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_商品分类与分类体系
商品分类
知识目标: 1.了解商品分类的概念和常用分类标志; 2. 熟悉商品分类和编码的方法; 3.理解商品结构优化的意义; 4.熟悉商品条型码。 能力目标: 1. 掌握常见的商品目录及分类体系; 2.熟悉商业企业经营中常见的商品分类方法; 3.能够初步分析企业的商品结构特点 重点、难点: 了解常用的分类标 志、主要分类体系、 常用编码方法
码系统的简称)
(1)EAN-13条码。 既可用于销售包装,又可用于储 运包装。这种条码由13位数字的字符代码构成。 EAN-13条码是由上部的条码结构及其下部的供人 识别的字符即EAN/UCC-13代码两部分所组成。该条 码符号是按照“二进制”和“模块组配法”原理进行 编码的。 EAN-13条码符号由左侧空白区、起始符、左侧数 据符、中间分隔符、右侧数据符、校验符、终止符、 右侧空白区等8个部分,共13个模块组成。
26
3.平行编码法。是指将编码对象按其属性或特征分为 若干个面,每一个面内的编码对象按其规律分别确定 一定位数的数字代码,面与面之间的代码没有层次关 系或者隶属关系,最后根据需要选用各个面中的代码, 并按预先确定的面的排列顺序组合成复合代码的一种 编码方法。 4.混合编码法 。是由层次编码法和平行编码法组合而 成的一种编码方法
2013-10-15
36
UPC-A条码的代码结构
2013-10-15
37
UPC-A条码的代码结构
2013-10-15
38
UPC-A商品条码的系统字符的应用规定
2013-10-15
39
(2)UPC-E条码
UPC-E 码的代码结构
商品学知识点
3 商品标准的分类:
按商品标准的表达形式分为文件标准和实物标准。文件标准是以文字(包括表格、图形)的形式对商品质量所做的统一规定。实物标准是指对某些文字准确表达的质量要求由标准化主管机构或指定部门用实物做成与文件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完全或部分相同的标准样品作为文件标准的补充同样是生产、检验等有关方面共同遵守的技术规定。
7 产品认证分为强制认证和自愿认证两种,一般来说,对有关人生安全、健康和其他法律法规有特殊规定者为强制性认证,即“以法规强制执行的认证制度”。其他产品实行自愿认证制度。
8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基本框架为三部分,一是认证制度的建立,二是认证的实施,三是认证实施有效性的行政执法监督。
9 在ISO14000系列标准中,以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最为重要。
3 商品检验的内容(包装检验、品质检验、卫生检验、安全性能检验、数量和重量检验)
4 商品检验的方法(感官检验法、理化检验法)
5 常用的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和系统随机抽样。
6 商品品级的划分一般有百分法和限定法两种。
第五章 商品分类
1 商品分类通常采用的基本方法有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两种。
2 商品包装的功能:保护功能、容纳功能、便利功能和促销功能。
3 商品包装的分类:按包装在流通中的作用分类(销售包装和运输包装)
4 商品销售包装激发:贴体包装技法,泡罩包装技法,收缩包装技法,拉伸包装技法,真空包装技法,充气包装技法,吸氧剂包装技法。
5 商品运输技法:一般包装激发,缓冲包装技法,防潮包装技法,防锈包装技法,防霉包装技法,集合包装。
商品分类与分类体系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解析和理解商
品描述、用户需求和评论,从而更好
地进行商品分类和推荐。
3
图像识别与商品分类
图像识别算法可以识别商品的外观特 征和形态,为商品分类和搜索提供更 直观和准确的信息。
商品分类的趋势
1 跨界融合
商品分类体系将越来越 多地跨越行业和领域边 界,以适应不断变化和 复杂化的商品形态。
3 发展历程
商品分类体系随着商业 和行业的发展演变而逐 渐形成,经历了概念的 演变、标准的制定和应 用的推广。
国际商品分类体系
联合国统计部门网 站
联合国统计部门网站提供了 全球通用的国际商品分类体 系,如HS编码和UNSPSC。
详细解析
各种国际商品分类体系的特 点和适用范围,如行业细分、 跨境贸易、统计数据等。
商品分类与电商平台
电商平台通过商品分类体系为 消费者提供搜索、比较和购买 商品的方便和效率。
商品分类与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中的商品分类体系 用于识别、追踪和管理货物在 物流过程中的位置和状态。
商品分类与智能化技术
1
机器学习与商品分类
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分析大量数据并自
自然语言处理与商品分类
2
动学习和调整商品分类体系,提高分 类准确性和效率。
多挑战与机遇
随着商品形态、技术和 市场的不断变化,商品 分类体系将面临新的挑 战和机遇。
3 希望商品分类体系
研究得到更多关注 与投入
商品分类体系的研究和 发展对于促进商业创新 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 投入。
商品分类体系的构成
主分类
主要类别,用于对商品进 行大致分类,如食品、服 装、家具等。
分类编码
对每个商品类别进行独特 编码,以实现唯一标识和 搜索。
商品学商品分类教案
商品学商品分类教案教案:商品学商品分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小学商品学》第五章,第一节“商品的分类”。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商品的分类方法、商品的分类体系以及商品分类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商品的分类方法,能够运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对商品进行分类。
2. 让学生掌握商品的分类体系,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商品。
3. 让学生理解商品分类的作用,能够运用商品分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商品的分类方法和分类体系。
难点:商品分类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商品样本。
学具:笔记本、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商品,尝试对它们进行分类。
2. 知识讲解:通过PPT讲解商品的分类方法,包括按用途、按材质、按品牌等分类方法。
3. 例题讲解:以一组商品为例,讲解如何运用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4. 随堂练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给定的商品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依据。
5. 知识拓展:讲解商品的分类体系,包括日用品、食品、服装、家电等不同类型的商品。
6. 应用实践:让学生运用商品分类知识,对实际生活中的商品进行分类。
六、板书设计商品的分类按用途按材质按品牌商品分类体系日用品食品服装家电七、作业设计商品列表:文具、食品、服装、家电、运动器材。
答案:文具、食品、服装、家电、运动器材分别属于不同的分类。
2. 商品分类应用题目:请以你喜欢的品牌为例,说明该品牌商品的分类方法。
答案:以苹果品牌为例,其商品按用途可以分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按材质可以分为金属、塑料等;按品牌可以分为苹果品牌和其他品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商品的分类方法,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商品的分类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商品分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研究商品分类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市场调查、消费者行为分析等。
商品分类与商品分类体系
按照商品的生产或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如木材、金属、塑料等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生产和供 应链管理。
按照商品的地区分类
总结词
根据商品的产地或销售地区进行分类
详细描述
按照商品的产地或销售地区,如国内、国际、南方、北方等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了解商品 的来源和市场分布。
按照商品的制造方法分类
采购计划制定
根据商品分类,制定合理的采购 计划,包括采购时间、数量、预 算等,确保库存的合理控制。
商品销售
商品陈列
根据商品分类,合理安排商品的陈列位置和 方式,提高商品的展示效果和销售量。
销售策略制定
根据商品分类,制定不同的销售策略,如促销、折 扣等,以吸引消费者和提高销售额。
销售数据分析
根据商品分类,分析销售数据,了解各类商 品的销售情况和趋势,为销售策略的调整提 供依据。
企业商品分类体系可以参照国际商品分类体系和国家商品分类体系,并结 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04
商品分类的应用
商品采购
确定采购需求
根据商品分类,明确所需采购的 商品种类、规格和数量,提高采 购的准确性和效率。
供应商选择
根据商品分类,筛选合适的供应 商,确保采购的商品符合质量要 求和价格合理。
自动化识别
通过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实现商品的自动化识别和分类, 减少人工干预。
数据驱动决策
基于大数据分析,自动调整商品分类,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 求变化。
动态化商品分类
01
动态调整
根据市场变化、消费者需求变化 等因素,动态调整商品分类,保 持分类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灵活适应
02
03
快速响应
商品分类与编码及分类体系
(一)线分类法及线分类体系
线分类法也称层级分类法,是指将分类对 象按所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逐次地分成相应 的若干个层级类目,并排列成一个有层次、逐 级展开的分类体系。
线分类法的一般表现形式是大类、中类、 小类和细目等,将分类对象一层一层地进行具 体划分,同位类的类目之间存在着并列关系, 上位类与下位类之间存在着隶属关系。
处理。 2.缺点: 组配的结构太复杂,不利于手工处理,
也不能充分利用其信息容量。
❖ 在实际应用时常采用以线分类法为主,面 分类法为辅、二者相结合的分类法。
❖ 我国在编制《全国工农业产品(商品、物 质)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时。采用的是 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相结合,以线分类法 为主的综合分类法。
二、商品分类标志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图2-1线分类法结构图
实例:
大类
中类
日
清洁类商品
用
化
工
美容类商品
商
品
保护类商品
小类
洗衣类商品 洗面类商品 洗发类商品 洗餐具类商品
品种 肥皂 香皂
合成洗涤剂
其他
《全国工农业产品(商品、物质)分类与代码》,就
是采用线分类法。该标准将产品(商品、物质)分为
大类、中类、小类和细目四个层级.
(一)分类标志的选择原则
❖ 适用性原则 ❖ 稳定性原则 ❖ 唯一性原则 ❖ 逻辑性原则 ❖ 包容性原则 ❖ 简便性原则 ❖ 区分性原则
(二)商品分类的主要标志
实例:商品按用途分类
食品
生活资料
商
衣着用品
品
生产资料
日用品
主食 副食
1.以商品的用途作为分类标志
食品
衣着
日用品
信息组织—第五章 分类法
第二节 分类法结构
1、主表
主表,是基本大类、简表、详表的合称。 (1)基本部类 对基本部类的划分有多种方法:
杜
第二节 分类法结构
1、主表
(2)基本大类 基本大类,也称基本大纲,是分类法的一级类目,
也是分类法整体框架的体现。
编排方法:
➢传统的文献分类法一般均以学科为中心设置基本大 类,构成从学科角度展开的类目体系。 ➢大类的排列次序,一般重视对各个门类关系的揭示。
作用: •帮助用户迅速了解整个分类法的概况,通过它的引导, 方便地在详表相应门类中查找相应的类目 •可供概略分类使用
第二节 分类法结构
1、主表
(4)详表 是由详细列出的子目组成的类目表,是分类法的主体
和正文,类分信息资源的真正依据。 格式:子目之间通过并列或缩格等方式显示其并列或
等级关系。
第二节 分类法结构
是上述两种编制方式的结合,是一种在详尽类表的基础上, 广泛采用各种组配方式的分类法,亦称半分面分类法。
特点: ①以列举式类表为基础,具有一定的直观性 ②广泛采用组配方法,基本上可以达到分面类表同等标引 水平。
第一节 分类法概述
3、分类法的类型
➢列举组配式分类法
不足: ①列举式类表的管理修订工作,需要较大的工作量 ②类目之间的组配要求使用多种辅助符号,标记复杂、 冗长
•等级列举式分类法 •分面组配式分类法 •列举组配式分类法
第一节 分类法概述
3、分类法的类型
➢等级列举式分类法
等级列举式分类法是一种将所有的类目组织成一 个等级系统,并且采用尽量列举的方式编制的分 类法,亦称列举式分类法、枚举式分类法。
特点: ①从一定的角度出发有层次地揭示信息资源,类 目展开比较系统; ②分类结构显示直观,易于把握、便于使用; ③标记简明,号码单纯,适于分类排架,也可以 用于组织分类检索工具。
商品学第五章 商品分类PPT课件
精选ppt
5
商品陈列的分类技巧
某单位需要接待客人,领导派小张去买 大量一次性纸杯回来。于是小张来到了 大卖场里陈列着各种杯子的地方,在一 堆陶瓷杯、玻璃杯中睁大眼睛拼命寻找 纸杯而不得。小张感觉有些沮丧,这时 工作人员把他带到了纸制品区。原来, 纸杯的供应商往往同时代理卷纸、盒纸 等商品,大部分零售企业为了便于管理, 就将所有这些商品归入“纸制品”品类, 并陈列在一起。
二、商品编码
(一)商品编码及其意义 商品编码就是赋予某种或某类商品的一个或一组 有序的符号排列,是便于人和计算机识别与处理的代 表符号。代表符号可以由数字、字母和特殊标记组 成。
精选ppt
41
商品编码是在商品分类的基础上,对各类、各种 商品都赋予一定规律性商品代码的过程。商品编 码往往是商品目录的组成部分,商品分类与代码 共同构成了商品目录的完整内容。故商品目录又 叫“商品分类与代码集”。
(2)字母型代码。
(3)数字、字母混合型代码。
(4)条码
精选ppt
43
▪ 代码符号类型
可由数字、字母和特殊标志组成。
举例:
A 农、林、牧、渔业产品 01 农业产品
0101 粮食作物产品 010110 小麦 01011001 冬小麦
精选ppt
44
2.商品编码的方法 (1)顺序编码法 (2)层次编码法 (3)平行编码法 (4)混合编码法
精选ppt
17
二、商品分类的基本方法
(一)线分类法及线分类体系 线分类法:
线分类法也称层级分类法,是指将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 若干分类标志,逐次地分成相应的若干个层级类目,并排列 成一个有层次、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
商品分与类分类体系
03
灵活性与稳定性平 衡
在保持分类相对稳定的同时,及 时反映市场和技术的变化,确保 分类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类分类的信息化管理
01
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提高商品分类管理的效率和准确 性,降低人为错误和信息不对称
。
03
数据维护与更新
定期对商品分类数据进行维护和 更新,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
性。
02
信息系统建设
商品分类与类分类体系
目录
• 商品分类概述 • 商品分类的方法 • 类分类体系介绍 • 类分类的应用场景 • 类分类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类分类的未来发展趋势
01
商品分类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商品分类是根据商品的特征、用途、 来源等,将商品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以便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商品。
目的
提高商品的管理效率,便于消费者查 找和购买,促进商品流通和商业活动 的顺利进行。
包括男女装、童装、内衣、鞋帽等。
家居类
包括家具、家电、家纺、灯具等。
美妆类
包括护肤品、彩妆、香水等。
按商品生产原料分类
木材类
包括各种木材及其制品。
纸张类
包括各种纸张及其制品。
金属类
包括各种金属及其制品。
塑料类
包括各种塑料及其制品。
按商品生产工艺分类
手工类
包括各种手工艺品。
铸造类
包括各种铸造品。
机加工类
维护与更新
定期对分类体系进行维护和更 新,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新的需 求。
04
类分类的应用场景
商品采购
确定采购需求
01
根据商品分类,确定所需采购的商品种类、规格和数量,确保
采购计划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2.2商品分类体系
按加工程序,可分为粗制品和精制品
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
国际广泛采用的国际商品分类体系 1
海关合作理事会分类目录
2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3
商品分类和编码协调制度
国家分类体系
(1)商品贸易分类大类
五金类
家电类
纺织类
百货类
基本分类体系 按照商品用途分类
生活资料商品 生产资料商品
住宅商品 衣着商品 食品商品 交通类商品 日用商品 工业生产资料商品
农业生产资料商品
应用分类体系
这种分类体系是从商 品方便角度出发,没有统 一的分类标志,而是根据 商品的某些共性加以分类, 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分类 体系。
按原料来源,可分为植物性商品、动物性商品和矿 物性商品
文化类
副食品类
国家分类体系
(2)商品贸易分类中类
日用化工商品(中类)
日用玻璃制品(中类)
百货类(大类)
皮革制品(中类)
塑料用品(中类)
国家分类体系
(3)商品贸易分类小类
肥皂(小类)
香皂(小类)
洗衣粉 (小类)
日用化工类商品(中类)
牙膏(小类)
洗涤剂(小类)
4.国家分类体系
(4)商品贸易分类细类 香皂(小类)
基本分类体系01
是以实用性为 原则,为满足使用 者的需要进行分类 所形成的分类体系。
为方便各国之间
是指为保证国内
的贸易活动以及各国开 商品流通的正常进行,
展海关管理、关税征收 满足商品在流通过程
等活动而制定的统一的 中所提出的某些要求
国际贸易分类体系。 而进行的分类。
第五章 商品归类
《协调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1948年 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制定了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简
称:SITC)。
《协调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1950年12月15日欧洲经济委员会(欧洲海关同 盟)在布鲁塞尔签订了《海关税则商品分类目录 公约》,1972年修订后改名为《海关合作理事 会商品分类目录》(Customs Co-operation Council Nomenclature,简称:CCCN)
商品归类 3、HS与我国税则及子目注释的关系
(1)我国海关自 1992 年1 月1 日起开始采用《协调 制度》 根据海关征税和海关统计工作的需要,我国在《协调制 度》的基础上增设本国子目(三级和四级子目),形成了 我国海关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然后分别编制出《进出 口税则》和《统计商品目录》。 为了明确增设的本国子目的商品含义和范围,我国又制 定了《本国子目注释》,作为归类时确定三级子目和四 级子目的依据
例如说,第一类,活动物;动物产品,按标题,它应 该包括,所有的活动物和动物产品,但第一类中,根
据章注,就可以知道,流动马戏团、动物园或其他类
似巡回展出用的活动物,不包括在第一类里面。所以 说“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
规则一 解读: 2.“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应按项目条文和有 关类注或章注确定”
harmonize ['hɑ:mənaiz] v. 协调, 使和谐, 用和声唱
《协调制度》概述 《协调制度》是指在原海关合作理事会商品分类 目录和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目录的基础上,协调国 际上多种商品分类目录而制定的一部多用途的国 际贸易商品分类目录。 在现实工作中,为了适用于海关监管、海关征税 及海关统计,需要按照进出口商品的性质、用途、 功能或加工程度等将商品准确地归入《协调制度》 中与之对应的类别和编号。
配送实务第五章 分拣管理
本章主要讲授与训练内容:
第一节 商品分类 第二节 商品代码和条码 第三节 商品拣选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商品分类对配送中心分拣 管理的作用、分类原则及分类标志,熟悉商品分 类的方法、体系及拣选设备,掌握商品补货方式 和商品代码、条码的编制,具备运用各种拣选方 法拣选商品的能力。
EAN.UCC系统
EAN.UCC系统是全球开放的物流信息标识和条码表示系 统。 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应用发展过程中,为消除数据录 入的“瓶颈”问题而产生的,可以说是最“古老”的 自动识别技术。1973年,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选定IBM 公司的条码系统,作为北美的通用产品代码,即UPC码, 应用于食品零售业,利用条码技术进行自动销售,大 大加快了食品的流通。
条码的历史
初期阶段 (40年代)人物:乔· 伍德兰德(Joe Wood Land) 贝尼· 西尔佛(BenySilver) (公牛眼条码) 49 年申请专利 73年 :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niform Code Council, UCC)于1973年建立了UPC (Uniform Product Code) 商 品条码应用系统。 77年 :欧洲共同体在12位的UPC-A商品条码的基础上, 开发出与UPC-A商品条码兼容的欧洲物品编码系统 (EuropeanArticle Numbering System),简称EAN系统。 81年 :由于EAN组织已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组织,改称为 “国际物品编码协会”(International Article Numbering Association)简称EAN International EAN与UCC的联盟计划
顺序编码法 层次编码法 平行编码法 混合编码法
二、商品条码 1、商品条码与EAN.UCC系统
商品分类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把国际贸易商品共分为10大 类(Section)、67章(Division)、261组 (Group)、1033个分组(Sub-group)和 3121个基本项目(Item)。 总的分类原则是先将各种商品以加工程度进行 划分,然后再按照用途进行细分。在国际贸易 中,一般习惯把0到4类商品称为初级产品,把 5到8类商品称为制成品。
返回
国际危险货物分类目录
《国际海上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简称IMDG Code) 中的“危险货物一览表” 根据危险货物性质的不同, 把危险货物分为9类,共计2500多个货物品种。 爆炸品;压缩、液化和加压溶解的气体;易燃液体; 易燃固体、易自燃物质和潮湿(或与水化合)时产生 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 (毒性的)物质和有感染性的物质;放射性物质;腐 蚀性物质;杂类危险物质。 我国于1973年加入了国际海事组织,自1982年开始执 行了国际海运危规。
几种重要的国际商品分类体系和 分类目录
《海关合作理事会分类目录》
《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协调商品名称和编码制度》 《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的国际分类》 《国际危险货物分类目录》 我国外贸、海关、商品检验检疫等部门
的商品分类目录
几种主要的国际商品分类体系和 分类目录
目前在国际上公认并广泛采用的国际贸易商品 分类体系有两个,即《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 类》(SITC)和《协调商品名称及编码制度》 (HS)。 联合国秘书处于1950年起草了《联合国国际贸 易标准分类》。联合国及其所属机构每年都按 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编制有关的国际贸易统计 资料,以便对世界贸易进行系统的研究,各个 成员国也按照这个分类体系发表各自的贸易数 据。
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BS900200《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学分:2学时:32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较全面和系统的了解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的有关知识,认识和掌握市场营销概念,能够分析市场环境、购买行为需求和定位目标市场、熟练掌握营销4P理论,为以后适应基层营销工作的需要奠定一个较为扎实的知识基础。
本课程教学效果的主要衡量指标:课堂提问、课堂讨论、测试课程性质:1) 理论,√2) 理论+实践,3) 实践(打√选择)主要授课方式:1) 讲授型;√2) 师生交互型;√3) 讨论型;4) 技能培养型√;5)其他型(打√选择)拟安排授课学期:1, 2, 3, 4, 5√, 6 (打√选择适宜开课学期,允许选择一项以上)预修课程:无并修课程:无课程简介及主要教学方式和方法简述:《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是学习市场营销其他学科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营销类学生的必修课程,以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市场营销知识并在以后工作加以运用。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商品的基础知识.商品质量.商品标准.商品检验.商品包装.商品分类的基本知识。
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课堂讨论.技能训练.案例分析等。
建议教材:《商品学基础》,魏玉芝,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年参考书:《商品学概论》,汪永太,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商品学基础》,窦志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商品学概论》,万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年二、讲授大纲第一章商品学概述本章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概况,掌握商品和商品使用价值的含义,熟悉商品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明确商品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本章重、难点:重点:商品的概念,商品的使用价值难点:商品的使用价值第一节商品的概念及构成1、商品的概念与属性2、商品的构成第二节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1、国际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2、我国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3、商品学发展状况和意义第三节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商品学研究对象2、商品学研究内容第四节商品学的研究任务和方法1、商品学的研究任务2、商品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商品质量与质量管理本章要求:掌握商品质量的质量特征及影响因素,掌握商品质量管理术语和基本内容,了解假冒伪劣商品的范围及识别。
商品分类标志_商品学基础与实务_[共3页]
特征,才能深入分析和了解商品的性质和使用性能,全面分析和评价商品质量以及研究商品质量变化规律,从而有助于商品质量的改进和提高,有利于商品检验、包装、保管和科学养护。
三、商品分类的原则为了实现商品的科学分类,使商品分类能够满足特定的需要,分类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指商品在分类中所选择的标识必须能反映商品的本质特征,并具有明显的区别功能和稳定性,以满足分类的客观要求原则,发挥分类的作用。
科学性是商品分类的基本前提。
2.系统性原则商品分类的系统性是指以选定的商品属性或特征为依据,将商品总体按一定的排列顺序予以系统化,并形成一套合理的系统性科学分类体系。
如某商品集合体分成若干大类后,大类分为若干中类,中类分为若干小类,直至分为品种、规格、花色等。
系统性是商品分类的关键。
3.实用性原则商品分类首先应满足国家总政策、总规划的要求,同时应具有实用性,充分满足生产、流通及消费的需要。
因此,商品分类应尽最大努力结合各部门、各系统、各行业、各企业及消费者原则的实际,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实用性是检验商品分类的实践标准。
4.可延展性原则可延展性原则又称后备性原则,即进行商品分类要事先设置足够的、可扩展的收容类目,以保证新产品出现时不至于打乱已建立的原有的分类体系和结构,同时为下级部门便于在本分类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开拓细分创造条件。
5.兼容性原则商品分类既要与国家政策和相关标准协调一致兼容,又要与原有的商品分类保持连续性和可转换性,以便进行历史资料对比。
6.唯一性原则商品分类体系中的每一个分类层次只能对应一个分类标识,以免产生子项互不相容的逻辑混乱。
第二节商品分类标志商品分类标志是表明商品本质的特征,能将商品唯一地、稳定地、明显地区分开来,用以识别不同类别商品的记号。
对商品进行分类,可供选择的分类标志很多,主要有商x 93 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品的用途是体现商品使用价值的重要标 志,以商品用途作为分类标志,不仅适合于 对商品大类的划分,也适合于对商品类别品 种的进一步详细划分。
食品 生活资料 主食
衣着用品
商 品
生产资料 日用品
副食
商品的原材料是决定商品质量、使用性能、特 征的重要因素之一。
商品类目名称 商品大类
应用实例 食品 日用工业品
商品中类
商品小类 商品品类 商品品种
食粮
乳和乳制品 奶
家用化学品
洗涤用品 肥皂 茉莉香型香
全脂饮用牛奶 皂
零售企业目前普遍将经营的商品分为四个层次,即 大类、中类、小类和单品。 门类是按国民经济行业共性对商品总的分门别类,属 最高类别,我国商品分23个门类。 我国商品在门类的基础上分88个大类,如五金类、交 电类、日用百货类、钟表类、针纺织品类、印刷品类等大 类。 中类即商品种类,也称商品品类或品目。是若干具有 共同性质或特征的商品总称,它包括若干商品品种。如针 棉织品、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等。 小类是根据商品的某些特点和性质进一步划分的。如 针棉织品又可分为针织内衣类、针织外衣类、羊毛衫类等。 商品的品种是按商品的性质、成分等特征来划分指具 体商品的名称,如西服、洗衣机、皮鞋、啤酒等品种。 商品的细目是对商品品种的详细区分,包括商品的花 色、规格、品级等,如 180/112 A 型男西服、 23 号女 式高跟皮鞋等。
按管理权限编制的目录
按产销地区编制的目录:地产品目录
进口商品目录 内销商品目录 出口商品目录
按适用范围编制的目录
国际商品目录 国家商品目录 部门商品目录 地区及企业商品目录
1.国际商品目录 联合国编制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目录》;欧共 体制定的《欧洲共同体对外贸易统计商品目录》 2.国家商品目录 美国的《国家物质代码》、日本的《商品分类编 码》和我国的《GB7635—87》标准 3.部门商品目录 原商业部编制的《SB/T10135—92》标准,对外 经济贸易部编制的《对外贸易进出口业务统一商 品目录》,进出口商品检验局编制的《商检机构 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种类表》 4.企业、单位商品目录
钾玻璃
铅玻璃
硼硅玻璃
商品的管理权限:一类商品、二类商品、三类商品。
商品质量: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等外品。
市场范围:国内市场、国外市场。
商品的产地、商品的形状、结构、重量、花色等 。
第四节 商品分类体系和商品目录
一 、商品目录 商品目录是指国家或部门根据商品分类的要求, 对所经营管理的商亦称商品分类目录或 商品分类集。 商品目录的三个部分 商品名称及计量单位 商品代码(编号) 商品分类体系
科学性
整体性 系统性
兼容性
可延性
二 商品分类的方法
(1)线分类法 线分类法也称层级分类法,是将确定的商品集 合总体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志,逐次地分成相应的若 干个层级类目,并排列成一个有层次的、逐级展开 的分类体系。 它的一般表现形式是大类、中类、小类、细目 等。它的特点是将分类对象一层一层地具体进行划 分,而且各层级所选用的分类标志可以不同,各个 类目之间构成并列或隶属关系。
以原材料作为商品分类标志,不仅使商品分类
清楚,而且还能从本质上反映出每类商品的性能
和质量特点以及使用、保管特征。
对那些由两种以上的原材料所构成的商品,会
产生一定困难。
纺织品和服装商品
棉
麻
丝
毛
粘
涤
锦
腈
商品的加工方法或生产工艺,对商品质量 特征和特性的形成影响很大。
很多不同的商品,往往是用同一种原材料 制造的,就因为选用了不同的加工方法,最
大类
中类
小类
品种
化 妆 品
二 商品分类的作用及意义
1、为经济管理现代化奠定科学基础和前提条件。
2、有利于商品标准化的实施和商品质量标准的
制定。 3、有利于开展商品研究和教学工作。 4、便于消费者和用户选购商品。
第二节 商品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一 商品分类的原则
线分类法
二 商品分类的方法
面分类法
3.1
3.2 3.3 3.4
商品分类及其作用
商品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商品分类标志 商品分类体系和商品目录 本章小结
复习与思考
【导入案例1】 百货商场商品的分类编组 按商品的功能分类编组 按购物动机分类编组 按市场细分分类编组 按商品的耐储存性分类编组
【导入案例2】
华联超市商品分类
第一大类:冷冻食品类 第二大类:饮料食品类 第三大类:糖果糕点类 第四大类:炒货蜜饯类 第五大类:调味品类 第六大类:烟酒茶类 第七大类:软包装食品 第八大类:酱菜罐头类 第九大类:南北货腌蜡制品 第十大类:洗涤、化妆类
二、商品目录与商品分类的关系
商品目录是在商品逐级分类的基础上,
用表格、符号和文字全面记录商品分类体系
和排列顺序的书本式工具。
商品目录是商品分类的具体体现,没有 商品分类,目录就无法产生;根据商品分类 编制的商品目录,才能使各类商品眉目清楚。
生产资料商品目录
按用途编制的目录
消费商品目录
一类商品目录 二类商品目录 三类商品目录
点评: 零售企业商品的合理分 类,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 方便顾客购买。
3.1 商品分类及其作用
一 、商品分类的概念 根据一定目的,为满足某种需要,选择适当的 分类标志或特征,将商品集合总体科学地、系统地 逐次划分的过程。
大类:根据商品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大行业划分。 中类、小类:按中、小行业或“专业”划分 品类:具有若干共同特征的多个商品品种的总称。 商品品种:具体商品的名称。 商品细目:对商品规格、花色、质量等级的详尽划分, 可以具体的反映商品的特征。
后便形成质量特征截然不同的商品种类。
绿茶
茶 叶 青茶 红茶 花茶
不发酵工艺
半发酵工艺 全发酵工艺 花窨工艺
商品的很多性能都取决于它的化学成分。
很多情况下,商品的主要成分是决定其性能、质 量、用途或贮运条件的重要因素。
聚乙烯
聚氯乙烯 塑 料 制 品
聚丙烯
聚苯乙烯 酚醛塑料
密胺塑料
玻 璃 制
品
钠玻璃
例如:线分类法示例
(2)
第一面
第二面
第三面
成型方法
装饰方法
用途
吹制品
喷花
食器
压制品
磨花
容器
自由制品
雕花
装饰器
思考:线分类法与面分类法的比较
线分类法的优缺点 面分类法的优缺点
第三节 商品分类标志
商品分类标志是表明商品特征、用以识别 商品不同类别的记号。
商品分类标志主要有商品的用途、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