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位胸片常规摄片质量检查记录单
医院放射科制度

放射科工作任务1、承担门诊、住院的常规摄影、透视、特殊检查、特殊造影工作,满足临床请检要求并确保检查诊断的准确性。
2 、承担保健、体检和抢救的放射检查任务。
3 、承担院内外的临床诊断会诊和接受下级医院技术检查和会诊。
4 、充分利用和改进(造)现有设备开展新技术、新检查项目和方法。
5 、开展的专业工作应符合自治区卫生厅规定的业务项目要求。
1 、承担医学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临床和放射技术教学。
2 、接受医学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实习教学和进修生教学带教培训工作。
3 、承担下级医院的放射诊断和放射技术的专业教学和辅导。
指导下级医院的业务开展和提高。
1 、开展新的影像技术和诊断的方法学研究及设备的技术革新。
2 、引进国内外的最先进技术,配合临床进行专题放射检查诊断方法的研究。
3 、进行特殊投照方法的研究和设备改造的技术革新。
4 、放射诊断与放射技术(治疗)应按专业严格分工。
放射科质控组人员工作任务一、诊断人员1、在科主任或者组长领导下,根据临床请检要求从事透视、造影、X 平片的诊断和介入治疗工作,规范地书写诊断报告,定期进行阳性率、诊断符合率、摄片甲片率的查对。
2 、及时报告急诊放射检查诊断,配合临床进行特殊造影和放射检查中的抢救工作。
3、遵守各种检查操作规程,正确操作机器,并负有对机器的维护保养责任,接受专机负责人员对使用操作上的指导和监督。
4 、进行放射诊断专业的带教培训工作及参加科研工作。
5 、完成科主任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技术人员1、在科主任或者组长领导下,根据临床请检进行常规和特殊摄影工作,配合诊断人员进行特殊造影检查和介入治疗的机器操作,确保摄影质量。
2 、配合临床进行应急抢救工作。
3、遵守各种检查操作规程,正确操作机器,并负有对机器正常运转所需的时常性保养,辅导和监督非专机操作人员使用机器的责任。
4 、负责放射技术专业带教、培训工作,进行科研和技术革新。
5、物理机械人员负有全面的机器设备安装、故障检修、定期维护保养和稳定性检测工作;并负有全面对机器使用指导和监督之责任。
3.2.2.2.1放射科摄片质量控制督查记录单

照射野大小合适:被检部位影像全部在照片上显示,但不应过多包含非检查部四肢长骨应至少包括1个邻近关节;肋骨应包括第1或第12肋骨。
7
无体外伪影,无呼吸伪影
5
总分
100
评片(注明一、二、三级片)
注:10份片子要求包括四肢、胸部、脊柱各3份五官1份。
影像层次
15
层次分明:参照《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中放射科技术质量标准。
15
技术操作
35
X线照片标识,左右标志正确,检查号、检查日期、检查医院、被检者姓名、性别、年龄、图像放大比例或比例尺等信息完整
10
各部位的图像显示具有全科室统一的窗位窗宽要求。
5
数字
图
像
照《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中放射科技术质量标准。组织影像应符合正常的解剖投影,无失真。
10
X线照片满足影像诊断要求
5
影像密度
20
数字
图
像
密度合适:(照片中诊断密度范围控制在0.25-2.0之间)。
10
图像放大比例一致:正位片与侧位片或斜位片放大比例一致。同一部位不同时间摄片放大比例一致。成人胸片放大比例不小于65%。整体画面布局美观,影像无失真变形。胶片无污片、划片、粘片、指纹。
10
放射科摄片质量、图像质量控制评价督查记录单
(无极县中医院1212年12月)
评片总数
一级片
二级片
三级片
10份
百分率
10份合计得分数
本项目平均分
X光号
督查内容和分值
检查体位和范围
30
体位选择符合检查需要
5
检查范围应该包括重点检查脏器的全部,包括上下左右全部边缘
10
放射质量控制标准

放射质量控制标准和评价办法一、放射学科组建的基本要求1、从事放射诊断及投照人员素质要求:放射诊断医师必须为本专业或者临床专业大中专毕业,经过临床及本专业培训(1年以上),且要求有医师执照及执业注册证书方可从事放射诊断医师工作,技术投照人员原则上要求为本专业毕业人员,特殊情况医学相关专业人员经过专业培训(1年以上)如能胜任工作可适当放宽;三级医院必须有副主任及副主任以上职称的诊断医师和主管技师及主管技师以上的技术人员。
CT或MRI诊断医生和技术员必须有相应的上岗证;开展CT或MRI检查,根据病情,需要增强者,必须开展增强扫描,并要求有相应的抢救设备及抢救程序。
CT或MRI开诊时相应的医生及技术员必须在上级或同级医院进修学习半年以上,并有进修合格证2、仪器设备及场地要求:放射设备要求如下:三级医院:①全身各部位透视、摄影应备有多台普通拍片机,CT断层设备、移动式床旁拍片机;②能开展胃肠道、胆道及泌尿系造影:应备有多功能胃肠机;③应配备PACS系统,实现临床、医技资源共享。
④能开展大血管造影技术及介入性放射技术:应备有大型心血管检查专用X光机及其他辅助设备,如高压注射器、快速换片机或快速数字化采集处理设备。
二级医院:①全身各部位摄影:应备有多台普通拍片机;②胃肠道造影、胆道及泌尿系造影设备,应备有胃肠造影专用X线机;③透视设备:应备有X线透视机。
一级医院:①全身各部位摄影:应备有多功能拍片机;②透视X线机。
机房及机房要求:根据放射防护要求:100mA及100mA 下X线机机房面积应大于25m2,100mA 以上X线机房应大于36m2,双机头X线机房应以两台X线机作要求,机头距墙体距离应大于2m,带有多功能床及其他附属设备,如快速换片机,高压注射器等,应适当扩大机房面积,机房内不应有非相关家具及器物,机房四周X线防护应大于0.5mmPb当量,控制室面积应能满足日常工作及机器维护要求,周边防护应大于1mmPb当量。
体检胸片报告单模板

体检胸片报告单模板
胸片概述
胸片是指通过X射线拍摄胸部影像的检查方法,可以用来检测肺结核、肺癌、
肺气肿等肺部疾病。
胸片检查非常简单,只要向X光机摆出正确的姿势,拍摄完
整的胸部影像即可。
胸片检查结果
检查结论
根据本次的胸片检查结果,结论是:正常。
前后对比
如果您曾经进行过胸部X光检查,和当前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相对应的影像
已无明显改变。
如果您第一次进行胸片检查,建议外科医师重复评估。
检查所见
肺部
•双肺纹理清晰,肺纹理分布均匀,未见明显实性及空洞性病灶或结节,肺野内未见阴影增浓。
胸膜
•双侧胸膜及肋间隙清晰,未见胸水。
心脏
•心影大小、形态、位置正常,心包未见积液。
膈肌
•双侧膈肌完整,未见积气、积液。
纵隔
•纵隔居中,纵隔器官大小、形态正常,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
检查建议
本次检查结果正常,建议接受医生的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安排,同时注意保持良
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注意事项
•需穿戴宽松衣物或者更衣服装。
•请务必告知您的主治医生和技术人员过往的症状史、药物使用史等病史信息。
•检查过程中需要全程配合技术人员的指引,保持充分的呼吸和稳定的体位。
•妊娠期或者怀疑已经患有胸部疾病的人,请在医师指引下进行检查。
结束语
胸片检查是一项简单而安全的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及早发现一些肺部疾病。
本报告单的结果仅供参考,如有疑问和问题,敬请及时向医生咨询。
胸部正位摄影与质量控制

胸部仰卧前后位摄影
摄片目的:检查病重不能站立的成人及幼儿患者, 也适用于床边摄影。 摄影体位:影像接收器(image receptor,IR)置于摄影台/病床上, 患者卧位,背部靠紧IR,身体正中面或脊柱对IR中线,头稍后仰,两肘弯 曲,手背放于髋部,两肩尽量内转,锁骨放平,IR上缘超出两肩约平下 颌。幼儿双臂拉向上举。 中心线:对准第6胸椎,与IR垂直。 屏气方式: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照片显示:同站立前后位片,但膈肌位置较高。
24
胸部后前位影像质量的综合评价
(四)受检者剂量标准
成年人标准体型受检者的体表入射剂量
≤
0.3mGy
易被忽视
25
参考文献
1.数字X线摄影检查技术专家共识(2016年7月第50卷第7期)
2.放射诊断质量控制标准 (2000-2002)上海放射诊断质控中心
3.《X线摄影学》孟代英主编 山东省卫生厅1984年出版 4.《医用影像设备(CT/MR/DSA)成像原理与临床应用》 石明国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版 5.《2017年放射医学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 6.《医学影象检查技术》孙存杰 周学军 主编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版
13
正位胸片常规摄片质量控制标准
(二) 二级片标准 按一级片标准,其中有一项不符合要求,但基本不影响诊断,总体观察分析不 够一级片标准者。
(三) 三级片标准 按一级片标准,其中有两项不符合要求,但基本不影响诊断,总体分析不够一 级片标准者。
(四) 废片标准 不符合前述各项要求,无法作出放射诊断者。
5
胸部后前位(立位)摄影
★ 胸部后前位(立位)--胸部常规 摄影体位:受检者面向摄片架站立,双足分开,胸前部紧贴摄片架,双 手内旋,手背放于两侧髂骨上,两肩放平,两侧上臂尽量内转。胸部正中 矢状面垂直摄片架中线并重合。照射野上缘包括肩峰,下缘包括肋膈角。 中心线:对准两侧肩胛下角连线中点(T6水平),垂直探测器入射。 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摄影距离(源—像距即SID):180cm 照片显示:胸部正位影像。两侧胸廓、 肺野、肋膈角都能清晰显示。 心脏正位:①摄影距离:200cm ②中心线:剑突 ③平静呼吸下屏气 焦点选择:大焦点
CT常规摄片质量检查记录单

CT常规摄片质量检查记录单编号:CT-QC-001检查日期:(日期)一、基本信息1.检查人员:(姓名、部门)2.检查设备:(设备型号、出厂编号、使用年限)3.检查科室:(科室名称)二、检查内容及要求1.检查项目:a.曝光条件:检查片曝光密度是否符合要求,曝光时间是否合理,曝光电流是否稳定。
b.图像几何:检查片是否有拉伸、修正、变形等情况。
c.图像噪声:检查片是否有明显噪声干扰。
d.对比度:检查片的对比度是否合理。
e.分辨力:检查片的细节清晰度。
f.辐射剂量:检查片的辐射剂量是否在安全范围内。
2.检查要求:a.曝光条件:曝光密度应在0.25至2.5之间,曝光时间应符合临床需要,曝光电流应保持稳定。
b.图像几何:片被折叠、皱褶、撕裂等不允许出现,不得修正或经过任何处理。
c.图像噪声:噪声应尽量降到最低。
d.对比度:对比度应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e.分辨力:细节应清晰可见,不得出现模糊、模糊等情况。
f.辐射剂量:辐射剂量应符合国家与地区规定的安全标准。
三、检查结果及处理1.检查结果说明:a.曝光条件:记录曝光密度、曝光时间、曝光电流的检查结果。
b.图像几何:描述片是否存在拉伸、修正、变形等情况。
c.图像噪声:记录噪声情况。
d.对比度:记录对比度情况。
e.分辨力:描述细节是否清晰可见。
f.辐射剂量:记录辐射剂量是否在安全范围内。
2.处理方式:a.曝光条件:如曝光密度不满足要求,应重新调整设备的曝光参数。
b.图像几何:如片存在拉伸、修正、变形等情况,应重新拍摄。
c.图像噪声:如噪声干扰严重,应检查设备的噪声处理功能是否正常,如有需要可以清洗探测器。
d.对比度:如对比度不合理,应重新调整设备的对比度参数。
e.分辨力:如细节不清晰,应重新调整设备的分辨率参数。
f.辐射剂量:如辐射剂量过高,应检查设备的辐射剂量控制是否正常,可以选择降低扫描技术参数。
四、检查记录(根据实际情况记录检查结果)五、质量控制总结1.本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结果:(记录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结果)2.本次检查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分析检查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3.后续质控计划:(根据检查结果制定后续质控计划)六、签名确认检查人员:日期:。
胸片肺癌报告单

胸片肺癌报告单
背景介绍
胸片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检查方法,用于检测胸部疾病,包括肺癌。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可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胸片肺癌报告单是医生根据胸片结果编写的一份报告,用于记录肺部异常情况和可能的肺癌征象,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决策。
报告单内容
1. 患者信息
•姓名:
•性别:
•年龄:
•就诊日期:
2. 影像描述
•胸部正位片/侧位片
•影像质量评价
•肺野透明度
•肺纹理
•胸膜
•肺门
•支气管
•胸廓
3. 结论
根据对胸片的分析和评估,结论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肺部正常,未见异常征象
•可能存在肺部病变,建议进一步检查(如CT扫描)
•存在肺部结节/肿块,需要进一步评估
•可能存在肺部感染,建议适当治疗
•其他异常情况,具体建议请咨询医生
4. 医生建议
根据胸片结果,医生可能给出以下建议:
•进一步检查,如CT扫描、MRI等
•血液检查,如肿瘤标志物检测
•空气动力学测试,如肺功能检查
•肺活检,以明确病变性质和诊断肺癌
•密切随访,定期进行胸片复查
结论
胸片肺癌报告单是医生根据胸片结果编写的一份报告,用于记录肺部异常情况
和可能的肺癌征象。
通过胸片肺癌报告单的分析和评估,医生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对于患者来说,定期进行胸片检查是早期发现肺癌的重要手段,及早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因此,胸片肺癌报告单在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请患者按医生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以确保身体健康。
胸片检查报告单

胸片检查报告单
患者信息
•姓名:XXX
•性别:XX
•年龄:XX岁
•住院号:XXX
•检查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检查结果
根据本次胸片检查,以下是对患者胸部的评估和诊断:
1.胸廓形态:
–胸廓对称,形态正常。
2.肺野透明度:
–双肺纹理分布均匀,肺野通透度正常。
3.胸腔积液:
–未见胸腔积液。
4.胸膜:
–胸膜平滑,未见胸膜增厚、胸膜钙化等异常现象。
5.肺门影:
–肺门影形态正常,未见肺门增大、肿块或淋巴结增生。
6.肺血管纹理:
–双肺血管纹理呈现分支状,分布均匀。
7.支气管:
–双侧主支气管无明显异常。
8.膈肌:
–双侧膈肌活动度正常,未见膈肌抬高或移位。
结论
综合以上检查结果,本次胸片评估显示患者的胸廓形态正常,肺野透明度正常,胸腔无积液,胸膜平滑,肺门影正常,双肺血管纹理分布均匀,支气管无异常,膈肌活动度正常。
综上所述,患者胸片结果显示肺部未见明显异常,建议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进一步就诊或根据需要进行其他检查。
注意事项
1.本报告只是对胸片检查的初步评估,仅供参考,最终诊断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2.如有其他相关问题,请咨询医生。
X线检查报告单模版详细

X线诊断陈述模板呼吸体系心肺未见平常两侧胸廓对称.所见骨质未见平常;两侧肺野透过度正常,未见平常密度增高影;两肺纹理清楚,无增粗.增多.变形;两肺门无增大.增浓;心影大小.形态如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两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其它:未见平常.两肺纹理增粗两侧胸廓对称.所见骨质未见平常;两侧肺野透过度正常,未见平常密度增高影;两肺纹理增粗.增多.模糊;两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心影大小.形态如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两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其它:未见平常.相符高血压病心脏转变,请结合临床.心影呈自动脉型增大,心尖部向左下增大,两侧肺野透过度稍减低;两肺纹理稍增粗.增多,模糊;两肺门稍增大.增浓,模糊;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纵隔居中.无增宽;两侧胸廓对称;所见骨质未见平常;其他:未见平常.心肺未见明显平常两侧胸廓对称.所见骨质未见平常;两侧肺野透过度正常,未见平常密度增高影;两肺纹理略增粗.增多;两肺门无增大.增浓;心影大小.形态如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两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其它:未见平常.自动脉硬化自动脉扩大.迂曲.延长,自动脉结向左凸起;两侧肺野透光度正常,未见明白实变影;两肺纹理清楚,无增粗.增多.变形;两侧肺门无增大.增浓;两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纵隔居中,心影大小.形态未见平常;其它:未见平常.自动脉粥样硬化.自动脉扩大.迂曲.延长,自动脉结向左凸起,见弧状钙化影;两侧肺野透光度正常,未见明白实变影;两肺纹理清楚,无增粗.增多.变形;两侧肺门无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锋利清楚;心影大小.形态正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所见骨质未见平常;其它:未见平常.右侧肺不张右侧肺野呈平均一致性密度增高影;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纵隔向右侧移位,右膈升高,膈影及心缘不清;左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其它:未见平常.右肺中叶分解征正位片示右下肺野见一底靠右心缘三角形密度增高影,上界清楚,下界模糊;侧位:呈底向前胸壁,尖向肺门三角形暗影;左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其它:未见平常.右侧肺不张右侧肺野呈平均一致性密度增高影;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纵隔向右侧移位,膈升高,膈影及心缘不清;左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其它:未见平常.右肺上叶肺膨张不全右上叶体积缩小,呈折扇形密度增高影;右肺门上移,程度裂外侧部上移,气管向右移;左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其它:未见平常.1.右肺下叶肺膨胀不全,2.右肺中.上叶代偿性肺气肿右下肺野见一尖端与肺门相连,基底位于膈肌之三角形密度增高影,边沿模糊,见内收肺纹理;右膈面及右心缘模糊,右中上肺野透光度加强,肺纹理稀小;侧位:右肺下叶内收呈“双翼状”密度增高影,斜裂向后移位,右膈中后部模糊;左侧肺野透过度正常,未见平常密度增高影;左肺纹理清楚,无增粗.增多.变形,肺门无增大.增浓;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宽;两侧胸廓对称.所见骨质未见平常;其它:未见平常.右肺中叶分解征正位片示右下肺野见一底靠右心缘三角形密度增高影,上界清楚,下界模糊;侧位:呈底向前胸壁,尖向肺门三角形暗影;左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其它:未见平常.左肺上叶肺膨张不全正位片见左上.中肺野内.中带见大片状密度增高影,暗影下部密度渐低,边沿模糊,气管左移,左上纵隔边沿不清;右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平常;侧位:见斜裂前移.两肺肺气肿胸廓前后径增长.肋间隙增宽,呈桶状;两肺野透过度增高,双肺纹理稀少变细;心影狭长,两膈低平,位于第11后肋处;两侧肺门稍增大.增浓; 纵隔居中.无增大;其它:未见平常.两下肺沾染两下肺纹理增多.增粗.杂乱;两下肺野见网状及小点状密度增高影及斑片状密度增高.边沿模糊影;两侧肺门影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平常.右侧包裹性液气胸右上肺野外带沿侧胸壁见一突向肺野囊状暗影,上部窄长,为透亮气体影,下部见一液平面,内侧见被紧缩肺组织之外侧缘;左肺野未见明白实变影;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其它:未见平常.右侧肺底积液右侧见假横膈征,假膈明显升高,极点外移至外1/3处,侧位:右后肋膈角变钝;仰卧位透视见,右侧肺野透过度减低,胸廓外侧部见带状密度增高影,正常膈影显示清楚;左肺野未见明白实变影;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其它:未见平常.右侧横裂叶间积液右中肺野见边沿清楚横置梭形密度增高影,侧位片示,梭形暗影相当于横裂地位,较正位所见狭长.尖利;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其它:未见平常.右侧斜裂叶间积液右侧中下肺野见边沿模糊.大片状密度增高影,侧位片示,右侧斜裂呈梭状增宽,边沿清楚;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其它:未见平常.右侧胸腔包裹性积液右下肺野外带见沿侧胸壁见一弧形凸出暗影,密度平均,边沿清楚,呈上窄下宽状.左肺野未见明白实变影;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其它:未见平常.左侧胸腔包裹性积液左下肺野外带见沿侧胸壁见一弧形凸出暗影,密度平均,边沿清楚,呈上窄下宽状.右肺野未见明白实变影;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右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其它:未见平常.右侧胸腔大量积液右侧第二肋间以下肺野见大片状密度增高暗影,上缘稍模糊,呈外高内低凹面向上弧状;左肺野未见明白实变影;纵隔向左侧移位;左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其它:未见平常.左侧胸腔大量积液.左侧第二肋间以下肺野见大片状密度增高暗影,上缘稍模糊,呈外高内低凹面向上弧状;右肺野未见明白实变影;纵隔向右侧移位;右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右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其它:未见平常.右侧胸腔少量积液.右侧肋膈角变钝,模糊;右侧余肺野未见平常;左肺野未见明白实变影;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其它:未见平常.左侧胸腔少量积液左侧肋膈角变钝,模糊;左侧余肺野未见平常;右肺野未见明白实变影;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右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其它:未见平常.右侧胸腔中等量积液右侧第3前肋间以下肺野见大片状密度增高暗影,上缘稍模糊,呈外高内低凹面向上弧状,右膈.右心缘及右中下侧胸壁被隐瞒;余肺野未见明白实变影;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其它:未见平常.左侧胸腔中等量积液左侧第3前肋间以下肺野见大片状密度增高暗影,上缘稍模糊,呈外高内低凹面向上弧状,左膈.左心缘及左中下侧胸壁被隐瞒;余肺野未见明白实变影;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右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其它:未见平常.右肺上叶干酪性肺炎并右肺下叶播散右侧中上肺野见大片状密度增高影,下缘以程度裂为界,其内密度不均,模糊见不规矩透亮区影;右下肺野见散在黑点状播散暗影,边沿模糊;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平常.1.右肺上叶肺结核.2.右侧胸腔积液右上肺野见少量小斑片状及黑点状密度增高影,密度不均.边沿部分模糊;右下肺野第5肋间以下见片状密度增高影,上缘呈外高内低,凹面向上弧状;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右膈被隐瞒,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平常.001.左肺上叶肺结核.2.左侧胸腔积液.左上肺野见少量小斑片状及黑点状密度增高影,密度不均.边沿部分模糊;左下肺野第5肋间以下见大片状密度增高影,上缘呈外高内低,凹面向上弧状;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左膈被隐瞒,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平常.双上肺结核--部分硬结钙化双上肺野见边沿清楚索条状纤维硬化灶及黑点状密度增高不均影;边沿清楚,部分为钙化灶;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平常.右上肺结核--部分硬结钙化右上肺野见边沿清楚索条状纤维硬化灶及黑点状密度增高不均影;边沿清楚,部分为钙化灶;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平常.左上肺结核--部分硬结钙化左上肺野见边沿清楚索条状纤维硬化灶及黑点状密度增高不均影;边沿清楚,部分为钙化灶;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平常.双肺上叶陈旧性肺结核双上肺野见边沿清楚索条状纤维硬化灶及黑点状密度增高不均影;边沿清楚,部分为钙化灶;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平常右肺上叶陈旧性肺结核右上肺野见边沿清楚索条状纤维硬化灶及黑点状密度增高不均影;边沿清楚,部分为钙化灶;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平常.左肺上叶陈旧性肺结核左上肺野见边沿清楚索条状纤维硬化灶及黑点状密度增高不均影;边沿清楚,部分为钙化灶;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平常.双上肺结核--大部分硬结钙化.双上肺野见边沿清楚索条状纤维硬化灶及黑点状密度增高不均影;边沿清楚,大部分为钙化灶;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平常.右上肺结核--大部分硬结钙化.右上肺野见边沿清楚索条状纤维硬化灶及黑点状密度增高不均影;边沿清楚,大部分为钙化灶;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平常.左上肺结核--大部分硬结钙化左上肺野见边沿清楚索条状纤维硬化灶及黑点状密度增高不均影;边沿清楚,大部分为钙化灶;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平常.右肺上叶干酪性肺炎并右肺下叶播散右侧中上肺野见大片状密度增高影,下缘以程度裂为界,其内密度不均,模糊见不规矩透亮区影;右下肺野见散在黑点状播散暗影,边沿模糊;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平常.左肺上叶干酪性肺炎并左肺下叶播散左侧中上肺野见大片状密度增高影,下缘以程度裂为界,其内密度不均,模糊见不规矩透亮区影;左下肺野见散在黑点状播散暗影,边沿模糊;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平常.两肺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双肺野满布散布平均,大小.密度一致粟粒状暗影;肺纹理被掩饰;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平常.两肺上叶浸润型肺结核--好转期两上肺野见小斑片状及索条状暗影,密度不均,边沿大部清楚;与前片比较,病变缩小,边沿清楚,密度稍高;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平常.两肺上叶浸润型肺结核进展期.两上肺野见密度不均,边沿模糊斑片状及少许条索状密度增高暗影;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平常.双上肺浸润型肺结核双上肺野见斑片状及索条状暗影,密度不均,边沿不清楚;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平常.两肺上叶浸润型肺结核稳按期.两上肺野见边沿清楚索条状及小结节状.黑点状密度增高影;与(1020)前片对比,无明显变更;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 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平常.右上肺浸润型肺结核右上肺野见斑片状及索条状暗影,密度不均,边沿不清楚;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平常.左上肺浸润型肺结核左上肺野见斑片状及索条状暗影,密度不均,边沿不清楚;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平常.肺门.纵隔淋凑趣结核.右肺门增大,呈结节状,边沿稍模糊;右上纵隔增宽,略呈波浪状;肺内未见明显原发病灶;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平常.慢性纤维空泛型肺结核左上肺可见纤维索条及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其内可见多个空泛形成;左侧中下肺可见粟粒结节状密度增高影;左侧肺门上提,左下肺纹理上提呈“垂柳征”;其它:未见平常.右肺上叶结核球右上肺野见一向径为 2.3cm球形病灶,边沿光整,其内模糊可见点状钙化灶;病灶四周见散在纤维索条灶及星点状钙化灶;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平常.左肺上叶结核球.左上肺野见一向径为 2.3cm球形病灶,边沿光整,其内模糊可见点状钙化灶;病灶四周见散在纤维索条灶及星点状钙化灶;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平常.两肺急性粟粒型肺结核.两肺野见散布平均,大小.密度一致粟粒状暗影;肺纹理被掩饰;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 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平常两肺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两肺野见多发大小不等.密度不均粟粒状.小结节状及小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边沿部分锋利,部分模糊,病灶以上肺野明显,部分为钙化灶;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平常.右肺原发分解症右上肺野外带见片絮状暗影,边沿模糊,其内模糊见一密度较高结节状暗影;右肺门增浓.增大,边沿模糊,见结节状肿大淋凑趣影;片状暗影与肺门影间见数条索条灶;左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 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平常.肺门.纵隔淋凑趣结核.右肺门增大,呈结节状,边沿稍模糊;右上纵隔增宽,略呈波浪状;肺内未见明显原发病灶;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平常.慢性纤维空泛型肺结核.左上肺可见纤维索条及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其内可见多个空泛形成;左侧中下肺可见粟粒结节状密度增高影;左侧肺门上提,左下肺纹理上提呈“垂柳征”.慢性支气管炎两肺纹理增多.增粗,杂乱,模糊,以两下肺明显;两下肺野见网状及小点状密度增高影;两侧肺门影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弓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平常.慢性支气管炎并沾染两肺纹理增多.增粗,杂乱,模糊,以两下肺明显;两下肺野见网状及小点状密度增高影及斑片状密度增高.边沿模糊影;两侧肺门影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平常.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两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构造杂乱,间有点状及网状暗影;两肺野透光度增高;两膈低平,位于第10后肋间处,肋膈角增大;心影狭小,未见明白增大现象;两侧肺门增浓.增大,右下肺动脉稍增宽; 胸廓呈桶状胸,肋骨呈稍程度状走向;纵隔居中.无增大;其它:未见平常.1. 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轻度肺动脉高压;2.肺源性心脏病(早期).两肺纹理增多.增粗,杂乱,模糊,上肺纹理比下肺纹理增多.增粗;两肺野透光度加强,见网状及小点状密度增高影,以两下肺明显;两侧肺门影增大.增浓,右下肺动脉增粗,大小约为1.6cm;两膈肌低平,位于第11后肋骨以下,肋膈角增大;心影呈二尖瓣型,右心室轻度增大,左心尖部稍圆隆.上翘,肺动脉段隆突,气量气度比率约0.52;纵隔居中;胸廓近似桶状,肋骨呈程度走向;其它:未见平常.1.慢性支气管炎伴沾染.肺气肿;2.两侧肋膜肥厚.两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构造杂乱,以两下肺明显;两肺野透光度加强,见网状及小点状暗影及斑片点状密度增高.边沿模糊影,以两下肺野明显;两侧肺门增大.增浓;两膈低平,位于第10后肋间以下,双膈面见幕状粘连.崛起,肋膈角变钝.肋膈角开大;心影狭小;纵隔居中;胸廓近似桶状,肋骨呈程度走向;其它:未见平常.慢性支气管炎并沾染.肺气肿.两肺纹理增多.增粗,杂乱,模糊,以两下肺明显;两肺野透光度加强,见网状及小点状密度增高影及斑片点状密度增高.边沿模糊影,以两下肺明显;两侧肺门影增大.增浓;两膈肌低平,位于第10后肋间以下,肋膈角增大;心影狭小,未见明白增大;纵隔居中;胸廓近似桶状,肋骨呈程度走向;其它:未见平常.1.慢性支气管炎并沾染.2.两侧肋膜肥厚.两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构造杂乱,以两下肺明显:两肺野可见网状.小点状暗影及斑片点状密度增高.边沿模糊影,以两下肺野明显;两侧肺门增大.增浓;双膈面见幕状粘连.崛起,肋膈角变钝;心影大小.形态正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平常.右肺上叶肺膨张不全.右上叶体积缩小,呈折扇形密度增高影;右肺门上移,程度裂外侧部上移,气管向右移;左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自动脉未见平常;其它:未见平常.右侧气胸.右侧肺野外带(相当于占肺野1/4)见带状平常透亮无肺纹理区;内侧缘可见发线状被紧缩肺组织之外侧缘,肺被紧缩约35%;左肺野未见明白实变影;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纵隔向左稍移位.无增大;其它:未见平常.左侧气胸.左侧肺野外带(相当于占肺野1/4)见带状平常透亮无肺纹理区;内侧缘可见发线状被紧缩肺组织之外侧缘,肺被紧缩约35%;右肺野未见明白实变影;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楚锋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纵隔向左稍移位.无增大;其它:未见平常.。
胸部X线报告模板

胸部 X 线报告模板心肺正常:两侧胸廓对称,所见骨质无明显异常;两侧肺野透亮度正常,无异常密度增高影;两肺纹理略增粗、增多;两肺门无增大、增浓;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范围,主动脉无异常;纵隔居中,两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
肺纹理增粗:两侧胸廓对称,所见骨质无明显异常;两侧肺野透亮度正常,无异常密度增高影;两肺纹理增粗、增多、模糊;两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范围,主动脉无异常;纵隔居中,两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
右侧肺不张:右侧肺野呈均匀一致性密度增高影;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纵隔向右侧移位,右膈升高,膈影及心缘不清;左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范围,主动脉无异常。
右肺中叶综合征:正位片示右下肺野见一底靠右心缘呈三角形密度增高影,上界清晰,下界模糊;侧位见底向前胸壁,尖向肺门三角形阴影;左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
右肺上叶肺膨张不全:右上叶体积缩小,呈折扇形密度增高影;右肺门上移,水平裂外侧部上移,气管向右移;左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
右肺下叶肺膨胀不全;右肺中、上叶代偿性肺气肿:右下肺野见一尖端与肺门相连,基底位于膈肌之三角形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见内收肺纹理;右膈面及右心缘模糊,右中上肺野透光度增强,肺纹理稀小;侧位:右肺下叶内收呈“双翼状”密度增高影,斜裂向后移位,右膈中后部模糊;左侧肺野透过度正常,未见异常密度增高影;左肺纹理清晰,无增粗、增多、变形,肺门无增大、增浓;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宽;两侧胸廓对称、所见骨质未见异常。
左肺上叶肺膨张不全:正位片见左上、中肺野内、中带见大片状密度增高影,阴影下部密度渐低,边缘模糊,气管左移,左上纵隔边缘不清;右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侧位见斜裂前移。
胸片报告单模板

胸片报告单模板简介胸片报告单是医学影像检查中对胸部进行 X 光拍摄后的结果报告。
本文档将提供一个胸片报告单的模板,以方便医务人员填写和记录。
胸片报告单模板患者信息•姓名:[患者姓名]•性别:[患者性别]•年龄:[患者年龄]•住院号:[患者住院号]•门诊号:[患者门诊号]•检查日期:[胸片检查日期]影像检查结果•检查部位:胸部•图像描述:[在这里填写胸片的图像描述,包括异常表现、部位、大小等]•结果评价:[在这里填写对胸片结果的评价,如正常、异常、疑似病变等]•诊断意见:[在这里填写对胸片结果的诊断意见,如进一步检查、治疗建议等]注意事项1.使用前确保患者信息填写准确无误,避免错误的记录。
2.图像描述要详细准确,包括异常表现、部位、大小等,以便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和判断。
3.结果评价要明确表达胸片结果的正常与否,如存在异常或疑似病变,应注明。
4.诊断意见要明确指出对结果的诊断建议,如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治疗等。
示例患者信息•姓名:张三•性别:男•年龄:45岁•住院号:123456•门诊号:7890123•检查日期:2022年1月1日影像检查结果•检查部位:胸部•图像描述:在右下肺野可见大小约为1cm的结节影,边界清晰,形态规则。
•结果评价:右下肺野结节影,高度怀疑为恶性病变。
•诊断意见:建议进一步进行胸部 CT 检查,以明确病变的性质和范围。
结论胸片报告单模板是医学影像检查中记录胸部 X 光检查结果的标准格式,包括患者信息、影像检查结果、注意事项等内容。
医务人员可以使用该模板来填写胸片报告单,以规范化和简化报告的录入过程,并确保报告的准确性。
x线检查报告单

x线检查报告单
尊敬的医生,
以下是我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的报告单:
患者信息:
姓名:[患者姓名]
性别:[患者性别]
年龄:[患者年龄]
检查日期:[检查日期]
检查部位:胸部
影像描述:
1. 存在肋骨骨折,位于第5根肋骨右侧。
2. 左侧肺部显示正常透明度,无异常阴影。
3. 右侧肺部显示正常透明度,无异常阴影。
4. 心影显示正常大小及形态,无异常阴影。
5. 患者胸椎显示正常,无异常发现。
结论:
该患者存在第5根肋骨右侧骨折,建议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请根据此报告单为患者提供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谢谢!。
胸正侧位片模板

福建省立医院放射科
X线(DR)检查报告单
门诊号:住院号:患者ID:15009864 DR号:DR742399
姓名:张学立性别:男年龄:47岁病区/床号:32.47
检查部位:胸部正位
检查所见:
双肺纹理增多、增粗,未见明显实质性病变,未见明显气胸征。
双肺门影未见明显增浓、增大,双肋膈角锐利,双膈面光整。
所摄入双侧肋骨未见明显错位性骨折征。
心影形态、大小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1、心肺未见明显异常。
2、所摄入双侧肋骨未见明显错位性骨折。
3、建议随诊复查或进一步检查排除隐匿性骨折。
医师:林琳审核医师:吴淑贝报告日期:2014-10-16
本报告仅供临床医师参考,不做疾病证明。
本报告签字后生效。
各部位X线诊断报告模板

各部位X线诊断报告模板患者信息:- 姓名:- 年龄:- 性别:- 诊断时间:胸部X线诊断报告:胸部正位X线片显示以下情况:- 胸廓对称,无明显畸形。
- 双侧肺纹理清晰,肺野透光度均匀。
- 心脏位置正常,大小未见明显异常。
- 胸腔无积液、气胸等异常。
- 双侧膈面光滑,未见膈疝。
- 锁骨、肋骨未见明显异常骨缺损或骨折征象。
结论:胸部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
腹部X线诊断报告:腹部正位X线片显示以下情况:- 腹部轮廓对称,无肿块触及。
- 肝脏、脾脏、胰腺、双肾大小形态正常,密度均匀。
- 腹部大血管走行正常,无明显钙化或狭窄。
- 盆腔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腹部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
头颅X线诊断报告:头颅正位和侧位X线片显示以下情况:- 颅骨完整,未见明显骨折或畸形。
- 颅内未见明显异常影像学表现,脑实质结构正常。
- 颅腔大小、形态符合正常范围。
结论:头颅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
脊柱X线诊断报告:脊柱正位和侧位X线片显示以下情况:- 脊椎骨结构完整,未见明显压缩性骨折。
- 椎间隙正常,未见明显椎间盘突出。
- 脊柱生理弯曲角度、曲度正常。
结论:脊柱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
四肢X线诊断报告:四肢正位和侧位X线片显示以下情况:- 所检查四肢骨骼形态正常,无明显畸形及骨折。
- 所检查关节间隙正常,未见明显关节异常。
- 软组织结构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四肢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
总结:根据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胸部、腹部、头颅、脊柱和四肢各部位未见明显异常。
建议结合临床症状,进一步进行其他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
正位胸片常规摄片质量控制督查记录单

标识位置和排列:
右上:日期、时间、右侧;左上:检查号、姓名;右下:检查项目;左下:医院名称、技术员工号
10
无IP板或DR探测器等影像设备原因的伪影
5
无体外伪影
5
总分
100
评片(注明一、二、三级片)
注:数字图像指CR或DR等数字化图像。
7
投照影像无失真变形
8
影像密度20
数字
图
像
曝光剂量(曝光系数、指数)符合设备提供商规定的参数范围
(提供参照的设备操作手册)
20
影像层次
20
数字图像
能清晰分辨肺野、纵膈、胸壁与软组织的层次
10
与心脏重叠的肺纹理能够清晰可见
10
技术操作30
数字
图
像
标识内容:(1)年月日(2)右(3)检查号(4)医院名称(5)技术员代号(6)患者姓名(7)摄片体位
正位胸片常规摄片质量控制督查记录单
(上海禾新医院2012年12月)
评片总数
一级片
二级片
三级片
10份
百分率
10份合计得数
本项目平均分
X线片号
督查内容和分值
摄
片
体
位
30
胸部投照在胶片两侧正中,应包括两侧肋骨外缘、两侧肋膈角、肺尖上软组织
10
肩胛骨应投照于肺野之外,两侧锁骨平行对称
5
肩部软组织影上留3~5cm
(专业PDF)胸部X光检查报告单模板

(专业PDF)胸部X光检查报告单模板---简介本文档是胸部X光检查报告单的专业PDF模板。
它提供了一个简单而清晰的结构,以便医生或者医疗机构可以轻松填写必要的胸部X光检查信息。
此模板可以用于标准化和简化检查报告的过程,提供高效和准确的医疗服务。
报告单信息项目内容患者姓名患者年龄性别医生姓名日期胸部X光检查编号胸部X光检查部位检查结果诊断建议填写说明1. 患者信息:请填写患者的姓名、年龄和性别。
患者信息:请填写患者的姓名、年龄和性别。
患者信息:请填写患者的姓名、年龄和性别。
2. 医生信息:请填写医生的姓名。
医生信息:请填写医生的姓名。
医生信息:请填写医生的姓名。
3. 日期:请填写报告单生成的日期。
日期:请填写报告单生成的日期。
日期:请填写报告单生成的日期。
4. 胸部X光检查编号:请为每个检查分配一个唯一的编号,以便跟踪和识别检查。
胸部X光检查编号:请为每个检查分配一个唯一的编号,以便跟踪和识别检查。
胸部X光检查编号:请为每个检查分配一个唯一的编号,以便跟踪和识别检查。
5. 胸部X光检查部位:请在此处填写患者进行胸部X光检查的具体部位。
胸部X光检查部位:请在此处填写患者进行胸部X光检查的具体部位。
胸部X光检查部位:请在此处填写患者进行胸部X光检查的具体部位。
6. 检查结果:请在此处填写胸部X光检查的结果,包括阳性或阴性等相关信息。
检查结果:请在此处填写胸部X光检查的结果,包括阳性或阴性等相关信息。
检查结果:请在此处填写胸部X光检查的结果,包括阳性或阴性等相关信息。
7. 诊断:请在此处填写医生对检查结果的初步诊断,包括任何异常或疾病的发现。
诊断:请在此处填写医生对检查结果的初步诊断,包括任何异常或疾病的发现。
诊断:请在此处填写医生对检查结果的初步诊断,包括任何异常或疾病的发现。
8. 建议:请在此处填写医生对患者的治疗建议或后续检查建议。
建议:请在此处填写医生对患者的治疗建议或后续检查建议。
建议:请在此处填写医生对患者的治疗建议或后续检查建议。
胸部正位片报告单内容

胸部正位片报告单内容概述本篇报告单是针对患者进行胸部正位片检查的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并提供必要的诊断建议。
检查信息- 患者姓名:- 患者年龄:- 送检日期:- 检查科室:检查结果1. 形态学评价:- 胸廓形态:患者胸廓正常,无异常变形。
- 膈面形态:双侧膈面平整。
- 胸骨形态:胸骨无明显骨折、变形等异常表现。
- 肋骨形态:双侧肋骨形态对称,无明显异常。
2. 肺组织:- 肺纹理:双肺纹理清晰、均匀,无明显增多或减少。
- 肺野透明度:双肺透明度均匀,无明显浸润、实变或结节。
- 膈面及胸膜:双侧膈面及胸膜平整,无明显异常。
3. 肺部器官:- 心脏:心脏位置居中,无明显异常。
- 支气管:主支气管及分支通畅,无明显扩张或狭窄。
- 气管:气管位置居中,无明显异常。
- 纵膈:纵膈结构清晰,无明显增宽或异常阴影。
4. 胸腔结构:- 胸腔:双侧胸腔对称,无明显积液或气体积聚。
- 罗纹:双侧胸腔内无明显网格状结构增多或增粗。
临床诊断根据以上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症状和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 胸廓及胸腔形态正常;- 肺部组织无明显异常;- 心脏、支气管、气管、纵膈和胸腔结构无明显异常。
结论与建议本次胸部正位片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胸廓及肺部结构正常,未发现明显异常。
根据临床诊断初步推测,患者可能无明显的肺部疾病。
但鉴于本次检查是辅助性检查手段,诊断结果仅为初步推测,并不代表最终诊断结果。
建议患者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必要时可以进行其他检查手段如胸部CT等,以进一步明确病因并作出综合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接触有害气体等不良环境,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和健康状态。
注意事项该报告单仅为医学文件,报告结果与诊断仅供医生参考,具体诊断需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如果有任何疑问,请及时咨询医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
术
操
作
铅字号码放在右肩部软组织上约2cm处,正面显示,序列从左至右排列顺序;第一行:(1)年月日(2)右(3)检查号(4)医院名称(5)技术员代号
第二行:病员姓名
无体外伪影
无污片
无划痕
无粘片
无水痕
无指纹
无漏光
无静电阴影
评片(注明一、二、三级片)
评片总数一级片来自二级片三级片废片
10
百分率
注:符合的项目在空格内打√,不符合的项目在空格内打X,统计%
正位胸片常规摄片质量检查记录单
( 医院 年月 日)
X线片号
摄
片
体
位
胸部应包括两侧肋骨外缘、两肋膈角、肺尖上软组织
肩胛骨应投照于肺野之外,两侧锁骨平行对称
肩部软组织上留3—5cm
投照影像无失真变形
影
像
密
度
基础灰雾密度值D≤0.25
诊断区域的密度值D=0.25—2.0
空曝射区的密度值D>2.4
影像
层次
能清晰分辨肺野、纵膈、胸壁与软组织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