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无道诛暴秦

合集下载

伐无道,诛暴秦课件28 人教版

伐无道,诛暴秦课件28 人教版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温故知新
1、秦朝建立于何时? 2、秦朝的疆域四至? 3、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
自称皇帝,设三公,推行郡县制;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焚书坑儒; 北筑长城等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强 大的秦帝国,嬴政自称秦始皇。他 妄想自己的帝国千秋万代,但是帝 国却仅仅存在了短短的15年,秦王朝 为什么昙花一现、迅速走向灭亡了 呢?
“约法三章”,得民
心。
杀人者死,伤
放纵部下烧杀抢 掠,失民心。
广纳人才,人势及力盗抵罪 刚愎自用,众叛
壮大。
亲离,实力削弱。
刘邦、项羽先后领导了秦末农民战争和楚
汉战争。这两次战争的性质是否相同?为什 么?
战争目的 代表阶级 战争性质
秦末农反抗秦的 农民阶级 民战争 暴政
农民战争
楚汉 战争
帝位之争
封建地主 阶级
明朝人绘制的阿房宫图
材料二:
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 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 物的三分之二。
秦朝赋税沉重
材料三:
当时在秦国的市场,有一种奇怪的现象: 鞋子没有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为什么会 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
秦朝的刑法残酷
刑法苛严
பைடு நூலகம்
死刑:坑杀、腰斩、车裂、等十多种 肉刑:割鼻、断腿、挖膝盖等 秦法还规定: 族诛 连坐等
(本课所涉及的成语故事)
指鹿为马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破釜沉舟 楚河汉界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族诛连坐
约法三章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选择题
1.“天下苦秦久矣”,是指(C )
①赋税繁重
②刑法苛严

伐无道,诛暴秦

伐无道,诛暴秦

项羽
秦末反秦义军重要领袖、名将、楚军统帅。 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人。楚国名 将项燕之孙。领导农民起义军,取得了巨鹿之 战的重大胜利,为推翻秦朝统治做出了杰出贡 献。后与刘邦争夺天下,兵败自杀。
刘邦
汉高祖刘邦,生于前256年,出身布衣, 早年任亭长。后响应陈胜,吴广起义,自称 “沛公”,后先项羽入关,攻克咸阳,项羽怒, 欲杀刘邦,刘邦巧赴鸿门宴,被封于巴蜀。 养精蓄锐,拜韩信为帅,暗渡陈仓,反攻项 羽,后经4年大战,最后打败项羽,项羽乌江 自刎而亡。刘邦统一全国,建立汉朝。
4.楚汉战争项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 A.实力不如刘邦 B.骄傲自大,不听取意见 C.未图再起,乌江自杀
BD
D.纵兵烧杀抢掠,大失民心
返回
伐无道 , 诛暴秦
2007.1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鸿门宴
楚汉之争使刘、项二人的战争性质发生了怎样的深刻 变化? 由先前的农民起义演变成了争夺皇位的权力之争. 当时刘邦深谋远虑,善于用人,人心归服。项羽匹 夫之勇,妇人之仁,大失民心,四年之后,垓下一战, 刘邦大败项羽,项羽走投无路,自刎于乌江。公元前 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项羽在巨鹿之战 上以少胜多战胜秦军,可后来在与刘备争天下时却被 实力只有他四分之一的刘备打败,项羽死前叹到“天 亡我也,非战之罪也”你认为他说的对吗?结合书上 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得民心者得天下。
课堂练习
1.秦末农民战争开始的时间是 B
A.公元前208年
C.公元前209年
B.公元前206年
D.公元前2O2年
2.成语“破釜沉舟”来源于 D
A.垓下之战 C.马陵之战 B.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课堂练习

2024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上册第12课《伐无道,诛暴秦》教学设计

2024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上册第12课《伐无道,诛暴秦》教学设计

2024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上册第12课《伐无道,诛暴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伐无道,诛暴秦》是2024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上册第12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秦朝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以及陈胜、吴广起义的过程和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秦朝的暴政和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事件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秦朝的暴政和农民起义的具体情况,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事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秦朝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的经过,掌握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秦朝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的经过,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秦朝的暴政和农民起义的相关知识。

2.谈话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历史事件的意义。

3.案例分析法:分析陈胜、吴广起义的具体情况,让学生深入理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

2.教学素材:准备与秦朝暴政和农民起义相关的历史资料,包括书籍、文章、图片等。

3.教学设备:准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秦朝的暴政和农民起义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应该如何对待百姓?”2.呈现(15分钟)讲解秦朝的暴政和农民起义的经过,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细节。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伐无道、诛暴秦教案

伐无道、诛暴秦教案

伐无道、诛暴秦教案第一章:导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伐无道、诛暴秦的背景和意义。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1.2 教学内容简介伐无道、诛暴秦的背景。

分析伐无道、诛暴秦的意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伐无道、诛暴秦的背景和意义。

利用图片、地图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二章:秦朝的崛起与统一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秦朝的崛起和统一过程。

培养学生对秦朝历史事件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2.2 教学内容简介秦朝的崛起过程。

分析秦朝统一六国的原因和意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秦朝的崛起和统一过程。

利用历史文献、地图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三章:秦朝的暴政与民众起义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秦朝的暴政和民众起义的背景。

培养学生对秦朝政治制度的认识和思考能力。

3.2 教学内容简介秦朝的暴政表现。

分析民众起义的背景和原因。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秦朝的暴政和民众起义的背景。

利用历史文献、图片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四章:伐无道、诛暴秦的运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伐无道、诛暴秦的运动过程。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4.2 教学内容简介伐无道、诛暴秦的运动过程。

分析伐无道、诛暴秦的意义。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伐无道、诛暴秦的运动过程。

利用历史文献、地图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五章:伐无道、诛暴秦的影响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伐无道、诛暴秦的运动对中国的历史影响。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5.2 教学内容分析伐无道、诛暴秦的运动对中国的历史影响。

历史: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课件(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历史: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课件(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刘邦
请同学讲故事:
“约法三章” “鸿门宴 ”
楚汉战争中,刘 邦为什么能打败 项羽?
本课小结: 重要时间: 公元前209年 大泽乡起义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 秦朝灭亡 公元前202年 西汉建立 重要人物:陈胜 吴广 项羽 刘邦 重要词语:阿房宫 骊山陵 大泽乡起义 巨鹿之战 楚汉之争

/ 云创通
joq624fhk
回事?”等吊足了胃口,马启明才公布了上面的答案:“魔鬼啤酒就是喝了四五杯以后,就可能变成魔鬼,可见酒劲之强,因而得名。女士杀手 啤酒,它的瓶身俏皮可爱,口感酸甜,果香清冽,啤酒中还有深色的樱桃,被誉为啤酒中的香槟,深得女士们的热烈追捧,男士们看了女士杀手 啤酒容易使雄性荷尔蒙大量分泌。”“什么样的啤酒才是好啤酒?” 江文轩又问道。“这个要问你,分析家分析一下。”马启明说道,“假如你 是消费者,买了一瓶啤酒,你希望啤酒口味怎么样?”“当然是好喝,人喝了还想喝,当然,外观要叫人看了舒服。”“高!高!高!消费者感 到好喝的啤酒才是好啤酒。” 马启明大笑着说,“不愧是分析家,看来你可以当啤酒厂的顾问了。” 朋友在一起,就是图个热闹的气氛,就是 图个乐活。大家哈哈大笑,人感到神清气爽,把烦恼一下子就给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接着话题又转到改制,马启明就问:“现在国有企业都在改 制,你们厂有没有改制?”“改制?我们厂本身就不是国营的,改制简单的很。”具体简单到什么程度,江文轩没说,马启明也没问。“我们单 位改制工作已经完成。赵树春把烫手的山芋接到手里,不知道他有没有办法让花开啤酒走出泥潭,步上正规。” 一说到厂里,马启明即刻晴转多 云,不免有点忧心忡忡。“这是好事,改制以后说不定这个企业会越来越好。”李若兰安慰道。“是的,我也这么想。厂子生产经营正在恢复正 常,但愿厂子会好起来。”马启明又满怀希望地说道。5国企遇到最头痛的巨事——企业改制|灰蒙蒙的天空好像一个倒扣的大锅,气压低得让人 喘不过气来。突然,空中的闪电好像一把锋利的宝剑,一次一次地撕开沉闷的天空,紧跟在闪电之后是震耳欲聋的雷声,犹如战鼓轰鸣,一遍又 一遍地在天空中击响,雷声越来越大,仿佛在震撼着世上的一切。刹那间,豆大的雨点落了下来,犹如瀑布飞溅,雨点落在地上,溅起一朵朵水 花,很快便汇成水流,奔向低洼处了,洒向大地的雨,滋润着大地万物。这一天下午召开中层以上干部会议,马启明一进会议室,就看见椭圆形 会议桌前坐着六七位不认识的人,赵树春、常宏义、张之文在旁边陪坐着。张之文是谷仕昊当总经理时提拔的副总经理。像这样领导提前到会的 情况以前很少有过,而且那几个不认识的人,一看派头和装束就知道是有些来头的领导。马启明隐约感到今天的会议非同一般,一定有什么大事 要宣布,所以一声不响地赶紧坐下,并把笔记本打开做好记录准备。人员到齐后,赵树春环顾了一下会场,扭头向旁边的一位领导请示道:“董 区长,时间到了,我们开会?”董海点了点头说:“好!开会!”他有四十多岁,头发乌黑发亮,有点自来卷,国字脸,脸上的表情坚定而沉着, 微笑时显得平易

【精品教案】七年级历史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精品教案】七年级历史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精品教案】七年级历史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教案一】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的统治。

教学难点: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三、教学方法成语故事应用法情景创设法讨论法比较法分析法四、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大屏幕出示影片《英雄》的宣传照)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大屏幕上的人物是谁?生:李连杰、陈道明。

师:我想大家已经猜到了这部影片的名字是?生:《英雄》师:同学们的反映很快,下面我要考考咱们班同学的概括能力如何?谁能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出这部影片的主要内容?生:答略师:四名刺客长空、飞雪、残剑、无名一心刺秦,但最后却因两个字而放弃了,谁还记得是哪两个字?生:天下。

师:为了天下百姓免受战乱之苦,他们放弃了。

故事是虚构的,但是它采用的历史背景却是真实的,反映了战国末期广大人民对和平安定生活的一种渴望。

那么秦王嬴政是否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呢?生: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师:那么至此是不是就天下太平了呢?(大屏幕出示资料)找一位同学读以下材料: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强大的秦帝国,嬴政自称秦始皇。

他妄想自己的帝国千秋万代,但是帝国却仅仅存在了短短的15年,秦王朝为什么会昙花一现、迅速走向灭亡了呢?生:阅读材料。

师:秦的统一维持了多少年?生:15年。

师:不仅如此,希望和平安定的秦朝百姓这时也打出了“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揭竿而起,掀起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跟随老师共同走进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揭开谜底找出答案吧!(板书)讲授新课: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62页,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活动“梦回秦朝”,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回到秦朝看看,看看秦朝统治末期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老师将给出四则材料,请同学们结合材料想象一下如果你来到此时的秦朝你会看到什么景象?或者直接以第一人称“我的╳╳生活”。

伐无道,诛暴秦”

伐无道,诛暴秦”

第14课“伐无道,诛暴秦”
牡丹江市第十四中学姜坤
课题第14课“伐无道,诛暴秦”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
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比较归
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重点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的统治。

难点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关键
本课,学生将第一次接触农民战争的内容,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农民战争方法,使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环节

设疑激趣
情境导入“伐

道,


秦”
1【大屏幕出示影片《英雄》的宣传照】
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大屏幕上的
人物是谁?我想大家已经猜到了这部
影片的名字是?
1看图片、答
问题(李连
杰、陈道明
《英雄》)“兴趣是
最好的老
师”学生的
学习情绪直
接影响学习
效果。

伐无道诛暴秦初中历史教案范文

伐无道诛暴秦初中历史教案范文

伐无道诛暴秦——初中历史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秦朝的暴政表现,认识秦朝统治的腐朽性。

(2)掌握陈胜、吴广起义和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的过程及影响。

(3)了解秦朝的灭亡,认识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命的朝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秦朝暴政的表现,探讨农民起义的原因及其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秦朝暴政的批判精神,认识到暴政必将导致国家的灭亡。

(2)引导学生尊重劳动人民,认识农民起义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秦朝的暴政表现。

(2)陈胜、吴广起义和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的过程及影响。

2. 教学难点:(1)秦朝暴政的具体内容及其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2)农民起义的历史背景及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秦朝兴亡的短片,引发学生对秦朝历史的兴趣,引出本课课题:伐无道诛暴秦。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秦朝的暴政表现,思考秦朝暴政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3. 合作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农民起义的原因及其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4. 教师讲解:讲解秦朝的暴政表现,分析秦朝统治的腐朽性;讲述陈胜、吴广起义和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的过程及影响。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秦朝暴政导致国家灭亡的历史教训。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教材,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秦朝的暴政表现。

2. 选取一位农民起义领袖,了解其生平事迹,分析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所学知识。

1. 秦朝的暴政表现:(1)徭役繁重:修建阿房宫、长城、驰道等工程,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2)赋税沉重:对农民进行严酷的剥削,使农民生活陷入困境。

伐无道诛暴秦课程设计

伐无道诛暴秦课程设计

伐无道 诛暴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伐无道,诛暴秦”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深入了解秦朝的历史地位及其衰败原因。

2. 学生能够通过分析相关历史事件,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 学生掌握秦朝灭亡后,楚汉争霸的简要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历史事件,提高思辨能力和历史解读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3.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提高信息筛选、整理和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伐无道,诛暴秦”的历史事件,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自豪感。

2. 学生能够认识到暴政必亡、正义必胜的道理,树立正义感和道德观。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关爱之情,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历史学科,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以故事化的方式讲述历史事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历史素养。

学生特点:七年级学生对历史事件充满好奇心,喜欢听故事,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结合生动的教学手段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需运用多媒体、故事、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有趣、互动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达到课程目标。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材《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秦汉时期”为基础,围绕“伐无道,诛暴秦”主题,选取以下教学内容:1. 秦朝的暴政: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加强法治,但后期出现暴政现象。

教学内容包括:秦朝的徭役制、焚书坑儒、阿房宫等。

2. 陈胜吴广起义:分析起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理解其历史意义。

教学内容包括:大泽乡起义、张耳陈余起义、项梁起义等。

3. 楚汉争霸:秦朝灭亡后,楚汉双方争夺天下。

教学内容包括:刘邦、项羽的争霸过程、楚汉战争、鸿门宴、垓下之战等。

七年级上册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七年级上册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七年级上册第11 课《伐无道,诛暴秦》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七年级上册第11 课《伐无道,诛暴秦》,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第11 课《伐无道,诛暴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

?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的统治。

?
教学难点: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伐无道 诛暴秦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伐无道 诛暴秦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伐无道,诛暴秦”
秦朝在历史上存在了多久?赫赫一时的秦朝为什么会迅速灭亡?是怎样灭亡的呢?
一、秦朝的暴政
繁重的徭役
沉重的赋税
残酷的刑法
秦二世更 加残暴
①修建阿房宫 ②造骊山陵墓 ③修筑长城 ④修弛道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阿房宫赋》杜牧
(1)刘邦进入关中后,约法三章,大得人心;项羽相反,进入关中后,纵兵烧杀抢掠,大失人心。
(2)刘邦善于用人,身边有一批谋士良将,如萧何、张良、韩信等;项羽则不能容人,连谋士范增最后也愤然离去。
(3)刘邦有关中做根据地,无后顾之忧;项羽没有。
霸王别姬
四面楚歌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课堂小结
时间
重大事件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公元前209年
大泽乡
陈胜、吴广
讨论:
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 戍边的途中,没有遇雨,秦末农 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
秦末农民战争的原因: 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直接原因(或导火线):遇雨误期,按律当斩。
陈胜、吴广起义
——“伐无道,诛暴秦”
大泽乡起义
建立政权“张楚”(陈)
打到咸阳附近,被镇压
巨鹿之战和秦朝灭亡
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
农民起义推翻秦朝
你认为项羽这样做高明吗?结果如何?
破釜沉舟
当时项羽在兵力上处于绝对劣势,按常规战法,很难取得胜利。项羽采取这种做法,破釜沉舟,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要么胜利前进,要么战死疆场,没有任何退路。破釜沉舟并不违背兵法,兵书上就有“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说法。项羽在特殊情况下,运用这种特殊做法,应该说是高明的.
任意屠杀他的兄长姐妹和文武大臣,政治十分黑暗;埋葬秦始皇时,令大量宫女殉葬,工匠被闷死在墓里。

11课《伐无道_诛暴秦》课件

11课《伐无道_诛暴秦》课件
族诛,一人犯法, 罪及三族 连坐一人犯法, 邻里连坐
情景3
材料:
秦二世即位后下令将秦始皇无子的妃嫔 全部陪葬,把修骊山墓地里机弩的工匠全 部活埋在墓中,诛杀兄弟、姊妹22人,杀 害蒙恬等大臣不计其数,不断增加赋税和 徭役。
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
一 : 秦 的 暴 政
1、繁重的徭役: ①.修建阿房宫
—— 穷困潦倒 忍饥挨饿
情景2
相反:帝皇生活----豪奢残暴
秦朝法律告示
按照国家规定:国家的法令….. 先是黑京面(即在脸上刺字,是 秦朝的一种侮辱刑),然后劓 (即割鼻子,也是秦的一种酷刑), 砍断左右趾(即砍掉左右脚), 又腰斩(拦腰斩断), 最后是醢(音海,即剁成肉酱)…. 一人有罪,家族和邻里都要受罪….

楚汉之争结果: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 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 高祖。
附件
看图找成语
破釜沉舟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指 鹿为马 .
约 法三章
.
楚 河汉界
.
秦朝大事年表
时间 重大事件 公元前221年 秦灭六国,秦朝建立 公元前209年 大泽乡起义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7年 秦朝灭亡 公元前206年 楚汉战争开始 公元前202年 楚汉争霸结束,西汉建立
项羽
放纵部下烧杀抢 掠,失民心。 刚愎自用,众叛 亲离,实力削弱。
刘邦、项羽先后领导了秦末农 民战争和楚汉战争。这两次战争的 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
战争目的 代表阶级 秦末农 反抗秦的 农民阶级 民战争 暴政 战争性质 农民战争
楚汉 战争
封建地主 封建统治阶级内 帝位之争 阶级 部争权夺利斗争

第11-14课伐无道,诛暴秦

第11-14课伐无道,诛暴秦
王三:是啊,如果非用个字儿形容,恐怕只能 是..好惨啊...,对不起伤心过度了,是三个字。
赵四:那我们买点酒庆祝一下吧,今天高兴啊。
王三:得了,您可真有兴致,我可是兜里比脸还 干净,看看我们周围的土地都荒芜多久了,看看 这经济都萧条多久了,我看我们今天还是继续喝 西北风庆贺吧。 赵四:我看我们还是回家看看,安排一下农事吧, 听说今年的税减了啊十五税一啊,加把劲今年我 们的日子可好过多了。你家的大黄牛快派上用场 了。 王三:你的消息也太落后了,我家大黄5年前就 去见上帝了,现在别说我就是皇上想找四匹毛色 一样的马都难,大臣就只能坐牛车,你我,嘿嘿, 只能开11路。 赵四:11路就11路吧。走吧(二人离开)
和亲
白登之围
西汉初年与匈奴关系:和
是公元前200年(汉 高祖六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 山 参战方: 西汉,匈奴 结果: 匈奴围困汉军七日,议和后撤军 参战方兵力: 西汉32万,匈奴40万
与当时匈奴强盛相比,西 汉初年的经济是什么状况? 什么是“和亲”政策?西 汉对匈奴为什么要采取此 政策?“和亲”政策有何 历史作用? 为什么汉武帝时期开始大 规模盟的首领 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
冒顿为什 么能统一 蒙古草原 ?
影 响
冒顿单于英勇善战、 励精图治、严格治军
统 一 对 匈 奴 的 发 展 产 生 了 什 么
生产迅速发展:
①畜牧业繁盛,有“马畜 弥山”之称。 ②冶铸业也有了发展,而且金属装饰品多以动 物形状出现,富有游牧民族的特色。 ③匈奴在汉族的影响下,逐渐有了农耕,开始 垦田种谷。
东汉的统治
时间:公元25年
都城:洛阳
建立者:刘秀 (汉光武帝)
一、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
西汉:汉武帝时期的治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组:结合课内外知识,收集与本课相关的成语故 事。并能简单讲述其含义。
第一组:分析秦朝暴政的表现
1、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 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国 人口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30万,南戍五岭又50 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墓又70万,加上修建驰道等其 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300万人。 2、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 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2/3。 3、当时在秦朝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 很少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4、“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 老二守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 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5、你知道沙丘之变、指鹿为马的典故吗?(第四组帮 助)这两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课堂小结
时间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09年 公元前207年
秦朝大事年表
重大事件 秦灭六国,秦朝建立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楚汉战争开始 楚汉之争结束,西汉建立
秦朝法律告示 按照国家规定:国家的法令….. 先是黑京面(即在脸上刺字,是 秦朝的一种侮辱刑), 然后劓(即割鼻子,也是秦的一种酷刑), 砍断左右趾(即砍掉左右脚), 又腰斩(拦腰斩断), 最后是醢(音海,即剁成肉酱)…. 一人有罪,家族和邻里都要受罪….
第二组:再现大泽乡起义
吴广 陈胜
第三组
西 楚 霸 王 项 羽
历史上的对抗 汉 王 刘 邦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大败秦军 “楚汉之争” 公元前202年 刘邦建立汉朝, 定都长安
公元前207年入咸阳, 秦朝投降。
第四组:看图找成语
破釜沉舟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四面楚歌
约法三章 霸王别姬
复习检测
政治: 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地方实行郡县制 经济文化: 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秦朝巩固 思想: 统一 焚书坑儒 的措施 军事和民族关系: 北筑长城御匈奴 开发南疆修灵渠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预习目标:
一、能够归纳出秦朝暴政表现在哪几方面?
二、、能够列出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地 点、人物、结果,并分析起义的历史意义。 三、能分别举出项羽、刘邦的活动。 四、收集本课涉及的成语故事
第一组任务: 列举秦朝暴 政的表现 建议: 在个 人归纳的基础 上,在组内交 流形成统一意 见,派代表上 台为全班讲解 秦朝暴政表现 在哪几方面?
第二组任务:
第三组的任务: 表演课本剧《大泽 重点表现项羽和 乡起义》 刘邦领导的农民 建议:安排一名旁 起义 白的同学,解说词 建议:派代表 中,应当涉及时间、 分别列出项羽、 地点、人物、事件、 刘邦的活动 意义等重要信息。 并分析“楚汉 安排陈胜、吴广 之争”刘邦取胜 的对话,不必拘泥 的原因。 于课本,显示出你 们组的实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