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贸总协定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复习过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贸总协定对世界各

国的影响

关贸总协定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在遭受了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除了美国之外的世界经济受到重创。同时世界各国大力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形成了贸易壁垒,不利于战后经济的复苏。这时为了鼓励贸易,推动经济发展,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定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前后共进行过八轮谈判,每次谈判的核心思想基本都是削减关税。其基本原则包括自由竞争原则,互惠原则或对等原则,非歧视原则等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本来就深受经济危机影响的欧洲带来了毁灭性的的打击。对外贸易对欧洲的经济恢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关贸总协定,又大幅度的推动了欧洲的对外贸易,让欧洲的经济迅速恢复。鼓励贸易并不是鼓励倾销。倾销是以击败竞争对手,夺取市场,并因此给进口国相同或类似产品的生产者带来损害为目的的。1994 修改的《关贸总协定中》第六条明确规定了倾销的不合法性,其中包括了倾销的确定,由于倾销而造成的损害的鉴定和反倾销的实行方式。这样子保护了大多数发达国家国内的企业同时也保护了发达国家的利益。以柯达胶卷为例,柯达胶卷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世界胶卷的巨头。在中国市场上,柯达一直以“短期贴钱,长期占市”为目的,一直以低价销售彩色胶卷,挤垮了当时中国的国内胶卷企业。据介绍,在美国本土,柯达胶卷零售价每个 5 美元,国际批发价则是每个每个 3 美元。而在中国,1994年以来柯达的到岸价仅为1.3 美元。由于柯达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来自海外,其在海外的低价扩张使柯达背负了14 亿美元的债务,在加上

美元汇率的持续坚挺,柯达利润一度减少百分二十五,其股价从1998

年的80 美元每股跌倒了60 美元每股。即便是这种自损式的销售方式,为了垄断中国市场也毫不犹豫的实行了。其实这是一种明显的倾销手段,当时的中国为了发展经济,一心只想吸引外资,并且反倾销意识薄弱,从而没有申请反倾销制裁,为柯达以后再中国市场上的独霸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也可以从《关贸总协定中》获得利益。在1979 年《关贸总协定》的修改会议上,给予了发展中国家关税优惠的权利,并且对发展中国家的关税优惠成为世界贸易制度的一个长期法律特征。这样子促进了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储存外汇,提升国力。同时,发达国家也更加乐于向发展中国家注入资本,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更多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外资的进入,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提高就业,减少失业率,维护社会的稳定。以韩国为例,韩国是1967年 4 月加入GATT 的,其实,从1962 年起,韩国经济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提出了“贸易立国”和“出口第一”的战略,开始进入以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时期。考虑到GATT 对各缔约方的约束加强,以及国际经贸环境的宽松和为入关做准备,配合实施出口导向战略。韩国首先降低国内已有替代能力并且在成本和质量上有一定竞争力的产品的关税。入关后第一年,其名义关税税率下调到14%,工业品关税下调至12%,并相应地放松外汇和金融方面的管制,银行业对

外开放,政

府和企业都积极采取加快经济国际化的政策措施。从而使韩国进出

口贸易规模急剧扩大,大量外资流入,推动了其经济发展。1967〜1971年和1971〜1976年,国民经济的增长率分别为9. 7%和10.2%。同期外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8%和3.3%,即如果不广泛参与国际分工,韩国这一时期的增长率仅能达到4. 9%和6.

9 % 。入关使韩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大幅度提高,使韩国成为了亚洲四小龙之一。与现在国力强大的韩国相对的是他的邻居——朝鲜。朝鲜是当今仅存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其实行计划经济,任何物品都需要靠分配。朝鲜人民的生活十分困难,自给自足都成问题,国家领导人又不大规模的实行改革开放,对外贸易无从谈起,更不用说入关了。《关贸总协定》的优惠政策自然无法让朝鲜享受到。

关贸总协定成立50 多年来,促进了许多国家与地区的繁荣和发展,对战后世界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也必须看到,关贸总协定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和局限性,这是不容被忽视的。

关贸总协定存在着“灰色区域措施”。所谓“灰色区域措施”是指缔约方为绕开总协定第19条的保障条款而采取的歧视性贸易政策措施。这会大大的损害很多弱小的缔约国的利益,让缔约国蒙受大量损失。例如,美国取消了波兰在《关贸总协定》中的最惠国待遇。当时在1980年时,波兰经济陷人严重危机,发生了战后最大的工潮。次年 1 2月当局宣布战时状态,取缔了团结工会。美国以波兰“破坏人权”为借口,对波兰实行经济制裁并企图在国际上孤立波兰:中断对波兰的信贷, 中止波民航包机和渔船在美国享有的权利;不许向其出口高级技术并再次暂停给波最惠国待遇等。并1983 年,美国撤回驻波大使,两国关系降为临时

代办级。这就是美国利用自己的霸权主义,运用《关贸总协定》中的例外,造成了某些国家的不公平待遇。然而,《关贸总协定》却又无能为力。

《关贸总协定》只是一纸协议,在解决国际贸易纠纷方面,没有法律约束性的强制手段。《关贸总协定》解决国际贸易纷争的主要手段是协商,最后只是缔约方的联合行动,缺少具有法律约束性的强制手段。这好像就是几个人达成的口头的协定,不出事情还好,一旦出现了争端,那么必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最后只能是不了了之。例如,美国与欧共体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不断发生磨擦与冲突。从1986年开始,美国与欧共体等13个农产品出口国为寻求解决农产品国际贸易冲突的办法,共进行了10 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的谈判,谈判效果十分差。从40 年代后期到60 年代初期,西欧一直是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农产品出口市场。1958~1961年,欧共体年均进口谷物1450万吨,占世界谷物总进口量的20%以上,其中美国每年向欧共体输入约500 万吨谷物。当时,欧共体农产品进口量的20%来自内部成员国,其余80%来自欧共体以外的国家,其中来自美国的占10写。可见,欧共体当时是世界,也是美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市场。上述局面从1962 年开始发生了相反的变化。欧共体为保护成员国农业的发展,稳定农产品市场供应和保障农民收入,从1962一1968年,分三个阶段,全面实施共同的农业政策,推行农业一体化,建立了内部统一的农产品价格和统一出口。这就导致了美国的农产品不能向欧共体输出,反而要和欧共体共分市场,从垄断变成了寡头垄断美国人自然不肯。《关贸总协定》在这场相持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