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辐射能力比较
2.1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5.反思性:通过设置反思与评价环节,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收获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案例的亮点对于教学的重要性。在本案例中,我以实际的大都市为背景,注重实践性和互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同时,我通过探究性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探究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最后,我通过反思与评价环节,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这些亮点使本案例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案例亮点
1.实践性:本案例以实际的大都市为研究对象,让学生能够从实践中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互动性:通过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增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3.探究性:本案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大都市的辐射功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小组讨论深入进行。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强调大都市的辐射功能对区域发展的积极作用。
3.总结大都市辐射功能的四个方面:人口、产业、交通、信息。
4.指出大都市辐射功能在实际中的应用,如都市圈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等。
(五)作业小结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主要城市的辐射参数表光伏
专家学者研究已久的课题,而且已有许多卓越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光伏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笔者在学习各专家的设计方法时发现,这些设计仅考虑了蓄电池的自维持时间(即最长连续阴雨天),而没有考虑到亏电后的蓄电池最短恢复时间(即两组最长连续阴雨天之间的最短间隔天数)。
这个问题尤其在我国南方地区应引起高度重视,因为我国南方地区阴雨天既长又多,而对于方便适用的独立光伏电源系统,由于没有应急的其他电源保护备用,所以应该将此问题纳入设计中一起考虑。
本文综合以往各设计方法的优点,结合笔者多年来实际从事光伏电源系统设计工作的经验,引入两组最长连续阴雨天之间的最短间隔天数作为设计的依据之一,并综合考虑了各种影响太阳能辐射条件的因素,提出了太阳能电池、蓄电池容量的计算公式,及相关设计方法。
2影响设计的诸多因素太阳照在地面太阳能电池方阵上的辐射光的光谱、光强受到大气层厚度(即大气质量)、地理位置、所在地的气候和气象、地形地物等的影响,其能量在一日、一月和一年内都有很大的变化,甚至各年之间的每年总辐射量也有较大的差别。
太阳能电池方阵的光电转换效率,受到电池本身的温度、太阳光强和蓄电池电压浮动的影响,而这三者在一天内都会发生变化,所以太阳能电池方阵的光电转换效率也是变量。
蓄电池组也是工作在浮充电状态下的,其电压随方阵发电量和负载用电量的变化而变化。
蓄电池提供的能量还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太阳能电池充放电控制器由电子元器件制造而成,它本身也需要耗能,3蓄电池组容量设计太阳能电池电源系统的储能装置主要是蓄电池。
与太阳能电池方阵配套的蓄电池通常工作在浮充状态下,其电压随方阵发电量和负载用电量的变化而变化。
它的容量比负载所需的电量大得多。
蓄电池提供的能量还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为了与太阳能电池匹配,要求蓄电池工作寿命长且维护简单。
太阳能电池组件按一定数目串联起来,就可获得所需要的工作电压,但是,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串联数必须适当。
串联数太少,串联电压低于蓄电池浮充电压,方阵就不能对蓄电池充电。
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探究活动】
阅读课本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伦敦大都市空间布局优化的基本思路。 (2)结合材料,分析伦敦对周边卫星城的辐射功 能是如何体现的。 (3)议一议,伦敦都市圈对伦敦自身发展有哪些 意义?
活动
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伦敦都市圈的雏形来源于“巴罗委员会”(英国指导城市和区域规划的机构)规划的 同心圈设计。随着城市集群化的不断推进,以伦敦为圆心,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及小 城镇的发展,使得伦敦都市圈成为世界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同时也作为高新科 技中心、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和国际信息传播中心。现代交通网络化、多种交通一体 化,是伦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为了解决伦敦人口过于密集的问题,20世纪五六十年代,政府在离伦敦市中心50千 米的半径内建立了8座新城(卫星城),而后以伦敦为核心,沿主要交通干线向外扩 展,在都市区范围内构建“反磁力吸引”体系,引进中心区的工业企业,配套生产 生活服务设施,并为迁入居民提供各种工作岗位,既有效疏解大城市核心区过于密 集的人口和产业,又在各自的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上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都市核心功能
上海已成为我国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引 擎,不仅拉动了长江三角洲的发展,而且对长江 中游城市群、山东半岛和福建沿海都有明显的 辐射带动作用。
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交通运输枢纽功能
拥有高效率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有虹桥、浦东两大国际机场。 上海港是我国主要的外贸港之一。 拥有外高桥、吴淞、洋山等深水港区。
上海港经为了黄浦江→长江一洋山港”的变迁,在区位变化的过程中, 其功能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目前上海港已经成为世界吞吐量第二的 超级大港。下图为上海港区及部分工业分布图。据此完成3~5题。
中图版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2_导学案《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第一节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以某大都市区为例,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出发,说明大都市的辐射功能1.结合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理解大都市及其辐射功能。
(综合思维)2.结合相关资料,了解上海大都市区及其辐射功能。
(区域认知)3.结合相关资料,掌握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其他城市的辐射作用以及对长江经济带的影响。
(综合思维)一、大都市及其辐射功能1.大都市(1)概念:一般指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实力强大,并对特定区域有重要影响的城市。
(2)特点①具有一定的人口规模。
②具有较高的行政等级。
③具有较多的城市功能。
(3)大都市区:以大都市为核心,包括其周围与之联系紧密的外围区域。
2.大都市的辐射功能(1)概念:指大都市基于其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强大的资源优势,通过交通、通信、金融、贸易、人口流动等方式,实现对周围区域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人才、思想观念等的辐射带动。
(2)产生的影响: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的共同发展。
(3)功能构成(4)大都市经济辐射的主要方式:点辐射、线辐射、面辐射。
(5)大都市的辐射范围①以大都市为核心,其辐射范围的大小可以用其行政管理范围、商品服务范围以及其吸纳的劳动力范围等来确定。
②辐射范围一般较大,在地域上与其他城市的辐射范围有重叠。
③遵循距离衰减规律。
二、上海大都市及其辐射功能1.辐射源:上海市。
2.辐射内容:产业、金融、交通、科技、人才、文化等。
3.辐射载体(1)交通运输:上海是我国水陆交通中心,具有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并举的综合交通运输网。
(2)人才:向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各地输出大量的人才;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域,带动周边区域产业的技术创新发展。
(3)文化:多样的文化融合,带动了周边区域的文化传承、融合与发展。
三、上海大都市的辐射范围1.上海大都市区(1)核心城市:上海。
(2)辐射范围:交通出行圈在90分钟以内的地域组合,具体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和舟山。
我国主要城市的辐射参数表光伏
专家学者研究已久的课题,而且已有许多卓越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光伏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笔者在学习各专家的设计方法时发现,这些设计仅考虑了蓄电池的自维持时间(即最长连续阴雨天),而没有考虑到亏电后的蓄电池最短恢复时间(即两组最长连续阴雨天之间的最短间隔天数)。
这个问题尤其在我国南方地区应引起高度重视,因为我国南方地区阴雨天既长又多,而对于方便适用的独立光伏电源系统,由于没有应急的其他电源保护备用,所以应该将此问题纳入设计中一起考虑。
本文综合以往各设计方法的优点,结合笔者多年来实际从事光伏电源系统设计工作的经验,引入两组最长连续阴雨天之间的最短间隔天数作为设计的依据之一,并综合考虑了各种影响太阳能辐射条件的因素,提出了太阳能电池、蓄电池容量的计算公式,及相关设计方法。
2影响设计的诸多因素太阳照在地面太阳能电池方阵上的辐射光的光谱、光强受到大气层厚度(即大气质量)、地理位置、所在地的气候和气象、地形地物等的影响,其能量在一日、一月和一年内都有很大的变化,甚至各年之间的每年总辐射量也有较大的差别。
太阳能电池方阵的光电转换效率,受到电池本身的温度、太阳光强和蓄电池电压浮动的影响,而这三者在一天内都会发生变化,所以太阳能电池方阵的光电转换效率也是变量。
蓄电池组也是工作在浮充电状态下的,其电压随方阵发电量和负载用电量的变化而变化。
蓄电池提供的能量还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太阳能电池充放电控制器由电子元器件制造而成,它本身也需要耗能,3蓄电池组容量设计太阳能电池电源系统的储能装置主要是蓄电池。
与太阳能电池方阵配套的蓄电池通常工作在浮充状态下,其电压随方阵发电量和负载用电量的变化而变化。
它的容量比负载所需的电量大得多。
蓄电池提供的能量还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为了与太阳能电池匹配,要求蓄电池工作寿命长且维护简单。
太阳能电池组件按一定数目串联起来,就可获得所需要的工作电压,但是,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串联数必须适当。
串联数太少,串联电压低于蓄电池浮充电压,方阵就不能对蓄电池充电。
北京与上海经济辐射力差异的原因分析
作 者 简 介 :王 玺 ( 9 5 )女 , 东 省 人 , 都 经 济 贸 易 大 学 政 治 经 济 学 专 业 硕 士 研 究 生 。 18 一 , 山 首
① ② 数 据来 源 为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 2 0 0 9年 统 计 年 鉴 及 双 三 角 洲 统 计 数 据 。 数 据 来 源 为 各 省 区 市 20 0 9年统 计 公报 。
存 在“ 点辐 射” 还 存在 “ , 线辐射 ” 。线 辐射一 般指 以铁 路 干线 、 路 干线 、 公 大江 大河 以及 大 湖沿 边航 道 和濒
临沿海 的陆地带 为辐射 的带状 源 , 向两翼地 区或上 下游 地 区推 开 的辐射 方式 。1 Ⅲ 由此 可 以看 出 , 海对 周 上 边 地 区的辐射除 点辐射 外 , 沿长江 向两翼 和上游 地 区扩散 , 成 了一个 线 辐射体 系 , 还 形 辐射 的范 围和影 响 都 比单纯 的点辐射 要大 。
元, 占同期全 国 G DP总 额的 1 . 7 , 均 G 1 2 人 DP为 3 8 0元 ; 长三 角 的 G 04 而 DP总 额 为 4 8 2亿 元 , 66 占同
期 全 国 GD P总额 的 1 . 8 , 均 GD 87 % 人 P为 5 0 1元 。 外 , 相邻 省 份 的发 展 情 况来 看 ,0 9年 , 北 60 ①另 从 20 与 京 相邻 的天 津 G DP为 7 0 . 5 0 8亿元 , 河北 为 1 0 6 6亿 元 ; 7 2. 与上海 相邻 的江苏 2 0 年 G 09 DP为 3 0 1 2亿 4 6. 元 , 江为 2 8 2亿元 ②。通过 简单 的对 比可 以发 现 , 京 的经 济辐射 力 要弱 于上 海 ; 仅 如此 , 现实 情 浙 23 北 不 从 况 来看 , 北京 对 周边 地 区 的拉动 力 不仅 远远 弱 于上 海 , 至还 出现 了“ 面辐 射” 即资源 由周 边地 区向 中 甚 负 , 心 城市 流动 , 使得 周边 城市 的经 济发 展受 到抑 制 , 城市 化水 平远 远低 于 中心城 市 。
北京和上海地区的经济辐射强度比较
、
北 京上 海 两城 市 的经济 辐射 效 应
பைடு நூலகம்
城市作 为一个 区域 的中心 地带 ,集聚着大量 的物 质资源 、 人力资源 、 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 。它发展速 度快 、 经济收入高 、 生 活环境好 、 蕴含 着大量 的就业和发 展机会 , 磁石 一样具 有 像 强大 的吸附力 , 拉动周边地 区剩余 劳动力和资源 向城 市大规模 流动 ; 同时也像 磁石一样具 有强大 的辐射 力 , 对周边 地 区经济
信 息传播 和资本输 出等带动周边 中 、小城 市和地 区 的经 济发 展 , 区域 内低一 级城镇 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对该 20 年我 国城市化水平达到 4 . 按 照美 国城市地理学 05 3 %, O 家 N . a 17 ) o h m(9 9 提出 的城 市化过程 曲线 , 已经 处于城 市化加 速阶段 。 城市化的发展将现代城市文 明不断从都市 圈的 中心城 市 向非 中心城市 扩散 , 从城市 向农村地 区扩散 , 最终 实现整个 区域经济社会 的协调快速 发展 。 如建在湖北十堰东 风汽车公 司 20 0 2年实现销售 收入 748 0 . 亿元 , 利润 6 0亿元 , 十堰市 以此为 龙头形成 了汽车城 ,辐射 的地理 区域和人 口范 围不 断扩 大 , 拉
区的发展 。北京和上海对周边地 区的经济辐射存在 明显差 异 , 动 了周边整个 区域 的快速发展 。 包 政 地理 的原 因, 也包 自法 国学者 G t a n 1 5 ) 出“ ot n (9 7 提 m 大都 市圈” 概念 以来 , 大 是 由多方面 的原 因造成 的 , 括经济 、 治 、 现实的原 因 。刘崇 献 (0 5 认 为 , 20 ) 这些原 因具体 来 都市 圈 已成 为衡 量一个 国家或地 区社 会经 济发展水 平 的重要 括 历史 的 、 主要 有城市规模 、 土地面 积及周 围地理条件 、 交通状况 、 经 标 志。 代合治 (9 8通 过对 我国 1 5 19 ) 2 个城 市行 政区的城市化水 说 , 平进行测度 , 认为我 国现有城 市群 l 个 。∞ 7 但若按 照 G t an om n t 济腹地 、 金融业 发展状况 、 产业结 构以及 与周边城 市间 的经 济
世界一线城市
特等城市(Alpha++)2个:英国伦敦,美国纽约
一线强市(Alpha+)7个:新加坡,中国香港,法国巴黎,中国北京,日本东京,阿联酋迪拜,中国上海
一线中市(Alpha)19个:澳大利亚悉尼,巴西圣保罗,意大利米兰,美国芝加哥,墨西哥墨西哥城、印度 孟买,俄罗斯莫斯科,德国法兰克福,西班牙马德里、波兰华沙、南非约翰内斯堡、加拿大多伦多,韩国首尔,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马来西亚吉隆坡,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荷兰阿姆斯特丹,比利时布鲁塞尔,美国洛杉矶
排名依据
关于城市排名根据不同的维度有多个不同的排行版本,GaWC的世界级城市名册是全球关于世界一、二、三、 四线城市权威的排名。GaWC的排名依据主要有以下一些:
1、国际性、为人熟知。 2、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且具影响力。 3、相当大的人口。 4、重要的国际机场,作为国际航线的中心。 5、先进的交通系统,如高速公路及/或大型公共交通网络,提供多元化的运输模式。 6、亚洲城市要吸引外来投资,并设有相关的移民社区。西方城市要设有国际文化和社区。 7、国际金融机构、律师事务所、公司总部(尤其是企业集团)和股票交易所,并对世界经济起关键作用。 8、先进的通讯设备,如光纤、无线网络、流动**服务,以及其他高速电讯线路,有助于跨国合作。 9、蜚声国际的文化机构,如博物馆和大学。
2017年上海户籍人口1445.65万人 ,常住流动人口972.69万人 。上海与江南的吴越传统文化与各地移民 带入的多样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2010年成功举办了2010年世界博览会、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动。上海是中国主要旅游城市之一。主要景点有上海博物馆、上海城市规划展 示馆、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外滩风景区、上海新天地娱乐休闲街、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等。
全国各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及最热月平均温度
全国各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及最热月平均温度以下是全国各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及最热月平均温度情况:序号地点全年总辐射 GJ/㎡·y 最热月平均温度(℃)1 北京 5.1 24.47月 26.28月 24.89月 20.02 天津 5.1 24.66月 25.67月 26.68月 25.69月 20.93 沈阳 5.1 22.06月 24.67月 23.68月 17.44 大连 4.4 20.36月 23.47月 24.48月 20.35 长春 5.1 20.66月 23.17月 21.68月 15.46 哈尔滨 4.4 20.4 6月 23.07月 21.18月 14.58 黑河 4.4 18.26月 01.27月 09.18月 16.49 呼和浩特 5.7 20.7 6月 22.67月 20.68月 14.610 满洲里 5.1 17.2 6月 01.07月 10.18月 11.411 太原 5.7 21.8 6月 23.47月 22.18月 16.512 石家庄 5.7 25.7 6月 26.87月 25.48月 20.713 邯郸 5.1 24.2 6月 26.27月 24.48月 20.414 济南 5.1 26.3 6月 27.57月 26.58月 22.015 青岛 4.4 20.2 6月 24.27月 27.88月 22.816 南京 4.4 24.4 6月 26.27月 27.88月 22.717 上海 4.4 23.8 6月 28.07月 27.98月 22.618 合肥 4.4 23.9 6月 28.07月 27.98月 22.419 芜湖 4.4 22.8 6月 28.27月 28.28月 22.020 杭州 4.4 23.8 6月 28.47月 28.48月 23.421 温州 4.4 26.2 6月 28.67月 28.08月 24.922 宁波 4.4 22.2 6月 26.27月 26.68月 22.923 南昌 4.4 25.7 6月 27.27月 28.88月 24.624 赣州 4.4 27.1 6月 29.27月 28.38月 25.825 福州 4.4 27.0 6月 28.97月 28.98月 25.926 厦门 4.4 25.8 6月 27.87月 27.88月 26.627 西安 5.7 24.8 6月 25.37月 25.38月 19.928 延安 5.1 23.4 6月 21.47月 23.48月 16.329 银川 5.7 21.5 6月 23.47月 21.58月 16.230 兰州 5.7 20.46月 22.47月 21.18月 16.331 西宁 6.3 15.36月 17.27月 16.28月 12.232 格尔木 6.9 15.8 6月 17.97月 17.98月 12.333 乌鲁木齐 5.7 21.9 6月 23.77月 22.48月 16.734 吐鲁番无数据35 阿勒泰无数据上表列出了全国各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及最热月平均温度。
中心城市对周边经济圈经济辐射力比较分析——基于北京和上海经济圈的案例
中心城市对周边经济圈经济辐射力比较分析——基于北京和
上海经济圈的案例
牛华勇
【期刊名称】《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31)002
【摘要】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中心城市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中国北方渤海湾经济圈中心的北京和长三角经济圈中心的上海亦迅速成为区域经济中心,并在各自所属经济圈内发挥了差异化的领导作用和辐射作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的原因包括:禀赋与环境差距;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差距.因此,要"因城而宜",对中心城市功能优势进行科学界定;协调经济圈内城市利益,实现产业合理布局.
【总页数】6页(P29-34)
【作者】牛华勇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100872;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北京,10008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0
【相关文献】
1.海洋经济圈成为新增长点r上海、深圳又添新目标: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J], 谢江珊
2.上海市对长三角经济圈经济辐射力的计量分析 [J], 黄玲;沈洁;杨鹏辉
3.长三角经济圈与京津冀经济圈的比较分析 [J], 屠孟樵;
4.长三角经济圈与京津冀经济圈的比较分析 [J], 屠孟樵
5.都市圈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的分形测度及影响因素——基于北京、上海、广州的实证研究 [J], 栾强;罗守贵;郭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国太阳辐射强度表
全国太阳辐射强度表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对于人类生活和自然界的各种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全国各地的太阳辐射强度情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太阳能资源,进行农业生产、能源开发等方面的规划和决策。
下面是全国太阳辐射强度表,供大家参考。
1. 北京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地势相对平坦。
夏季阳光强烈,太阳辐射强度较高,适宜进行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和使用。
冬季阳光辐射较弱,可考虑利用太阳能进行房屋采暖。
2. 上海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阳光强烈,太阳辐射强度高,适宜进行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和使用。
冬季阳光辐射较弱,可考虑利用太阳能进行房屋采暖。
3. 广州广州位于南亚热带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阳光充足,太阳辐射强度较高,适宜进行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和使用。
冬季阳光辐射强度相对较弱,但仍可考虑利用太阳能进行房屋采暖。
4. 成都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地势相对平坦,气候温和湿润。
全年阳光充足,太阳辐射强度较高,适宜进行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和使用。
冬季阳光辐射较弱,但仍可考虑利用太阳能进行房屋采暖。
5. 哈尔滨哈尔滨位于东北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
夏季阳光强烈,太阳辐射强度高,适宜进行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和使用。
冬季阳光辐射较弱,不适宜进行太阳能采暖。
6. 西宁西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势较高,气候寒冷干燥。
全年阳光辐射较弱,不适宜进行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和使用。
冬季阳光辐射更加弱,不适宜进行太阳能采暖。
7. 乌鲁木齐乌鲁木齐位于新疆西部,地势较高,气候干燥。
全年阳光充足,太阳辐射强度较高,适宜进行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和使用。
冬季阳光辐射较弱,但仍可考虑利用太阳能进行房屋采暖。
8. 海口海口位于海南岛,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阳光充足,太阳辐射强度较高,适宜进行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和使用。
冬季阳光辐射相对较弱,但仍可考虑利用太阳能进行房屋采暖。
通过以上全国太阳辐射强度表,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各地的太阳辐射情况,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能源需求,合理利用太阳能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表1我国主要城市的辐射参数表
专家学者研究已久的课题,而且已有许多卓越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光伏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笔者在学习各专家的设计方法时发现,这些设计仅考虑了蓄电池的自维持时间(即最长连续阴雨天),而没有考虑到亏电后的蓄电池最短恢复时间(即两组最长连续阴雨天之间的最短间隔天数)。
这个问题尤其在我国南方地区应引起高度重视,因为我国南方地区阴雨天既长又多,而对于方便适用的独立光伏电源系统,由于没有应急的其他电源保护备用,所以应该将此问题纳入设计中一起考虑。
本文综合以往各设计方法的优点,结合笔者多年来实际从事光伏电源系统设计工作的经验,引入两组最长连续阴雨天之间的最短间隔天数作为设计的依据之一,并综合考虑了各种影响太阳能辐射条件的因素,提出了太阳能电池、蓄电池容量的计算公式,及相关设计方法。
2 影响设计的诸多因素太阳照在地面太阳能电池方阵上的辐射光的光谱、光强受到大气层厚度(即大气质量)、地理位置、所在地的气候和气象、地形地物等的影响,其能量在一日、一月和一年内都有很大的变化,甚至各年之间的每年总辐射量也有较大的差别。
太阳能电池方阵的光电转换效率,受到电池本身的温度、太阳光强和蓄电池电压浮动的影响,而这三者在一天内都会发生变化,所以太阳能电池方阵的光电转换效率也是变量。
蓄电池组也是工作在浮充电状态下的,其电压随方阵发电量和负载用电量的变化而变化。
蓄电池提供的能量还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太阳能电池充放电控制器由电子元器件制造而成,它本身也需要耗能,3蓄电池组容量设计太阳能电池电源系统的储能装置主要是蓄电池。
与太阳能电池方阵配套的蓄电池通常工作在浮充状态下,其电压随方阵发电量和负载用电量的变化而变化。
它的容量比负载所需的电量大得多。
蓄电池提供的能量还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为了与太阳能电池匹配,要求蓄电池工作寿命长且维护简单。
太阳能电池组件按一定数目串联起来,就可获得所需要的工作电压,但是,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串联数必须适当。
串联数太少,串联电压低于蓄电池浮充电压,方阵就不能对蓄电池充电。
全国太阳能资源及开发量分析
全国太阳能资源及开发量分析参考学习,领取电⼦档本期⼝令:93609⼁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全国巡回·每⽉多期⼁学习·考证·⼈脉】◆ 05-14期光伏电站建设培训(西安)点此报名!☜◆ 05-21期储能电站建设培训(杭州)点此报名!☜◆ 04-23期光伏电站运维培训(南京)点此报名!☜1 太阳能资源1.1 全国概况我国属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之⼀,全国总⾯积2/3以上地区年⽇照时数⼤于2200⼩时,年辐射量在5000MJ/m2以上。
据统计资料分析,中国陆地⾯积每年接收的太阳辐射总量为33×103-84×103MJ/m2,相当于24×104亿吨标准煤的储量,初步分析全国太阳能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达到156亿千⽡。
其中新疆⾃治区最⼤,约为42亿千⽡,其次是青海和内蒙⾃治区,分别为34亿千⽡和26.15亿千⽡,此外⽢肃、西藏、宁夏以及⼭东等地太阳能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也⽐较可观。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有:(1)太阳能的⾼值中⼼和低值中⼼都处在北纬22°~35°这⼀带青藏⾼原是⾼值中⼼,四川盆地是低值中⼼。
(2)太阳年辐射总量,西部地区⾼于东部地区,⽽且除西藏和新疆两个⾃治区外,基本上是南部低于北部。
(3)由于南⽅多数地区云多⾬多,在北纬30°~40°地区,太阳能的分布情况与⼀般的太阳能随纬度⽽变化的规律相反,太阳能不是随着纬度的增加⽽减少,⽽是随着纬度的升⾼⽽增长。
根据国家⽓象局风能太阳能评估中⼼划分标准,我国太阳能资源地区分为以下四类:⼀、⼆、三类地区,年⽇照时数⼤于2200⼩时,辐射总量⾼于5000MJ/m2·a,是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或较丰富的地区,⾯积较⼤,约占全国总⾯积的2/3以上,具有利⽤太阳能的良好条件。
四类地区虽然太阳能资源条件较差,但仍有⼀定的利⽤价值。
⼀类地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6680~8400MJ/m2,相当于⽇辐射量5.1~6.4kWh/m2,⽇照时数3200~3300⼩时。
2.1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课件)高二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知识拓展】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一区四带
长三角城市群绿色生态一体化发展 示范区位于苏浙沪三省市交界处,具体 包括上海市青浦区、江苏苏州的吴江区 和浙江嘉兴的嘉善县,总面积2413平方 公里,将分为示范区、先行启动区和协 调区等三个部分。
长三角城市群绿色生态一体化示范 区将在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 科技创新、产业协调、城市规划建设 等方面实现同城化发展,从而打造一 个横跨三个省市的绿色高质量发展的 城市典范。
3、“三极”指的是长江三
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 和成渝城市群,充分发挥中心 城市的辐射作用,打造长江经 济带的三大增长极。
4、“多点”是指发挥 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 市的支撑作用。
【课堂练习】
长江经济带既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也 是一条面向国内外开放合作的重要走廊。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上海大都市区的辐射功能
目录
01 大都市及其辐射功能 02 上海大都市及其辐射功能 03 上海大都市的辐射范围
01 大都市区及其辐射功能
一、大都市
1、概念: 大都市一般指政治、经济、科
技、文化等方面实力强大,并对特定区域有重 要影响的城市。
2、特点:
(1)从人口规模来看:大都市的中心区域 及其邻近地区具有一定的人口规模。
3、城市因其辐射功能而获得不断发展的动力,城市的辐射功 能会因城市腹地范围的不断扩大、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而 不断增强、扩展。
02 上海大都市及其辐射功能
1、辐射源:上海市
上海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是我国四 个直辖市之一。上海经济基础雄厚,人 均地区生产总值居全国前列;人口众多, 人口密度大,属于超大城市;基础设施 完善,医疗、教育、科技等发展水平较 高。
全国太阳辐射强度表
全国太阳辐射强度表太阳辐射是指太阳能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到地球上的能量。
太阳辐射对于人类和地球的生态系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不同的地区、季节和时间段,太阳辐射的强度会有所不同。
为了更好地了解太阳辐射的分布情况,全国各地进行了太阳辐射强度的测量和记录。
下面是全国太阳辐射强度表:1. 北京市- 冬季辐射强度:低- 春季辐射强度:中等- 夏季辐射强度:高- 秋季辐射强度:中等2. 上海市- 冬季辐射强度:中等- 春季辐射强度:高- 夏季辐射强度:非常高- 秋季辐射强度:高3. 广州市- 冬季辐射强度:中等- 春季辐射强度:非常高 - 夏季辐射强度:非常高 - 秋季辐射强度:高4. 成都市- 冬季辐射强度:低- 春季辐射强度:中等 - 夏季辐射强度:高- 秋季辐射强度:中等5. 哈尔滨市- 冬季辐射强度:低- 春季辐射强度:中等 - 夏季辐射强度:高- 秋季辐射强度:中等6. 兰州市- 冬季辐射强度:中等 - 春季辐射强度:高- 夏季辐射强度:非常高- 秋季辐射强度:高通过以上的太阳辐射强度表,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地区在不同季节的太阳辐射强度存在一定的差异。
北方地区在冬季的太阳辐射强度较低,而在夏季则相对较高;而南方地区则在春夏季节的太阳辐射强度比较高,而冬季则中等偏低。
这一差异主要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大气成分等因素的影响。
太阳辐射的强度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能源之一,它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人体的维生素D合成和新陈代谢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辐射强度的地区,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人们的身体健康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另外,太阳辐射的强度也与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密切相关。
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太阳辐射的强度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可能对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系统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此,加强对太阳辐射强度的监测和研究,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预测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太阳辐射强度的分布情况在全国各地存在一定的差异,它对人类和地球的生态系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帖目前北京的经济辐射能力远弱于上海时下人们热衷于评论和比较中国的三大“城市群”或者“经济圈”——“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而其中的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更是比较的重点。
经济辐射能力是指在城市群中的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和地区的综合影响能力和发展带动能力。
经济中心城市通过聚集和辐射两种基本运动形式与其周边城市以及经济腹地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经济中心城市的聚集主要源于其自身经济的规模效益、市场效益、人才效益和设施效益等,正是这些效益的吸引使得区域中的二、三产业,资本、人才、原材料、科学技术和信息不断向中心城市聚集,极化效应使经济中心城市的生产率不断提高,经济能够保持快速增长,这些又进一步强化了经济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增长极的地位。
经济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源于中心城市对其自身结构的优化和科技进步的推动。
当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一方面,因技术进步带动产业升级使传统产业开始不断向腹地转移;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中心城市的规模效益逐渐丧失,土地价格上涨、生活费用攀升等原因,引起部分人才和资本向周边地区迁移。
因此,扩散既表现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产业向周边城市经济腹地转移,又表现为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高级生产要素的溢出。
其结果是在中心城市周边形成了卫星城和城市群,同时带动了周边经济区和乡村的发展。
从目前的所谓的三大经济圈的中心城市来看,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是无庸质疑的,广州作为狭义“珠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也没有太大争议,而北京作为“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城市还是存在颇多争议的。
关键还是北京的经济辐射能力与上海相比相差很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周遍地区没有发挥带动作用,而是产生了“负拉动”——从这一地区抽取资源与资金,却没有反哺区域经济,例如天津感觉自己的发展受到了北京的压制,河北觉得自己为北京发展做出的牺牲和奉献多于获得的利益,从而影响了本地区的发展。
上海和北京作为中国的两个超级大都市,两者自身的发展都很快,但两者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效应却相差很大。
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城市,其快速发展带动了相邻的江苏、浙江相关地区的快速发展,其周边各个主要城市也主动和上海接轨、协调,主动接受上海的辐射和带动,“长三角”在上海的带动下群龙起舞,渐入佳境。
而北京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其辐射带动能力非常有限。
事实上环渤海地区在目前和相当长时间内,在经济发展方面难以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其中京津冀、沈大、济青三大板块都是在相对独立发展,北京对后两者的辐射影响微乎其微,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而北京对周边地区,即天津、河北的影响也是非常有限,甚至在很多时候是聚集效应大于辐射效应,形成了“空吸”作用——人才、资源逐渐向北京集中,造成周边地区发展相对迟缓。
北京经济辐射能力不如上海的原因分析首先我们把辐射力局限在经济的范围之内,因为辐射能力不仅仅包括经济辐射能力,例如在政治文化辐射能力方面北京可能远远强于上海。
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一个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是伴随着城市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和阶段才能明显表现出来,在某一阶段可能表现为聚集作用大于辐射作用,而在另一阶段可能表现为辐射效应大于聚集效应。
北京现在的经济辐射能力不如上海,并不意味着在这方面将永远不如上海。
此外,我们研究某个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是要考虑其范围的,在某个辐射半径范围内,可能辐射能力很弱,或者没有,而在另外一个辐射半径范围内,可能辐射能力很明显。
我们说北京的辐射能力弱是说北京对天津、河北的辐射能力弱,是相对于上海对江苏、浙江的经济辐射情况而言的。
北京和上海相比在经济辐射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包括经济、政治、地理的原因,也包括历史的、现实的原因。
具体来说,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北京的经济规模明显小于上海。
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一般来说与其经济规模是成正比的,经济规模大意味着需求和供给能力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辐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一种“溢出”效应,即对周边地区的产业、技术转移力度和对周边地区的产品的吸纳消化能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公报,2004年上海的GDP是7450.27亿元,北京的GDP是4283.3亿元,前者是后者的1.74倍,所以北京在对周边地区的“溢出”效应和市场支持方面要远弱于上海。
第二,北京的面积要明显大于上海,并且北京西面、北面环山。
北京的面积是16800平方公里,上海的面积是5800平方公里,前者几乎是后者的三倍,并且北京的北面和西面环山,交通条件比较差,这造成了北京自身吸收了其核心城区辐射出来的大部分能量,并且严重阻碍和北京对其以北、以西的河北地区的经济辐射能力。
而上海地势低平,自身面积小,经济规模大,很容易辐射到附近的苏州、嘉兴等地区。
2楼上海到苏州的距离也就相当于北京到其郊县密云、平谷的距离。
第三,北京地理位置不如上海。
北京的地理位置不如上海不仅体现在地势多山,而且主要体现在交通状况不如上海。
上海的交通状况远优于北京,上海不仅是中国首屈一指的海运港口,而且是扼长江“黄金水道”龙头的港口,货物吞吐量巨大,在物资方面发挥着巨大的聚集和疏散功能。
此外,上海在铁路、高速公路交通方面也是走在前列,建立起了立体化的交通体系,经济辐射能量的传导路径比较通畅。
而北京只是铁路交通比较发达,在人员集散方面比较发达,而在货物集散方面远不如上海。
从环渤海地区整体来看,东北地区的进出口货物集散主要通过大连,山东地区的进出口货物集散主要通过青岛、烟台,华北其他地区的进出口货物集散主要通过天津,北京没有航运贸易中心的优势。
第四,经济腹地存在明显的差别。
首先,上海的经济腹地要大于北京,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理论上都是上海的经济腹地,并且经济基础好,主要城市布局比较合理,对上海形成“众星捧月”态势,而北京的经济腹地理论上也不小,但经济基础比较差,吸收经济辐射的能力比较差,并且天津和北京的地理布局使二者的辐射产生了抵消作用。
其次,从地区协调程度和能力方面,长三角要远好于环渤海地区,无论在配合意识上还是组织保证上,上海都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
第五,上海的金融中心效应。
上海是我国目前和将来重点培养的金融中心,拥有我国最大的股票交易所和其他商品期货交易所。
至2004年末,在沪经营性外资金融机构达到113家,其中,银行及财务公司75家,保险机构23家,证券机构15家。
随着上海浦东进一步开发,上海的金融中心地位会进一步加强,中资、外资金融机构将进一步向上海集中,包括中国中央银行也在上海设立第二总部。
上海将成为中国企业、特别是长三角地区企业融资的重要场所,发挥重要的资金聚散功能。
北京虽然也是华北地区的金融中心,但没有股票交易市场,并且也不是国家重点培育的全国金融中心,其前景与上海相比不容乐观,相对来说,上海有金融中心的优势。
第六,经济结构方面的差异。
北京的经济辐射能力不如上海,还和两地的经济结构有关。
北京的经济强项是新经济相关产业,服务业、金融业比较发达,而上海的服务业和金融业同样发达,甚至更发达,但制造业远强于北京,上海的钢铁、汽车、造船、机械等制造业基础雄厚,北京的传统工业只要是钢铁、石化,近些年汽车、电子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吸纳就业能力还不强,和周边城市的产业关联度也小。
其次从外贸进出口和利用外资方面看,上海2004年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600.26亿美元,吸收外资合同金额116.91亿美元,实际到位金额65.41亿美元,北京2004年全年进出口总值946.6亿美元,合同外资金额62.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0.8亿美元,上海经济的外向性要高一些,并且上海周边地区的外资外贸水平也很高,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外部经济和产业集群效应。
所以相对而言,北京不具有制造业中心的优势。
最后,天津对北京经济辐射能力的抵消效应。
天津和北京作为两个特大的城市相距很近,天津有港口航运优势,而北京有首都的优势,但长期以来,北京和天津在经济发展方面基本上是各自发展,很少有成功的协调。
1987年国务院把天津定位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天津的口号是打造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和中国北方重要经济中心,然而,十年来和北京的差距却越来越大。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天津专家指出:“北京的首都优势压得天津喘不过气,只要天津要上一个项目,北京肯定要跟进。
北京看着天津的泰达开发区搞得不错,就想把这一开发区弄过去。
北京说自己没有出海口,就曾提出要把天津港划归北京管辖。
”反过来看,以天津相对于北京的经济规模和地位,也不甘心作为北京的陪衬,而是强调自身的经济中心地位,天津在航运和制造业方面的独立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北京在这方面的经济辐射能力。
∙∙骑猪勇士123∙3楼发展趋势分析从目前上海和北京的发展规划和趋势看,两地的经济辐射能力的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
主要原因有:第一,北京的去“经济中心”化定位。
北京在最新的经济发展规划中不再强调经济中心地位,而是强调建设宜居城市为重点,控制北京的外来人口数量,重视环境建设,并且对产业结构进行了相应调整。
这种定位也许会提高北京的生活质量和旅游方面的吸引力,但可能会相对降低北京的经济总规模,从而降低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带动作用。
而上海则是在全面加强其航运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制造业中心和服务业中心的地位,并且在不断扩展其势力范围,其经济辐射能力必将进一步增强。
第二,“长三角”的协调发展战略。
长江三角洲15城市市长论坛已经升级为市长联席会议,已经开始从组织方面采取实质性措施,协调发展该地区的经济。
并且在杭州湾和长江上要陆续修建大桥,使周边地区和上海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便在发展中取得共赢,在共赢中中发展。
而北京和周遍地区的协调虽然多次提起,却没有实质性进展,除了河北廊坊等地区接受到北京天津一些经济辐射之外,其他如唐山、保定、承德、张家口、沧州等基本上都是独自发展,来自北京的辐射推动很少。
第三,奥运会和世博会的对两城市的效应基本上可以抵消。
奥运会和世博会将先后在北京和上海举办,将会给两城市带来旺盛的旅游、饭店、餐饮业发展机会,并且会带来两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的进步。
从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方面,奥运会可能要大一些,不过世博会的会期要更长一些,所以这两次盛会对这两个城市的影响来说,基本上是一样的。
在增强经济辐射能力方面,北京也不会因为举办奥运会而大大增强其经济辐射能力,更不会一跃而超过上海的经济辐射能力。
关于北京增强经济辐射能力的一些看法第一,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职能并不冲突。
虽然我们一直强调北京的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但是作为一个13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不可能没有很强的经济功能。
北京的巨大消费能力、发达的第三产业、国际著名的旅游胜地以及全国的交通枢纽的地位和“买世界,卖全国”贸易中心地位等,就足以表明北京是一个很有影响的经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