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弗洛伊德宗教观
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弗洛伊德的宗教观
r l in b i c mp e e so n i u so b u ei in ei o y h s o r h n i n a d d s s in a o t r l o . g c g
S m e t u ht a e b e p o c d. o ho g s h v e n r du e
a i rpe tv fps c o nay i h tt e ii rg - n unquepe s ci e o y h a lsst a her lgon o ii
的根本动力基础 ; 而意识则只是心理活动很 小的一部分 , 是 人清醒知觉 的思想或情操 , 是随时可 以观察 的心理现象 ; 前
摘 要 弗 洛 伊德 作 为 精 神 分 析 学 说 的 创 始 人 . 对 宗 教 的 形 成 有 独 到 的 见解 弗洛 伊 德 从 精 神 分 析 的角 度 . 为 宗教 认 起 源 于 图腾 崇 拜 . 而这 些又 是 人 类 潜 意 识 中 俄 狄 浦 斯 情 “ 结” 的产 物 。 本 文 主 要从 他 对 宗 教 的理 解 、 述 来 分 析 他 的 论 宗教 观 . 引 发 了一 些 思 考 并 关 键 词 弗洛 伊 德 宗教 精 神 分 析
关于弗洛伊德的一些认识
名人对于弗洛伊德的评价
社会学家和弗洛伊德研究学者菲力普· 里夫1959年说, “这个人的伟大之处不容置疑,这使他的思想更加伟大”, 而他的写作“也许是20世纪汇成著作的、最重要的思想体 系”。可是,几年之后,一位著名的学者和人文学教授艾 里克· 海勒却在《时报》文艺副刊中说,弗洛伊德是我们这 个时代吹捧太过的人物之一;诺贝尔桂冠的彼德· 梅达沃爵 土称心理分析理论为“本世纪最惊人的知识欺诈”。政治 科学家保尔· 娄森认为,弗洛伊德“毫无疑问是历史上最伟 大的心理学家之一”,而且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神 学家保尔· 蒂利希认为他是“所有深层心理学家当中最有深 度的一位”。可一位英国学者索顿却收集了一些证据,这 些证据,按她自己的意见,是可以证明“(弗洛伊德的)重 要的假说,即‘深层意识’不存在,他的理论毫无根据而 且荒唐可笑”,说他是在可卡因的影响下编制出这些理论 的,说他是“一个虚伪而且没有信仰的预言家”。
性学三论
• 《性学三论》主要研究人类性欲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这是弗洛伊德 继《梦的解析》之后对人性探讨中最富创见和最永恒的贡献之一。弗 洛伊德的《性学三论》于1905年发表,该论文分三个阶段,分别解释 人类幼儿性行为、性本能、性变态,论证“性”心理的某一特定因素 不协调、膨胀造成精神性疾病,“性”心理因素逃脱意识的控制而宣 泄的结果,也是未经正常意识心理加工改造的最原始性动力暴露,并 通过精神分析和强制治疗中获得各种“性变态”症状。他阐述各种心 理病的推动力量都以“性”本能为根基,强调这是他二十多年逐日累 积出的歇斯底里症和其他心理症的经验,就是他最佳的佐证。对于 “同性恋”的论断在3~5岁男女童各自羡慕对方的“性”器官,由于 “性”状态差异,则产生有不同的心理效果,男性产生“阉割情结”, 而女性产生“阳具嫉妒”! • 从这里可以看出他理论重要内容存在明显的片面性,尤其他夸大“性” 心理在整个人类心理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从而把“性”问题看作一 切心理问题决定性根源的极端,完全忽略人类其它活动对人类心理的 影响。
康德与弗洛伊德对宗教与信仰的解读近现代哲学中的宗教与存在观念
康德与弗洛伊德对宗教与信仰的解读近现代哲学中的宗教与存在观念近现代哲学中,宗教与存在观念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而康德与弗洛伊德作为两位重要的哲学家,对宗教与信仰也有着独特的解读和见解。
本文将从康德与弗洛伊德的角度来探讨宗教与信仰的含义以及其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
一、康德对宗教与信仰的解读作为启蒙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康德对宗教与信仰的解读凸显了理性与自由的价值。
他认为,宗教是个人对无限存在和终极真理的认识和追求,而信仰则是人类努力追求那些超越经验界限的东西的行为。
康德主张,人应该通过自己的理性来判断宗教与信仰,而不是迷信盲从。
他认为,宗教是个人自由与理性的基石,通过宗教与信仰,人们可以超越感性的束缚,追求真理、善意与美好。
在康德看来,宗教与信仰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信念,更重要的是它对人类社会和道德行为的影响。
他认为,宗教与信仰可以激发人们追求道德和行善的动力,通过宗教的道德规范和原则,人们可以获得道德行为的指引,从而构建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然而,康德对宗教与信仰并不是完全肯定和盲目崇拜的。
他批判了一些虚无的宗教信仰,如奉行形式主义的仪式化宗教,他认为这只是一种形式的崇拜,没有真正的信仰内涵。
康德主张的宗教与信仰是建立在纯粹理性之上的,它强调理性与信仰的统一,只有通过思辨和判断才能达到真正的信仰。
二、弗洛伊德对宗教与信仰的解读相较于康德,弗洛伊德对宗教与信仰有着较为独特的见解。
他将宗教与信仰视为一种心理现象,并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
弗洛伊德认为,宗教信仰是人类面对无意识中强大力量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
在弗洛伊德看来,宗教与信仰的根源是人类对父权威的崇拜。
他认为,宗教信仰中的神就像是一个父亲般的存在,给人以安全感和保护。
宗教信仰的起源与儿童时期的幻想有关,儿童在面对不确定的现实时会构建一种理想化的父母形象来满足内心的需求,而这种理想化的父母形象在宗教信仰中得到了延伸。
弗洛伊德还指出,宗教信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例如对死亡的恐惧、人生意义的追寻等。
浅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
学号:20075024035文艺心理学论文学院文学院专业汉语言年级姓名论文(设计)题目浅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指导教师职称2011 年 5月20日浅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摘要: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名字是精神分析学说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这不仅在于弗洛德创建了精神分析学说, 而且还在于他穷毕生的精力去阐述、传播、运用精神分析学说。
“精神分析”一词是弗洛伊德于一八九六年三月在其发表的法文论文中首先提出来的。
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一、精神分析的主要观点(一) 潜意识论弗洛伊德早期通过对精神病人的分析, 发现有一个在人的意识之外的精神现象。
他把人的精神分为意识前意识和下意识 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 包括个人此刻意识到的, 以及此刻虽然意识不到,但可以忆起的可复现的部分。
前意识, 是没有浮出意识表面的精神, 是后天形成的。
如人一边打电话一边买东西, 但是他不会挑错东西, 这时买东西是由前意识支配的。
下意识, 又称潜意识, 是深藏在意识下面不为人所知觉不会通过回忆记忆起来的精神内容,它是精神分析的核心部分,是弗洛伊德的理论基础。
下意识这部分往往是不能为风俗习惯道德法律所见容的, 但它不会因此而消灭。
弗洛伊德认为下意识的内容充满本能的色彩, 通常被压抑隐藏着, 只有在精神不正常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
(二) 泛性论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 泛性论即是用性欲来说明心理病因或动因。
但弗洛伊德对性的解释是广义的。
通常人们一般把性和生殖联系在一起, 而弗洛伊德认为生殖固然是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但性还有其它表现形式, 他用性来解释人的各种行为, 他认为所谓的儿童“性”生活, 既包括两性关系, 也包括使身体产生舒适快乐的情感, 像幼儿的求人爱抚、喜欢偎傍人和母亲的抚摸甚至文艺创作等举止心态都可视为性欲的表现。
弗洛伊德认为有些正常人, 尤其是天赋甚高的人, 会在高尚的文化活动中使自己幼年那种被压抑的欲望得到满足, 而且弗洛伊德把人类的文艺创作、宗教活动等都说成是性本能冲动升华的结果。
弗洛伊德主义
派别定义
弗洛伊德什么是弗洛伊德主义,按照弗洛伊德自己的说法,弗洛伊德主义是他“研究和治疗”癔病(神经症) 的方法。弗洛伊德心理学包含两个不可分割的内容:第一部分是精神病的治疗方法及其理论;第二部分是关于人 的心理过程的理解。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领域是一个深不可测的巨大的世界,它最深层有着神奇的不能被人 意识到的东西,这是一个充满魅力的领域。
本能,弗洛伊德把它解释为由躯体的内部力量决定着人的精神活动的一种先天状态,就像一条河,总是沿着 特定的河道在奔流。它来源于身体内部的刺激或是来自身体内部器官的生理刺激,或是来自某种感觉器官的心理 刺激。它与外部刺激具有不同的心理效应,本能刺激主要是由机体内部需求状态所产生的心理效应,是一种固定 的力,只能依靠适当地改变内部的刺激状况来对付或解除这种冲击和力量;而外部刺激往往是躯体以外的个别冲 击,暂时的、不固定的,因此,只能靠个别的相应的行动方式来加以排除。
弗洛伊德认为,人体有多少需要,就有多少本能,因为一种本能就是一种人体需要在心理上的表现。在弗洛 伊德早期的理论中,把本能分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两类。自我本能是与个体生存相的一类本能,如求食、自卫等, 其作用就是保存个体。自我本能还有对人格形成的意义,就是驱使人实现自我理想。性本能指与性欲和种族繁衍 相关的一类本能,其作用是保存种族,繁衍后代。
⑵释梦理论,弗洛伊德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把梦的内容所表示的意义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表层意义,是梦 的“显意”,指梦者可以回忆起来的梦的情境及其意义;一个是深层意义,是梦的“隐义”,指梦者通过联想可 以知道隐藏在显意背后的意义。
发展时期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创立和发展可分为两个时期,1913年前属于早期理论,弗洛伊德奠定了精神分析学 的基本理论基础。精神分析学被学术界许多领域所接受,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思潮。同时,其内部也潜伏着观点的 分歧,终于在1911年和1913年出现分裂。1914—1939年属于晚期理论,这一时期弗洛伊德转而应用精神分析理论 解释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进程和基础,从而形成了具有哲学性质的弗洛伊德主义。
弗洛伊德
一、意识与无意识艺术创造是人类审美活动的特殊形式,它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家头脑中的反映,并受着经济基础的制约,因此恩格斯指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
”①然而,艺术创造更是一种人类自我认识和探索的手段,它是极富形象化和个性化的精神思维活动,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在艺术创造中都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在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时代,人们甚至把艺术创造完全看作一种心理活动并企图用天才、气质等先天因素来解释艺术心理中的个性化机制。
尽管柯勒律治反复强调诗歌是心灵的产物,但他把意识看成这种心灵运动的决定力量,他在《论诗或艺术》中指出:“在每一件艺术品中都有着外部与内部的调和;有意识的东西对无意识的东西有那么深刻的影响,以致它显现在无意识的东西之中。
”②与此相袭相悖,弗洛伊德不仅认为艺术创造纯粹是心理活动,而且认为最终是心理需要决定了这种心理活动,最关键的是他认为艺术创造是由人的无意识所支配制约。
他的这些观点是以一整套较为系统的“深层心理学”理论作为科学依据的。
弗洛伊德的“深层心理学”最初是建立在意识和无意识这两块基石上的,他把种人格机制的二元结构看成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主体;无意识是广阔有力、决定意识的部分,而人的能动意识过程却仅仅是心灵分离出的小部分或某些外在动作。
这即是说,人的精神活动若是座冰山,只有很小的部分浮于意识领域,而绝大部分都淹没有意识水平面之下,处于无意识状态。
这一发现无疑导致了人们对自我心理深度决定力量的重新认识,这是人类自我探索历史中一次重大的转折。
1923年,弗洛伊德注意到了维持个体生存及绵延种族的各种性能量,这种蓄储着大量原始冲动的“生活本能(eros)”是用笼统的无意识理论无法细分和概括的。
因此,在《自我和伊特》一书中,他引入了“伊特”和“超我”这两个概念,修改了意识和无意识的简单划分,最后确定了自己的心理机制结构理论,对人的心理机制和级差提出了更基本的、更严格的标准,文艺创造中的心理机制也正是在这种普遍心理机制的基础之上形成的。
论弗洛伊德的文化观-精品文档
论弗洛伊徳的文化观自大学时代起,弗洛伊德就对哲学和人文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当垂暮之年回忆起自己的生命历程时,他把自己晚年对人文科学的兴趣称为一种“回归”,是经历从“医生时光走过自然科学、医学,以及心理治疗的迂回道路”,最终又回到了“那些曾经在年少时代使他迷恋的文化议题”。
弗洛伊德用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去分析人类各种文化现象,对文化的定义、构成、起源、发展做出了具有浓厚的精神分析理论特色的阐释和说明。
、对文化的定义弗洛伊德的文化观主要集中在《一个幻觉的未来》和《文明及其缺憾》两本著作之中。
在前一本书中,他对文化作了如下定义:所谓人类文明,对此我的意思是说,人类生命从其动物状态提升而来,而且不同于野兽生命的所有那些方面我不屑于对文化和文明加以区分一一如我们所知,人类文明常常向观察者展示两个方面。
一方面,它包括人类为了控制自然的力量和汲取它的宝藏以满足人类需要而获得的所有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它还包括人类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调节那些可资利用的财富分配所必须的各种规章制度。
在《文明及其缺憾》中,他再一次强调了自己对文明的看法:文明这个词描述了人类全部的成就和规则,这些成就和规则把我们的生活同我们动物祖先的生活分开来,并且服务于两个目的一一即保护人类免受自然之害和调节他们的相互关系。
由以上定义可知,弗洛伊德对文化的理解强调了三个方面: 第一,文化和文明是两个相同的概念。
将“文化”与“文明”两者对立起来,是德国学术界的一种传统,弗洛伊德将“文明”和“文化”等同起来,既体现了他的文化观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人类学的传统,也体现了他对德国传统哲学的反叛精神。
第二,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
通过把“文明”和“文化”这两个概念界限的消除,弗洛伊德准确地抓住了文化最为本质的特征,即文化是人类的专属所有物。
第三,文化包含两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人类通过控制自然而获得的财富、知识和能力,二是用以分配财富和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各种规章制度。
弗洛伊德的“三我”结构和宗教理论
弗洛伊德的“三我”结构和宗教理论作者:杨晖唐艳玲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1期[摘要]宗教理论是弗氏整个理论体系的一块试金石,透过它我们将发现精神分析理论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本文从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这一人格“三我”结构出发,探讨这一结构在其解释宗教起源与发生中的适用性问题。
[关键词]宗教人格三我弗洛伊德[中图分类号]B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1-0038-02弗洛伊德写了《精神分析导论》《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分析》《释梦》等一系列杰出论文,而他的影响则远远超出了那一学科内部,波及文学、艺术、文化等领域。
就我国而言,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读者,对弗洛伊德的了解主要集中在他的梦理论、人格结构、意识学说以及他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歌德、达·芬奇那几篇惊世骇俗的论文,而对他的宗教理论则相对了解较少。
这一方面是因为宗教研究在国内学术界长期处于一种边缘状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宗教理论在弗洛伊德的整个理论架构中是较为薄弱的一块,它远未获得一种成熟的系统性和严格的经验研究支撑。
但是,宗教理论或许是弗氏整个理论体系的一块试金石,透过它我们将发现精神分析理论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本文从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这一人格“三我”结构出发,探讨这一结构在其解释宗教起源与发生中的适用性问题。
弗洛伊德的宗教研究贯穿了几十年,早在1913年,他就发表了《图腾与禁忌》这本小册子,尝试把精神分析学说运用于原始文化研究。
之后在他晚年,他又发表了《一种幻想的未来》(1927)《文明及其不满》(1930)和《摩西与一神教》(1939)等论文,将早年的研究继续推进下去。
事实上,从《一种幻想的未来》开始,弗洛伊德的研究重心就发生了“一个重大转变”:“我的兴趣在自然科学、医学和心理治疗学等领域里经过了长期的迂回曲折,之后它回到了很久以前就吸引我的文化问题上来。
”①弗洛伊德至少有一个关于宗教的主要观点是为人熟知的——他说宗教是人类集体的“强迫性神经症”。
弗洛伊德论宗教与科学
维普资讯
第8 卷第 6 期 20 0 6年 1 2月
武 汉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J f h nU i f c. T c . Sca S ineE io ) .o a n.o i& eh ( oi ce c dt n Wu S l i
Vo . No 6 1 8, . D c2 o e. o 6
弗洛 伊 德 论 宗 教 与 科 学
黄 忠 晶
( 江南大学 法政学 院 , 江苏 无锡 2 4 2 ) 1 12
摘要 : 弗洛伊 德在 将 自己的研 究转向人类社会领 域时 , 着重探 讨 了 宗教 与科 学 问题 , 深入探 讨 了宗教 的起源 、
13 ) 99 将研 究转 向人文社会科 学领域时 , 教 宗
问题是他着力探讨的一个主题。弗洛伊德首先探 讨了宗教的起源 。在人类进入文明之初 , 他们的
生 活状况并 不好 , 至 可 以说是 难 以忍 受 的 。 自 甚
然以非人力所能抗拒 的地震、 洪水泛滥、 暴风骤雨 等伤害人类 。人类 的身体会逐渐衰 老, 死亡对于 原始人类来说 , 是一个重大的痛苦之谜 , 他们感到 自己的命运是残酷 的, 而且无法把握 。文 明社会 给人类带来贫困差距 , 各种禁律和社会 制度 的不 完善, 也使人类遭受一定程度的痛苦 。总而言之 。 人们仍然处 于孱弱无助的状态 。这种孱弱无助的 状态 , 使他们寻求神的帮助, 这就是宗教的起源。 最初人类是通过将 自然人性化 , 自然的力 把 量变成了神 。这时的神具有三重作用 : 它们必须 驱除自然的恐惧 ; 必须使人和残酷 的命运协调一 致, 特别是像死亡 中所表明的那样 ; 必须补偿文明
永远的弗洛伊德——由《弗洛伊德主义新论》引发的感想
心理研究Psychological Research2023,16(2):189-192由车文博先生与郭本禹教授联袂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新近发行的三大卷本皇皇巨著《弗洛伊德主义新论》(以下简称新论)分置案几床头已有月余。
按车先生在其《西方心理学史》一书中所倡导的读书四法的第一要诀“整体把握法”,认认真真地对导论、三大卷分卷主编撰写的前言及结束语一字一句读了不下三遍,对自己授课时或藏书中没有关涉到的人物、章节也断断续续地看了两遍。
翻阅品味间感慨万千、浮想联翩,但掩卷提笔、细说点评又不知从何写起,踌躇多日竟毫无进展,最后还得仰仗弗洛伊德“出手相助”定下写作思路:采用变通的自由联想法,信马由缰、收放随性、不拘格式、繁简由己。
1引子2006年指导过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心理学的公众与专家形象探究》。
为了与心理学专家相匹配,所调研的公众特意选定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有一千二百余人完成了公众版问卷,对其中几道题项的作答发人深省。
(1)您认为心理学工作者主要是从事什么工作的?多数人回答是穿白大褂给人治病的。
(2)请您写出所知道的心理学家的名字。
绝大多数被试言明一无所知,但有80余位写定弗洛伊德这一鼎鼎大名,使其稳居榜首,而在心理学界如雷贯耳的冯特、华生、斯金纳、马斯洛、班杜拉等巨擘则无人知晓。
更令人汗颜的是,国内学者竟无一人被提及。
(3)请列出您读过的经典的心理学著作的名称。
与上一题的作答高度一致,绝大多数被试明言一本心理学著作也没仔细读过,但有54人明确写到曾拜读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尽管读不太懂),依然无出其右者。
可以预见,时至今日再问同样的问题,也不会有多大改观,或许心灵鸡汤类、励志类或幸福类的冒牌心理学作品会被提及一二。
不禁感叹三声:弗洛伊德,永远的弗洛伊德,心理学界无人比肩的弗洛伊德!无独有偶,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为了扭转教师授课时只空讲理论而不(或难)顾及实际操作或具体实务的窘境,切实提升教师们的心理辅导与咨询水平,与台湾彰化师范大学辅导与咨商学系达成深度合作意向。
宗教心理学视阈下弗洛伊德的宗教经验观——兼论弗洛伊德理论的X模型
、
宗教 神 秘 经 验是 一种 潜 意识
弗 精 神分 父 。他 心理结
说 l l
洛 伊 德 ( imu d F e d 1 5 Sg n ru , 8 6—1 3 是 9 9) 析 心 理 学 的 创 始 人 , 誉 为 精 神 分 析 之 被 的 精 神 分 析 学 说 由 三 大 部 分 构 成 : 是 一 构 说 ; 是 人 格 结 构 说 ; 是 心 理 动 力 二 三
基 金 项 目 : 疆 维 吾 尔 自治 区 大 学 生思 想 政 治教 育科 研 规 划 项 目( 8 ZY 2 ) 果 新 0 SJ 0 9 成
作者简介 : 周普元( 9 9一) 男, 17 , 新疆师范大学法经 学院宗教 与 民族研 究所讲 师, 学硕 士, 哲 主要从 事 宗 教心理学研 究。彭无情 (9 0一) 男, 18 , 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讲 师, 哲学硕士 , 主要从 事宗教 学研 究。
理 学层 面 阐释 了宗教 中的神 秘 经 验 问题 , 建 立 了弗 洛伊 德 理 论 的 x模 型 , 示 了“ 神 合 一 ” 宗教 神 并 揭 人 等 秘 经验 , 实质 是 人 的 一 种 潜 意识 状 态 。这 预 示 了 心 理 学 是 宗教 神 学 的 “ 险 伙 伴 ” 弗洛 伊 德 理 论 的 其 危 。 x模 型 的建 立 , 以使 人 们 更 加 深 刻地 认 识 和 对 待 心 理 学 潜 意 识 理 论 , 起 步 中 的 宗教 心 理 学 学 科 建 设 可 对
有所裨益。
关 键 词 :宗教 心理 学 ; 弗洛 伊 德模 型 ; 宗教 神 秘 经 验
中图 分 类 号 : 11 B 5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8— 35 2 1 )4— 0 6— 5 10 2 9 (0 0 0 0 0 0 收 稿 日期 :00—0 21 4—1 1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学说视域下的简·爱的宗教观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学说视域下的简·爱的宗教观作者:张春晖叶汝惠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1年第7期张春晖,叶汝惠(保山学院,云南保山 678000)摘要:本文运用弗洛依德心理学的“三部人格结构”来解析简·爱宗教观的形成。
本我是人的精神世界里潜意识的本能冲动和欲望。
超我是宗教、教育和法律等社会的外在规约系统在人的精神世界里的反映,它的职能是规范和制约本我。
本文认为,本我对应简对世俗之爱的求索,而超我照应简的宗教良知。
简的人文主义的宗教观的形成,实质上是本我和超我矛盾冲突和协调统一的结果。
关键词:宗教观;超我;自我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1)14-0273-02《简·爱》是英国维多利亚文坛上绽放的一朵奇葩。
该作自问世以来,虽经时日磨洗而弥见其光芒。
尤其是主人公简﹒爱那起伏跌宕的人生经历和其内在的精神力量,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们自我意识的觉醒,从而投入到为争取自身独立、平等和自由的斗争洪流中去。
简的宗教观,作为其内心世界的重要一部分,近年来有关著述颇丰,但都缺乏系统的理论挈领。
本文以弗洛伊德心理学说中的人格结构理论作为理论统领,系统地阐发简的宗教观的发展乃至成熟的“天路历程。
”一、弗洛伊德人格结构学说弗洛伊德,奥地利医生和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他把心理学的研究带进了人的深层精神世界,成为该领域开一方先河的领军人物。
1923年,弗洛伊德在他的〈自我和伊底〉一书中,修正了他早年的“二部人格结构学说”,提出了新的“三部人格结构,”即“自我”、“本我”和“超我”。
“本我”是潜意识里基本欲望和原始冲动。
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它不理会社会道德等外在的行为规范,按快乐原则行事,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超我”是道德习俗、宗教法规等外在社会规约的内在化,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对弗洛伊德理论的评价
对弗洛伊德理论的评价THINKING读书有感20世纪以来,凡是与人类精神生活有关的科学文化活动以及探讨人的本质的形形色色的理论学说,或多或少都烙上了弗洛伊德的印记。
现代心理学(处于主流地位的学院式心理学)对心理的研究往往缺乏“人”的维度,也就是说不是从人自身出发,不是人把握自身的心理,而是似乎某个客观的、外在于人的“第三者”在看心理。
这样,学院心理学本身主要关心的是对于人的微不足道的问题,而爱、死亡、不幸和人的命运等这些普遍关系到人的问题,却处于主流心理学的视野之外。
这也就是精神分析为什么会生生不息的原因所在。
忽然记起了lol游戏解说冷小莫的一句话:“倘若对手过于强大,那我们就该避其锋芒,剑走偏锋!”学院心理学派别盛行的那个时代,弗洛伊德并没有选择在认知、行为等领域里和其他心理学一教高下,比一比谁的研究更加深入。
就算他赢了,也不过是心理学长河里的一颗卒子,溅不起多少浪花。
所以,他剑走偏锋,走的很偏很偏,甚至成了备受争议的一个人,不少人都在反感他的理论学说。
剑走偏锋的确很容易走入一个极端,但却不一定只会博得旁人的厌恶和白眼,或许也能像弗洛伊德那般,赢得一个时代的青睐。
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运动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他以其对人类精神和行为所做出的惊世骇俗的发现,不仅使当代人对自我和世界的认识,以及日常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而且波及到诸多科学领域。
但是,弗洛伊德同样是20世纪最受争议的思想家之一。
对待他,我们应该客观评价。
弗洛伊德的1 开辟了潜意识心理学研究的先河这是弗洛伊德最重要的贡献。
尽管有人质疑”弗洛伊德发现了潜意识“这一说法,因为近代不少人都对前意识进行过研究,比如说莱布尼茨,赫尔巴特,费希纳等人,但是,精神分析对潜意识的探讨内涵丰富,观点独到,意义远大,因此这一说法并无夸大的意思。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尔曾说:“从心理学的历史发展来看,现代心理学创始人冯特所忽视的潜意识问题,正是弗洛伊德所重视的问题。
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宗教心理治疗的双重X模型
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宗教心理治疗的双重X 模型*周普元**摘要:弗洛伊德所倡导的驱力模式,经过荣格、阿德勒、埃里克森、弗兰克尔等人的过渡之后,进一步演化为自我模式、关系模式和自体模式,它们从学科内部推动着精神分析运动向前继续发展。
存在分析宗教心理学是连接精神分析宗教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宗教心理学的桥梁。
精神分析的基点是“潜意识”领域,竭力向“意识”呈现人的本能的事实,而存在分析的“意义治疗学”则寻求精神现实的意识。
文本构建了存在分析的双重X 模型,运演了第二重X 模型的大我在心灵动力的驱使下,唤醒第一重X 模型的小我在本能和冲动的游离状态中对自身人性的重视,唤醒一个作为万物灵长所必须承担的责任。
存在分析的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精神分析的治疗原理,即作为第一重X 模型的人(主体)认识到自己(自我中超我的层面)与第二重X 模型的客体大我世界(世界的爱、良心、责任、意义等)存在的差距,进而产生心灵动力———紧张,在意义意志的指引下,个体自我在世界客体中寻求现实意义,唤起自我在被抛的世界中生存下去。
本文进一步探讨宗教在心理治疗和心灵治疗(精神性治疗)中的作用,并探讨牧师与心理医生的关系,期望对起步中的中国宗教心理学学科****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指导下新疆地区个体宗教心理研究”(18XZJ016)的阶段性成果。
**周普元,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研究员。
建设有所裨益。
关键词:宗教心理学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双重X模型宗教心理治疗宗教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工具研究宗教现象的特点和规律的交叉学科。
其研究人员一般分布在三个研究领域:宗教学、宗教神学、心理学,其研究对象可以分为个体生命周期和群体历史文化的宗教心理发展问题,可以是对有神论宗教现象的规律性研究,也可以是对无神论者与宗教关系的研究。
由于宗教心理学是建立在心理学理论之上的且与宗教学相互交叉的学科,心理学的三大势力也显然是宗教心理学研究主要流派,它们分别是行为主义宗教心理学、精神分析宗教心理学、人本主义宗教心理学(含存在主义宗教心理学)。
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的比较
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的比较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差异的主要方面列举如下:发展弗洛伊德把他的研究集中于六岁前就形成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因为他感到人格发展的大部分最重要的东西那时就已形成。
而埃里克森研究的是贯穿整个人生的人格发展。
尽管荣格也相信重要的发展在整个人生中都会出现,但是,埃里克森对发展过程的阐述比荣格更为详尽。
自我心理学埃里克森把注意从本我转到自我的研究上来。
他把社会看成是潜在的力量源泉,而不是把个人当作与社会作斗争的战士。
柯西尼(Consini)对这一点作了以下解释,埃里克森并非把个人当作社会力量的玩物,而是向人们呈现了一个正在生成的个体的概念,由于受到人生危机的挑战,从而使他以胜利者和强者的形象出现。
这就意味着埃里克森把个人当作自身的主宰,当作命运之船的船长,而不是那种不得不服从别人支使的船员。
埃里克森具有一种乐观而富于创造性的人格观。
潜意识心理虽然埃里克森的理论强调意识的自我,但他并不完全忽视潜意识的机制。
事实上,尽管自我从某些社会经验获得力量,但是这些经验本身却大部分是潜意识的。
精神治疗我们已经看到,埃里克森把成功地通过人生八个发展阶段从而获得希望,意志,目的,能力,忠诚,爱,关心和智慧等美德的人看成是健康的人。
如果没有获得这些美德,那他们的自我就会比健康人的自我更脆弱,帮助提供形成这些美德的各种条件正是治疗者的职责。
这与弗洛伊德把使用诸如梦的分析和自由联想法的治疗作为有助于了解潜意识的信条截然不同。
宗教弗洛伊德对宗教的看法是模糊不清的,他认为宗教仅仅是建立在幼年恐惧和愿望之上的集体神经病症。
埃里克森完全反对这个观点。
他认为,宗教是许多人真正需要的东西。
多少世纪来,人类一直运用宗教来更好地表达人生的各种事件,从而减少对人类的威胁。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如果没有宗教,成千上万人的人生中将会充满着不确定性。
在这方面,埃里克森与荣格和阿德勒的观点是相吻合的。
我们知道,虽然埃里克森自称为弗洛伊德的信徒,但他的理论与弗洛伊德的理论很少有共同之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观点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观点摘要:奥地利著名科学家弗洛伊德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医疗实践,逐渐认识到,不仅歇斯底里患者,而且正常人,在意识的背后都可能具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和冲动,因不被社会习俗、道德法律所容许,必须被压抑下去而不被意识到。
这些被压抑于心灵深处的欲望和动机构成了人的潜意识,它是人类一切精神生活的根本动机。
这种潜意识学说,构成了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
弗洛伊德正是沿着这条线索,逐步发展、完善了他的精神分析学说,这是人类认识自我历程中的伟大成就。
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潜意识正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5.6-1939.9.23),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是属于性的,性的扰乱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
著有《性学三论》、《梦的释义》、《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所创立。
精神分析学说大致可以概括为五个观点:即分区观点、结构观点、动力观点、发展观点和适应观点。
精神分析的分区观点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分为无意识和意识两大层次,二者之间为前意识。
无意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深层结构,包括原始冲动和本能,这些内容因为同社会道德准则相悖,因而无法直接得到满足,被压抑在无意识中。
无意识里的内容并不是被动的、僵死的,而是积极活动着,时刻寻求满足。
前意识是介于无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一部分,是由一些可以经由回忆而进入意识的经验所构成,其功能是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从事警戒任务,它不允许无意识的本能冲动到达意识中去。
意识则是心理结构的表层,它面向外部世界,是由外在世界的直接感知和有关的心理活动构成。
弗洛伊德把人格的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这就是其结构观点。
代表追求生物本能欲望的人格结构部分称为本我,是人格的基本结构,是人格中的一个永存的成分,在人一生的精神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研究及主要理论观点
1
人格结构理论
关 键 词
人格发展阶段论
2
五个犹太人改变了西方世界: 1、摩西,他说一切都是律法; 2、耶稣,他说一切都是苦难; 3、马克思,他说一切都是资本; 4、弗洛伊德,他认为人的一切活动的根本动力源于动物性本能,即 性。在文明、道德、法律的框架下,人本能地将性压抑于潜意识之 中,以其他形式发泄; 5、爱因斯坦,他说一切都是相对的。
5
现实环境
协 调
自我
个体
超我
冲 突
本我
6
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id):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 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 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 本我具有很强的原始冲动力量、弗 洛伊德称其为力比多(libido)。 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非社会化 和混乱无序的。它遵循快乐原则。
7
弗洛伊德认为幼儿的精神人格完全属于本我, 幼儿没有羞恶观念,其全部生活都受欲望支 配,不管条件和社会道德,处处要求满足自 己的愿望,寻求快感。他说,孩子们不管社 会的一套常规,“他们都顺其自然地暴露自 己的兽性”。孩子在幼时常是毫不隐蔽地表 现利己主义。但是随着小孩年龄的增长和经 验的累积,教育和习俗的影响,会不再盲目 追求满足,渐识时务,从本我中分化出自我。
13
性器期:4~5岁左右。此期间儿童 性生理的分化导致心理的分化,儿 童表现出对生殖器的极大兴趣,性 需要集中于性器官本身。他们不仅 通过玩弄性器官获得满足,而且通 过想象获得满足。此期间男孩会经 理“恋母情结”,对于女孩,则经 历“恋父情结”。
潜伏期:6~12岁左右。在这一 时期,儿童的兴趣转向外部世界, 参加学校和团体的活动,与同伴 娱乐、运动,发展同性的友谊, 满足来自于外界、好奇心和知识 满足,娱乐和运动等,
我对弗洛伊德及其作品的浅识
我对弗洛伊德及其作品的浅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年出生于捷克的弗莱堡,四岁时移居维也纳,其后的一生大部分在此度过。
他毕业于维也纳大学医学院,随后专门从事精神医学的研究。
1939年病逝于伦敦。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被誉为精神分析之父,是影响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他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在现代心理学众多理论体系中独树一帜。
它从心灵深处分析探讨人性,由心理结构说、人格结构说和心理动力说三大部分组成。
这一学说不仅在心理学方面有卓越的贡献,而且影响到社会学、人类学以及文学、艺术、宗教、史学等各方面,几乎遍及人类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精神分析是一种治疗神经病的方法,也是一种研究心理功能的技术,以后形成一种心理学的理论,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学派。
《梦的解析》是精神分析学派的最重要的经典,也是弗洛伊德的成名作,被认为是当时最富创见的著作之一。
这本书可以分为六个部分:一、对儿童的梦的研究;二、探讨梦的检查作用;三、探讨梦的象征作用;四、分析梦的运作;五、分析几个真实梦境;六、梦的作用在于满足愿望。
可以说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都在这部著作当中得到精深的表述。
弗洛伊德认为,梦并不是毫无意义的心理活动,而是愿望的满足,是潜意识中性欲在作祟,它不仅是解答正常人潜意识活动之谜的关键,还是通达病态人格的捷径。
本书用一种心理学技术使梦获得解析,让每个梦都可表现出一种富有意义的精神结构,且在清醒状态的精神活动中占有一个特殊的地位。
梦具有在清醒状态下所不具备的更多的记忆力,这具有重要的理论性。
影片《爱德华医生》可以说对佛洛依德的作品做了最形象的阐释:一、是心理医生彼特森运用佛洛伊德精神分析法治好了“约翰”的病;二、是心理医生彼特森和老艾利克斯运用梦的解析找到了爱德华的尸体和杀人凶手。
影片中的约翰在他的儿童时代经历了一场意外——小时候他从楼梯扶手滑下,不小心将扶手下端的弟弟撞死,这使约翰的童年梦上了一层阴影。
第五章 弗洛伊德主义
文明创造与社会进步与性本能的升华
被压抑的性本能得以升华,可以为文 明创造和社会进步提供动力,艺术大 师与伟人正是依靠心理能量升华取得 辉煌成就的 换个角度,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以牺牲 个人幸福为代价的 人类社会的宗教和道德皆来自性本能 的压抑与转移
第二节 阿德勒与荣格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 1870.02.07-1937.05.28],精神分析学派内 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由生物 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 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阿德勒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郊区一个富裕的谷 物商人的家庭,但却度过了一个不幸的儿童时 代,从小因患脊柱症而身体孱弱、行动笨拙, 喉部也常因哭叫而感觉窒息。三岁时,睡在身 旁的弟弟去世,又他幼年有两次被车撞的经验, 使他十分畏惧死亡。五岁时,因得了肺炎,痊 愈后决定当医生。求学时成绩平平,数学成绩 极差,然因父亲不断地支持、鼓励,他终成班 上数学最好的学生。
本我、自我与超我共同构成人格的整体, 社会借助“超我”压抑“本我”,故而 个人与社会之间必然存在冲突,人类的 历史就是个人本能遭到压抑的历史。 “自我”处于本我、超我与现实外界之 间冲突,一旦承受不住压迫而自认软弱, 就导致精神的焦虑症状。必须三者相互 作用的平衡才能保证人格的健康。
社会历史学说
一、弗洛伊德
生平: 1856-1939,出生于奥地利的犹太商人家庭, 一直从事医学学习、研究和工作。1882年在 维也纳开办私人诊所,研究并治疗歇斯底里 症,遭遇严重的辱骂攻击仍不停止,随着治 疗案例的成功而逐步获得名誉。1902年创立 “心理学周三学会”,1908年改为维也纳技 术分析学会,标志精神分析学正式获得学术 界认可,并随后影响全世界。1938年,纳粹 入侵奥地利,弗洛伊德逃往英国,次年病逝 于伦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弗洛伊德宗教观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李磊
【摘要】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对宗教有专门的论述,形成了完整的宗教解释理论。
本文梳理了弗洛伊德对宗教的几个观点,试图展现其宗教观。
【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宗教
作为精神分析学的鼻祖,弗洛伊德为文化研究引入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提供了无数篇论文,尤其实在宗教的研究上。
自《图腾与禁忌》与1913年出版以来,伴随着思想上的革命,更多的是对用精神分析范式研究宗教的诘难与质问。
首当其冲便是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在其著作《研究的逻辑》中用证伪原则指出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永远不可被“证实”,因无任何行为得以证明其存伪。
1虽然科学家普遍接受波普辨明科学与非科学的方法,然而在科学哲学与一般哲学领域内,仍有争议。
如今精神分析学派仍然在科学心理学与人文心理学之间摇摆,但弗洛伊德的宗教观依旧在宗教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图腾与禁忌》和《文明及其不满》中,弗洛伊德提出了一种完备的有关宗教信念和宗教其他方面的心理学理论。
而且对于更为正宗的心理学没有谈到的宗教的某些方面,如献祭、圣餐、宗教仪式和象征等,也给出了解释。
下面我将展开陈述其宗教思想。
一、上帝是父亲形象的投射
弗洛伊德关于宗教的最有影响的理论,是认为上帝是父亲形象的投射。
这个理论是以俄狄浦斯情结为基础的。
俄狄浦斯情结的理论认为,男孩在其幼年时期与他们的母亲之间有一种性爱关系,并包括一种伴随性兴奋的幼儿性欲;但是,这种欲望却被父亲这个可怕的对手所挫败,并产生一种可能被阉割的畏惧感。
这一点最后通过对父亲的认同并将其形象内化为超我而得到解决。
儿童在依赖父母并需要保护的长时期内,形成了一种对父亲的矛盾态度,对父亲的敌意被压抑下去,但却留下一种负疚感。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女孩身上。
被神化了的父亲人格具有全能、全善、全知等绝对品质,他把孩子们所期待的那种保护提供给一切面对自然和社会灾难而需要安全感的人,这些人自然也就成了上帝的信仰者,弗洛伊德进一步分析说:“成长中的个人会发现,他命中注定永远作个孩子,要是没有保护他自己根本应付不了各种奇怪的超级力量所带来的打击;他认为这些超级力量是聚集在父亲这个形象上的,因此父亲形象就是上帝,他既害怕又想讨好这个上帝父亲,同时又依赖上帝父亲为自己提供保护。
人对于父亲形象的期待表达了人寻求保护自己软
1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弱无能状态的真实动机。
孩提无助自然会祈求保护,同理延及成人也会寻求一种超越自身能力的保护,这样的本能反应正是宗教形成的原因。
”2
二、图腾与禁忌
弗洛伊德最有名的宗教论著是《图腾与禁忌》。
在这本书中,他借用了达尔文关于早期历史的猜测,即认为许多世代以来,原始人“群”是由单个强有力的男性来统领的,这个统领喜欢所有的女性,并为此赶走或杀死了其他男性,包括他的儿子们。
于是,兄弟们联合起来反抗,杀死并吃掉了父亲,占有了那些妇女。
这导致了一种强烈的罪恶感,并且可能导致社会组织的崩溃;其结果是杀死图腾动物的禁忌出现图腾动物曾是这个部落的象征,现在则象征着父亲,后来变成上帝;同时出现的另一禁忌是与组织内女成员发生性关系。
图腾动物和上帝这两者都象征着父亲。
其结果是与上帝的和好中。
那个既可爱又可怕的父亲受到哀悼,并且,最后内化为超我。
聚在一起吃喝是友谊和相互承担责任的象征,并且使参与的人感到像是亲属,如同血缘兄弟。
他们还感到自己与牺牲的图腾动物和上帝是同类。
对这些事件的记忆被以后的世代所继承,并在定期宰吃图腾动物的仪式中得到纪念,而宰吃图腾动物已成为原始图腾崇拜的一个基本特征。
由此,弗洛伊德认为,宗教并非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而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
在人类史前时期,曾经经历过一个漫长的泛灵论或自然神论时期,人们把梦幻中形成的灵魂观念赋予自然万物,人们生活在自己所创造的精神世界里。
只有到了图腾文化阶段,伴随图腾崇拜而产生的一系列严厉的禁忌与戒律,才出现最早的宗教,并开始盛行各种繁琐的宗教礼仪。
图腾动物代表父亲的形象,图腾制度所实施的禁止杀害图腾动物,禁止与本图腾氏族的女人性交的两个禁忌,恰巧与俄底普斯情结相一致。
三、宗教与神经病
贯穿弗洛伊德有关宗教的著作的一个主题就是讲宗教行为、宗教信念、宗教体验视作一种强迫性神经官能症。
弗洛伊德认为,宗教是人类高级的精神活动中一个最重要的领域,它支配着人类最强烈的情感力量。
他认为,宗教的产生同样源于人性的特点,人的本性要求遵循快乐原则,努力寻求幸福和保持快乐。
但是,人的美好愿望与人的现实生活是不一样的,人的一生会面临无数的威胁,痛苦和焦虑,幸福至多是短暂的体验和微弱的满足。
痛苦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人自身的肉体组织,人注定要衰老,患病和死亡;
2.来自外部的自然界的压力,变化莫测的自然力量无情的给人类带来无数的灾难和不幸;
3. 来自人际关系的失调,这方面的痛苦不仅无法避免,而且比前两个更加痛苦。
正是
由于人类面临着这些方面的压力与痛苦,所以迫切需要一种精神麻醉来减轻人们的压力与痛苦,而宗教就是适应这种需要的产物。
宗教通过贬低生命的价值或歪曲现实世界的途径,强制人们处于幼稚的心理状态,诱惑人们陷入一种群众性妄想,从而避免痛苦,
2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长春出版社,2004.
获得快乐。
在弗洛伊德看来,宗教的功能至多是使许多人摆脱极度紧张的情绪,成功的使他们免患精神疾病。
四、弗洛伊德宗教观的小结和评价
弗洛伊德的宗教观与其精神分析学一样,很难被检验,但由于他对宗教体验的重视,至今仍是重要的研究对象,数目可观的科学家至今仍在对其理论进行分析检验。
然而弗洛伊德在其思想中始终对宗教持有一种敌对的排斥态度,这或许和他早年的圣经学习经历有关。
与其思想相似的荣格则持有不同的看法,他并不认为宗教是一种神经症,而把它看作是人格发展之所需。
而且,他认为上帝的形象并不是以个体的父亲为基础的,而是以普遍的父亲原型为基础的。
与弗洛伊德不同,荣格是赞成宗教的,认为宗教的经验在某种意义上是真实的,并认为宗教为社会所必需。
我们现在对宗教的研究应当采用一种“非本体论”的态度,既不对宗教真伪进行评判,只研究其现实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