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和肝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坏死后性肝硬化
2)光镜: ① 假小叶大小不等 ② 纤维间隔宽、且宽窄不一, 小胆管↑,炎细胞↑↑
坏死后性肝硬化(Masson染色)
坏死后性肝硬化
门脉性肝硬化与坏死后性肝硬化病变不同
门脉性
坏死 后性
结节
纤维 间隔
小、大小 较一致
大、大小 不一致
薄、均匀 宽、不一
肝细胞 变性坏死


新生小 胆管
4.分类:
按病因分类:病毒性、酒精性、 胆汁性、隐源性
按形态分类:小结节(<3mm)、 大结节(>3mm)、 大小结节混合型 不完全分割型
我国常用:病因+病变: 门脉性、坏死后性、胆汁性、 淤血性、寄生虫性、色素性
注:门脉性最常见,其次为坏死后性。
一、门脉性肝硬化
(一) 病变
1.肉眼观
早中期:体积正常或略增大 质地 稍硬
1)脾大 2)胃肠淤血、水肿 3)腹水 4①)侧门支静脉循高环压形成
②低蛋白血症 ③钠、水潴留
门门脉脉高高压压症症
4)侧支循环形成
难点
① 食管下段静脉丛
② 直肠静脉(痔静脉)丛
③ 脐周静脉网
◆胃冠状静脉→ 食道下段静脉→奇静 脉→上腔静脉 合并:
食道下静脉曲张→破 裂、大呕血→死因
门 静 脉 循 环
正 常 肝 镜 下
()
正常肝小叶
中央静脉: 一个、位于中央
肝细胞索: 放射状排列
细胞正常
假小叶
偏、多、无 排列紊乱 细胞脂肪变、坏死或结 节状再生(核大、双核)
汇管区: 位于小叶间
可见于小叶内
(2) 纤维间隔:较薄且均匀;见新生小胆管 假胆管:来源于胆管上皮, 无腔。淋巴细胞、单核、浆 细胞浸润
炎细胞
汇管区 集中
+
+
-
++
++
+
结局
坏死后性肝硬化因肝细胞坏死较严重,病 程较短,故肝功能障碍较门脉性肝硬化重而且 出现较早,但门脉高压较轻而且出现较晚。此 外,其癌变率也较高。
三、 胆汁性肝硬化
概念:因胆道阻塞淤胆所致。分继发与原发,原 发极少见。
1.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病因:胆道结石、炎症、肿瘤、先天闭锁等。 完全闭锁6个月即可引起。
第十节 肝硬化(liver cirrhosis)
概述
1.概念: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变 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肝细胞的结节状再 生,三者反复交替进行,导致肝小叶结构和 血液循环被破坏和改建,致肝缩小、变形、 变硬而形成肝硬变。
2.病因 1)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硬化中 HBsAg阳性率76.7%;慢性丙型 肝炎20-30%发展为肝硬化。
假小叶
(二)临床病理联系
1.门脉高压症(portacl hypertension)
正常门静脉压: 0.93~1.33KPa
门静脉高压:
2.5KPa
正常肝内血液循环
肝动脉
小叶间动脉
门静脉
小叶间静脉
中央 小叶下 体
肝窦 静脉 静脉


(1)原 因
① 假小叶形成 肝纤维化

肝细胞 索紊乱
压迫小叶下静脉(窦后) 中央静脉→
晚期:体积↓,重量↓,硬度↑ 表面:小结节状或颗粒状 切 面 : 圆 或 类 圆 结 节 <1.0cm , 大 小
较一致;周围由灰白色条索状纤 维组织包绕
正常肝与硬化肝
2.镜下观
(1) 假小叶(Pseudolobule): 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广泛增生纤维组织 将肝细胞再生结节分割包绕形成大小不等、圆 或椭圆形肝细胞团。
病理:早期肝大、表面平滑或细颗粒,深绿或 绿褐色 切面结节小、纤维间隔细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镜下: (1)肝细胞羽毛状坏死 (2)毛细胆管淤胆
破裂可形成“胆汁湖” (3)假小叶分割不太明显
(纤维组织增生、硬化 较门脉性和坏死后性肝硬化 轻)

(一)原因 (二)临床表现

窦性阻塞 窦后压迫 侧食窦支道前循静吻环脉合有三怒症张状,, 腹壁浅脉见显露, 痔脉扩张成痔疮, 腹水形成脾肿大, 胃肠淤血消不良。
2.肝功能不全 1)雌激素灭活↓睾
丸萎缩,男子乳腺发育。 蜘蛛痣 肝掌:雌激
素↑→小动脉末梢扩张
3)出血倾向:肝脏
合成凝血因子↓脾功能亢进破坏 血小板→鼻、牙龈、皮下出血
4)肝细胞性黄疸:晚期→ 肝细胞坏死、胆汁淤积
5)肝性脑病(肝昏迷): 肠含氮物在肝解毒↓→氨中毒
侧支循环→有毒物直接→ 脑神经精神综合征
(三)结局
早期:病变相对静止或减轻. 晚期:预后差,可合并
出血 感染 肝性脑病 肝癌
二、坏死后性肝硬变
postnecrotic cirrhosis
相当于大结节或大小结节混合型肝硬变。
食 道 下 段 静 脉 丛
◆肠系膜下静脉 →直肠上静脉→直肠静 脉丛→直肠下静脉→髂 静脉→下腔静脉
合并: 静脉丛曲张形成
痔核破裂→便血、贫血
直 肠 静 脉 丛
◆脐静脉→腹壁静脉→上、下腔静脉 → 脐 周静脉网→曲张“海蛇头”
“海蛇头” (caput medusae)
脐 周 静 脉 网
2)慢性酒精中毒: 西方国家主要原因、占60-70%
3)血吸虫病 4)肝内外胆汁淤滞 5)药物及毒物中毒
3.发生机制 肝硬化的大量胶原产生于窦状隙
(Disse腔)的贮脂细胞(Ito细胞) 1) 炎细胞→TNF-α、IL-1、IL-6、TGF- β
→肝贮脂细胞 2) Kupffer细胞、内皮细胞、肝细胞、
肝窦受压(窦性)
→ 门脉回流受阻
门脉高压症
窦性阻塞 窦后压迫
肝小叶
窦前性阻塞 肝动脉 ↓
小叶间动脉(营养血管,压力高) ↓ 异常吻合支
门静脉→小叶间静脉(机能血管,压力低) ↓
门脉压↑
门门脉脉高高压压症症
窦性阻塞 窦后压迫 窦前吻合
门 静 脉 主 要 属 支
门门脉脉高高压压症症
(2)临床表现
肝实质大片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肝细胞再生
1. 病因 1)病毒性肝炎:
主要乙、丙型亚急性重型肝炎 戊型肝炎妊妇多为重型爆发型肝炎 →坏死后性肝硬化 2)药物中毒:中毒性肝坏死
2. 病理变化 1)肉眼
小、轻、硬,表面结节大小不等, 直径在0.5-6cm ,肝变形 切面:结节由较宽大的纤维条索包绕
坏死后性肝硬化
胆管上皮细胞→细胞因子→肝贮脂细胞 3) 毒素对肝贮脂细胞的直接刺激
贮脂细胞与肝硬化
肝细胞变性、坏死 ↓
肝细胞再生+胶原纤维↑ ↓
贮脂细胞→ 纤维母细胞
Ⅰ、Ⅲ型胶原纤维
(肝星状C) 肌纤维母细胞
网状支架塌陷→网状纤维融合(无细胞硬化)
→肝纤维化(纤维条索未形成间隔而ຫໍສະໝຸດ Baidu建小叶结构)
↓ 纤维间隔→小叶结构循环被改建→肝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