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白内障术后急性细菌性眼内炎治疗专家共识
白内障术后细菌性眼内炎的临床特征与防治
白内障术后细菌性眼内炎的临床特征与防治崔绍彧【摘要】 目的 分析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细菌性眼内炎的临床特征及预防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8眼)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细菌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8眼行病原学检查, 致病菌阳性检出率为62.5%, 5眼细菌培养阳性的标本行药物敏感试验, 均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利福平敏感。
行前房冲洗联合前房注药的3眼中, 视力提高1眼, 2眼视力无提高;1眼视力0.1以上, 2眼眼球萎缩。
玻璃体切除联合抗生素玻璃体注药的5眼中, 视力提高者4眼, 1眼视力无提高;4眼视力达到0.1~0.2, 1眼眼球萎缩。
结论 表皮葡萄球菌是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细菌性眼内炎的主要致病菌, 早期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入适量广谱抗生素是目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细菌性眼内炎;白内障术后;玻璃体切割DOI :10.14164/11-5581/r.2016.24.062[3] 尚淑艳. 调脂药物的应用和进展. 河北医药, 2010, 32(5):616-618.[4] 朱榕. 高脂血症患者应用降血脂药物临床分析. 浙江临床医学,2012, 14(5):593-594.[5] 胡锡波, 熊耀康. 天然有效成分降血脂实验研究进展. 中国医药导报, 2011, 6(10):15-16.[6] 李新柱.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脂和hs-CRP 水平的影响. 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10):34-35.[7] 史燕涛, 江吉文. 我院3种降血脂药的应用分析. 首都医药,2009(12):47.[8] 卢熠, 田松. 2010年我院降血脂药药物利用分析. 中国医学创新, 2014(7):127-129.[9] 周月红, 张继明. 门诊病人使用降血脂药物分析. 医药导报,2000, 19(3):284.[10] 倪桂芬. 蛇口人民医院2002~2003年降血脂药物应用分析.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5, 5(4):665-666.[11] 毛俊, 刘慧茹, 胡泊. 2015年1月~12月我院门诊降血脂药用药分析. 海峡药学, 2016(7):246-247.[12] 符锐, 陈萍. 海口地区2家医院2007~2009年降血脂药利用分析. 中国药房, 2010(30):2802-2804.[13] 冯绍文, 杨伟权, 陈巧明, 等. 我院2007~2009年降脂药利用分析// 广东省药师周大会, 2011:54-56.[14] 童东锡, 何洁. 我院2010年~2011年降血脂类药物的应用分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 21(18):34-35.[15] 杨元文. 我院2008—2010年降脂药物用药分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4(2X):60-61.[收稿日期:2016-10-17]作者单位:116033 大连爱尔眼科医院眼内炎是白内障术后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 其中细菌性眼内炎发生率为0.01%~0.04%[1], 主要是由于感染病原体进入眼内而引起的急性眼内感染。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防治措施临床研究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防治措施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究预防和治疗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措施和临床效果。
方法:将本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226例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此次观察对象,对226例白内障患者实施术后眼内炎防治处理,分析防治措施对于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效果。
结果:226例白内障手术患者中发生术后眼内炎的患者为0例,发生率为0.00%。
结论:为了预防和减少白内障手术后眼内炎的发生,临床中应在术前严格执行术前准备,避免术中耗材受到污染,规范正确的实施消毒灭菌操作,做好围术期的宣教工作,严格执行医护人员手卫生相关要求和规范,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最大程度上减少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发生。
【关键词】白内障;术后眼内炎;防治措施;防治有效性白内障主要是指眼科较为常见的晶状体混浊导致的视觉障碍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老化、外伤因素、免疫与代谢异常、辐射、中毒、年龄因素、青光眼、不良生活习惯和长期使用激素和缩瞳剂等药物导致的[1]。
白内障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斜视、近视、眩光、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等症状,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临床中通常对白内障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能达到显著的手术效果,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
但手术后患者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极易导致术后眼内炎的发生,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2]。
因此,在临床中对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患者开展相应的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白内障术后眼内炎防治措施的有效性,本院针对收治的226例白内障手术患者展开了分析和探究。
1资料与方法1.1基线资料将本院同一个时间段内收集的白内障手术患者226例展开了临床观察和分析,226例患者中男性105例,女性121例,年龄分布在60-80岁,均值(70.12±2.25)岁,病程1-6年,均值(3.69±1.50)年。
对226例白内障患者实施术后眼内炎防治处理:(1)术前防治措施:术前应规范手术切口消毒技术和手卫生要求,首先刷手前要做好充分的物品、衣物准备。
眼内炎专家共识
(四)全身抗生素使用
为减少注射药物向眼外弥散,维持玻璃体腔药物浓度,重症急性化脓性 眼内炎应全身使用与玻璃体内注射药物相慢性囊袋性眼内炎可能出现在白内障摘除手术后数周、数月甚至数年。 其表现为一种慢性、隐匿和复发性肉芽肿虹膜睫状体炎。最初局部使用糖皮 质激素有效,但药物减量后可复发。临床体征包括大的角膜后沉着物、少量 前房积脓、轻度前部玻璃体炎性反应、囊袋内的白色斑块。慢性囊袋性眼内 炎通常是由低致病微生物引起,约2/3情况是由于痤疮丙酸杆菌引起,但表皮 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属和真菌均有可能.
针对处于不同阶段的感染,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1)第1阶段:仅前房炎症细胞2+,未见前房积脓和玻璃体混浊,须密切观 察,必要时可采用前房抗生素灌洗和(或)辅助疗法。 (2)第2阶段:出现前房积脓,B超检查未见玻璃体混浊,可进行前房抗生素 灌洗和玻璃体内注射联合辅助疗法。 (3)第3阶段:前房积脓合并玻璃体混浊,直接采用玻璃体切除手术和玻璃 体内注射联合辅助疗法。在临床实际应用中,每隔4~6 h观察1次病情。对于 病情进展迅速者,需每隔2 h观察1次病情,并根据病情所处阶段,不断调整 治疗方案。
可疑病例采取前房穿刺并抽取0.1 ml房水做培养和进行PCR检测,确定微 生物的来源,并给予万古霉素囊袋灌洗(30 mg/L)。常规口服克拉霉素500 mg/次,2次/d,2~4周,并可同时口服莫西沙星(400 mg/次,1次/d,1周), 若无效可实施手术。先行玻璃体切除和部分囊袋切除,在保证不影响IOL稳定 性的前提下,尽量清除白色斑块。术毕根据抗菌谱向玻璃体腔注射抗生素。 全身药物治疗(克拉霉素、莫西沙星)时间应延长1周。如果手术失败,则必 须取出 IOL,并进行玻璃体切除术。不建议单纯行玻璃体腔抗生素注射或玻璃 体切除手术。
陈伟蓉: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排雷”有攻略
合 不全 、 渗 漏 。术后 由于眼 内压 降低 , 前房结膜囊 污染 的液体会流入 眼 内引起 眼内炎 。
切1 2的构 筑必 须遵 循 “ : 方形 原 则” O研究 结果 表
手术室的管理不够到位
眼 内炎 的 发生 与手 术 室 的管 理也 密 切相 关 。陈 伟 蓉主任 提 出 , “ 现在 手术室 内都使用 了正压 、 高效 空 气 过 滤器 , 但 有些 白内 障手术 非 常 快 , 手术 室虽 然是 层 流手术 室 , 但 压力 还没达 到 , 手术 室 的 门就 打开 了 ,
术 前 结膜 下预 防性 注射 抗 生素 仍 存 争议 性。术
后 不 盖 上 或 是 手 不 干净 就 点 眼药 水 , 点 眼药 水 时 总 是 把 瓶 口顶 在 眼 睛 上缘 , 这 些 不 良卫 生 习惯 很 容 易
前 2至 4天 , 眼局部使用抗 生素 , 可使 眼内炎发生率 降 低8 5 %。我们 应该选 择 眼 内穿 透性好 、 对 眼部结 构无 毒性 的药物 。国外 9 3 % 以上使用 加替沙 星 、 莫西 沙星 等氟 喹诺 酮类抗 菌药 , 第 四代氟 喹诺酮 类药 物 已取得
须强 调洗 手 的 7 个 步骤 。“ 我 曾抽 查 了我们 中心 的一 些 医师 , 几 乎没有 一个 人能 把 ‘ 7个 步骤 ’ 答完 整 ; 手 术 野 消毒 也 必 须 重 视 , 有 的 医师 随便 用 棉 签 消 一 下
扩 大切 口, 这 个伤 口一定是闭合不 良。因此 , 如果手 术
刀 实在不 锋利 , 可 以换 一把。此外 , 手术 时间长 与并 发
症 的发 生也是 相关 的; 而有 的医师 的手术 刀多次进 出
毒, 这是不 行的 。使用面贴膜 , 一定要将 睫毛和睑缘与 手术野 隔 开。另外 , 术前 是否 有必要 剪掉 睫毛 ? 目前
陈伟蓉: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排雷”有攻略
陈伟蓉: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排雷”有攻略费菲【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3页(P4-6)【作者】费菲【作者单位】《中国医药科学》【正文语种】中文目前,我国眼科白内障手术可谓十分成熟。
截至2013年12月,“中华健康快车”已经持续运行了16年,医师们为国内27个省、市、自治区14万余名贫困的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了复明手术。
但眼内炎这种白内障手术后的并发症,虽然发病率不高,由于其易引起眼球萎缩甚至失明的严重后果,已经引起了国内眼科医师们的普遍注意。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陈伟蓉教授日前介绍了防治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相关经验。
她指出,以一名62岁的男性患者为例,他右眼白内障摘除术后3天出现视力无痛性下降1天。
B超检查显示,患者人工晶体(IOL)后表面区域白色混浊声像,玻璃体混浊声像,前房积脓,这就表明已经出现了眼内炎的并发症。
2012年,在对全国几大眼科中心进行数据统计后,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学组的共识指出,眼内炎发病率一般在0.13%左右。
虽然眼内炎是一种少见的并发症,但给患者和医师带来的却是灾难性结果。
因为它是白内障手术后出现的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影响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最严重的因素之一。
如果及时发现、合理治疗,尚可以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视力;如果处理不及时或不恰当,还可能引起眼球萎缩或无光感等严重后果。
陈伟蓉表示,要对付这一并发症,首先要认真分析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是如何发生的。
细菌性眼内炎的细菌来源可能是泪膜、结膜、眼睑、睫毛污染等。
比如一个眼睛充血的患者,在医师没找出其炎症发生原因并治愈前,是不能进行手术的,一旦盲目开展手术,就可能埋下了危险的“伏笔”;再比如,很多老年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老年人,由于卫生状况较差,他们的睫毛有很多分泌物,这些患者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才能考虑手术。
还有一些是眼附属器的炎症反应,或是医师术中的不良习惯引起。
陈伟蓉首先谈到她在观看一名年轻医师的手术录像时发现的几个问题。
白内障术后并发感染性眼内炎的护理
白内障术后并发感染性眼内炎的护理感染性眼内炎是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0.13%[1],临床表现为患者突然发生眼球疼痛,结膜水肿、充血,前房玻璃体内大量渗出,有时有前房积脓。
虽然并不常见,但是一旦发生,便是最严重且对视力具有破坏性的并发症,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和护理,视力恢复不堪设想。
现将白内障术后发生眼内炎的护理总结如下。
1 术后护理1.1生活护理:由于白内障患者大多是老年患者,术后不仅出现眼部疼痛,而且视力严重障碍,生活自理能力严重下降,因此,在生活上给予照顾,解决患者生活所需,在患者输液、吃饭、上厕所时给予帮助,生活用品放在患者易取之处。
1.2饮食护理:由于患者视力严重下降,心理负担较重,出现不思饮食,因此我们每天鼓励患者进食营养丰富的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多食瘦肉、蛋、豆制品、蔬菜水果等,禁烟酒,避免食用硬质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增加自身的抵抗力,为有效控制感染提供坚实的基础。
1.3 心理护理:患者因突然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会显得焦虑和恐惧,担心视力能否恢复,我们要多鼓励患者,多和患者进行交谈,稳定患者的不良情绪,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增加患者治愈的信心,能主动的配合我们的各项治疗护理工作。
护士要经常与家属沟通,改变家属的紧张情绪,通过影响家属而达到影响病人的最终目的。
1.4健康宣教:术后护士要经常巡视,尤其术后24~48h为急性细菌性眼内炎好发时间段[2],保持术眼敷料清洁干燥,不要用眼过久,嘱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不要用手揉眼睛,脏毛巾擦眼睛,避免脏水流入术眼,保证好睡眠。
1.5控制血压、血糖:患者有高血压和糖尿病时,要积极控制患者的血糖和血压在相对正常水平,以免引起患者身体的不适以及并发症带来的不良后果。
1.6遵医嘱用药:严格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一日三次和两次的用药要严格分开执行,保持药物在患者体内的有效浓度,操作一定要轻柔,尽量减少患者的不适和疼痛。
联合房水和玻璃体穿刺培养,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该怎么治疗-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该怎么治疗?白内障手术后出现眼内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眼部术后感染的疾病,出现眼内炎对术后的恢复十分不利,对眼睛也会产生一些危害,容易导致眼部出现感染或者是细菌滋生等,而治疗眼内炎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来进行控制。
★病因与发病机制1、外源性眼内炎:常由眼球穿通伤、内眼手术、角膜溃疡穿孔致病菌直接进入眼内引起。
眼球穿通伤如细小穿通伤口(注射针尖刺伤、铁丝刺伤等)、植物戳伤(芦苇、竹签等)或眼内异物存留最易引起眼内炎;内眼手术如白内障手术和青光眼手术后滤过泡感染为多。
常见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等。
另外,表皮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常是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致病菌。
真菌感染常发生于植物性眼球穿通伤。
2、内源性眼内炎:指细菌或真菌通过血液循环播散进入眼内引起,又称转移性眼内炎。
好发于免疫缺陷、使用免疫抑制剂、长期使用抗生素、糖尿病、慢性肾衰、肝脏疾病、口腔感染、肿瘤术后、心内膜炎等。
常见致病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常见的致病真菌为白色念珠菌。
★药物治疗1)全身用药:通常采用静脉给药。
一般使用广谱且可能穿过血-视网膜及血-房水屏障的抗生素,实际上由于以上屏障的存在,抗生素在眼内难以达到有效的浓度。
鉴于以上原因,全身用药只能作为眼内炎的辅助治疗,主要用以防治炎症的眼外蔓延。
2)滴用眼药:虽然很多抗生素滴眼液可以进入前房,但难以深入玻璃体内,故对眼内炎疗效差。
通过频繁滴用抗生素可治疗角巩膜伤口的感染。
由于此途径给药前房有一定的药物浓度,这对眼前节穿通伤眼内炎的预防和治疗是有一定作用的。
同时用糖皮质激素及阿托品点眼可减轻色素膜的炎症及保持瞳孔散大,防止粘连,以便下一步伤眼的观察和治疗。
3)结膜下及球旁注射:这两种注射方法为临床常用,但由于血-房水屏障的影响,药物在玻璃体浓度甚低,达不到治疗眼内炎的目的。
为了维持玻璃体注射的抗生素有效浓度,此途径给药5~7天是比较合适的。
白内障术后急性眼内炎的研究
白内障术后急性眼内炎的研究
陈小敏;黄丽娜;古洵清
【期刊名称】《临床医药实践》
【年(卷),期】2009(0)3X
【摘要】眼内炎是指眼内液或眼内组织的炎症反应。
感染性眼内炎是眼科手术的一种最严重的合并症,常致患眼失明,甚至丢失眼球。
术后急性感染性眼内炎是指发生在眼科手术后6周内的眼内炎。
白内障手术是眼科中最常见的内眼手术,90%的术后眼内炎发生在此种手术后。
因此,充分认识其发病的各相关因素,并相应采取各种措施,认真防治,历来都是眼科医师十分重视的突出问题。
现就白内障术后急性眼内炎发病率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总页数】3页(P189-191)
【关键词】白内障手术;眼内炎;发病率
【作者】陈小敏;黄丽娜;古洵清
【作者单位】深圳市眼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9.66
【相关文献】
1.白内障术后急性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特征 [J], 温凯;孙靖
2.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急性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及病因分析 [J], 赵秀云; 武崇光; 梁娜; 李景珂
3.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急性眼内炎1例 [J], 赵秀云; 王彩君
4.老年白内障术后急性眼内炎的护理干预体会 [J], 李金梅
5.白内障术后急性眼内炎危险因素的研究 [J], 盛丽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印发《内眼手术术后眼内炎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的通知
123医院关于印发《内眼手术术后眼内炎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的通知各科室:为规范我院内眼手术围手术期抗感染流程和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流程,有效预防和控制术后眼内炎感染,我院在《关于白内障围手术期预防感染措施规范化的专家建议》(2013年)、《我国白内障摘除术后感染性眼内炎防治专家共识》(2017年)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的基础上,结合我院临床实际,特制定《内眼手术术后眼内炎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请各科室认真组织学习,遵照执行。
附件:《内眼手术术后眼内炎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123医院2018年8月24日一、内眼手术术后眼内炎防范措施适应人群:内眼手术患者,眼外伤患者。
(一)术前防范措施1. 术前排除眼部感染灶,术前1d或更早给予泪道冲洗,若为择期手术,冲洗泪道后有脓性分泌物,则先予以治疗待炎症消退后再行手术。
2.彻底清除手术切口部位和周围皮肤的污染。
术前备皮应当在手术当日进行,确需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应当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发。
3. 局部抗生药物的使用。
常规术前连续1-3d使用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等的广谱抗菌滴眼液,4次/d;若仅使用1d,则采用频繁点眼6-8次/d。
4.睫毛处理。
采用眼部专用消毒剂冲洗结膜囊以及消毒睫毛根部,并使用手术薄膜将睫毛或睑缘完全包入。
5、全身抗菌药物的使用。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等文件精神,I类切口手术全身抗菌药物给药途径大部分为静脉输注,仅有少数为口服给药。
静脉输注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0.5~1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保证手术部位暴露时局部组织中抗菌药物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沾染细菌的药物浓度。
万古霉素或氟喹诺酮类等由于需输注较长时间,应在手术前1~2小时开始给药。
常规白内障手术一般不宜使用全身抗菌药物,如有遇到高龄(60岁以上)、糖尿病、外伤、独眼等特殊病例可酌情使用全身身抗菌药物作为预防措施,并在病例上做好备注。
何御狂澜井然之序——2017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防治共识解读
何御狂澜井然之序—— 2017 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防治共识解读眼内炎是白内障手术医师不得不重视的一位“强敌” ,一旦发生眼内炎,患者视力将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不同地域之间、不同级别医院之间、甚至我国整体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之间在该类型眼内炎的诊治上尚有差距。
为使我国眼科工作者面对强敌时“有据可依” ,2010 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学组发表了《我国白内障术后急性细菌性眼内炎治疗专家共识》一文,受到各级眼科医师的欢迎。
一晃七年过去,为使我国白内障术后眼内炎防治策略与国际接轨,我国白内障专家根据2013 年 ESCRS 指南和最新国际研究进展,结合我国白内障术后眼内感染现状和实际医疗情况再一次进行深度讨论,对该类型眼内炎的防治原则和细节进行了修订,在《中华眼科杂志》上发表《白内障摘除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防治专家共识( 2017 年)》一文,以期进一步规范我国白内障围手术期抗感染流程和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流程!减少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发生率,围手术期的预防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本次修订,再次强调了我国国情下局部使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重要性。
其次根据ESCRS 共识提出了结膜囊聚维酮碘消毒的必要性。
再次,目前大量研究证明前房注射10g/L 头孢呋辛 0.1 ml 可有效预防白内障摘除手术后发生眼内炎,本次修订提出可考虑在我国逐步推进此项措施。
直面眼内炎的诊治手段,共识更是将笔墨落到了治疗细处。
本次修订中,细化了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分阶段诊断手段及标准,包括必须的辅助检查以及炎症的量化和致病菌的鉴定。
其次,修订在 2010 共识的基础上对玻璃体切除手术时机提出了更为积极的看法,细化了玻璃体腔注射药物、全身抗生素的使用方案、增加了慢性囊袋性眼内炎及真菌性眼内炎的诊断与治疗,字字珠玑、毫无赘言,其将成为我国眼科工作者应对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依据。
何御狂澜,唯井然之序,希望我国广大的眼科工作者在面对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时,以共识为引领,以病患为重心,以救助为己任,井然有序,从容不迫!共识原文。
白内障术后急性细菌性眼内炎治疗专家共识(2010年)
我国白内障术后急性细菌性眼内炎治疗专家共识(2010年)作者: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与人工晶状体学组作者单位:刊名:中华眼科杂志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年,卷(期):2010,46(8)1.美国眼科学会;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科临床指南 20062.Forster RK The endophthalmitis vitrectomy study 19953.The Eye M.D Association,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Basic and clinical science course:lens and cataract 20074.李凤鸣中华眼科学 20055.Maguire JI Postoperative endophthalmitis:optimal management and the role and timing of vitrectomy surgery 20086.Doft BH Treatment of postcataract extraction endophthalmitis:a summary of the results from the Endophthalmitis Vitrectomy Study[外文期刊] 2008(4)7.Results of the Endophthalmitis Vitrectomy Study A randomized trial of immediate vitrectomy and of intravenous antibiotics for the 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 bacterial endophthalmitis.Endophthalmitis Vitrectomy Study Group 19958.汪复;张婴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20089.杨培增临床葡萄膜炎 200410.薄井纪夫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更新2005 20051.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中国青光眼临床工作指南》(2005)公布[期刊论文]-中华眼科杂志2005,41(12)2.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中华医学会中华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期刊论文]-中华眼科杂志2008,44(9)3.颜华.陈松.张静楷.于金国.韩金栋.YAN Hua.CHEN Song.ZHANG Jing-kai.YU Jin-guo.HAN Jin-dong白内障术后眼内炎保留人工晶状体的治疗[期刊论文]-中华眼科杂志2009,45(8)4.刘奕志人工晶状体度数测算的精准性[期刊论文]-中华眼科杂志2010,46(8)5.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与人工晶状体学组第12届全国白内障与人工晶状体学术会议纪要[期刊论文]-中华眼科杂志2010,46(8)本文链接:/Periodical_zhyk201008023.aspx。
中国白内障术后急性细菌性眼内炎治疗专家共识(2010年)
中国白内障术后急性细菌性眼内炎治疗专家共识(2010年)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是白内障手术最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为1.3‰。
虽然并不常见,但一旦发生,治疗和处理极为棘手。
为规范我国白内障术后急性细菌性眼内炎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水平,有效挽救患者视力,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与人工晶状体学组根据我国白内障术后眼内感染的现状,结合我国实际医疗情况,在日本和欧洲地区性治疗指南的基础上,对我国白内障术后急性细菌性眼内炎的治疗原则、方案及细节提出了以下共识性意见,以供临床医师在处理白内障术后急性细菌性眼内炎时参考使用。
一、白内障术后发生眼内炎时应采取的措施1.必须检查视力。
2.进行眼前节拍照、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及B超检查,行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测定等辅助检查。
前房混浊程度根据+~++++,分为轻、中、重、极重4级。
3.在确诊时必须鉴定致病菌,并行药物敏感性试验。
最理想的采集标本应包括泪液、前房水(0.1~0.2 ml)及玻璃体液(0.1~0.2 ml),其中玻璃体液的细菌检出率最髙。
4.针对处于不同阶段的感染,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图1)二、局部给药的药物配备方法1.选用万古霉素(每瓶0.5g)、头孢他啶(每瓶1g)。
2.溶解:从50ml的生理盐水瓶中吸取5ml用于溶解药物,得到溶解原液。
3.稀释:用余下的45 ml生理盐水稀释5ml溶解原液(稀释10倍),得到溶解稀释液,浓度为万古霉素(10g/L)、头孢他啶(20g/L)。
4.应用方式:得到的溶解稀释液将用于不同的治疗方案:(1)分别吸人1 ml注射器中,各0.1ml玻璃体内注射;(2)分别吸入1ml注射器中,各1ml加入500 ml眼用平衡盐液或其他眼用灌注液中,行前房灌洗、玻璃体内灌流。
高浓度的万古霉素和头孢他啶混合,溶解液会出现混浊,但在上述各种溶解稀释浓度下,该两种药物混合不会出现混浊。
三、治疗方式四、临床注意事项1.对拟诊感染性眼内炎的患者,应入院进行严密观察,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并给予治疗。
白内障术后急性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方法及疗效
内炎 , 可获得 较好疗 效 。
【 关键词】 白内障; 眼内炎 ; 治疗 【 中圈分类号】 R 7 7 6 .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0 0 4 - 5 5 1 1 ( 2 0 1 7 ) 0 5 - 0 4 7 9 - 0 3
Tr e a t me n t a nd Ef fe ct s o f Ac ut e I n f e c t i o u s End o p h t ha l mi t i s a te f r Ca t a r a c t S u r g e r y
白内障术后细菌性眼内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白内障术后细菌性眼内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周婧;吴坚;朱蓉嵘;陈辉;管怀进【期刊名称】《眼科新进展》【年(卷),期】2016(36)5【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细菌性眼内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期间本院及合作中心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7例(7眼)细菌性眼内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6眼眼内炎早期表现不典型:仅有突发性前房炎症反映,而无眼痛、明显视力下降及充血、结膜水肿,无或仅有少量前房积脓、无玻璃体积脓,但1~2d后眼内炎症快速发展:前房炎症反应加重、玻璃体出现积脓;1眼早期即有急剧视力下降、明显眼痛及前房、玻璃体积脓的典型表现.4眼经球内抗生素注射、3眼行玻璃体切割联合人工晶状体取出术后炎症控制.微生物培养结果(7眼):2眼为表皮葡萄球菌,1眼为粪肠球菌,4眼阴性.随访视力均有提高,最高达0.5.结论白内障术后出现突发性前房渗出性炎症,即便无眼痛及明显充血、视力下降者,仍需高度警惕细菌性眼内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与病原学检查显得尤为重要,否则一旦炎症加重则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导致不可逆盲甚至眼球丧失.【总页数】4页(P474-477)【作者】周婧;吴坚;朱蓉嵘;陈辉;管怀进【作者单位】226001 江苏省南通市,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眼科;226001 江苏省南通市,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眼科;226001 江苏省南通市,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眼科;226001 江苏省南通市,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眼科;226001 江苏省南通市,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白内障术后细菌性眼内炎的早期诊断与处理 [J], 王永宝2.非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白内障术后细菌性眼内炎的体会 [J], 张志;张新秀3.白内障术后细菌性眼内炎的临床特征与防治 [J], 崔绍彧4.白内障术后细菌性眼内炎的研究进展 [J], 施玉英5.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患者采用早期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的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J], 薛善群;赵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白内障术后急性细菌性眼内炎治疗专家共识(2010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与人工晶状体学组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是白内障手术最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为1.3%。
虽然并不常见,但一旦发生,治疗和处理极为棘手。
在早期诊断后,若治疗不规范,可能导致部分患者的视力难以恢复,因此其治疗方案的制定已成为眼科临床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了规范白内障术后急性细菌性眼内炎的治疗,日本眼科界和欧洲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学会等均相继制定了相应地区的治疗指南,就治疗的关键和细节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对提高白内障术后急性细菌性眼内炎的治疗水平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针对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治疗这一亟待规范的问题,我国眼科界一直未提出相关意见,国内尚无参考标准。
而我国各地区、各级医院眼科医师所拥有的诊疗设备和医疗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对于白内障术后出现的眼内炎患者,若治疗欠规范,则必然导致医患矛盾升级。
为了规范我国白内障术后急性细菌性眼内炎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水平,有效挽救患者视力,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与人工晶状体学组根据我国白内障术后眼内感染的现状,结合我国实际医疗情况,在日本和欧洲地区性治疗指南的基础上,经过认真、全面、充分的讨论,对我国白内障术后急性细菌性眼内炎的治疗原则、方案及细节提出了以下共识性意见,以供临床医师在处理白内障术后急性细菌性眼内炎时参考使用。
一、白内障术后发生眼内炎时应采取的措施
1.必须检查视力。
2.进行眼前节拍照、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及B超检查,行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测定等辅助检查。
前房混浊程度根据+~++++,分为轻、中、重、极重4级。
3.在确诊时必须鉴定致病菌,并行药物敏感性试验。
最理想的采集标本应包括泪液、前房水(0.1~0.2ml)及玻璃体液(0.1~0.2m1),其中玻璃体液的细菌检出率最高。
4.针对处于不同阶段的感染,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图1):
(1)第1阶段:仅前房中度混浊,未见前房积脓和玻璃体混浊,
需密切观察,必要时可采用前房抗生素灌洗和(或)辅助疗法。
(2)第2阶段:出现前房积脓,B超检查未见玻璃体混浊,可进行前房抗生素灌洗和玻璃体内注射联合辅助疗法。
(3)第3阶段:前房积脓合并玻璃体混浊,直接采用玻璃体手术和玻璃体内注射联合辅助疗法。
在临床实际应用中,每4—6小时观察1次病情;对于病情进展迅速者,需每2小时观察1次病情,并根据病情处于阶段,不断调整治疗方案。
二、局部给药的药物配备方法
1.选用万古霉素(每瓶0.5g)、头孢他啶(每瓶1g)。
2.溶解:从50ml的生理盐水瓶中吸取5ml用于溶解药物,得到溶解原液。
3.稀释:用余下的45ml生理盐水稀释5ml溶解原液(稀释10倍),得到溶解稀释液,浓度为万古霉素(10g/L)、头孢他啶(20g/L)。
4.应用方式:得到的溶解稀释液将用于不同的治疗方案:(1)分别吸人1ml注射器中,各0.1ml玻璃体内注射;
(2)分别吸入1ml注射器中,各1ml加入500ml眼用平衡盐液或其他眼用灌注液中,行前房灌洗、玻璃体内灌流。
高浓度的万古霉素和头孢他啶混合,溶解液会出现混浊,但在上述各种溶解稀释浓度下,该两种药物混合不会出现混浊。
三、治疗方式1.玻璃体内注射:为针对疑似病例、早期病例的治
疗或在实施玻璃体手术前的初期治疗,不必连日给药,建议3d注射1次。
目前治疗眼内炎最适合的玻璃体注射用药方案:
(1)10g/L万古霉素0.1ml+20g/L头孢他啶0.1ml;(2)10g/L万古霉素0.1mll+4g/L阿米卡星0.1ml;(3)100g/L万古霉素0.1ml+22.5g/L头孢他啶0.1ml。
将上述配制方法的溶解稀释液吸入1ml注射器中,0.1ml玻璃体内注射。
2.玻璃体手术:是最根本的治疗方法。
当玻璃体出现炎性混浊,患者视力为光感、更差或呈进行性下降时,或者玻璃体内注射无法有效控制病情时,建议采用玻璃体手术。
手术时先采集前房水和玻璃体原液,术中使用万古霉素和头孢他啶灌注液灌流,并进行前房灌洗,要求完全切除玻璃体,注意术中并发症。
前房灌洗及玻璃体内灌流应按照上述局部给药的药物配备方法配制溶解稀释液,分别吸入1ml注射器中,各1ml加入500ml眼用平衡盐液或其他眼用灌注液中。
3.辅助疗法一:结膜下注射,建议每天1或2次,使用溶解稀释液,剂量为10g/L万古霉素0.5ml(在由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进行的眼内炎玻璃体切除术研究中则为50g/L万古霉素0.5ml)
和20g/L头孢他啶0.5ml(在由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进行的眼内炎玻璃体切除术研究中则为200g/L头孢他啶0.5ml)。
可考虑选择性使用。
4.辅助疗法二:滴眼液滴眼,每天5—8次,滴眼液应按照上述局部给药的药物配备方法配制溶解稀释液,浓度万古霉素为10g/L(在由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进行的眼内炎玻璃体切除术研究中万古霉素为50g/L),头孢他啶为20g/L。
抗生素选择应注意广谱、敏感、低毒和高角膜穿透性,或建议直接使用0.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睡前使用同类抗生素眼膏。
散大瞳孔药物,如l%阿托品滴眼液,每天2或3次;0.5%托吡卡胺滴眼液,每天4—6次。
由于自行配制滴眼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难以确定,因此常温条件下可保存24h,3—5℃条件下可放置7d,但建议尽早用完。
5.辅助疗法三:静脉滴注和口服抗生素。
大多数抗生素通过静脉和口服很难穿透到玻璃体内,静脉滴注和口服抗生素仅可作为辅助疗法。
静脉滴注的抗生素首选万古霉素(每天2次,每次1.0g)+头孢他啶(每天3次,每次1.0g)。
口服的抗生素可选用左氧氟沙星(每天3次,每次100—200mg)。
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
6.局部和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玻璃体内注射地塞米松(无防腐剂)0.4mg,严重者可注射泼尼松(每天每公斤体重1mg)。
成年患者口服泼尼松(每天1次,每次50mg)或静脉滴注甲泼尼龙(每天1次,每次40mg)。
7.前房灌洗:使用万古霉素+头孢他啶灌注液充分灌洗前房。
灌洗液浓度建议万古霉素为0.02g/L,头孢他啶为0.04g/L。
采用上述配制方法的溶解稀释液,分别吸入lml注射器中。
各1ml加入
500ml眼用平衡盐液或其他眼用灌注液中,行前房灌洗。
四、临床注意事项1.对拟诊感染性眼内炎的患者,应入院进行严密观察,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并给予治疗。
2.原则上结膜下注射、滴眼、静脉滴注、口服均为辅助疗法。
3.临床实践中,应根据病情的变化,不断调整治疗方案。
4.在治疗的各个阶段,除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外,需结合B超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病情。
5.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适时调整用药方案。
6.若患者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可选用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等药物。
7.确诊为眼内炎后,基层医院眼科医师可在进行必要的处理后,将患者及时转入上级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