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
code-switching
![code-switching](https://img.taocdn.com/s3/m/d40f1855b307e87101f6963a.png)
2. Poplack(1980)区分了三种类型的语码转换:句间语码转换( inter-sentential switching)、句内语码转换(intra- sentential和附加语码转换(tag switching)。句间 语码转换发生在两个句子或分句的分界处,而且每个句子或分句都分别属于一种语 言。句内语码转换涉及到句子或分句内部的转换。附加语码转换指的是在单一语 言表达的句子或分句中插入另一种语言表述的附加成分(tag),附加语码转换不一定 出现在小句末尾,它可以出现在句子的任何位置
创新点: 关于语码转换的研究 一、引述国外理论多,实证和应用的成果少。 二、研究汉英语码转换多,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少,汉语和方言更少。三、 研究书面语的语码转换多,自然状态下的口语少。
理论综述
语码转换的定义 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是操双语或多语的言语社团进行言语交 际不可避免的结果(Hudson,2000),但语码转换不仅在双语和多语的情 况下发生,也可在同一种语言的标准变体(standard variety)和非标准 变体(non standard variety)之间发生。 语码转换的类型 1.Blom&Gumperz根据社会和语境的因素将语码转换分为为两种:情景 语码转换(situational code-switching)和隐喻语码转换(metaphorical code-switching)。情景语码转换指由于情景因素的改变而引起的语码转 换,这类语码转换意味着“只有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适合在某个特定的情 景中使用,讲话人需要改变自己的语言选择来适应情景因素的改变,从而最 终维持讲话的合适性”(Auer, 1998: 156)。隐喻语码转换指说话人为了 改变语气或同对方的角色关系而转换语码,是在情景不变的的情况下,交际 者为了表达一定的交易意图而实施的语码转换。
汉英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研究
![汉英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df194d9844769eae009edfd.png)
汉英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人们交际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一种新的语言现象——本族语和外语之间的语码转换。
在语言接触过程中,“汉英语码转换”是常见而又相当普遍的语言现象,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对“汉英语码转换”现象的产生、语用功能特点做较系统的梳理。
通过实例分析考察该现象的影响因素,从而揭示其背后隐藏的动因和功能。
标签:语码汉英语码转换语用功能一、引言语码(code)是一种符号系统,在人们的交际活动中产生,它是指某种语言或者语言变体。
Wardhaugh认为,“语码仅仅是一种语言符号,不存在任何感情色彩,没有或褒扬或贬低的含义,更不存在讥讽、抨击、反映社会问题的意图。
”①由此可见,单个语码只是一个语言符号,但是多个语码混合形成语码转换则存在着一些感情色彩。
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作为一种语言变体,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语言交流现象,也是一种言语交际策略。
美国加州大学著名学者Myer-Scotton提出了“基础语框架模式”。
他认为:“凡含有语码转换的话语或者语篇,其中必有一种语码为基础语,另外一种为嵌入语。
”②由此可知,汉英语码转换则是以汉语为基础语,而英语则是嵌入语。
近30年来,有关语码转换的研究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许多中外学者从各个角度对语码转换提出了种种独到的见解。
本文旨在分析汉英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
二、汉英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对于语码转换的功能及意义,国内学者持不同观点。
何安平认为,“语码转换给交谈创造一种积极的意义价值,不仅可以缓和谈话单调的气氛,而且能加快国人顺应时代潮流的步伐,更新与时代同行的思想。
同时,语码转换也是全球一体化的重要标志。
”③任付标则指出,“使用中英语码转换是毫无意义的,弊大于利,不利于本族语言的健康发展,滥用语码转换甚至会影响人们正常的交际。
”④可见,对于语码混合,不同的学者所见不同。
但不管怎样,这是现代语言社会不可避免的语言现象。
语码转换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语码转换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7de7c15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69.png)
语码转换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语码转换(Code Switching)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运用价值。
语码转换是指在交流中使用多种语言而不引起交流困难的行为。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具有不同的语言能力和习惯。
语码转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汉语,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首先,语码转换可以促进学生的听力和语音能力。
通过使用学生熟悉的语言(母语或其他外语)进行解释和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的发音和语音规律。
例如,在教授汉语拼音时,可以使用学生的母语拼音来比较并解释汉语拼音的发音特点,以便学生更快地掌握汉语的发音。
其次,语码转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汉语的语法和词汇。
通过将汉语和学生的母语或其他外语进行对比和翻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词义。
例如,在教授汉语的动词时,可以使用学生母语的动词来比较并解释汉语动词的用法和变化规律,以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汉语的动词。
此外,语码转换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通过允许学生在汉语教学中使用他们熟悉和掌握的语言,可以帮助他们更自信地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
这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鼓励他们用汉语进行思考和表达,并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例如,在课堂上,可以鼓励学生使用自己的母语或其他外语来与同学进行讨论和辩论,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最后,语码转换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通过使用汉语以外的语言(如英语、法语等)解释和讲解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现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理解中国的文化特点和社会背景。
这可以丰富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认知,促进他们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语码转换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运用价值。
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和语音能力,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汉语的语法和词汇,促进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并丰富他们对中国文化和社会背景的认知。
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运用语码转换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汉语。
方言和普通话语码转换之社会语言学分析
![方言和普通话语码转换之社会语言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6beeccc227916888586d738.png)
方言和普通话语码转换之社会语言学分析语码转换作为双语/双方言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已经成为多学科关注的课题,特别是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本文立足宁波,放眼全国,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量化社会语言学的方法,结合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籍贯、职业等主要的社会变量,从社会语言学的路径考察分析了汉语方言和普通话的语码转换的接触频率、对语码转换的态度、语码转换的主要动因等相关层面的问题。
标签:语码转换汉语方言普通话双语社会社会语言学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简称CS)是语言接触的结果,是双语/双方言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
迄今为止其定义和相关术语虽尚无定论,但一般是指在一次会话过程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码。
这些语码可以是不同的语言或语言变体。
所以,语码转换可以指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也可以指同一种语言中共同语和方言、方言和方言之间的转换,甚至可以指不同的语体、语域之间的转换。
这些转换的范围和层次不等,小到词与词、短语与短语之间,再到句子与句子之间,大到连续的话轮与话轮之间。
本文的调查对象以宁波市三所学校的学生为主线,让参加调查的学生把被调查对象大致按照三辈的年龄组,以问卷填写的形式调查6个人。
这样,在宁波的学生就把问卷的调查范围扩展到了全国——虽然宁波市的外来人口的来源省份比较集中,但还是可以管中窥豹的。
本次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62份,男女比例均半,各年龄组和受教育程度的分组比例均等。
本文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1.0版本进行量化分析。
一、语码转换的接触频率作为东南沿海的开放城市,宁波以全方位的迅猛发展之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成为浙江省外来人口最多的城市。
一方面,宁波教育和社会的发展,使宁波人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普通话水平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另一方面,宁波经济和商业的繁荣,使“走出去”的宁波人和“走进来”的外地人之间的社会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宁波人使用普通话的机会日益增加,普通话的熟练程度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语码转换及其交际功能
![语码转换及其交际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a09080edcfc789eb162dc852.png)
语码转换及其交际功能摘要:语码转换现象是现代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是一种有效的交际策略。
正确的认知,理解和应用语码转化现象,对于我们的人际交流和社会交往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语码;语码转换;社会交际在语言的交际过程中,并不一定总是要遵循某一种特定的语言变体或者方言,或者某种语言。
总是根据交际的语境等需要,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或者从一种比较正式的语体转换为另一种非正式的语体。
这种社会语言学行为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
一、语码转换在社会语言学领域,语码广义上被定义为一种语言符号,它可以被用来指代任何一种语言系统。
语码可指一种正式的语体或者非正式的语体,也可以指代一种方言,或者语言。
例如汉语是一种语码,广东话也是一种语码,英语也是一种语码。
语码(code)是指人们在实际使用中的具体语言形式,可以是一种语言或它们的变体形式语码转换是指说话者在对话或交谈中,从使用一种语言或方言转换到使用另一种语言或方言的现象。
语码转换可以分为三类:喻意型,即在语码转换过程中,一种在正常状态下仅用一种情景的变体被用于不同的情景,可以创造出另一种气氛,达到引起注意或强调的目的;会话型,即是说话者在一个句子内部进行语码转换,有的情况下甚至可能转换多次,转换过程中不发生情景变化,也不会导致话题发生变化;情景型,由于改变话题及参与者等情景因素而引起的语码转换。
Poplack(1980)区分了三种类型的语码转换:语际间语码转换、语句内语码转换和附加语码转换。
二、语码转换的意义语码转换可以发生在开始说一种语言后根据场景,中途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或在一句话中夹杂、交替地使用不同的语言,或是说话者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语言,但不会改变其话题。
语码转换作为谈话策略之一,可以用来显示身份、表现语言优越感、重组谈话的参与者、表明中立的立场、用来改善人际关系和谈话气氛等。
(一)语码转换可以用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语码转换可以用于打招呼,语言交流者在一定的社会语境中常常进行语码转换,例如一个新来者应用语码转换现象往往可以拉近他和交流者之间的距离。
语码转换
![语码转换](https://img.taocdn.com/s3/m/2c5d473ea32d7375a4178080.png)
Review
• I. Definition----Code and Code-Switching • II. Classification----Situational Code-Switching Metaphorical Code-Switching • III. Reasons for Code-Switching Real lexical need To emphasize group identity Private conversation Particular topic To quote somebody else
Classification 2
• Metaphorical code-switching
When a change of topic requires a change in the language used, we have metaphorical codeswitching.
III. Reasons for Code-Switching
Reason 2
• To mark and emphasize group identity
9
Reason 3
• To make their conversation a private one and try not to let others understand them.
Reason 4
Hale Waihona Puke Reason 5 • To quote somebody else
A speaker switches codes to quote a famous expression, proverb, or saying of some well-known figures.
日常会话中语码转换现象之分析
![日常会话中语码转换现象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31283c6f121dd36a32d82aa.png)
42日常会话中语码转换现象之分析马国睿邯郸市第四中学摘要: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渐频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掌握和使用外语。
语码转换是一种语言文字交流中的普遍现象。
这种现象对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乃至对整个社会都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本文通过列举典型实例分析了会话与交流中语码转换产生的原因及其社会意义,对人们正确认识这一语言现象并加以合理运用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语码转换;话语;语境;国际交流1引文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渐频繁,外语对汉语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从而使越来越多的人都希望能够学习、掌握并使用外语进行交流。
在这种背景下,语码转换在日常会话和交流中变得越来越常见。
其实,语码转换在语言交流中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但一直以来围绕这一现象的争论却从未间断,褒贬不一。
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新文化运动时期,不少学者都认为语码转换是一种不合适的语言使用方式[1],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大多数学者才认识到语码转换是双语或多语制语言的自然产物[2]。
上世纪80年代,约翰·甘柏兹(John J.Gumperz)提出,将语码转换分为“我方语码”(We-code)与“他方语码”(They-code),及“情境型语码”(situational code-switching)与“对话型语码”(conversational code-switching)的二分类法[3];而Poplack 则把语码转换划分为三类:句间语码转换(inter-sentential switching)、句内语码转换(intra-sentential switching)和附加语码转换(tag switching)。
这两种分类法对语码转换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考虑到语码转换对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乃至对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视角下,通过列举典型实例分析了会话与交流中语码转换的产生的原因及其社会意义,以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这一语言现象并加以合理运用。
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
![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https://img.taocdn.com/s3/m/1076b757ad02de80d4d84046.png)
© Copyright 2003 Dr Lubna Alsagoff
4
2. Types of Code-switching
2.1 Gumperz(甘柏兹)和Blom(布鲁姆)
Situational code-switching (情景语码转换) Metaphorical code switching (喻意型语码转换 )
© Copyright 2003 Dr Lubna Alsagoff
1.2 Code-会话中,说双语或多语的人可能时而用这 种语言或变体,时而使用另一种语言或变体,不 断地换来换去……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语码转换 (Zwicky,1995)。
简单来说,语码转换是指在同一次对话或交 谈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 现象.
16
5. References
[1]范琳.语码转换述要[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1998(4). [2]高军,戴炜华.语码转换和社会语言学因素[J].外 国语,2000(6). [3]兰萍.语码转换及其社会意义[J].西南民族学院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4]刘正光.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J].外语教学, 2000(4).
1.1 Code(语码):
dialect(方言)
language(语言) pidgin(洋泾滨语) creole(克里奥尔语) standard language (标准语)
3
语码(code)是社会语 言学家用来指语言或语 言的任何一种变体 (language variety),是一 个中性词,不带有感情 色彩。
Message Qualification (表示信息限制) 反映社会地位、身份和社会关系
会话交际中语码转换的功能分析
![会话交际中语码转换的功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dab48116c175f0e7cd13722.png)
1. 避讳掩饰功能 在公共场合的会话交际中 ,为了顺应社会规约 ,有些话 往往不适合直接说出 ,说话人通常会用语码转换来避免尴 尬 。如 : A :刚从泰国旅游回来后 ,在大街上碰到了单位的同事 B。 B :呵 ! 旅游回来了 ,到泰国都看了些什么 ? A :是呀 ,刚回来了 ,看到的东西太多了 ,我游览了宏伟的 大皇宫 ,金碧辉煌的玉佛寺 ,还去了普吉岛呢 ,太漂亮了 。 B :有没有去看 cabaret show ?
参考文献 1 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 n . hors We
Live by [ M ]1 The U 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M ]
1 Chicago and Lo ndon ,1981 2 Suhua & Susan Go uld. What goes up must co me
216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2007 年 5 月 第 9 卷第 5 期
张海会 :认知视野下的方位性隐喻“上 、下”及其文化隐涵
No . 5 ,2007 ( Vol . 9. No . 5)
语言学
⒇
会话交际中语码转换的功能分析
沈海波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 洛阳 471003)
[ 摘 要 ] 语码转换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是会话当中很常见的语言现象 。本文拟通过日常会话中的语码转换 实例为语料 ,分析探讨码转换在交际中所发挥的功能 。 [ 关键词 ] 语码转换 ;会话 ;交际 ;功能 [ 中图分类号 ] H0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8 —4053 (2007) 05 —0216 —02
社会语言学中语码转换的定义与分类
![社会语言学中语码转换的定义与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2d6f1f5d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02.png)
社会语言学中语码转换的定义与分类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探究语言在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变化和演变。
在这个领域中,语码转换(Code Switching)是一个经常被讨论的话题。
本文将介绍语码转换的定义和分类。
一、定义语码转换指的是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不同的语言码来进行交流。
这种语言码包括单词、短语、语句甚至是语音、语调等。
语码转换可以发生在单句或者对话的不同部分,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的场合中。
它不仅包括单向转换,也包括相互转换。
二、分类1、情境语码转换情境语码转换指的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使用不同的语言进行交流。
比如,在国际商务会议上,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但是,有时候也会使用汉语进行一些简单的沟通,比如介绍自己的名字、称呼对方等。
2、语体语码转换语体语码转换指的是在不同的语言风格之间进行转换。
比如,使用正式语言在商务场合演讲,而在社交场合则使用口语或者非正式语言。
3、旁白语码转换旁白语码转换指的是在单个对话或者单句话中,使用两种或者以上的语言进行交谈。
比如,在中文对话中突然使用一部分英语表达。
4、语汇语码转换语汇语码转换指的是在一段话或者对话中,交替使用两种或者以上的语言来表示不同的概念。
比如,“Let’s去看电影”。
5、双向语码转换双向语码转换指的是两个人都在不同的语言中交谈,可以在一句话或者一段话中交替使用两个语言。
比如,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中进行对话。
6、混合语码转换混合语码转换指的是将两种或者以上的语言同时使用在一段话中。
比如,在一个句子中,交替使用两种语言的单词来表达特定的意思。
以上分类是当前社会语言学中最常见的几种语码转换。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分类之间的界限可能会相互交叉甚至某些转换会出现多种形式。
语码转换现象在世界各国和地区普遍存在,在社交场合、商业交流、教育教学以及媒体传播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对于研究语言交流,增强跨文化交流意识和技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语码转换作为现代社会语言交际的一种表现形式,对语言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社会语言学中语码转换的定义和分类
![社会语言学中语码转换的定义和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bff63c23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3b.png)
社会语言学中语码转换的定义和分类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的分支之一,主要研究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交际、意义和变异等方面。
语言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语法和发音上,还表现在不同的语言习惯、文化背景以及社会地位之间的差异上。
语码转换在社会语言学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下面我们对它进行一定的阐述。
一、语码转换的定义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是指在语言交际中,说话者在不同的语言系统之间进行切换或者插入不同语言的一部分。
在多语情境下,语码转换通常是不可避免的,它在跨文化交际、双语教育和社会融合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语码转换通常表明说话者的双语能力、跨文化经验、社会地位和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因素,并且可以通过这种转换达到交际的目的。
总体来说,语码转换是一种语言现象,它在语音、语义和语用方面都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二、语码转换的分类语码转换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交替转换、嵌入转换和迭加转换。
1. 交替转换交替转换是指说话者在语言交流中间交替使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语言。
通常,在语言习惯不同的地方,说话者会不自觉地切换语言,以满足交际需求。
交替转换是一种渐变的、习惯性的切换,这种切换通常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有时甚至只有一个单词。
交替转换通常不会影响句子的整体结构和意思,只是用另一种语言的单词来表达某些特定的含义。
2. 嵌入转换嵌入转换是指在主要语言环境中间插入一部分另一种语言的语言片段的一种转换。
嵌入转换比交替转换要固定,通常是在一段语言交流中插入另一种语言的短语、成语或者俗语等。
这种转换比交替转换要显眼,比较容易辨别。
说话者在进行嵌入转换的时候,可能借助对方语言习惯,或者自己的语言习惯实现转换,这种转换比较有特色,可以显示出说话者的语言特质。
3. 迭加转换迭加转换是指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语言或方言同时用来表达某一个概念或者情境的一种转换。
迭加转换通常在多语使用的情境下出现,在语言交流中,说话者可能会产生出所谓的“混杂语”,使两种语言同时混合在一起。
日常交际中的中英文语码转换浅析
![日常交际中的中英文语码转换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09121ebb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76.png)
日常交际中的中英文语码转换浅析
吴玲娟;李胡晓
【期刊名称】《科教文汇》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是指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变体.本文从语言的角度分析了语码转换的形成原因,探讨了日常生活交际中语码转换的社交语用价值,并认为在一些场合应慎用语码转换.
【总页数】1页(P241-241)
【作者】吴玲娟;李胡晓
【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1209;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4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浅析语码转换在日常交际中的语用功能 [J], 张含
2.日常交际中汉英语码转换的动因及变化 [J], 杨妍
3.论中英文化差异在日常交际中的体现及翻译处理 [J], 廖元刚
4.中国留学生文本博客和视频博客中的中英文语码转换现象和切换代价的实证研究[J], 郑玉琪; 沈怡
5.高校日常交际语的语码转换现象研究
——以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为例 [J], 张海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汉语背景下的中英语码转换
![汉语背景下的中英语码转换](https://img.taocdn.com/s3/m/18796dec9b89680203d825ee.png)
汉语背景下的中英语码转换【摘要】随着中国与国际接轨越来越紧密,在汉语背景下,中英语码转换用语的实用程度也渐渐增多。
本文对网络、广告和文学著作里的中英语码转换做了分析比较,还分析了汉语背景下的中英语码转换的原因。
【关键词】中英语码转换;网络;广告;文学所谓语码转换,是指人们在一次性对话或交谈中同时使用了两种或更多的语言及其变体(gumperz, 1982)。
目前国内的研究学者也有很多,如:何自然,于国栋。
接下来,本文将从网络、广告和文学著作中的语码转换来分别进行分析。
一、网络上的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 in net)随着英特网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语码转换转换出现在网络上,以下有部分例子:a. homework (作业) 我还没搞定。
b. i服了you (u) 。
c. who怕who(谁怕谁)d.别理我,我今天很down(情绪低落)。
e.你真in(时髦)。
f.今天玩的真是h妙(兴奋)。
g.“韩国美女pk中国古典美女”h.别忘了e我(发电子邮件给我)i.下班call我(打电话给我。
)j.今天天气好好啊,so我们去shopping吧!(所以,购物)以上所例举的十个例子是典型的和常见的网络语码转换。
在例(a), (b), (c) 和 (j)中,名词和代词“作业”,“我”,“你”,“谁”和“购物”被对应的英语”homework”, “i”, “you”, “who”和“shopping”所代替; 在例(d), (e), (f)中,形容词和副词“情绪低落”,“时髦”和“兴奋”被”down”, “in” and “high”所代替;在例(g), (h) and (i) 中,动词和被动词短语“挑战”,“发电邮”和“打电话”被”pk”, “e” (e-mail的缩写) 和“call”所代替;在例(j)中,连词“所以”被”so”所代替。
研究发现,上述例子是英语汉语夹杂的情况。
这些汉语被英语替代的情况大部分是名词短语、介词、形容词、副词、动词和动词短语。
个人语码转换的动机
![个人语码转换的动机](https://img.taocdn.com/s3/m/83eb3cc36bec0975f565e205.png)
个人语码转换的动机作者:陈军章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01期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是来自社会语言学的一个术语,是社会语言学的一个重点研究课题。
它通常发生在双语者或多语者中,即随着具体的语境,持双语或多语者在说话时会面临着选择一种合适的语码的问题,而且在一些情况下还可能或需要从一种语码转换到另一种语码,或使用两种语码的混合码,这就是我们要谈的语码转换。
国内外许多语言学家对语码转换这一语言现象做了不同角度的研究:有的研究语码的构成,有的关注语码转换的社会意义和其所发生的语境等等,但是对于影响人们使用语码转换的因素的研究相对很少。
因此,本文将从社会因素和个人主观动机两方面来分析个人使用语码转换的动机,从而对语码转换有进一步的了解。
一、语码转换的概念及类型语码(code)是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使用的具体语言形式,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是该语言的变体形式。
语码转换是语言交流中说话者根据实际需要从一种语言转用另一种语言的现象,即人们在交往中产生的语言接触。
语码转换可以发生在开始使用一种语言后根据情景的需要,中途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或在一句话中夹杂、交替地使用不同的语言,也就是说,说话者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语言,但不会改变其谈论的话题。
据此,语码转换可以分为两类:喻意型语码转换(metaphorical code-switching)即在语码转换过程中,一种在正常状态下仅用一种情景的变体被用于不同的情景,可以创造出另一种气氛,达到引起注意或强调的目的;情景型语码转换(situational code-switching)指由于改变话题及参与者等情景因素而引起的语码转换。
二、语码转换动机的回顾上文已述,语码转换是指持双语或多种语言的个人在具体的交际活动中根据具体场景及自己交际的实际需要而进行的语码调整或转换。
换而言之,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把随社会领域或角色的变化而发生的从一种语码转为另一种语码的情况,称之为语码转换。
跨文化交际中语码转换的功能
![跨文化交际中语码转换的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43e5de1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e6.png)
跨文化交际中语码转换的功能摘要:语码转换作为谈话策略之一,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重要功能。
它可以有效地填补交流时两种语言中各自的空白,消除紧张情绪,营造轻松愉快的交流气氛等等。
由此可见,我们无论是在外语教学活动中还是在跨文化交往中都不应该去回避,而应该合理的利用这一策略来帮助我们更加有效地进行学习和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码转换功能1. 引言语码(code)指人们用于交际的任何符号系统,可以是一种语言或方言,也可以是一种语体或语域。
语码转换(Code Switching)是指说话者在对话或交谈中,从使用一种语言或方言转换到使用另一种语言或方言,是语言交汇和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语码转换作为谈话策略之一,可以用来显示身份、表现语言优越感、重组谈话的参与者、表明中立的立场、用来改善人际关系和谈话气氛等。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很多相关学者对语码转换进行了越来越深入的研究,其研究角度涉及到了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法学、会话分析和语用学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
2. 语码转换的研究方法回顾2.1 社会语言学方法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进行的语码转换的研究目的是要探寻社会因素(如语言使用者的年龄、性别、社会背景、种族等)与语码转换之间的关系。
Gumperz(1982)认为语码转换有以下几大功能: 1)引用(quotation): 语言转换的部分可以是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
2)听话人特征(addressee specification) :直接将信息传递给潜在的听众。
3)感叹( interjection) :语言转换可用于感叹或使句子完整。
4)重复(reiteration):可以是阐明所述说的内容,但通常仅被用来强调某种信息。
5)信息限制(message qualification):说话人用一种语言说一件事,用另一种语言进行补充或限制。
6)个性化和客观化对比(personalization versus objectivization)。
Code Switching
![Code Switching](https://img.taocdn.com/s3/m/57101e4abe1e650e52ea9919.png)
例( 1) : T : Distinguish, 或者我们说to make a clear distinction, 意思是“区别, 辨别”。
比如我们要区分好书和坏书, 我们可以用distinguish, 说distinguish A from B,有时可以说distinguish between A and B。
如果我们要说“歧视”,则可用distinguish against, 跟的是against。
比如:“这项法律是歧视黑人的。
”DefinitionCode SwitchingIt is quite commonplace for bilingual speakers to use two or more languages, dialects or varieties in the same conversation, without any apparent effort. The phenomenon, known as code-switching, has become a major focus of attention in linguistics.指说话者在对话或交谈中,从使用一种语言或方言转换到使用另一种语言或方言。
2语码转换的类型Poplack( 1980):句间语码转换( inter - sentential switching) 、句内语码转换( intra- sentential sw itching ) 和附加语码转换( tag switching ) 。
Auer( 1990)语篇相关的转换( discourse- related alternation) 和与交际者相关的转换( participant- related alternation) 。
Muysken( 1995): 交替(alternation) 、插入( insertion) 和词汇等同( congruent lexicalization) 。
语码转换英语课堂教学
![语码转换英语课堂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99ef22f9f61fb7360b4c6531.png)
浅谈语码转换与英语课堂教学【摘要】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中的普遍现象,也是语言学界研究的一项重点课题。
多年来一直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
课堂语码转换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语言现象,既与双语社会的语码转换有相似之处,又有其独特的模式。
在英语课堂中,学生的语码转换更是屡见不鲜。
本文对学生课堂中的语码转换进行分析,并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课堂中的语码数转换进行分析,同时给出些语码转换的策略。
【关键词】语码转换,英语课堂,英语教学一、引言语码转换只是一个重要的交际资源,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不仅在普通日常生活中,在某些特别领域尤其如此。
本文将初步探讨语码转换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而语言习得的过程也是师生语言交际的过程,成功的师生课堂交流会促进语言习得。
因此,在二语习得课堂上,有效的教学法越来越受到教育家和语言学家的重视。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课堂教学为了师生交际的成功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语码转换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是指在连续的话轮或同一话轮中使用来自两种或以上的语言或语体,以及当中的词和句;或指说话者从一种语言转用另一种语言的现象。
近年来,语码转换在西方语言学界受到了很多关注,研究者们从社会语言学,句法学,语篇分析和心理语言学等领域探讨双语社会自然语言交际中第一语言(l1)和第二语言(l2)之间,标准语和方言之间语码转换的社会心理动机,语用功能,句法结构,语篇模式,心理过程等。
国内语言学家对语码转换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比如于国栋,李经纬都对语码转换从语用学,社会语言学,句法学,会话分析等多种视角对语码转换进行了研究。
在国外,有一些学者,如auer, hammers,都认为语码转换和语码混用(code-mixing)是有区别的;这些学者的认知基础是在于他们对被转换的语码的语言单位或者语言结构的理解。
而,有些学者如gumperz (1982) myers-scotton (1999),verschueren (1999) ect.放弃了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转换混用的说法,用语码转换来概括了这两种分法。
浅析哈萨克族大学生口语中的汉哈语码转换
![浅析哈萨克族大学生口语中的汉哈语码转换](https://img.taocdn.com/s3/m/35e194c66edb6f1afe001fa2.png)
浅析哈萨克族大学生口语中的汉哈语码转换语码转换是指人们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过程中,由一种语言或变体换成另一种语言或变体的现象,因不同的语言所承载的语言功能和社会意义不同,再加上口语的自由化、随意性和灵活性等特点为语码转换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笔者通过观察和采访收集了自然语言交流下的第一手语料并对其进行了描述、分类和分析。
哈汉语码转换的研究可以使人们了解到现代哈萨克族大学生的语言使用情况及现代哈萨克语口语的发展进程和趋势。
一、语码转换的定义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是指双语者在同一话题或不同话题中对两种语言进行交替使用的双语现象或双言语行为。
口语不受特别严格的语言规则的限制,只要交流双方能听懂,说话者可以运用一些灵活的不规范的语言形式。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语码转换就作为双语社团中的一种常见语言现象,在社会语言学领域备受关注。
二、语料搜集作为双语群体的一员,笔者从自身的语言特点出发,将观察焦点转向周围人言语的使用上。
鉴于哈萨克族大学生哈汉语码转换这一言语现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笔者充分利用自身的语言身份优势(笔者作为被研究的群体成员之一,能在不引起被观察对象注意的情况下)在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的教学期间观察了大学生在不同场合的自然语言行为。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交错聚居、互相杂居的多语言、多文字和多文化的区域。
汉语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处于第一层;维吾尔语是自治区通用语言,处于第二层;哈萨克语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通用语言,处于第三层;。
因此本文研究的对象选取了伊宁市的哈萨克族大学生。
虽然他们是哈萨克族,但他们的汉语学的很好,因此在对话过程中,他们会从哈萨克语转入汉语,又从汉语转入哈萨克语。
进行语料的搜集主要采用观察法、访谈法。
即由本人自己随时观察语码转换现象并进行详细记录;对个别学生进行访谈,询问他们语码转换的范例和原因。
三、哈萨克族大学生语码转换情况影响新疆哈萨克族与其他民族交际中语码选择的因素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和复杂的现实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untry
South Africa Switzerland India
Languages
Swahili and English German and Romance languages Hindi, English and other languages
Preference
Code switching is preferred Language separation is preferred. Dependent on situations Usually tolerable
3
语码(code)是社会语 言学家用来指语言或语 言的任何一种变体 (language variety),是一 个中性词,不带有感情 色彩。
© Copyright 2003 Dr Lubna Alsagoff
1.2 Code-switching (语码转换)
在同一会话中,说双语或多语的人可能时而用这 种语言或变体,时而使用另一种语言或变体,不 断地换来换去……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语码转换 (Zwicky,1995)。
12
© Copyright 2003 Dr Lubna Alsagoff
3.4 AS summary
在谈到某个主题时,由于想不起或缺少适当的表达方式 而采用另一种语言 当不想让在场的某个人或某些人知道所讲的内容时,转 用别人听不懂的语言 炫耀自己能说几种语言或为了迎合对方而转换语码 或用语码转换来突出某些话语
6
2.3 Auer(奥尔)
Discourse-relatedalternation (与语篇相关的转换) Participant-related alternation (与交际者相关的转换)
© Copyright 2003 Dr Lubna Alsagoff
7
sample:
C:\Users\Rita\Desktop\新建文件夹 (2)\M-H-E-C.mpg
© Copyright 2003 Dr Lubna Alsagoff
17
[5]于国栋.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J].外国语, 2000(6). [6]曾文雄.语码转换的语用考察[J].渝西学院学报, 2002(1). [7]甄丽红.心理需要与语码转换现象[J].广州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4(2). [8]Suzanne Romaine. Bilingualism [M]. Blackwell publishers,1995. [9]关辛秋.朝鲜族双语现象成因论[M].民族出版社, 2001. [10]祝畹瑾.社会语言学译文集[M].北京大学出版 社,1985.
18
© Copyright 2003 Dr Lubna Alsagoff
Thank you!
2011级 学科教学
© Copyright 2003 Dr Lubna Alsagoff
19
Message Qualification (表示信息限制) 反映社会地位、身份和社会关系
15
© Copyright 2003 Dr Lubna Alsagoff
Practice:
C:\Users\Rita\Desktop\Code-switching\TTXS.mp4
© Copyright 2003 Dr Lubna Alsagoff
16
5. References
[1]范琳.语码转换述要[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1998(4). [2]高军,戴炜华.语码转换和社会语言学因素[J].外 国语,2000(6). [3]兰萍.语码转换及其社会意义[J].西南民族学院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4]刘正光.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J].外语教学, 2000(4).
© Copyright 2003 Dr Lubna Alsagoff
5
2.2 Poplack(帕普兰)
Inter-sentential switching(句间语码转换) Intra-sententialswitching(句内语码转换)
Tag-switching(附加语码转换)
© Copyright 2003 Dr Lubna Alsagoff
2003 Dr Lubna Alsagoff
13
4. Society functions of Code-switching
语码转换可看作是操双语者的社会语言工具,常被视作协 商人际关系的策略(a strategy to negotiat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起着重要的交际作用,具有社会语用功能. Quotation (表示引用) Reiteration (表示重复)
简单来说,语码转换是指在同一次对话或交 谈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 现象.
© Copyright 2003 Dr Lubna Alsagoff
4
2. Types of Code-switching
2.1 Gumperz(甘柏兹)和Blom(布鲁姆)
Situational code-switching (情景语码转换) Metaphorical code switching (喻意型语码转换 )
© Copyright 2003 Dr Lubna Alsagoff 2
1. Definitions of Code&Code-switching
1.1 Code(语码):
dialect(方言)
language(语言) pidgin(洋泾滨语) creole(克里奥尔语) standard language (标准语)
Addressee specification (突出听话人特征)
© Copyright 2003 Dr Lubna Alsagoff
14
4. Society functions of Code-switching
Personalization vs. objectivization (个性化和客观化对比) Injection (表示插入语)
Code-switching
Numbers: Rita Lucy
© Copyright 2003 Dr Lubna Alsagoff
1
contents
Definitions of code&Code-switching
Types of Code-switching
Motivations of Code-switching Society functions of Code-switching
© Copyright 2003 Dr Lubna Alsagoff
8
3. Motivations of Code-switching
Scotton: Markedness theory (标记理论)
Giles&Smith: Accomodation theory (言语顺应理论)
© Copyright 2003 Dr Lubna Alsagoff
10
3.2
Accomodation theory (言语顺应理论)
Giles&Smith:
一个群体的成员在某种情况下尽力 使他们说的话更像另一个群体。这就是言语会聚 (convergence)。这时说话者调整自己的语码,以求 更接近对方使用的语码,目的是赞同或讨好谈话对象. eg: Interview 面试的场合,被面试者经常根据需要调换随时自 己的语码,以迎合面试官的喜好,尽量的讨好拉 近关系,这就是很明显的言语顺应。
9
3.1 Markedness theory (标记理论)
Scotton: 语码代表着一组组权利和义务,语码选择既是
手段又是标志,进行无标记选择和有标记选择两个交际 目的. eg: Shopping 姐姐 弟弟 家乡话 普通话 有标记选择 无标记选择
© Copyright 2003 Dr Lubna Alsagoff
© Copyright 2003 Dr Lubna Alsagoff
11
3.3 Two main factors to consider
People in bilingual communities. Receptive and rejective communities.
Some cultures are more hybrid than others Chinese, French, Greek are more homogen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