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关于粮食生产的意见
粮食安全生产情况汇报
粮食安全生产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粮食生产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以下是我对我国粮食安全生产情况的汇报。
首先,粮食生产总体稳定增长。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粮食生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了6.64亿吨,比上年增加了0.9%,连续五年稳定在6亿吨以上。
粮食生产总体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为我国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粮食生产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粮食生产结构得到了有效调整。
粮食种植结构不断优化,粮食品种不断丰富,高产优质品种的推广应用效果显著。
同时,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方式也在向着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迈进。
这些优化举措为提高粮食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
再次,粮食生产技术不断创新。
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粮食生产技术不断创新。
新型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比如精准农业、无人机播种等,为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科研院所和高校也在不断进行粮食生产相关技术研究,为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提供了重要支撑。
最后,粮食生产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虽然我国粮食生产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比如,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农业面临的劳动力短缺等问题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总的来说,我国粮食安全生产形势整体向好,但也存在着一些挑战。
我们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努力提高粮食生产的质量和效益,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
希望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能够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注,共同致力于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的发展。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PPT模板
第一章
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攻坚期内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退出后,相关扶贫政策保持稳定,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
()
四
巩
固
研究解决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群众缺乏政策支持等新问题。坚持和推广脱贫攻坚
和 扩
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路子。
大
脱
贫
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对摘帽后的贫困县要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发展成果,
2019中央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
汇报时间:2019年 主讲人: 代用名
前 言
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 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党 中央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做好“三农” 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 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落实工作,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发挥“三农”压 舱石作用,为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为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 稳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 目标奠定基础。
03
进一步压实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考核评估,精准问责问效。继续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
点扶贫。
第一章
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二)主攻深度贫困地区
瞄准制约深度贫 困地区精准脱贫 的重点难点问题, 列出清单,逐项明 确责任,对账销号。
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继 续向深度贫困地区倾 斜,特色产业扶贫、易 地扶贫搬迁、生态扶 贫、金融扶社会帮扶、 干部人才等政策措施 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
政策措施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 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措施,着力解决重搬迁、轻后续帮扶问题,确保搬迁一户、稳定脱贫- -户。加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控
福建省粮食安全保障办法
福建省粮食安全保障办法【发文字号】福建省人民政府令第209号【发布部门】福建省政府【公布日期】2019.02.27【实施日期】2019.02.2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福建省人民政府令(第209号)《福建省粮食安全保障办法》已经2019年2月26日省人民政府第2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省长唐登杰2019年2月27日福建省粮食安全保障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粮食安全,确保粮食有效供给,规范粮食流通秩序,促进粮食产业发展,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粮食生产、流通、储备、应急以及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粮食,是指谷物(稻谷、小麦、玉米和其他谷物)及其成品粮、豆类、薯类。
本办法所称粮食安全,是指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市场粮食价格基本稳定,人民生活和社会生产对粮食的需求基本满足,粮食质量安全符合国家规定。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的要求,承担保障本行政区域粮食安全的主体责任,增强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保护种粮积极性、增强粮食储备能力、保障粮食市场供应、确保粮食质量安全。
省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对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进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对县(市、区)人民政府进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实行激励与问责机制。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粮食收储、产销合作、应急调控、仓储物流设施建设与保护等行政管理和行业指导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市场监督管理、统计以及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粮食安全保障的相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职责做好保护耕地和促进粮食生产等粮食安全保障相关工作。
第五条鼓励节约粮食,推广节粮减损的新技术、新装备;开展珍惜和节约粮食宣传教育,倡导科学消费,提高全社会粮食安全意识。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印发“优质粮食工程”各子项实施指南的通知-国粮规〔2019〕183号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印发“优质粮食工程”各子项实施指南的通知
正文: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印发“优质粮食工程”各子项实施指南的通知
国粮规〔2019〕18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局):
为认真落实财政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的意见》(财建〔2019〕287 号)精神,指导各地更好地推动“优质粮食工程”各子项目落地见效,我们制定了《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指南》、《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实施指南》和《“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实施指南》。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附件:1.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2.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3.“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实施指南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2019年6月13日
——结束——。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稳步提升粮食产能确保粮食安全的意见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稳步提升粮食产能确保粮食安全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9.12.10•【字号】榆政办发〔2019〕51号•【施行日期】2019.12.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粮食市场管理正文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稳步提升粮食产能确保粮食安全的意见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事业单位:为认真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稳步提升粮食产能确保粮食安全的意见》(陕政发〔2019〕16号),稳步提升全市粮食产能,切实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标任务按照“强基础、提产能、保供给”的要求,突出优势产区、突出口粮、突出高品质,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划定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打造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到202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476.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稳定在1133.9万亩;到2023年,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建成高标准农田80万亩,实现“藏粮于地”。
进一步优化区域规划,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健全科技示范体系,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到2023年,全市粮食规模化生产面积占比达到30%以上,实现“藏粮于技”。
推进马铃薯主食化和民间储粮行动,实现“藏粮于民”,确保粮食供需基本平衡。
二、工作措施(一)提升持续发展能力1.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与建设。
加快完成全市185万亩玉米生产功能区划定任务,实现上图入库,制定保护政策,健全资产管护机制,开展卫星遥感监测,防止粮食生产功能区粮田“非粮化”。
整合农田整治、农田水利、耕地质量提升等项目,集中投向粮食生产功能区,采取整乡、整县推进,力争5年基本建成旱涝保收、地力提高一个等级、适合机械化作业的高标准粮田。
2.加快中低产田改造。
按照因地制宜、集中连片、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要求,在南部丘陵沟壑区大力整修宽幅水平梯田,加强淤地坝、沟道工程建设,拦蓄土肥水。
粮食生产情况汇报
粮食生产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情况呈现出一系列积极的变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首先,粮食总产量持续增长,201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了6.95亿吨,比上年增加了3.2%,连续五年保持在6.5亿吨以上。
其次,粮食单产水平不断提高,2019年我国粮食单产达到了5.6吨/公顷,比上年增加了2.4%,连续六年保持在5吨以上。
再次,粮食品质和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粮食质量安全监管政策,确保了粮食的品质和安全。
在粮食生产方面,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
首先,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
我国大力推广高产优质稻种和玉米种子,提高了粮食单产水平。
其次,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田灌溉和排水设施的完善程度,增加了粮食生产的稳定性。
再次,推动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此外,我国还大力推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升级和优化。
然而,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劳动力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
其次,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部分地区存在着灌溉不足、排水不畅等问题,影响了粮食生产的稳定性。
再次,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自然灾害频发,给粮食生产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此外,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农民的收益不稳定,农业产业链条不够完善等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为了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水平,我国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农田的灌溉和排水能力。
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产业链的发展。
此外,我国还将继续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政策支持,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稳定农业生产。
总的来看,我国粮食生产情况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但是,我国将继续加大粮食生产力度,不断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产业链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的升级和优化。
对照涉粮问题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检查存在的问题
对照涉粮问题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检查存在的问题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引起了广泛关注。
作为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基础,粮食安全是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2019年,国家开展了对涉粮问题的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检查,旨在及时发现和解决涉粮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然而,在实际检查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问题发现不及时。
在涉粮问题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检查中,及时发现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及时发现,才能及时解决。
但实际情况是,一些涉粮问题在检查中未能及时发现,延误了解决问题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危及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对此,我们需要强化巡视反馈意见的监管,加强对问题的汇总和分析,及时进行反馈,从而保证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二是责任落实不到位。
在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检查中,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担当起责任,积极落实问题整改方案,加强督促检查,以保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但实际上,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对问题整改方案的执行力度不够,导致问题仍然存在。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问题整改方案,增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意识,加强督促检查力度,确保问题能够真正得到解决。
三是粮食安全监管力度不足。
粮食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因此,粮食安全监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在涉粮问题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检查中,需要加强对粮食安全的监管力度,提高粮食安全的保障水平。
但实际上,目前还存在粮食安全监管力度不足的问题,导致粮食安全保障工作存在一定漏洞。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粮食安全的监管力度,健全粮食安全保障机制,确保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四是粮食品质存在问题。
在涉粮问题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检查中,发现一些粮食品质存在问题,特别是一些小作坊的粮食存在药物残留等问题,对人民群众的健康构成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粮食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对粮食生产过程的监管,严厉打击不合规粮食生产用药行为,杜绝粮食品质问题的发生。
五是农民收益问题。
在涉粮问题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检查中,存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民利益提出的质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9.11.13•【文号】国办发〔2019〕50号•【施行日期】2019.11.13•【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粮食市场管理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国办发〔2019〕5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
近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不强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
为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聚焦重点区域,统筹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建设内容,加强建设管理,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和高效节水灌溉,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切实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夯实基础,确保产能。
突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优势区,着力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升耕地质量,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依据自然资源禀赋和国土空间、水资源利用等规划,根据各地农业生产特征,科学确定高标准农田建设布局、标准和内容,推进田水林路电综合配套。
(完整版)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三)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路——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有条件的地区向自然村延伸。 电——加快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 水——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快解决农村“吃水难”。 房——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 网——推进宽带网络向村庄延伸,推进提速降费
(四)完善村庄规划
以旗县为单位抓紧编制或修编村庄布局规划, 县、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 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党 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
(三)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1.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 2.发挥村级各类组织作用 3.强化村级组织服务功能 4.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
1.增强乡村治理能力 2.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3.持续推进平安乡村建设
(一)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
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经验,全面推开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 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二)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 一是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二是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三是让广大农民有更多参入感、获得感、幸福感
稳政策,要强化制度供给 稳面积,要稳住基本农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一严守三确保”为特征的“四个亿亩”粮食安全战略。“严守 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5亿亩、确保永 久基本农田保持在15.46亿亩以上、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高标 准农田。 稳产量,就是要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1.以开发式扶贫为主向坚持开发式和保障性扶贫相统筹转变
2.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3.脱贫攻坚只是分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9〕5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近年来,我国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仍存在丧失风险加大、保护责任主体不清、开发利用不足等问题。
为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一步明确农业种质资源保护的基础性、公益性定位,坚持保护优先、高效利用、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原则,创新体制机制,强化责任落实、科技支撑和法治保障,构建多层次收集保护、多元化开发利用和多渠道政策支持的新格局,为建设现代种业强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力争到2035年,建成系统完整、科学高效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资源保存总量位居世界前列,珍稀、濒危、特有资源得到有效收集和保护,资源深度鉴定评价和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显著提升,资源创新利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开展系统收集保护,实现应保尽保。
开展农业种质资源(主要包括作物、畜禽、水产、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全面普查、系统调查与抢救性收集,加快查清农业种质资源家底,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加大珍稀、濒危、特有资源与特色地方品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9〕56号特别关注Topic18☆中国畜牧业收集力度,确保资源不丧失。
加强农业种质资源国际交流,推动与农业种质资源富集的国家和地区合作,建立农业种质资源便利通关机制,提高通关效率。
对引进的农业种质资源定期开展检疫性病虫害分类分级风险评估,加强种质资源安全管理。
完善农业种质资源分类分级保护名录,开展农业种质资源中长期安全保存,统筹布局种质资源长期库、复份库、中期库,分类布局保种场、保护区、种质圃,分区布局综合性、专业性基因库,实行农业种质资源活体原位保护与异地集中保存。
2019中央一号文件的解读---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
区三州”脱贫攻坚资金投入。对“三区三州”外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脱贫难度大
的深度贫困地区,也要统筹资金项目,加大扶持力度。
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会化服务。加快出台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的意见。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健
全节水激励机制。继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制定供销合作社条例。深化集体林 权制度和国有林区林场改革。大力推进农垦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02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按照增加总量、优化存量、提高效能的原则,强化高质量绿色发展导向,加快构建新 型农业补贴政策体系。按照适应世贸组织规则、保护农民利益、支持农业发展的原则, 抓紧研究制定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意见。调整改进“黄箱”政策,扩大“绿箱” 政策使用范围。按照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取向,完善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 完善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健全农业信贷担保费率补助和以奖代补机制,研究 制定担保机构业务考核的具体办法,加快做大担保规模。按照扩面增品提标的要求, 完善农业保险政策。推进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
把加强规划管理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实现规划管理全覆盖。以县为单位抓紧编制或修编村庄布 局规划,县级党委和政府要统筹推进乡村规划工作。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 业发展、居民点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注重保持乡土风貌,编制多规合一的
实用性村庄规划。加强农村建房许可管理。
业向小城镇集聚发展,扶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乡
我国粮食安全的内容
我国粮食安全的内容一、前言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每个国家都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问题尤为突出。
本文将从我国粮食生产、储备、流通、消费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我国粮食安全现状。
二、我国粮食生产1. 粮食种植面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广阔的耕地资源。
根据农业部发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为1.35亿公顷。
2. 粮食产量201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64亿吨,其中小麦产量2.91亿吨,稻谷产量2.19亿吨,玉米产量2.5亿吨。
总体来看,我国粮食产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3. 科技创新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科技创新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在农业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例如,在育种方面,通过转基因技术研发出了多个高产、耐旱、耐病的新品种,提高了粮食产量和质量。
三、我国粮食储备1. 粮食储备政策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和市场波动,我国实行了粮食储备政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法》,我国要建立国家粮食储备制度,并根据需要适时调节储备量。
同时,我国还建立了各级地方储备库和中央储备库,确保了粮食供应的稳定性。
2. 粮食储备数量根据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我国中央和地方储备库共有粮食存储能力3.9亿吨,其中中央储备库存放1.5亿吨左右。
这一数量足以满足我国一年左右的消费需求。
四、我国粮食流通1. 粮油批发市场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和促进市场竞争,我国建立了大规模的粮油批发市场。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建立起数百个大型批发市场,其中以北方的大连、上海、天津等城市最为著名。
2. 粮食流通渠道我国粮食流通渠道主要有两种:一是政府储备粮和商业粮通过批发市场进入零售市场;二是农民直接将粮食出售给商家或者消费者。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通过网络销售自己的农产品。
五、我国粮食消费1. 粮食消费结构我国人民主要以稻谷、小麦和玉米为主要粮食消费品种,其中稻谷占比最高。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
---------------------------------------------------------------范文最新推荐------------------------------------------------------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19年12月31日) 201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
面对历史罕见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多年不遇自然灾害的重大考验,面对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异常波动的不利影响,各地区各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巩固和发展了农业农村好形势。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连续6年实现增产;农民工就业快速回升,农民收入连续6年较快增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农村体制创新取得新的突破;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继续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改变;农村教育、医疗、社保制度不断健全,农村民生状况明显改善;农村基层组织进一步巩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这为党和国家战胜困难、共克时艰赢得了战略主动,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提供了基础支撑。
当前,我国农业的开放度不断提高,城乡经济的关联度显著增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加大,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在积累增多,各种传统和非传统的挑战也在叠加凸显。
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促进农业生产上新台阶的制约越来越多,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任务越来越重。
全党务必居安思危,切实防止忽视和放松“三农”工作的倾向,努力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农民收入不徘徊、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
必须不断深化把解决1/ 18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认识,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突出强化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基层体系,大力加强农村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夯实打牢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2019年1月3日)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党中央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
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落实工作,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为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为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基础。
做好“三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适应国内外复杂形势变化对农村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顺利完成到2020年承诺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
一、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一)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咬定既定脱贫目标,落实已有政策部署,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坚持现行扶贫标准,全面排查解决影响“两不愁三保障”实现的突出问题,防止盲目拔高标准、吊高胃口,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
加强脱贫监测。
进一步压实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考核评估,精准问责问效。
继续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
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
组织开展常态化约谈,发现问题随时约谈。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201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实施意见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201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19.01.21•【文号】中农发〔2019〕1号•【施行日期】2019.01.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201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农发〔2019〕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党委农办,农业农村、农牧、农机、畜牧、兽医、农垦、农产品加工、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农办、农业局,机关各司局、派出机构、部直属各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现就扎实做好2019年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以下意见,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2018年,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农业农村发展稳中有进,农业再获丰收,乡村振兴开局良好,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2019年农业农村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立足全局抓重点,担当作为抓落实,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提升农业发展质量,稳定粮食生产,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发展壮大乡村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强文明乡风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到2020年承诺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如期推进,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我国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34XIANGCUN KEJI 2020年9月(中)我国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任兴辉(南宫市农业农村局,河北南宫055750)[摘要]粮食安全影响着社会安定,是民生之本。
但是,当前我国粮食生产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解决。
基于此,本文对我国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粮食生产;安全问题;耕地[中图分类号]F32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20)26-34-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要求已从吃饱转变为吃好。
但是,当前粮食生产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亟待予以改善。
1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1.1生产环境不佳生产环境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如果生产环境被污染,那么有毒有害物质将通过土壤、水等被粮食作物吸收,引发粮食安全问题。
生产环境中的有毒有害因素主要有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等过量的投入品,人们生活中的废旧塑料生活垃圾和污水等,还有森林被过度采伐和近年来突显的地下水超采等造成的环境破坏,直接影响粮食作物的安全生产。
1.2种子、农药和化肥使用不当粮食作物的种子和种苗直接影响粮食生产,因此,选择种子时一定要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稳产、丰产、抗逆性强的种子,不购买没有包装的种子,并保存好购买凭证。
农药对于作物病虫害防治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但是部分农户盲目用药,造成粮食农药残留、病虫害产生抗药性、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
合理使用化肥可以大大提高粮食产量,但是化肥使用时受到污染,会造成粮食污染,而且化肥超量使用会造成粮食、土壤、大气污染[1]。
1.3农业机械污染现代社会人工成本增大,农业生产者老龄化趋势加剧,农业机械越来越普及,但是农机具的大量使用会破坏土壤结构。
农机燃料尾气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氧化亚氮、一氧化碳等,对水源、大气产生污染。
1.4农业从业者生产积极性下降随着粮食产量的连续“十二连增”“十三连增”等,粮食价格出现小幅度下降,农民增产不增收,种子、农药、化肥和人工成本不断增加,667m 2地年均收益不足1000元,远不如外出务工一个月的收入,导致农村中青年大量外出务工,种地的基本上是老弱病残幼。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改革粮食和物资储备标准化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改革粮食和物资储备标准化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09.24•【文号】国粮发〔2019〕273号•【施行日期】2019.09.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粮食市场管理正文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改革粮食和物资储备标准化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粮发〔2019〕273号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标准化工作改革决策部署,以高标准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高效的现代粮食流通体系和统一的国家物资储备体系,全面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战略应急物资储备安全保障能力,现就粮食和物资储备标准化工作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提出意见如下。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标准化战略,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粮食和物资储备标准体系,依据标准开展行业管理、市场准入和质量管理。
(二)基本原则。
——坚持深化改革,优化顶层设计。
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要求,充分释放市场活力,改革完善粮食和物资储备标准化工作体制机制。
完善政策措施,促进粮食标准体系结构优化和物资储备标准加快发展。
——坚持需求导向,强化科学引领。
以标准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粮食产业转型发展和消费升级需要。
以强化安全、保障应急为底线,逐步提升物资储备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强化标准基础性和前瞻性技术研究,充分发挥标准引领作用。
——坚持协同推进,形成工作合力。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强化粮食和储备部门与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工作协同。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引导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众参与,提升标准化工作联动性和整体性。
——坚持开放融合,促进国际合作。
立足国情,借鉴转化国外先进粮食和物资储备标准,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不断推进国内外粮食和物资储备标准体系衔接融合。
粮食加工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建议
粮⾷加⼯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建议2019-10-26近⼏年来,我国粮⾷加⼯业呈现较快发展态势,对延长粮⾷⽣产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提⾼粮⾷产业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进⾏深⼊分析,找出应对措施,促进粮⾷加⼯业的健康发展。
⼀、粮⾷加⼯业发展现状“⼗五”以来,我国粮⾷加⼯业持续发展,精深加⼯和综合利⽤⽔平进⼀步提⾼,产品质量明显提升,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不断优化,加⼯技术和装备⽔平快速上升,较好地满⾜⼈民⽣活⽔平提⾼的要求。
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深加⼯业发展迅速,主要产品产量⼤幅度增长⽟⽶是我国三⼤主要粮⾷作物中⼯业⽤途最⼴、产业链最长的品种,其深加⼯产品可⼴泛应⽤于⾷品、纺织、汽车、医药、材料、环保、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
随着⽯油价格的⼤幅度上涨,⽟⽶深加⼯产品的经济性凸显,⽟⽶深加⼯业发展迅速,成为粮⾷加⼯业中发展最快的⾏业之⼀。
2006年深加⼯消耗⽟⽶达到3589万吨,⽐2003年的1650万吨增加了1839万吨,累计增幅117.5%,年均增幅⾼达29.6%;深加⼯消耗⽟⽶占全国⽟⽶产量的⽐重为24.7%,⽐2003年的14.0%提⾼了10.7个百分点。
以淀粉糖、燃料⼄醇、多元醇为代表的⽟⽶深加⼯⼤幅度增长,2006年产量分别⽐2003年增长了20.3倍、1-3倍和1.2倍(表1)。
(⼆)⼤⾖油脂加⼯能⼒快速扩张,⾏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随着城乡居民⽣活⽔平提⾼对⾷⽤植物油和⾁禽蛋奶等畜产品需求的增加,我国⾖油、⾖粕消费快速增长,激发了各⽅⾯对⼤⾖油脂加⼯投资的热情。
根据国家粮⾷局的研究,2006年我国新建⼤⾖油脂加⼯项⽬累计形成1100万吨的加⼯能⼒(其中60%以上为外资项⽬),从⽽使我国⼤⾖油脂加⼯产能达到8400万吨,⽐2005年增长了14.9%。
同时,⼤⾖油脂加⼯业重组整合速度加快,特别是外资并购国内⼤⾖油脂加⼯企业数量创历史新⾼。
简述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
简述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摘要:粮食安全是指人类能够获得足够的食物,保证身体保持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简要介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现状,并分析其原因,提出对策,包括加强农业生产、提高粮食质量、加强储备管理、改善农民生产条件、发展粮食加工产业等。
此外,本文还将探讨粮食安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正文:一、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现状1.1 粮食生产不足我国人口众多,但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较低,导致粮食生产能力不足。
据统计,201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6.64亿吨,仅占全球粮食总产量的4.5%,属于全球粮食生产不足的国家之一。
1.2 粮食质量问题近年来,我国粮食质量安全问题不断受到关注。
据报道,2018年东北地区出现了大量“毒大米”,2019年河南、山东等地出现了“瘦肉精”事件,这些事件均导致粮食质量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1.3 粮食储备不足我国粮食储备制度不完善,储备规模不足,且储备方式单一,导致粮食储备质量不稳定,难以满足紧急情况下的需求。
同时,我国的粮食储备也面临着储存设施老旧、储存环境恶劣等问题。
二、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2.1 加强农业生产加强农业生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2.2 提高粮食质量提高粮食质量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该加大对粮食种植技术、育种技术、肥料农药使用等方面的投入,提高粮食的品质和产量。
同时,也应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粮食质量安全。
2.3 加强储备管理加强粮食储备管理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
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粮食储备制度,制定合理的储备规模和储备方式,确保粮食储备质量稳定、储存安全。
同时,也应该加强粮食储备的管理和监管,确保粮食储备的信息安全。
2.4 改善农民生产条件改善农民生产条件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技术、农业设施、土地利用等方面的投入,提高农民的生产水平和收益,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2019年粮食生产的意见
为进一步推动粮食生产,努力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根据省委、省政府浙委〔2019〕1号文件、省政府浙政发〔2019〕8号文件和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就2019年全省粮食生产提出如下意见。
一、正确认识当前粮食生产形势去年以来,我省各地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积极扶持发展粮食生产,努力提高种粮水平,2019年粮食生产扭转了连续7年下滑的局面,出现了重要转机,全省粮食播种面积2181.8万亩,总产量834.9万吨,分别比上年增加40.14万亩和41.51万吨,总产增5.2%,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去年我省粮食增加绝对量有限,而且是在政策好、天帮忙、人努力、市场旺的共同作用下取得的。
从总体上看,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科学种田水平依然较低;全国粮食总量仍产不足需,产需矛盾并没有根本解决。
2019年粮食生产面临着气候条件不确定,农资价格居高不下,粮食比较效益依然偏低等问题。
我省人多地少,粮食自给率低、供求市场依存度高,抓好2019年的粮食生产,对于巩固宏观调控成果,推进“平安浙江”建设,构筑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
二、明确2019年粮食生产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2019年我省粮食生产的指导思想是:正确处理好调整农业结构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关系,坚持以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为基础,以制止耕地抛荒、依靠科技主攻单产为重点,稳定粮食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大力发展优质品种,改善粮食品质。
稳定完善粮食扶持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