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价值意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价值意蕴
作者:钟淑洁
来源:《新长征》 2019年第12期
钟淑洁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
维护国家安全。共建共治共享作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在社会建设方面的重要实践,是党的十
九大报告中所提出的明确要求,是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尊重人
民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的彰显,是形成社会共识、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稳
定的关键所在,也是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普惠性和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有效途径。
一、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凸显公共精神,是实现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代化的重要举措
在现代治理理念视阈下,为了保障公共利益最大化地实现,必然要求在社会治理中各种资
源有机整合和同向发力、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
念重点在于“共”,它所彰显的是一种公共精神,即一种关怀公共事务和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
责任意识与行为态度。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
个人作为与政府平等的治理主体,在权衡私利与公益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秉承公共精神,共
同参与确定集体行动的规则或解决方案。这是一种由单一中心的治理模式向多中心治理模式的
转变,它所体现的是现代民主理念视阈下政府权力的有限性,是新时代我国社会治理体制的创
新与发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改变公权力一方独大的现状,就要进一步培育与
壮大社会组织,为其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律与制度环境,充分激发社会活力,发挥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在社会治理中的巨大潜能,使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从管理
范式向治理范式的转型,不仅有助于地方各级政府解决各类行政管理难题,有效化解各种社会
矛盾与问题,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而且有利于实现对政府权力的监督
与制约。
二、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的彰显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民主方向,是中国共
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的彰显。社会治理的根本出发点是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人民权
利的体现,也是人民民主政治的本质所在。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
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中国梦是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梦,更是人民幸福的梦。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最根本的宗旨就是
人民的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施政举措、以人民
为中心的制度设计、以人民为中心的评价标准,贯穿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各方面。以人民为
中心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安身立命的根本,要保证党执政的长期性与稳固性,就必须在治国理政
理念上彰显以人民为中心,在治国理政举措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不
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通过人民群众获得的各方面实实在在的权益体现出来。共建共治
共享理念所体现的,正是以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核心。
三、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是达成社会共识、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稳定的关键
所在
共建共治的过程,也是多方进行协商、沟通与对话的过程。社会是由不同利益群体构成的,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不尽相同,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如果表达渠道不畅,那么这个
社会一定会处于不和谐的状态。可以说,稳定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但稳定的
获得不能仅仅依靠政治强制力,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的多民族国家来说,社会共识的形成不仅
有助于消解社会对立,弥合社会缝隙,而且有助于民众发自内心地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
认同,对国家的认同,对执政合法性的认同。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凸显期,
利益矛盾的普遍存在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稳定的基础不
是国家机器的强大,维护社会稳定的最有效且长远的方法,不是依靠政治强制力,而是有赖于
社会共识的产生,也就是社会各方的利益诉求都有渠道表达,社会各方的合法权益都能得到尊重。
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下,社会各不同利益群体理性地表达利益诉求,寻求沟通、理解,在公共利益最大化基础上达成最广泛的社会共识,进而形成社会认同与国家认同,提供
了一条有效途径,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稳定的根本举措。
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能够有效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和普惠性,是实现
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途径
公平正义作为人类社会的普遍追求,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要不断满足人民日
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
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有助于推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实现。公共利益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只有
实现社会利益的优化平衡,调适不同主体间资源的合理配置,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公共利益的
公共性、最大化及普惠性。在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中,不同主体协商、沟通与对话的过程,
既是公共意识培育、公共精神确立、公共利益达成的过程,也是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和普惠
化得以实现的过程,这是社会公平正义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发展举世瞩目,综合国力跃居世界前列,
实现了国家富强的梦想。国家的富强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幸福,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
理念,为社会不同群体在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人口均
衡发展等方面表达其诉求提供了有效渠道,人民群众不仅承担改革的成本,也能分享改革的红利,更能共享发展的成果,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和普
惠性的实现,也就是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体现。如此,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格局才会从根本上
得到改变。
(作者:《长白学刊》编辑部编审)
责任编辑/田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