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之声》看王蒙的意识流和西方意识流的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20世纪20至40年代,在西方文坛上出现了一个对世界文学产生深远影响的现代流派――意识流小说。但作为一种单纯的技巧借鉴,王蒙意识流更显著的特点却是它和西方意识流之间的根本性差异。现仅以王蒙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春之声》为例,试加以分析。

关键词:意识流;差异

20世纪20至40年代,在西方文坛上出现了一个对世界文学产生深远影响的现代流派――意识流小说。到80年代初,随着中国社会巨大的变革的到来,中国文学界出现了一股强劲的求新变异之风。借鉴西方的潮流,在这个潮流中,首先出现在中国文坛上的就是以王蒙为代表的意识流小说,作为对西方意识流的借鉴,王蒙意识流自然与其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在表现人物的意识流动、用心理时间结构小说、作家退出作品、有意淡化情节上,确实显示着意识流小说的诸多特点。但作为一种单纯的技巧借鉴,王蒙意识流更显著的特点却是它和西方意识流之间的根本性差异。现仅以王蒙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春之声》为例,试加以分析。

现代主义文学之出现于西方,是有着深厚的社会现实基础和思想理论基础。它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生存危机和精神危机的产物。自19世纪后期以来,西方物质文明高速发展,但伴随而来的则是无数的灾难和人性的“异化”――社会环境动荡不安,人们沦为金钱、物质的奴隶,根本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传统的理性无法帮助他们理解现实,找到出路。传统的文学也无法表达他们的焦虑和危机感。于是他们打出反理性的大旗,创造、寻觅新的理论和新的文学形式。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论基础就是本世纪流行于西方的各种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和现代心理学理论,在这个非理性的哲学思潮中,叔本华认为宇宙的本质是意志,而意志是一种盲目、神秘的非理性的本能冲动,它控制支配一切,因此外在世界也是非理性的,不可知的。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两部分:意识和无意识,无意识又分为潜意识和前意识。意识是人们在清醒状态下的明晰的心理活动,但只是心灵的次要的表面现象;无意识是隐藏在人类心理的核心,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类行为的内在动力。而其中的潜意识是人性中最阴暗的部分,包括人类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在这种社会基础和理论基础之上,现代主义文学有着共同的特征,他们反对文艺复兴以来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主流文化传统和文学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的传统美学观。着力表现对世界的主观感受,揭示社会的荒诞,人性的异化,关系的冷漠和自我丧失的痛苦。

意识流小说作为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之一,其根本的特点在于,认为主观世界是最高的真实,作家应全力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人的意识是永远处于流动状态的,象“流”象“河”。还认为人的心中既有天堂,也有地狱,所以要全面的表现人物从最高层到最底层的复杂意识,尤其应侧重表现无意识,追求心理的原始真实,主张以原始的不加提炼的方式去展示意识的自然流动。如果以这一根本特点来考察王蒙的《春之声》,首先我们就会发现西方意识流的要求,是以非理性的无意识为出发的,而王蒙的意识流显然有着一个理性之根。即对打到“四人帮”后新的历史时期的歌颂。在小说中虽然表达的也是人物的意识的流动、虽然也采用了心理结构等众多意识流的表现手法,但无论联系多么丰富纷杂,最终都归结到了这一主题上。这就是说,作品中的一切意识的流动,在一开始就确定了明确的方向,是基本上设计好了的。因此王蒙的意识流实际上是一种清醒的有意识的组合。

如果我们要透视这一根本差异的原因。我们还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又一不同,即它们是产生在完全不同的社会基础和理论基础上的。它们的作者对社会的认识有着巨大的差异。前面我们已经说过,西方意识流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扎实的理论根基,是资本主义社会生存危机和精神危机的产物,那么王蒙的意识流呢?其社会基础和对于社会人生的认识就完全不同了。上世纪80年代前后的中国社会,一场巨大的政治运动刚刚结束,一个新的时代刚刚到来。虽然社会的变革给不少人,特别是青年人带来不少的迷茫,但就主流意识形态而言,好像这一

变革,中国的前途就无限光明。而作为一个早在上世纪50 年代就因一篇小说而得名获罪,然后被下放20余年后,又重新回到社会中心地位的王蒙,其对社会的看法自然比一般人更加乐观。因此在作品中虽然也表现了一些落后和紧迫感,但更多的却是以此来表达对以往的不满,而那温暖的感觉、春的陶醉等众多的显示生活转机的意象,足以表现出作者对社会的满足和充满信心。其次,就当时中国文学的观念来说,也是和西方意识流产生时截然不同的。这也不允许王蒙的意识流发展到西方意识流同样的地步。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中国文学,首先是对公式化、概念化的虚伪现实主义的批评。在人们的观念中,文学应当力图恢复到17年的文学轨道上去。王蒙意识流虽然借鉴了西方意识流的手法,但中国文学的发展还远没有达到让西方的思想观念和文学观念在中国文坛上占一席之位的地步。实际上王蒙的意识流小说不是人们所说的十七年现实主义文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用西方的艺术技巧重新包装了的十七年文学。

王蒙意识流现象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但是了解它和西方文学的差异并认识其原因,对于今后中国文学对西方的借鉴和中国文学的发展,或者会有裨益。这篇文章只不过是非常粗浅的探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