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制动装置 机车车辆与列车牵引计算

合集下载

列车牵引计算

列车牵引计算

高速铁路动车组计算粘着系数
❖ 我国目前投入使用的CRH系列动车组是在引 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外 高速列车动车组的计算粘着系数的试验公式 为:
② 粘着牵引力限制
粘着牵引力为能力值,即轮周牵引力所能达到的最大值。 因此,轮周牵引力不能大于机车所能产生的粘着牵引力, 称为粘着牵引力限制。
一、牵引计算定义、内容及目的
1 什么叫牵引计算?
研究列车在外力作用下一系列与行车 有关的问题。
2 牵引计算的内容
1) 计算牵引质量(牵引吨数) 包括列车质量、牵引辆数、牵引净载和列车长度
2) 计算列车运行时分 列车在站间的运行的时间。
3) 计算列车运行速度 4) 研究列车制动问题 5) 计算能源、燃料的消耗,牵引机械功、阻力等;
内燃机车功率修正
内燃机车的柴油机有效功率与进入汽缸的空气量有关。 在大气压力较低的高原或高温地区及长隧道内,机车 功率会有所降低。此时,应对机车牵引力进行修正, 修正系数由试验确定。
➢周围空气温度修正 ➢海拔修正 ➢隧道影响的牵引力修正
③蒸汽机车的牵引特性曲线
1988 年 已 经 停 止 生产,现在技术 政策是:用好现 有的蒸汽机车。 属于淘汰系列, 作为了解内容。
3 牵引计算的目的
—— 确定牵引定数
1 何谓列车牵引定数? 答:列车牵引定数是列车运行图规定的某一区段固 定机车类型及列车种类的机车牵引质量。
2 列车牵引定数如何确定? 答:应根据机车牵引力、区段内线路状况及其设备 条件确定列车牵引定数。
二、作用在列车上的力
1 种类
作用在列车上的力可分为三种:
1) 机车牵引力:
发动机产生的
(司机可控) F;
2) 列车运行阻力:

列车牵引计算PPT课件

列车牵引计算PPT课件
第7页/共99页
3)限制条件 ① 粘着牵引力
F 1000 P g j (N)
的,这个作
用力依靠轮轨之间的摩擦系数产生。
此处的摩擦系数称为粘着系数。
粘着牵引力体现为能力值,即轮周牵引力所能达到的最大值。
第8页/共99页
为什么把μj称作粘着系数,而不是滚动摩擦系数?
第9页/共99页
高速铁路动车组计算粘着系数
• 我国目前投入使用的CRH系列动车组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国外高速列车动车组的计算粘着系数的试验公式为:
第10页/共99页
② 粘着牵引力限制
粘着牵引力为能力值,即轮周牵引力所能达到的最大值。 因此,轮周牵引力不能大于机车所能产生的粘着牵引力, 称为粘着牵引力限制。 轮周牵引力达到粘着牵引力值后,机车动轮会打滑,造成 轮轨擦伤与磨耗。
(动画片)
自动制动机工作原理
第52页/共99页
②制动力的形成及限制
a) 制动力的形成 空气制动是由机车车辆上装置的制动机实现的。
b) 制动力的限制 空气制动力是轮轨接触点处的反作用力,因而受轮轨间
粘着力的限制。制动力大于粘着力允许的最大值时,车轮将 被闸瓦抱死,车辆沿轨道滑行,引起轮轨剧烈磨耗和擦伤。
第38页/共99页
由上述原因增加的阻力与曲线半径、列车运 行速度、外轨超高、轨距加宽量、机车车辆的固 定轴距和轴荷载等许多因素有关。难于用理论公 式计算,通常采用试验方法,得出以曲线半径 R 为函数的试验公式。
第39页/共99页
②计算公式
Ll
LL≤Ly时:
Ly
r
600 R
g (N/t)
r
10.5
本讲主要内容
一、牵引计算定义、内容及目的 二、列车受力分析 三、牵引质量的计算与检算 四、列车运行速度与时分解算

《列车牵引计算》课件

《列车牵引计算》课件

02
动力学方法
利用列车动力学原理,通过列车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置等参数计算阻力。
04
CHAPTER
列车运动方程式与平衡速度
1
2
3
在列车牵引计算中,牛顿第二定律是建立列车运动方程式的基础,即合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在建立列车运动方程式时,需要考虑列车的阻力以及阻力系数,以更准确地描述列车的运动状态。
平衡速度的意义
03
平衡速度是列车牵引计算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列车在无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对于列车的安全运行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阻力系数是影响平衡速度的关键因素之一,阻力系数越大,平衡速度越小。
阻力系数的影响
列车质量也会影响平衡速度,质量越大,平衡速度越小。
列车质量的影响
线路条件如坡度、曲线半径等也会对平衡速度产生影响。例如,下坡路段的坡度越大,平衡速度越高;曲线半径越小,平衡速度越低。
02
CHAPTER
列车牵引力计算
列车牵引力的来源
列车牵引力主要来源于机车或动车组的牵引电机,通过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至车轮,从而驱动列车前进。
列车牵引力定义
列车牵引力是列车车轮与钢轨之间的摩擦力,用于克服列车行驶过程中的阻力,使列车能够前进。
列车牵引力的特点
列车牵引力具有方向性,始终与列车前进方向相反,同时大小受机车或动车组的功率限制,并与运行速度成反比关系。
线路条件的影响
05
CHAPTER
列车牵引计算的实践应用
列车牵引计算是铁路运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涉及到列车的牵引力、阻力以及运动方程等计算。
在铁路运输中,列车牵引计算主要用于指导列车的编组、运行和调度,确保列车安全、高效地运行。

《列车牵引计算》课程标准

《列车牵引计算》课程标准

《列车牵引计算》课程标准一、课程属性1.课程性质必修课《列车牵引计算》是电力机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一门理论课程。

2.课程定位专业课本课程在第5学期开设,是专业必修课程。

在电力机车课程体系中,本课程是一个培养综合技能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

其前导课程有《电力机车运用》和《电力机车构造》等。

通过本课程学习,为学生以后从事机车运用和检修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以满足电力机车检修、运用部门相关岗位对高等技能型人才的岗位需求为目标,针对关键工作岗位的作业流程和生产任务,分析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以能力培养制定学习目标。

做到教学内容与典型工作任务相接轨;能力培养、考核与职业技能训练、鉴定相接轨;学生素质培养评价与企业文化、职业素养要求相接轨。

1.知识目标(1)机车牵引力计算能力。

(2)列车运行阻力计算能力。

(3)列车制动力计算能力。

(4)列车区段运行时间、速度计算能力。

(5)机车耗电量计算能力。

(6)牵引重量计算能力。

(7)列车运行监控装置制动模式曲线设计能力。

(8)列车牵引电算软件使用与维护能力。

2.能力目标(1)具有较强的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能够不断跟踪学习内燃机车检修、运用、检测方面的先进技术,提高检测准确率和检修质量;(2)具有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手段进行信息搜索、资料查询、资料提炼整理、信息传输等能力;(3)具有较强的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及制订完善工作计划的能力;(4)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能力,能够创造性地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3.素养目标(1)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乐于奉献、钻研业务;(2)具有较强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能力;(3)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懂得体育锻炼方法;(4)具有较强的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与人沟通能力;(5)具有进取意识、自我学习能力;(6)具有节约能源和环保意识。

三、课程内容及实施1.课程结构2.1设计思路本课程以企业岗位能力为标准,以技能培养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目的,将知识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列车牵引与制动

列车牵引与制动

引言 - 列车牵引计算学
列车牵引计算的作用
铁路新线设计与既有线加强设计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 为计算铁路运输能力和运输成本,分析和研究提高运输质量,保证行车
安全以及为机车车辆的设计和改善工作性能提供相关资料
列车牵引计算学
一门不断完善充实的铁路应用科学
研究对象 作用于列车上的力 力与列车运动的关系 研究和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如牵引质量计算、列车运行速度与运行 时分计算、能耗计算以及解决制动问题和其他铁路设计问题
1988年停产,仅在次要线路和地方铁路上使用
牵引动力的发展方向
采用大功率的内燃、电力机车牵引
机车类型
铁路线路设计的主要技术标准之一
机车类型
电力机车 特点 热效率高、功率大、速度高、起动快、不污染环境、乘务 条件好 无需燃料供应,整备一次作业运行距离长,机车利用率高 需要供电设备、工程投资大、机车独立性稍差 适用范围 高速铁路、快速铁路、运煤专线、繁忙干线挤长大坡道、 长隧道、高海拔地区等线路 常见型号
其中,A、B、C为试验测定的常数。
基本阻力的表达方法
试验分析
大量试验表明,作用在机车、车辆上的阻力与其质量有关 (成正比)
牵引计算中采用由试验得出的单位阻力的计算公式
基本阻力 单位基本阻力
基本阻力的表达方法
机车单位基本阻力 牵引运行 w0
不考虑机械阻力
惰力运行 w0 d
包括机械阻力
电力机车 受牵引电动机工作性能限制的轮周牵引力 受轮轨间粘着作用限制的轮周牵引力
内燃机车 受柴油机功率限制的轮周牵引力 受传动装置工作性能限制的轮周牵引力(电传动装置/液力传动 装置) 受轮轨间粘着作用限制的轮周牵引力
应用
提供不同速度(工况)下的牵引力大小

第四节 牵引计算.

第四节  牵引计算.

R-曲线半径(m);
-曲线单位附加阻力
第六章 铁路设计概述
如果用圆曲线长度kr(m)与曲线转角(°)
来表示半径,则
当列车长度大于曲线长度时:
第六章 铁路设计概述
如果列车位于几个曲线上,可按照下式计算
单位曲线附加阻力:
—位于列车下面的几个曲线的转角总和。
第六章 铁路设计概述
3.隧道空气附加阻力
列车在隧道内运行时,由于空气受隧道空间
第六章 铁路设计概述
1.SS1型电力机车
牵引力运行时:
惰力运行时:
第六章 铁路设计概述
2.DF4型内燃机车(客、货)
牵引力运行时:
惰力运行时:
第六章 铁路设计概述
2.前进型蒸汽机车
牵引力运行时:
惰力运行时:
第六章 铁路设计概述
4.车辆的单位基本阻力
因客车车辆与货车车辆外形、尺寸、轴荷载
等不同,故应分别计算。
由于我国尚未进行更加充分的试验,故液力
传动内燃机车的计算黏着系数还没有通用公式。
就整个机车来说,机车的轮周牵引力不能大于机
车所能产生的黏着牵引力,称为黏着牵引力限制。
第六章 铁路设计概述
(三)电力机车牵引力
从教材图6-5可以看出,电力机车的内部产生
的牵引力F’的大小,受牵引电动机功率大小的限
制。表现在动轮轮周上牵引电动机的功率有两种,
(二)按照起动条件检算牵引质量
按照上述方式求得的牵引质量还要进行启动
检查。列车在站内、进站信号机前或者区间出岔
处等有可能停车的处所,为了保证牵引的重量在
停车后能够启动,须做起动检算。起动牵引重量 Gq应大于或者等于计算的牵引质量G,即 时才能起动。

第四章 牵引计算

第四章 牵引计算

度一定时,制动电流越大,制动力也越大。
电阻制动分为恒磁通、恒电流和恒速度三种方式
2022/3/22
铁道信号导论
26
(二)电阻制动特性曲线
2022/3/22
铁道信号导论
27
第3节 合理曲线图的绘制及应用
根据作用与列车的合力性质,分析 列车动态,称列车的动态曲线。确 定列车在各种坡道、在不同工作状 态的运动状态,
M d Fd r1 M M d F3 r2 F1 R F1作用于钢轨,钢轨固定不动, F为钢轨对车轮的反作用力,推 动列车前进,称为机车牵引力。 也称轮周牵引力。
2022/3/22
铁道信号导论
3
车钩牵引力=轮周牵引力-机车阻力
粘着牵引力:受轮轨间粘着力限制的机车 牵引力。
F是动轮压在钢轨上的粘着力,其最大值为 全部动轮压在钢轨的重力与粘着系数的乘 积。
B Q 粘着力限制
列车制动率
k
(P G) g
2022/3/22
铁道信号导论
22
2. 列车制动力的计算
实算法
B
k k
k
'
' k
k '' '' 1 1k
k2''
'' 2
k
换算法
kk khh
kh
k
k h
B kk khh h kh
2022/3/22
铁道信号导论
23
不同速度下的换算摩擦系数
2022/3/22
铁道信号导论
18
五、列车阻力计算
列车阻力计算分为:起动阻力计算和运行阻力计算 (一)起动阻力计算
起动时列车总阻力 W [w P w G i (P G)] g (N) '

列车牵引计算规程2018

列车牵引计算规程2018

列车牵引计算规程2018摘要:1.规程背景与制定目的2.规程适用范围3.列车牵引计算的基本原则4.列车牵引计算的具体方法5.列车牵引计算中的参数与系数6.列车牵引计算的应用案例7.规程的实施与修订正文:【列车牵引计算规程2018】一、规程背景与制定目的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列车牵引计算在铁路系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规范列车牵引计算工作,提高计算精度和效率,我国制定了《列车牵引计算规程2018》。

本规程旨在为铁路工作者提供列车牵引计算的方法和原则,确保铁路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二、规程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我国铁路机车车辆的牵引计算工作,包括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动车组等。

其他铁路设备如轨道车、工程车等可参照执行。

三、列车牵引计算的基本原则列车牵引计算应遵循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综合考虑列车技术条件、线路条件、运行条件等多种因素,确保列车在各种工况下的运行安全。

四、列车牵引计算的具体方法列车牵引计算的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列车阻力计算2.列车制动力计算3.列车动力性能计算4.列车运行安全性评估五、列车牵引计算中的参数与系数列车牵引计算涉及多种参数与系数,如列车质量、速度、地形条件等。

这些参数与系数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采集和修正,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六、列车牵引计算的应用案例本文以某电力机车为例,详细介绍了列车牵引计算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计算过程,说明了规程在确保列车运行安全和提高运行效率方面的作用。

七、规程的实施与修订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各铁路部门应按照规程要求开展列车牵引计算工作。

规程将根据铁路技术发展和实际需求进行定期修订,以适应铁路事业的发展。

总之,《列车牵引计算规程2018》为我国铁路列车牵引计算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方法和原则,对保障铁路运行安全和提高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列车牵引计算

列车牵引计算

列车牵引计算列车牵引计算(calculation of railway train traction)分析计算铁路列车运行参数及相关问题的学科,用以解算列车质量、运行速度、运行时间、制动以及能源消耗等有关问题。

它以力学和试验为基础而重在应用。

列车牵引计算不仅是运输组织的依据,也是机车运用、动力选择、铁路选线、铁路设计、经济评估以及信号机布置等的基础,是铁路重要的专业基础学科之一。

铁路列车是一个有相当长度的、非均质的、近似弹一粘性接的复合系统、并与轨道及周围空气(电力牵引时还与接触网)形成耦合,所以列车运行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的、多自由度的运动。

但在列车牵引计算中一般都简化为质点或近似均质刚体在纵向力的作用下沿着线路纵断面平行运动,再经修正求解。

这种工程计算方式可以满足列车稳态运行(指各车轴之间相对移极小的状态)时的精度要求而被广泛采用。

列车在轨道上运行时,存在不同方向和不同大小的外力和内力作用。

列车牵引计算主要研究直接影响列车运行的作用力,即与列车运行方向平行的纵向外力与外力的分力,包括可由司机控制的牵引力与制动力以及司机不能控制的阻力。

牵引力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是阻止列车运行的外力。

列车牵引运行时,作用于列车的合力是牵引力减去阻力,通常称为加速力;列车惰行时,只有阻力构成减速力;而列车制动时,制动力加上阻力产生更大的减速力。

牵引力由动力与传动装置引起并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同的外力。

牵引动力(机车或动力车)将电能(电力牵引时)或燃料的化学能(热力牵引时)转变为使动轮旋转的内力矩,最终通过轮轨粘着关系形成轮周牵引力的外机械功(非轮轨接触式的磁悬浮列车、气垫列车等除外),在每一层的转换中都有不同份额的能量损失。

总的能量损失越小,机车(或动力车)的效率就越高。

轮周牵引力减去机车阻力后就是直接牵引车列的车钩牵引力。

中国采用轮周牵引力为列车牵引计算的标准。

理想牵引特性曲线图牵引动力最高负荷时的理想牵引特性曲线主体是一条恒功率线,也就是轮周牵引力F 与运行速度υ呈等轴双曲线关系,即F·υ=常数(见图),但低速段受粘着条件限制(称为粘着牵引力)或起动电流或扭器转矩限制,高速时受最高速度(即构造速度)的限制,见上图中阴影线。

第四章 牵引计算

第四章 牵引计算

12 100 8V
)
487kN
2022/3/22
铁道信号导论
10
内燃机车,按最后一列车启动时的机车牵引力计算。
电传动内燃机车按粘着牵引力和起动电流决定的牵 引电流中的小者。
5.对应不同牵引力的取值
在牵引计算时,一般取机车在相同速度是能够发挥 的最大牵引力计算。
电力机车起动自最低计算速度取粘着牵引力,由最 低计算速度至33-Ⅲ曲线,取电流限制的牵引力。 以后按33-Ⅲ曲线取值。
2022/3/22
铁道信号导论
18
五、列车阻力计算
列车阻力计算分为:起动阻力计算和运行阻力计算 (一)起动阻力计算
起动时列车总阻力 W [w P w G i (P G)] g (N) '
q
q
'' Wq [wq' P wq'' G i j ( P G)] g
q
j
单位阻力
wq
wq'
dV 127 ( f w) ( f w) dt (1 )
2022/3/22
铁道信号导论
30
牵引运行 惰性运行
dV 120( f w) dt
dV dt
120w0d
w w0' w0'' w'j'
制动运行
dV dt
120(w0d
ab)
w0d
w0' d
w'' 0d
wj
在实际计算中,一般采用近似积分的方法求解
B Q 粘着力限制
列车制动率
k
(P G) g
2022/3/22
铁道信号导论
22
2. 列车制动力的计算

牵引力计算书及制动距离计算书

牵引力计算书及制动距离计算书

1、机车牵引力计算——由:机车持续粘着牵引力=机车粘重×许用粘着系数得 f= G1μg=45T×0.254×9.8=112KN其中:f---机车持续粘着牵引力(KN)G1—机车粘重(kg);μ--许用粘着系数(交流机车:取0.2—0.33);此处取0.254g----重力加速度(9.8 m/s2)。

机车牵引重量、牵引力和坡度等的关系如下所示:G2=[F/(μ1+μ2)]- G1其中:G1—机车粘重(kg);G2—牵引重量(kg);μ--许用粘着系数(交流机车:取0.2—0.4,取0.26);μ1--坡道阻力系数(x‰=x/1000);此处取60‰μ2 -列车运行阻力综合系数,包括滚动阻力系数、轴承摩擦阻力系数、同轴车轮直径差引起的滑动摩擦阻力系数、车轮轮缘在直道或弯道时与钢轨摩擦的阻力系数、车辆振动或摇晃引起的能耗及空气阻力、轴对安装平行度误差引起的差滑阻力系数、曲线离心力引起的侧滑阻力系数等等(取0.006---0.012,取0.008)。

a—列车平均加速度(m/s2,取0.005)。

g----重力加速度(9.8 m/s2)。

故45T机车牵引重量表:2、机车制动距离计算机车编组制动距离的计算比较复杂,和轨面情况、机车粘重、牵引重量、机车速度、坡度、驾驶员技能水平等密切相关。

在3.5%轨道上45T电机车满载时的理论制动距离计算:(G1+G2)a= (G1+G2)g(μ1+μ2)+4Fμ3其中:a-----机车加速度(m/s2)G1=45T—机车粘重(kg);(牵引重量=4台 18方渣土车+1台8方砂浆车+2 G2=195.6T—牵引重量(kg);台15T管片车,即G2=4×10.3+4×18×2+1×5.8+2×2.3=195.6T)F=85—机车单轮制动力(KN)μ1 -坡道阻力系数(x‰=x/1000,上坡为正下坡为负,此处取-0.035);μ2 -列车运行阻力综合系数(取0.008)μ3 -闸瓦与车轮之间摩擦系数(取0.24)g----重力加速度(9.8 m/s2)。

列车牵引计算规程2024

列车牵引计算规程2024

列车牵引计算规程2024
列车牵引计算规程2024
1.列车运行条件:包括列车车辆类型、质量、关键尺寸、对应运行路线的坡度、曲线半径、限速要求等。

这些条件会影响列车的运行阻力和牵引力要求。

2.牵引装置参数:包括牵引电机的额定功率、额定转速、采用的制动方式、传递装置的传动比等。

这些参数会直接影响列车的最大牵引力和牵引力曲线。

3.牵引力计算方法:多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可以根据列车运行状态(起动、牵引、制动、回复等)和阻力类型(摩擦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等)进行分段计算,最终得出列车所需牵引力。

4.牵引力分配:对于多机牵引的列车,需要计算每个机车/车辆的牵引力分配比例,确保各个机车/车辆之间的受力均衡。

5.调整系数和安全裕度:由于各种因素的不确定性,计算出来的牵引力需要经过调整系数和安全裕度的考虑,以确保列车的牵引能力和牵引装置的安全性。

6.结果报告和评估:将计算结果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包括列车所需最大牵引力、各个运行状态下的牵引力曲线、牵引力分配表等内容。

对于设计牵引装置的评估,还需要考虑牵引装置的容错能力和可靠性。

总之,列车牵引计算规程是一项基于列车运行条件和牵引装置参数的技术工作,通过计算出列车所需牵引力,可以为列车的运行、设计和维护提供相关的依据和数据。

《通用知识》大纲、题库(定稿162题)(2016.3.31)

《通用知识》大纲、题库(定稿162题)(2016.3.31)

(大纲)(二)专业知识1.通用知识《机车乘务员通用知识》中学习司机、二等司机应知内容,其中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只考LKJ-2000型。

其中重点条文:第一章:钳工与电工基础知识(25条)P4T15、P7T27、P7T33、P8T36、P8T40、P10T54、P14T73、P14T75、P15T82、P16T83、P17T88、P18T93、P18T95、P19T100、P20T102、P20T103、P21T105、P21T109、P22T112、P24T120、P28T142、P30T152、P31T154、P31T156、P33T171。

第二章:机车运用与统计知识(14条)P42T202、P43T205、P43T207、P45T214、P45T215、P45T216、P46T221、P48T229、P48T230、P49T233、P49T234、P50T239、P53T251、P57T258。

第三章:机车保养与整备作业(27条)P61T278、P61T280、P62T284、P62T285、P63T288、P63T289、P63T291、P66T305、P66T310、P69T317、P70T321、P71T323、P72T327、P77T350、P80T359、P80T360、P80T361、P80T363、P81T366、P84T374、P85T379、P86T387、P90T399、P91T401、P94T414、P95T415、P95T416.第四章:牵引计算与列车操纵(30条)P104T438、P104T439、P105T444、P105T445、P106T446、P106T447、P107T451、P108T455、P108T459、P109T460、P109T462、P110T467、P111T468、P111T470、P112T471、P112T476、P113T477、P113T478、P113T480、P114T482、P114T484、P115T486、P115T487、P117T493、P118T495、P119T497、P199T498、P121T506、P122T507、P122T508。

机车车辆与列车牵引计算

机车车辆与列车牵引计算

1、铁路车辆的基本构造:1.车体2.车底架3.走行部4.车钩缓冲装置5.制动装置。

2、货车底架的组成部分:侧梁、横梁、枕梁、端梁、中梁。

3、转向架的组成:侧架、摇枕、轮对、轴箱油润装置、弹簧减震装置。

4、转向架的作用:减少车辆曲线运行阻力;增加车辆运行平稳;便于检修。

5、减震装置:弹簧装置只能缓冲震动,但不能吸收和消减震动。

楔式摩擦器、油压减震器。

6、车钩缓冲装置:组成:车钩、钩尾框、钩尾销、前从板、缓冲器、后从板。

作用:连接车辆;传递牵引力;缓和车辆之间的冲击力。

作用顺序:牵引:车钩、钩尾销、钩尾框、后从板、缓冲器、前从板、前从板座、牵引梁。

制动或连挂:车钩、前从板、缓冲器、后从板后从板座、牵引梁。

7、车钩三态:锁闭:两个车钩相互连挂的位置,钩锁铁挡住钩舌的尾部,使钩舌不能围绕钩舌销自由转动,钩锁铁的臀部位于钩舌推铁的端部。

开锁:当钩锁铁被提起时,钩舌可以绕着钩舌销自由转动,钩锁铁的尾部位于钩舌推铁的端部。

全开:钩锁铁位于开锁位置,继续提钩锁铁时,钩锁铁后移,带动钩舌推铁转动,钩舌推铁的另一端将钩舌完全推开,处于全开的位置。

8、制动系统:空气制动机、手制动机、基础制动机。

9、截断塞门:制动支管与制动主管相连接的开关。

当截断塞门关闭时,称为“关门车”。

10、三通阀:连接制动支管、制动缸、副风缸,控制压缩空气的通路,使制动机启动或缓解。

11、空气制动机的工作原理:增压缓解:当制动阀位于缓解位置时,总风缸里的压缩空气进入制动主管,通过截断塞门进入制动支管,到达三通阀内,推动主鞲鞴向右移动,打开充气沟,压缩空气进入副风缸,同时带动滑阀右移,制动缸与大气相通,于是制动缸的鞲鞴被弹簧推回原位,制动缓解。

减压制动:当制动阀位于制动位置时,制动主管的一部分压缩空气进入大气,三通阀的主鞲鞴在副风缸空气的作用下左移,关闭了充气沟,带动滑阀左移,关闭了制动缸与大气间的通路,同时副风缸与制动缸相连通,副风缸里的压缩空气进去制动缸,推动制动缸的鞲鞴,产生制动。

地铁列车制动及牵引计算

地铁列车制动及牵引计算

地铁列车制动及牵引计算地铁列车的制动与牵引计算是确保地铁列车能够平稳准确地停车、启动以及行驶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地铁列车的制动与牵引计算方法,并对其中的关键因素进行详细阐述。

地铁列车的制动计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制动距离的计算和制动力的计算。

在计算制动距离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列车的运行速度、重量、运行曲线的半径以及路面的条件等。

通常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制动距离=初速度²/(2×制动度)其中,初速度指列车刚开始减速时的速度,制动度是列车的减速度。

地铁列车的牵引计算主要是为了确定列车的最大运行速度和能够实现的最大加速度。

这需要综合考虑列车的功率、牵引系统的效率、列车的重量以及轨道的条件等多个因素。

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牵引力=列车的功率/列车的速度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通过调整列车的牵引力来实现不同的运行速度。

在地铁列车的制动和牵引计算中,还需要考虑特殊情况下的因素,例如紧急制动和陡坡行驶等。

对于紧急制动,需要计算所需的制动力以及实际可以提供的制动力之间的差距,并予以补偿。

对于陡坡行驶,需要计算列车在下坡时的制动力是否足够以及上坡时的牵引力是否足够。

此外,地铁列车的制动和牵引计算还需要考虑列车的运行曲线。

在曲线行驶时,列车需要增加横向的制动力,以确保能够在曲线半径的限制下安全运行。

同时,牵引力也需要相应调整,以保持列车的平稳行驶。

综上所述,地铁列车的制动和牵引计算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

通过合理计算并调整制动力和牵引力,可以确保地铁列车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因此,在地铁列车的设计和运行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制动和牵引计算的各项因素,以使列车能够满足各类运行需求。

列车牵引计算 PPT

列车牵引计算 PPT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三、综合题: 对列车运行有直接影响的力有以下三种力:
(1)机车牵引力F (2)列车运行阻力W (3)列车制动力B。 列车运行在以下三种工况下其合力C计算如下: 牵引运行:C = F—W 惰行:C = —W 制动运行:C = —(B+W)
第一章 机车牵引力
一、教学重点: 1、机车的轮周牵引力及其产生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 2、机车的粘着牵引力及其计算公式。 3、机车车轮空转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发生?
6、加算附加阻力和加算坡度的实际意义。 7、机车和车辆在起动时其单位阻力的取值。 8、对空车、重车混编的列车,其单位基本阻力的
计算公式。 9、对滚动、滑动轴承货车混编的列车,其单位 基本阻力的计算公式。 二、 考核内容: 1、列车基本阻力和附加阻力的计算。 2、列车运行阻力和列车起动阻力的计算
练习题
4、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的牵引力、牵引特性、 主要计算标准及不同速度下的牵引力取值。
5、内燃机车的牵引特性曲线。 6、内燃机车主要计算参数。 7、内燃机车牵引力的修正。 8、内燃机车的工作过程。 9、电力机车的工作原理。 二、考核内容: 1、机车牵引力、轮周牵引力、机车粘着牵引力。 2、内燃机车牵引力、牵引特性。 3、机车牵引力的计算标准及在不同速度下牵引力的 取值。
以 为基础,以科学实验和先进
为依据,分
析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和原理,并以此解算
铁路运营和设计上的一些主要 问题和技术经济
问题。
2、《列车牵引计算规程》的主要内容:在一 定时期内,通过大量的试验,整理出一些简单、 实用的 、 和 做为计算的依据。
二、简答题:
1、《列车牵引计算》的计算内容有哪些? 2、《列车牵引计算》的用途有哪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制动装置机车车辆与列车牵引计算第四章制动装置为了保证列车运行安全调节列车速度,以及使列车在预定的时间、地点停车,机车车辆都必须装设制动装置。

人为地制上物体的运动,包括使其减速、阻止其运动或加速运动,均可称之为“制动”。

反之,对已经施行制动的物体,解除或减弱其制动作用,均可称之为“缓解”。

为使列车能施行制动和缓解而安装于列车上的一整套设备,总称为“列车制动装置”。

有时,“制动”与“制动装置”均简称为“闸”,施行制动既可简称为“上闸”,亦可简称为“下闸”,使制动得到缓解则简称为“松闸”。

第一节列车制动的几个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列车制动装置包括“机车制动装置”和“车辆制动装置”(对动力分散配置的高速列车来说,可分为“动车制动装置”和“拖车制动装置”)。

也就是说,在铁路列车中,不管是具有牵引动力装置的机车(或动车),还是被牵引的货车、客车(或拖车),都各自具有自己的制动装置。

不同的是,机车(或动车中的头车)除了像车辆一样具有使它自己制动和缓解的设备外,还具有操纵全列车(包括机车或头车自身及其他各车)制动作用的设备。

由制动装置产生的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的外力,称为“制动力”。

这是人为的阻力,它比在列车运行中由于各种原因自然产生的阻力一般要大得多。

所以,尽管在制动减速过程中,列车运行阻力(自然阻力)也在起作用,但起主要作用的还是列车制动力(人为阻力)。

制动装置一般可分为两大组成部分:(1)“制动机”——产生制动原动力并进行操纵和控制的部分。

(2)“基础制动装置”——传送制动原动力并产生制动力的部分。

列车制动在操纵上按用途可分为两种。

(l)“常用制动”——正常情况下为调节或控制列车速度,包括进站停车所施行的制动。

其特点是作用比较缓和而且制动力可以调节,通常只用列车制动能力的20,,80,,多数情况下只用50,左右。

(2)“紧急制动”—一紧急情况下为使列车尽快停住而施行的制动(在我国,也称“非常制动”),其特点是作用比较迅猛,而且要把列车制动能力全部用上。

从司机实施制动(将制动手柄移至制动位)的瞬间起,到列车速度降为零的瞬间止,列车所驶过的距离,称为列车“制动距离”。

这是综合反映列车制动装置的性能和实际制动效果的主要技术指标。

为了确保行车安全,世界各国都要根据本国铁路情况(主要是列车速度、牵引重量、信号和制动技术等)制订出自己的制动距离(或减速度)标准——紧急制动距离最大允许值,又称“计算制动距离”,其值在 700,1200 m之间,也有更长的(高速列车有的已长达 3 000 m或更长)。

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制动距离标准也要相应加长,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须的,否则,减速度就会高至人们无法承受的程度。

根据我国现行《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以下简称《技规》),“列车在任何线路坡道上的紧急制动距离,规定为800 m”。

这就是说,对现有铁路,任何列车在任何坡道遇到任何紧急情况,都要保证在施行紧急制动后 800 m内能停车。

但是,在设计机车车辆时要求的只是在空旷的平直道(即无隧道、无坡道、无弯道)以“构造速度”(机车车辆在构造上允许的最高速度)运行时,其紧急制动距离不超过 800 m。

但在下破道,由于“坡道阻力”(列车所受重力沿轨道方向的向下的分力)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同,变成了“坡道下滑力”,制动距离必然相应增长。

在较陡的下坡道,为了满足制动距离 800 m的要求,列车运行速度必须限制得比构造速度低。

这是按制动要求规定的限制速度,故一向称之为“制动限速”。

下坡道越陡,制动限速越低。

在坡度一定时,这个限速决定于列车的制动能力,制动能力越弱,该限速也越低。

紧急制动800m停车的最高允许速度。

只是制动限速的一种——“紧急制动限速”,对于制动能力较强的旅客列车,它确实就是真正的唯一的制动限速。

但是,对于制动能力较弱的货物列车又遇到长大下坡道时,它就可能不是真正的制动限速了。

这是因为,列车在正常情况下施行的是常用制动,只用部分制动能力,而且目前铁路列车普遍采用的制动方式是“闸瓦制动”,,如图5—1所示。

用铸铁或合成材料制成的闸瓦(3),在闸瓦压力作用下,压紧滚动的车轮路面(使列车的动能转变为闸瓦与车轮的摩擦热,消散于大气(列车减速或停车。

闸瓦压紧车轮踏面、阻止车辆或列车运行的作用,称为制动作用;使闸瓦离开车轮踏面,消除制动的作用,称为缓解作用。

闸瓦摩擦系数随速度的增高而减小,即速度越高,制动力越小。

当列车以紧急制动800 m内可以停车的允许速度运行而施行常用制动时,制动力可能克服不了坡道下滑力,无法控制列车速度。

所以,制动能力较弱的货物列车运行于长大下坡道时,其限制速度可能比紧急制动限速还要低(速度低时制动力大一些)。

这是一种由常用制动时力的平衡关系决定的另一种制动限速——“常用制动限速”(参看后)。

下坡道越陡,这个限速也越低,而且,它比紧急制动限速降低得快。

在坡度一定时,它取决于常用制动时对列车制动能力的利用程度。

常用制动限速和紧急制动限速两者相比较,较低者才是真正的制动限速。

安全第一,“不止不行”。

对现代铁路来说,制动的重要性早就不仅仅是安全问题了。

制动已经成为限制列车速度和牵引重量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

要想“多拉快跑”,除了要有较大功率的牵引动力之外,还要有更大功率的列车制动装置。

为什么牵引动力装置可以集中在机车或几个动车里,而制动装置却必须遍布全列车每一辆车呢,原因就在于制动功率需要比牵引功率大得多。

如果制动功率不足,在长大下坡道不能保证安全下岭,或者遇到紧急情况时不能保证在规定的制动距离内停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二、闸瓦制动与粘着从能量的观点来看,“制动”的实质就是将列车动能转变成别的能量或转移走;从作用力的观点来看,“制动”就是让制动装置产生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的外力(制动力),使列车产生较大的减速度,尽快减速或停车。

采取什么方法将动能转化或转移,通过什么方法产生制动力,这是制动的一个基本问题——“制动方式”问题。

闸瓦制动,又称踏面制动,是自有铁路以来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制动方式。

它用铸铁或其他材料制成的瓦状制动块(闸瓦)紧压滚动着的车轮踏面,通过闸瓦与车轮踏面的机械摩擦将列车的动能转变为热能,消散于大气,并产生制动力。

参看图4—1—l。

在车轮转动中,闸瓦作用于车轮的法向压力K引起闸瓦作用于车轮的切向滑动摩擦力K?φ(φ为闸瓦与车轮间的滑动摩、kk擦系数)。

由于车轮紧压在钢轨上,所以闸瓦摩擦力对轮心的逆时针方向的力矩K?φ?R在轮k轨接触点又引起钢轨反作用于车轮的切向静摩图 4—1—1 闸瓦制动擦力B(R 为车轮滚动圆的半径)。

这个力就是由制动装置引起的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的外力——制动力。

在轮轨间保持静摩擦和忽略车轮回转惯性的情况下,制动力在数值上可以认为就等于闸瓦摩擦力,即B = Kφ(kN) (4,1) ?k或 B = 1000?Σ K?φ(N) (4,2) k式中Σ K——作用于一个轮对或一辆车的闸瓦压力总和(kN)。

显然,只要轮轨间静摩擦不被破坏,制动力将随闸瓦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根据刚体平面运动学的分析,沿钢轨自由滚动的车轮,具有不断变化的瞬时转动中心。

车轮和钢轨的各个接触点在两者接触的瞬间是没有相对运动的,轮轨间的切向作用力就是物理学上说的静摩擦力。

其最大值(最大静摩擦力)是一个与运动状态无关的常量,它等于轮轨间的法向作用力N与静摩擦系数μ的乘积。

但这是一种难以实现的理想状态。

实际上问题比较复杂:车轮和钢轨在很高的压力作用下都有少许变形,轮轨间实际并非点接触,而是椭圆形面接触;列车运行中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各种冲击和振动;车轮踏面是圆锥形的,车轮在钢轨上滚动的同时,必然伴使着微量的轮轨间的纵向和横向滑动。

所以,轮轨接触面不是纯粹的静摩擦状态,而是“静中有微动”或“滚中有微滑”的状态。

轮轨之间的最大切向力实际上比物理学上的最大静摩擦力要小,而且与列车运动状态有关,随列车速度的升高而降低。

因此,在铁路牵引和制动理论中,把“静中有微动”的状态称为“粘着状态”。

在分析轮轨间切向作用力的问题时,不用静摩擦这个名词,而以“粘着”来代替它。

相应地,把粘着状态下轮轨间切向摩擦力最大值称为“粘着力”,把它与车轮钢轨间垂直载荷之比称为“粘着系数”。

在列车运行中,由于制动力和惯性力不是作用在同一水平面内,又造成机车车辆前后车轮作用于钢轨的垂直载荷不均匀分配,即,各个车轮对钢轨的法向反力N 并不相等。

为便于应用,又假定轮轨间垂直载荷在运行中固定不变,认为粘着力的变化是由于粘着系数的变化引起的。

这样一来,粘着力与列车速度的关系就被简化成了粘着系数与列车速度的关系。

粘着系数也就成了假定值,称为“计算粘着系数”。

由于它与假定不变的垂直载荷的乘积等于实际的粘着力,所以这个假定用于粘着力计算是可行的,实际上一直也是这样用的(只要提到粘着系数而又无特别说明,均指假定值或计算值)。

三、粘着系数μ的影响因素和计算公式(一)粘着系数μ的影响因素粘着系数μ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车轮和钢轨的表面状况(参看表4,1);另一个是列车运行速度。

表4—1 轨面状况对粘着系数的影响轮轨间表面状态包括:干湿情况、轮轨粘着系数轨面状况脏污程度、是否有锈、是否撒砂以及砂未撒砂撒砂的数量和品质等等。

轮轨的湿度、脏污清洁干燥 0(25,0(30 0(35,0(40程度又与天气、环境污染状况和制动装润湿 0(18,0 (20 0(22,0 (25置型式(有无踏面或轨面清扫设备)等有霜 0(15,0(18 0(22因素有关。

天气的因素包括:有风与否、雨雪 0(15 0(20下雨与否、风雨大小和持续时间、有无油污 0(10 0(15霜雪等等。

在轮轨干燥而清洁时粘着系数较大。

在轮轨刚刚潮湿、或有霜雪、油污时,粘着系数将明显减小。

但如果连续大雨,钢轨被冲刷得很洁净,则钢轨虽然很湿,粘着系数也不会小。

在轨面上适当撒砂可以增大粘着系数,但砂的粘度、成分、硬度和湿度都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

而且,撒砂还有下列副作用:(1)高速行车时砂易被吹走,不能成功地撒在轨面上,效果较差。

(2)有霜雪、落叶或油污很厚时,撒砂效果很差,甚至无效。

(3)会加剧钢轨和机车车辆某些部件的磨损。

(4)撒砂过度还可能影响电气设备对道岔辙轨、岔心和信号装置的控制。

(5)符合要求的砂准备费用较大。

所以,撒砂的方法一般仅限于在粘着不良的地方,而且,主要用于改善机车或动车的牵引粘着而非制动粘着。

最厉害的污染是秋天的落叶引起的。

纷飞的落叶在轨面上被辗压成一层非常薄的粘膜,不易察觉但很粘很滑,可使粘着系数变得很小,曾经有过小到0(05的纪录。

轨面生锈对粘着系数的影响是双方面的:薄薄的一层黄锈可使粘着系数增大,但锈层较厚、特别是有点湿润的棕色锈层,则反而会使粘着系数明显减小。

闸瓦的材质对粘着系数也有影响:铸铁闸瓦能烧掉车轮踏面上的大部分杂质和油脂,而把铁、氧化铁和碳化微粒留下,使踏面变得稍粗糙一些,对改善粘着有利;合成闸瓦会在轮轨表面留下一层低粘着的废料,使粘着系数减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