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1)之欧阳语创编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与反思之欧阳语创编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与反思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
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感人深思,“三维整合”耳濡目染。
我曾兴奋地说,新课程真好。
新课改在万州已有两岁了,如果现在谈到新课程改革还仅仅是“新课程真好”,那课改在万州就值得思考了。
可喜的是,在万州区教科所的引领下,在各级教研室的组织实施中,我们许多教师已经开始理性地看待新课程改革,开始用批评与反思赋予万州教研以新的生机,构建教学以真的精彩。
我谨以个人体会谈谈小语教学的一点反思,与各位同仁共勉!反思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
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我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银河、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
“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小故事之欧阳语创编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小故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有时候学生们向我们提出一个难题,而我们一时答不出来,可能会让我们自己觉得很尴尬,但最让我们难堪的还是自己内心的虚伪所造成的。
记得一次,我在给我们班上语文课的时候,离下课还有两分钟时,一位女同学站起来问我:“范老师,你知道椰子是怎么传播种子的吗?”我一下子被她的问题给问住了,一时之间陷入于尴尬之中,平时我也没有过多的去关注这类事,但是处于老师的虚荣心,又迫使我小声对她说:“现在我很忙,以后再说吧。
”这时下课铃响了,她用一种渴望的眼神看着我,匆匆离开教室。
过了几天,我早就把这件事忘了,但是这位女同学却没有忘记,她再一次来到我的面前问起了这个问题,我这时候才焦急地去翻书查找,并告诉她:“椰子是通过海洋来传播种子的。
”那位女同学吃惊了,睁着大大的,渴求知识的眼神望着我,好象还有一肚子的疑问。
我看出了她的心思,就接着说:“因为椰子是生长在海边的,它还有厚厚的外壳,等它长成熟以后,便掉在了大海里,随着海洋漂荡,在海水的浸泡下,外壳脱落,来到新的海边时,种子便在那里生根,发芽,最后又长成了椰子树。
”听了我的解释她非常满意,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
临走时,她微笑的对我说:“谢谢你,范老师。
”通过这件事,让我意识到无论是在课堂内外,学生提出一个让老师难以回答的问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平稳的心态,及时去解决问题,不能遏制学生的求知欲。
我的教学故事孙桂云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在教学中尝试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觉得效果很好。
一、充分发挥音乐的作用,创设情境。
音乐能激活人的思维,让人产生无限的联想与想象,并且给人无限的美感,从而潜移化地发展人的思维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添加些音乐,或配乐朗诵,或让学生唱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歌曲,不仅能调节课堂气氛,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荷叶圆圆》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导入时,给学生播放包含有鸟叫声、流水声的优美音乐,一下子让孩子进入了故事发生的长满碧绿荷叶的池塘边。
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文章之欧阳与创编
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人们正处于一个国际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数字化、社会矛盾复杂化的时代,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社会竞争愈来愈激烈。
我们就要进入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
为参与国际竞争行列,我国的教育面临着重大挑战。
以前的教育,继承的多,创新的少。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当成装的容器,忽视学生的人性。
把学生都培养成整齐划一的一个模式,忽视学生的个性。
在计划经济时代,还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时代,就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国家教委和中央领导作出重要指示: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作好青少年的思想工作,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我们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取得成功。
因此,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至从推行素质教育以来,我就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实践,发现“主体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具体操作方式如下:一、明确目的明确目的,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二是让学生明确每节课的课堂教学目的和目标。
明确目的,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师生双方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这样就能将传统的“教师在前面走,学生在后面追”现象变为“师生之间迎面而行的相遇问题”,将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做到师生双方都目标明确呢?以学定教,是让师生明确教学目标的有效方法。
在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说说他从课文题目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读后又让学生汇报知道了此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如在学《捞铁牛》一课时,我先出示课题,让学生说出他从课题知道了什么,一学生说:“我知道课文是写事的文章。
”我又追问:“写什么事呢?”“写捞铁牛的事。
”“你还想知道什么呢?”学生争先恐后地说:“我想知道是谁捞铁牛?”“为什么捞?”“怎么捞?”“捞的结果怎样?”在学《西门豹》时,学生说:“我知道课文是写人的文章,写的是西门豹。
教育案例范例之欧阳语创编
两种“本能”——我的三则教育故事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张旭欢当学生出现一些问题时,简单地批评或处罚,这是每个教师都无师自通的,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本能”。
但我们常常发现,这种“本能”收效甚微,学生很快“旧疾复发”,甚至愈演愈烈。
所以我慢慢尝试克制自己批评的“本能”,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读书笔记小李刚从农民工子弟小学升入我校,我第一次批改他的“读书笔记”, 发现他只是随便抄了一篇短文,字迹很潦草,一看就知道他讨厌写作文。
其实在开学第一节作文课上,我已经详细地介绍了怎样写“读书笔记”,并强调了书写要工整,没想到小李还是明知故犯,我有些生气。
本想马上把他叫过来好好训导一番,然而,在我仔细地看了小李抄的那篇关于朋友的文章之后,一个想法闯人我的脑海,让我改变了主意。
那天下午的语文课,我先让学生们说说自己对于“朋友”的理解,学生们的发言很积极.等好多学生都说了自己的想法后,我说:“刚才这些同学对‘朋友’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体验和理解。
老师这里有一篇写‘朋友’的文章,现在念给大家听,看看和你们的想法有什么不同。
”紧接着,我开始声情并茂地朗读起来:“除了亲人,恐怕只有朋友这个词可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亲切了。
有了朋友就远离了寂寞,有了朋友就有了欢乐,有了朋友也就拥有了好心情。
朋友,是你可以寻找帮助、诉说烦恼的人,也是需要你帮助、排忧的人。
伤心的时候,困难的时候,成功的时候,他都在场,这就是朋发!好朋友,可以说心里话,彼此关心,相互勉励,共同进步,有时吵吵闹闹,却从不伤感情……当我读完时,学生们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
小翔情不自禁地说:“老师,这真是一篇好文章啊,很精练地写出了真正的‘朋友’是怎样的。
”明慧也说:“这篇文章让我知道了怎样交朋友,怎样对待朋友。
“老师,您是从哪里找到这篇文章的呢?”小静好奇地问,“我也想摘录!很多学生激动地搭话:“老师,我也要!我也要……”“好,那老师就告诉你们吧,文章不是我摘录的,”我微笑着说,“而是——小李摘录的,老师在这里也要感谢他为我们带来了这样的好文章!既然大家这么喜欢,那就让负责黑板报的同学把它抄写在黑板报上,方便大家阅读摘录!”说着,我用赞许的目光看着小李,学生们露出了羡慕的神情。
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共6篇)之欧阳语创编
篇一: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大家辛苦了!我是语文组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时间控制3分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年级()册第()单元的第()篇课文,该单元以()为主题展开。
《》是一篇精读(讲读)课文,主要描述的是。
课文虽然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却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给人很深的启迪。
根据新课标的阶段目标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
能够认读本课生字、词。
2。
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能够理解课文,抓住重点语句,了解重点语句所隐含的情感色彩。
(如:对表达情感的作用学习主人公——的美好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兴趣)。
本课的重点、难点为:重点(一句话):难点(一句话):教学时间:根据课文内容需要,将安排2、3个课时。
若为几个课时,则说明现在讲的是第一课时,同时后面讲课过程中要说明第一段主要讲说明等。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二、说教法和学法(时间控制1分钟)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结合()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那么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并要求学生在交流学习中勾画出优美词句,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三、说教学过程(时间控制5分钟)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将以五个环节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学生心理问题案例分析之欧阳语创编
小学生心理问题案例分析一、案例:小红,8岁,来自农村。
智力正常,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说话。
一天小红叔叔不见5 毛钱,怀疑是小红偷的,小红的妈妈证实真的是小红的偷的情况下,打了小红,小红还是说不是她偷的,他妈妈说不承认就把她的手砍掉之类的话。
令人想不到的是,小红真的自己用小刀把自己的小手指割了下来,拿着手指去找他妈妈并恳求妈妈说,自己已经把手指割掉了,求妈妈相信钱真的不是她偷的。
幸好及时送到医院才保住了那个小手指。
二、相关背景:1、小红:上一年级,平时比较乖,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但是很听话,特别是妈妈的话。
在出院后记者问她割手指的时候疼不疼的时候,她说很疼,但是为了让妈妈相信她,她必须这么做。
2、小红家庭情况:爸爸对她没有那么严格,比较放松。
相反,妈妈比较严格,做错事会挨骂,挨打。
记者问他妈妈,对这件事的看法时,她妈妈说,虽然不确定是不是她偷,只是吓吓她而已,给她个提醒,好让她以后注意,就只是教育教育。
三、对这件事案例的分析:首先是小红性格比较内向,不懂表达自己的想法,从小到大,小红的妈妈都是很严,小红就把妈妈当做权威,很怕妈妈,怕妈妈生气。
所以当妈妈威胁说砍她的手时,以为妈妈真的是要砍她的手,为了不让妈妈生气,让妈妈相信她。
他就去把自己的手指砍掉,让妈妈不生气,相信她、原谅她。
其次她妈妈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对,不懂观察孩子,不了解孩子的心理,不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造成影响。
平时她都是这样教育孩子的,都是以打骂的方式,让小孩听话。
其实小红平时不说话,和听妈妈的话都是被妈妈威胁的,其实就是怕妈妈。
以上两个原因就造成了小孩割自己手指的悲剧四、处理办法1、对妈妈进行教育。
首先,让妈妈知道,教育孩子不是一味的过分严格,也不是一味的溺爱,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就给孩子下定论,有什么事情一定要问清楚孩子。
就算是孩子做错了,也要心平气和的教育孩子,一定要抛弃“棍棒之下出天才”的落后的教育方法。
要把孩子看成独立的人,平等地进行对话,做个民主的家长。
小学语文说课稿_万能说课稿之欧阳语创编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______,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______(板书课题)。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评价反思这样几个方面来向大家详细的讲解我的这节课的安排。
首先,是教材分析根据教育学中,教师要整体把握教科书的原则,我对教材做了如下分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___组第__篇课文,本单元以“”为主题展开,主要写了___________。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结合本阶段识字和阅读的重点,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和能力目标:认识____个字,会写___个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论、探究,体会____________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_______,教学难点确定为_____同时,为了获得更好的学果,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了如下分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任何都充满好奇心,针对学生的特点受能力,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指以下教学原则。
1.识字教学与阅读训练相结坚持自主学习的原则。
2.识字方法上的读与思相结坚持整体提高的原则。
3.学生能力上的读与说相结坚持合作探究的原则。
4.课程整合上的语文与科学文与艺术,语文与信息技术相结坚持学科整合的原则.二教法与学法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的教法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使教与到和谐完美的统一,本篇课文显,在结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语之后,应放手让学生合作学习。
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过程,我分以下几个环节来进行。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利,作为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采用多媒体导入新课,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下面的教学打下基础。
2.初读课文,巩固识字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之欧阳与创编
抓住写作教学的规律一、一次妙趣横生的作文教学师:同学们,端午节快到了,我非常想到你们各家去过端午节,不知哪位同学愿意请我?生:(面露喜色,大声喊)老师到我家!我愿意请您!师:大家都愿意请我,我很高兴。
但这样争也不是办法。
我看这样吧,谁会做菜,而且做的菜色香味俱全,我就到谁家去做客。
生:(面露难色,不知如何回答)师:这个条件可能让大家为难了。
不过,离端午节还有好几天呢,如果同学们肯学,一定能学好,能请到我的。
学生:(兴高采烈)好,一言为定!〔两天后的作文课上〕师:同学们学会做菜了吗?生:(大声齐)学会了!师:呀,这么快?跟谁学的?学生1:我跟爸爸学的……师:感谢你们的一片诚心。
那你们都学会做什么菜了呢?一定很好吧?生:(不等老师叫,就纷纷起立,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说起来。
老师请了几位上讲台说给大家听。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都讲得不错。
听他们一讲,我就知道菜一定做得不错,老师连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但全班这么多同学,不可能每个人都上来说,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知道每个同学学会了做什么菜,做菜的过程怎样呢?生:老师,让我们把做菜的过程和做的什么菜写出来,您不就知道了吗?师:这个主意真好。
这样,老师不但要知道你们做的什么菜,而且还能比较一下,看谁的菜做的最好,我就到谁家去做客,好吗?生:好!师:好就快写吧.这则作文教学与传统的作文教学有什么不同?它对你有什么启示?二、评析传统的作文教学,大多是命题或是半命题的作文,其内容老化、枯燥、脱离生活。
所以作文一般拘泥于课本,从句式到文章结构,模仿的居多,雷同的居多。
在传统课堂上,写作被限制在课堂里,100%属于课堂教学。
学生在课堂上的写作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思维阶段,包括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二是书面表达阶段,包括起草和修改。
教学中,又由于一些教师思维定势,致使学生作文千人一面,毫无新意可言。
长时间的传统教学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以致“谈写色变”。
案例讲述的作文教学体现了课改后的新作文教学观。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案例与反思之欧阳语创编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案例与反思阳邑乡石象学校田丽萍文章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
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语文教学反思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案例与反思在第一次与新教材接触的过程中,我对小组合作学习也曾经迷茫过、徘徊过,也曾经步入了误区。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和探索,有了些许的心得和体会。
以下是我在实施新教材过程中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几个案例及反思。
1.探究过程中的小组合作:教学过程:请学生围绕问题“文章中让你最感动的是哪里?为什么?”展开讨论。
这个探究过程需要各组员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就问题展开讨论,所以小组成员需要适当搭配,否则有些学生会被冷落。
因此根据组内学生的相对特长,进行合理分工。
如主持人、记录员、汇报员、检查员等,每一角色在组内活动时有不同的职责:主持人负责小组全局、协调小组学习进程;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学习结果;报告员负责向全班同学汇报结果;检查员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组员各尽其职,完成探究。
在整个学生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必须起指导作用,否则学生小组合作效果不明显。
教师也可适当地激励学生:看看哪组配合得最好、发表得最有见解。
经过讨论,由汇报员汇报小组成员集体合作的结晶,其他各组补充或纠正。
反思:在学生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充满互助与竞赛。
同时教师应当教给学生合作的技巧,如怎样组织,怎样倾听,怎样发言,怎样质疑等。
整个课堂人人参与学习、个个互动补充。
合作促进了互动,互动升华了兴趣。
2.表演过程中的小组合作:教学内容:《两小儿辩日》教学片段教学过程:在教学《两小儿辩日》一文时,选择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的方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两人扮小孩,一人扮裁判孔子,用文言文进行辩论,由朗读到脱离课本。
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策略之欧阳语创编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接受能力有限,这给语文教师的字词教学工作造成很大的压力。
那么,如何搞好字词教学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寻找关联,在整合中求效率音、形、义是生字教学的三个基本要义,教学中把握生字的音、形、义三者之间的关联性,适时、适度、整体地开掘有关生字的教学资源,可以提高识字的效率。
这要求老师上课前扎扎实实地把生字词教学设计好,最大限度地开掘好音、形、义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课堂上生动形象地将生字的音、形、义植根在学生的感同身受之中,把字词教学与认识事物,与探究语言规律,与情感体验紧密结合起来,整体地建构生字的音、形、义间的认知组块。
另外,字词教学与文本的解读息息相连。
在文本的解读中,它既可以穿针引线、上连下缀,又可以释放内涵、充实解读。
在阅读教学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住能够产生辐射性解读的词语。
抓住这样的关键词语,以此作为文本解读的切入点,开掘该词语在文本解读中所留下的想象空间。
充分地解读好这样的关键词语,一段文本乃至于整篇文本的解读都将会被激活,使得文本的解读变得饱胀起来。
二、增添情趣,在感悟中要质量字词教学是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块,它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进程的奠基石。
阅读教学若是不基于字词理解之上,则是舍本逐木、空中楼阁。
字词教学从形式到内容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情境再现、唤起体验……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对字词的理解上,要突现“感性化”这一解词理念。
让学生在感同身受中,不知不觉走进词语的意境之中,调动学生的感性体验,激活印象。
当词语带着音、形、义的印象与意味融进了学生的脑海中,一定会有更多的情趣。
如果“寓教于乐”,增加点趣味性,学生的记忆细胞就会活跃起来,记忆也会深刻。
如,在区别“己、已、巳”三个字和“戌、戍、戊、戎、戒”五个字时,根据字形特征这八个字可以连起来记:“己(jǐ)空已(yǐ)中巳(sì)口封,横戌(xū)点戍(shù)戊(wù)中空,十字交叉就念戎(róng),戒(jiè)字二十在当中”。
小学语文案例分析50个最全面集合之欧阳育创编
教学案例分析1、下面是一位教师教学《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目标:(1)理解词语含义,了解景物特点,并展开合理想象,掌握运用对比手法显示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学习“总-分-总”的表达方法。
(2)通过对桂林山水独特的美的感受,激发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情感。
(3)着重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和对优美语言的敏锐感受能力。
试从目标把握和目标叙写的角度进行评述。
答:(1)本课教学目标体现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整合;(2)目标表述不够清晰、到位,有的表述语言不够准确;(3)目标具有一定的操作性,部分目标不容易测量。
(每点4分)2、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赠汪伦》的思路:第一步:读诗歌《赠汪伦》。
第二步:请学生看课文情境的投影。
第三步:进行自主选择学习。
(1)凭想象分组表演多种赠别的情境;(2)喜欢画画的同学画一幅赠别的画;(3)喜欢音乐的小朋友到电脑前点击适合表现赠别的乐曲,并配乐朗读。
第四步:读两首赠别的诗。
第五步:学生总结收获,并唱一曲《朋友啊朋友》。
请你综合评述这个教学过程。
答:评述要点:优点:(1)教学设计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2)关注学习方式的转变。
(3)加强了各学科课程资源的整合。
(各3分)不足:投影使用时机过早,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
(3分)3、“汉语拼音是识字的拐棍,只要会认、会拼读就行了,没有必要大量抄写、默写。
”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答题要点:(1)这种观点是符合《课标》提出的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的。
(2分)(2)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和阅读,重点在读准声、韵、调,能准确地拼读音节,识字达成了,汉语拼音的作用就不存在了。
(3分)(3)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重点也在拼读准确上,在口头实践中。
(3分)4、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
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答题要点:(1)文本体现了编者的意图,体现了课程的教育价值,教学中应重视发挥其作用。
荷叶圆圆案例分析之欧阳法创编
让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环节一:教“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等四句话。
师:这些小伙伴是怎么说?怎样做的?找一找课文里的句子,读一读。
短暂的一两分钟后,老师请学生读出来。
多媒体屏幕出现四句话,请四个同学读出四句话。
师:请大家一起来读读吧!生齐读四句话。
师:谁来当小水珠来读一读,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生: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
”师:你读的非常棒!我们一起来当小水珠读一读吧!生;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
”(齐读)师:你知道什么是摇篮吗?你躺在摇篮里舒服吗?读一读。
生:舒服。
师:小青蛙来了,谁来当小青蛙来读一读,读给大家听。
生:我想读小蜻蜓的话。
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
”师:你知道什么是停机坪?(出示图片)生:就是停机场。
师:对,停机坪就是停机场。
蜻蜓飞累了停在荷叶上休息,多舒服啊!一起读一读。
师:来,大家一起来替小蜻蜓夸夸荷叶。
指引学生齐读“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
”师:你们读的非常好!小鱼儿也来了,它是怎样说?怎样做的呢?读一读。
生:小鱼说:“荷叶是我的凉伞。
”师:你读得真好!小鱼就很喜欢荷叶,对吗?来,一起来读读看。
生:小鱼说:“荷叶是我的凉伞。
”(齐读)教学环节二:回归整体,分角色朗读。
师:这么可爱的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我们分角色朗读。
生一:小水珠,荷叶是我的摇篮,我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生二:小蜻蜓,荷叶是我的停机坪,我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
生三:小青蛙,荷叶是我的歌台,我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
生四:小鱼儿,荷叶是我的凉伞,我躲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
分析: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管理者,最主要的劳动工具就是语言。
教师优秀的课堂语言,有时是具有魔力的。
相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这种课堂语言显得比较平淡,成人化,不易激发学生情感,无法使学生进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感情,也就无法真正读好课文。
这则教例中,学生看似能读能说能懂,但学生并未入情入境,学生积极性不如教例二中的高,课堂教学效率比教例二的低,情感目标的达成也难以体现。
一年级语文案例分析之欧阳语创编
创设情境,引导想象,发展语言——部编版《青蛙写诗》教学案例【案例背景】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活泼好动、天真可爱,他们易于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
他们往往把一篇课文读准确、流利都很费劲,更谈不上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了。
并且,低年级学生的倾听习惯差,注意力容易分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营造一个温馨的课堂氛围,努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愉快地学习,同时感受到童年的快乐,健康地成长。
在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文《青蛙写诗》的教学中,我以鲜明的图画、生动的诗歌、直观形象的课件为载体,将阅读和识字教学相融合,立足学生丰富的生活,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感受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帮助别人时的快乐和青蛙得到帮助时的快乐,引导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
【案例描述】《青蛙写诗》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诗,共有五小节。
作者张秋生生动地描绘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呱”地如作诗一样鸣叫的情景。
他用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把池塘里的美丽景物“蝌蚪、水泡泡、水珠”拟人化,并生动准确地想象成逗号、句号与省略号,巧夺天工地组合成了青蛙的一首诗,让人浮想联翩。
本文图文并茂,富于童趣,富于想象,富于创造,十分适于天性活泼、充满好奇的一年级学生学习语言、认识事物,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教学中如何从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体现形式和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创设情境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现摘以下几个教学片断。
片断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猜一个谜语:绿衣小英雄,田里来捉虫,水陆都是家,唱歌顶呱呱。
(打一动物)大家猜猜这“绿衣小英雄”是谁呢?生:青蛙。
师:同学们快看:(课件出示情境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绿绿的荷叶。
生:我看到了粉粉的荷花。
生:我看到了很多黑黑的小蝌蚪。
生:我看到了大大的池塘,池塘里有蝌蚪,有荷花,还有小水珠和小鱼。
观察法案例及分析之欧阳语创编
观察法案例及分析小学教育张颖案例一:帕顿(Parten)关于“儿童游戏的研究”——时间取样法1926年10月——1927年6月,观察了2岁至5岁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参与性行为,设计了6种反映儿童参与社会性集体活动水平的预定类型指导观察,并赋予操作定义(表1),设计了时间取样表(表2)和观察记录表(表3)表1表2 时间取样记录表表3 儿童社会性活动观察记录表分析:这是一个典型的时间取样法的运用,通过观察记录可以得到儿童在一段的时间段内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行为发生的变化。
优缺点:较之描述法,时间取样法由于赋予了操作定义,可以克服观察者一定的主观看法,也比较省时省力;但是在观察之前需要大量的准备,也可能只得到表面现场无法知道深层原因。
这个观察实验中如果给操作定义用符号来代替的话,可能记录时更加方便及时。
对教师来说,这种观察方法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心理发展的状态,从而对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
案例二:达维(Helen C.Dawe)关于“儿童争持事件的研究”——事件取样法达维(Helen C.Dawe)对学前儿童的200例争执事件的研究分析,是在自然情景中运用事件取样技术的经典研究。
这项研究是在幼儿园的自由时间里,对儿童的自发发生的争执事件做了观察描述。
观察者对25个月至60个月的40名观察对象(女19人,男21人)进行了58小时的观察,记录争执事件200例,平均每小时3-4次。
主要观察内容①争执者的姓名、年龄、性别;②争执持续的时间;③争执发生的背景、起因;④争执什么(玩具、领导权等);⑤争执者把扮演的角色(侵犯者、报复者、反抗者、被动接受者等);⑥争执时的特殊言语或动作;⑦结局如何(被迫让步、自愿让步、和解、由其他儿童干预解决、由教师干预解决等);⑧后果与影响(高兴、忿恨、不满等)。
经过三个多月58小时的观察,共记录争执事件200例。
观察结果①68例发生于室外,132例发生于室内;②平均每小时发生争执事件3.4次;③争执时间持续1分钟以上的只有13例;④平均争持持续时间不到24秒;⑤室内争持持续时间比室外争持持续时间短;男孩争执多于女孩,攻击性水平也高于女孩;⑥争执常发生在不同年龄组、相同性别的儿童之间;随年龄增长,争执事件减少,侵犯性质增强;⑦几乎所有的争执都伴有动作,如冲击、推拉等,争执中,偶尔有大声的喊叫或哭泣,但无声争执占大多数;导致争执发生的原因往往是对占有物品的不同意见;大多数争执自行平息,往往是年幼儿童被迫服从年长儿童或年长儿童自愿退出争执;争执平息后,恢复常态很快,无耿耿于怀、愤恨的征候。
小学语文老师说课技巧之欧阳学创编
小学语文教师说课技巧旗风学校蒙丽萍一、说课的内容说课的方法有多种,有“四说法”、“五说法”、“六说法”,但万变不离其中,总是要说清教材、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说明白教学过程以及理论依据,说明白板书练习……一说教材——明说教材一般说三句话——1、说课内容是什么教材的课文;2、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本课文有什么特色。
如:《小鹰学飞》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叙述了小鹰在跟随老鹰学飞的过程中,老鹰不断向小鹰提出新的目标,从而使小鹰懂得天外有天,学无止境,应该不断进取的道理。
课文结构相近,语言生动,对话居多,插图逼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说目标——清这一环节也可分二个层次表达:1、先说一说你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依据一般有三——一是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描述;二是学生的年龄特点;三是教材本身的特点。
第二层就是具体描述教学目标。
具体描述教学目标时,要注意目标的准确性和具体性。
在描述的方法上,也有两种:一是按新课标关于目标的三个维度描述,即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去表达;二是同样从这三个方面去思考,但表达时可将这三个层次的意思整合在一起。
在具体的表达时,还要时刻注意我们是在“说”课,并要照顾整个一篇文章,而不是只说一课时,但由于两课时都具体说又不可能,因此,第一课时可简要说说目标,而把重点放在第二课时上。
如:《小鹰学飞》的目标可这样描述:为了顺利完成本课教学,我准备分两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主要解决生字词的识写,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结合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和本文情趣性强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能分角色有滋有味的朗读全文,尤其是读好三次对话;2、抓住重点语段,品词析句,具体感悟,理解文章意思;3、能练习学习第一次对话的方法,自学第二、第三次对话;4、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学无止境,不断进取的道理。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50篇之欧阳与创编
[语]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50篇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假若你是扁鹊……笔者在前不久执教小学语文第八册〈〈扁鹊治病〉〉这课,在总结全文的时候,问学生:“ 学完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学生小手林立,争着回答问题。
A 生说:“ 我学会了文中的生字词,知道了‘ 讳疾忌医’ 的含义,就是说有了病, 一定要听从大夫的嘱咐, 老老实实地医治。
有了缺点错误, 也一定要听取大家的批评 , 认认真真地改过。
”B 生说:“ 我知道扁鹊的医术高超,不用任何检查就知道你的病情,比现在的医生强多了,他真了不起。
”C 生说:“ 我知道蔡恒公太骄傲了,听不进别人正确的劝告,我们要虚心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
”…… ,…… (学生们都各抒已见,说得都很好。
)突然,学生D 站起来说:“ 我跟大家想法不一样,我认为扁鹊不该跑到秦国去。
因为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即使不能挽回蔡恒公的命,总可以延长蔡恒公的寿命吧!生命无价!”听了D 的发言后,学生们都把手举得更高了,有的甚至站了起来,或离开座位,有的则和旁边的同学私语起来,似乎在小声讨论扁鹊的对与错。
此时,我想这是个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体现他们个性的时候。
于是,便稍稍做了个安静说“ 同学们,扁鹊应该怎么办呢?请你们有秩序地发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
” (学生稍稍安静)有的说:“ 扁鹊应该跑到秦国去,不然他不但不能救回蔡恒公,说不定还会搭上自已的小命。
”马上就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虽然蔡恒公开始不听扁鹊的劝告,但现在他已知道错了,肯定会配合治疗,说不定会治好呢!”紧接着,一学生反驳说:“ 蔡恒公的病已深入骨髓,就像现在的癌症,肯定是不能救活了。
”又有一生说:“ 扁鹊在初遇蔡恒公时,就应想法设法让蔡恒公配合治疗。
这样,扁鹊不但救了蔡恒公的命,也许还会得到好多珍宝呢。
”…… ,…… (就这样你来我往的,下课的铃声响了。
)作为教师,我并没有到此为止,急于下结论,而是趁热打铁,让学生在课后去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写话题目就叫《假若你是扁鹊…… 》[ 分析与反思 ]以上教学片段真可谓“ 一石击起千层浪” ,也是我没有预料到的。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案例之欧阳语创编
一、教材分析《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教学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从而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颜色鲜艳、异常美丽,但因相距数千里,学生很难有实际的感受;对海里鱼的品种、数量之多,学生都缺乏感性认识。
为此,师生应在教学中充分而恰当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二、教学设计(一)利用多媒体,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观看地图,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媒体展示地图)。
2.全文朗读视频演播,初步实现信息技术与教材内容的整合,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抒发自己的初步感受。
(二)以学生为主体,借助多媒体朗读、感悟和品味课文内容师述:你们有这么多的感慨,一定想到课文里去亲自领略西沙群岛的独特魅力吧。
请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自然段细细读一读,动手画一画。
生:“我喜欢课文的第5自然段。
”(读第5自然段)“我觉得这个自然段描写海龟的句子很有趣。
”生:“我也喜欢这个自然段,但是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渔业工人要把海龟翻一个身,抓回家去,而不让海龟在海里自由自在地游泳呢?”师:(巧妙地展示课件)“我们来看一看,渔业工人是不是把海龟抓回家了呢?”生:“不是。
他们只是逗逗海龟,看看他们庞大的身躯四脚朝天、没法逃跑的滑稽样子。
”生:“我喜欢第6自然段”(读)。
“因为我很喜欢鸟,喜欢看鸟儿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飞翔的样子。
”生:“我也喜欢第6自然段”(读)。
“我觉得这些鸟儿很可爱,我喜欢它们在茂密的树林里栖息。
”师:“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
岛上一片片茂密的树林养育了这些鸟儿,鸟儿的粪便也成了养育这片树林的宝贵肥料。
生:“我喜欢第4自然段”(读)。
“我喜欢这一段的理由很多:第一,这个自然段的好词好句很多;第二,我很喜欢鱼,很想把他们抓回来养在自己家里,不过我知道他们在海里生活更幸福,因为它们在那里有许多朋友;第三,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师:“你这个问题提得真好!我们暂时放一放,先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鱼的。
二年级上册语文各单元分析单元备课之欧阳语创编
第一单元单元学习目标1.2.教材简析大自然是个奇妙无比的世界,有许许多多令人惊叹的奥秘。
为什么小蝌蚪和它们的妈妈长得不一样?能变成汽、云、雨、冰雹和雪的“我”究竟是什么?植物妈妈又是怎么传播种子的呢?本组教材以“自然科普”为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本组课文,学生们走进大自然,了解自然知识,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语文园地一”和“快乐读书吧”。
3.学习目标1.会认55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教、没、为、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奇妙并从中理解大自然所蕴含的道理。
4.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和独立阅读的能力,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3.学习重点1.会认55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教、没、为、得”;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4.课时分配1.《小蝌蚪找妈妈》………………………………………………… 2~3课时2.《我是什么》……………………………………………………… 2~3课时3.《植物妈妈有办法》………………………………………………2~3课时语文园地一……………………………………………………………3~4课时5.教法与学法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交流中理解课文内容,养成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习惯,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主动积累词汇的习惯,激发学习兴趣。
第二单元单元学习目标1.教材简析儿歌是以儿童为主要接收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我国儿歌已有千百年的传承历史,备受大家的喜爱。
儿歌形式多样,它们往往内容浅显、语言活泼、节奏鲜明,并且与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让儿童在朗诵和学习儿歌的过程中受到文学的感染和知识的萌芽。
本组教材就是以“儿歌”为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1)之欧阳引擎创编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欧阳引擎(2021.01.01)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高庄则中心小学杨乃表[背景]随着语文新课程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新型理念在语文阅读课堂上呈现。
如“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等等。
并且这些方式也逐步被老师们在课堂上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
不容置疑,新的教学方式的改变对阅读教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新课标特别强调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但仍有多数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新课标中提出的朗读教学的要求把握不到位。
以至于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朗读、理解、感悟语言文字,体会内容和情感。
而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形式上和技巧上。
[案例]:以某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可爱的草塘》中的片断为例:出示:“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走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
”师:谁能有感情地读读这一句?生:“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师:“声音读得响不响亮,美不美?谁能读得再响亮些?生:(只好再读)师:读得有感情吗?请同学们再齐声朗读一遍。
生:(大声齐读)……[结果]:学生被老师指名读、再读,全班大声齐读、再读,读了数遍,既耗费了不少的教学时间,又没有达到老师想要的朗读效果。
[评价]:学生将“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一句读了数遍,但让人感觉到学生的朗读是被动肤浅,缺少情感的。
难道仅仅声音响亮就能表现出草塘之大之美吗?我认为文中的这一句表现的应该是作者进入北大荒看见草塘后的惊喜和赞美之情。
如果教师不能结合文本内容用恰当的语言铺垫渲染,也不作必要的朗读指导,适当进行范读,只是一味地要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要读出“大而美”的情感,这只能是牵强附会的走形式的朗读。
[反思与措施]:因为感情不是强加的,而是发自内心的,应该让学生自己体会、感悟这个句子。
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在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时,比较注重引导学生从理解语言文字入手,通过自身语言、神态、表情等方式的渲染,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用“心”来读书,在读中与文中的主人公亲密接触,身临其境地感受字里行间蕴含的文章作者的情和意,达到与文中角色“同呼吸,共命运”的境界。
看图写话怎么教之欧阳语创编
看图写话怎么教?看图写话一直是孩子们的丢分点,引导孩子们学习写话要了解以下几点:一、认真看图,培养观察力看图写话,顾名思义就是就是要用眼睛看,看是基础。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观察能力是十分欠缺的,他们看到一幅图往往毫无头绪,不知该如何下手,可以说无目的、无顺序。
这就需要我们在旁边好好引导,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
首先引导他们看图要有顺序,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远到近,从近到远;或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或从中间到四周。
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
再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弄清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么,想什么;还要观察周围环境,弄清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等等。
使孩子做到言之有序,使整幅图或多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二、合理想象,培养想象力看图写话的画面是一个个静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较单调,我们要引导孩子通过仔细观察画面,通过适当的提问为支点,进行合理想象,使静止的画面尽量动起来,活起来,使单调的画面充实丰富起来。
引导孩子把不会思维的想象成为会思维的,把不会说话的想象成为会说话的,由一幅图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幅图由一个动作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个动作,有时,还可以只提供一种情境,让孩子的想象自由驰骋。
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创新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但是看图想象也要力求百花齐放,从“异”字入手。
因为低年级的小朋友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尽量让孩子创新思维,进行大胆想象,想别人还没有想到的,说别人还没有说过的。
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三、看图说话,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是语言实践的重要工具,是书面表达,即写作的有力基础,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所以我们应该把看图说话当作一个重点来抓,是培养其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高庄则中心小学杨乃表
[背景]随着语文新课程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新型理念在语文阅读课堂上呈现。
如“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等等。
并且这些方式也逐步被老师们在课堂上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
不容置疑,新的教学方式的改变对阅读教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新课标特别强调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但仍有多数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新课标中提出的朗读教学的要求把握不到位。
以至于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朗读、理解、感悟语言文字,体会内容和情感。
而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形式上和技巧上。
[案例]:以某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可爱的草塘》中的片断为例:
出示:“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走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
”
师:谁能有感情地读读这一句?
生:“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师:“声音读得响不响亮,美不美?谁能读得再响亮些?
生:(只好再读)
师:读得有感情吗?请同学们再齐声朗读一遍。
生:(大声齐读)
……
[结果]:学生被老师指名读、再读,全班大声齐读、再读,读了数遍,既耗费了不少的教学时间,又没有达到老师想要的朗读效果。
[评价]:学生将“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一句读了数遍,但让人感觉到学生的朗读是被动肤浅,缺少情感的。
难道仅仅声音响亮就能表现出草塘之大之美吗?我认为文中的这一句表现的应该是作者进入北大荒看见草塘后的惊喜和赞美之情。
如果教师不能结合文本内容用恰当的语言铺垫渲染,也不作必要的朗读指导,适当进行范读,只是一味地要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要读出“大而美”的情感,这只能是牵强附会的走形式的朗读。
[反思与措施]:因为感情不是强加的,而是发自内心的,应该让学生自己体会、感悟这个句子。
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在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