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地道深基坑专项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山青江新区基础设施BT项目瑞祥路A段道路

(南段)新建工程

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校核:

编制: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乐山青江项目总承包部

二〇一四年三月

目录

1编制依据2

1.1本项目工程技术方案编制的依据2

1.2参考技术规范3

1.3主要应用法规及其它3

2工程概况3

2.1工程简介3

2.2工程地质4

2.3地下水条件概述4

3资源配置5

3.1人员配置5

3.2施工机械6

4施工准备7

5施工方案7

5.1基坑开挖7

5.2基坑抽排水11

5.3基坑支护14

5.3.1支护优点14

5.3.2支护方案14

5.3.3基坑支护设计14

5.3.4支护支架施工方法19

6边坡稳定监测20

7雨季施工措施24

7.1做好防雨前期准备24

7.2雨期中的技术措施25

8施工质量保证措施25

8.1边坡开挖质量控制措施25

8.2锚杆施工质量控制措施25

8.3 锚喷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25

9安全保证措施26

9.1 机械设备使用安全26

9.2安全用电26

9.3锚喷安全施工措施26

10环保保证措施27

10.1施工期生产、生活用水污染防治措施27

10.2 施工期粉尘、噪声的治理措施27

11深基坑施工应急救援预案27

11.1项目部救援预案制定、修订的管理机构和指挥机构:27

11.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人员及职责分工:27

11.3应急救援人力、设备、物资、通讯的配备和管理:29

11.4深基坑施工常见潜在的安全事故诱发因素:30

11.5深基坑应急处理程序:30

11.6深基坑施工的安全要求:32

11.7深基坑施工的安全保证措施:32

1编制依据

1.1本项目工程技术方案编制的依据

1、瑞祥路A段地下人行通道施工设计图。

2、瑞祥路A段排水工程施工设计图。

2、与乐山市城市投资有限公司签定的施工BT合同。

1.2参考技术规范

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规范(CJJ69-95)

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4、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JTG/T D71-2004)

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6、公路桥梁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D63-2007)

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8、锚杆喷射混凝土技术规程(GB50086-2001)

9、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

10、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

11、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

1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01)

1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1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15、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1-2002)

16、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88)

17、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GB/T5293-1999)

18、碳钢焊条(GB/T5118-1995)

19、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2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1.3主要应用法规及其它

国家、乐山市有关法规及规定和现场的踏勘资料。

2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瑞祥路道路宽度55m,设计为双向8车道。为解决瑞祥路两侧(即乐山火车

站站前广场侧与柏杨西路侧)的人行过街问题,在瑞祥路设置人行通道,本处为10+43.5人行过街地道。

10+43.5地下人行通道结构物均位于原地面以下,因此主通道和次通道施工都要进行基槽开挖。其中CK01~CK08、KJ01~KJ04处于深挖段,基坑开挖深度大于5m。为保障施工过程中边坡稳定及后期施工安全,我部对大于5m的地下人行通道基坑,采取喷锚挂网方式进行支护。

2.2工程地质

根据岩石勘察报告,基础土从新至老依次为人工填土(Q4ml)层及白垩系下统灌口组(k1g)砂质泥岩。描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

①耕土:黄褐色,松散,稍湿-湿,以粘性土为主,表层一般可见少量植物根系,主要分布于地表,厚度较薄,约0.4-0.8m。

②黏土:灰色、灰褐色,软塑-可塑,干强度较高,韧性较好,局部夹薄层粉质土,该层在场地内局部分布,厚度约0.4-1.5m。

③淤泥质黏土:灰色、灰褐色,流塑-软塑,自立稳定性差,带腥臭味,该层主要存在于水田和鱼塘之中,厚度约0.9-6.0m。

④泥炭土:灰黑色,湿,含水量较高,有机质含量较高,有腥臭味,厚度约

3.0-

4.0m。

(2)白垩系下统灌口组(k1g)砂质泥岩

⑤-1、强风化砂质泥岩:主要为褐红色,夹紫红色泥质薄岩,岩体破碎,结构大部分被破坏,层理不明显,具散体状结构或碎裂状结构,岩芯主要为碎块状、短柱状,该层在场地内广泛分布,稳定性较好,是良好的基础持力层。

⑤-2、中风化砂质泥岩:主要为褐红色,夹紫红色泥岩薄层,风化裂隙一般发育,结构部分被破坏,可见水平层理,具层状结构,岩芯主要呈柱状-长柱状,较完整,岩芯采取率可达85%以上,本次勘察未揭穿该层。该层强度较高,稳定性好,是良好的基础持力层。

2.3地下水条件概述

(1)区域水文地质总体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