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的诊断与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垂体、蝶鞍与蝶窦的应用解剖
垂体窝由颅底硬膜的延续所覆盖,称鞍隔 ,其中有孔隙,称鞍隔孔,该孔变化大,直径 为2~11mm,真正覆盖者只38%,蛛网膜可突入 鞍内,覆盖垂体前叶,充满脑脊液,称垂体池 。为经蝶手术后脑脊液漏的潜在原因,应引起 注意。
.
垂体、蝶鞍与蝶窦的应用解剖
视交叉池位于鞍隔上5~11mm。与鞍隔有交叉池 相隔。交叉池长8mm,宽10mm,厚3~5mm。 根据视交叉与蝶鞍及垂体的关系,可分: 正常型:视交叉直接位于垂体和鞍隔中央上方
前壁:形成鼻腔顶的后段及筛窦的后 壁,上方近鼻中隔处有蝶窦开口 ,在蝶窦开口下方扩大骨窗是 鞍前的。
后壁:最后,其后为桥脑与基底动脉。
.
垂体、蝶鞍与蝶窦的应用解剖
上壁:是颅中窝的一部分,上有蝶鞍,载 有垂体腺,前有视交叉,视神经管 位于上壁及外侧壁的交角处。
下壁:是鼻咽部的顶。
.
垂体、蝶鞍与蝶窦的应用解剖
B、蝶鞍为蝶骨体上面的凹窝,位中颅 的下中部前方两侧有前床突,鞍背两 侧 有后床突,中间为鞍结节,鞍底凹陷, 为鞍窝。 窝两侧为颈内动脉与海窦、Ⅲ、Ⅳ、Ⅵ 神经丛中穿过,亦称垂体的侧壁。
.
垂体、蝶鞍与蝶窦的应用解剖
据前后床窦间距不同,蝶鞍分: 开放型(间距〉5mm,占39%) 半开放型(界于两 者间,占40%) 闭锁型(间距〈2mm,占21%) 垂体窝(蝶窦的正常大小): 矢状位 10~12mm 深位 6~9mm 横位 12~14mm
神经放射学变化
CT扫描:低密度区或高密度区,囊 性变坏死、出血。 增强扫描,低密度区,或 高密度区,诊垂体腺瘤
影像学垂体腺瘤分五级( Ⅰ级 中又分a与b期 )
.
神经放射学变化
MRI扫描:T1 T2加权成像中,肿 瘤信号与脑灰质为同 步变化或略低,微腺 瘤则高或等信号区, 囊变为低信号区,出 血为高信号区。
.
垂体瘤的诊断与治疗
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男女均可得病,但 女性发病率高,70%的病例发生在30~40 岁间,目前发现垂体腺瘤有明显的增长 趋势。 垂体腺瘤的发生有其内在或外在的促进 因素,雌激素可能是增强肿瘤生长的因 素。
.
垂体瘤的诊断与治疗
一 垂体瘤的病理学分类
传统光镜检查,临床上分: 嫌色性垂体腺瘤,嗜酸性垂体腺瘤, 嗜碱性垂体腺瘤,混合性垂体腺瘤, 垂体腺癌。
神经支配来自动脉丛的交感神经纤 维及副交感神经,前者为颈上交感神经 节的纤维随颈内动 脉进颅,后者来自 岩大神经。
.
垂体激素的分泌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黑色素细胞刺激素(MSH)
生长激素
(GH)
催乳激素(PRL)
促甲状腺素(TSH)
促性腺激素
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素(LH、FSH)
.
垂体、蝶鞍与蝶窦的应用解剖
。占87% 前置型:视交叉前缘至鞍村节或前方者。占3% 后置型:视交叉后缘于鞍背或其后方者。占
10%
.
垂体、蝶鞍与蝶窦的应用解剖
蝶窦是蝶骨体中的一个含气空腔。 其形成分三阶段。 2岁前的蝶骨甲介形成阶段。 3~5岁时,初期蝶窦形成阶段。 8~20岁时,固有蝶窦形成阶段。
.
垂体、蝶鞍与蝶窦的应用解剖
.
垂体瘤的诊断与治疗
视力、视野障碍
视力下降。 双颞侧偏盲。 原发性视神经萎缩。
.
垂体瘤的诊断与治疗
神经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变化
x-hay——鞍底扩大,鞍底倾斜,鞍背及 鞍底骨质侵蚀、变深、或双边鞍底。 Tubelculum Angle变小,可由钝角→直 角→锐角(正常110℃) 海绵间窦造影 MRA DSA
.
内侧壁:即蝶窦骨质中隔,形态、大小、 厚薄均有差异,居中者不多。
外侧壁:是构成颅中窝的一部,与海绵窦 、颈内动脉、眼动脉及Ⅱ、Ⅲ、 Ⅳ、Ⅴ及Ⅵ对颅神经有关,且有 小静脉穿过此壁与海绵窦相连。
.
垂体、蝶鞍与蝶窦的应用解剖
后筛房与蝶窦关系,经蝶手术有重要意义。 筛窦向蝶骨扩展情况,可分3型: Ⅰ型:后筛窦几乎未侵入蝶骨。 Ⅱ型:后筛窦仅中等度侵入蝶骨。 Ⅲ型:后筛窦明显侵入蝶骨,位于蝶窦上
蝶窦的形态,大小及发育差异较大, 气化程度差异大。 – 其容积最大可达30ml,最小仅0.5ml
,增均为5~7.5ml。亦有实性者。 – 蝶窦气化,按Hammen`s分型: – 甲介型 1~2% – 鞍前型 12% – 全鞍型 86~87%
.
垂体、蝶鞍与蝶窦的应用解剖
蝶窦有:前壁、后壁、上壁、下壁、内 侧壁、外侧壁。
垂体瘤的诊断与治疗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外科 杨中坚
.
垂体瘤的诊断与治疗
垂体腺瘤为颅内多发肿瘤,临床统计约占 10~15%。长征医院神经外科统计为14%。 小孩发病率为0.8%。尸检发现可达27%。 Hall等报告,100例志愿者行高分辨率的 Gd—DTPA增强MRI扫描研究,成人中有 10%垂体区有异常信号,并可诊断垂体瘤 ,但不需治疗,且无症状出现。
此分类有不足之处,电镜分类,对后续 治疗提供依据。
.
垂体瘤的病理学分类
电镜分: Kavacs分类: 1 生长激素细胞瘤 3 促皮质激素细胞腺瘤 5 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 7 多激素腺瘤
2 催乳素脑瘤 4 促甲状腺细胞腺瘤 6 无功能性细胞腺瘤
.
垂体瘤的诊断与治疗
二、垂体、蝶鞍与蝶窦的应用解剖
A、垂体位于颅底蝶鞍的垂体窝内,重 0.6克周围由硬脑膜包围,上面有鞍膈与 颅腔相隔,在膈上的前部为前叶,前部 为后叶,前叶体积大,约 占整个垂体的 65~70%。(即神经垂体与腺垂体)。
方,称蝶上筛房。
.
垂体瘤的诊断与治疗
三、垂体腺的症状与体征
一般症状: 双颞、前额头痛、头昏、少具有癫
痫发病者,颅内压增高,脑干症状、乳 房疼痛。
男性有乳房发育者。
.
垂体瘤的诊断与治疗
内分泌障碍症状
垂体功能低下,神经内分泌检查低下。 Forbes—Albmght 综合症 肢端肥大症,巨人症 Cushing`s 肥胖生殖无能症 垂体怕恶病质——水、脂肪、糖代谢障 碍,体温改变,低下,多饮多尿,血糖 高,意识不清,呈高渗性脑水肿。
.
垂体、蝶鞍与蝶窦的应用解剖
前 叶:远部、主时、鞍内部
腺垂体 结节部:近部、漏斗叶、漏斗部
、漏斗盖膜、鞍上部
垂体
中间叶:中间部、中间带、中叶
神经垂体 前 叶:远部、漏斗突、神经部
、鞍内部
漏 斗:近中、鞍上部(包括
下中隆起和漏斗柄)
.
垂体、蝶鞍与蝶窦的应用解剖
垂体供血动脉,为垂体上动脉与垂 体下动脉,来自颈内动脉的床突上段与 海绵窦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