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概述
合集下载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精品医学课件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 围手术期:围手术期是指围绕手术的一个 全过程,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 到手术治疗直至基本康复 ,包含手术前、 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具体是指从 确定手术治疗时起,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 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时间约在术前5-7 天至术后7-12天。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目的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 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 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 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 点选择用药。
• 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 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治疗用药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患者是否存在感染?
• 病史 • 临床表现 • 辅助检查
❖是何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
• 细菌 • 病毒 • 真菌 • 其他病原体
• Ⅲ类(污染)切口:由于胃肠道、尿路、胆道体 液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已造成手术 野严重污染的手术。
• Ⅰ类(清洁)切口: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 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
• Ⅱ类(清洁-污染)切口: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 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但无明显污染。
• Ⅲ类(污染)切口: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 区域;开放性创伤手术;胃肠道、泌尿道、胆道 内容物及体液有大量溢出污染;术中有明显污染 (如开胸心脏按压)。
阑尾手术
结、直肠手术
泌尿外科手术 妇产科手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第二代头孢菌素 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者 可选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哌 酮/舒巴坦
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噻肟;+甲 硝唑 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 噻肟;+甲硝唑 第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精品医学课件
于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替硝唑不可用于小于12岁的病人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不可用于小于12岁病人。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根据感染特点判断病原种类 ➢结合指南及流行病学特点选药 ➢考虑患者病情程度 ➢熟悉抗菌药物的特点 ➢参照以前用药史 ➢考虑经济因素 ➢考虑法律因素
主要内容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性 抗菌药物应用的适应症 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长期预防用药, 常不能达到目的。
3. 患者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预防用药可能有效。原 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缓解者(如免疫缺陷者),预防用药应尽 量不用或少用。对免疫缺陷患者,宜严密观察其病情,一 旦出现感染征兆时,在送检有关标本作培养同时,首先给 予经验治疗。
以下情况不是预防性用药的指征
发热
上感
其他病毒性疾病-麻疹、肝炎、灰髓炎、水痘等
昏迷
休克
肿瘤
中毒
心力衰竭
激素应用
粒减(各种原因引起)
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外科
. 1.清洁手术:通常不需预防用物,下列情况时可考虑: (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 (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
前列腺 氟喹诺酮、红、SMZ、TMP、四
胆汁
大环内酯、林可、利福、哌酮、曲松; 庆大等、氨苄、哌拉
浆膜腔 大多药物可入,除包裹积液或脓稠
安全性
➢出血倾向 ➢肝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 ➢心功能不全(液体量) ➢孕妇、哺乳妇女 ➢小儿
第三代头孢安全性
噻肟 哌酮 曲松
肠杆菌科 ++++ ++
++ ~ +++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根据感染特点判断病原种类 ➢结合指南及流行病学特点选药 ➢考虑患者病情程度 ➢熟悉抗菌药物的特点 ➢参照以前用药史 ➢考虑经济因素 ➢考虑法律因素
主要内容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性 抗菌药物应用的适应症 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长期预防用药, 常不能达到目的。
3. 患者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预防用药可能有效。原 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缓解者(如免疫缺陷者),预防用药应尽 量不用或少用。对免疫缺陷患者,宜严密观察其病情,一 旦出现感染征兆时,在送检有关标本作培养同时,首先给 予经验治疗。
以下情况不是预防性用药的指征
发热
上感
其他病毒性疾病-麻疹、肝炎、灰髓炎、水痘等
昏迷
休克
肿瘤
中毒
心力衰竭
激素应用
粒减(各种原因引起)
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外科
. 1.清洁手术:通常不需预防用物,下列情况时可考虑: (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 (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
前列腺 氟喹诺酮、红、SMZ、TMP、四
胆汁
大环内酯、林可、利福、哌酮、曲松; 庆大等、氨苄、哌拉
浆膜腔 大多药物可入,除包裹积液或脓稠
安全性
➢出血倾向 ➢肝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 ➢心功能不全(液体量) ➢孕妇、哺乳妇女 ➢小儿
第三代头孢安全性
噻肟 哌酮 曲松
肠杆菌科 ++++ ++
++ ~ +++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课件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需谨慎使用,避免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不良影响
儿童: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老年人:需注意肝肾功能,避免药物蓄积导致不良反应
过敏体质者:需谨慎使用,避免出现过敏反应
根据感染部位和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确定合适的剂量和给药途径
制定合理的用药时间和疗程
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肾功能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用药
新抗菌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根据感染部位和病原体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是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重要原则之一。
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考虑感染部位和病原体,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
对于不同的感染部位和病原体,需要选择不同的抗菌药物,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医生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遵循规定的用药剂量和时间,避免超量或不足量使用
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减少不良反应和耐药性的产生
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肾功能损害:部分抗菌药物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应避免长期使用
过敏反应:如皮疹、药物热等,应立即停药并给予抗过敏治疗
肝损害: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的副作用问题
缺乏有效的抗菌药物管理和监管机制
抗菌药物滥用现象严重
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
抗菌药物研发创新:加强新药研发,提高抗菌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加强临床用药监管,推广合理用药理念,减少抗菌药物滥用
耐药性监测与控制:建立耐药性监测体系,及时掌握耐药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
公众教育与宣传:加强公众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认识和意识,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和用药水平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ppt课件
14
手术切口分类
卫计委2015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2什么情况下需要预防性应用抗感染药物
15
不同切口的感染率有显著不同,据Cruse统计: 清洁切口(Ⅰ类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 清洁-污染切口为7% 污染切口为20% 污秽-感染切口为40%因此,切口分类是决定是否需进行抗生素预防的重要依据。
剖宫产
第一、二代头孢菌,可加用甲硝唑(结扎脐带后给药)
20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20
注:所有清洁手术通常不需要预防用药,仅在有前述特定指征时使用。1.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一代头孢主要为头孢唑啉,二代头孢主要为头孢呋辛。2. 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啉 1-2g;头孢拉定 1-2g;头孢呋辛 1.5g;头孢曲松 1-2g;甲硝唑 0.5g。3. 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必要时可联合使用。
5
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师开具处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由具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微生物检验科、药学部门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药师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抗菌药物专业临床药师担任。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应当详细记录用药指证,并应当于24小时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
2.4 给药方法之给药途径
22
赶在污染发生之前,“严阵以待”。过早给药无益,属无的放矢。 静脉输注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0.5~1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保证手术部位暴露时局部组织中抗菌药物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沾染细菌的药物浓度。溶媒体积≤100ml,对没有禁忌症的患者,一般应30分钟滴完以达到有效浓度。万古霉素或氟喹诺酮类由于需输注较长时间,应在手术前1 ~ 2小时开始给药。剖宫产:一般应在钳夹脐带后立即静脉应用。应在手术室给药而不是在病房。
手术切口分类
卫计委2015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2什么情况下需要预防性应用抗感染药物
15
不同切口的感染率有显著不同,据Cruse统计: 清洁切口(Ⅰ类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 清洁-污染切口为7% 污染切口为20% 污秽-感染切口为40%因此,切口分类是决定是否需进行抗生素预防的重要依据。
剖宫产
第一、二代头孢菌,可加用甲硝唑(结扎脐带后给药)
20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20
注:所有清洁手术通常不需要预防用药,仅在有前述特定指征时使用。1.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一代头孢主要为头孢唑啉,二代头孢主要为头孢呋辛。2. 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啉 1-2g;头孢拉定 1-2g;头孢呋辛 1.5g;头孢曲松 1-2g;甲硝唑 0.5g。3. 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必要时可联合使用。
5
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师开具处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由具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微生物检验科、药学部门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药师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抗菌药物专业临床药师担任。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应当详细记录用药指证,并应当于24小时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
2.4 给药方法之给药途径
22
赶在污染发生之前,“严阵以待”。过早给药无益,属无的放矢。 静脉输注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0.5~1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保证手术部位暴露时局部组织中抗菌药物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沾染细菌的药物浓度。溶媒体积≤100ml,对没有禁忌症的患者,一般应30分钟滴完以达到有效浓度。万古霉素或氟喹诺酮类由于需输注较长时间,应在手术前1 ~ 2小时开始给药。剖宫产:一般应在钳夹脐带后立即静脉应用。应在手术室给药而不是在病房。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ppt课件
氟氯西林,成人每日 2-4g 。甲氧西林主要用于实验室
检测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
2019
-
7
半合成广谱青霉素:因对各种β-内酰胺酶的 稳定性差,临床使用逐渐减少 阿莫西林:抗菌谱与氨苄西林相似,抗菌活 性是氨苄西林的 2 倍,主要用于呼吸道、泌 尿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 哌拉西林:对绿脓杆菌、肺炎克雷白菌等革 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相对较强,主要用于临 床轻、中度感染,剂量8-16g/天。
2019
-
42
Voriconazole-沃尔康唑(威凡)
适应症: 1.侵袭性曲霉菌病 2.氟康唑耐药的严重的侵袭性念珠菌感染 (包括克柔念珠菌) 3.由足放线菌属菌种( Scedosporium Spp.)和镰刀菌属菌种(Fusarium Spp.)引 起的严重真菌感染。
2019
-
43
Cancidas(科赛斯)
主要药代学特点
口服吸收好,皮肤、水泡液浓度高 脂溶性好,与食物同服增加吸收 蛋白结合率99% t1/2 15—20h,一般每天给药1—2次(200~400mg)
2019
-
41
5-氟胞嘧啶
对念珠菌、隐球菌及球拟酵母菌等具有较高抗菌活
性,单用易产生耐药。 ①给药剂量100~150mg/kg,口服制剂 ② t1/2 3~6h,肾功能不全可延长t1/2 ③有骨髓抑制及致畸作用 ④口服生物利用度80%。
18
氨基糖苷类
对G-菌有强效
对部分G+菌(葡萄球菌)有效
对厌氧菌无效
2019
-
19
重要氨基苷类抗生素评价及用法
品 种 主要特点及评价 耐药状况日趋严重,葡萄球菌的的耐药率 65%左右,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 50%以 上耐药,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耐药率 15% 左右或更高,其它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率 30~50% 卡那霉素 (Kanamycin) 阿米卡里 (Amikacin) 对结核杆菌易产生耐药,对各种细菌耐药增 多,有的达 20~35%。 抗菌作用较卡那霉素强 2~4 倍,对金葡(菌 强 5 倍,对其它氨基甙类 耐药菌部分有效。 妥布霉素 (Tobramycin) 与庆大霉素相似,耐药率较低,对绿脓杆菌 的效能比庆大霉素强 肌注或静滴 200~300mg 一 次 / 日 奈替来星 (Netilmicin) 抗菌作用比庆大强,对金葡菌具有强大活 性,对 50% 以上庆大耐药株有效,耳、肾 毒性最低。 肌注或静滴 200~300mg 一 次 / 日 肌注或静滴 1.0~2.0g 一次/日 肌注或静滴 0.4~0.8g 一次/日 用 肌注或静滴 200~300mg 一次/日 法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精品医学课件
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
奎宁、乙硫异烟胺、利巴韦林
抗菌药物的序贯疗法
1.概念:指对急性或中、重度感染而住院 的病人,先胃肠外给予(一般为静脉给药 )抗菌药物,等到临床症状或体征有明显 改善后(一般为3~5d),及时改为口服抗菌 药物。
抗菌药物的序贯疗法
2.转换时机 第一阶段:治疗最初 第二阶段:治疗好转 (静脉给药48~72h后,体温下降,白细胞 恢复正常,即提示可实行序贯治疗。)
表 抗微生物药在妊娠期应用时的危险性分类
FDA分类
A.在孕妇中研究证实无 危险性(可安全使用)
抗微生物药
B.动物中研究无危险 性,但人类研究资料 不充分,或对动物有 毒性,但人类研究无 危险性(有明确指 征时慎用)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 氨曲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 、 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 磷霉素、两性霉素B、特比萘 芬、利福布丁、乙胺丁醇、甲硝 唑、呋喃妥因
可应用,按原治疗量 或略减量
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表 肾功能减退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续表1)
抗菌药物
青霉素类(羧苄西林、阿洛西林)、 头孢菌素类(头孢唑啉、头孢噻吩、 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呋辛 头孢西丁、头孢他啶、头孢唑肟 头孢噻肟、头孢吡肟)、氨曲南、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 氟喹诺酮类(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 加替沙星、环丙沙星) 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吡嗪酰胺
抗菌药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五)抗菌药的使用应严加控制或尽量避免的情况 1.抗菌药的预防性应用必须有明确的指征 2.尽量避免抗菌药的局部应用 3.联合应用抗菌药应有明确指征 4.选用适当的给药方案和疗程 5.应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奎宁、乙硫异烟胺、利巴韦林
抗菌药物的序贯疗法
1.概念:指对急性或中、重度感染而住院 的病人,先胃肠外给予(一般为静脉给药 )抗菌药物,等到临床症状或体征有明显 改善后(一般为3~5d),及时改为口服抗菌 药物。
抗菌药物的序贯疗法
2.转换时机 第一阶段:治疗最初 第二阶段:治疗好转 (静脉给药48~72h后,体温下降,白细胞 恢复正常,即提示可实行序贯治疗。)
表 抗微生物药在妊娠期应用时的危险性分类
FDA分类
A.在孕妇中研究证实无 危险性(可安全使用)
抗微生物药
B.动物中研究无危险 性,但人类研究资料 不充分,或对动物有 毒性,但人类研究无 危险性(有明确指 征时慎用)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 氨曲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 、 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 磷霉素、两性霉素B、特比萘 芬、利福布丁、乙胺丁醇、甲硝 唑、呋喃妥因
可应用,按原治疗量 或略减量
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表 肾功能减退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续表1)
抗菌药物
青霉素类(羧苄西林、阿洛西林)、 头孢菌素类(头孢唑啉、头孢噻吩、 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呋辛 头孢西丁、头孢他啶、头孢唑肟 头孢噻肟、头孢吡肟)、氨曲南、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 氟喹诺酮类(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 加替沙星、环丙沙星) 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吡嗪酰胺
抗菌药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五)抗菌药的使用应严加控制或尽量避免的情况 1.抗菌药的预防性应用必须有明确的指征 2.尽量避免抗菌药的局部应用 3.联合应用抗菌药应有明确指征 4.选用适当的给药方案和疗程 5.应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PPT课件
抗厌氧菌
03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
1. 准确诊断,合理选药:根据患者的病情、感染部位和可能的病原 体,选择最合适的抗菌药物。2. 剂量适当,疗程合理:根据患者的 年龄、体重、病情等调整剂量,并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病原体类 型确定疗程。3. 联合用药,谨慎换药:在需要的情况下联合使用抗 菌药物,并避免频繁更换药物。4. 观察疗效,及时调整:密切观察 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5. 预防滥用,注意耐药性: 避免不必要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THANKS
谢谢大家!
05
如何避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如何避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1. 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和教育,提 高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水平。2. 实施严格的抗 菌药物管理制度,包括处方审核、药品库存 管理等。3. 对患者进行宣传教育,提高患者 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认识和依从性。4. 开 展耐药性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掌握耐药 性的发生和发展趋势。5. 鼓励研发新型抗菌 药物和其他替代治疗方法,以应对耐药性的 挑战。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课件框 架)
目的:提高疗效并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汇报人: 2023-11-10
目录
• 什么是抗菌药物 • 抗菌药物的种类 •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 •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现象 • 如何避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引言
尊敬的各位听众,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一个重要的话题: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在医疗领域, 抗菌药物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近年来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已经引发了严重的公
共卫生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了解并遵循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原则。
抗菌药物的合理运用课件
⑶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含棒酸、舒巴坦、他唑巴 坦等。
棒酸(克拉维酸)、舒巴坦(青霉烷砜)、 他唑巴坦均为不可逆的竞争性β-内酰胺酶抑制 剂,本身抗菌活性低,但对多种β-内酰胺酶具
有强大抑制作用。
•抗菌药物的合理运用
•10
㈡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1.抗菌作用机理: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 2.种类与用法:含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
•抗菌药物的合理运用
•16
㈤ 喹诺酮类
1.作用机理:作用于细菌的DNA旋转酶,干扰 DNA合成。
2.氟喹诺酮抗菌谱:广,G-菌、G+菌均有较强 抗菌活性,但对厌氧菌疗效较差。司帕沙星 对G-菌活性与环丙沙星相似,但对MRSA、 支原体、衣原体、结核分支杆菌的抗菌活性 强。
•抗菌药物的合理运用
•17
•抗菌药物的合理运用
•25
四、抗菌药物的联合疗法
㈠适应证:
1.病因不明的严重感染: 2.混合感染: 3.联合用药可以使毒性较大药物的剂量得以减少。 4.较长期用药细菌有产生耐药可能者,如抗结核治疗
INH+RFP+SM+PZA。
•抗菌药物的合理运用
•26
㈣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注意事项
⑴应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避免同类药物合用; ⑵可能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如一代头孢+氨基糖苷类
•抗菌药物的合理运用
•28
2.改变抗生素靶位蛋白,降低和抗生素的亲和力。如 MRSA产生PBP2α取代PBPs从而产生耐药。
3.细菌改变细胞外膜的通透性,阻止抗生素的进入。如 绿脓杆菌,占5%。
4.细菌将抗生素主动外排出细胞外,如绿脓杆菌。 5.细菌表面藻酸盐聚集形成生物膜,如绿脓杆菌。
•抗菌药物的合理运用
棒酸(克拉维酸)、舒巴坦(青霉烷砜)、 他唑巴坦均为不可逆的竞争性β-内酰胺酶抑制 剂,本身抗菌活性低,但对多种β-内酰胺酶具
有强大抑制作用。
•抗菌药物的合理运用
•10
㈡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1.抗菌作用机理: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 2.种类与用法:含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
•抗菌药物的合理运用
•16
㈤ 喹诺酮类
1.作用机理:作用于细菌的DNA旋转酶,干扰 DNA合成。
2.氟喹诺酮抗菌谱:广,G-菌、G+菌均有较强 抗菌活性,但对厌氧菌疗效较差。司帕沙星 对G-菌活性与环丙沙星相似,但对MRSA、 支原体、衣原体、结核分支杆菌的抗菌活性 强。
•抗菌药物的合理运用
•17
•抗菌药物的合理运用
•25
四、抗菌药物的联合疗法
㈠适应证:
1.病因不明的严重感染: 2.混合感染: 3.联合用药可以使毒性较大药物的剂量得以减少。 4.较长期用药细菌有产生耐药可能者,如抗结核治疗
INH+RFP+SM+PZA。
•抗菌药物的合理运用
•26
㈣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注意事项
⑴应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避免同类药物合用; ⑵可能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如一代头孢+氨基糖苷类
•抗菌药物的合理运用
•28
2.改变抗生素靶位蛋白,降低和抗生素的亲和力。如 MRSA产生PBP2α取代PBPs从而产生耐药。
3.细菌改变细胞外膜的通透性,阻止抗生素的进入。如 绿脓杆菌,占5%。
4.细菌将抗生素主动外排出细胞外,如绿脓杆菌。 5.细菌表面藻酸盐聚集形成生物膜,如绿脓杆菌。
•抗菌药物的合理运用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PPT医学课件
特点:广谱 、对绿脓杆菌有 效 、不耐酸、不耐酶。
主要用于绿脓杆菌感染,也 用于其他G-杆菌感染。
14
抗G-杆菌 的青霉素
• 美西林 • 匹美西林 • 替莫西林
特点:主要作用于G-杆菌, 对肠杆菌科细菌作用较强。
15
(二)头孢菌素(cephalosporins)
第一代:头孢噻吩、头孢氨苄、头孢唑啉 第二代:头孢孟多、头孢呋辛、头孢克洛 第三代:头孢他定、头孢曲松、
4
(三) 药敏试验 测定抗菌药物在体外对病原微生物有无抗菌作用 的方法,称为药物敏感试验,简称药敏试验。 最低抑菌浓度(MIC):药物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 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MBC):药物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 菌的最低浓度。 药物常用量时达到的平均血药浓度超过MIC的5倍 以上,为高度敏感;相当于或略高于MIC为中度敏 感;低于MIC为耐药。
36
神经肌肉阻断作用
引起神经肌肉麻痹, 严重可致呼吸停止 机制:与突触前膜钙结合部位结合,阻 止 钙离子参与乙酰胆碱的释放。可用 新斯的 明治疗。 肾功能↓、Ca2+ ↓、肌松药、重症肌无 力可诱发或加重症状。
37
过敏反应
1~30% 较少见, 发生率:新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 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
呋塞米、依他尼酸及甘露醇等合用,避免与 能掩盖其耳毒性的苯海拉明、美克洛嗪、布 可立嗪等抗组胺药合用。 2.注意耳鸣、眩晕等早期症状 3.检查高频音听电图、眼震颤电图 4.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监测血药浓度
35
肾毒性 发生率: 新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链霉素
年老、剂量过高以及合用两性霉素B、 杆菌肽、头孢噻吩、环丝氨酸、多粘菌 素B或万古霉素可增加肾毒性的发生。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PPT医学课件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严格掌握适应症
在使用抗菌药物前,应 充分了解其适应症,避
免不必要的用药。
遵循医嘱
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抗 菌药物,不要自行增减 剂量或更改用药方式。
观察不良反应
在使用抗菌药物过程中 ,应密切观察可能出现 的不良反应,及时向医
生报告。
合理停药
一旦症状得到控制,应 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停药 ,避免突然停药导致病
单一用药
在病原体明确且敏感药物单一的情况 下,应尽量使用单一抗菌药物治疗。
联合用药
对于严重感染或病原体不明的复杂感 染,可以考虑联合使用抗菌药物。但 需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产 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
CHAPTER 03
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耐药性的产生与传播
1 2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不规范地使用抗菌药物会导致病菌产生耐药性, 如长期、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或使用不当,如剂 量不足、用药时间过长等。
保抗菌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药品流通
03
对药品流通环节进行监管,防止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和滥用
现象的发生。
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培训
医务人员培训
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 药物的认知水平和用药技能。
患者教育
对患者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教育,让患者了解抗菌药物的正 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0世纪中期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逐渐增多,促使人们不断研发新 型抗菌药物。
21世纪
针对多重耐药菌的抗菌药物不断涌现,同时新型抗菌药物的作用机 制和给药方式也在不断探索中。
抗菌药物的重要性与挑战
重要性
抗菌药物在控制和治疗细菌感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挽救了无数生命。
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ppt课件
非典型 -内酰胺类
碳青霉烯类: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
单环-内酰胺类: 氨曲南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其合剂:
舒巴坦、他唑巴坦、 克拉维酸
青霉素类
➢ 窄谱青霉素(青霉素G)
特点: ①革兰阳性球菌,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 具有高度抗菌活性,肠球菌属中度敏感,对大多数革兰阴性杆 菌无效;
②不耐酸、不耐β-内酰胺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 表皮葡萄球菌对其普遍耐药,耐药率达90%~100%
血
血
肝胆
肝胆
神经、肾
轻
肾脏>美平
轻
出血
肝损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特点: 化学合成抗菌药物,快速杀菌剂。 通过抑制细菌DNA合成过程中的DNA旋转酶而发挥
杀菌作用 抗菌谱广,对G-、G+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尤其对G-菌,部分品种对厌氧菌、分枝杆菌、军 团菌、支原体、衣原体亦有作用。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免疫缺陷者感染。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 对多数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是对产ESBLs和AmpC酶菌株
感染疗效最佳的品种,对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洋葱假单 胞菌、MRSA、肠球菌效果不佳
➢ 较易引起二重感染。 ➢ 泰能可引起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不宜用于中枢
神经系统感染,帕尼培南倍他米隆、美罗培南可用于3个 月以上的细菌性脑膜炎患者
青霉素类
➢ 广谱半合成青霉素—无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 对不产酶的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
形杆菌、伤寒沙门菌属等部分革兰阴性杆菌具抗 菌活性;对铜绿假单胞菌、沙雷菌、克雷伯菌属、 不动杆菌属等耐药; 阿莫西林在胆道、肺组织、尿路的浓度较高,用 于治疗胆囊炎、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抗幽 门螺旋杆菌,用于溃疡病的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浓度 效应
PK/PD模型中各部分的关系
PK 剂 量 → 浓 度 -时 间
PD 浓度→效应
时间
浓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P K /P D 剂 量 → 效 应 -时 间
效应
时间
PK / PD parameters
(μg/mL) BC Cmax
Cmax / MIC
MIC
AUC
AUC / MIC
Time above MIC
‘hour
抗菌药物
RESISTANCE
PHARMACOKINETICS
PHARMACODYNAMICS
细菌
ADR INFECTION
IMMUNITY
人体
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不同之处在于其作用靶点不是人体的组织器官,而是致病菌,药物-人体-致病菌是 确定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三要素,药代动力学(PK)与药效动力学(PD)是决定三要素相互关系的重要依据。
抗菌药物的PK/PD理 论简介
剂
血
感染
生
量
清
物
用
浓
部位
效
法
度
浓度
应
Pharmacokinetics 药动学
Pharmacodynamics 药效学
抗菌药物的药动学与药效学
抗菌药物的体内过程
药物吸收 选择给药途径
血药浓度、感染部位、感染程度
药物分布 分子大小、血浆蛋白结合率、极 性(脂溶性、水溶性)
1、浓度依赖性药物
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酮内酯类、两性霉素B等。 其对致病菌的杀菌作用取决于峰浓度,而与作用时间 关系不密切。可以通过提高Cmax来提高临床疗效,但Cmax不 能超过最低毒性剂量,对于治疗窗比较窄的氨基糖苷类药 物尤应注意。 用于评价浓度性药物杀菌作用的参数主要有: SBA(血清杀菌活性) FBA AUC0-24/MIC(AUIC) Cmax/MIC等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概述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关于做好201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卫办医函〔2014〕300号 一、持续巩固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工作
加大门诊、急诊抗菌药物静脉使用管理力 度。
二、注重提高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抗 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与药动学 三、细菌的耐药性 四、抗菌药物的分类 五、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六、抗菌药物的相互作用 七、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损伤细菌细胞膜,破坏其屏障作用
多肽类(万古霉素、多粘菌素) 多烯类(两性霉素、制霉菌素、咪康唑等)
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菌丧失生长繁殖的物质基础
氨基糖苷类、四环素、氯霉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等
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阻碍遗传信息的复制,
喹诺酮类、利福平
其他
抑制细菌叶酸代谢(TMP) 抑制结核环脂酸的合成(异烟肼、乙硫异烟肼)
AUIC
指给药24h内的AUC与MIC比值 氟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药物对G-杆菌 的AUIC应至少125 SIT -1 h ,对G+球菌则为 30 SIT-1h。
(SIT:serum inhibitory titre)
药物代谢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 脂溶性高的药物转化为水溶性物质而易于排出,(氧
化、还原、水解与结合)
药物排泄
经肾脏和胆道排泄是抗菌药的重要排泄途径 非脂溶性药物在体内不被代谢,以原形药经尿排出
抗生素后效应(PAE)
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s, PAE)系 指细菌与抗菌药物短暂接触,当药物清除后,细 菌生长仍然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是抗菌药物对 其作用靶细菌特有的效应。
PLAE是抗生素在体内PAE时间较长的 主要机制。
Craig WA. Eur J Clin Microbils Infect Dis, 1993;12 (Suppl 1): 6-8
MPC-防细菌变异浓度
MPC(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 药物的临界浓度值,高于该值,选择性耐药的
变异菌株增殖发生率很小 实验表明MPC通常高于MIC 4-8倍 应用MPC值,能预测在达到根除感染目的同时,
兼顾防止耐药性的产生
Joseph M.Blondeau et al.Antimicro.Agents and Chemotherapy,Feb.2001,p.433-438
血清或组织中药物浓度
过去对PK与PD多是分割看待,近年来国外关于PK/PD研究工作已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抗菌药物PK/ PD理论成为临床优化给药方案的重要依据。
一、抗菌药物概述
抗菌药物
定义:系指具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的各种抗 生素、磺胺药、异烟肼、咪唑类、硝咪唑类、喹诺酮类、 呋喃类等化学药物。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定义:
抗生素药代学/药效学关系分类
根据抗菌药物抗菌作用与血药浓度或作用时间的 相关性,大致可将其分为三类: 浓度依赖性:抗生素杀菌作用与临床效果与药 物浓度相关 。 时间依赖性:抗生素的杀菌作用随抗生素作用 时间增加而增加。 与时间有关但半衰期或PAE较长:
此种分类也为不同药物依据PK/PD参数设计给药 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PAE的机理可能因药物清除后,药物在细菌靶 位仍长时间结合,而致细菌非致死性损伤、恢复 再生长时间延迟所致。
抗生素后促白细胞效应(PLAE)
指细菌与抗菌药物短暂接触后,产生 非致死性损伤,由于细菌形态改变,可增 加吞噬细胞的识别、趋化和吞噬作用,从 而产生抗菌药物与吞噬细胞协同杀菌效应, 使细菌恢复再生长时间延长。
MPC-防细菌变异浓度 (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MPC)
MPC MSW
MIC
服药后时间
抗菌药物治疗时,当治疗药物浓度高于MPC,不仅可以治疗成功,而且不 会出现耐药突变;药物浓度低于MIC,自然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成功,但也不 会选择耐药菌株。但药物浓度如果在突变选择窗内,即使临床治疗成功,也将 可能出现耐药突变。
本办法所指抗菌药物,主要包括治疗细菌、支原体、 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 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不包括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和寄 生虫病的治疗药物。
二、抗菌药物的作用 机制与药动学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根据主要作用靶位不同,作用机制可分为:
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菌不能生长繁殖
β-内酰胺类、磷霉素、杆菌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