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的导语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课堂的导语研究
摘要: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黄金时代,正值如诗年华,他们更具有强烈的爱美天性和独特的审美观,所以教师进行导语设计力求达到美感性。

让优美、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给学生的美的享受,从而激起学生的审美体验,逐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导语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108-01
1.“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因此导语设计要有艺术性
青少年的内心世界是一片汹涌起伏、激情澎湃的大海,他们渴望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渴望找到强烈的情感共鸣。

初中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极富有情感的,教师要感动学生时必须先感动自己,这样设计导语时才能融进自己的情感,用自己的情感拔动学生的心弦,从而沟通彼此的心,让学生找到情感共鸣;从而使他们的思想情感得以陶冶,文学才智得以增长。

教师设计的导语达到美感性与情感性的结合,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让他们在美与情构筑的艺术天地里尽情地体会语文的魅力。

2.异曲同工灵动课堂
语文教学的导语设计,虽然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文体类型、作家风格、作品的内容和具体写作方法以及特定的教学环境(包括所教学生的思想水平、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年龄差异和个性特点,甚至季节气候等自然条件)而灵活运用的。

但是导语的设计离不开
教材和学生的实际。

无论设计何种类型的导语,都要针对教学目标,都要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因此,导语设计也不能刻板单一,即使是同一篇课文,也会因教师的不同性格,不同心境,不同年龄,不同课型,花样翻新,多彩多姿。

3.引诗文,美意蕴
新的课标突出了语文课程注重审美、探究的基本理念,强调了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感受和审美创造等。

诗词名句是浓缩的精华,语言隽永,意蕴丰厚,千古流传。

设计导语时,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诗文名句,不但能够使学生通过对古诗文名句的意蕴和写法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或想像,而且能创设“先声夺人”审美情境,从而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能尽快感受所学课文的精妙之处。

如古代描写乡愁的诗文很多,在教读《乡愁》时,就可以引用古诗文名句来设计导语:
乡愁,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主题。

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崔灏的“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它们都是借助自然景物来直接抒发内心的愁思。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看看作者是借助怎样的表现手法来表达乡愁这个主题的。

4.介绍背景,作者导入
这是语文教学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导入方法。

有些课文距离学生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或者因年代隔阂,或者因文化背景的代沟,往往会令学生形成理解障碍,这时就有必要引述相关的背景资料。

如我在教学《岳阳楼记》一文时,学生对于作者的经历和他写本文的心情并不知晓,而不了解这些,就不容易理解课文内容。

所以我在设计导语时就以介绍背景和作者导入。

学生了解了这些,学生阅读课文就知道了作者的心境,甚至了解了文章的主题。

5.哲理阐释法
即由与课文记写内容相关,富于哲理的格言、警句、俗语、谚语等导入课文。

它寓庄于谐,寓理于趣。

余老师在教《〈农村调查〉序言》时,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干什么事都要从实际出发,注重调查研究。

正如毛主席所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俗话也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北宋有个裁缝,替人做衣服,除了量身高肩宽胸围之外,还进行多方面的调查研究。

他不仅仔细观察来做衣服的人的相貌、神色,揣摩对方的脾气、秉性,问及来者的年龄职业,连对方是否考科中举,近来有何喜事、祸事都要摸个一清二楚。

人们问他为什么要这么仔细,他解释说:’体胖的腰要宽,体瘦的腰要窄。

性急的衣宜短,性慢的衣宜长。

少年中举,趾高气扬,走路挺胸腆肚,衣服要做得前长后短。

’看来,调查研究必不可少。

当然,调查研究也有学问。

它的学问在哪里?我们一起聆听一代伟人毛主席的谆谆教导吧!”要言不繁。

寥寥数语便可点破与隽永的
哲理相隔的一层窗户纸。

6.剖析教学题眼,紧扣教学重点难点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题眼是一篇文章的总抓手与切入点,教师开展导入时要紧紧抓住这个关键环节,通过对题眼的剖析,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开展思维与探究活动,从而抓住教学重点与难点,实现有效突破。

例如在教学《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时,有教师是这样设计导入语的:同学们,大自然是神奇的,大海、森林、沙漠,这些天然的鬼斧神工之作,给我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神奇景观,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沙漠。

谁能用一个词概括沙漠?(生答:神奇、奇怪、奇异等)好,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沙漠神奇在哪里,请同学们首先认真浏览全文,找出文中沙漠的神奇之处。

教师通过富有激情的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将文章的题眼紧紧抓住,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为教学重难点的有效突破奠定了基础。

再比如教学《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时,教师可以抓住”骄傲”这一题眼进行导入,以此为线索,引导学生通过“一棵树”充满激情的自白,感悟到这棵长在黄河岸边、长城脚下的树,身上流动着的是中华民族的血液,肩负着的是民族的神圣使命,具有强烈的为人民服务愿望和坚定不移的斗争精神,从而进一步增强对其高度献身与无私奉献精神的美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