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氯气的性质》教案设计
高一化学《氯气的性质》教案设计高一化学《氯气的性质》教案设计「篇一」关于化学教案氯气第二课时[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了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氯气的性质,本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有关氯气的知识。
[板书]一、氯气的性质和用途[教师]请大家根据上节课所观察到的和学到的知识,总结出氯气的物理性质。
[学生总结][板书]1.氯气的物理性质(1)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2)易液化(3)密度比空气大(4)能溶于水[过渡]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结构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请大家根据氯原子的结构来分析和预测氯气的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板书]2.氯气的化学性质[讲解]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极易得一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而显示-1价,从而表现出较强的氧化性,在一定条件下,能跟许多金属、非金属及化合物发生反应。
[设问]在初中时,我们曾学过氯气能和哪些物质反应?(可提醒学生在学习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时所学到的例子)[答]氯气可和金属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也可和非金属H2反应生成氯化氢。
[过渡]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氯气与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
[板书](1)氯气与金属的反应:[设问]从前面碱金属的知识我们知道,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
对于性质不活泼的金属,氯气是否也能与其反应呢?(展示铜丝、回忆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位置,演示实验4—1,铜在氯气中的燃烧)[讲解]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的棕黄色的烟是CuCl2固体小颗粒。
CuCl2溶于水可因为溶液浓度的大小而分别呈现出绿色和蓝色。
[板书][提问]写出Cl2和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指出谁是氧化剂?[学生活动][板书][讲解]铁比铜更易和氯气反应,由于氯气的氧化性较强,所以,当其和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的总是高价氯化物。
[设问]①氯气虽能和铁反应,但我们贮存氯时,却用主要成分是铁的钢瓶,为什么?(通常条件下,干燥的氯气不能与铁起反应)②氯气能与镁、铝反应吗?如能,写出反应方程式,并预测其反应的剧烈程度与铜相比如何?[过渡]初中我们学过氯气能和氢气反应生成氯化氢,它们反应时的现象如何呢?下面我们一试即知。
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2《氯气的性质》教案五篇
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2《氯气的性质》教案五篇一、设计思想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因此,本课首先先从生活实际出发,向学生展示氯气泄露事故以使学生对氯气产生感性认识,再用泄露氯气给社会带来惨重的损失激发学生学习氯气的性质的渴望。
最后以氯气泄露事故造成的严重恶果,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也要向学生介绍氯气的用途,以使学生建立起辩证地认识事物的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自主实验,分组讨论等环节,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拓宽学生视野,提高他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思考与交流,将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力图使这堂课既有严谨规律的学习过程,又有生动活泼的主动探索和实践过程,将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教材解读与分析“氯气的性质”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2,是在学生在掌握“研究物质的试验方法”、“氯气的生产原理”和“氯碱工业”等知识点后,是第一次进行元素性质的学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通过对氯气性质的探究、学习方法指导今后对硫、氮等化合物性质的学习,也为卤族元素性质的整体认识乃至非金属元素的把握以及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因此,这节课的内容在高中化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掌握“研究物质的试验方法”用所学知识指导对“氯气的性质”的学习,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是可行的。
本节课教学活动通过多媒体播放、教师演示、学生操作、探究讨论、交流总结,是学生完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切实掌握“氯气的性质”。
四、重点、难点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和作用。
难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归纳。
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及辩证思想的渗透。
五、教学方法:1.情境激趣法:运用多媒体视频,调动学生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2.实验促学法: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掌握其中化学性质;3.讨论总结法: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分析现象,最终总结氯气的有关化学性质。
教学设计方案氯气的性质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掌握氯气在水中溶解的原理和反应;(3)了解氯气的用途和安全隐患。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安全意识;(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科学素养;(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安全意识;(3)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环境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氯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
2. 氯气的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2)与金属反应:Cl2 + 2Na = 2NaCl(3)与有机物反应:Cl2 + CH4 = CH3Cl + HCl3. 氯气的用途:消毒、漂白、合成氯碱、农药、制冷剂等。
4. 氯气的安全隐患: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强。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氯气的性质。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4.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氯气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提出问题:氯气有什么性质?有什么用途?2. 讲解氯气的物理性质(1)引导学生观察氯气的颜色、气味、密度等物理性质;(2)总结氯气的物理性质。
3. 讲解氯气的化学性质(1)通过实验演示氯气与水、金属、有机物的反应;(2)分析反应原理,总结氯气的化学性质。
4. 讲解氯气的用途(1)介绍氯气的消毒、漂白、合成氯碱、农药、制冷剂等用途;(2)强调氯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5. 讲解氯气的安全隐患(1)分析氯气的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强等特点;(2)强调氯气的安全隐患,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6. 课堂小结(1)总结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和安全隐患;(2)引导学生关注氯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环保意识。
《氯气的性质》教案
《氯气的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掌握氯气的制备方法;(3)学会使用氯气进行实验操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氯气的颜色、气味、溶解性等物理性质;(2)通过实验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如与水、碱、金属等反应;(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3)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氯气的制备方法;(3)氯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1)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其反应原理;(2)氯气实验中的安全操作。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1)实验室用氯气发生器;(2)试管、烧杯、滴定管等实验仪器;(3)化学试剂:浓盐酸、碱石灰、金属等。
2. 教学资源:(1)教材、课件;(2)实验操作视频;(3)相关论文和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氯气的发现历史;(2)提问:氯气有什么特殊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教学内容:(1)氯气的制备方法;(2)氯气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溶解性等);(3)氯气的化学性质(与水、碱、金属等反应)。
3. 实验操作:(1)演示氯气的制备过程;(2)学生分组实验,观察氯气的物理性质;(3)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
4. 总结与拓展:(1)总结氯气的性质;(2)讨论氯气在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3)提出课后探究问题。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相关练习题;3. 查阅资料,了解氯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氯气性质的理解程度和实验操作技能。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氯气在生活和环境中的认识。
氯气性质教学设计
氯气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通过观察和阅读史料认识氯气的物理性质、从物质分类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切入预测氯气的化学性质、实验研究氯气的化学性质、交流分享整体认识氯气的化学性质。
二、教学设计
三、教学流程:
四、板书计划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一、氯气——活泼的黄绿色气体
1.认识氯气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黄绿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扇闻法,易液化,密度小于空气,溶解性约1:2
2.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
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课标
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课标一、学科背景氯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元素,具有重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通过对氯气的性质进行学习,学生将能够加深对化学元素的理解,并学会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氯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 掌握氯气的制备和检测方法。
3. 理解氯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1. 氯气的物理性质a. 颜色:无色气体。
b. 气味:呛人的刺激性气味。
c. 密度:氯气密度大于空气,可用于气体分离。
d. 溶解性:可溶于水,形成盐酸。
2. 氯气的化学性质a. 氯气与金属反应:可与许多金属反应,形成金属氯化物。
b. 氯气与非金属反应:可与非金属元素如氢和氮反应,形成相应的化合物。
c. 氯气与有机物反应:可参与燃烧反应和取代反应,形成相应的有机氯化物。
3. 氯气的制备方法a. 氯气的制备实验:通过盐酸与漂白粉的反应制备氯气,并进行氯气的收集和检测。
b. 氯气的工业制备:介绍氯气的工业制备方法,如电解氯化钠和氯化亚铁等。
4. 氯气的检测方法a. 火焰试验:通过将氯气与氢气混合,在火焰中观察气体燃烧现象。
b. 林克浓硫酸法:利用林克浓硫酸可与氯气反应,生成可见的白色烟雾。
5. 氯气的应用a. 氯气的消毒作用:介绍氯气在水处理和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以及消毒剂的类型和用途。
b. 氯气的工业应用:介绍氯气在制药、塑料、纤维等工业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介绍氯气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2. 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氯气的制备实验,观察氯气的性质并进行检测。
3. 讨论法:鼓励学生就氯气的应用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氯气的一些实际应用,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通过投影或板书,讲解氯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3. 实验演示:进行氯气的制备实验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氯气生成、收集和检测的过程。
4. 实验操作:将学生分成小组,组织实施氯气的制备实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
《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等。
(2)学生能够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如与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水、碱的反应。
(3)学生能够理解氯气的氧化性,学会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对氯气性质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分类、比较、归纳等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氯气的使用和排放需要严格控制,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氯气的化学性质,特别是与水、碱的反应。
(2)氯气的氧化性及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教学难点(1)氯气与水反应的微观过程和化学方程式的理解。
(2)氯水成分的探究和分析。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四、教学准备实验仪器和药品:集气瓶、烧瓶、导管、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浓盐酸、二氧化锰、铁丝、铜丝、氢气、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淀粉碘化钾试纸、新制氯水等。
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氯气泄漏事故的新闻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氯气的性质。
提问学生:“从这段视频中,你能了解到氯气有哪些危害?为什么氯气会造成这样的危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氯气的物理性质展示一瓶氯气,让学生观察氯气的颜色、状态,并闻其气味(强调闻气体气味的正确方法)。
然后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归纳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3、氯气的化学性质(1)氯气与金属单质的反应演示实验:分别将铁丝、铜丝在氯气中燃烧。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分析氯气在反应中的作用(体现氧化性)。
(2)氯气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演示实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氯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教案
《氯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氯气的化学性质,掌握其与金属、非金属、水的反应。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特别是与金属、非金属、水的反应。
2.教学难点:氯气与水的反应机理。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氯气的物理性质,引导学生思考:氯气为什么是黄绿色的气体?(二)学习氯气的化学性质1.氯气与金属的反应(1)演示实验:铜丝在氯气中燃烧。
(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提问:实验中发生了什么反应?(4)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铜丝在氯气中能燃烧?2.氯气与非金属的反应(1)演示实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提问:实验中发生了什么反应?(4)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氢气在氯气中能燃烧?3.氯气与水的反应(1)演示实验:将氯气通入水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提问:实验中发生了什么反应?(4)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氯气能与水反应?(三)巩固练习1.请学生列举氯气的化学性质。
2.请学生书写氯气与金属、非金属、水的反应方程式。
(四)课堂小结2.强调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与金属、非金属、水反应。
(五)作业布置1.复习氯气的化学性质。
2.书写氯气与金属、非金属、水的反应方程式。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演示实验和课堂讨论,让学生掌握了氯气的化学性质,达到了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加强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一)氯气与水的反应机理1.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刚刚看到了氯气与水反应了氯化氢和次氯酸,那么这个反应的实质是什么?”2.学生思考后,教师引导:“其实,这个反应中氯气起到了氧化剂的作用,它氧化了水中的氢原子,了氯化氢,同时氯气的一部分被还原,了次氯酸。
高一化学《氯气的性质》教案
高一化学《氯气的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其反应原理。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实验室制法。
2.教学难点: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实验操作。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高一化学《氯气的性质》。
请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在生活中有哪些接触过氯气的场景呢?对,游泳池消毒、自来水消毒等。
那么,氯气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气体呢?它有哪些性质呢?我们就来一一揭晓。
2.氯气的物理性质我们来看看氯气的物理性质。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它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气体,但冷却到-34.6℃时,会变成液态。
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1体积水能溶解2体积的氯气。
氯气还能与一些有机溶剂,如四氯化碳、乙醚等相互溶解。
3.氯气的化学性质我们来看看氯气的化学性质。
氯气是一种强氧化剂,它能与许多金属和非金属发生反应。
(1)与金属反应:氯气能与钠、铁、铜等金属反应,相应的金属氯化物。
(2)与非金属反应:氯气能与氢气、磷、硫等非金属反应,相应的氯化物。
(3)与水反应:氯气能溶于水,氯水。
氯水是一种混合物,其中含有氯气、水、氯化氢和次氯酸。
4.氯气的实验室制法(1)高锰酸钾与盐酸反应:将高锰酸钾固体加入浓盐酸中,加热,即可制得氯气。
(2)二氧化锰与盐酸反应:将二氧化锰固体加入浓盐酸中,加热,也可制得氯气。
5.实验操作(1)取一个干净的试管,加入适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2)将试管倾斜,加入浓盐酸,使高锰酸钾与盐酸充分接触。
(3)加热试管,观察氯气的产生和颜色变化。
(4)将产生的氯气通入盛有水的试管中,观察氯气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希望大家能够熟练掌握这些知识,并在生活中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氯气。
(1)简述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氯气教学设计(共8篇)
氯气教学设计〔共8篇〕第1篇:氯气教学设计《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设计思想】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教学,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上,把教师的授课形式从“授〞转移到“导〞上。
通过初中化学学习,学生在认识氧气、氢气、二氧化碳、铁等物质性质的过程中已经用到了观察、实验、比拟等研究的方法,在学生已有的探究经验的根底上,本节进一步对研究物质的根本方法和程序进行整合。
本节设计是本着“低起点、密台阶、高落点〞的根本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设置较低的思维起点,利用问题的变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层层递进,逐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新的高度。
【教材分析】《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单元内容,它是本章及本册乃至整个高中化学要求的重要元素化合物知识,又适于做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的载体。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认识了氧气、氢气、二氧化碳、铁等物质的性质,同时体会到了观察、实验、比拟等研究方法,并且通过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的学习了解了氧化复原反响,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氯离子的检验,溴水中溴单质的提取等知识对卤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探究方法有了简单了了解。
【教学目标】1.通过任务型学习,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氯气的主要化学性质〔氯气与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水和碱的反响〕,并能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2.通过对氯气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分类、比拟等研究方法在学习和研究物质性质过程中的作用,让学生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体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并认识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3.通过对氯气性质的实验探究,联系氯气的毒性及其广泛用途,适时对学生进行平安教育,体会如何科学使用化学物质为人类效劳。
培养其主动探究精神和将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意识。
【教学重点】〔1〕氯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氯气与水的反响及次氯酸的化学性质。
高中《氯气的化学性质》教案
高中《氯气的化学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法。
掌握氯气与金属、非金属、水的反应特点。
学习氯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氯气的性质,培养观察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合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安全意识,关注化学物质对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
氯气与金属、非金属、水的反应。
2.教学难点:氯气的制备方法。
氯气与水的反应机理。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初中阶段学过的氧气、氢气的化学性质。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氯气是一种什么物质吗?它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探究氯气的物理性质(1)展示氯气样品,引导学生观察氯气的颜色、状态。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氯气有哪些物理性质吗?3.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1)氯气与金属的反应a.演示实验:将铜丝插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铜丝的变化。
b.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铜丝发生了什么变化?(2)氯气与非金属的反应a.演示实验:将硫磺放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硫磺的变化。
b.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硫磺发生了什么变化?(3)氯气与水的反应a.演示实验:将氯气通入盛有水的集气瓶中,观察水的变化。
b.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水发生了什么变化?4.氯气的制备方法(1)介绍实验室制备氯气的方法:用高锰酸钾和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2)演示实验:用高锰酸钾和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3)讲解实验原理及操作步骤。
5.氯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氯气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吗?6.课堂小结(2)提问:同学们,你们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什么疑问?7.作业布置(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2)完成课后练习题。
(3)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四、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氯气与金属的反应教师:同学们,当我们把铜丝放入氯气中,你们观察到铜丝表面有什么变化吗?学生:铜丝表面变黑了。
《氯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教案
《氯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教案第一章:氯气的基本性质1.1 氯气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1.2 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气的氧化性氯气的还原性第二章:氯气与水的反应2.1 氯气溶解于水的平衡反应Cl2 + H2O ⇌HClO + H+ + Cl-2.2 次氯酸的性质与应用消毒、漂白作用2.3 氯离子与氢离子的第三章:氯气与碱的反应3.1 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 + 2NaOH →NaCl + NaClO + H2O3.2 氯气与氢氧化钙的反应2Cl2 + 2Ca(OH)2 →CaCl2 + Ca(ClO)2 + 2H2O 3.3 反应产物的性质与应用第四章:氯气与金属的反应4.1 氯气与铁的反应2Fe + 3Cl2 →2FeCl34.2 氯气与铜的反应Cu + Cl2 →CuCl24.3 金属氯化物的性质与应用第五章:氯气与有机物的反应5.1 氯气与甲烷的反应CH4 + Cl2 →CH3Cl + HCl 5.2 氯气与乙烯的反应C2H4 + Cl2 →C2H4Cl2 5.3 有机氯化物的性质与应用第六章:氯气的制备与提纯6.1 实验室制备氯气使用盐酸与锰(IV)氧化物反应6.2 氯气的提纯方法洗气、干燥6.3 安全操作注意事项第七章:氯气的检测与分析7.1 氯气的检测方法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硝酸银溶液滴定7.2 氯气的分析仪器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7.3 数据分析与处理第八章:氯气的环境影响8.1 氯气泄漏的应急处理泄漏源控制泄漏扩散模拟8.2 氯气在大气中的化学转化光解、氧化反应8.3 氯气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对植物的影响对动物的影响第九章:氯气的应用领域9.1 氯气在化工行业的应用合成塑料、合成纤维9.2 氯气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药物合成、消毒剂9.3 氯气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漂白剂、农药生产第十章:氯气的安全与防护10.1 氯气的危险性评估毒性、腐蚀性10.2 氯气防护措施个人防护装备安全操作规程10.3 氯气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事故后果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氯气的基本性质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理解氯气后续反应的基础,特别是氯气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
2、学会探究氯水的成分及性质。
3、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4、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
5、通过了解氯气的性质及其应用,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目标分析1、氯气的性质中,重点是氯气的化学性质,因为氯气的化学性质是本课题的核心,是氯气在工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原理。
2、氯水的成分及性质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因为氯水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对于学生而言,不易理解。
3、在进行实验探究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通过实验及分析,使学生能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使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得到提高。
5、通过了解氯气的性质及其应用,可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身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实验及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科学态度。
2、通过了解氯气的应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身边,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四、教学内容及过程【引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但又不甚了解的物质--氯气。
【板书】第一章氯气的性质【过渡】我们先来学习氯气的物理性质。
请同学们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及课本中的信息,描述一下氯气的物理性质。
【学生活动】学生相互讨论后回答: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能溶于水……(可让学生重复多次)【设问】根据氯气的物理性质,它有哪些用途?(学生讨论后回答:自来水消毒、农药的生产……)【过渡】刚才同学们所讲的都是氯气的物理性质。
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及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现象,我们来看一下氯气的化学性质。
(板书)氯气的化学性质:1)与金属反应;2)与非金属反应;3)与水反应。
我们一一来学习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板书】一、与金属反应【演示实验】在空气中点燃镁条,然后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
氯气的性质实验教案
氯气的性质实验教案【篇一: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材与学情分析氯气的性质是本专题第一单元中的内容,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化学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学习典型的非金属单质—氯气的性质,为学习其他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奠定了基础。
高一的学生处于个性张扬,但缺少理性的时期,缺乏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较弱,但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勇于发言这些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好化学课,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加强过程与方法的培养,使其养成良好的思维方法,并内化为自己终生受用的方法。
本节内容演示实验、探究实验现象明显,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了求知欲,体会到化学的奇妙变化,爱上这门科学!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通过实验观察是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2.过程和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了解物质性质的探究的一般方法——实验探究法;在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海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培养学生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联系生活体会氯气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氯气化学性质与氯水成分的分析难点:氯水成分的分析、实验方案的设计与操作四、教法学法:在课堂中通过问题讨论、实验演示、学生实验等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交流学习、自主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
五、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短片):“京沪公路淮安段重大液氯泄露事故”的新闻报导并展示相关图片。
【提出问题】(1)如果你当时在现场,你会釆取什么方法安全逃生?(2)抢险人员用什么方法控制氯气的污染?(3)如果当时氯气的浓度较大,你如何克服那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并保证在跑到高处前不中毒?【教师讲述】围绕这些问题,我们来进行今天的学习,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或者找到解决问题的原理。
氯气的性质微格教学设计
氯气的性质微格教学设计引言:在化学学科中,氯气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早在十八世纪,氯气就被发现,并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氯气具有一系列独特的性质,包括物态、化学反应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
本文将通过微格教学设计,详细介绍氯气的性质及与之相关的实验操作和安全知识,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氯气,并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一、物态特性1.1 氯气的外观: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具有刺激性的气味。
在常温常压下,氯气是无色的,然而当被液化后,氯气呈现出黄绿色。
1.2 氯气的密度:氯气的密度较大,比空气重约2.5倍。
这一特点使得氯气可以收集在比空气低的容器中。
二、化学反应2.1 氯气与金属反应:氯气可以与许多金属产生反应。
其中一个典型的实验是将镁带置入氯气中,观察到明亮的火花,反应方程式为:Mg + Cl₂→MgCl₂。
2.2 氯气与非金属反应:与金属类似,氯气与非金属也可以发生反应。
例如,将氯气通入碳粉末时,会得到黄绿色的四氯化碳:C + 2Cl₂→ CCl₄。
2.3 氯气与水反应:氯气可以反应生成一种酸性的物质:盐酸。
而这一反应过程也会产生一种有毒的气体:二氧化氯。
反应方程式为:Cl₂ + H₂O→ HCl + HClO。
三、实验操作3.1 氯气的制备:(1)实验器材准备:氯气发生装置、橡胶塞、蒸馏水、氯化钠、烧杯等。
(2)操作步骤:a.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氯化钠和蒸馏水。
b.将氯气发生装置的吸收瓶加入烧杯中。
c.将橡胶塞与浓盐酸加入装置,并密封。
d.进行实验时,注意戴上防护眼镜和口罩,以避免有毒气体对身体的伤害。
3.2 氯气的收集: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向氯气发生装置中通入水或使用气体收集瓶等方法,收集氯气。
在进行这一操作时,同样要注意安全,避免有毒气体泄漏。
四、安全注意事项4.1 实验操作时要佩戴防护装备:在进行氯气相关实验时,应佩戴防护眼镜、实验服和手套等,以保护实验者不受氯气的刺激和有害物质的侵害。
4.2 实验室应保持通风良好:氯气具有刺激性气味和有害性,实验室应保持通风良好,以防止氯气积聚引发危险。
2.2课时1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7.团队合作:学生在小组讨论、实验等活动中能够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成果。
板书设计
1.内容条理清晰:
①氯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大于空气、溶于水。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氯气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氯气的性质,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氯气的性质。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掌握: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包括氯气的颜色、气味、密度、溶解性等物理性质,以及氯气的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等化学性质。学生还能够了解氯气在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以及氯气对人体的危害。
2.实验技能: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氯气实验,正确操作实验仪器,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学生能够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氯气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实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在知识层面,学生对氯气的制备和一些基本性质已有了解,但可能对氯气的深层次性质,如氯气的化学反应机理、氯气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氯气的性质,并能够将其与其他知识点进行联系。
在能力层面,学生需要具备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体现在学生能够准确观察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实验操作能力体现在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步骤,正确操作实验仪器;逻辑思维能力体现在学生能够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氯气的性质,并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氯气性质的相关知识进行思考。
《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简介本教学设计旨在介绍氯气的性质,包括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了解氯气的特征、用途以及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我们将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氯气的重要性和应用。
教学目标1. 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臭味和状态;2. 了解氯气的化学性质,包括与其他元素和化合物的反应;3. 掌握氯气的用途和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4. 意识到氯气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并了解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第一节:物理性质1.1 氯气的颜色和臭味- 介绍氯气呈现的特殊黄绿色和刺激性的气味;- 展示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氯气的颜色和臭味。
1.2 氯气的状态- 说明氯气在常温下是一种气体,且密度大于空气;- 展示实验,观察氯气的密度和液化过程。
第二节:化学性质2.1 氯气的反应性- 介绍氯气与其他元素和化合物的反应,如与金属的反应、与水的反应等;- 展示实验,演示氯气与不同物质的反应现象。
第三节:氯气的用途和重要性3.1 氯气的工业用途- 介绍氯气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如制取塑料、消毒剂、农药等;- 引导学生思考氯气在各行业中的重要性。
第四节:安全注意事项- 提醒学生氯气的危害性,包括有毒性和腐蚀性;- 强调在使用和接触氯气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教学方法- 讲授:通过讲解介绍氯气的性质和用途;- 实验:进行与氯气相关的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氯气的性质;- 案例分析:分析氯气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
教学评估- 实验报告:学生通过实验,撰写实验报告,评价其对氯气性质的理解;- 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氯气的用途和重要性,展示其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参考资料1. 《化学教育精品教材》;2. 《现代化学教育》杂志。
《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氯气的性质;2.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理解氯气的用途和安全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PPT或黑板;2.实验器材和试剂:氯气发生器、集气瓶、氯化钾、浓盐酸等。
学生准备:1.练习册;2.实验服装、实验手套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引出课题:“你们知道氯气是什么吗?有什么性质?”2.学生回答问题。
3.提示下一步要学习的内容。
Step 2:讲解氯气的物理性质(20分钟)1.通过PPT或黑板,展示氯气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味道、密度等。
2.讲解氯气的颜色: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很容易辨认。
3.讲解氯气的味道:氯气有刺激呛人的气味,通过把氯气发生器接到集气瓶上,学生可以闻到氯气的味道。
4.讲解氯气的密度:氯气比空气重,可以通过实验演示氯气的密度较高,可以倒置集气瓶。
Step 3:讲解氯气的化学性质(30分钟)1.通过PPT或黑板,展示氯气的化学性质,包括易溶于水、与其他元素反应等。
2.讲解氯气易溶于水的现象:通过实验演示氯气通入水中,观察氯气溶解的现象。
3.讲解氯气与其他元素的反应:例如氯气和钠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反应,通过实验演示氯气通入盐酸中,观察氯气与盐酸的反应。
Step 4:实验操作(30分钟)1.介绍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和安全知识。
2.实验一:氯气的颜色和味道。
将氯化钾与浓盐酸放入氯气发生器,收集氯气后,让学生闻氯气的味道和观察氯气的颜色。
3.实验二:氯气的溶解。
将氮气通入水中,观察氯气溶解的现象。
4.实验三:氯气与盐酸的反应。
将氯气通入盐酸中,观察氯气与盐酸的反应。
Step 5:小结与评价(10分钟)1.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小结。
2.提问学生关于氯气的知识点。
3.对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情况进行评价。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1.要求学生回家复习本课所学知识,并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2.下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提示。
教学延伸: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进度,可延伸以下教学内容:1.氯气的化学性质的深入讨论,包括氯气与不同元素的反应等。
高中化学氯气性质教案
高中化学氯气性质教案
【知识目标】
1. 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掌握氯气的制备及性质。
【能力目标】
1. 能够描述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氯气的制备方法。
2. 氯气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展示氯气的实验现象,引起学生对氯气的兴趣。
二、讲授
1. 氯气的制备方法:实验室中常用氯化铵和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2. 氯气的性质:氯气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有毒气体,有氧化性,能够漂白有机物质,也能和水反应生成盐酸。
三、实验操作
1. 制备氯气:将氯化铵和浓盐酸混合,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水中收集氯气。
2. 观察氯气的性质:将氯气通入溴水中,观察颜色变化;将氯气通入含有颜色的染料水溶液中,观察漂白现象。
四、讨论
1. 为什么氯气具有漂白性?
2. 氯气和水反应生成什么产物?
3. 你认为氯气有哪些应用场合?
五、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强调氯气的制备方法和性质。
【布置作业】
1. 阅读相关教材内容,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
2. 搜集关于氯气的应用和环境影响的相关信息。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氯气的性质。
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询问。
祝学习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1)设计背景:《氯气的性质》这一部分内容是苏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专题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化学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后面学习元素及化合物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教材介绍了氯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氯气与金属铁、非金属氢气在点燃条件下的反应,氯气与碱---氢氧化钙反应,氯气与水的反应以“活动探究”的形式给出,并根据氯气与水的反应情况,引出了“可逆反应的概念。
教材中把氯气的性质与氯水的性质分开,在先介绍氯气与铁、碱的反应后再介绍氯水的性质,我想教材这样呈现,不利于学生的对知识的认识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遵循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前提下,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出发,重新设计了《氯气的性质》的教学方案,以强化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2)学情背景: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实验方案的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学生有了一定的实验设计方案的能力,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设计一些简单实验方案,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
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教师只有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我想我们教师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教学效果更具有有效性。
二、教学设计指导思想与教法分析如何把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转化为课堂上实实在在的教和学的内容,关键要看作为新课程的开发者和实践者----教师如何理解和实施,这就是一种教学理念问题。
本节课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设计:(1)、元素及化合物的学习,新课程倡导的是将知识放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教学,即“知识情景化”-----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
本节课正围绕这一理念来进行设计,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体会化学知识的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教学情景的引入能更好落实教学目标。
(2)、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交流学习、自主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教学中创设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的活动;在活动中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使学生形成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
(3)、整和核心知识、提高教学实效。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打破教材知识的呈现方式,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将教材核心内容进行整和,从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出发寻找学生知识的生长点,改变原来只关注细节的教学,转变成抓核心的教学,让学生建构核心知识。
(4)、根据新教材编排,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中,我们要淡化过去教材中“族”概念,打破过去教学中:结构-----性质-----用途------制法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进而推出产物。
这些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这样一个教学指导思路,本节课主要采用通过问题探究、实验探究的形式来进行教学设计的。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及氯水的成分2、了解可逆反应的特点3、通过探究氯气与铁、铜、与水的反应,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知道化学实验是研究和认识化学物质的重要途径。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与一般方法。
2、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增强学生的发现问题能力3、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社会中的一些现象与问题,体会化学知识的价值。
2.、体会实验中的相互合作,学会与他人的合作学习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氯气化学性质与氯水的成分分析教学难点:实验方案的设计与操作五、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围绕一条主线来进行:氯气贮存在钢瓶中,一旦发生泄露事件如何来处理,在此过程中牵涉到氯气的哪些化学性质。
在以上的教学设计思路的引领下,我对每个知识点进行细化,设计好具体的探究性问题和实验。
具体如下:1、走进氯气、激发兴趣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氯气的在生活、在工农业上用途-----即氯气的“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探究氯气、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情境引入]:媒体展示液氯贮存在钢瓶中的图片。
[提出问题]:液氯气可以贮存在钢瓶中,理由是什么?[学生交流与讨论]:回答:在常温下,氯气与铁不发生化学反应。
[教师提问题]:如何通过实验来说明?[实验探究、科学推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性实验(实验用品:事先摆放在每一小组的实验桌上,有学生选用)探究实验一:氯气与铁、铜的反应。
学生实验,教师参与到学生实验中去,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中的现象。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描述实验现象并解释实验现象,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结论:在常温下,干燥的氯气不与铁发生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与铁等大多数金属发板书:[情境转化]:通过氯气可以贮存在钢瓶中这样一个事实,提出新的问题:一旦钢瓶发生氯气泄露怎么办?从而进入下一个探究的问题。
这样过渡自然,教学也较流畅。
多媒体演示:消防员在对氯气泄漏现场空中不断喷出水幕,以稀释空气中氯气浓度,防止氯气扩散的图片。
提出探究性问题:消防员为什么可以用水进行处理和稀释泄漏空气中的氯气处理中,氯气是溶于水还是与水发生了反应,或者两者都存在请设计最简单的实验方案学生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实验设计问题①、氯气是否溶于水?实验设计:向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注入约1/5水,然后迅速塞紧橡皮塞,充分振荡,观察氯水为浅黄绿色。
实验验证:氯气溶与水。
提出问题:氯气溶于水,到底它在水中的溶解性怎样呢?多媒体动画演示:在20ml的针桶里先吸取10ml氯气然后再吸取3ml的水,经过一段时间后,还剩余4ml的氯气。
结论:常温下1体积水溶解2体积的氯气。
这样通过定性到定量实验使学生对氯气溶于水有个深刻的理解。
问题②、氯气溶于水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学生猜测,有两种可能:不反应;发生反应。
教师引导学生从元素的守恒的角度去分析,去推测。
推测结果:氯水中可能含有的分子有:水分子、氯分子等;可能含有的离子有:H+ Cl-等[情境深化]:如何检验可能含有的Cl-和H+呢?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实验方案归纳如下:(1)检验Cl-的实验设计方案:往氯水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2)检验H+的实验设计学生甲:用紫色石蕊试液;学生乙:用pH试纸.学生丙:向碳酸盐固体或溶液中加入氯水,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学生丁:向氯水中加入铁钉、铝条、镁条等较活泼的金属、观察金属表面是否有气泡产生变化.实施实验方案、验证推测的可靠性:供选用的试剂:氯水、稀盐酸、石蕊试液、pH试纸、AgNO3溶液、稀硝酸、镁条。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生1:紫色石蕊溶液颜色变红,说明氯气与水有反应发生并且有酸生成;生2:加镁条的试管中有无色气泡(进一步,说明氯水中有H+);生3:在加AgNO3溶液、稀硝酸的试管中观察到了白色沉淀。
(说明氯水中还有Cl -)。
因势利导,深化讨论将加石蕊溶液的试管振荡,又出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呢[探究实验]生:振荡试管,观察现象。
红色变浅,并且逐渐消失,溶液中有使颜色褪色的物质。
[设疑]师:这种能使有色物质褪色的物质是什么水和干燥的氯气有漂白作用吗氯水中起漂白作用的物质应该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对不对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盐酸,是不是盐酸使氯水具有漂白作用为什么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
学生实验:(1)往滴加盐酸的试管中滴加品红试液。
现象:不褪色。
结论:说明盐酸没有漂白性;(2)往干燥氯气集气瓶的上方放入一半湿润一半干燥的红纸条。
现象:结果湿润的一半褪色,干燥的一半不腿色。
说明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
具有漂白性的物质不是Cl2本身;信息提示:次氯酸(HClO)能使染料等有机色素褪色,可用于漂白.结论: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Cl2与H2O反应的生成物HClO。
小结:氯气与水的反应,反应的产物是次氯酸和盐酸且反应具有可逆性。
板书:化学反应方程式:Cl2+H2O HCl+HClO归纳小结:氯气溶与水并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盐酸和次氯酸。
实验深化、发展知识教师实验:往新制氯水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你能看到什么现象?写出相关的反应方程式实验现象:新制的氯水褪色提出新问题:为什么新制的氯水会褪色呢?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分析,并进行学法指导。
Cl2+H2O HCl+HClO (1)NaOH+HCl===NaCl+H2O (2)NaOH+HClO===NaClO+H2O (3)(1)(2)(3)相加得:Cl2+ 2NaOH===NaCl+NaClO+H2O板书:Cl2+ 2NaOH===NaCl+NaClO+H2O知识巩固写出氯气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说明: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为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
思考:漂白粉放在敞开的容器中,是否会质,若会变质,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学生思考、讨论,然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指导学生完成反应方程式。
我想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三维目标,把教学内容逐步进行细化分解,教学的三维目标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运用氯气、学以致用,体现化学知识的价值所在在传统的化学教学基本远离生活,用框架体系支撑的知识,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训练人们的思维,在加上为了应对考试常常是把化学知识剥离出来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这样造成教学内容枯燥,很多同学对化学学习便慢慢缺乏了兴趣,又因一部分化学理论的抽象性而使部分同学望而却步。
化学知识是有血有肉的,应将化学教学的触角伸向生活和社会实践,使化学知识植根于工农业的生产、日常生活和环境保护的沃土。
通过氯气知识的学习要使学生能运用相关知识去解决生活、社会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体现化学知识的价值所在,这是化学学习的最终目的。
通过上面的学习,设计了以下问题:问题解决1:消防员用喷雾水枪稀释空气中的氯气是否合理,怎样处理更科学和更合理呢?问题解决2:某山区化工厂山坡坑道的仓库中储存的氯气钢瓶因损坏而大量泄漏。
为了山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及环境保护,结合氯气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员应如何疏散?有人说往山坡转移;有人说往下坡转移;你同意哪种观点?(2) 如何从仓库中抢出钢瓶消除危险?①在抢钢瓶问题上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提出了以下四种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最佳?说明理由方案1:甲同学说直接冲入仓库,抢出钢瓶。
方案2 :乙同学说戴上一只口罩冲入仓库抢出钢瓶。
方案3:丙同学说可用水浸湿的毛巾捂住鼻子冲入仓库抢出钢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