色彩和人文精神。
而由于技术局限和观念作用所导致的声画剥离的影片形态,使得这一时期的纪录片出现浓重的灌输味。
因此,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虽然负载重要的职能、有着相当的地位,但实际上并没有起多大作用。
2、人文化纪录片时期(1978 —1992 年)第二时期的纪录片没有了第一时期的政治味道。
受社会思潮的影响,人的意识开始觉醒,原来的英雄主题逐步被人的主题所取代。
尽管出现在电视纪录片中的一个个人还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更像是集体的人性化的符号,但是已经和前一个时期的虚幻的英雄全然不同。
即使是对民族精神的象征的山河的观照,也赋予了人文的色彩。
由于承载着教化的功能,带有民族象征意义的山川河流以及长城运河等均成为这个时期纪录片的最佳对象和载体。
对于民族以及历史等大题材的观照成为这个时期电视纪录片的一大特色。
宏大主题的纪录片,需要一种群体性力量,需要群体共同的激情,需要集体创作的机制,这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一个特点。
这一时期纪录片开始凸显媒介传播意识,这主要是因为那个时期社会对电视纪录片的功能性需要所致,是纪录片本体以外因素作用的结果。
3、平民化纪录片时期(1993 —1998年)第三时期出现了不同题材的纪录片,都把思考、关注的立足点放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
纪录片的承载已经改变,意识形态的因素被人文的因素所取代。
纪录片美学、哲学的意味加强,而它的社会性功能自然削弱。
人的主题、百姓意识、平民化视角这些国际化的纪录片表征,成了这个阶段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主导性观念。
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
人文化纪录片时期(19781992)
纪录片和社会的关系: 1、全国电视的普及,从精英变为大众 2、中国社会百业待兴,要一种精神力量 3、媒介生态环境,电视节目匮乏 ——高潮 具有民族精深象征意义的大山大河成为拍摄主体,集 体化的人性化的符号 纪实风格的产生和流行: 原因:和日本的合作;伊文思的思想传播
特点:非纪实因素的采用,非纪实作品的出现。 对真实再现的讨论 选题:纪录这个时代的变迁,影响所记录的时代
2003年:归一 2003年《纪事》和《见证》栏目的出现 “坚持以纪实的影像关注时代热点的社会变革事件, 关注事件中人物的命运,在对事件负载型的描述中, 完成对时代的深刻记录。” 2003年,《鸟的迁徙》首部引入中国的数字纪录电影
地方台50分钟
1978,《祖国各地》;1989,《地方台三十分 钟》,第一个固定的纪实性栏目,面向地方台的纪录 片播出平台。 原因:精品意识;系统意识 给地方台一个播出纪录片的渠道和展示他们成就的平 台。 作品获奖:《方荣翔》、《两个孤儿》、《半个世纪 的乡恋》、《回家》、《龙脊》。
话说长江
三种题材纪录片 新闻价值 历史题材和怀旧题材 人类共同兴趣 ——行进中的影视中国。纪事
关注现实:最富有价值的一次回归 纪录片的价值 人文价值 文献价值 社会价值 艺术价值
市场化 要求,原因 障碍 纪录片栏目的市场化生存:《见证》 制片人制度和模式化制作 流水线的制作方式,节目的拍摄控制在两周之内,节 目的思想内容要靠前期策划来完成
纪录片栏目 1993年上海电视台成立“纪录片编辑室”栏目,是一档 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运作的纯纪录片栏目。“聚 焦时代大变革,记录人生小故事”。 1993年,《生活空间》:“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要通过一个个老百姓的故事来串联和勾勒中国当代整 个社会发展的轨迹
浅谈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
题材 内容的丰富 , 开始逐渐摆脱纪录 电影
和 新 闻 纪 录 片 的 影 子 ,彻 底 独 立 来 。
个缩 影。 0 个 时期 的新闻纪录 片总 ” 各
虽然受观念和技术上的限制 , 当时 但
是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反 映 了 当时 电 视 事 业 的 也 是 中 国 电视 从 起 步 到繁 荣 的 一 个 表现 。 我 国的 电视 纪 录片 在近 半 个世 纪 的发
概念混沌 的起步 阶段 , 电视 纪录片作 为一
个 新 兴 的 节 目类 型 ,还 没 有 完 全 独 立 出
来。 从技 术 上看 , 由于技术不成熟 , 只能采
用 胶 片 拍 摄 , 期 的 电 视 纪 录 片 只是 在纪 早 录 电影 的基 础 J 发展 , 15 年 , 央 电 _ 如 98 中
程 ,力求较为全而的展示我同电视纪录片 的演变全貌和各个时期 的基本特征。
一
纪 录片 ,均创 下了 当时 4 %的超高 收视 0
率 。 话说 长江 》 《 共分 2 5集 , 长江 源头 从
到 壮 观 的 人 海 口 ,描 绘 了长 江 的 整 个 面 貌 ,并 且介 绍 了长 江 两 岸 的风 土人 情 、 名
。
纪录片的不同特点和该时期 的代表作品相结合, 试图勾勒出一幅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的脉络 , 并对我 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进行 了思考
【 关键词 】 电视纪录 片 中国纪录片 发展 大众纪录片 宏 大叙 事
中 国 纪 录 片 的 历 史 , 应 该 追 溯 至
视 台的前 身 , 北京 电视 台播 m的 《 到农村 去 》, 就是典型 的纪 录影 片; 内容上 看 , 从 大部分 属于新 闻纪 录片 ,即根据 一个 主 题, 将数个新 闻片串联起来 , 配上解说 词 , 宣传性 和政 治性 较浓厚 , 《 雄的信 阳 如 英 人 民 》、 中华人 民共 和国建 国 九周年 》 《
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主要经验教训
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主要经验教训(一)起步期(1958—1978)
1、以电视为载体的纪录电影。
《到农村去》、《英雄的信阳人民》
2、以暄传报道为己任的新闻式纪录片。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3、以现实生活为内容的客观记录《深山养路工》
4、以部分领导、学者为对象的小众传播
(二)发展期(1978—1990)
1、以山水风光为代表的广阔题材。
《话说长江》
2、以系列片为标志的丰富品类
3、以《地方台50分钟》为代表的众多专栏
4、主题先行风格占据主导地位
(三)繁荣期(1991—1996)
1、纪绿片与专题片分野日益明显
2、注重再现原生态的纪实风格。
《望长城》
3、以《生活空间》为代表的大众文化纪录片
4、以获奖纪录片为代表的精英文化纪绿片。
《藏北人家》、《沙与海》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脉络和特征是反映时代特点和历史背景的,中国纪录片经历三个根本性转变。
第一阶段,在技术和观念的共同作用下,完成语言的纪实化,确立了真实的纪录片生命”的命题。
第二阶段,人成为中心,这是纪录片的国际化取向。
第三阶段,开始关注社会并步入市场化。
中国历史纪录片前十名
中国历史纪录片前十名排行榜中国历史纪录片有哪些优秀的吗?中国历史纪录片虽然繁且杂,但是也有不错的中国历史纪录片前十名,常识坊供广大网友消磨时光。
10《大明宫》《大明宫》由导演金铁木耗时三年倾力打造的历史剧情纪录片。
由李翠翠、刘长纯等人主演。
影片时间跨度近300年,以大唐帝国的权力中枢大明宫为主线,通过这一空前绝后的庞大宫殿群自建造、辉煌到毁弃的全过程,讲述初唐雄健、盛唐豪奢、晚唐衰落的历史风云。
本片于2009年9月10日上映。
9《大国崛起》《大国崛起》(英文:The Rise of the Great Powers),是2006年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CCTV-2)首播的一部12集历史题材电视纪录片,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九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并总结大国崛起的历史规律。
8《复活的军团》《复活的军团》是2004年金铁木指导的历史纪录片。
2000多年前,秦始皇的军队第一次统一了中国大地,也创建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
大型纪录片《复活的军团》以考古证据和历史研究为依托,借鉴故事片的表现形式,层层揭示秦军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的历史真相。
7《前清秘史》《前清秘史》是一部采用情境再现形式拍摄的24集历史电视纪录片,不同于以往的所有历史纪录片,是独创的一种叙事样式的新品种,开辟了我国历史专题纪录片的崭新形式。
它使用“尤小刚秘史剧系列”的所有素材和新拍摄的真人演绎再现历史情境,并加入大量历史遗迹、历史文档,讲述了明清两代自明朝万历至清朝雍正共9位皇帝、579位历史人物、236个历史故事。
是继《故宫》和《圆明园》后我国历史题材或者专题片的又一重要收获。
6《圆明园》《圆明园》是由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出品,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发行的大型纪录片,由薛继军担任总导演,金铁木执导,刘俊清、哈日巴拉等人主演。
影片从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切入,描述了清朝皇家园林圆明园从初建到大规模扩建成旷世园林,再到英法联军对这座人间仙境的破坏、焚烧的发展历史。
50部神级纪录片推荐及简介
50部神级纪录片推荐及简介把纪录片当解压工具的我看了无数部纪录片,通过纪录片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通过纪录片了解星辰大海,珍奇动物,植物等等,没有时间去亲自看世界,那就通过纪录片了解世界。
有了孩子,也想带着孩子看世界,纪录片也是非常好的方式之一,有些记录片也是很适合小朋友看的。
历史类纪录片《河西走廊》豆瓣评分高达9.7《河西走廊》分10集,以“使者”“通道”“驿站”“根脉”“造像”“丝路”“敦煌”“会盟”“苍生”“宝藏”为题,以时间为线索,撷取河西走廊上的绚烂瞬间,以编年体史诗的形式,跨越汉、三国、两晋、隋唐、蒙元、明清、民国和新中国,系统梳理了河西走廊甚至整个中国西部的历史,呈现出其跨越千年的雄壮、辉煌与苍凉。
以第一集《使者》为例,主要讲述公元前138年,匈奴对汉朝的包围袭扰迫使汉武帝派遣张骞穿越河西走廊,去往西域寻求军事同盟的故事。
张骞的凿空之举,带来的地理大发现使河西走廊正式进入了中原王朝的视野。
张骞出使西域路途的艰险、跋涉、付出,在纪录片中演绎得淋漓尽致。
张骞被困匈奴十余年,他在异国他乡已经娶妻生子。
对于张骞的妻子,《史记》中记载得十分简略:留骞十余岁,与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关于张骞妻子的历史,在史记中并没有过多的记载,张骞的匈奴妻子是谁?她归汉之后怎么样了?《河西走廊》为我们解答了这些疑惑:“史书中对这个匈奴女的记录少之又少,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正是这段爱情,给了张骞在大漠坚持数年的力量”在这部纪录片中如此细腻地把一个女性角色呈现出来,无疑在这段壮阔的历史上增添了温情的底色。
《大明宫》豆瓣评分9.1影片时间跨度近300年,以大唐帝国的权力中枢大明宫为主线,通过这一空前绝后的庞大宫殿群自建造、辉煌到毁弃的全过程,讲述初唐雄健、盛唐豪奢、晚唐衰落的历史风云。
2009年9月9日,史诗纪录片《大明宫》在联合国总部首映,开创了中国电影在联合国首映的先河。
电视栏目和频道解析8 纪录片栏目
三 电视纪录片栏目化的利弊
▪ 电视纪录片,通过电视栏目普及化,让 电视观众从中感受到“非虚构”节目的魅 力,有利于纪录片艺术基础知识的普及。
▪ 具有思想深度发的精品纪录片由于既不 适宜栏目化播出,也无法满足其数量要求, 纪录片有简单化与模式化的趋势。电视产 业化发展的过程中,电视节目的栏目化与 市场化的结合所造成的精品艺术空洞化的 危险。
二 科学类纪录片
▪ 以反映自然状况和自然科学研究为题材的电视纪录片 , 也 可称之为电视科学纪录片。主要包括记录自然生态环境 状况的电视纪录片和记录人类在自然科学领域活动的电 视纪录片。
▪ 与纯粹以传播知识为目的的科教类电视节目不同的是, 自然类电视组录片的落脚点是人类本身,要么通过自然 及野生动植物来观照自身的存在,成为反观自身的“生 存之镜”,唤起人类对生命的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要 么通过人类对未知领域(自然科学)的探索,实现对人类自 身伟大力量和人性的本质的深层的理解,从而通过对人 类命运的认同,产生对电视纪录片的审美愉悦。
二 1990年代纪录片栏目
▪ 1993年,上海电视台《纪录片编辑室》,中央电 视台《生活空间》、《东方之子》相继开播。
▪ 1997年由北京电视台创办的《百姓家园》栏目, 将DV发给普通人,打出“老百姓自己讲述的故 事”,在观念上前进了一步。
▪ 1999年,北京电视台创办《纪录》栏目,把讲故 事作为核心策略。第二年《东方时空》催生《纪 事》,接着同在央视一套的《纪录片》栏目开办。
▪ 主题是,达到一种蕴 含着人类具有共通感的生存意识和生命感 悟,如生与死、爱与恨、善与恶、同情与 反感、生存与抗争、美的追求等等,强调
五 人类学纪录片
▪ 运用影视手段,旨在研究人类学和体现人 类学研究成果而拍摄的纪录片。
大型记录片《故宫》——电视节目解析
大型记录片《故宫》——电视节目解析一、概述由中央电视台、故宫博物院联合拍摄的12 集大型纪录片《故宫》, 于2005 年10 月底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后, 受到了传媒界、文博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 成为2005 年一个相当重要的媒介现象和文化现象。
四川国际电视节上,12集大型纪录片《故宫》荣获最佳长篇人文类纪录片、最佳摄影两项大奖,可谓实至名归。
《故宫》是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又一创新成果,不仅为电视荧屏增添了新的亮点,也为纪录片工作者提供了新的创作启示。
二、<故宫>特色“ 主题事件化, 事件故事化, 故事人物化, 人物细节化, 细节画面化”。
《故宫》正是如此, 在影片建构的宏大叙事中, 王朝的兴衰、文明的沉浮通过精美的视听元素得到了令人信服的诠释。
(一)、扎实的工作, 为纪录片主题奠定了历史和学术的基础和社会价值。
故宫500 年来发生的种种故事, 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讲得完的。
如何从浩如烟海的资料文献中, 选择出最精华的部分并用镜头表现出来? 如何保证拍摄的内容不存在历史性的硬伤? 又如何把这些资料打磨成最终与观众见面的解说词?在《故宫》中我们看到了答案。
《故宫》全面、系统、客观地展示了故宫的历史、今天与未来。
那美轮美奂、神秘沧桑的宫廷建筑和馆藏文物, 那很多不为人知、生动鲜活的人物命运和历史事件, 以及其中蕴含的丰厚的艺术文化历史和思想内涵, 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崭新感受。
在拍摄时, 摄制组专门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寻找了晚清从未公开的资料,通过这诸多的鲜为人知的资料,《故宫》才真正实现了纪录片纪录历史的社会价值。
(二)、强调叙事因素, 将故宫500 年历史贯穿在整个纪录片的叙述中。
《故宫》的故事性很浓郁。
三大殿和三宫是故宫的主体部分, 也是该片拍摄的重点, 但每一位导演更看重的是发生在故宫中的那些打动人心的故事。
在第一部分中就首次披露了很多有趣的故事点, 以往都是不为大众所知的。
比如故宫的设计师是谁? 故宫到底经过多少年建成的? 在故宫重建当中, 所依照的图纸是什么? 在故宫的建造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这些故事通过导演的手法与镜头语言演绎了出来。
美丽中国(cctv人文自然记录片)
谢谢观看
美丽中国(cctv人文自然记录 片)
cctv人文自然记录片
01 剧情简介
03 幕后制作 05 作品评价
目录
02 分集剧情 04 获奖记录
基本信息
《美丽中国》是由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和英国广播公司(BBC)第一次联合摄制的纪录片。该片于2008 年5月11日在英国首播。
该片拍摄中国50多个国家级野生动植物和风景保护区、86种中国珍奇野生动植物和30多个民族生活故事,展 现中国自然人文景观。
剧情简介
剧情简介
美丽中国该片包括六集,从长江以南的稻米之乡开始,到酷热的西双版纳雨林,极寒的珠穆朗玛峰,中国的 标志长城,中华文化发源地黄河流域以及蜿蜒曲折的1.8万公里海岸线 。
分集剧情
分集剧情
参考资料来源:
幕后制作
幕后制作
纪录片制作历时4年,超过80%的画面都是在自然观察下拍摄所得,而非在摄影棚中完成。为了捕捉一些鲜为 人知的特殊画面,纪录片使用了航拍、红外、高速、延时和水下等先进摄影技术。比如,摄影师在蛇岛拍摄一只 金丝雀逃离蝮蛇捕食时,使用高速摄像机,拍摄到了画面速度降低了80倍的镜头;使用红外摄像机拍摄黑叶猴的 洞窟生活时,首次发现了黑叶猴舔食壁间会渗出的含矿物质液体。热成像摄影机则在拍摄滇南魔芋时被使用。
获奖记录
获奖记录
参考中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的大型电视纪录片,从一个前所未有的角度,向 电视观众展示中国的魅力。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拍摄设备,立体展现中国不为世人所知的独有魅力。该纪录片 立体展现中国不为世人所知的魅力。其中不乏以前从未成功拍到的片段,如藏羚羊在交配期的打斗行动、秦岭野 生金丝猴、云南亚洲野象、世界第二小的蝙蝠、扬子鳄孵化过程、新疆哈萨克族牧民转场、野生大熊猫交配等等。 展现了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奇异植物、自然风景以及民风民俗。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立体角度,向世人展示了中国 “天人合一”思想的独特魅力 。(中国环境网评)
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现状研究
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现状研究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电视纪录片的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新闻纪录、专题纪录、创新纪录、媒介融合。
从研究历史出发通过对当下纪录片生态环境、市场化问题、话语权三大问题的现状分析归纳出体制内外纪录片发展中共同面临的问题。
世纪在新的传播环境和传播语境下中国当下的电视纪录片依托传播学的理念从自身改造突破问题寻找出路。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市场化问题话语权传播过程引言引言研究缘起在年第届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名单中华人女导演杨紫烨凭借执导的环保题材纪录短片《仇岗卫士》成功入围最佳纪录短片提名。
杨紫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是中国纪录片最好的时代。
与“最好时代”不相称的是纪录片现状的尴尬局面翻阅电视报几乎找不到它的身影即使找到了也被安排在午夜等非黄金时段相亲节目选秀节目竟猜节目……充斥于荧屏成为了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辉煌相比电视纪录片节目渐渐冷清甚至已淡出人们的视线。
纪录片遇到了怎样的困境把电视台的资源拱手让于其他节目电视纪录片在中国为何会有此境遇它的出路又在哪里这就是笔者写作的缘起也是重点研究的问题。
纪录得益于电影。
年月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开创了电影的先河‘工厂大门》、火车到站》、《婴儿进餐》等影片的公开收费放映使得电影真正走入了人类世界展示出独有的光影魅力。
这些影片就像一幅幅活动的相片带有很大程度的纪实性质。
而就在年电影很快登陆中国。
上海、北京、香港、台湾陆续出现电影但放映的都是外国人的影片。
直到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以著名京剧艺术家谭鑫培作为拍摄对象拍下了他表演定军山》的几个片断观众反响热烈。
这预示了中国纪录片的萌芽。
而国际上公认的第一部纪录电影是罗伯特・弗拉哈迪在年拍摄的北方的纳努克》这也是他的第一部电影。
直到今天这部电影仍然充满着无穷的魔力被热爱纪录片的专家学者作为研究欣赏图本。
原因就在于他开创了纪录片的拍摄手法。
纪录片依托电影发展壮大在电影和电视界闯下了一番天地被全世界人民所认同。
中国纪录片第二季各集简介
中国纪录片第二季各集简介
《中国纪录片第二季》是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出品的一部大型
纪录片系列,共12集,每集时长60分钟。
以下是各集简介:第一集《大运河》:讲述自开凿至今,全长3000多公里的大运
河是如何连接中原和江南两大经济区域,促进沿线经济、文化、民风
发展的。
第二集《太极拳》:介绍太极拳在中国的起源、传承及发展,讲
述太极文化的内涵。
第三集《黄河》:介绍黄河文化的发展历程,探讨黄河文化对于
中国历史和文明的重要作用。
第四集《南京大屠杀》:回顾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展现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
第五集《鉴真东渡》:讲述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的故事,探讨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与现实。
第六集《草原》:介绍中国草原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以及牧民
文化,展现草原风光和丰富多样的生态。
第七集《孔子》:回顾孔子的生平事迹,讲述他的哲学思想对中
国和世界文明的影响。
第八集《巴蜀山水》:介绍四川地区的山川风光及名胜古迹,展
现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的灿烂文化。
第九集《长城》:讲述中国古代的著名建筑和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探讨长城对于中国历史的重要作用。
第十集《茶道》:讲述中国茶文化的起源、历史发展及品味技巧,展现中华文化中的美学、礼仪和哲学。
第十一集《毛泽东》:回顾毛泽东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深入解析
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领导下走向胜利的历程。
第十二集《丝绸之路》:介绍丝绸之路贸易的历史、经济、文化
及人文交流,展现古代东西互通的辉煌历史和现代一带一路的新使命。
纪录片《中国》第一季第十二集观后感
纪录片《中国》第一季第十二集观后感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纪录片《中国》第一季第十二集观后感11月25日,纪录片《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开播,奎屯市各单位、部门组织干部职工、居民群众集中收看,反响热烈。
奎屯市城市管理局热力燃气管理办公室科员袁森说:“通过观看纪录片,我感受到在历史长河中,新疆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在工作中,我们更应心手相连,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共创美好生活。
”奎屯市人民检察院书记员钱雨说:“通过观看该片,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存的地区,新疆各民族群众都是中华民族血脉相承的家庭成员。
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一如既往地热爱新疆,维护新疆的稳定。
”奎屯市教育局语言文字翻译科主任达吾力·阿斯哈夫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民族、宗教、文化观,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助力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为广大青少年营造一个团结、文明、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奎屯市团结街街道云岫里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朱乐说:“在新疆这片广阔的大地上,我们可能只是一株小小的蒲公英,但我们愿意扎根在新疆,坚定为新疆奉献的信念,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市民艾威斯·艾比武说:“近年来,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社会呈现出繁荣昌盛和谐安定的局面。
这种局面得益于党的正确领导,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所以我们全疆各族人民更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维护我们新疆的稳定和祖国统一,为新疆的发展添砖加瓦。
”纪录片《中国》第一季第十二集观后感2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
这几天,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不仅吸引无数观众深夜守候,垂涎不止,更让许多人流下感动的泪水。
本来,无论从选题还是从播出时间来看,《舌尖上的中国》都只能算是荧屏上的“弱者”。
它出乎意外地走红荧屏,带给我们超越美食的思考。
中国纪录片发展历史
中国电视纪录片从诞生的1958年开始至今的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根据风格、类型、功能等彼此关联映照的多种环境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时期:1、政治化纪录片时期(1958—1977年)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在观念上依附于政治,在形态上则依附于其他的电视节目。
由于受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电视纪录片几乎都染上了政治化色彩。
政治化纪录片在语言上显得空洞,在题材上出现雷同,在风格上则是单一,缺少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人性色彩和人文精神。
而由于技术局限和观念作用所导致的声画剥离的影片形态,使得这一时期的纪录片出现浓重的灌输味。
因此,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虽然负载重要的职能、有着相当的地位,但实际上并没有起多大作用。
2、人文化纪录片时期(1978—1992年)第二时期的纪录片没有了第一时期的政治味道。
受社会思潮的影响,人的意识开始觉醒,原来的英雄主题逐步被人的主题所取代。
尽管出现在电视纪录片中的一个个人还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更像是集体的人性化的符号,但是已经和前一个时期的虚幻的英雄全然不同。
即使是对民族精神的象征的山河的观照,也赋予了人文的色彩。
由于承载着教化的功能,带有民族象征意义的山川河流以及长城运河等均成为这个时期纪录片的最佳对象和载体。
对于民族以及历史等大题材的观照成为这个时期电视纪录片的一大特色。
宏大主题的纪录片,需要一种群体性力量,需要群体共同的激情,需要集体创作的机制,这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一个特点。
这一时期纪录片开始凸显媒介传播意识,这主要是因为那个时期社会对电视纪录片的功能性需要所致,是纪录片本体以外因素作用的结果。
3、平民化纪录片时期(1993—1998年)第三时期出现了不同题材的纪录片,都把思考、关注的立足点放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
纪录片的承载已经改变,意识形态的因素被人文的因素所取代。
纪录片美学、哲学的意味加强,而它的社会性功能自然削弱。
人的主题、百姓意识、平民化视角这些国际化的纪录片表征,成了这个阶段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主导性观念。
电视纪录片《新中国》解说词
1999年7月22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中南海接受《新中国》摄制组的采访。
江泽民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这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开天辟地意义的一件大事,这标志着中国人民从鸦片战争以来为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进行的伟大斗争,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胜利。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个世纪以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成为一个真正独立、民主、统一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光辉道路。
”第一集一九四九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河边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又来。
九九加一九,牛儿满地走,牛儿满地走……在北方,这是一条不起眼的河。
在北方,这是一首人们都熟悉的歌。
人们说,岁月如河。
人们说,岁月如歌。
对生活在滹沱河边的人们来说,他们最难忘的岁月,是从1948年的春天开始的,因为他们目睹了一场历史巨变的序幕,是怎样从这里拉开的。
那年春天,毛泽东、周恩来和任弼时带领的中共中央机关,在陕北转战一年后,来到了滹沱河畔这个叫西柏坡的小村庄。
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和分别一年多的朱德、刘少奇汇合了。
在当时,他们被称为中共中央的五大书记。
村子中央坐北朝南的这座房子,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屋子里摆着三张桌子,分别是作战科、情报科和战时资料科。
就是在这里,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指挥了决定中国命运的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
从1948年9月12日到1948年底,人民解放军在辽沈、淮海战役中,已歼灭国民党军主力82万余人,并形成了对北平、天津、张家口国民党守军分割包围的态势。
1949年元旦,北平城里,没有一点新年的气象。
城区早已戒严,人心惶惶。
城门只在早晚打开一会儿,背篓子的是进城送炭的人。
阜城门上守城的国民党军士兵,除了看看城里的白塔,隐隐约约地,还能听到远处传来的炮声。
大家不再相信坚固的城防工事,各人都在打着自己的算盘。
这一天,毛泽东在西柏坡发表了新年献词。
纪录片《中国》观后感1000字范文(3篇)
榴,蚕豆,黄瓜,芝麻,无花果等食品带到我国,还有狮子,犀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马等动物,也传进了我国。我国的音乐 ,舞蹈,绘画,雕刻,由于吸收了外来的文化的长处,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因为当时一些国家之间的交易都是用一些名贵的布匹,也就是丝绸,所以这条路就叫做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连 通着我国和其他国家的情意,丝绸之路能使我国和其他国家紧密相连,让我国变得更加出色。
第一次前往区西部的路上,就是12年,但是张骞还是不想放弃,因为他能不能在历史上名垂千古,就靠这一次 ,第一次去西藏十分顺利,但是在他回来一年之后,他就去世了,班固的弟弟班超,十分像第二个张骞,他们翻过 崇山峻岭,像中国的养蚕,缭丝,冶铁,造纸,凿井,灌溉等技术带向中亚,西亚和欧洲,叫那里的葡萄,核桃,
加快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建立科技创新资源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建 立政
府作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让市场充分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政府充分发挥引导、调控、支持等 作用;建立科技创新的协同机制,以解决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封闭低效、研发和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等问题;建 立科学的创新评价机制,使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我们中国人应该让丝绸之路更加发扬光大。
第三篇:纪录片
《中国》观后感Io。字
大概半年前开始看《中国通史》这个纪录片吧,断断续续的,看完一个时代暂停一会,有时任意点开某个看过 的视频一边听一边做事也是蛮有感觉的。温故而知新吧,而且我还挺喜欢这部纪录片的旁白声音。
清朝的最后近百年,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百日维新,戊戌变法以及辛亥 革命等等,都是以前读书学历史时为了考试而背诵过的名词。今天看完第一百集再来感受一下这些名词,真是五味 杂陈。自大自负,软弱无能,列强欺侮,知耻后勇,奢靡享乐、腐朽没落、冥顽不化、不思进取、全军覆没、维新
《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札记
《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何苏六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札记技术革新对中国纪录片的影响《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是一部关于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社会发展史,是一部关于中国电视纪录片的观念发展史,同时还是一部关于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技术发展史,“技术的发展强过了美学的力量,并强烈地影响了这个新电影的‘外貌’”,在《纪录与真实:世界非剧情片批评史》的这本书中强调了技术在纪录片发展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在中国纪录片史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技术的力量,他对于电视纪录片的语言、风格和观念的演变有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建国初期,当时的电视台硬件设备非常简陋,只有有限的一些过期胶片和几台16毫米的摄影机,洗印工序因为没有专业的设备,要靠人工来完成。
在北京电视台建台时,使用的摄影机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六台16毫米摄影机,其中四台是50年代瑞士生产的发条式的鲍莱克斯,两的台是解放军缴获的美国30年代生产的菲尔姆。
而作为消费材料的胶片,由于价格昂贵,根本不可能放手使用,只能扣紧拟定的拍摄脚本,按照很小的片比进行摄录。
1960年北京电视台从原东德进口了一批AK16马达摄影机,较之原来的每把发条只能拍摄20秒中的摄影机改进了不少。
然而起初的摄影机都不能同步录音,声音和画面的录制只能分开进行。
摄影机和录音机都很笨重,不仅不方便,而且声音很大,不适合在某些场合使用。
另外,摄影机和录音机的配备也不成比例,使得有些内容只能录声音,而有的部分只能有影像,而在后期制作时间较紧的情况下,要对口型也不是意见容易的事。
第一阶段(1958~1977)的纪录片中,声话剥离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时的技术所致,画面是一个轨道,声音是另一个轨道,经常声音是对画面的一种解说,而不是画面和声音的自然合成,所以在当时一般是“画面加解说”的形式。
在这一时期的纪录片基本上是一种单向灌输方式,我说你看,你播我看,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姿态。
在技术上,可以说是因为当时声话对位,声音在很大程度上充当的是一种解说的意味,形成了一种有很浓的宣传味道的形象化政论纪录片形式。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责任与使命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责任与使命近几年,伴随着中国电视传媒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电视传媒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视纪录片这一被几代电视人所推崇的类型节目面临着相当大的压力和挑战。
一方面,从电视纪录片的生产、创作和研究来看,数量和质量都较以前有了相当大的提高,获得的国际、国内奖励也日益增多,电视记录的技术与艺术水平也有了相当的进步,相关的评奖活动、学术研讨也非常活跃。
而另一方面,我们却不得不看到这样一个现实:在电视传媒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主流电视媒体越来越不想增加投入,给纪录片生产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
很多电视媒体的负责人认为这种生产周期较长、投入大的类型节目,尽管可以获得较好的美誉度和较为广泛的社会效益,但是长期“叫好而不叫座”、曲高和寡的表现,给电视媒体带来的经济压力却是难以承受的,因此,电视纪录片在主流媒体中的位置越来越趋向边缘化,尽管有很多纪录片人不甘心这种生存状态,力图从纪录片栏目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探索中,重振电视纪录片曾经的辉煌与风光。
导致出现这种一边“冷”一边“热”状况的原因是复杂的,对此的评价和论说也是多样的,因此,我们有理由面对这样一种情形,重新提出一个看似相当陈旧的命题,这就是当今中国电视纪录片应当和可以承担怎样的责任和使命。
中国电视纪录片已经走过了20多年路程,创作理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最初的“音配画”,到上个世纪90年代的“同期声”,再到21世纪初开始崭露头角的“真实再现”,都对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整体面貌和风格产生了很大影响。
无论主观表达,还是客观记录,创作理念的更迭影响着对中国电视纪录片责任与使命的认识与判断。
纵观当前创作状况,中国电视纪录片的责任与使命,持不同创作理念的纪录片创作群体坚持着各自的道路选择,同时,在不同的纪录片中也有风格迥异的表现:一是个性化路线。
以前从事纪录片创作多年,并曾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辉煌一时的纪录片大家和醉心于纪录片精英化创作的人士,并不把纪录片仅仅看作谋生的职业,而是把它看成是一项神圣的事业,为此他们不辞劳苦,潜心创作,在这个浮华和喧嚣的世界中,默默地找寻、发现和开掘那些常常被人遗忘的角落和人物,为我们搜寻、整理、记录下一段段独特的、新鲜的、感人至深的、发人深省的影像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中国电视纪录片
LOGO
从1993年“纪录片编辑室”推出以来,中国纪录片的 发展的过程中,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优 秀纪录片节目的时代,纪录片节目为中国纪录片开 发市场、忠实的听众创造了大量的纪录片
《行者》是旅游卫视推出的一档标志的旅游节目,人文气 质浓厚,但它也是一个地理类纪录片节目,《行者》栏目 成立于2004年,已走过了十一年的发展历程,其发展的 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方案来和节目风格。
什么是纪录片?
LOGO
1895年—电影 1920年罗伯特· 弗拉哈迪《北方的纳努克》 1926年定义纪录片:特指那些“对时事新闻素材进 行了创造性处理”的影片,而“自认素材”的使用是“至 关重要的区别标准”。
LOGO
蒙太奇的“我看”
选择主题 选择对主题最有效的观察角度 根据镜头质量和主题的需要,对各种可能组接的镜头段落进行选择。
人文精神
《行者》不仅是一个旅游节目,观众得到的是另一种生活体验, 是对生活的另一种态度,行者在路上。在旅行中发现自己,寻找 精神寄托。 《行者》栏目清爽和新颖的视觉刺激的主题,显示出强烈的精神 状态的人文理念,以平民生活的角度为出发点,深切关注生活在 不同的社会环境的人。 作为一个地理类纪录片的《行者》,不仅仅是一个充满梦想的旅 程,并关注环境问题和自然的矛盾和困难,这样带领观众人思考 如何应对这一重要问题,传达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平衡的关系。
LOGO
1、架构影片的方式 解释 观察 谈话 自省
LOGO
1、
题材的选择
比较笼统的方向 从身边选择题材 从细节进行开掘 换一个角度 在时间教育下
LOGO
2、
前期采访
主要目的:进一步掌握和未来影片架构直接有关的叙事信息。 考察并最后确定具体的拍摄对象 为将要拍摄的影片寻找一个恰当的切入点 对拍摄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对将要进行拍摄工作进行视觉上的设计
蒙太奇的“我听”
把声音作为一个有机构成
LOGO
美化新闻片 对时事新闻素材的创造性处理 我视电影为讲坛
LOGO
《意志的胜利》
LOGO
真理电影(真实电影):主张摄影机是„‟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的眼睛 „‟,以最简练的,最生动的方式,把电影语言的词组引向辨析的高 度和深度。一方面,在前期拍摄中不干扰被摄者,不知不觉的摄取 素材。另一方面,在后期剪辑中极大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统辖素材 皆为我的情感和观点服务。 直接电影:尽量让镜头前自生自灭的“事实”在影片中进行“自我阐 述” 。
LOGO
3、
寻找切入点
LOGO
4、
拍摄场地勘察
LOGO
6、
拟定工作计划
主题 题材 动作的段落(预想那些内容) 主要人物 冲突 观众对这一事件存在认知上的盲点 访谈要点 影片结构 影片形式(解释、纪录、访谈、
LOGOBiblioteka 纪录片类型
纪录电影的分类,没有固定的统一标准,依照题材与表现方法的不 同,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政论纪录片、时事报导片、历史纪录片、 传记纪录片、生活纪录片、人文地理片、舞台纪录片和专题系列纪 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