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医药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资医药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分析总结

总结:

外资医药企业在中国医药市场的成功,归纳为:

1、合理的股权设置,确保决策的效率

2、良好的政府公共关系

3、正确的产品组合

4、正确的目标区域/ 终端

5、合适的产品定价和市场进入策略

6、人才/ 领导力/ 执行力

一、外资医药企业基本情况 (2)

二、外资医药企业进入中国的历史 (4)

三、外资医药企业在中国设立情况 (5)

(一)股权的设置 (5)

(二)产品选择 (6)

1、知识产权方面的选择 (6)

2、治疗领域的选择 (7)

(三)外资制药公司行之有效的市场调研 (8)

(四)外资品牌药品的营销 (9)

(五)外资医药企业技术质量管理水平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外资医药企业部门的设置特色 (9)

五、外资医药企业在中国发展趋势 (12)

1、外资纷纷加大投入 (12)

2、研发向东转移,在华设立研发机构 (13)

2、制剂生产本土化 (14)

3、变处方药为OTC (14)

4、加紧第三终端市场开发 (15)

六、结语 (16)

1

外资医药企业基本情况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近三年,外资医药企业在中国销售收入的年平近30%净利润的增长年平均高达40%

资产扩张速主达15%以上,并且有加速的迹象,无论是收入或是利润增速远远高于国内的医药企业。特别是具有专科用药的外资企业,比如北京诺华,诺上海罗氏、珠海联邦等外资医药企业的收入及利润增长速度都非常快。

二、外资医药企业进入中国的历史

中国医药工业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工业之一,医药工

业第一次大规模的外资进入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大冢、上海施贵宝、无锡华瑞、西安杨森和苏州胶囊先后在中国顺利建厂投产,这5家最先在中国成立的医药合资企业被业内称为“老五家”。他们的先行者优势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给这些企业带来了年均40%以上的销

售额增长和十分优厚的利润回报。这直接导致了随后在90年代初跨

国公司在中国制药业的第二次大规模投资。其中包括辉瑞(Pfizer)、

默克(Merck)和葛兰素(Glaxo)等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相继在华设立生产和销售实体。至2010年,跨国药企进入中国已有30年多年,世界排名前20位的制药公司均已在华设生产基地。

跨国制药公司在华投资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演变:

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跨国企业主要通过技术授权等手段,利用中国医药企业的低成本优势,在华设厂和分公司;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主要通过在华建立独资或合资企业等直接参与市场竞争;

第三个阶段则是中国加入WTO后,跨国企业通过独资、加快并购中国本土医药企业等手段进行新一轮的产业整合,以提升其核心竞争

力,并加大在华的外围技术研发力度。

第四个阶段:现在,跨国药企已经从过去单纯以注重产业投资为主向产业投资与研发投资并重转变。金融危机也促使跨国企业对中国等新兴市场给予

前所未有的关注并加大投入。

三、外资医药企业在中国设立情况

(一)股权的设置

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刚在初期,合资公司的股权比例中外双方的比例相差不大,在股权设置中,50:50股权设置的企业很多,但随着合资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外方逐步收购股权,甚至达到完全控股。

在中国最大的500家外资企业中,医药企业占14家,其中外方控股的有13家。对近年筹建的合资企业,外方往往要求拥有90%以上的股份。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生产投资中,57%的跨国公司倾向于独资新建;有37%的跨国公司愿意与具备一定技术和生产资源或能力的企业合资;倾向于通过并购相关生产工厂来投资的跨国公司为28%。由此可见,独资已经取代合资成为今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首选。在我国医药市场上,外商投资越来越多地采用独资方式设立企业,或通过收购中方股东的股份对原有合资企业实现独资,使我国合资制药企业呈现出独资化趋势。北京诺华、上海强生、赛诺菲-安万特、费森尤斯等都是从合资转变成独资的。

(二)产品选择1、知识产权方面的选择

跨国医药企业在国内设立的合资厂中,进行基础研究和开发新药的并不多。他们往往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制定进入不同市场的时机。对于跨国企业在华的子公司来说,原则上他们确定在华生产的具体产品时有两种选择。一

是选择申请和生产新药(即还在专利保护期内的药品或者专利保护期已过但是尚未在中国境内生产的药品),另一种选择是申请生产在中国境内已经生产的非专利药品。这两种选择都是可行的,但是申请程序不同。

对制药业而言,在全球竞争中由于新药享受专利制度所带来的高额利润,研发新药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但是与此同时新药开发的成本和周期也在不断递进。因此跨国制药企业的海外子公司往往把开发新市场、延长已开发成熟产品的生命周期作为战略目标之一。辉瑞的案

例中,它主要表现在辉瑞把畅销欧美市场的拳头产品引入中国,并争

取销售上的良好回报。跨国公司适应海外当地市场的压力则体现在对当地市场条件和消费者有充分的了解、在已有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中选取适用部分投入进行本土化改进或适合当地市场进行独立创新等。在辉瑞的案例中,对中国市场的响应主要体现在了解中国医药市场的特定需求结构,并有选择地对市场需求大、辉瑞又有产品储备的业务领域进行深度开发,通过推出不同剂型和剂量的产品族,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2、治疗领域的选择

要领跑中国市场,需要在领先的治疗领域成为领导者。外资企业在产品的治疗领域的选择,充分考虑中国尚未摆脱发展中国家疾病谱系特征,从基础的抗染药到抗肿瘤、疫苗、唐尿病等专科用药上外资企业有选择的搭配及突出各自优势,即各公司的产品都相对有自已的核心竞争力。

(1)抗感染领域

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抗感染药长期位居我国第一大临床用药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