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战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建立资源接替基地

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行性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地质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1]。当

前,加强地质工作是缓解资源瓶颈制约、提高国内资源供给能力的重要举措,对

保障人民生活、保护生存环境、支持城乡建设,以及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做好新形势下的地质工作,要坚持立足国内、适度超前、突出重点、完善体制、依靠科技的原则,努力做到四个统筹”即统筹地质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商业性地质勘查,统筹矿产地质勘查与环境地质勘查,统筹国内地质事业发展与地质领域对外开放。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以石油、天然气等重要矿产勘查为突破口,尽快形成一批新的资源接替基地。要加强基础地质、环境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工作,搞好地质灾害防治,全面增强地质服务功能。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政府与企业合理分工、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商业性地质勘查区别运行、相互促进的勘查体系,中央与地方各负其责、相互协调的管理体制,勘查与开发紧密衔接、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集中力量开展科技攻关,大力推进成矿理论、找矿方法和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实现地质科技新的突破。要大力发展地质教育,用好现有人才,吸引优秀人才,培养杰出人才,加快地质人才队伍建设。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地质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国土资源部门要统筹管理地质工作,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并落实相关政策,全社会都要关心和支持地质工作,与广大地质工作者上下一心,团结奋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2]。

二、加强国际合作,确保石油安全,保护天然气安全

中国石油资源相对不足,利用国外石油资源势在必行,加强与能源国和消费大国的合作,是中国石油大突围的必由之路。

在国外石油资源利用上,除购买石油外,主要依靠参与资源国勘探开发,利用技术和资金优势,取得合法权益和份额油。参与或独家开发境外油气田,购并海外石油企业等,是中国实施国际石油合作的主要战略。

中国利用国外石油资源已有10多年历史,到目前为止,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海油已参与全世界60多个石油和天然气开发项目,如对外石油战略实施顺利,中国获取可控石油资源量将达2/5以上。

除上述途径外,在国内建立合资企业引入石油资源,也是一种途经。2005

年7月8日,由中石化参与投资的福建炼化炼油乙烯一体化合资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得以实施的基础,是沙特石油公司年提供1200万吨原油。此类资源获取

方式,将是中国石油石化企业今后开展对外合作的方式之一。

但未来几十年中国在能源领域与西方的摩擦将日趋激烈,中海油购并优尼科,

只是中美双方在石油领域展开商业竞争的锋芒初试。为化解西方敌意,中国可考虑加入西方石油俱乐部”一-际能源机构,以与西方展开对双方有利的战略合作和外交协调,同时分享石油资讯,共同防止石油危机产生,并减少与西方的摩擦。

确保石油进口通道安全,也是中国开展国际石油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六甲海峡是联结亚、非、欧三大洲的要冲,在国际海运业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每天通过该海峡的各类船只达200多艘,年穿行船只超过8万艘,且以年8%的速度增长。日本、中国进口原油的80%、近一半的其他进出口物资途经该海峡。美国一直想以反恐”为由向该海峡派驻军队,虽然遭到海峡共同管理国马来西亚、印度和新加坡三国的反对暂未实现,但其企图已暴露无遗。无论马六甲海峡由于海运繁忙自身可能引起安全问题,还是国际强势军事实体甚或恐怖势力控制海峡通道,对中国而言都可能引发海峡困局。为确保进口的中东和非洲等地原油、特别是新增进口石油资源运输安全,现有海上运输通道不宜再大幅增加运量,应加快研究其它海上或陆上通道[3]。

目前亚太地区(包括日本、韩国、台湾和印度等)天然气贸易占全球总进口贸易量的66.7%,中国的加入很有可能让亚太地区成为世界天然气贸易的新中心。这将对敏感的能源地缘政治带来影响。

近年来美国和欧洲大量购进天然气,国际天然气市场将很快由买方市场转向卖方市场。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天然气安全将和石油安全一样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国际资源,取得安全、充足、稳定的天然气供应,以及在政治、外交和军事上的配合是维护天然气安全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应加强勘探技术、保

护国内天然气资源。

三、建立和完善石油储备制度

目前,世界各国对有限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争夺激烈,形势严峻。国外各大跨国公司基本控制了全球几乎所有已探明储量的油气资源。除了中东、拉美、西非等油气资源富集地区外,近年来中亚和里海地区新开发的油气田又成了各国争夺的新热点。西方大国纷纷加紧全面推进全球石油战略布局,抢占石油地缘战略支点,强化石油领域的国际合作,加速油源地区的石油开发,抢滩新油源地区的石油资源[4]。尽管当前国际油气市场不能全面提供稳定的能源保障,我国依然需要积极争取国际油气资源,完善能源储备,为国家发展提供稳定的能源保障。

从全球的观点,所谓能源安全”实际就是石油安全”。发达国家一向重视能源特别是石油的储备,为了防范石油供应突然中断对国家安全和经济造成威胁,美国早己建立了战略石油储备计划,而我国长期缺乏这方面的战略。2004年我

国石油净进口 1.1亿吨,并且有逐年扩大的趋势,石油安全刻不容缓。因此,利用国际油气市场的价格波动,建立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能够最大程度地抵御突如其来的能源供应短缺。

四、实施可持续发展

国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能源也包括石油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首先是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认真处理好国民经济良性增长与石油的合理消费的关系,我国石油资源数量难以支撑粗放的经济结构和能源消费的超常增长,要切实改变我国石油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现状。第二是制定化石能源的可持续开采规划。化石能源属于一次性能源,保持化石能源的可持续开采非常重要。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石油综合采收率,制定开采规划,确定石油资源的远景接替,尤其在西部大开发中,要避免盲目低效开采。第三是要在技术上有重大突破。结合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实践,要重点突破的技术有:油气地球物理勘探与铅井新技术、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技术、提高石油采收率新技术、难采和劣质资源的开采技术、石油资源节能技术、石油替代相关技术等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五、促进天然气终端市场开发和市场成熟天然气市场开发和成熟最重要的部分是价格体制改革,政府应逐步放开价格管制,培养良好的市环境,而不是直接通过指令干预市场。同时,天然市场开发前期投入巨大,需要政府政策支持。另外市场区域化也需要政府提供津贴,鼓励特定地区用天然气,促进经济发达地区清洁能源的推广使用。

随着天然气行业的持续发展,单纯进行开采、加工和管输的天然气企业职能将进一步细化,分别从事进口、管道运输、LNG 等新的企业部门将得到建立和完善。国家应有目的地培养这些企业,促进天然气行业的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