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桩锚索基坑支护施工组织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第一部分工程设计方案说明 (1)
1.1工程概况 (1)
1.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 (1)
1.2.1地形、地貌及周边情况 (1)
1.2.2工程地质特征 (1)
1.2.3水文地质特征 (2)
1.3设计依据 (2)
1.4基坑围护结构类型及结构设计 (2)
1.4.1基坑围护结构设计原则 (2)
1.4.2基坑围护结构设计 (2)
1.5施工主要施工步骤 (4)
1.6施工注意事项 (4)
1.7基坑监测 (4)
第二部分施工组织设计 (5)
2.1工程特点及施工难点 (5)
2.2工程施工总目标 (5)
2.3施工总体布置 (6)
2.3.1项目管理机构 (6)
2.3.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6)
2.3.3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 (6)
2.3.4劳务计划 (8)
2.4施工准备 (8)
2.4.1 施工技术准备 (8)
2.4.2 施工人员准备 (8)
2.4.3 施工机械准备 (9)
2.4.4工程原材料准备 (9)
2.4.5施工用水、用电及交通准备 (9)
2.5目标工期 (9)
第三部分基坑支护施工工艺 (10)
3.1土钉墙边坡支护施工工艺 (10)
3.2护坡桩施工工艺(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施工工艺) (12)
3.3锚索施工工艺 (14)
第四部分安全生产紧急预案 (16)
4.1、预案启动前提 (16)
4.2、预控方案工作流程 (16)
4.3、预控方案 (17)
4.4、紧急预案 (17)
第五部分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19)
5.1、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9)
5.2、施工质量持续改进措施 (21)
5.3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1)
5.4、工程进度控制 (22)
5.5、环境保护措施 (23)
5.6、文明施工措施 (24)
5.7、技术资料管理 (25)
第六部分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25)
6.1人身安全 (26)
6.2用电安全 (26)
6.3机械设备安全 (27)
6.4交通安全 (28)
6.5防火安全 (28)
第七部分冬季施工措施 (29)
7.1、基本措施 (29)
7.2、混凝土工程 (29)
7.3、钢筋工程 (29)
第八部分、降低成本措施 (30)
8.1建立项目成本核算体系 (30)
8.2管理节约措施 (30)
8.3施工技术解决措施 (31)
第一部分工程设计方案说明
1.1工程概况
拟建
基坑南侧、西侧为已建成地下车库,地下车库基底标高与本工程基底标高基本持平,无需支护。基坑东侧北侧排桩排桩加锚索支护,基坑深16.0~17.0米,基坑安全等级一级,设计使用年限一年。
1.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
1.2.1地形、地貌及周边情况
施工现场位于。
勘察场地总体地势较平缓,地面高程为32.0m。场地地貌单元属于第四系全新统陆相冲积物。
1.2.2工程地质特征
根据钻孔揭露,勘察场地地层主要为素填土、杂填土、第四系全新统陆相冲积物。在勘探深度范围内,自上而下可划分为9个工程地质层,各层土的特征分述如下:
①素填土(Q ml
4):黄褐色;松散;稍湿;主要以粘性土,粉细砂为主,地层不均匀;层厚0.80~
11.60m,层底高程17.65~30.95m。
①
1杂填土(Q
ml
4):杂色;松散;稍湿;主要以建筑垃圾为主,含粘性土,局部表层为水泥硬
化路面,地层不均匀;层厚0.50~8.70m,层底高程22.62~31.78m。
②粉土(Q
4
al+pl):黄褐色;密实;稍湿;干强度低,韧性低,土质不均,含砂质颗粒,地层不均匀;层厚1.40~3.00m,层底高程28.52~29.83m;
③细砂(Q
4
al+pl):黄褐色;中密-密实;以石英长石为主,砂质均匀,级配一般,含粘粒,土质较均匀,地层不均匀;层厚0.70~7.00m,层底高程21.71~27.45m;
④粉质粘土(Q
4
al+pl):黄褐色;可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切面稍光滑,土质较均匀,含锈斑,含砂质颗粒,地层不均匀;层厚5.70~11.20m,层底高程13.81~19.02m;
⑤细砂(Q
4
al+pl):黄褐色;密实;湿-饱和;以石英长石为主,砂质均匀,级配一般,地层均匀;层厚7.70~13.10m,层底高程4.17~8.13m;
⑥圆砾(Q
4
al+pl):杂色;密实;饱和;母岩成分以石英岩为主,呈圆棱状、棱角状,以粘性土、中细砂充填,地层不均匀;层厚1.20~4.50m,层底高程0.44~4.23m;
al+pl):黄褐色;密实;饱和;以石英长石为主,砂质不纯,含粘粒,级配差,地层
⑦细砂(Q
4
不均匀;层厚2.40~9.50m,层底高程-6.26~0.06m;
al+pl):黄褐色;可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切面稍光滑,含锈斑,含砂质
⑧粉质粘土(Q
4
颗粒,地层不均匀;层厚9.50~12.10m,层底高程-17.92~-12.04m;
al+pl):黄白色;密实;饱和;以石英长石为主,砂质较均匀,级配一般;该层为本
⑨细砂(Q
4
次钻探所揭露的最底层。
1.2.3水文地质特征
依据勘察报告,该场地地下水类型为孔隙型潜水,地下水埋深14.23~21.45m(高程10.80~11.38m),地下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地下水位变化幅度约±1.00m。抗浮设防水位高程12.50m。
1.3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的施工平面图纸;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建筑基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 13(J)133-2012);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
(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
1.4基坑围护结构类型及结构设计
1.4.1基坑围护结构设计原则
(1)按照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的方法进行。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应与现场监测相结合,根据现场监测反馈信息及时进行分析,达到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的目的。
(2)围护结构应有效地控制变形,保证基坑安全。确保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稳定并保证基坑四周道路和周边各类管线的安全使用。
(3)基坑土方开挖遵循分层、平衡、适时的原则。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分层高度应与土钉或锚索的竖向间距相对应,以土钉或锚索下0.5米深为分层界限。
1.4.2基坑围护结构设计
根据基坑周边建筑物情况,结合常用支护结构的优缺点分析对比,基坑深度较大,从施工可行性及安全角度选择桩锚支护,通过桩顶连梁连接,构成一个支护整体,此种方法在基坑支护中应用较多,是“安全、经济、适用、且便于施工”的一种可靠的支护型式。
基坑支护方案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