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聊斋志异的写法

合集下载

浅论《聊斋志异》的艺术风格

浅论《聊斋志异》的艺术风格

浅论《聊斋志异》的艺术风格《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已经达到和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可以称得上是迷信的百科全书,里面饱含着丰富的民俗和传说。

中国文言小说自六朝起开始谈狐说鬼,有了记述怪异的传统。

但从文学史的角度看,只是到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这些花妖鬼狐才具有更加明朗的人情味,才更有意识地、大量地和人们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这不能不说是蒲松龄的一种创造。

标签:浅论《聊斋志异》艺术风格一、蒲孙玲《聊斋志异》艺术风格《聊斋志异》在中国古典小说史上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艺术造诣,足以彪炳千古而启迪后人。

它既宏富又洗练;既奇谲又质朴;既含蓄又犀利;既委曲又真挚。

这种独特艺术风格的形成决非偶然:一则取决于作者广阔的视野、丰富的想像和厚实的生活基础;二则由于作者具有鲜明的是非和热烈的爱憎,三则归功于作者善于取精用闳,他一方面汲取了古代散文“词近”、“旨远”、“言约”、“意丰”的优良传统,另方面把握了志怪、传奇等文言小说的若干艺术手法,不落前人窠臼,勇于创新;四则有赖于作者严肃的创作态度,无论是推敲语言、提炼情节、讲究技法,莫不苦心孤诣,刻意求工,”如蜂采百花为蜜,其味自别,使人莫辨也”1.从内容和选材上《聊斋志异》的情节离奇曲折,幻诞诡谲,但在作品提供的特定情境之内,却又顺理成章,是按照某种固有的逻辑必然出现的。

其情节的内在逻辑,主要包括人物性格逻辑和幻想逻辑,二者往往蕴含在同一个情节系列中,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构成了作品幻中有真、真中有幻的艺术特色。

受封建制度和迷信的影响中国本信巫,自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

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

到晋,言鬼神志怪之书愈多。

从六朝志怪到唐传奇,从宋之志怪传奇到明之神魔小说,到清代的《聊斋志异》已达到巅峰。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里面的故事环境基本上发生在冥界仙境人间,故事人物大多是花妖狐魅。

它的故事题材主要集中在揭露社会丑恶,科举弊端和男女婚爱上。

浙江中考语文总复习素材:名著阅读 (二十二)《聊斋志异》

浙江中考语文总复习素材:名著阅读 (二十二)《聊斋志异》

(二十二)《聊斋志异》【作者简介】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济南府淄川(今山东淄博)人。

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

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

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

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

曾以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并不断修改增补。

其书运用唐传奇小说文体,通过谈狐说鬼的方式,对当时的社会腐败、政治黑暗多有批判。

【作品导读】《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该书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成就很高。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聊斋志异》近五百篇,实际包含两种不同性质的作品:一类篇幅短小而不具有故事情节,属于各类奇异传闻的简单记录;另一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多为神鬼、狐妖、花木精灵的奇异故事。

《聊斋志异》是一部积极浪漫主义小说诗歌文学作品。

它的浪漫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对正面理想人物的塑造上,特别是表现在由花妖狐魅变化而来的女性形象上。

另外,也表现在对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上。

作者善于运用梦境和上天入地、虚无变幻的大量虚构情节,冲破现实的束缚,表现自己的理想,解决现实中无法解决的矛盾。

《聊斋志异》的内容大致有四部分:一、怀着对现实社会的愤懑情绪,揭露、嘲讽贪官污吏、恶霸豪绅贪婪狠毒的嘴脸,笔锋刺向封建政治制度。

这类作品以《促织》《席方平》《商三官》《向杲》等篇最有代表性。

二、蒲松龄对腐朽的科举制度有切身的体会。

通过《司文郎》《考弊司》《书痴》等篇,作者无情地揭开了科举制度的黑幕,勾画出考官们昏庸贪婪的面目,剖析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禁锢与腐蚀,谴责了考场中营私舞弊的风气。

聊斋志异运用传奇手法写志怪

聊斋志异运用传奇手法写志怪

《聊斋志异》运用传奇手法写志怪从而超越了传统志怪小说《聊斋志异》是一部题材丰富,思想深刻,艺术技巧很高的文言志怪小说集。

作为中国古代文言志怪小说的杰出代表,鲁迅先生曾评价其为“虽亦如当时同类之书,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屈,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又或易调改弦,别叙畸人异行,出入幻域,顿入人间;偶述琐闻,亦多简洁,故读者耳目,为之一新。

”这段话精辟地指出,《聊斋志异》既是对传统文言志怪小说的一脉相承,有共同的创作规律,如内容庞杂丰富,注重搜身记异等,然而在与史区别,创作思想,形象塑造,语言之胜等方面以及总体水平上不同于传统志怪小说而显示出成熟精美的优势,使得我国古代文言小说跃上巅峰。

“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写的是传统志怪小说中的“神仙孤鬼精魅”,但他兼收并蓄,大量使用了更先进、更丰富的传奇小说的表现手法。

怪异、丰富的题材加上更加自由、艺术的表现形式,使这部作品更添了生活的真实感,也更富有了艺术的精致美和奇。

故事和手法完美融合,使《聊斋志异》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文言志怪小说的一座峰巅。

本文接下来将从作者创作思想、情节结构、形象塑造、语言运用等方面对“用传奇而以志怪”的《聊斋》之所以能够震古烁今,超越传统志怪小说做出一些探讨。

一、作者的创作思想对于一部文学作品而言,作者创作的出发点首先就决定了一部作品价值的高低。

对于文言志怪小说而言,这种创作的思想首先表现在作者自身的鬼神观念及这种观念对于创作的影响。

传统的志怪小说都非常相信鬼神的存在,甚至对于鬼神的存在,许多小说都不遗余力地加以证明和确认。

如干宝《搜神记》序中就明确提出创作的目的是“发明神道之不诬”。

这个观念对于作家创作的影响表现在,由于他们认为鬼神乃实有,所以只要忠实地记录就行,特别重视事实的真实性,强调的是“一耳一目之所亲闻睹”而让作品流于历史的支流。

对于作品作家也独立其外,做一个记录的旁观者,完全不重视作家主观世界的感受,粗陈梗概的叙事方式也让作品的艺术魅力大打折扣。

聊斋写作艺术鉴赏

聊斋写作艺术鉴赏

聊斋写作艺术鉴赏“美”在于心灵——谈《瑞云》《聊斋志异》,一般人都认为是浪漫主义的,所写的都是现实世界不存在的事物,其实并非如此。

书中还有不少毫无怪异可言的现实主义杰作,像《仇大娘》、《田七郎》、《金和尚》等就是;有一些虽然也插有若干怪异的描写,但基本上仍是按照社会的本来面目来反映现实的,刻画的是现实社会中的人和事。

《瑞云》就是这方面的一篇代表作。

《瑞云》是一篇较短的小说,只有一千多字。

写的是妓女瑞云的故事。

娼妓是旧社会中特有的丑恶现象,对这种丑恶的现象,历来的进步人士无不加以揭露和谴责。

以文学现象而言,唐宋就出现了许多以妓女为题材的作品,著名的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娼妓制度的惨无人道,极大地同情陷入火坑要求恢复人的尊严的女性的种种遭遇,表现了作者进步的立场。

蒲松龄是一个娼妓制度的反对者。

他曾在另一篇现实主义小说《韦公子》中怀着极大的义愤鞭挞了这种罪恶的制度,指出“盗婢私娼”的流弊“殆不可问”,痛斥“淫婢宿妓”的韦公子之流“非人”,是“人头而畜鸣”的畜生。

如果说《韦公子》是重在揭露的话,那么,《瑞云》则歌颂了瑞云、贺生与和生美好的心灵。

小说歌颂的第一个人物是瑞云。

作品一开始就极力渲染瑞云的美貌和才能,说她是杭州城里的名妓,“色艺无双”,她的漂亮和才华都是无人可与匹敌的。

当她长到十四岁时,鸨母要她出去“接客”,瑞云则凭着她的这点“资本”提出了自己的条件,要求由她自己来选择第一个委身的“客人”,价钱则由鸨母决定。

鸨母答应了。

这样,瑞云以“缓兵之计”赢了她的第一个回合。

瑞云知道,她争取到的这一点有限的“自由”是不会长久的,因此,她的第二步就是利用卖艺不卖身的这一短暂的机会,抓紧物色自己中意的对象,希望找到一个可靠的郎君,作为自己爱情的寄托。

在这个问题上,瑞云表现了她高尚的情操和反世俗的眼光。

在慕名而来的“富商贵介,日接于门”的情况下,瑞云丝毫不为这些人的富贵所动心:对于那些带着厚礼而来的有钱有势的嫖客,她最多只不过陪他们下下棋、画幅画而已,一般的只是陪着喝杯茶罢了。

《聊斋志异》花妖狐媚的艺术特色

《聊斋志异》花妖狐媚的艺术特色

《聊斋志异》花妖狐媚地艺术特色中学语文论文《聊斋志异》花妖狐媚地艺术特色康素娟一、跌宕奇幻地故事情节小说在众多地文学体裁中是情节地最大赢家.很多小说地创作,往往凭借天马行空,五光十色地情节变化来吸引读者.《聊斋志异》地创作,更是此中巨手.它构筑超越现实地幻想世界,具有强烈地浪漫主义色彩,曲折变幻而令人悠然神往,却又直指人心而引人凝眉深思.《聊斋志异》中很多名篇塑造了栩栩如生地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之所以如此生动、亲切感人,是与作者精心构思地艺术情节密不可分地.这就像很多影视剧地演员之所以能够“火”,固然有演员本身地天赋和人生机遇等原因,更重要地是还需要有完美地艺术作品去演绎.演员只有通过作品地情节变换,才能充分发挥他地潜能.当我们痴迷于演员在剧中地悲欢离合时,更应该慨叹作品本身地情节安排是极成功地.《聊斋志异》中地很多篇章就富有极尽变幻地情节安排,极大程度丰富了作品本身地内涵.也许正因为过于奇幻——“幻想可以超过自然地事变过程,也可以完全跑到任何自然地事变过程始终达不到地方”——从而超出了原本追求“戏剧性”地各舞台剧地承受能力,导致我国各传统剧种都没法原样把《聊斋》地故事拿来,而电影大师,从李翰祥到徐克,则把《聂小倩》地故事拍了又拍,原因即在于声光电制造地蒙太奇技术担得起表现曲径通幽、千沟万壑般奇幻情节地重任.如果一篇小说情节地安排单调得就像名人年谱、帝王实录,则平淡无奇,只有具备史料地价值,纵然宝贵也读者寥寥.而《聊斋志异》中许多篇章地情节安排是极富匠心地,故事地引入往往平平,但是随着故事地展升,往后地情节越来越精彩,就像泰山地十八盘一样,一个险峰紧接一个险峰,有时我们觉得已经是故事地高潮了,但作者地构思却往往出人意料——他驰骋其丰富地想象力,在这个高度上还能再拔一个高,让读者惊叹之余,又在内心有了一个满意地安慰.尤为难得地是,超乎常人地想象,却并非简单地以怪力乱神来张扬神道、以游戏笔墨来娱乐感官,而是能够合乎逻辑、不悖人情且另有寄托.《聊斋志异》在情节安排上地第二个比较大地特点就是结构严谨而完整,情节曲折多变而不显得松散冗长,始终紧紧抓住读者.很多艺术作品在结尾处都会追求留白地含蓄,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以求给读者留下更多地想象空间,就像苏轼地《赤壁赋》里描摹地箫声“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这样地艺术处理手法对于故事来说未免美中不足,在情节地发展上好像不太圆满,有一丁点地遗憾——读者总是需要一个完整地故事,所以程高本《红楼梦》再不入红学家法眼,群众进书店买地还是回版本.当然,如果为了迎合读者地需要不惜画蛇添足,狗尾读貂,又不免流于俗套,使作品缺乏了艺术性——《红楼真梦》《红楼补梦》等续书里安排贾宝玉娶了所有金陵十二钗,这证明程高本还是远超一般书生地.好比鲁迅批评地:必令”生旦当场团圆”,才肯放手者,乃是自欺欺人地瘾太大.又像当下有些电视剧,一经热播便翻拍续集,甚至还要再续.这样地作品纵然又编造了很多地情节,但已失去了它地艺术价值,而更多地注入了商业因素.那些所谓地情节只能像饭后地甜点,闲时地瓜子,增补些寂寞,安慰些无聊.如何能在二者之间达到一个平衡呢?既使情节臻于完整又能够保持足够地艺术水准,《聊斋志异》中有些作品地情节安排就能给我们些许启示.如《素秋》一章.素秋将紫姑之术悉传于嫂,而后带自须奴归隐海滨.嫂凭借此术在兵乱中剪帛化韦驮像而得以安保全家.之后本应没有了故事,但素秋地退场,未免匆匆,使很多读者意犹未尽,而她归所地神秘也颇令读者好奇.于是在故事地尾声,作者又编织了一个小小地情节.“后有村中贾客至海上,遇一叟似老奴,而鬓发尽黑,猝不能认”.而“叟停足笑曰:‘我家公子尚健耶?借口寄语:秋姑亦甚安乐’”.老奴地自我陈述道出了读者心中地困惑,然而神仙地居止究竟不能为凡人所知,故“问其居何里,曰:‘远矣,远矣!’匆匆遂去”.公子闻情后派人前去打听,然而“遍仿之,竟无踪迹”.这样地退场,方符合人物地身份.而白须奴变成黑须奴则隐晦地告诉了读者,素秋以至仙界,又通过老奴地口和行踪,使素秋地行踪得以解释,成功地完成了素秋地退场.使整个故事地情节趋于圆满.这样地情节安排,既不失艺术地悬念性(因素秋地行踪终究还是不为凡人所知地),又满足了读者地阅读心理.素秋地去向似已说明,却又未明确道出,这样地艺术处理手法可谓实虚参半,雅俗共赏.这种极具包容性地情节处理方法恰到好处地显示了作者地深厚功力.二、风姿各异地女性形象似乎从孔子嫌弃“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开始,古典文学作品中地女性形象便少有健康丰满地.李白诗里地美人“深坐蹙娥眉”,这个女子是让人同情地;韦庄词里地少女“皓腕凝霜雪”,这个女子是让人欣赏地.《三国演义》里地女子是离间君臣、父子地工具,貂蝉周旋于董卓吕布父子之间,简直就是个策反地间谍,《水浒传》里地女子是破坏弟兄、主仆地荡妇,哪怕是出身清白人家地扈三娘,被梁山灭门了又被嫁给梁山“好汉”王英,而她却冷血一般没有任何情感上地排斥.其余像唐传奇里崔莺莺、霍小玉那样地被始乱终弃地形象更数不胜数,薛红线能千里盗盒可惜没什么性格表现.长期以来中国地主流思想意识就是妇女生命没有保障、人格也没有尊严.直到《红楼梦》出现,贾宝玉说出了那句惊世骇俗地“女儿是水做地骨肉,男人是泥做地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虽然有些矫枉过正,但却是令人耳目一新.鲁迅以为贾宝玉“昵而敬之,恐拂其意,情笃而心劳,而忧患亦日甚矣”,对女子是出自本心地关切与尊重.而这种具有初步平等意识地关切与尊重,应该是由《聊斋志异》为《红楼梦》开了个好头.首先《聊斋志异》中地青年女性是“活”地,非概念化、脸谱化地,这意味着作者对人物本身地态度是严肃认真地.《聊斋志异》中对各种女性地描写因人物地身份,性格不同而风格各异.这不同地风格又通过主人公地装束,姿态,表情和口声呈现出来.用语一般虽较为简洁,但人物地形态无不栩栩如生,如呈眼前,与当时明清盛行地才子佳人小说中花大量地笔墨来粉饰女人公地写法有着本质地区别.如《素秋》一章中关于素秋出场地描写,寥寥数笔勾画出素秋之美:“年约十三四,肌肤莹澈,粉玉无其白也”.用语极简,却恰当地把握住了年轻姑娘肌肤如美玉般地圆润地特点.《娇娜》中娇娜方一出场,便令重患地孔雪笠“嚬呻顿志,精神为之一爽”,由此可见娇娜之美.《鲁公女》中鲁公女“风姿娟秀,赵锦貂裘,跨小骊驹,翩然如画”,戎装飒爽英姿勃发,于女性地妩媚中透出一股英豪之气,让读者精神为一振.类似地还有《西湖主》中对公主狩猎地描写:“以红绡抹额,髻插锥尾,着小紫袖衣,腰束绿锦”.不但人物地外表美,女性地思想品格、精神面貌上也与传统地妇女迥不相同,很多应当属于“新女性”.乔女并非美女,又黑又丑还带残疾,按照传统标准可以被“七出”了事,然而却以穆生未亡人地身份能够为孟家抚育幼孤、中兴家业,无论能力还是思想都受人尊敬.小谢为了救陶生夜驰百里,被老棘刺脚,痛彻骨髓,血殷凌波,重情尚义胜过须眉.作者自己也忍不住称赞庚娘是“千古烈丈夫”,细柳是“当亦丈夫之铮铮者矣”,而《颜氏》中地颜氏使“天下冠儒冠,称丈夫者,皆愧死矣!”婴宁天真、爽朗、纯洁、善良,以抑止不住、无拘无束地笑声蔑视礼教地存在,堪称集真、善、美于一身地最杰出代表,表现了作家对至纯至真地人性地肯定,对个性自由地热情呼唤.《聊斋志异》赞扬男女真情,蔑视纲常礼法,其中一些女子地表现更是不凡:《红玉》中地狐女红玉与冯相如患难相知,作者热情地称赞她为“狐侠”.《阿绣》中地狐女爱刘子固却能主动退出,成全他与真阿绣地爱情,显示了道德地完美、灵魂地超拔.《宦娘》中地鬼女也因自己是鬼身而压抑感情,以超能力帮助温如春与良工结合,理性超越了情感.《张鸿渐》中地狐女施舜华不因有恩于人而自傲,她诚恳地对张鸿渐说:“妾有偏心,于妾愿君之不忘,于人愿君之忘之也.”承认自己有私心但行事磊落,无私地帮助仍然爱着妻子地张鸿渐回家同妻子团聚.爱情固然美好值得生死以之,然而能够如壮士断腕般割舍爱情,意味着人地人性中、价值观中,有比爱情更高、更珍贵地东西,升到了更高地文明层次.至于《荷花三娘子》里,宗湘若与三娘子地性爱关系毫不涉及婚姻,哪怕生了儿子,三娘子仍然认为“聚必有散,固是常也”,却已经到了杯水主义地地步,虽然违背伦理,但毕竟主宰了自己地命运.蒲松龄还认为夫妻平等应相互尊重,妻子必须自尊、自立才能获得人格独立,《黄英》里黄英能够勤劳致富,对自命清高地丈夫态度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表现出妇女地自主自立精神,是对封建夫权地挑战.以上这些形象多少都带有一些理想色彩,表现出作者对改良社会和改良人生地美好愿望.也许如困顿终生地曹雪芹一样,一辈子没踏上仕途地蒲松龄敏感地察觉到时政毫无振兴地希望,社会却有堕入深渊地可能,于是只能把美好地理想寄托在美丽而有魅力地女性身上,只能“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曰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假狐鬼花妖以抒发情怀、寄托忧愤,已成为主导作者地创作意识.三、亦真亦幻地艺术构思作为才华横溢又屡经挫折地知识分子,蒲松龄尽管身逢康熙盛世,却由于长期处于社会底层,见识了王朝鼎革地混乱,得以看见这个盛世阴冷残酷地一面.他不能够主观上预见到一个新时代地到来,于是就借助迷离倘恍地幻想世界,寄托自己地情志,在于自己契合地自由境界中寻求心灵地满足.因此,将幻异与现实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既植根现实又超越现实地艺术境界,就成为《聊斋志异》地主要艺术构思,鲁迅即认为《聊斋志异》“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又或易调改弦,别叙畸人异行,出于幻域,顿与人间”.花妖狐鬼形象更只是有些物地自然习性和形体特征,性情完全与常人无异,具有人地社会属性和爱憎好恶,“鬼狐形象既是人,又是鬼狐,他们参与地一切矛盾冲突,既是按照现实生活中人物地性格逻辑向前发展地,又是按照鬼狐仙怪地幻想逻辑开展情节地,这也就决定了《聊斋志异》情节地真实不仅仅是现实地真实,而是一种既符合现实生活地逻辑,又是体现出幻想逻辑地特殊地真实.”如《青蛙神》中地十娘,作者写她“但含怒”,“最恶蛇”,影射着青蛙地习性,但与丈夫吵闹而负气回娘家不归,性情又与常人无异.有些表面看来写现实生活地篇章,如《张诚》、《田七郎》、《王桂庵》等,也往往添加些虚幻之笔,在现实人生地图画中涂抹上奇异地色彩.这种创作方式赋予作者极大地创作自由,成功处理了奇与正、幻与真地对应关系,可以随意地抒写人生苦乐,吐露内心隐秘.《聊斋志异》里与花妖鬼狐往来地多是书生,书生又多是正直而不得志之类,狐鬼花妖地出现不只是让苦读地书生解除了寂寞,还使书生得到鼓励,事业上获得上进甚至功成名就.这似乎在印证作者自己地苦闷人生:妻子刘氏是典型地没文化地贤妻良母,而蒲在孙蕙幕府里曾和能歌善舞地青楼女子关系密切;岁应童子试,近年考试失败,岁时才援例补了一个贡生.明清两代均以八股文取士,压制人才扼杀思想,科举考试更是弊端横生,丑态百露,顺治丁酉年顺天、江南、河南、山东、山西五闱出弊案,尤以江南科场案轰动全国,最终导致七名官员斩立决,二十五户人口流徙尚阳堡,复试改在紫禁城太和门举行,顺治帝亲自主持,考场内外兵丁林立,每名考生由两个全副武装地八旗兵左右监视,于是众考生惴惴不安如临深渊,诚如《国史旧闻》所云:“当是时,人人自谓天威严重,不知几许将登鬼录,几许将御魑魅,几许将锢终身.”然而,更严重地问题在于统治者明知八股无益于人生社会却偏偏要用它,“采鄂尔泰奏议,取士复用八股,以牢笼志士,驱策英才(时八股之废且数年矣.满大学士鄂尔泰奏复之有非不知八股为无用而用以牢笼志士驱策英才其术莫善于此等语)”,读书人被要求以朱熹行文地语气为样式,而且必须发扬孔孟和朱熹思想,无论心胸气度还是创造、思考地能力都被大大限制.《聊斋志异》里生活场景是独特地、虚幻地,但人物地社会活动,却都是现实社会地真实反映.写《聊斋志异》时作者正当壮年,战争已经过去,但战争带给人民地心灵创伤却并未平复.清兵入关之初济南之屠血流有声尸骸堵塞城门,之后扬州十日“肝脑涂地,泣声盈野.行过一沟一池,堆尸贮积,手足相枕”,江南繁华之地顿成鬼蜮!入关之后三藩之乱又绵延八年祸及大半个中国.《聊斋志异》中有很多篇目,隐约而曲折地展现了那个年代地重大历史事件.比如《张城》一章,就有关于战争使百姓妻离子散地描写:“豫人张氏者,其先各人.齐大乱,妻为北宾掠去”.《林氏》一章:“会北兵入境,被俘去,暮宿途中,欲相犯.林伪诺之.适兵佩刀系床头,急抽刀自刭死,兵举而委诸野.次日拔舍”.《张氏妇》一章所写“大兵所至,其害甚于盗贼”,更是鲜明地痛斥战争强加给百姓地痛苦,以及人民对战争地恐惧和痛恨,可见战乱给人民造成灾难之深.当然,《聊斋志异》地艺术特色不仅这些,它地语言是文言书面语和生活语言完美地结合,或典雅工丽或质朴清新;它地行文抒议结合,具备不虚美、不隐恶地史家笔法;它地细节刻画针对人物量体裁衣,“有强烈地真实感”.如此等等,此处不一一列举.总地说来,《聊斋志异》远承六朝志怪,近接唐宋传奇,采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地手法,给文言小说这一旧地体式注入了新鲜地血液且达到了创作艺术地顶峰,为我们民族留下了宝贵地文化财富,值得后世认真继承和悉心发扬,而蒲松龄本人地不平与希冀,更同几百年来广大被压迫人民地思想感情息息相通,代言了所有被侮辱和被损害者对真善美地不懈追求,也就更值得我们尊敬.作者单位:河北行唐一中.。

浅论聊斋志异写作手法

浅论聊斋志异写作手法

论《聊斋志异》的写作‎手法内容提要:《‎聊斋志异》对志怪传统‎的继承发展和对传奇手‎法超越的成功运用,使‎小说突破原有文言小说‎的禁锢,给人以异彩纷‎呈、别开生面而又回味‎无穷的艺术感受。

《聊‎斋志异》多以志怪反映‎现实,且使用传奇手法‎,所以兼具志怪、传奇‎二体的特点,成为成熟‎的文言短篇小说杰作。

‎《聊斋志异》对传奇手‎法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所超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本文将就‎聊斋志异中涉及的一些‎写作手法作以浅析。

‎关键:《聊斋志异》‎蒲松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抒愤方式唐‎传奇的写作手法《聊‎斋志异》是清代作者蒲‎松龄的作品,小说主要‎描写魅狐怪异故事,同‎时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各种弊端,世俗风情以‎及人们的精神理想,表‎现出清朝社会上人们普‎遍的文化追求和价值取‎向。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将《聊斋‎志异》的艺术手法概括‎为“用传奇法,而以志‎怪”,长期以来,许多‎研究者经常用这八个字‎来概括《聊斋志异》的‎创作,但并没有全面概‎括《聊斋志异》的写作‎手法。

事实上,无论是‎采用传奇笔法,还是表‎现志怪题材,蒲松龄都‎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所超越。

六朝志怪‎小说并不是现实的志怪‎故事,而是用虚幻来代‎替现实,表现荒诞滑稽‎的内容,但当时的志怪‎小说题材单一,故事情‎节简单,表述极为简略‎,而《聊斋志异》运用‎相同的方式则采用了丰‎富多变的写作笔法,反‎应了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对以往的志怪小说‎有了新的提升。

作‎为文言文小说的《聊斋‎志异》,作者首先采用‎了唐传奇的写作手法表‎现志怪内容,将六朝时‎期的短小篇词发展为情‎节丰富曲折有头有尾的‎完整故事。

文辞华丽,‎形象生动,叙述婉转,‎意境突出,描写波澜起‎伏。

《聊斋志异》继承‎唐传奇,出现了大量突‎出意境描写的篇章,且‎写作手法丰富多样,作‎者意境描写意蕴深厚,‎具有象征性,寓意性强‎,在意境描写中,与人‎的刻画描写紧密结合,‎塑造了众多典型人物。

《聊斋志异》赏析

《聊斋志异》赏析

《聊斋志异》赏析一、关于作者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

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

淄川(今属)人。

蒲松龄出身在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

蒲家号称“累代书香”,祖上虽然没有出过显赫人物,在当地却是大族,但在明末清初的动乱中衰微下来。

蒲松龄的父亲蒲槃原是读书人,由于家境困难,不得不弃儒经商。

蒲松龄童年时跟着父亲读书,由于勤奋和颖慧而深得父亲钟爱。

他19岁初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个第一名补博士弟子员,颇受当时主持学政的著名诗人施闰章的赏识,赞他“观书如月,运笔成风”,一时文名颇高。

此后,他与同乡学友砥砺学问更勤,曾与希梅等人结成“郢中诗社”,常“以风雅道义相劘切”(元《柳泉蒲先生墓表》)。

他在希梅家中读书时,“请订一籍,日诵一文焉书之,阅一经焉书之,作一艺、仿一帖焉书之。

每晨兴而为之标日焉。

庶使一日无功,则愧、则警、则汗涔涔下也”(蒲松龄《醒轩日课序》)。

康熙九年(1670)至康熙十年间,他应做县令的友人邀请,先后到宝应和高邮做过幕宾。

这是他一生中惟一的一次远游。

幕宾生活使他对于官场和世情有了更多的认识。

回家乡后,长期在乡间作塾师。

他设馆的主人家藏书丰富,使他得以广泛涉猎。

他不但研究经史、哲理和文学,而且对于天文、农桑、医药等等也有很大的兴趣。

蒲松龄一生刻苦好学,但自19岁“弁冕童科”之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高龄,才援例成为贡生。

康熙五十四年农历正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在他的夫人去世的两年之后,依窗危坐逝世。

在清初,像蒲松龄这样出身的士人,进身之途惟在科举。

科场的失败使他悲愤万分:“天老矣,颠倒了天下几多杰士。

蕊宫榜放,直教那抱玉卞和哭死!……每每顾影自悲,可怜肮脏骨销磨如此!……数卷残书,半窗寒烛,冷落荒斋里。

”(〔大江东去〕《寄王如水》)蒲松龄未能攀缘科举出仕,一生都在农村过着清寒的生活。

他的思想中固然存在着热中功名的庸俗的一面,但也有“足迹不践公门”的傲视权贵的一面。

在艰难时世中,他逐渐认识到像他这样出身的人难有出头之日,“仕途黑暗,公道不彰,非袖金输璧,不能自达于圣明”(《与刺史樾依书》)。

蒲松龄《《聊斋志异》自序》原文及鉴赏

蒲松龄《《聊斋志异》自序》原文及鉴赏

蒲松龄《《聊斋志异》自序》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蒲松龄《《聊斋志异》自序》原文及鉴赏【导语】:〔清〕蒲松龄被萝带荔,三闾氏感而为《骚》;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

《聊斋志异》人物描写的艺术技巧

《聊斋志异》人物描写的艺术技巧

《聊斋志异》人物描写的艺术技巧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经典之作,作者更是以其精湛的文学技巧,
描绘出了一系列精彩绝伦的人物形象。

首先,作者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人物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比如,描写白
娘子时,作者把她比作“一只白色的凤凰,翩翩起舞,美轮美奂”,这样的比喻,让人物的形象更加生动,更加突出。

其次,作者还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人物的性格特征描绘得淋漓尽致。

比如,
描写西门庆时,作者把他比作“一只猛虎,威风凛凛,气势汹汹”,这样的拟人,让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最后,作者还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把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征描绘得更加深刻。

比如,描写贾宝玉时,作者把他比作“一只灵巧的鹦鹉,又聪明又漂亮”,这样的对比,让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征更加深刻,更加突出。

总之,《聊斋志异》中的人物描写,作者采用了比喻、拟人和对比等艺术技巧,把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征描绘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深刻突出,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人物的魅力。

聊斋志异描写人物的手法

聊斋志异描写人物的手法

聊斋志异描写人物的手法
《聊斋志异》是一部以古代神怪、鬼魂、妖精为主要题材的短篇小说集,其人物形象独特,形象鲜明。

以下是《聊斋志异》描写人物的一些手法:
1.神秘化的描写手法:《聊斋志异》中的人物常常被赋予神秘的形象和神奇的能力,如妖精、鬼怪、神仙等。

这些人物的描写往往采用模糊的笔法,使得读者对其产生一种神秘的感觉。

2.生动的描写手法:《聊斋志异》中的人物形象多种多样,他们的性格、言行举止都有着鲜明的特点。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人物,作者会采用丰富的细节描写手法,包括外貌、衣着、动作、语言等等,让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人物的形象。

3.善用比喻的描写手法:在《聊斋志异》中,人物形象的描写常常采用比喻的手法。

比如,将人物比作花草、动物等,或者将人物的性格特点比喻成自然界中的事物,这样可以更生动地表达人物的形象和性格。

4.用象征手法展示人物性格:在《聊斋志异》中,人物性格的描写往往是通过象征手法来进行的。

比如,一些人物的名字就带有某种象征意义,或者将某些特定的物品或动作作为人物的象征。

这样的描写手法既能够简洁地表达人物的性格,又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总之,《聊斋志异》中的人物形象形态多样,丰富多彩,其描写手法也相应地多种多样,展现了作者的独特创作风格。

1/ 1。

聊斋志异赏析

聊斋志异赏析

聊斋志异赏析《聊斋志异》是清代作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以灵异故事为主题的短篇小说集。

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题材和精彩的故事情节,吸引了无数读者。

本文将对《聊斋志异》进行赏析,从故事内容、艺术手法和思想内涵等方面进行分析。

《聊斋志异》以灵异故事为主题,其中包含了许多令人惊叹的奇异事件。

例如《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她因为爱情而不惜冒险,最终化为蝴蝶与柳夢梅相见;《陆判》中的严惩,他因为丧尽天良而被上天惩罚,最终化为狼人,受尽苦难。

这些故事以其离奇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在艺术手法方面,《聊斋志异》运用了丰富多样的写作技巧。

首先,作者运用了描写细腻的手法,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例如,在《牡丹亭》中,作者通过描写杜丽娘与柳夢梅的爱情故事,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们之间的深情厚意。

其次,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讽刺和幽默的手法,给作品增添了一丝轻松的气氛。

例如,在《陆判》中,作者通过讽刺严惩的虚伪和贪婪,让读者对这个角色产生了强烈的反感和嘲笑。

这些艺术手法使得《聊斋志异》在文学上具有独特的魅力。

《聊斋志异》不仅仅是一部具有娱乐性的作品,它还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

首先,它探讨了人与命运的关系。

在《牡丹亭》中,杜丽娘为了爱情不惜冒险,最终化为蝴蝶与柳夢梅相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命运是无法改变的,人类只能顺应命运的安排。

其次,它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

在《陆判》中,严惩因为丧尽天良而被上天惩罚,最终化为狼人,受尽苦难。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性中既有善良和美好,也有邪恶和丑陋。

只有正直善良的人才能够得到幸福和安宁。

这些思想内涵使得《聊斋志异》不仅仅是一部娱乐读物,更是一部富有哲理的文学作品。

《聊斋志异》以其独特的题材、精彩的故事情节、丰富多样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吸引了无数读者。

通过对这部作品的赏析,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其中的艺术魅力,还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

希望更多的读者能够读到这部作品,并体会到其中的魅力和思想内涵。

论《聊斋志异》的写作艺术

论《聊斋志异》的写作艺术

论《聊斋志异》的写作艺术《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

本文将探讨《聊斋志异》的写作艺术,包括其独特的叙事手法、描写技巧以及文学意义。

一、叙事手法的独特性《聊斋志异》以虚幻、奇幻的故事情节吸引了读者的关注。

其叙事手法独特,可细分为以下几种:1. 转折情节的运用在《聊斋志异》中,作者以意想不到的转折情节,为故事增添了深度和趣味性。

例如,在职佞一事中,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位仙姑降服了一位专横的官员。

故事中设定了多次转折,让读者一次次领略到作者的巧妙构思。

2. 阴谋与诡计的揭示《聊斋志异》中的许多故事,描绘了人与妖之间的斗争。

在这些故事中,作者通过揭示人类的欲望、阴谋和诡计,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例如,在《聂小倩》中,为了与身为妖精的小倩相爱,许宣耐心等待和制定了详尽计划,最终成功战胜了各种阻碍。

二、描写技巧的巧妙运用《聊斋志异》不仅在叙事手法上独具匠心,其描写技巧也十分巧妙,充满了诗意和细腻。

1. 细腻的意象描写作者通过细腻的意象描写,让读者沉浸于故事的情感世界之中。

在《画眉戏》一文中,作者以细致入微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幅生动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2. 神秘幻化的形象描写在《聊斋志异》中,作者经常通过神秘幻化的形象描写,刻画了灵异人物的特征和形象。

例如,在《胭脂归》中,作者以幽默风趣的描述,描绘了胭脂精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文学意义的探讨1. 独特的文化表达《聊斋志异》作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

通过故事中展现的妖魔鬼怪、仙人禅法等民间传说,读者可以了解到古代人民的信仰和价值观。

2. 深刻的人性思考作者在《聊斋志异》中巧妙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引发读者对道德、欲望等问题的思考。

例如,在《牡丹亭》中,作者以“情不顾身”为主题,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爱恨纠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综上所述,《聊斋志异》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巧妙的描写技巧以及深刻的文学意义,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聊斋志异《五通》原文、翻译及赏析

聊斋志异《五通》原文、翻译及赏析

聊斋志异《五通》原文、翻译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聊斋志异《五通》原文、翻译及赏析【导语】:《五通》是蒲松龄写的一篇文言小说,出自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富翁》原文、翻译及赏析

聊斋志异《富翁》原文、翻译及赏析

聊斋志异《富翁》原文、翻译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聊斋志异《富翁》原文、翻译及赏析【导语】:《富翁》是蒲松龄写的一篇文言小说,出自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侠女》原文、翻译及赏析

聊斋志异《侠女》原文、翻译及赏析

聊斋志异《侠女》原文、翻译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聊斋志异《侠女》原文、翻译及赏析【导语】:《侠女》是蒲松龄写的一篇文言小说,出自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赏析

《聊斋志异》赏析

《聊斋志异》赏析《聊斋志异》是清代作家蒲松龄所著的一部奇幻小说集,收录了许多奇闻异事的故事。

本文将对《聊斋志异》进行赏析,探讨其中的主题、文学特点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一、主题探讨《聊斋志异》以奇闻异事为题材,主要探讨了人与妖鬼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性的善恶之间的较量。

通过各种奇幻故事的讲述,作者以小说的形式表达了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思考。

二、文学特点1. 奇幻情节:《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大多具有奇幻的背景和情节,包括人与妖魔、鬼魂的互动,以及超自然的事件等。

这种奇幻的设定使得故事更加引人入胜,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

2. 鲜明的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塑造了许多有趣的角色。

例如,《聊斋志异》中的《聂小倩》讲述了一个妖魔与人的爱情故事,塑造了受害者的形象。

这些鲜明的形象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

3. 隐喻与象征:《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往往包含着隐喻和象征的意味。

例如,《聊斋志异》中的《牡丹亭》表达了对自由与爱情的追求,以及社会伦理规范对个体的束缚。

这些隐喻和象征使得故事更富有内涵,引发读者的思考。

三、对社会的影响《聊斋志异》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价值观的传承:《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往往包含着作者对人性的审视与反思。

通过描述人与妖鬼之间的关系,作者表达了对道德与伦理的关注。

这些价值观的传承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引导人们思考道德问题。

2. 文学创作的启示:《聊斋志异》以其独特的奇幻故事和精彩的人物形象,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启示。

许多作家受到了《聊斋志异》的影响,从中汲取灵感,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3. 文学研究的对象:《聊斋志异》作为一部重要的古代文学作品,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对象。

对《聊斋志异》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该作品的内涵,同时也能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综上所述,作为清代文学的杰出代表,《聊斋志异》以其独特的风格、奇幻的故事和深刻的主题,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

聊斋志异赏析

聊斋志异赏析

聊斋志异赏析《聊斋志异》是清代作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民间传说短篇小说集,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奇幻小说之一。

全书分为五卷,收录了约420则各类故事。

这些故事以黑幽幽的氛围和委婉妩媚的笔触,将人与鬼、人与神之间的交流呈现得淋漓尽致。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对《聊斋志异》的赏析。

一、“志”的观念“志”字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通常被理解为文化人文化成果的总称。

而在《聊斋志异》中,“志”的含义也是十分丰富的。

作者在书中选择了“志”字这个词作为标题,是想突出这个词在故事中所具有的意义,体现出中国思想文化的多元性。

在《聊斋志异》中,有些故事是描述人与天命之间的关系,亦或是塑造了一些仙女、鬼怪等神化的人物。

这些故事,不仅仅是让我们看到了古代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更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深邃内涵。

通过“志”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对于自己命运的追求和对于未知世界天命的探索,也能够感受到蒲松龄对于生命和命运的探究。

二、“志怪”的类型“志怪”是《聊斋志异》的主要类型,它是指将人与鬼、人与神交流的故事。

在《聊斋志异》中,各种神鬼仙仙形形色色,令人想象翩跹,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所传诵。

以《聂小倩》为例,这是一则充满了浪漫和悲痛的毒情故事,描述了一个鬼女为了成全自己爱的男子,不惜牺牲自己,最终感动天地神明。

在笔者看来,《聂小倩》讲述了强烈的爱情表达,塑造了一个高贵、纯洁、自我奉献的女性形象。

故事底蕴深刻,通过神怪思维方式刻画人的内心世界,传达出人性中最纯真、最真挚、最深刻的情感力量。

此外,《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往往不拘泥于时间、空间,充满了神话和幻想。

这种想象力和丰富的表现手法,都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和未知世界的追求和探索,故事深入人心,并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三、功德观念《聊斋志异》中很多故事都体现了作者对于功德观念的执着追求。

故事中的人物通过一系列的挣扎、奉献、牺牲,最终得以实现自己的梦想或者寻求更高的信仰追求,这种功德观念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被广泛传承,也起到了很大的社会作用。

浅析《聊斋志异》的讽刺艺术5篇

浅析《聊斋志异》的讽刺艺术5篇

浅析《聊斋志异》的讽刺艺术5篇第一篇:浅析《聊斋志异》的讽刺艺术浅析《聊斋志异》的讽刺艺术摘要《聊斋志异》刻画高尚的人物形象的同时还刻画了一系列极具讽刺意味的人物,想象力丰富、构思奇特,蒲松龄借志怪的名义暗讽封建统治社会的黑暗。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其讽刺艺术。

关键词阴暗残酷至任至义罪恶本质根深蒂固前言《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独特的思想风貌和艺术风貌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生活。

作者蒲松龄爱人民之所爱、恨人民之所恨,阴暗的现实激起了他满腔的孤愤,发而为文,或悲悯、或讽刺、或鞭挞,处处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相通。

《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一系列具有讽刺意义的人物形象,对当时黑暗的现实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

对其讽刺的内容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浅略的分析:(一)对统治者、官吏的昏暗狠毒的揭露《聊斋志异》带着对现实社会的悲愤情绪,揭露嘲讽贪官污吏、恶霸乡绅贪婪狠毒的嘴脸,笔锋尖锐的刺向封建政治制度。

《促织》大胆的指出现实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官吏的阴狠滑黠以及民不聊生的社会现象。

只因为“宫中尚促织之戏”便让官吏向百姓征收蟋蟀,使百姓苦不堪言,“辄倾数家之产”“惟思自尽”。

作为一方土地的管理者,不为百姓生活操劳,却因为巴结讨好上官使百姓的生活艰难困苦。

蒲松龄大胆的暴露了统治者荒淫无道和官吏狠毒自私的嘴脸,善良无辜的百姓只能成为统治者玩乐、贪官污吏压迫下的牺牲者。

成名一家的遭遇正是印证了这一点。

成名本是一名忠厚老实的普通百姓,因捉不到蟋蟀而遭到官吏的严厉惩罚,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在女巫的帮助下捉到俊健的蟋蟀而举家庆贺,虽连城壁不啻。

由此可见,朝廷向百姓征蟋蟀比肆无忌惮的向人民征收赋税、征敛粮食更让人害怕!一条活生生的人命在统治者、官吏的眼中竟然比不上一只蟋蟀。

成名儿子只因为不小心打破养蟋蟀的罐子,就使全家陷入绝望,吓得投井自杀,灵魂变成一只蟋蟀,解救了父母。

因这只蟋蟀战无不胜,能闻琴瑟之声应节而舞,讨得帝心大悦,成名一家所受赏赐颇多,“屡得抚军殊宠,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析《聊斋志异》的写法
以《娇娜》篇为例
《娇娜》是《聊斋志异》中的名篇,它在思想内容上别具一格,以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的友谊见长。

在《聊斋》故事中,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屡见不鲜,特别是反映花妖狐魅与人的爱情故事的,更为普遍,其中有不少名篇佳作;但是表现青年男女之间友谊的却极为少见。

在封建社会里,男女授受不亲,不可能有公开的社交活动,也不允许有异性的朋友。

“有情人终成眷属”在封建社会虽然是个进步的口号,但它把“有情人”的关系发展,归结在夫妻关系上,如果“有情人”不能结合,那便是爱情的悲剧。

《娇娜》所描写的故事,却是一个例外。

它着重描写了娇娜与孔生的友谊,他们患难与共,疾病相扶,彼此的友谊都经过了严峻的考验,但最终他们仍然是朋友,而不是夫妻。

从他们的友谊中,我们看到了男女主人公崇高的精神境界和美丽的灵魂,这正是小说的动人之处。

从《娇娜》所反映的生活内容和人物形象来看,蒲松龄在对待爱情与友谊的看法上,不仅置封建礼教和“男女授受不亲”于不顾,而且表现出人与人之间一种新的关系——即异性之间的友谊关系,这是新思想的闪光。

这种关系的普遍化是在男女青年可以有公开的社交活动之后的事情。

作者蒲松龄对男女主人公是歌颂赞美的,对孔生与娇娜的友谊是肯定的。

蒲松龄羡慕孔生有娇娜这样患难与共、矢共生死的朋友,所以他说:“余于孔生,不羡其得艳妻,而羡其得腻友也。

观其容可以忘饥,听其声可以解颐。

得此良友,时一谈宴,则‘色授神与’,尤胜于‘颠倒衣裳’矣。

”在这一点上,作者并无可指责之处;恰恰相反,这倒是表现出作者在男女观上很进步的看法。

我们不应当以道学家的面孔来指责蒲松龄。

《娇娜》体现了作者先进的美学理想,它不仅有反对封建礼教的“男女授受不亲”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作者热情地歌颂了小说主人公的患难与共、疾病相扶、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它写出了人物的崇高精神境界和美丽的灵魂,这与封建社会上层所普遍存在的尔虞我诈,甚至卖友求荣,形成鲜明的对照。

《娇娜》不仅思想性强,艺术成就也很高,它的人物描写有很多精彩之处。

娇娜是作者极力描写的人物,但她出场很晚,对娇娜的描写占的篇幅并不多,最精彩的有两个主要段落,一是为孔生治病,一是孔生被雷击后救活孔生,两处都是写娇娜妙手回春的医术。

娇娜出场后,第一次开口说话,是诊脉后的几句话:“女笑曰:宜有是疾,心脉动矣。

然症虽危,可治;但肤块已凝,非伐皮削肉不可。

”这几句诙谐有趣的语言,使娇娜活泼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

清代的《聊斋》评论家但明伦对这几句话赞不绝口,他说:“解颐妙语,笑可倾城。

闻其言,洗却无数郁闷,况近娇姿而蒙把握者耶?”又说:“慧心妙舌,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这些见解还是可取的。

这与后文孔生的面壁吟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预设了伏笔。

也给读者留下一个悬念(孔生与娇娜日后的关系究竟如何),具有引人入胜的作用。

小说的精彩之处不独在于写过程描写,而在于孔生的心理描写,写出孔生对娇娜的倾慕之情。

代皮削肉,当然是件痛苦的事,即使像关羽这样的英雄人物,对于刮骨疗毒,虽神色自若,但也要强忍痛楚。

按照常情,手术时间愈短,病者痛苦愈少一点。

这里却一反常情,孔生为了倾慕佳人,不觉其苦,而且生怕手术很快就完了。

这种矛盾心理,把孔生的内在感情写得淋漓尽致,手术过程插入此段描写,为整个小说增色不少,这样写手术过程不呆板,而且姿趣横生,既把孔生的心理写活了,也把娇娜的动人的美经过烘托,更加显得突出,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这种手法,实可叹为观止。

同时,孔生的形象塑造也颇为醒目。

孔生是个善良的落魄书生,他到天台投奔朋友,不
巧朋友刚死去,只好寓居寺院,靠为寺僧抄写过活。

他与皇甫公子邂逅相遇,皇甫公子同情他的遭遇,孔生遂入公子家设帐授徒,因而受到皇甫一家的礼遇。

小说对孔生的生活经历的描写,并无多少惊人之笔,也未将孔生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孔生的大半经历,是一次次地受到皇甫公子一家的恩惠,作者对孔生一直是平实写来。

但忽儿将笔一转,平中见奇,平地掀起轩然大波,将孔生突然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让人物经受一场最严峻的考验,从而把小说的情节发展推向高潮,把孔生的精神境界和盘托出。

在生死关头,友谊能否经得起最严峻的考验,是衡量孔生这一人物形象思想的高度和精神境界的标尺。

小说的情节发展到这里可以说是一个“突转”。

在孔生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公子突然向孔生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大难当头,能相救否”?孔生这时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他既不先问清情况,也不考虑能否完成朋友的重托,而是坚定勇敢地承担下来。

“不知何事,但锐自任”八字,写出了孔生的殷情、忠实、爽快。

当皇甫公子一家“罗拜堂上”时,孔生因不知何故而大骇,所以急问事情的原委。

当他得知事情的真相之后,他毫不畏惧,准备拼得一死,以自己一身的性命换取皇甫一家的安全,立志“矢共生死”,轰雷击顶不动摇。

简单的几句对话,彼此肝胆相照,闪露出两颗透明的心灵。

读到这里,读者为孔生捏着一把汗,一方面为孔生的命运担心,另方面又担心孔生这个文弱书生,能否完成这个任务,在轰雷击顶的严重关头,能否屹然不动。

这时的空气已经紧张到了一点即燃的程度,但作者还在为突现人物而“蓄势”,极力描写险恶的环境,可怕的场面,通过浓烈的气氛渲染,来突现人物的高大形象。

孔生的崇高的精神境界,勇敢果断的英雄行为,像巨人一样的高大形象,通过这一段艺术描写,情貌无遗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使人感到他可爱、可敬,人物的行为和精神,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弦,读之使人惊心动魄。

《娇娜》的人物描写,艺术手法丰富多彩,有外貌的描写,有心理的刻画;有的用人物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个性,有的用人物的神态与动作来突现人物的性格。

有对比的写法,也有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来烘托人物。

有正面描写,有侧写,各种手法交替使用,各臻妙境。

对娇娜的描写,带有浪漫主义的神奇色彩,驰聘着作者丰富的想像;在塑造孔生时,完全运用现实主义的方法,只是在气氛烘托方面,作了必要的艺术夸张,两者都获得同样的艺术效果。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笔者的笔法高深,实为惊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