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考前押题试卷(6月份) (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考前押题试卷(6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0分)
1.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石油分馏
B. 钢铁生锈
C.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D. 油脂的皂化反应
2.反应8NH3+3Cl2=6NH4Cl+N2可用于氯气管道的检漏。

下列表示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
是()
A. 中子数为9的氮原子: 79N
B. N2分子的电子式:
C. Cl2分子的结构式:Cl−Cl
D. Cl−的结构示意图:
3.下列有关“造纸术、指南针、黑火药及印刷术”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 指南针由天然磁石制成,磁石的主要成分是Fe2O3
C. 黑火药爆炸反应为2KNO3+3C+S=K2S+N2↑+3CO2↑,其中氧化剂只有KNO3
D. 活字印刷使用的胶泥由Al2O3、SiO2、CaO等组成,它们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4.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酒精可以杀灭病毒是因为其能使构成病毒的蛋白质变性
B. 研究表明,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气溶胶粒子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
C. 口罩的核心材料熔喷布聚丙烯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HClO
5.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46g C2H6O含有的O−H键数目为N A
B. 100mL12mol/L的浓HNO3与过量Cu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大于0.6N A
C. 将0.1molCH3COONa溶于稀醋酸中使溶液呈中性,溶液中CH3COO−数目小于0.1N A
D. 常温常压下,124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 A
6.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粗硅
B. Mg(OH)
2

盐酸
MgCl2(aq)→
电解
Mg
C. Cu→盐酸CuCl
2(aq)→
蒸发无水CuCl
2
D.
7.完成下列实验,所选装置正确的是()
A B C D
实验目的实验室
制备乙烯
分离苯和溴苯的混合物(沸点:苯
为80.1℃,溴苯为156.2℃)
分离KCl和
NH4Cl固体混合

实验室用纯碱和稀硫酸
制备二氧化碳
实验
装置
A. A
B. B
C. C
D. D
8.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W、Y对应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前者高
B. 阴离子的还原性:W2−>Q−
C. 离子半径:Y2−>Z3+
D. 元素的非金属性:Y>W
9.铜板上铁铆钉处的钢铁腐蚀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
是()
A. 此过程中还涉及到反应:4Fe(OH)2+2H2O+O2=4Fe(OH)3
B. 接触部位铜板表面有气泡生成
C. 此过程中铜并不被腐蚀
D. 此过程中电子从Fe转移向Cu
10.某药物中间体X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X的分子式为C23H25N2O3
B. 每个X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C. 1 mol X最多能与9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 X能发生水解、氧化和消去反应
11.室温下,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mol C2H5OH和含1mol HBr的氢溴酸,溶液中发生反应:C2H5OH+
HBr⇌C2H5Br+H2O,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

已知常压下,C2H5Br和C2H5OH的沸点分别为
38.4℃和78.5℃。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
..的是()。

A. 加入NaOH,可增大乙醇的物质的量
B. 增大HBr浓度,有利于生成C2H5Br
C. 若反应物均增大至2mol,则两种反应物平衡转化率之比不变
D. 若起始温度提高至60℃,可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12.熔融钠−硫电池性能优良,是具有应用前景的储能电池。

如图中
的电池反应为,难溶于熔融硫)。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Na2S4的电子式为
B.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xS+2Na++2e−=Na2S x
C. Na和Na2S x分别为电池的负极和正极
D. 该电池是以Na−β−Al2O3为隔膜的二次电池
13.含SO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工业上常利用Na2SO3溶液作为吸收液脱除烟气中的SO2,随着SO2的
吸收,吸收液的pH不断变化。

下列粒子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 Na2SO3溶液中存在:c(Na+)>c(SO 32−)>c(H2SO3)>c(HSO 3−)
B. 已知NaHSO3溶液pH<7,该溶液中:c(Na+)>c(HSO 3−)>c(H2SO3)>c(SO 32−)
C. 当吸收液呈酸性时:c(Na+)=c(SO 32−)+c(HSO 3−)+c(H2SO3)
D. 当吸收液呈中性时:c(Na+)=2c(SO 32−)+c(HSO 3−)
14.实验室欲探究CO还原CuO,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②④中均可盛装碱石灰
B. 加热的顺序为③①⑤
C. ①③⑤中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 可将尾气用导管通入到⑤的酒精灯处灼烧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0分)
15.如图是实验室制取SO2并验证SO2的某些性质的装置图。

试回答:
(1)在⑥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①中的实验现象为石蕊试液________,此实验证明SO2是________气体。

(3)②中的品红溶液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

(4)③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性。

(5)④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性。

(6)⑤的作用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4.0分)
16.如图为部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据此回答相关问题:
(1)其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 (填元素符号).
(2)N、P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NO3______ H3PO4(填“>”、“=”
或“<”).
(3)O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___ 族.
(4)S、Cl两种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H2S______ HCl(填“>”、“=”或“<”).
17.在恒温、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 N2和x mol H2发生如下反应:N2+3H2⇌2NH3,
20min后达到平衡,测得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3.6mol。

容器内的压强变为原来的90%,请回答下列问题:
(1)x=__________
(2)N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叙述中能表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NH3的同时消耗n mol N2
②用N2、H2、NH3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之比为1:3:2
③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④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⑤2v
正(H2)=3v

(NH3)
18.硼镁泥是一种工业废料,主要成分是MgO(占40%),还有CaO、MnO、Fe2O3、FeO、Al2O3、SiO2
等杂质,以此为原料制取的硫酸镁,可用于印染、造纸、医药等工业。

从硼镁泥中提取MgSO4⋅7H2O的流程如下: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需用1mo/L的硫酸800mL,若用18.4mol/L的浓硫酸来配制,量取浓硫酸时,需使用
的量筒的规格为
A.10mL
B.20mL
C.50mL
D.100mL
(2)加入的NaClO 可与Mn2+反应:Mn2++ClO−+H2O=MnO2↓+2H++Cl−,还有一种离子
也会被NaClO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滤渣的主要成分中除含有Fe(OH)3、Al(OH)3外还有______。

(4)在“除钙”前,需检验滤波中Fe3+是否被除尽,简述检验方法:______。

(5)已知MgSO4、CaSO4的溶解度如表:
温度/℃40506070
MgSO430.933.435.636.9
CaSO40.2100.2070.2010.193
“除钙”是将MgSO4和CaSO4混合溶液中的CaSO4除去,根据上表数据,简要说明操作步骤:“操怍Ⅰ”是将滤液继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______,便得到了MgSO4⋅7H2O。

(6)实验中提供的硼镁泥共10g,得到的MgSO4⋅7H2O为17.22g,则MgSO4⋅7H2O的产率为______。

19.“点击化学”是指快速、高效连接分子的一类反应,例如铜催化的Huisgen环加成反应:
我国科研人员利用该反应设计、合成了具有特殊结构的聚合物F并研究其水解反应。

合成线路如下图所示:
已知:
(1)A生成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2)关于B和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可以鉴别B和C
b.B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c.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C中含醛基
(3)B生成C的过程中还有另一种生成物X,分子式为C3H6O,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组峰,X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请根据以上流程,并推测聚合物F所具有的特殊结构,下列关于聚合物F的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A.F中必含—CH2=N—结构
B.F中必含—N=N—结构
C.F的结构可能是
(6)H是比A多一个碳原子的同系物。

H的同分异构体中符合下列条件的有___________种。

①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②能和FeCl3发生显色反应
(7)为了探究连接基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设计了单体K,其合成路线如下,写出H、I、J的结构简式:
-------- 答案与解析 --------
1.答案:A
解析:解:A.石油分馏是利用物质沸点不同分离物质的过程,分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钢铁生锈,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有新物质生成,故B错误;
C.蛋白质的颜色反应是蛋白质和浓硝酸的反应,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
D.油脂的皂化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题目难度不大.
2.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注意掌握核素、电子式、结构式、离子结构示意图等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规范答题的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质量数表示错误;
B.氮气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氮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漏掉的氮原子的最外层1对孤电子对;
C.将共用电子对换成短线即为结构式,氯气中存在一对共价键;
D.氯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7,原子变成离子的过程中,核电荷数不发生变化,核外电子数为18,最外层电子数应为8。

A.氮元素的质子数为7,中子数为9的氮原子的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7+9=16,该核素可以表示为: 716N,故A错误;
B.氮气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氮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氮气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
C.氯气电子式为:,分子中存在1对氯氯共用电子对,其结构式为:Cl−Cl,故C正确;
D.氯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7,最外层为8个电子,氯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D 错误;
故选:C。

3.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分类、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A.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正确;
B.四氧化三铁具有磁性,制指南针的磁石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故B错误;
C.黑火药爆炸反应为2KNO3+3C+S=K2S+N2↑+3CO2↑,其中N、S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氧化剂有KNO3和S,故C错误;
D.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而氧化铝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为两性氧化物,SiO2为酸性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A。

4.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变性、胶体、高分子化合物、消毒液等基本概念和物质,难度较小,掌握基础是关键。

A.医用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故能用于杀菌消毒,故A正确;
B、胶体的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气溶胶属于胶体,故B正确;
C.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属于高分子,聚丙烯是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C正确;
D.“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故D错误。

故选D。

5.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熟悉物质结构组成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溶液中电荷守恒应用。

A.C2H6O结构简式未知,无法判断含有O−H键个数,故A错误;
B.硝酸的物质的量为1.2mol,若与铜反应完全生成二氧化氮,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6mol,但是由于铜足量,浓硝酸随着反应的进行,后来变成了稀硝酸,生成了一氧化氮,转移的电子数增加,所以1.2mol硝酸与足量的铜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大于0.6mol,故B正确;
C.将0.1molCH3COONa溶于稀醋酸中使溶液呈中性,根据电荷守恒有:n(CH3COO−)+n(OH−)=
n(Na+)+n(H+),而由于溶液显中性,故n(OH−)=n(H+),则有n(CH3COO−)=n(Na+)=0.1mol,即醋酸根的个数为N A个,故C错误;
D.常温常压下,124gP4物质的量为1mol,所含P−P键数目为6N A,故D错误。

故选B。

6.答案:A
解析:
本题是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转化的特点、反应条件,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A.Si可与氯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SiCl4,SiCl4可与氢气发生反应生成Si和HCl,该反应可用于工业提纯硅,故A正确;
B.电解氯化镁溶液生成氢氧化镁、氯气和氢气,工业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制备镁,故B错误;
C、氯化铜溶液蒸发得氢氧化铜,而得不到无水氯化铜,不符合各步转化,故C错误;
D、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而不是硫酸,故D错误;
故选:A。

7.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装置的评价,涉及物质的分离、制备等基本实验,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重点是针对实验选择合理的装置,难度不大。

A.制取乙烯,应加热到170℃,缺少温度计,故A错误;
B.为充分冷凝,应从下端进水,上端出水,故B正确;
C.加热固体用坩埚,蒸发皿常用来蒸发液体,故C错误;
D.纯碱为粉末固体,则多孔隔板不能使反应随时停止,故D错误。

故选:B。

8.答案:A
解析:解: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X、Y位于第二周期,Z、W、Q位于第三周期,Q与稀有气体元素相邻,位于ⅦA族,则Q为Cl元素,结合各元素
的相对位置可知,X为N,Y为O,Z为Al,W为S元素。

A.W、Y对应的简单氢化物分别为硫化氢、水,由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导致水的沸点较高,故A 错误;
B.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离子的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S<Cl,则阴离子的还原性:S2−>Cl−,故B
正确;
C.电子排布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大小为:O2−>Al3+,故C正确;
D.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则非金属性:O>S,故D正确;
故选:A。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关系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元素周期表结构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元
素周期律内容,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9.答案:B
解析:
本题以原电池原理为载体考查了金属的腐蚀,难度不大,明确钢铁发生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条件
是解本题的关键,注意钢铁的吸氧腐蚀中还含有氢氧化亚铁生成氢氧化铁的反应。

根据图片知,水中溶解了氧气,铜、铁和水构成了原电池,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
作正极,发生吸氧腐蚀。

A.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亚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不稳定,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氢氧化铁,反应方程式为:4Fe(OH)2+2H2O+O2=4Fe(OH)3,故A正确;
B.该原电池中铜作正极,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没有气体生成,故B 错误;
C.该原电池中铜作正极,原电池放电时,负极失电子容易被腐蚀,正极被保护,所以铜不被腐蚀,
故C正确;
D.该原电池放电时,外电路上电子从负极铁流向正极铜,故D正确。

故选B。

10.答案:D
解析: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X的分子式为C23H20N2O3,故A错误;
B.X分子中连接羟基的为手性碳原子,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故B错误;
C.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为3个苯环以及羰基,则至少需要10mol氢气,故C错误;
D.含有羟基,可发生氧化和消去反应,含有肽键,可发生水解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由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有机物的分子式,分子中含有羟基,可发生取代、消去和氧化反应,含有苯环、羰基,可发生加成反应,以此解答.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和官能团的性质,为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难度不大.
11.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为高频考点,把握温度、浓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A.加入NaOH,NaOH和HBr发生反应而消耗HBr,导致平衡逆向移动,所以乙醇的物质的量增大,故A正确;
B.增大HBr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溴乙烷产率增大,所以有利于生成C2H5Br,故B正确;
C.若反应物均增大至2mol,在原来平衡基础上向正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增大,但是各种反应物开始浓度相同、消耗的浓度相同,所以其转化率的比值不变,故C正确;
D.升高温度,HBr是挥发性酸、乙醇易挥发,在此温度下会挥发出去,反应物的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到达平衡的时间增长,故D错误。

故选D。

12.答案:C
解析:解:A、Na2S4的结构类似过氧化钠,Na2S4电子式为,故A正确;
B、放电时,熔融硫作正极,电解质中钠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反应为xS+2Na++2e−=Na2S x,
故B正确;
C、放电时,Na做负极,负极反应式为2Na−2e−=2Na+,熔融硫作正极,正极反应式为xS+2e−=S x2−,故C错误;
D、为防止熔融的钠与熔融的硫接触,以Na−β−Al2O3为隔膜,可以传递离子,构成闭合回路,由提高提供信息,电池反应为为可以充电的二次电池,故D正确;
故选:C。

根据图片知,放电时,Na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熔融钠作负极,负极反应式为2Na−2e−=2Na+,阴离子向负极移动,Na−β−Al2O3为隔膜,熔融硫作正极,放电时电解质中钠离子向正极移动,放电时正极反应为xS+2Na++2e−=Na2S x,以此答题。

本题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正确获取图片提供信息是解本题关键,根据得失电子确定正负极、阴
阳极,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中等。

13.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了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的计算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
题目难度中等。

A.Na2SO3溶液中存在离子浓度大小c(Na+)>c(SO32−)>c(OH−)>c(HSO3−)>c(H+)>c(H2SO3),故A错误;
B.NaHSO3溶液pH<7,该溶液中亚硫酸根离子电离大于水解,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c(Na+)>
c(HSO3−)>c(H+)>c(SO32−)>c(OH−)>c(H2SO3),故B错误;
C.当吸收液呈酸性时可以是NaHSO3,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Na+)=c(H2SO3)+c(SO32−)+c(HSO3−),可以是NaHSO3和亚硫酸钠混合溶液可能呈酸性,物料守恒不是选项中的物料守恒,故C错误:
D.当吸收液呈中性时,c(H+)=c(OH−),溶液中存在的电荷守恒为c(Na+)+c(H+)=c(OH−)+
2c(SO32−)+c(HSO3−)得到c(Na+)=2c(SO32−)+c(HSO3−),故D正确。

故选D。

14.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以及性质实验,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的原理、目的,难度不大。

A项,反应①装置是通过加热NaHCO3制取CO2,干燥管②是为了干燥CO2气体,不能用碱石灰,错误;
B项,装置③是将CO2转化为CO,如果先加热③,则会使反应装置中的炭粉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H2,会发生H2还原CuO,与实验目的不符,应先加热装置①,使生成的CO2气体将空气赶出实验装置,再加热装置③,错误;
C项,装置①中的反应方程式为2NaHCO3▵̲
Na2CO3+H2O+CO2↑,不是氧化还原反应,错误;
D项,最后的尾气中含有CO,可以通过燃烧将其除去,正确。

15.答案:(1)Na2SO3+H2SO4=Na2SO4+H2O+SO2↑
(2)变红酸性
(3)褪色漂白性
(4)变浑浊氧化
(5)褪色还原
(6)吸收多余的SO2气体SO2+2NaOH=Na2SO3+H2O
解析:
本题考查了SO2的制取及SO2的性质。

掌握二氧化硫的重要性质:酸性气体、强还原性、弱氧化性、漂白性;二氧化硫有毒,对大气造成污染,实验中应有尾气处理装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⑥装置为SO2的制取装置,所以⑥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Na2SO4+
H2O+SO2↑,
故答案为:Na2SO3+H2SO4=Na2SO4+H2O+SO2↑;
(2)SO2是酸性氧化物,溶于水生成亚硫酸,溶液显酸性,因此实验现象是石蕊试液变为红色,证明二氧化硫是酸性气体,
故答案为:变红;酸性;
(3)品红溶液褪色,说明SO2还具有漂白性,
故答案为:褪色;漂白性;
(4)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还有还原性;由于H2S具有强还原性,能被SO2氧化生成单质S,所以实验现象是产生淡黄色沉淀,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故答案为:变浑浊;氧化;
(5)高锰酸钾具有氧化性,能把SO2氧化生成硫酸,所以实验现象是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做还原剂,证明二氧化硫有还原性,
故答案为:褪色;还原;
(6)SO2是大气污染物,不能排放在大气中,所以⑤的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反应的方程式是SO2+2NaOH=Na2SO3+H2O,
故答案为:吸收多余的SO2气体;SO2+2NaOH=Na2SO3+H2O。

16.答案:F;>;二周期ⅥA族;<
解析:解:(1)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则其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F,故答案为:F;
(2)非金属性N>P,对应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为HNO3>H3PO4,故答案为:>;
(3)O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电子层数为2,则O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二周期ⅥA族,故答案为:二周期ⅥA族;
(4)非金属性Cl>S,氢化物的稳定性:H2S<HCl,故答案为:<.
(1)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
(2)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3)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位置;
(4)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弱.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性质、元素周期律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7.答案:(1)3
(2)20%
(3)④⑤
解析: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判断、化学反应的速率的计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点,难度不大,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是高考的热点,比较容易。

(1)在恒温,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N2和xmolH2,20min后达到平衡,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3.6mol,容器内的压强变为原来的90%,则反应前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故氢气为4mol−1mol=3mol,即x=3;
故答案为:3
(2)设消耗的氮气为n mol,则:
N2(g)+3H2(g)⇌2NH3(g)
起始量(mol):1 3 0
变化量(mol):n 3n 2n
平衡量(mol):1−n3−3n 2n
所以:1−n+3−3n+2n=3.6,解得n=0.2,
N2转化率为0.2
1
×100%=20%;
故答案为:20%;
(3)①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NH3的同时本来就需要消耗n mol N2,若改为单位时间内生成
2n mol NH3的同时生成n mol N2,则能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
②N2、H2

NH3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之比一直为1:3:2,故不能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
③混合气体的密度一直不变,故错误;
④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在改变,表示气体分子数不再改变,能表示反应达到平衡,故正确;
⑤2v
正(H2)=3v

(NH3),表示正逆反应速率相当,反应达平衡状态,故正确;
故答案为:④⑤。

18.答案:2Fe2++C1O−+2H+=2Fe3++Cl−+H2O MnO2、SiO2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如果溶液不变红色,说明滤液中不含Fe3+;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滤液中含Fe3+趁热过滤、过滤洗涤70%
解析:解:(1)需用1mo/L的硫酸800mL,因没有800mL容量瓶,需用1000mL容量瓶,设浓硫酸的体积为V,18.4mol/L×V=1.0mol/L×1L,V≈0.054L=54mL,则应选择量筒的规格为100mL,即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由于溶液中有亚铁离子,能够被次氯酸钠氧化成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 2H+=2Fe3++Cl−+H2O,
故答案为:2Fe2++ClO−+2H+=2Fe3++Cl−+H2O;
(3)由于二氧化锰和二氧化硅不与稀硫酸反应,所以在滤渣中存在,另外调节溶液pH生成的Fe(OH)3、Al(OH)3也在滤渣中,
故答案为:MnO2、SiO2;
(4)可以向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三价铁离子,方法为: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如果溶液不变红色,说明滤液中不含Fe3+;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滤液中含Fe3+,故答案为: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如果溶液不变红色,说明滤液中不含Fe3+;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滤液中含Fe3+;
(5)有温度对硫酸镁、硫酸钙的溶解度影响,温度越高,硫酸钙溶解度越小,可以采用蒸发浓缩,趁热过滤方法除去硫酸钙,过滤洗涤,
故答案为:趁热过滤、过滤洗涤;
=0.1mol,根据镁原子守恒,生成MgSO4⋅7H2O的物(6)10g硼镁泥中氧化镁的物质的量为:10g×40%
40g/mol
×100%=70%,质的量为0.1mol,质量为246g/mol×0.1mol=24.6g,MgSO4⋅7H2O的产率为:17.22g
24.6g
故答案为:70%。

硼镁泥是一种工业废料,主要成份是MgO(占40%),还有CaO、MnO、Fe2O3、FeO、Al2O3、SiO2等杂质,加入硫酸酸解PH=1,得到溶液硫酸镁、硫酸钙、硫酸锰、硫酸铁、硫酸亚铁、硫酸铝,加入次氯酸钠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沉淀锰离子,过滤后的滤液中利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除去硫酸钙,得到硫酸镁溶液,通过蒸发浓缩趁热过滤得到MgSO4⋅7H2O。

(1)根据浓硫酸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浓硫酸的体积;
(2)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能够被次氯酸钠氧化;
(3)根据题中信息,不能够与硫酸反应的成分会存在滤渣中,调节pH得到的不溶物也在滤渣中;
(4)根据检验三价铁离子的方法完成;
(5)根据表中温度对硫酸镁、硫酸钙的影响完成;
(6)根据硼镁泥中MgO的质量分数(占40%),计算出生成MgSO4⋅7H2O质量及产率。

本题考查了从硼镁泥中提取MgSO4⋅7H2O的方法,涉及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仪器选择、铁离子检验方法、硫酸镁晶体的产率计算等知识,把握实验流程及物质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19.答案:(1)取代反应
(2)a
(3)
(4)(5)BC
(6)20
(7)H为、I为、J为
解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合成与推断,涉及官能团的识别、有机反应类型、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有机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等,注意根据物质的结构明确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题目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能力,题目涉及有机物结构复杂,注意酚和溴发生取代反应位置,题目难度中等。

(1)A生成B,A中溴原子被取代,所以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取代反应;
(2)a.红外光谱可以检验化学键,二者化学键不同,可以利用红外光谱法可以鉴别B和C,故a正确;
b.B中醇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相邻的碳上有氢原子,能发生消去反应,故b错误;
c.醛基和碳碳三键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不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C中含有醛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