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真实的特征
简述艺术真实.doc
简述艺术真实
艺术真实是文学创造中与“善”“美”共生并存的审美化真实,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感知与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涵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它的主要特征为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主观的真实、诗艺的真实。
内蕴的真实。
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反映与超越,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感悟,总是与发掘和表现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联系在一起。
例如,《三国演义》虽取材于史实,但它对三国时代的战乱并非是历史的如实诠释,而是主体化的艺术创造,它揭示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及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
假定的真实。
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情境是虚构的、假定的,但是这种假定性的情境是基于真事理、真情感上的。
《聊斋志异》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但是在狐仙鬼怪的表象下,演绎的却是真实的悲喜情感和人情世故。
主观的真实。
文学提供的“真实”被主观化、心灵化。
例如,自然界中的生物是不带感情的,然而在杜甫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诗人把自己主观的悲伤哀切的感情附在了花和鸟上。
诗艺的真实。
“诗艺”指艺术手段和艺术技巧。
运用“诗艺”创造的艺术真实,能使其价值取向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孟姜女哭倒长城”,它用夸张的手法来揭露当时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老百姓的痛苦。
中国文学理论
1.艺术真实: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之一。
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感知与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内蕴即本质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艺术真实就是生活与人的本质的真实)艺术概括:就是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普遍性的艺术形象、即典型形象的方法。
要点有二:首先,是在对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的描述中,实现“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其次,在“个别”与“一般”的统一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主体意图的指导,使之成为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2.情感评价: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之一。
就是作家表明对笔下对象的情感态度。
其基本要求是高尚的品格与一定的功利取向,诚挚的情态与艺术的呈2.艺术真实有哪些基本特征?它与生活真实、科学真实有何区别?艺术真实指艺术描写揭示出生活本质内蕴。
与生活真实相比,它是内蕴的真实,又是假定的真实。
内蕴真实指它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假定真实指它描绘的情景是虚构的、假定的。
与科学真实相比,艺术真实是主观的真实,诗艺的真实。
主观真实指它不象科学真实那样的客观,而是带有浓厚的主观性;诗艺真实指它是运用艺术技巧创造的真实,能引起人的美感。
9.谈谈你对“有意味的形式”的理解。
“有意味的形式”是英国人克莱夫·贝尔提出的形式主义理论,他认为艺术作品各部分、各要素之间以独特的方式组合起来,从而产生“意味”。
我们认为文艺作品之所以有意味,乃是因为它内含着一定的社会历史内容和人类的审美情感,让人从中品味到社会、人生的酸甜苦辣。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社会事物与自然现象的形式作用于人,久而久之,某种形式就成为某种内容与情感的固定的表现符号。
当人们再接触到这种符号形式时,就唤起相应的审美经验与心理结构,觉得有意味。
2.艺术发现: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
3.创作动机: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文学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
《文学理论教程》第八章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本章知识点本章概述:文学作为认识活动,以内在尺度创造艺术真实,要义是求“真”,体现为“历史理性”。
作为审美活动,文学创作情感地评价对象,核心是尚“善”,体现为“人文关怀”。
最终,文学创造还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形式创造,为情感评价所把握的艺术真实“造形”,使之成为艺术文本,境界是呈“美”,体现为“文体升华”。
本章即通过对“艺术真实”、“情感评价”、“形式创造”这三个基本范畴的诠释,揭示文学创造的以真、善、美为内涵的审美价值追求。
第一节 艺术真实本节概述:“真实”是文学的生命。
文学创造要求“真实”。
然而这种“真实”不是简单的摹写原物,像照相机照相一样,不是将人物变为“席勒式的”“时代精神的传声筒”。
而是要求文学创造的艺术真实。
它要求主体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世界上去,经过艺术创造,与“善”“美”共生并存的审美化的真实,也就是马克思所谓的人物精神的“莎士比亚化”。
艺术真实是一种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主观的真实和诗艺的真实。
知识点1:认识与艺术真实文学创造要求的“真实”是艺术真实。
艺术真实既非生活真实亦非科学真实,而是主体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世界上去,经过艺术创造,与“善”“美”共生并存的审美化的真实。
知识点2: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重点)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
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它以“历史理性”对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必然性的揭示,作为自己的审美价值取向,并表现在假定性情境之中。
1.内蕴的真实艺术真实不是生活真实的自然主义摹本,而是对它的反映。
文学创造正是在既有理智体察又有直觉把握(对某些抒情诗来说可能只是一种直觉把握)的心理机制和思维活动中,以“历史理性”的眼光,透过生活真实的表层对社会生活的内蕴作出艺术的揭示和表现。
2.假定的真实文学求“真”的价值取向是在假定性情境的创造中实现的,而假定性情境的创造归根到底又基于一个“真”字:真事理,真情感。
文学概论(1)
选择名词解释解答(一部分)文艺学的三分之:文学理论、文学批判、文学史(美国当代著名学者韦勒克和沃伦提出)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读者(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爱布拉姆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提出四要素)文学理论五大任务: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六大基石:艺术活动论、艺术交往论、艺术生产论、艺术反映论、美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论、人民文学论文学理论七大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文学理论的品格:实践性和价值取向性文学活动发展人物观点(选择)1.文学发展动力是社会风气,如《乐记》2.与时代变化密切相关,如刘勰《文心雕龙》3.是某种非人力可以改变的因素,如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4.从文学内部探求文学意义,以为文学的发展像自然界运行一样,如加拿大弗莱,按照时代分为喜剧、传奇、悲剧、讽刺。
5.文学发展只是文学固有因素的不同组合引起的形态变化,如俄国普洛普《民间故事形态》文学定义: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1.文学的语言富有独特表现力2.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形象具有想象、虚构、和情感等特征3.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无功利与功利(目的)形象与理性(方式)情感与认识(态度)文学话语的5要素:指一定说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
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主体客体的关系:审美价值评价关系主客体表现的2个特征:体验的心理特征和感性直观的思维特征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发生、构思、物化文学创造3个基本环节:材料储备、艺术发现、创作动机文学创造的构思方式:综合、突出和简化、变形与陌生化变形:是指作家在构思中极大的调动想象力与创造力,以违反常规实力创造形象的方式。
简述艺术形象的基本特征
简述艺术形象的基本特征
艺术形象是由艺术家通过表现手法来创造出来的一种感性形象,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 想象性:艺术形象是艺术家通过想象和创造力来创造的,它反映了艺术家心中的梦想、愿望和想象世界,具有无限的想象性和想象力。
2. 表现性:艺术形象是一种表现性的形象,它通过语言、色彩、造型、音乐等表现手法来传达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向观众展示出来,具有表达性和表现力。
3. 真实性:艺术形象虽然具有表现性和想象性,但它并不是虚构的,而是艺术家通过一定的手法来真实反映他或她心中所思所想,具有真实性和的真实性。
4. 超越性:艺术形象是一种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形象,它超越了人们的现实世界,具有超越性和想象力。
5. 共享性:艺术形象是一种能够被观众共享和感知的形象,它通过语言、音乐、画面等形式来分享给观众,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感受,具有共享性。
艺术真实的特征
艺术真实的特征论艺术真实的特征。
艺术真实就是把生活中闪光的事情提炼出来,加以强调;把一些不闪光的事情舍弃,这样写成的文章,就会让人感到更加的真实。
其主要特征有四个: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主观的真实,诗艺的真实.艺术家从生活真实中提炼、加工、概括和创造出来的,通过艺术形象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本质、规律的社会生活的真正面貌。
艺术真实是艺术作品应具备的重要品格,是艺术职能得以有效发挥的重要条件。
它是艺术作品善和美的前提条件,也是艺术作品艺术生命力的保障。
在艺术创作中,不管运用何种艺术方法和手段,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是其共同的原则和要求。
能否从生活真实达到艺术真实,取决于艺术家是否具有进步的思想、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娴熟的艺术技巧。
1.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从这个侧面来说,艺术真实是一种内蕴的真实,是假定的真实。
2.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与诗艺性。
从这个侧面上说,艺术真实又是主观的真实,诗艺的真实。
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以及科学真实有很大的不同,即使都是求“真",都反映了生活的本质。
首先,艺术真实不是生活真实.“凡是历史上出现过和显示中存在的一切事物与现象,都是生活真实”。
艺术真实既来源于生活真实,又高于、超越生活真实,“它以“历史理性”对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必然性的揭示,作为自己的审美价值取向”,并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
其次,艺术真实不是科学真实。
虽然在“揭示和表现客体世界内蕴(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的价值追求而言,文学创造与科学活动是相通的”,但是文学在反映这种本质性规律性时是有主观性和诗艺性。
这就把艺术真实和科学真实区别开了。
1。
主观的真实月亮,我们在熟悉不过,在一个科学家的眼里,可能是想到究竟月亮有没有生命,有没有我们地球上的某些元素……但是古人却吟诵出许多脍炙人口的关于月亮的诗歌,杜甫的“月是故乡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些诗词有的和科学真实相去甚远,文学的创造在自然是这样,在其他的方面也是一样。
艺术真实有哪些主要特征?说明艺术真实区别于生活真实及科学真实的原理。
艺术真实有哪些主要特征?说明艺术真实区别于生活
真实及科学真实的原理。
艺术真实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内在一致性:艺术作品在内部构建中应该呈现出逻辑和一
致性。
这表示作品中的情节、人物以及其它元素应该在创作者所建立的艺术世界内保持一致,而不是毫无逻辑地随意变化。
2.情感真实:艺术作品可以通过情感的表达和体验让读者产
生情感共鸣。
艺术家通过真实的情感描绘和情感体验,使作品能够引起读者内心的共鸣和情感共振。
3.细节真实:艺术作品应该仔细地刻画细节,使得作品更加
真实可信。
细节是构成生活的基础元素,通过对细节的真实描绘,作品能够更好地反映现实世界和人类经验。
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和科学真实有所区别,主要原因如下:
1.表达方式:艺术创作以艺术的形式表达真实,通过诗意、
象征、隐喻等手法来传递情感、思想和意义。
相比之下,生活真实依赖于客观的事实和现实情况,而科学真实则强调经验的系统观察和验证。
2.个人观点和体验:艺术家通过个人的观点、体验和情感表
达来构建作品的真实性。
艺术创作是主观和个体化的,侧重于艺术家对现实世界的主观理解和个人感受,而生活真实和科学真实更趋向于客观和普遍的观点。
3.目的和效果:艺术创作的目的是打动读者的情感和感受,
引发想象力和联想,让读者产生思考和反思,而生活真实和科学真实追求的是客观的事实和现象。
尽管艺术真实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个体化,但它在情感共鸣、细节描绘和内在一致性等方面与生活真实和科学真实存在一些共通之处。
通过艺术创作,艺术家可以表达个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情感体验,以独特的审美形式展现出来,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2、假定的真实 p155
假定性是艺术真实的外部特征。
以假定性情境反映或表现社会生 活的内蕴是一切文艺的共同特征。
普希金生前参加过“扮演普希金”比赛
结果普希金本人 只得了第三。也 就是说有两人比 他更象“普希 金”。
生活的真实是—是;艺术的真实是—象(假定)。
(1)浪漫型和象征型作品
或把现实形象与幻想的非现实形象融会成一 个荒诞不经的情境世界,或完全抛开现实的形 象而以虚拟的形象世界取而代之。 P155-2-8
“真”是“善”的基础。
怎样理解文学中情感的价值和意义? p177 -4
情感是基于人的需要、观念等思想意识而 对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评价。文学在创造艺术 真实时运用“内在的尺度”,实际已把情感 评价融入其中,因此,艺术形象都是理智与 情感的统一,情感评价是文学创造的本质属 性。文学创造正是以这一本质属性,在向人 们呈现着意义——尚“善”的审美价值追求。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因伦理评价而引发的情感表现是文学 的本质属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它 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隐含着人的社会性 需要与态度。 P161↑1 -162.1
艺术是情感的符号,情感是艺术 之根本。艺术形象是因情而动人。
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书上动物图像精确,却不动人,而 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却能动人心情。
一、审美理想的烛照 (一)审美理想的特征 (二)审美理想的功能
(一)审美理想的特征 p171
首先,审美理想是以理念形式存 在的鉴赏的原型好最高典范。
艺术真实总是与发掘和表现社会 生活的本质与规律联系在一起。
例:艾青《礁石》
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完整)论艺术的真实性
论艺术真实的特征艺术真实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活动是作家、艺术家正确的真实观、审美观同客观生活相结合的产物.它要求作家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在其营构的假定性情景中表现对社会生活内涵、特别是那些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认识与感悟。
本文从艺术真实的内涵、特点出发“何谓艺术真实”“如何实现艺术真实”“读者或观众的艺术真实”三个方面探讨重点分析作家如何运用艺术真实原则和读者或观众怎样才能感受到作品的艺术真实作简要分析。
通过生活真实和生活现实去追索根据原则要点去研究讨论。
一何谓艺术真实什么叫艺术真实呢?文学创造既然同人类的其他创造物质的与精神的一样是主体和客体交互作用的、自觉的创造活动那么它必须有自己所遵循的原则。
这就表明文学创造存在着艺术真实的要求。
作品有真实性才能使读者产生信任感和认同感才能为之所吸引所感动从而获得思想上的教益和精神上的享受.古今中外的艺术家、理论家都把“真实性”视为艺术的声明。
我国清代文论家刘熙载说“诗有借色而无真色虽藻瑰实死灰耳。
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说“获得全世界闻名的不朽的成功的秘密在于真实."一部作品如果缺少生动的细节就象人只有骨架没有血肉无法动人.要使作品真实必须加强细节的真实描写。
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则往往因细节的失真而破坏了作品的真实性。
现实生活中哪里有这些有神奇功能的人物或神仙鬼怪之类的。
然而这些人物的思想、感情却集中代表了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的人民的要求和愿望因而也就使我们感到的是另一种艺术的真实.千万不能按科学真实的要求去检验艺术真实否则极可能否定了艺术真实。
艺术真实同生活真实、科学真实加以区别之后显然这是一种特殊的真它既不像生活真实那样与现实生活相为统一也不像科学真实能够验证与回归原位。
概念内涵与规定如下艺术真实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指艺术形象所反映出的生活本质的某些方面及其表现形式它是作家、艺术家正确的真实观、审美观同客观生活相结合的产物。
第八章文学创造审美价值追求
刘白羽
诗艺性(诗艺的真实) • 含义
诗的艺术手段和艺术技巧
• 文学按照主观化方式把握客体世 界,必然要讲究“诗艺”
理性因素与诗艺的真实
• 文学作品中同样表达着一定的理性认识, 但文学作品中的理性因素应当是“如水中 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现相 无相,立说无说”将哲理性的感悟寓于意 象之中的,以象显质、以象显义、以形传 神,讲求含蓄、委婉、曲折、暗示、象征 等的表现,而不是干巴巴的说教,这也是 文学和哲学、伦理学等最大的不同之处。
艺术真实主要是一种情感的真实。
• 艺术家对于客体的认识是一种情感的把握、情感 的评价、情感的认识。 • 三种情感流:一是作家在遭遇客体时所生发的情 感,也即“气之动物,物之感人”的情感,其次 是作家在进行文学写作活动中,回味起来的对于 客体的情感,由于这个时候作家已经与创作所指 向的客体有了一定的距离,这种情感更具有无功 利性,第三种情感流是伴随着作家的文学创作而 产生的由于创作渐入佳境,或者文思阻塞而产生 的或愉悦,或郁闷的情感体验。在对文学情感真 实的讨论中主要涉及的是前两种情感。
真相事理层
历史文化层 哲学意味层
小宋做乞丐
文本赏析
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或表现社会生活的 内蕴。
作家、艺术家必须同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 和感悟对生活进行选择、提炼、集中、概括,通 过想象与虚构予以重现、变形和再造。 生活中的真与假是对立的,真的假不了,假的 真不了,而艺术中的真与假是辩正的,假中见真, 以假为真,有时是越假越真,要想真必须假。 亚里士多德:“把谎话说得圆”
文学理论 考试 重点
1、艺术发现:是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地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
2、艺术构思: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是创造过程中最实际、最紧张、最重要的阶段。
3、艺术真实: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4、情感表现:是文学的本质属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隐含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诸多因素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和判断。
5、艺术形式:语言材料及各种艺术手段的有机结合,是艺术内容的组织,生成与呈示,是艺术文本的存在形态,是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方式。
它包括内形式,即内容的内部结构和联系;外形式,即由艺术形象所借以传达的物质手段所构成的外在形态。
6、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a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b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主观的真实、诗艺性)诗艺即艺术手段和艺术技巧。
文学提供的“真实”都是被主观化、心灵化了的。
艺术创造自由地把客观世界变成主体认识感悟情感与意志的对象物。
7、怎样理解文学中情感的价值和意义?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可以从所谓的形象性问题上得到印证。
情感评价是文学的本质属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隐含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诸多因素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和判断。
文学创造正是以这样的属性,在向人们展现真理的同时,也向人们呈示着意义,并通过以审美情感诉诸人们的心灵和激发人们的情绪的方式,发挥着它的审美意识形态作用。
文学的真实
文学的真实1、认识与艺术真实(1)文学作为认识活动文学是理解、反映和阐释对象世界的认识活动,旨在其蕴藉中创造认识与审美相统一的形象体系。
作品“真实性”的品格:历史理性。
“真”是文学的审美价值追求实现的基础。
(2)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①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
A内蕴的真实:以“历史理性”的眼光,透过生活真实的表层对社会生活的内蕴作出艺术的揭示和表现。
社会生活内蕴的层次:真相事理层;历史文化层;哲学意味层;B假定的真实:以假定性情境反映或表现社会生活的内蕴;浪漫型和象征型作品:把现实形象与幻想的非现实形象融会,如《西游记》、《变形记》以虚拟形象世界取代现实的形象。
现实型作品:艺术情境是虚构的、假定的,如《雷雨》。
假定与“真”:真事理/真情感,如《牡丹亭》。
②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
A主观的真实:文学创造有主体性或主观性。
文学提供的“真实”都被主观化、心灵化。
艺术创造自由地把客体世界变成主体的认识与感悟、情感与意志的对象物。
B诗艺性:诗的艺术手段和艺术技巧。
作用:文学按照主观化方式把握客体世界,必然要讲究“诗艺”。
假定性情境是在“诗艺”中生成。
没有“诗艺”运用便没有艺术真实。
2、艺术概括含义:作家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创造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的方法。
作用:是实现艺术真实的基本途径。
艺术概括的规定性(规律):对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的观照和描述中,实现“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屠格涅夫谈艺术概括:实现“个别”与“一般”相统一是一个艺术提炼的过程,始终体现为主体意识对客体对象的能动性介入和把握。
“类型化”主张: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饿贺拉斯,他以不同年龄的人各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为例,强调文学应该描绘同类人的共性。
后来的批判现实主义也强调这一创作方法,它与技术概括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把“心从感官那里抽开来”,“飞腾到普遍性相”,后者“把整个心沉没在感官里”,“沉没到个别事例里去。
艺术真实的特征.
艺术真实有那些主要的特征?说明艺术真实区别与生活真实及科学真实的原理? 艺术真实就是把生活中闪光的事情提炼胡来,加以强调;把一些不闪光的事情舍弃,这样写成的文章,就会让人感到更加的真实。
其主要特征有四个: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主观的真实,诗艺的真实。
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的认识个感悟,从这个侧面上说,艺术真实是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内蕴的真实实际上也是情感的真实,是破除偶然性和戏剧性之后的真实,而文学创造正是在即有理智体察又有直觉把握的心理机制和思维活动中;从“历史理性”的眼光。
透过生活真实的表层对社会生活的内蕴做出艺术的揭示和表现,而这正是一切优秀的文字作品的共同的创值品格。
如果说编写社会生活中某些本质性东西的价值取向是艺术真实的内在要求,那么艺术情境的假定性则是艺术真实的外部特征。
以假定性情反映或表现社会生活的内蕴是一切艺术,包括文学的共同特征,这是由于,文学既然不是对生活真实的照抄照搬,作家就必须从自己的认识和感悟出发,对生活真实进行选择、发掘、提炼、充实、集中和概括,通过想象和虚构予以重组、变形和再塑。
如《西游记》里的唐僧(现实形象)与孙悟空、猪八戒及神仙、妖魔(非真实形象)的结合。
由上述可以看出:“生活真实”是基础,“艺术真实”是升华。
因此,我们不能用生活真实来要求艺术真实。
在一个具体单位也可能是事实,但是文艺创作并不是一个单位写生活记录,它是要进行典型化,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更加一番改造创作的工夫。
艺术真实不等于生活真实,艺术的真实固然要依赖生活真实,但是要达到的真实不是生活真实局部的真实,而是要经过综合概括,反映生活整体的真实。
另外,对于生活素材,作者不能站在但是的高度,而应该站在现实的高度来加以处理。
这样,艺术真实就能比生活的真实更加真实。
如果只按照生活局部的真实来写作,那就不是革命现实注意。
而是自然主义,这样写出来的作品到常常会违背历史的真实。
简述艺术真实的特征
简述艺术真实的特征艺术作为一种人类表达和创造的方式,具有独特的特征和魅力。
它不仅能够展示出世界的美丽和深度,同时也传达着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
要理解艺术的真实特征,我们需要探索它所具备的几个重要方面。
首先,艺术真实是指艺术家对所表达对象的真实性的追求。
无论艺术家表现的是人物、风景、故事还是抽象概念,他们都力求以真实的视角和情感去描绘。
这种真实不仅是客观事物的真实再现,更包含艺术家对其内在价值和意义的感知和诠释。
通过艺术的真实表达,观众得以感受到艺术家对世界的独特观察和体验。
其次,艺术真实是指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情绪的真实性。
艺术家借助各种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舞蹈等,表达内心的思想和情感。
无论是喜悦、悲伤、愤怒还是欢乐,艺术家都希望通过作品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共振。
艺术的真实在于艺术家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是虚构或模仿。
此外,艺术真实还体现在艺术作品的创造力和独特性上。
艺术家通过创造性的方式,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转化为艺术形式。
他们通过艺术的语言和符号,打破常规的认知和表达方式,创造出全新的艺术体验。
这种真实不仅反映了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和独特性,也反映了人类文化和社会的多样性。
最后,艺术真实也是指艺术作品对观众产生的影响和共鸣的真实性。
艺术家追求作品的真实并不是为了追求客观的再现,而是希望在观众心中引起共鸣和思考。
无论是通过美学享受、情感共振还是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艺术作品都试图与观众建立起真实而深刻的联系。
综上所述,艺术真实包含了艺术家对所表达对象的真实性的追求、情感和情绪的真实表达、创造的独特性和观众的共鸣。
艺术的真实不仅展示了世界的多样性和美丽,更反映了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的纽带和共同体验。
通过艺术真实的表达,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的魅力和意义。
文学概论知识汇总
文学概论知识汇总第八章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名词解释艺术真实:它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和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艺术概括: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题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的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的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对艺术概括的理解:1从个别到一般(类型化)2个别与一般的统一论述:试论述艺术真实的特征一首先艺术真实:它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和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二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景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
(一)内蕴的真实。
艺术真实总是与发掘和表现社会生活的本质与规律联系在一起。
如卡夫卡的《变形记》主人公形象尽管荒诞,然而其遭际却是西方现代社会中的人生状态、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真实而深刻的感受和发现。
(二)假定的真实。
艺术真实在生活中具有一定的假定性和虚拟性,艺术情景的假定性则是艺术真实外部特征。
如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最讲究艺术情景的假定性。
浪漫型和理想型的艺术情景假定性显而易见。
现实型作品虽然保留着社会生活的原生态,形象是写实的,但是其艺术情景也是虚构的、假定的。
但无论怎样假定必须要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做到合情合理。
三与科学真实的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一)主观的真实。
它是站在人的生命体验与审美感受以及对社会生活给予人文关怀的立场上,因而其对客体世界的认识、感悟和表现带有浓厚的主观性。
如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虽然与科学真实相去甚远,却表达了普通人的真、真实的生活体验。
(二)诗艺性的真实。
诗艺即艺术手段和艺术技巧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诗人的出发点不是使读者相信白发真的有三千丈,而只是表现其真实的愁怨之情。
论艺术真实的特征作文
论艺术真实的特征作文
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特殊的形式和方式反映和再现现实生活。
艺术作品所追求的真实性是指对客观存在的生动再现,但这种真实性并不是简单的照相式复制,而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有选择、有加工的主观表现。
艺术真实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典型性
艺术真实不是对个别事物的简单再现,而是通过对生活中典型事物的概括和艺术加工,达到一种更高层次的真实性。
艺术家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深入观察和思考,提炼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使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
2. 理想性
艺术真实不是对现实的被动反映,而是艺术家基于一定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取向,对现实进行主动的提炼和升华。
艺术家通过理想化的手法,赋予作品以应有的美好品质,引导人们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3. 感性性
艺术真实不是简单的理性认识,而是通过感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艺术家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自身的情感和审美体验融入作品之中,使作品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4. 象征性
艺术真实往往借助于象征手法,赋予作品以丰富的内涵和意蕴。
艺术家通过隐喻、象征等手法,将具体事物升华为普遍意义上的真理,使作品具有更深层次的内在真实性。
艺术真实是一种特殊的真实,它不是对现实的简单复制,而是艺术家对现实的提炼、升华和再创造。
只有真正把握住艺术真实的本质特征,才能创作出感人肺腑、富有生命力的艺术佳作。
文学概论考试必备知识点
名词解释1艺术真实:所谓艺术真实是指作家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在其营构的假写性情境中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的认识与感悟。
(158)1、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
①、内蕴的真实,所谓的“内蕴”是指“本质”,用我们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术语来说就是“神似”(“神”指的是事物内在的生气,精神和种韵)②、假定的真实。
(艺术情境,外在特征)如果说表现社会生活中某些本质性的东西,是艺术真实的内在要求,那么艺术情境的假定性则是艺术真实的外在特征。
2、与科学其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与诗艺性①、主观的真实,文学是站在人的生命体验与审美感受以及对社会人生关注的立场上看待客体世界的,因而其对客体世界的认识、感悟与表现带有浓厚的主观性。
②、诗艺的真实艺术真实不同于科学真实还在于它的诗艺性,科学的真实讲究实证性,精确性,一是一,二是二,艺术真实则讲究艺术技巧,即“诗艺”。
2,典型化:在汉语中,它的原义是指铸造用的模子,与“模范”的含义很接近,是指一类事物的样板。
我们常说的“某某同学是一个好典型”就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的。
但作为一个文学理论的术语,典型概念来自于西方文学理论。
它是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的意思,它强调的是形象的概括性与普遍性。
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①、类型说(17世纪以前)--贺拉斯。
强调典型的普遍性和类型性②、个性说/特征说(18世纪以后)--希尔特③、典型说(19世纪80年代末)--马克思。
2、文学典型有哪些美学特征呢?第一,典型人物具有“整体个性”的特点第二,典型人物能体现深广的社会历史蕴涵。
3文学文本笔记或文本的原意是指一部文学作品书写或印刷的形式,即文学作品的物理印刷品或制成品。
但是在具体运用中,现代批评家们使用的文本概念已不限于文学的或书写的文本了,而是泛指一切具有释意可能的符号链,不管其是否由语言组成。
这种广义的泛文本,几乎囊括了各种有待于接受主体从中读出某种意义的符号对象,与这相比,作为文学理论术语的文本反倒成了一种狭义的用法。
文学理论童庆炳考研笔记7
第八章艺术真实1、艺术真实概念及主要特征(不同于生活真实与科学真实)高频152答:(一)概念:文学创造要求的“真实”是:艺术真实。
艺术真实既非生活真实亦非科学真实,而是主体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世界上去,经过艺术创造,与“善”、“美”共生并存的审美化的真实。
(二)艺术真实的特征1、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
凡是历史上出现过和现实中存在的一切事物与现象,都是生活真实。
生活真实为文学创造提供了原型启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然而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它在假定性情景之中,揭示社会.本质及其必然性,以此作为自己的目标。
从这个侧面上说,艺术真实是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1)内蕴的真实:(内在要求)艺术真实不是生活真实的自然主义摹本,而是对它的反映。
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说艺术真实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感悟的结果。
认识是理智体察,感悟是直觉的把握。
文学创造正是在既有理智体察又有直觉把握的心理机制和思维活动中,透过生活真实的表层对社会生活的的内蕴作出艺术的揭示和表现。
诚然,所谓社会生活的内蕴是个十分宽泛宽泛的概念,又可分出许多层次,诸如真相事理层、历史文化层、哲学意味层等;并且由于创作主体的个性不同,其认识和感悟的侧面及深广度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例如,《三国演义》虽然取材于历史史实,但它对三国时代的战乱所作的并非是历史的如实诠释,而是主体化的艺术创造;这不仅表现在它的“七实三虚”上,就是那些有历史依据的人物事件、场面、细节描写,也都为主体意识——“拥刘反曹”的封建正统观念与劳动大众的是非善恶美丑标准的混合——所浸透,并予以生发、改造、夸饰、变形的表现;“乱世英雄”的艺术典型不是历史上那个曹操的本来面目的再现,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而且,作为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的体现方式,艺术真实总是与发掘和表现社会生活的本质与规律联系在一起。
因此,用历史的眼光,发现和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遂成为文学创造的“价值”要求而为艺术家和美学家所看重。
文学概论考试重点
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一、填空:1.文学是客观世界在作家主观世界中反映的产物。
2.文学通过艺术形象对社会关系进行整体把握。
3.文学的政治倾向性和思想倾向性必须与文学的真实性相统一。
4.文学的超越性是指文学通过艺术想象和审美理想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获得心灵自由的特性。
5.文学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具有间接性、精神性、超越性的特点。
二、解释基本概念:文学的倾向性;文学的形象性;文学的间接性1.文学的倾向性:是指文学在反映特定生活时表现或流露出来的价值取向。
首先,政治倾向性和思想倾向性是文学倾向性的主要表现。
其次,文学的政治倾向性和思想倾向性必须与文学的真实性相统一,2.文学的形象性:形象性是指文学创作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性。
首先,形象性是文学艺术之美的重要体现。
其次,文学形象是有创造性、有生气、有意蕴的形象。
3.文学的间接性:是指文学具有通过阅读语言符号而间接地在内心唤起形象画面的特性。
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中的形象不具有直观性,它以语言文字符号为中介,通过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才有可能间接地被感知。
三、问答题:1.为什么说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学是客观世界在人的观念领域的反应,同时又通过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以及与其他意识形态的相互作用,影响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变革,所以,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作家依据一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生活进行的艺术创2.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有哪些主要特征?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作家依据一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生活进行的艺术创造,具有认识性、倾向性和实践性。
(1)认识性。
认识性是指文学帮助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精神世界的特性。
首先,文学是客观世界在作家主观世界中反映的产物,可以通过文学认识丰富的社会生活。
其次,文学作品蕴含着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可以通过文学参悟生活的真谛。
第三,文学通过艺术形象对社会关系进行整体把握,可以通过文学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艺术真实的特征。
艺术真实就是把生活中闪光的事情提炼出来,加以强调;把一些不闪光的事情舍弃,这样写成的文章,就会让人感到更加的真实。
其主要特征有四个: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主观的真实,诗艺的真实。
艺术家从生活真实中提炼、加工、概括和创造出来的,通过艺术形象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本质、规律的社会生活的真正面貌。
艺术真实是艺术作品应具备的重要品格,是艺术职能得以有效发挥的重要条件。
它是艺术作品善和美的前提条件,也是艺术作品艺术生命力的保障。
在艺术创作中,不管运用何种艺术方法和手段,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是其共同的原则和要求。
能否从生活真实达到艺术真实,取决于艺术家是否具有进步的思想、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娴熟的艺术技巧。
1.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
从这个侧面来说,艺术真实是一种内蕴的真实,是假定的真实。
2.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与诗艺性。
从这个侧面上说,艺术真实又是主观的真实,诗艺的真实。
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以及科学真实有很大的不同,即使都是求“真”,都反映了生活的本质。
首先,艺术真实不是生活真实。
“凡是历史上出现过和显示中存在的一切事物与现象,都是生活真实”。
艺术真实既来源于生活真实,又高于、超越生活真实,“它以“历史理性”对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必然性的揭示,作为自己的审美价值取向”,并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
其次,艺术真实不是科学真实。
虽然在“揭示和表现客体世界内蕴(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的价值追求而言,文学创造与科学活动是相通的”,但是文学在反映这种本质性规律性时是有主观性和诗艺性。
这就把艺术真实和科学真实区别开了。
1. 主观的真实
月亮,我们在熟悉不过,在一个科学家的眼里,可能是想到究竟月亮有没有生命,有没有我们地球上的某些元素……但是古人却吟诵出许多脍炙人口的关于月亮的诗歌,杜甫的“月是故乡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些诗词有的和科学真实相去甚远,文学的创造在自然是这样,在其他的方面也是一样。
文学创造,因有作者情感注入和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人生思考而变得精彩纷呈。
2. 诗艺性
这是艺术真实不同与科学真实的另外一点。
诗艺,就是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某种效果而采取的艺术手段和艺术技巧。
假如现实生活是一碗米的话,那么文学作品就是一滴香醇的酒。
这需要作者的独具匠心和运筹帷幄。
没有诗艺性的运用,艺术真实的实现便是一句空话,文学求“真”的审美价值追求也就无从谈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