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三章:性别角色差异心理 PPT
合集下载
第三章 社会角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社会心理学
社会角色
5.2 性别角色差异
5.2.1 个性和行为方面的差异 (1)侵犯 (2)支配行为 (3)自信心 (4)交际
社会心理学
社会角色
5.2.2 智能 (1)一般能力(智力) 一般能力(智力) ①语言能力 ②运动技能 ③空间能力 (2)特殊能力 ④数学能力 ⑤知觉速度 ⑥艺术和音乐能力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教学课件
第三章 社会角色
课 班 教
程:社会心理学 级:社工1051,1052 社工1051,1052 1051 师:许加明
社会心理学
社会角色
内容概要
1 角色的含义 2 社会角色的分类 3 角色理论 角色学习, 4 角色学习,扮演和冲突 5 性别角色差异
社会心理学
社会角色
1 角色的含义
角色原是戏剧术语, 角色原是戏剧术语,原指演员在戏剧舞台上按照剧本的规定扮演的 某一特定人物. 某一特定人物.
社会心理学
社会角色
社会心理学
社会角色
美国社会学家G.米德和人类学家R.林顿较早地把" 美国社会学家G.米德和人类学家R.林顿较早地把"角 G.米德和人类学家R.林顿较早地把 色"概念引入到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之中. 概念引入到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之中.
G.H.米德并没有给角色下一个明 确的定义,只是用作一种比喻以说明 不同的人在类似情境中表现出类似行 为这种现象.
社会心理学
社会角色
4.2 角色学习
角色学习包括角色观念的学习和角色技能的学习. 4.2.1 角色观念 角色观念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认知, 态度和情感的总和,主要包括角色地位观念,角色义务观念,角色行为 观念和角色形象观念. 4.2.2 对角色学习的理解 (1)角色学习是综合性学习,而不是零碎片段的学习; (2)角色学习是在互动中进行的学习; (3)角色学习是随个人的角色的改变而进行的学习.
社会心理学
社会角色
5.2 性别角色差异
5.2.1 个性和行为方面的差异 (1)侵犯 (2)支配行为 (3)自信心 (4)交际
社会心理学
社会角色
5.2.2 智能 (1)一般能力(智力) 一般能力(智力) ①语言能力 ②运动技能 ③空间能力 (2)特殊能力 ④数学能力 ⑤知觉速度 ⑥艺术和音乐能力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教学课件
第三章 社会角色
课 班 教
程:社会心理学 级:社工1051,1052 社工1051,1052 1051 师:许加明
社会心理学
社会角色
内容概要
1 角色的含义 2 社会角色的分类 3 角色理论 角色学习, 4 角色学习,扮演和冲突 5 性别角色差异
社会心理学
社会角色
1 角色的含义
角色原是戏剧术语, 角色原是戏剧术语,原指演员在戏剧舞台上按照剧本的规定扮演的 某一特定人物. 某一特定人物.
社会心理学
社会角色
社会心理学
社会角色
美国社会学家G.米德和人类学家R.林顿较早地把" 美国社会学家G.米德和人类学家R.林顿较早地把"角 G.米德和人类学家R.林顿较早地把 色"概念引入到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之中. 概念引入到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之中.
G.H.米德并没有给角色下一个明 确的定义,只是用作一种比喻以说明 不同的人在类似情境中表现出类似行 为这种现象.
社会心理学
社会角色
4.2 角色学习
角色学习包括角色观念的学习和角色技能的学习. 4.2.1 角色观念 角色观念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认知, 态度和情感的总和,主要包括角色地位观念,角色义务观念,角色行为 观念和角色形象观念. 4.2.2 对角色学习的理解 (1)角色学习是综合性学习,而不是零碎片段的学习; (2)角色学习是在互动中进行的学习; (3)角色学习是随个人的角色的改变而进行的学习.
给学生性别差异心理学PPT讲稿
理学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概念,是一种社会 标签,用来说明文化赋予每一性别的特征 和个体给自己安排的与性有关的特质。
(昂格尔,1990)
公民性别;抚养性别;自认性别
(二)性别差异客观的存在
男女两性是人类繁衍生殖的生物实体,也是 精神、人格、心理活动的社会实体。
男女两性互为基础,互为前提
(三)性别差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FDCT ) Franck和Rosen(1949)
性度的投射测验
测验项目是60个未完成的图形,要求被试补充完整,据其 中36个图形发现性别差异:
– 男性的绘画特征:闭合图形、带有尖锐棱角、倾向于物 体联合起来而不是分离的图形
(如:摩天楼、裸体女性、动态的物体等)
– 女性的绘画特征:开放图形、较圆滑的边缘(如:动物、
第二节 性别差异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一、研究原则 • 1、客观性原则 • 2、发展性原则 • 3、教育性原则
二、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调查法 4、测验法
注意:
性别差异的确定:
• 统计意义上的差异 总体比较的结果 • 男女两总体中各取样本 算出总体平均数
结果的可靠性:
• 结论不一 证据各异 司空见惯
花、房子、静物等)
(三)性别定型和双性化人格的研究(1954-1982)
1、1954-1966:
主要研究性别角色的发展,性别角色认定, 以及儿童如何实现性别角色认定等问题。男性 气质与女性气质的测量仍然十分盛行,忽略性 别(特别是女性)的现象依然存在。
2、1966-1974
1966麦考比 《性别差异的发展》
• 性别差异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之一。
• 男女心理方面的异同
二、课程的意义
(昂格尔,1990)
公民性别;抚养性别;自认性别
(二)性别差异客观的存在
男女两性是人类繁衍生殖的生物实体,也是 精神、人格、心理活动的社会实体。
男女两性互为基础,互为前提
(三)性别差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FDCT ) Franck和Rosen(1949)
性度的投射测验
测验项目是60个未完成的图形,要求被试补充完整,据其 中36个图形发现性别差异:
– 男性的绘画特征:闭合图形、带有尖锐棱角、倾向于物 体联合起来而不是分离的图形
(如:摩天楼、裸体女性、动态的物体等)
– 女性的绘画特征:开放图形、较圆滑的边缘(如:动物、
第二节 性别差异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一、研究原则 • 1、客观性原则 • 2、发展性原则 • 3、教育性原则
二、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调查法 4、测验法
注意:
性别差异的确定:
• 统计意义上的差异 总体比较的结果 • 男女两总体中各取样本 算出总体平均数
结果的可靠性:
• 结论不一 证据各异 司空见惯
花、房子、静物等)
(三)性别定型和双性化人格的研究(1954-1982)
1、1954-1966:
主要研究性别角色的发展,性别角色认定, 以及儿童如何实现性别角色认定等问题。男性 气质与女性气质的测量仍然十分盛行,忽略性 别(特别是女性)的现象依然存在。
2、1966-1974
1966麦考比 《性别差异的发展》
• 性别差异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之一。
• 男女心理方面的异同
二、课程的意义
性别差异及性别角色ppt课件
19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关于性别角色认同发展的观点的总结和比较社会学习理论父母老师同伴强化于性别相适应的行为儿童的行为儿童观察和模仿他人受到的强化这里的他人一般都是与自己同性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一般认知能力的发展性别认同知识儿童观察和模仿榜样的行为因为榜样跟自己性别相同儿童从事某些活动因为他们知道这些活动与自己的性别相适应20因此整合各家理论综合考虑生物社会性因素社会学习过程认知发展和性别图示在性别角色认同中的作用
所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全面理解 个别因素在性别角色中的作用。
21
二、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发展:人们 对于男性或女性最典型特征的看法
13
两岁半至三岁半幼儿对男孩、女孩的看法
对男孩的看法
喜欢帮爸爸干活 喜欢说“我打你” 喜欢玩货车等玩具
对女孩的看法
玩洋娃娃
喜欢帮妈妈干活
喜欢收拾屋子
爱说话
不打人
常说“我需要帮助”
14
性别差异形成的原因
一、生理社会理论(莫尼) 二、社会学习理论 三、认知发展理论和性别图式理论 (科尔伯格)
4
男孩or女孩
5
男孩喜欢玩什么
6
女孩喜欢玩什么
7
1、 男孩注意时间比女孩短 ,态度更为积极
男
2 、男孩听力是一只耳朵好 ,女孩是两侧俱佳
孩
3 、男孩空间结构能力强
4 、男孩经常用左眼
5 、男孩数学能力比女孩好 ,而开口说话的通常要比 女孩晚
8
女 1 、女孩通常能比男孩更早、 更生动、流利地使用语言
结果发现,认知水平越高,儿童适宜的 性别类型化行为就越多。
18
性别图式就是一种认知结 构,它把有关什么值得观察、 审美十一模仿等性别只是组织 在一起。
所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全面理解 个别因素在性别角色中的作用。
21
二、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发展:人们 对于男性或女性最典型特征的看法
13
两岁半至三岁半幼儿对男孩、女孩的看法
对男孩的看法
喜欢帮爸爸干活 喜欢说“我打你” 喜欢玩货车等玩具
对女孩的看法
玩洋娃娃
喜欢帮妈妈干活
喜欢收拾屋子
爱说话
不打人
常说“我需要帮助”
14
性别差异形成的原因
一、生理社会理论(莫尼) 二、社会学习理论 三、认知发展理论和性别图式理论 (科尔伯格)
4
男孩or女孩
5
男孩喜欢玩什么
6
女孩喜欢玩什么
7
1、 男孩注意时间比女孩短 ,态度更为积极
男
2 、男孩听力是一只耳朵好 ,女孩是两侧俱佳
孩
3 、男孩空间结构能力强
4 、男孩经常用左眼
5 、男孩数学能力比女孩好 ,而开口说话的通常要比 女孩晚
8
女 1 、女孩通常能比男孩更早、 更生动、流利地使用语言
结果发现,认知水平越高,儿童适宜的 性别类型化行为就越多。
18
性别图式就是一种认知结 构,它把有关什么值得观察、 审美十一模仿等性别只是组织 在一起。
社会心理学 性别角色差异心理
扮演体验
性别概念和能力获得的途径
Diagram
性别行为主要受自我调节机制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且随年龄增长而有所改变
Title in here
性别自我认同的调节过程
监控行为—— 即按性别要求 监控自己的行
为举止
判断行为的 合适性—— 即行为与性 别标准及环 境是否匹配
自我评价
– 核心家庭中,男子发挥着工具性功能,女子发挥着表 达性功能
• 能动性与合群性(巴卡恩)
– “能动性”将有机体描述为一个在自我保护、自作主 张和自我扩张中表现自己的个体
– 合群性指在与更大的集团的关系中,在与别人合作产 生的情感中表现自己的个体
– 女孩在社交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合群性”,而男孩 则表现出突出的“能动性”
加领导有效性,与性别角色期待有关。
人格方面的性别差异——兴趣爱好
- 男孩比女孩更喜 欢参与性较强的媒 介 - 更喜欢理性和进 取精神较强的媒介 内容
兴趣爱好
- 女性倾向于模仿他 人的着装打扮;
- 男性倾向于模仿攻 击性行为
- 女生更多爱好语 文和外语;男生更 多爱好数学和物理; - 男孩倾向于具有 较强创造性、冒险 性的职业;女孩更 倾向于比较温和的 教师、节目主持等 职业
社会行为的性别差异——助人行为
助人行为
•应激情景 •男性一般比 女性更乐于助 人,而女性得 到他人的帮助 要比男性多
•非应激情景
•女性比男性 更乐于助人
社会行为的性别差异——性心理和行为
男性手淫发生率要高的多 手淫问题
对性放纵 的态度
男性往往更多地持宽容的态度
对同性恋者的态度和性满足感方面不存 在性别差异
男性化、女性化及双性化研究
女性的性别差异与社会性别角色 PPT
第三,社会性别是一个不断被建构的动态过程,在日 常社会的方方面面不断地被生产和再产生。
为什么说社会性别是被建构出来?
第四,社会性别差异有时表现为有形的性别 不平等,有时表现为无形的性别不平等,其表 现形式具有多样性。
第五,社会性别的差异是能够改变的,这需要 女性主体意识和全社会平等意识的觉醒。
《只要有一个女人》(作者: 南希·史密斯)
• 只要有一个女人觉得自己坚强,因而讨厌柔弱 的伪装;
•
定有一个男人意识到自己也有脆弱的地方,
因而不情愿再伪装坚强。
• 只要有一个女人讨厌再扮演幼稚无知的小姑娘,
•
定有一个男人想摆脱“无所不晓”的高期
望。
感谢您的聆听!
2、青少年的性别角色社会化
依照社会化理论,家庭、学校、同辈群体、 大众传媒是影响青少年社会化最主要的外 部社会环境条件 。
产出这种影响的主要机制:同一性别模仿、 区别对待、角色自我认同。
3、成年人的性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色社会化
其一,随着一个人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变化, 其扮演的社会角色也不断变化,每扮演一个 新的角色都需要学习。
应该如何认识两性间的生理差异?
第一,两性生理构造不同所带来的生理机能 的差异是与生俱来的,但两性又是互补的。 这种差异不是差距,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第二,在生物学意义上,同性间的个体差异远 远大于两性间的性别差异,性别的生理差异 比人们想象的要小的多。
第三,某些两性间的生理差异,并不完全是天 生的,而主要是后天的环境造成的。
三、两性的心理差异
男女两性在心理上是否存在差异?学界对 此始终存在争议。现有的一些研究指出了 两性在认知方面的种种不同,但事实上人的 心理状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女性学 的学者认为,心理差异是一种男女两性介于 生理和文化之间的差异,从根本上说是性别 社会化的结果 。
为什么说社会性别是被建构出来?
第四,社会性别差异有时表现为有形的性别 不平等,有时表现为无形的性别不平等,其表 现形式具有多样性。
第五,社会性别的差异是能够改变的,这需要 女性主体意识和全社会平等意识的觉醒。
《只要有一个女人》(作者: 南希·史密斯)
• 只要有一个女人觉得自己坚强,因而讨厌柔弱 的伪装;
•
定有一个男人意识到自己也有脆弱的地方,
因而不情愿再伪装坚强。
• 只要有一个女人讨厌再扮演幼稚无知的小姑娘,
•
定有一个男人想摆脱“无所不晓”的高期
望。
感谢您的聆听!
2、青少年的性别角色社会化
依照社会化理论,家庭、学校、同辈群体、 大众传媒是影响青少年社会化最主要的外 部社会环境条件 。
产出这种影响的主要机制:同一性别模仿、 区别对待、角色自我认同。
3、成年人的性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色社会化
其一,随着一个人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变化, 其扮演的社会角色也不断变化,每扮演一个 新的角色都需要学习。
应该如何认识两性间的生理差异?
第一,两性生理构造不同所带来的生理机能 的差异是与生俱来的,但两性又是互补的。 这种差异不是差距,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第二,在生物学意义上,同性间的个体差异远 远大于两性间的性别差异,性别的生理差异 比人们想象的要小的多。
第三,某些两性间的生理差异,并不完全是天 生的,而主要是后天的环境造成的。
三、两性的心理差异
男女两性在心理上是否存在差异?学界对 此始终存在争议。现有的一些研究指出了 两性在认知方面的种种不同,但事实上人的 心理状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女性学 的学者认为,心理差异是一种男女两性介于 生理和文化之间的差异,从根本上说是性别 社会化的结果 。
给学生性别差异心理学PPT课件
概念
性别差异心理学关注男性和女性 在心理层面的差异,探讨这些差 异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以及影 响。
性别差异心理学的重要性
促进性别平等
优化教育和社会环境
通过了解男性和女性在心理层面的差 异,有助于消除性别偏见和刻板印象, 促进性别平等和公正。
了解男性和女性的心理差异,有助于 教育者和社会更好地满足不同性别的 需求,优化教育和社会环境。
03 性别差异的心理表现
认知能力差异
01
02
03
智力结构
男性在空间和数学能力方 面较强,女性在语言和记 忆能力方面较强。
思维方式
男性倾向于逻辑思维和问 题解决,女性更注重情感 和直觉。
信息处理
男性更擅长处理视觉信息, 女性更擅长处理听觉信息。
情感表达与体验差异
情感表达
男性通常更直接和客观地 表达情感,女性则更倾向 于细腻和主观地表达情感。
给学生性别差异心理学ppt课件
目 录
• 性别差异心理学概述 • 性别差异的生理基础 • 性别差异的心理表现 • 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 • 性别平等与心理健康 • 性别差异心理学研究展望
01 性别差异心理学概述
定义与概念
定义
性别差异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男性 和女性在心理特征、行为模式和 认知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的学 科。
性别平等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减少焦虑和抑郁症状
性别平等能够减少女性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提高女性的心理健康 水平。
提高自尊和自信心
性别平等有助于提高男性的自尊和自信心,让他们更加自信地面对 挑战和困难。
促进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性别平等能够促进家庭和谐,减少家庭暴力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维 护社会稳定。
促进性别平等的策略与措施
性别差异心理学关注男性和女性 在心理层面的差异,探讨这些差 异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以及影 响。
性别差异心理学的重要性
促进性别平等
优化教育和社会环境
通过了解男性和女性在心理层面的差 异,有助于消除性别偏见和刻板印象, 促进性别平等和公正。
了解男性和女性的心理差异,有助于 教育者和社会更好地满足不同性别的 需求,优化教育和社会环境。
03 性别差异的心理表现
认知能力差异
01
02
03
智力结构
男性在空间和数学能力方 面较强,女性在语言和记 忆能力方面较强。
思维方式
男性倾向于逻辑思维和问 题解决,女性更注重情感 和直觉。
信息处理
男性更擅长处理视觉信息, 女性更擅长处理听觉信息。
情感表达与体验差异
情感表达
男性通常更直接和客观地 表达情感,女性则更倾向 于细腻和主观地表达情感。
给学生性别差异心理学ppt课件
目 录
• 性别差异心理学概述 • 性别差异的生理基础 • 性别差异的心理表现 • 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 • 性别平等与心理健康 • 性别差异心理学研究展望
01 性别差异心理学概述
定义与概念
定义
性别差异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男性 和女性在心理特征、行为模式和 认知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的学 科。
性别平等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减少焦虑和抑郁症状
性别平等能够减少女性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提高女性的心理健康 水平。
提高自尊和自信心
性别平等有助于提高男性的自尊和自信心,让他们更加自信地面对 挑战和困难。
促进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性别平等能够促进家庭和谐,减少家庭暴力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维 护社会稳定。
促进性别平等的策略与措施
性别心理差异的理论PPT课件
第9页/共92页
心理学早期对两性心理差异的研究基本上受生物 学的影响,因而主要从生理特性上去寻找原因。历史 上曾相继出现 过三种主要的论证:
首先,是以脑的形状和脑的不同区域的发展来解释 成就和个性特征上的性别差异。这由颅相学家所创始, 他们试图通过人的头骨的形状来解释各种不同的心理 现象。后来的神经生理学研究深人到了脑的内部,使 对脑的认识更为科学。心理学家借用了这些成果来说 明女性的劣势,以女性的大脑比男性小为理由来论证 女劣于男,后来这个论证被推翻,他们又以脑的特定 区域的功能为理由来证明女性的劣势,例如认为女性 的额叶和顶叶不如男性发达。
第10页/共92页
其次,是提出了“母性本能”的概念。 即认为女性的抚养行为像其他的雌性动 物一样,是内在的生物本能决定的,认 为女性心理和生理的大部分能量都消耗 在怀孕和哺乳方面,因此, 女性缺少发 展其他能力的内在力量。
第11页/共92页
再次,是提出了偏离性假设去解释男女差 异,即认为男性在智力等某些特性上比女性 更多地偏离常态。认为,女性处于中等状态 (常态)的比男性要多,而男性在高和低两端 (偏离常态)的比女性要多。也就是说,男性 更可能表现为天才和愚人。这个假设说明了 为什么男性有更大的智力成就。
第7页/共92页
性别差异的生物基础在于性荷尔蒙,在20世纪初 期。人们习惯于用性荷尔蒙理论来解释那些被视为是 典型的男性或女性的行为、角色、功能、性格特征等。 在这种理论影响下,只有女性的身体,而不是男性的 身体,越来越被描述成一个完全受控于荷尔蒙的身体。
第8页/共92页
心理学早期对性别差异心理进行研究所观 察、测量并加以解释的脑的大小形态、智力、 成就和抚养行为的性别差异,都证明了千百 年来社会文化传统所认定的女性劣势的看法。 所不同的是心理学的研究是在试图寻求更为 精确的方式去理解所观察到的两性差异。然 而,这种探讨依据的假设是:女性对社会很 少有文化上的贡献,但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 行为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可见,当时解释 两性心理差异的认识框架本身就有问题。
心理学早期对两性心理差异的研究基本上受生物 学的影响,因而主要从生理特性上去寻找原因。历史 上曾相继出现 过三种主要的论证:
首先,是以脑的形状和脑的不同区域的发展来解释 成就和个性特征上的性别差异。这由颅相学家所创始, 他们试图通过人的头骨的形状来解释各种不同的心理 现象。后来的神经生理学研究深人到了脑的内部,使 对脑的认识更为科学。心理学家借用了这些成果来说 明女性的劣势,以女性的大脑比男性小为理由来论证 女劣于男,后来这个论证被推翻,他们又以脑的特定 区域的功能为理由来证明女性的劣势,例如认为女性 的额叶和顶叶不如男性发达。
第10页/共92页
其次,是提出了“母性本能”的概念。 即认为女性的抚养行为像其他的雌性动 物一样,是内在的生物本能决定的,认 为女性心理和生理的大部分能量都消耗 在怀孕和哺乳方面,因此, 女性缺少发 展其他能力的内在力量。
第11页/共92页
再次,是提出了偏离性假设去解释男女差 异,即认为男性在智力等某些特性上比女性 更多地偏离常态。认为,女性处于中等状态 (常态)的比男性要多,而男性在高和低两端 (偏离常态)的比女性要多。也就是说,男性 更可能表现为天才和愚人。这个假设说明了 为什么男性有更大的智力成就。
第7页/共92页
性别差异的生物基础在于性荷尔蒙,在20世纪初 期。人们习惯于用性荷尔蒙理论来解释那些被视为是 典型的男性或女性的行为、角色、功能、性格特征等。 在这种理论影响下,只有女性的身体,而不是男性的 身体,越来越被描述成一个完全受控于荷尔蒙的身体。
第8页/共92页
心理学早期对性别差异心理进行研究所观 察、测量并加以解释的脑的大小形态、智力、 成就和抚养行为的性别差异,都证明了千百 年来社会文化传统所认定的女性劣势的看法。 所不同的是心理学的研究是在试图寻求更为 精确的方式去理解所观察到的两性差异。然 而,这种探讨依据的假设是:女性对社会很 少有文化上的贡献,但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 行为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可见,当时解释 两性心理差异的认识框架本身就有问题。
社会心理学课件 第三章 性别角色与性别差异 简报
上世纪80-90年代许多研究支持原有的对女性的印象: 更少攻击性、更多关心他人、更敏感。 ——使许多人评价两性时,认为“女人”比“男人”更受 欢迎
性别角色发展中使用的有关术语
二,性别角色的影响因素
【生物;社会环境;教育】
1,生物学因素
遗传影响 基因,第23对染色体 性激素 尤其青春期,男性持续分泌,女性周期性分泌 大脑 丘脑 大脑两半球
■
2,社会环境因素
(1)文化影响。 存在两种普遍性情况: 每个社会都确认性别有差异(图); 通常男性受到更高评价(社会的刻板印象图) (2)家庭影响 取名字,选服装,挑玩具,教育方法(父母的不同期望) (3)大众传媒影响 文艺作品中的男性、女性;商业活动中性别偏见(广告 中女、男裸露4:1) ■
2,社会学习理论
基于其社会行为发展的基本理论之上
父母对儿童“性别适宜性行为”的强化
学校教教育教学活动、同伴社会互动中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学习
■
3,认知发展理论
儿童的性别认知在其性别角色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先形成性别认知结构,才会表现出性别化行为; “性别恒常性”是性别认知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 2-3岁同一性,认知自己性别,与他人异同 3-7岁稳定性,性别不随时间变化 6、7岁后一致性,性别不随外表、服饰、活动而变化 与社会学习理论的比较(示意图)
研究发现: 父母对子、女态度无显著差异 双性化教养未明显减少男女性别行为 当只观察一个人时,男女姓别行为差异很小
对性别角色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同伴群体、而不是家庭 儿童很小1-2岁,就具有偏爱“像我”者的倾向 童年中期后,有“自我分类”倾向 进而,形成同性别同伴文化 ■
四,性别差异的表现
男女性别差异-PPT课件
接受挑战
跟着感觉走
男女差异的22个特征
挑战别人 跟着利益走 更容易忖度别人
性别形成的理论主要有心理分析理论、认 知发展理论、性别图式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 性别形成的社会认知理论是对性别形成和差异 的合理解释。社会认知理论整合了心理因素和 社会文化决定因素,认为性别概念和性别角色 性别形成与差异的社会认知理论 是广泛的社会网络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类的进 化提供了身体结构和生物潜能,即可能性,而 不是固定的性别差异模式。人们对自身发展的 贡献和带来的社会变迁通过相互关系、相互影 响的能力活动构成了性别关系。
越年轻越有价值生物寿命长有效生命短越成熟越有魅力绝对寿命短有效生命长事业上成功情感上倚赖因为没有得到而焦虑重视身体的征服事业上成功意志独立容易极端冲动偏激注重综合利益成功的女性对男性怀有谦意成功的男性在女性面前感觉特好事业上成功意志独立成功的男性在女性面前感觉特好由崇拜而发生感情因喜欢因被依赖而发生感情因绝望杀自己直接自杀绝望时杀别人而灭自己具侵犯性间接自杀绝望时杀别人而灭自己具侵犯性间接自杀以独处减缓紧张经常扮演弱者以弱制胜以强者自居外强中干以倾诉来消除焦虑因付出简便而喜新厌旧以独处减缓紧张天生有缺陷但渴求爱情圆满具有攻击性性格特点需要全部投入才能获得爱情所以感情专一因付出简便而喜新厌旧重视自己的感觉争取做得更好引人注目因酷而使人不敢掉以轻心在乎他人的评价爆发力强重视自己的感觉由性生情因快乐而喜欢厚积薄发101
性别图式理论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存在着性别差异。这
社会学理论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行为 ,存在着性别差异。这 语言性别差异形成的动因 种差异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传统价值观 念和思维方式。研究性别和语言的关系,是社会 发展的必然需求。性别差异在语言上主要表现 为语音语调及词汇都因性别不同而不同,那么这 种现象在外语课堂上会随着学生的性别不同而 展现出来。究其原因 生 ,语言上的性别差异主要是 社 心 历 理 会 理 史 由于历史、生理、社会、心理等因素而决定的。 因 因 因 因 素 素 素 素
2.1 男生女生 课件(21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在男女同学交往中,有些人喜欢在异 性面前过分炫耀自己,或者追逐大闹,这
都是不应该的。这说明( C )
①男女同学不应有正常的交往 ②交往要掌握分寸 ③交往时既要尊重别人,又要自尊自重 ④性格的差异可以克服,达到性格互补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0、有两性共同参加的劳动,参加者一般感到更愉快,
2.1男生女生
自主 学习
1、男生女生的性别特征有何差异? 2、认识性别角色有什么影响? 3、男生女生如何做到优势互补?
他
And
她
01
第一部分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Nulla imperdiet volutpat
性别小知识
性别,在人类生活中之男女两性的区别,男女
性别特征既表现在生理上,也表现在心理和社会行
为上。
相
生理性别特征主要表现在男女生理上的差别, 关
最显著的生理差异来自青春期男女第二性征的相继 链
出现。 心理性别特征主要表现在性别角色方面的差异,
接
性别角色,是指在特定社会中被认为典型的男性和
女性的行为模式,这些模式表现出最基本的男性和
视频:谷爱凌12岁演讲--女生也可以和男生一样强大
接受自己生理性别,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 象的影响。拒绝刻板、激发潜力、成就自我
2、对性别角色的认识有什么影响?
笔记区
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与异性的不同特点, 学会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与异性相处。 ②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们自身潜能的发挥。 (我们在接受自己生理性别的同时,不要过于 受刻板印象的影响。)
D 干得更出色。出现这种异性效应是因为( ) ①男女同学在思考问题的方式、学习方法、动手能力 上各有优势和不足
社会心理学讲义5-男女性别角色差异
稳定性是社会结构的稳定性的基础之一, 也是社会结构相对稳定性的反映。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的体 力在社会生活中已经不再占有重要地位,但 是建立在体力决定性别差异这一基础上的角 色分化却依然存在。
第5章
原因:
◇ 心理上习惯了这种角色分化。 ◇ 性别角色本身,可以在纷繁多样的社会 生活中建立并保持一种性别长久区分的秩序。 ◇ 建立在生物学意义基础之上的男女性别 分化将长期存在下去。 ◇ 性别角色的稳定性具有能造成男女性别 角色的刻板印象。
一是智力的发展的最高峰年龄一般约在 30岁,此后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在接近老年 时下降得最快;另一是不论男女,延长正规 的教育都可使个体在智力测验中测得的智商 有所增加。
第5章
男女两性在智能结构方面存在差异。
◇ 在知觉速度方面,女性占优势; ◇ 在语言方面,女子的口才普遍比男子好; ◇ 在空间知觉包括对物体的视觉和对空间物 体间相互联系的认识方面,男子都比女子更强; ◇ 数学能力,男子比女子增长得快; ◇ 在记忆方面,女性的机械记忆能力明显优 于男性;
第5章
3. 男女性别角色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男女性别角色的形成,是个体的心理 特点与行为方式社会化的过程。
◇ 家庭的影响 ◇ 学校的教育 丹玛克(美国)等人研究了美国的儿童 读物,认为这些书是两性作用的定型看法的 根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第5章
个体学习的内容具有历史性与地域性。
封建时代的中国女性角色规范是“笑不露 齿”、“莲步轻移”,因此脚裹得越小越高贵, 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轻言细语”、 “弱不禁风”为时髦,而且要绝对依附于男性, 不准有独立的人格,唯以“依从”为最高原则。
第5章
第4,基本的自我归类决定基本的价值取 向,“男子气”和“女子气”的表现,在于把 与自身性别相符合的事物作为追求的目标。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的体 力在社会生活中已经不再占有重要地位,但 是建立在体力决定性别差异这一基础上的角 色分化却依然存在。
第5章
原因:
◇ 心理上习惯了这种角色分化。 ◇ 性别角色本身,可以在纷繁多样的社会 生活中建立并保持一种性别长久区分的秩序。 ◇ 建立在生物学意义基础之上的男女性别 分化将长期存在下去。 ◇ 性别角色的稳定性具有能造成男女性别 角色的刻板印象。
一是智力的发展的最高峰年龄一般约在 30岁,此后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在接近老年 时下降得最快;另一是不论男女,延长正规 的教育都可使个体在智力测验中测得的智商 有所增加。
第5章
男女两性在智能结构方面存在差异。
◇ 在知觉速度方面,女性占优势; ◇ 在语言方面,女子的口才普遍比男子好; ◇ 在空间知觉包括对物体的视觉和对空间物 体间相互联系的认识方面,男子都比女子更强; ◇ 数学能力,男子比女子增长得快; ◇ 在记忆方面,女性的机械记忆能力明显优 于男性;
第5章
3. 男女性别角色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男女性别角色的形成,是个体的心理 特点与行为方式社会化的过程。
◇ 家庭的影响 ◇ 学校的教育 丹玛克(美国)等人研究了美国的儿童 读物,认为这些书是两性作用的定型看法的 根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第5章
个体学习的内容具有历史性与地域性。
封建时代的中国女性角色规范是“笑不露 齿”、“莲步轻移”,因此脚裹得越小越高贵, 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轻言细语”、 “弱不禁风”为时髦,而且要绝对依附于男性, 不准有独立的人格,唯以“依从”为最高原则。
第5章
第4,基本的自我归类决定基本的价值取 向,“男子气”和“女子气”的表现,在于把 与自身性别相符合的事物作为追求的目标。
社会心理学讲解5--男女性别角色差异
第5章
3. 男女性别差异的教育因素
教育因素包括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下 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父母已经怀有某种期望,孩子一旦 降临于人世间,男女孩子往往会受到不 同待遇。
第5章
学校教育
丹玛克分析了五个国家(法国、西班牙、 瑞典、苏联、罗马尼亚)的初级课本。所有 国家都是根据各自传统,使男女不同角色发 挥不同作用,除了瑞典教材之外,都是男角 色多于女角色。
鼓励的行为 家务与照顾弟妹 服从 负责 成就 自立(靠自己)
对于女孩 82% 35% 61% 3% 0%
对于男孩 0% 3% 11% 87% 85%
不分男女 18% 62% 28% 10% 15%
第5章
如何阐明上述的普遍原则呢?
人类学家的一种解释是,妇女由于 负有生育和照料子女的职责,就被更多 地限制在一种闲散的状态之中,只能在 家庭内料理家务。人们仍然认为妇女应 当从事“内务”,男子应当从事“外 交”。
男女角色差异乃是受社会、家庭、学校 的影响而实现的。
第5章
中国社会心理学家的调查,中国现行通用 的幼儿读物、学生课本中对女性的反映远远少 于男性;
幼儿课本中男女主角之比为31; 小学1—3年级男女主角之比为2 1; 小学4—6年级男女主角之比为5 1; 初中课本中男女主角之比为4 1
第5章
刻板印象 由于家庭、学校等教育因素,造就了 男女性别不同的个性特点,逐渐形成了社 会刻板印象。 张德曾调查了一个宣传干部学习班51 名学员,要求他们回答男人和女人各有什 么特点。结果见下表:
第8,与同性人物的性别同一性和性别 角色价值观的形成,在各种养育条件下都会 产生。
第9,以上过程往往按照一般的发展途 径进行,其中大部分由认知的发展所决定。
3. 男女性别差异的教育因素
教育因素包括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下 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父母已经怀有某种期望,孩子一旦 降临于人世间,男女孩子往往会受到不 同待遇。
第5章
学校教育
丹玛克分析了五个国家(法国、西班牙、 瑞典、苏联、罗马尼亚)的初级课本。所有 国家都是根据各自传统,使男女不同角色发 挥不同作用,除了瑞典教材之外,都是男角 色多于女角色。
鼓励的行为 家务与照顾弟妹 服从 负责 成就 自立(靠自己)
对于女孩 82% 35% 61% 3% 0%
对于男孩 0% 3% 11% 87% 85%
不分男女 18% 62% 28% 10% 15%
第5章
如何阐明上述的普遍原则呢?
人类学家的一种解释是,妇女由于 负有生育和照料子女的职责,就被更多 地限制在一种闲散的状态之中,只能在 家庭内料理家务。人们仍然认为妇女应 当从事“内务”,男子应当从事“外 交”。
男女角色差异乃是受社会、家庭、学校 的影响而实现的。
第5章
中国社会心理学家的调查,中国现行通用 的幼儿读物、学生课本中对女性的反映远远少 于男性;
幼儿课本中男女主角之比为31; 小学1—3年级男女主角之比为2 1; 小学4—6年级男女主角之比为5 1; 初中课本中男女主角之比为4 1
第5章
刻板印象 由于家庭、学校等教育因素,造就了 男女性别不同的个性特点,逐渐形成了社 会刻板印象。 张德曾调查了一个宣传干部学习班51 名学员,要求他们回答男人和女人各有什 么特点。结果见下表:
第8,与同性人物的性别同一性和性别 角色价值观的形成,在各种养育条件下都会 产生。
第9,以上过程往往按照一般的发展途 径进行,其中大部分由认知的发展所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二、角色分类
1、按角色存在的形态不同分为:
①理想角色:社会或团体对某一特定社会角色 所设定的理想的规范的和公认的模式。
②领悟角色:个体对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行为 模式的理解。
③实践角色:个体根据他对角色的理解而在执 行角色规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实际行为。
2、根据扮演者获得角色方式可分为:
1、角色是怎样定义的它可以分为哪几种? 2、角色有哪些功能? 3、什么是性别角色它有哪些特点? 4、试述男女性别角色的差异及其获得的因素
Bye Bye
定义:角色是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处于特定 社会地位,符合社会要求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
角色包含五个要素:
1、角色扮演者 2、社会关系体系 3、社会地位 4、社会期望 5、行为模式
注:
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的客 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 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周晓虹)
角色冲突:产生于角色从中不同角色含有不相容 的成分。具体来说,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特定的角 色从,而角色从中与之发生互动的角色伙伴对他 都有着一定的角色期望,当这些期望彼此出现矛 盾或个体对过多的角色期望难以应付时,就必然 会造成同一角色从中的不同角色间发生冲突。
1、文化 2、家 庭
3、学校 4、大众媒介
三、性别角色获得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 论
第四节 男女性别角色的差异
一、 能力方面的差异 二、人格方面的差异 三、社会行为方面的差异 四、男性化、女性化及双性化的差异
女性在语言能力上占优势 男性在空间视觉能力、数学能力上占优势 女性听觉擅长,男性更为视觉擅长 男性更具攻击性 男性在认知上更为分析性 女孩子更多受遗传影响,男孩子更多受环境影响 女孩子成就取向相对弱
1、性别角色是以性别为标准进行划分的一种社 会角色
2、性别角色的划定决定着某一个体的社 会化方向。
3、性别角色是由社会群体为男女制定的 一套行为规范。它对个体的行为进行性别的 标定。
二、性别角色的特点:
1、文化制约性 2、相对稳定性 3、性别角色的多样性
第三节 性别角色的获得
一、生理基础 二、社会因素
社会心理学:第三章:性别角色差异心理 PPT
第一节 角色概述
一、角色定义
古希腊:演员在某场戏剧中扮演的那个人物 所具有的特征。(Character)
1、肖和康斯坦: 角色以舞台原意进入社会科 学领域其概念本身并无变化。是指一个人在一 定的社会背景下所表现的行为特征。2、美国学者蒂博特凯利认为:可以从三个方 面来理解:
首先,角色是社会中存在的对个体行为的期 望系统,该个体在与其他个体的互动中占有 一定的地位。
其次,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对自身的 期望系统。
最后,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外显的可 观察的行为。
3、我国朱智贤:社会角色是由人们的社会 地位所决定,为社会所期望的行为模式。
①角色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 ②角色是由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 ③角色是符合社会期望的。(社会期望是指社 会对一定角色的权利和义务所作的限定和规范)
先赋角色:个体与生俱来的,不经过角色扮演者
的努力而由先天因素决定或由社会所规定的角色
自致角色:通过个体的努力进入某一社会位置后
所扮演的角色。
3、根据社会对角色有无明确的期望以及角色对 期望的执行情况:
正式角色:凡是存在相对明确的社会期望,得到社
会认可的角色。(符合一定的社会期望要求的)
非正式角色:尚没有特定的社会期望,未能获得社会
认可的角色。(违背、破坏社会期望的角色)
4、根据角色间地位权利的关系可分为:
支配角色和受支配角色
三、角色功能;
1、互动功能(角色的最基本功能) 2、规范功能(制约、控制和规范个体行为的作用) 3、“自我表现”功能
第二节 性别角色概述
一、定义: 指属于特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群体
中占有的适当位置,及其被该社会和群体规定了 的行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