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料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配合饲料和单一饲料中水分含量,但用作饲料的奶制品,动物和植物油脂,矿物质除外。
2、原理: 试样在105±2℃烘箱内,在大气压下烘干,直至恒重,逸失的重量为水分
3、仪器设备
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
分样筛:孔径0.45毫米(40目)
分析天秤:感量0.0001克。
电热式恒温烘箱:可控制温度为105±2℃。
称样皿:玻璃或铝质,直径40毫米以上,高25毫米以下。
干燥器:用氯化钙(干燥试剂)或变色硅胶作干燥剂。
4、试样的选取和制备
选取有代表性的试样,其原始样量应在1000g以上
用四分法将原始样品缩减至500g,风干后粉碎至40目,再用四分法缩至200g,装入密封容器,放阴凉干燥处保存。如试样是多汁的鲜样,或无法粉碎时应预先干燥处理,称取试样200~300g,在105℃烘箱中烘15分钟,立即降至65℃,烘干5~6小时,取出后,在室内空气中冷却4小时,称重,即得风干试样。
5、测定步骤
洁净称样皿,在105±2℃烘箱中烘1小时,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称准至0.0002克,再烘干30分钟,同样冷却,称重,直至两次重量之差小于0.0005克为恒重。
用已恒重称样皿称取两份平行样,每份2~5克含水量0.1克以上,样品厚度4毫米以下,准确至0.0002克,不盖称样皿盖,在105±2℃烘箱中烘烘3小时,以温度到达105℃开始计时,取出盖好称样皿盖,在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称重。
再同样烘干1小时,冷却,称重,直至两次称重之重量差小于0.002克。
测定结果的计算
计算公式:水分(%)=(W1—W2)/(W1—W0)×100
式中:W1—105℃烘干前的试样及称样皿的重量,g;
W2—105℃烘干后试样及称样皿的重量,g;
W0—已恒重的称样皿的重量,g。
重复性
每个试样,应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两个平行样测定值相差不得超过0.2%,否则重做。
6、注意事项
1)如果试样进行过预先干燥处理,应按下式计算原来试样的所含水分总量:
原试样总水分(%)=预干燥减重(%)+[100—预干燥减重(%)] ×风干试样水分(%)
2)某些含脂肪高的样品,烘干时间长反而增重,乃脂肪氧化所致,应以增重前那次重量为准。
3)含糖分高的易分解或易焦化试样,应使用减压干燥法(70℃,600mm汞柱以下,烘干5小时)测定水份。
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
试样经灼烧完全后,余下的残留物质(如氧化物和盐)称为灰分。灰分有水溶性与水不溶性,酸溶性、酸不溶性。水溶性灰分大部分是钾、钠、钙、镁等氧化物和可溶性盐,水不溶性灰分除泥沙外,还
有铁、铝等的氧化物和碱土金属的碱式磷
酸盐。酸不溶性灰分大部分为污染掺入的泥沙和原来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经灼烧成的二氧化硅。
5.1 测定原理
饲料中灰分的测定一般采用灰化法。将试样在550℃烧灼,使构成饲料有机物的主要元素C、N、H、等氧化,所余残渣即饲料中所含各种矿物元素的氧化物、氯化物及碳酸盐,以及混杂在饲料中粘土、砂粒等,称为粗灰分。
5.2 仪器设备
样品粉碎机,分析天平(感量0.0001g),电炉,坩埚钳,马福炉,瓷坩埚(50ml),干燥器(变色硅胶作干燥剂)、40目分样筛。
5.3 试剂及配制
0.5%氯化铁墨水溶液(称0.5g氯化铁溶于100ml蓝墨水中)
5.4 测定步骤
5.4.1 将带盖坩埚洗净烘干后,用钢笔蘸0.5%氯化铁墨水溶液编号。
5.4.2 将坩埚和盖一起放入马福炉,在550℃±20℃下灼烧30min,称重再重复灼烧,冷却、称重,直至两次重量之差小于0.0005g为恒重量。
5.4.3 在已知重量的坩埚中称取2g左右试样(不超过坩埚容量的一半,灰分重量应在0.05g以上),在电炉上低温碳化至无烟为止。
5.4.4 炭化后将坩埚移入马福炉中,于550℃下灼烧3h,使全部样品变成灰白色或红棕色(含有锰)。待灰化结束后,待炉温降至200℃下时打开炉门,将坩埚取出于空气中冷却1min.,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重。再同样灼烧1h,冷却,称重,直至两次重量之差小于0.001g 为恒重量。
5.5 结果计算
5.5.1 计算公式:
粗灰分=(W2-W0)/(W1-W0)*100%
式中:W0为已恒重量空坩埚重(g);W1为坩埚加试样重(g);W0为灰化后坩埚加灰分重(g)。
5.5.2 重复性:每个试样应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
粗灰分含量在10%以上,允许相对偏差为0.5%;粗灰分含量在5-10%以上,允许相对偏差为1%;粗灰分含量在5%以下,允许相对偏差为5%。
5.6 注意事项
5.6.1 样品开始炭化时,应打开部分坩埚盖,便于气流流通;温度应逐渐上升,防止火力过大而使部分样品颗粒被逸出的气体带走。
5.6.2 为了避免样品氧化不足,不应把样品磨得太细,压得过紧,样品应松松地放在坩埚内。
5.6.3 灼烧温度不宜超过600℃,否则会引起磷、硫等盐的挥发。
5.6.4 灼烧残渣颜色与试样中各元素含量有关,含铁高时为红棕色,含锰高为淡蓝色。但有明显黑色炭粒时,为炭化不完全,应延长灼烧时间。
饲料中纯蛋白质(真蛋白)的测定
一、测定原理
饲料蛋白质经沸水提取并在碱性溶液中被硫酸铜沉淀。过滤和洗涤后,可将纯蛋白质和非蛋白质含氮物分离,再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沉淀物中的蛋白质含量。
二、仪器设备
(1)烧
杯:200ml
(2)定型滤纸
(3)其他设备与粗蛋白质测定法相同
三、试剂与配
制
(1)100g.L-1硫酸铜溶液;分析纯硫酸铜(5水硫酸铜)10g溶于100ml水中
(2)25g.L-1氢氧化钠溶液:将2.5g分析纯氢氧化钠溶于100ml水中
(3)10g.L-1氯化钡溶液:1g氯化钡溶于100ml水中
(4)2mol.L盐酸溶液
(5)其他试剂与粗蛋白质测定法相同
四、测定步骤
准确称取试样1g左右(精确至0.0001g)置于200ml烧杯中,加50ml水中,加热至沸。
加入20ml硫酸铜溶液,20ml氢氧化钠溶液,用玻璃棒充分搅拌,放置1h以上。用定性滤纸过滤,然后用60~80摄氏度热水洗涤沉淀5或6次,用氯化钡溶液5滴和盐酸溶液1滴检查滤纸,直至不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为止。将沉淀和滤纸放在65摄氏度烘箱干燥2h,然后全部转移到凯氏烧瓶中,按半微量凯氏定氮法进行氮的测定。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6490/2-1983《动物饲料——钙含量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滴定法测定食品中钙。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食品中钙的测定。
第一篇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 原理
样品经湿消化后,导进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经火焰原子化后,吸收422.7nm的共振线,其吸收量与含量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3 试剂
要求使用往离子水,优级纯试剂。
3.1 盐酸(GB 622)。
3.2 硝酸(GB 626)。
3.3 高氯酸(GB 623)。
3.4 混合酸消化液:硝酸与高氯酸比为4∶1。
3.5 0.5N硝酸溶液:量取45mL硝酸,加往离子水并稀释至1000mL。
3.6 2%氧化镧溶液:称取25g氧化镧(纯度大于99.99%),加75mL盐酸于1000mL容量瓶中,加往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3.7 钙标准溶液:精确称取1.2486g碳酸钙(纯度大于99.99%),加50mL往离子水,加盐酸溶解,移进1000mL容量瓶中,加2%氧化镧稀释至刻度。贮存于聚乙烯瓶内,4℃保存。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500μg钙。
3.8 钙标准使用液:钙标准使用液的配制见表1。
表1 钙标准使用液配制
钙标准使用液配制后,贮存于聚乙烯瓶内,4℃保存。
4 仪器与设备
所用玻璃仪器均以硫酸-重铬酸钾洗液浸泡数小时,再用洗衣粉充分洗刷,后用水反复冲洗,最后用往离子水冲洗晒干或烘干,方可使用。
4.1 实验室常用设备。
4.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5 操纵步骤
5.1 样品处理
5.1.1 样品制备
微量元素分析的样品制备过程中应特别留意防止各种污染
。所用设备如电磨、绞肉机、匀浆器、打坏机等必须是不锈钢制品。所用容器必须使用玻璃或聚乙烯制品,做钙测定的
样品不得用石磨研碎。湿样(如蔬菜、水果、鲜鱼、鲜肉等)用水冲洗干净后,要用往离子水充分洗净。干粉类样品(如面粉、奶粉等)取样后立即装容器密封保存,防止空气中的灰尘和水分污染。
5.1.2 样品消化
精确称取均匀样品干样0.5~1.5g(湿样2.0~4.0g,饮料等液体样品5.0~10.0g)于250mL高型烧杯,加混合酸消化液20~30mL,上盖表皿。置于电热板或电沙浴上加热消化。如未消化好而酸液过少时,再补加几毫升混合酸消化液,继续加热消化,直至无色透明为止。加几毫升往离子水,加热以除往多余的硝酸。待烧杯中的液体接近2~3mL时,取下冷却。用往离子水洗并转移于10mL刻度试管中,加往离子水定容至刻度(测钙时用2%氧化镧溶液稀释定容)。
取与消化样品相同量的混合酸消化液,按上述操纵做试剂空缺试验测定。
5.2 测定
将钙、标准使用液分别配制不同浓度系列的标准稀释液,见表2,测定操纵参数见表3。
表2 不同浓度系列标准稀释液的配制方法
(图略)
表3 测定操纵参数
(图略)
其他实验条件:仪器狭缝、空气及乙快的流量、灯头高度、元素灯电流等均按使用的仪器说明调至最佳状态。
将消化好的样液、试剂空缺液和各元素的标准浓度系列分别导进火焰进行测定。
5.3 计算
5.3.1 标准曲线法
以各浓度系列标准溶液与对应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钙标准曲线如图1所示。它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6。
(图略)
测定用样品液及试剂空缺液由标准曲线查出浓度值(c及c0,再按式(1)计算。
式中:X——样品中元素的含量,同mg/100g;
c——测定用样品中元素的浓度(由标准曲线查出),μg/mL;
c0——试剂空缺液中元素的浓度(由标准曲线查出),μg/mL;
V——样品定容体积,mL;
f——稀释倍数;
m——样品质量,g;
(图略)
5.3.2 回回方程法
由各元素标准稀释液浓度与对应的吸光度计算出回回方程(也可以输进计算器得出回回方程),计算见式(2)。
c=ay+b……………………………………………(2)
式中:c——测定用样品中元素的浓度(可由计算器直接得出,μg/mL);
a——曲线斜率;
y——元素的吸收度;
b——曲线的截距。
由回回方程或计算器得出测定样液及试剂空缺液的浓度后,再由式(3)计算。
式中各字母的含义同曲线法说明。
5.3.3 结果的重复性
同实验室平行测定或连续两次测定结果的重现性钙小于10%。
最低检测限:钙0.1
μg。
第二篇 滴定法(EDTA法)
6 原理
钙与氨羧络合剂能定量地形成金属络合物,其稳定性较钙与指示剂所形成的络合物为强。在适当的pH值范围内,以氨羧络合剂EDTA滴定,在达到当量点时,EDTA就自指示剂络合物中夺取钙离子,使溶液呈现游离指示剂的颜色(终点)。根据EDTA络合剂用量,可计算钙的含量。
7 试剂
要求使用往离子水,优级纯试剂。
7.1 1.25mol/L氢氧化钾溶液:精确称取71.13g氢氧化钾,用往离子水稀释至1000mL。
7.2 1%氰化钠溶液:称取1.0g氰化钠,用往离子水稀释至100mL。
7.3 0.05mol/L柠檬酸钠溶液:称取14.7g柠檬酸钠(Na3C6H5O7·2H2O),用往离子水稀释至1000mL。
7.4 混合酸消化液:硝酸(GB 626)与高氯酸(GB 623)比为4∶1。
7.5 EDTA溶液:精确称取4.50g 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用往离子水稀释至1000mL,贮存于聚乙烯瓶中,4℃保存。使用时稀释10倍即可。
7.6 钙标准溶液:精确称取0.1248g碳酸钙(纯度大于99.99%,105~110℃烘干2h),加20mL往离子水及3mL 0.5mol/L盐酸溶解,移进500mL容量瓶中,加往离子水稀释至刻度,贮存于聚乙烯瓶中,4℃保存。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00μg钙。
7.7 钙红指示剂:称取0.1g钙红指示剂(C21O7N2SH14),用往离子水稀释至100mL,溶解后即可使用。贮存干冰箱中可保持一个半月以上。
8 仪器与设备
所有玻璃仪器均以硫酸-重铬酸钾洗液浸泡数小时,再用洗衣粉充分洗刷,后用水反复冲洗,最后用往离子水冲洗晒干或烘干,方可使用。
8.1 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高型烧杯(250mL),微量滴定管(1或2mL),碱式滴定管(50mL),刻度吸管(0.5~1mL),试管等。
8.2 电热板:1000~3000W,消化样品用。
9 样品制备
同第一篇。
10 操纵步骤
10.1 样品消化
同第一篇。
10.2 测定
10.2.1 标定EDTA浓度
吸取0.5mL钙标准溶液,以EDTA滴定,标定其EDTA的浓度,根据滴定结果计算出每毫升EDTA相当于钙的毫克数,即滴定度(T)。
10.2.2 样品及空缺滴定
吸取0.1~0.5mL(根据钙的含量而定)样品消化液及空缺于试管中,加1滴氰化钠溶液和0.1mL柠檬酸钠溶液,用滴定管加1.5mL 1.25mol/L氢氧化钾溶液,加3滴钙红指示剂,立即以稀释10倍EDTA溶液滴定,至指示剂由紫红色变蓝为止。
10.3 计算
样品中该元素的含量按
式(4)计算:
式中:X——样品中元素含量,mg/100g;
T——EDTA滴定度,mg/mL;
V——滴定样品时所用EDTA量,mL;
V0——滴定空缺时所用EDTA量,mL;
f——样品稀释倍数;
m——样品称重量,g。
11 结果的重复性
同实验室平行测定或连续两次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小于10%。
本方法的检测范围:5~50μg。
饲料中总磷的测定方法
文章来源: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更新时间:2010-11-12 点击数: 评论本文
一 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用钼黄分光光度法测定饲料中总磷量。
本方法适用于饲料原料(除磷酸盐外)及饲料产品。
二 引用标准
GB/T 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实验方法
3 原理
将试样中有机物破坏,使磷元素游离出来,在酸性溶液中,用钒钼酸铵处理,生成黄色的[(NH4)PO4NH4VO3﹒16MoO3]络合物,在波长400nm 下进行比色测定。
4 试剂
实验用水应符合GB/T 6682 中三级水的规格,本方法中所用试剂,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分析纯。
4.1 盐酸溶液,1+1。
4.2 硝酸, ρ约1.40g/mL。
4.3 高氯酸, ρ约1.68g/mL。
4.4 钒钼酸铵显色剂:称取偏钒酸铵1.25g,加水200mL 加热溶解,冷却后再加入250mL 硝酸,另称取钼酸铵25g, 加水400mL 加热溶解,在冷却的条件下,将两种溶液混合,用水定容至1000mL,避光保存, 若生成沉淀,则不能继续使用。
4.5 磷标准液,将磷酸二氢钾在105℃干燥1h,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取0.2195g 溶解于水,定量转入1000mL 容量瓶中,加硝酸3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为50μg/mL 的磷标准液。
5 仪器设备
5.1 实验室里样品粉碎机或研钵。
5.2 分析筛,孔径0.42mm (40 目)。
5.3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5.4 分光光度计,可在400nm 下测定吸光度。
5.5 比色皿,1cm。
5.6 高温炉,可控温度在(550±20)℃。
5.7 瓷坩埚,50mL。
5.8 容量瓶,50、100、1000mL。
5.9 移液管,1.0、2.0、5.0、10.0mL。
5.10 三角瓶,250mL。
5.11 凯氏烧瓶,125、250mL。
5.12 可调温电炉,1000W。
6 试样制备
取有代表性试样至少2kg,用四分法将试样缩分至250g,粉碎过0.42mm 孔筛,装入样品瓶中,密封保存备用。
7 操作步骤
7.1 试样的分解
7.1.1 干法{不适用于含磷酸氢钙[Ca(H2PO4)2]的饲料}
称取2g~5g 试料(精确至0.0002g)于坩埚中,在电炉上小心炭化,再放入高温炉,在550℃下灼烧3h(或测定粗灰分后连续进行),取出冷
却,加入10mL 盐酸和硝酸数滴,小心煮沸约10min,冷却后转入,1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为试样分解液。
7.1.2 湿法
称取0.5g~5g 试料(精确于0.0002g)于凯氏烧瓶中,加入硝酸30mL,小心加热煮沸至烟逸尽,稍冷, 加
入高氯酸10mL,继续加热至高氯酸冒白烟(不得蒸干),溶液基本无色,冷却,加水30mL,加热煮沸,冷却后,用水转移水100mL 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为试料分解液。
7.1.3 盐酸溶解法(适于微量元素顶混料)
称取0.2g~1g 试料(精确至0..0002g)于100mL 烧杯缓缓中入盐酸10mL,使其全部溶解,冷却后转入1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为试料分解液。
7.2 工作曲线
准确移取磷标准液0.0、1.0、2.0、4.0、8.0、16.0mL 于50mL 容量瓶中,各加10mL 钒钼酸铵显色剂,用水稀释到刻度,摇匀,常温下放置10min 以上,以0.0mL 溶液为参比,用1cm 比色皿,在400nm波长下用分光光度计测各溶液的吸光度,以磷含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7.3 试料的测定
准确移取试料分解液1.0mL~10.0mL(含磷量50μg~750μg)于50mL 容量瓶中,加入钒钼酸铵显色剂10mL,用水稀释到刻度,摇匀,常温下放置10min 以上,用1cm 比色皿在400nm 波长下测定试样分解液的吸光度,在工作曲线上查得试样分解液的磷含量。
8 结果计算
8.1 测定结果按式(1)计算:
X=m1V/104V1m…………(1)
式中:X——以质量分数表示的磷含量,%;
m1——由工作曲线查得试样分解液磷含量,μg;
V——试样分解液的总体积,mL;
m——试样的质量,g;
V1——试样测定的移取试样分解液体积,mL;
8.2 结果表示
每个试样取每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所得结果应表示至小数点后两位。
9 精密度
含磷量0.5%以上,允许相对偏差10%;
含磷量在0.5%以是,允许相对偏差3%。
10 参考文献
GB/T 6437-2002 饲料中总磷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饲料中粗脂肪的快速测定
文章来源:饲料工业 更新时间:2002-7-30 点击数: 评论本文
李 良 刘玉萍
脂肪是饲料产品、饲料原料中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是畜禽的主要营养成分。脂肪含量的多少也是衡量产品质量合格与否的指标。因此,快速、准确测定出饲料中脂肪含量,对于鉴别饲料产品的质量,合理调配饲料组分具有重要作用。饲料中的脂肪含量一般以粗脂肪表示。
目前粗脂肪的测定主要有索氏提取法、酸水解法、碱水解法、残余法等,但国内外对于
饲料中脂肪的测定主要采用索氏提取法,此法是经典的粗脂肪测定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但此方法的测定时间较长,一般完成一个样品的测定至少需2d才能完成。本文介绍一种以索氏提取法为原理设计的脂肪测定仪,可快速、准确的测定饲料中粗脂肪的含量。
1
测定原理
经典索氏提取法测定脂肪是将样品放在抽提简内,以水浴蒸馏冷凝的乙醚进行回流浸提,一般要回流50次以上,高脂肪样品要回流70次以上,整个提取过程要七八个小时以上,而脂肪测定仪采用将试样浸入沸腾的溶剂中浸提,由于样品处于高温溶剂中,根据分子热运动原理,其分子运动加快,使脂肪的浸提速度加速,浸提时间大大地缩短,从而加快了测定速度。一般lh即可摘提出所含脂肪,然后将样品纸简提升出溶剂,用蒸馏冷凝的洁净乙醚淋洗30min,即完成样品的整个提取过程,用时不到2h。脂肪测定仪采用特殊电热板加热,3~5min即可使乙醚沸腾,进入高温浸提。提取完成后,在5min之内即可完成乙醚的回收。
2 测定过程
2.1 仪器与试剂
ZF2001型脂肪测定仪(配滤纸筒);样品粉碎机;分析天平;烘箱;无水乙醚。
2.2 测定
根据样品的脂肪含量,准确称取过40目筛的样品2~5g,放入滤纸筒内,烘干样品,把滤纸筒放到脂肪测定仪中。样品提取杯中加入50ml无水乙醚,放到仪器的加热板上,压下连接手柄,使提取杯与回流器密封连接,接通冷凝水,将滤纸筒通过滑杆放入提取杯中,打开电源,5min内乙醚沸腾,样品进行高温浸提,提取lh后,拉动滑杆,将滤纸简从提取杯中提升出来,用回流冷凝的乙醚淋洗样品残余的脂肪30min,关闭淋洗阀门,开始回收乙醚,约5min乙醚回收完毕,取下提取杯,在105℃烘干至恒重,计算粗脂肪含量。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用脂肪测定仪对鸡饲料、豆饼和玉米样品进行了多次测定实验,以检验此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精密度实验,计算出了平均相对偏差、标准差、变异系数,实验结果见表1。通过与标准法测定结果比较,计算出了与标准法的相对误差,见表2。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12-07-13 点击数:807 评论本文
一、原理
利用粗纤维既不溶于稀酸、稀碱,又不溶于醚和醇的特性,用一定浓度的酸和碱,在特定的条件下消煮样品,再用乙醚、乙醇处理,再经高温灼烧扣除矿物质的量即为粗纤维。
二、主要仪器
1.烘箱
2.高温炉
3.抽滤装置
4.200目尼龙网
三、试剂
1. 1.25
%硫酸
2. 1.25%氢氧化钠
3. 95%乙醇
4. 乙醚
5. 石蕊试纸(红、蓝)
四、测定步骤
1.称取1g试样(m1),放入500ml的烧杯。
2.酸处理。在装有样品的烧杯内加入已沸腾的1.25%硫酸200ml,使其在1-2min内沸腾,连续微沸30min,保持浓度不变(补加蒸馏水)。用铺有滤布的布氏漏斗抽滤,用蒸馏水洗至中性(蓝
色石蕊试纸不变色即可)。可水解大部分淀粉、部分半纤维素和蛋白质。把烧杯上的残渣小心地、无损地用1.25%氢氧化钠冲洗至原来的烧杯。
3.碱处理。将1.25%氢氧化钠加至200ml,使其在1-2min内沸腾,连续微沸30min,保持浓度不变(补加蒸馏水)。用铺有已知质量无灰滤纸(m2)的布氏漏斗减压抽滤,用热的蒸馏水洗至中性(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即可)。可水解大部分蛋白质,除去脂肪和大量的木质素,并水解大部分半纤维素。
4.乙醚处理,25ml乙醚分3次冲洗残渣。
5.乙醇处理,25ml乙醇分3次冲洗残渣。
6.烘干,将滤纸、残渣和坩埚在130℃烘2h,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重(m3)。
7.将滤纸、残渣和坩埚在550℃灼烧1h,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重(m4)。
五、计算
CF在10%以上,允许绝对偏差为0.4%,CF在10%以下时,允许相对偏差为4%。
六、注意事项
1.先酸处理后碱处理,否则,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和氢氧化钠形成胶体状化合物,难以过滤。
2.在酸碱处理过程中,应保持酸碱溶液的浓度。
3.处理后静置时间不能太长,以免引起误差。
4.残渣必须洗涤干净,转移残渣及过滤时不要损失。
5.应按规定进行
饲料中能量的测定实验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12-09-20 点击数:1195 评论本文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了解了解氧弹式热量计测热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
有机物的燃烧热系单位质量有机化合物完全氧化时,所能释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物质
的燃烧热,也称总能。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一个热化学反应,只要其开始与终末状态一定,则反应的热效
应就一定。这一原理使我们测定各种物质的燃烧热变为有意义。有机物差不多均能氧
化完全,并且反应进行很快,因此,准确地测定燃烧热就有了可能。由所测得的燃烧
热还可以计算反应的热效应和化合物的生成热。
将由消化代谢试验所用的饲料或日粮以及所收集的粪、尿样品,制备成一定质量的测
定试样,装于充有(25±5)kg·cm-2纯氧氧弹中进行燃烧。燃烧所产生之热量为氧
弹周围已知质量的蒸馏水及热量计整个体系所吸收,并由贝克曼温度计读出水温上升
的度数。该上升的温度乘以热量计体系和水的热容
量之和,即可得出试样的燃烧热。
在测定过程中一些因素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须加以校正才可得出真实的热价。
例如,由于辐射的影响,水温上升的度数与由燃烧产热所致的实际升温之间有偏差;
引火丝本身燃烧的发热量;以及含有氮、硫等元素的样品,在氧化后生成硝酸、硫酸
,其发热量应予以扣除等。
三、实验设备
1、氧
弹式热量计;
2、氧气钢瓶(附氧气表)及支架;
3、容量瓶:2000,1000,200mL;
4、量筒200,500mL;
5、滴定管50mL;
6、吸管10mL;
7、烧杯250,500mL。
四、实验内容
1、准备工作
测定前应擦净氧弹各部污物及油渍,以防试验时发生危险,氧气钢瓶应置于阴凉安全
处,并应注意避免滑倒。
(1)称量样品及引火丝的准备。
取1~1.5g风干饲料样品(经粉碎过40目筛),用压样机压成饼状,然后置于干燥洁
净的坩埚中称重(准确至0.000lg)。
样品的多少依测定时温度上升不高于3~4℃为准,最好以1℃左右为宜。如温差大时
,热量计因辐射而损失的热也多,引起的误差也较大。此外,在称量样品的同时,应
测定样品的含水量,以便换算成绝干基础的热价。
量取及称重10cm的引火丝,将盛有样品的坩埚置于弹头的坩埚支架上,将引火丝固定
在两个电极之上,其中一端应距样品表面1~2mm。引火丝切勿接触坩埚。
(2)加水及充氧。
在弹头与弹体装配前,取5~10mL水注入氧弹底部,以吸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五氧化
二氮与三氧化硫气体。加入的水量不要求很精确,但应与测定热量计水当量相一致。
然后用螺帽将弹头与弹体扭紧,取下进气阀的螺母,拧上连接氧气瓶的气管接头,充
氧之前应先打开针形阀。先充氧约5kg·cm2,使氧弹中空气排尽。然后,充氧压力应
逐渐增至25~30kg·cm2。但充氧不可过快,否则会使坩埚中的试样为气流所冲散而
损失。这一点必须注意。
(3)内外水筒的准备及热量计的安装。
从外筒的注水口加入水至离上缘1.5cm处止,为防止水中杂质的沉淀,应用蒸馏水。
外筒灌水后可用搅拌器搅拌(外筒水不须经常更换),待水温与室温一致时,才能使
用。如热量计长期不用,应将水套中的水全部放出干燥保存。
热量计内筒的蒸馏水应盖过氧弹进气阀螺母2/3高度。各套仪器的水量不同,2000~
3000g。国产GR-3500型热量计的加水量为3000g,每次称量应相等,准确至0.1~0.5
g(如不具备称量条件,可用容量瓶量取2000~3000mL蒸馏水)。为减少辐射,测定
前应调节内筒水温使低于外筒水温,GR-3500型以0.5~0.7℃为宜
,其他型号在1~
1.5℃之间(试样发热量少时,可相差0.5 ℃)。内筒灌水应在内筒放入外筒,并将
氧弹放入内筒后才可进行。灌注时注意勿使水溅出,以免影响数值的准确性。
氧弹在内筒中应放置适当的位置,勿使搅拌器的叶片与内筒或氧弹接触,然后将贝克
曼温度计固定于支架上,使其水银球中心位于氧弹一半高度的位置,最后盖上盖子。
整个热量计准备就绪后,才可开动
搅拌器,为保证测定时搅拌所生的热大导相等。搅
拌器的速度变化,不得超过10%。搅拌速度可由控制箱上的旋钮加以调节。
2、测定工作
全部测定工作分为3期:燃烧前期(即初期)、燃烧期(即主期)及燃烧后期(即末
期)。
(1)燃烧前期(初期)是燃烧之前的阶段,用以了解热由外筒传入内筒的速度。搅
拌器开动3~5min后,开始记录温度,每分钟1次。当每分钟温度上升几乎恒定时,可
定为初期的起点,也即试验的开始点(定为d点)。然后,每隔1min读记1次温度,如
此连续5~10min。读温度应精确至0.001℃。
(2)燃烧前期之末按电钮点火(此时定为0点),燃烧前期最后1次读温,也就是燃
烧期(主期)的第一次读温。燃烧期(主期)内每0.5min记录1次,直至温度不再上
升为止(此时为c点),燃烧即行结束。使用的点火电压约为24V,由于点火而进入热
量计体系的电热通常可忽略。但通电流的时间每次都应相同,不应超过2s。如通电时
间过久,则因点火而产生的热会影响测定结果的精确度。
(3)燃烧后期(末期)。燃烧期结束即为燃烧后期(末期)的开始。其目的在测定
热由内筒传向外筒的速度,亦须每分钟读记温度1次,至每分钟温度变化不大时为止
,需5~10min。燃烧后期的终点,即为全部试验期的结束(定为d点)。
3 结束工作
测定温度后,停止搅拌器。首先取下温度计,然后从内筒取出搅拌器及氧弹氧弹应静
置30min,使能溶解的气体完全溶解。然后将排气口打开,使氧弹中剩的氧气和二氧
化碳在5~10min徐徐排出。拧开螺帽,取出弹头,如氧弹内有黑烟或未燃尽的试样,
则这个试验应作废。如燃烧成功,则小心取出烧剩余的引火丝,精确测量其长度或质
量。用热蒸馏水仔细冲洗氧弹内壁、坩埚及进气阀、导气管等各部分,洗液及燃烧后
的灰分移入洁净的烧杯中,供测定酸与硫的含量,以校正酸的生成热。在一般情况下
,由于酸的生成热很小,约为4J,因此常忽略不计。
氧弹、内筒、搅拌器在使用后应用纱布擦干净。各塞门应保持不关闭状态,并用热风
将其接触部分吹干
,防止塞门生锈而不能密闭而漏气。
每次燃烧结束后,应清除坩埚中的残余物。普通坩埚可置于高温电炉中,加热至600
℃维持3~4min,燃去可能存在的污物及水分。白金坩埚可在稀盐酸中煮沸,也可用
氟氢酸稍加热以去污,石英坩埚只能擦拭,因加热与用氟氢酸处理,都对石英有损。
饲料燃烧热(总能)的计算
式中Q为饲料或粪、尿样品的燃烧热,kJ·g-1;K为热量计的水当量;T为主期阶段最
终温度,℃;T0为主期
阶段最初温度,℃;R为在T温度计刻度的校正值,℃;R0为在
T0时温度计刻度的校正值,℃;H为用贝克曼温度计时,温度计上海一刻度相当于实
际温度值,℃;m为试样的质量,g;△T为热量计与周围空气的热交换校正值;b为点
火丝的质量,g;q为点火丝的热值,kJ·g-1。
样品两次平行测定结果允许相差不超过0.13kJ·g-1。
点火丝热值:铁丝,6.69kJ·g-1;镍丝,3.24kJ·g-1;铜丝,2.51 kJ·g-1;铅
丝,0.42 kJ·g-1。
亚硝酸盐测定方法探讨
文章来源:中国饲料第10期 更新时间:2001-6-21 点击数: 评论本文
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 王春林 于炎湖 齐德生
亚硝酸盐的测定万法有多种,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比色法)、催化发光光度法(镉还原分光光度法)、示波极谱法、气相色语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等,国际方法为Griess试剂比色法(N-l-萘基乙二胺比色法),此方法(1992年颁布实施)基本是食品中GB5009.33-85(1985)方法的翻版,而现行食品中亚硝酸盐测定方法己被改进后的1996年饭代替,两法在明显差异(表1)。为了对饲料原料及各类饲料产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实施有效的监督,针对现行国标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们的看法和建议。
表1两种国标方法比较
GB 5009.33-85和GB 13085-91 GB5009.33-1996
沉淀剂
饱和四硼酸钠溶液 氯化铵缓冲液(pH9.6~9.7)
亚铁氰化钾溶液(10.6%) 硫酸锌溶液(120g/L)
乙酸锌溶液(22%) 氢氧化钠(20g/L)
显色剂
对氨基苯磺酸(0.4%和0.5%) 对氨基苯磺酸(1%)
盐酸萘乙二胺溶液(0.2%和1%) N-1-萘基乙二胺溶液(0.1%)
盐酸(5mol/L) 乙酸(60%)
比色
分光光度法(538nm) 分光光度法(550nm)
1 饲料样品的处理
国际法适用于饲料原料(鱼粉)和配、混合饲料的测定。但是在饲料样品的处理上,因具体的样品而不同。试样必须在除去蛋白质、脂肪和其他干扰物之后方可以显色定量。国际法规定过于笼统。因此建议:
1.1 样品采集 要求采样具有代表性,至少2kg,四分法缩至250g,粉碎后边40目筛,混合均匀
。如果不能及时测定,必须密闭、避光和低温保存,以免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保持样品的完整性和重现性。
1.2 试样制备 要求尽量在避光下迅速操作。不同饲料样品可采取不同的预处理方法:
1)油脂含量高的样品(如肉骨粉、鱼粉)需除去脂肪。可通过加热后冷却,使脂肪凝固滤去,或者用撇去法分开萃取上层脂肪。亦可以用强碱处理,使脂肪水解而除去。
2)对有
色样品,特别是动物性下脚料或食品加工的废弃物,由于其色素可能残留至滤液中,因此沉淀蛋白质之后还应加入A1(0H)3乳液,然后再过滤,保证滤液无色透明。
3)瓜果、菜蔬类和青绿饲料,其中亚硝酸盐含量往往较高,目前国际中尚无该项专一的检测方法。由于这些样品蛋白质含量很少,因此可以不加蛋白质沉淀剂。根据不同的亚硝酸盐含量取样,瓜果类约15g,叶菜约5g,匀浆后定容,必要时加入果蔬提取剂(氯化镉和氯化钡的酸性混合溶液)。滤液中的色素应用A1(0H)3乳液或活性碳脱色。
4)对于乳制品或大豆制品,用乙酸锌和亚铁氰乙钾处理样液难以使溶液澄清,改用ZnS04和NaOH形成Zn(OH)3沉淀效果较好,但应控制用量。
5)各种干扰物质存在的处理。当反应液中NaCl达1%时,生成的偶氮化合物即出现褪色及沉淀,此时可在样品中加入HCl酸化后蒸馏,馏出液再被显色剂吸收。另外一些氧化物和还原剂也会产生干扰作用,如维生素C。当维生素C含量为1.0mg时,亚硝酸盐的回收率仅为25%左右。此时可以加入粉末状活性碳,以消除其干扰。
2 试剂配制和仪器使用
2.1 各种试剂参照国际配制,纯度为分析纯(A.R.),其中亚硝酸钠要为优级纯(G.R.),使用的水应为重蒸水。
显色剂: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N-l-萘基乙二胺溶液配制时最好用酸性溶液(盐酸或乙酸溶液)以保证其稳定性。配好后立即装于棕色试剂瓶低温密闭保存。每次根据需要适量配制(使用时间不超过两周)。临用前将两者等体积混合,这样显色更加充分。
亚硝酸钠标准液:亚硝酸钠吸湿性强,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硝酸钠,因此亚硝酸钠应在硅胶干燥器中干燥24h或经115±5℃真空干燥至恒重。标准液配制过程中适当加入NH4Cl缓冲液保持弱碱性环境(以免形成亚硝酸挥发)。配好的标准液放置于4℃冰箱密闭保存。
2.2 仪器按照要求和操作规程使用。各种玻璃容器要经过严格洗涤干净,并用重蒸水润洗,烘干或晾干后备用。
容量瓶或比色管(带塞)应用棕色的。若用无色瓶,要遮光迅速操作。处理样品时切勿用容量瓶加热,以免影响定容的准确性。
滤纸应用快速定量滤纸
。过滤时弃去最初几滴,以免稀释或浓缩试液。
3 检测条件的选择
3.1 加热时间的确定 加热是为了进一步除去脂肪、沉淀蛋白质。若加热时间过短,蛋白质沉淀剂不能充分与样品反应,过长又易使亚硝酸盐分解生成氧化氮和硝酸,使测得结果偏低。国际91版为15min,96版为lOmin。刘虹涛(1998)报道不沸腾加热为3min。
3.2 显色条件的选择
3.2.1 酸度的选择 亚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
下使对氨基苯磺酸重氨化,再与N-1-萘基乙二
胺结合,呈现红色偶氨物。刘虹涛等(1998)在pH分别为0.5、1.0、1.5、2.5、3.5、4.7条件下探讨,得出pH在2.5左右吸光度最佳;而宛枫(1999)认为pH在工5.5~6.9之间吸光度比较稳定。
3.2.2 显色反应方法比较 据于村(1999)报道,同一样品处埋液,用不同显色反应方法进行比色,结果以96版为高;不同样品处理液,用同种显色反应方法进行比色,结果85版明显较高。看来两者差异主要是样品的前处理不同。于村认为96版使用的沉淀剂掩蔽性更好。
3.2.3 显色时间的确定 宛枫(1999)探讨了显色时间对吸光度的影响,认为有色溶液的吸光值
在卜"12Omin基本稳定,为提高分析速度取15min即可。也有人认为显色时间在8~2Omin较好。但由于重氮偶合反应不稳定,显色后颜色不断加深,建议控制在15~16min比色较好。
4 两种方法(85版和96版)精密度、准确度和灵敏度比较
刘虹涛(1998)进行了高、中、低3种浓度的加标试验,每一浓度重复6次。结果表明,添加高、中、低浓度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加标回收率为99.2%~101.7%,并且3种浓度的精密度均较好片日对标准偏差小于5.0%(96版法)。于村(1999)测得两者的回收率分别为94.3%(85版)和98.5%(96版),而且比较试验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至于比色时所选的人射光波长不同(分别为538nm和550nm),经交叉试验表明两者没有显著差异(P>0.05)。
总之,重氨化偶合反应测定亚硝酸盐已成为饲料、食品以及环境中监测的国家标准方法,该方法灵敏、简便快速而被广泛应用。但所用显色剂(α-萘胺或盐酸乙二胺)有致癌作用,因此长期操作还应注意防护。已有报道改用1,8-氨基萘酚-3,6二磺酸(简称H酸)代替显色,结果同样令人满意(张霞,1997)。
随着饲料各项卫生标准的逐一修订,测定方法的修订也迫在眉睫。目前有关饲料中亚硝酸盐测定方法的探讨甚少,能否借助其它行业中该方法的研究成果,改进饲料中的测定方法,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摸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