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建筑结构理性的缺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论坛 /ARCHITECTURAL FORUM
5 6 121 7
Biblioteka Baidu


10 8 北京,儿童医院,1952-1954,建筑师:华揽洪、傅义通(资料来 源:中国现代建筑史 / 邹德侬著,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9 北京,四部一会办公楼,主体,1952-1955,建筑师:张开济 10 北京,民族饭店,1958-1959 (9、10 资料来源:中国现代建筑史 / 邹德侬著,天津:天津科学技 术出版社,2001)
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建筑材料是木材。木材材质 软、便于加工、可以切割成各种形状,因此中国拥有世 界上堪称一绝的榫卯技术。强度大、韧性好又可以实现 跨度较大的框架结构的建筑,这种框架结构的建筑空间 处理方法也比欧洲古典建筑来得灵活。另外,木材使得 中国建筑的结构复杂多变,具备造型玲珑剔透、勾心斗 角、轻盈舒展等艺术特征。
3.2. 现代中国建筑结构理性的徘徊发展 从新中国成立后的国民经济复苏时期,到受苏联 援助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这段时间内,中国建筑经历 了一段曲折的道路,这是一个理性与非理性此消彼长 的年代。 1950年代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建筑设计体制不完 善,业主和管员不过多干预,反而营造了较为宽松的设 计环境,建筑师能够较为自由地实现设计想法,短短几 年里,全国各地曾自发地出现过一批具有鲜明现代建筑 特色的建筑。它们设计简朴、功能明确、施工快速,适

中国古代建筑的显著特征就是科学系统的木框架结 构承重体系。中国建筑主要发展木结构而不是像其他建 筑体系那样发展砖石承重墙式结构,主要原因就是熟练 把握了木材的特性,突破了木结构不足以构成重大建筑 物要求的局限,在设计思想上确认这种建筑结构形式是 最合理和最完善的形式,是一种经过选择和考验而建立 起来的技术标准,中国古代建筑是建立在木材与木结构 的理性逻辑特征基础上的建筑体系(图2)。
2 木结构图样 3 井干式结构示意图 (2、3资料来源:华夏意匠/李允 著, 广角镜出版社出版, 1982) 4 应县木塔,檐廊在高层木建筑中的结构作用(资料来源:www. highclub.cn) 5 巴黎博览会机械馆(Hall of Machines, Paris Exibition, 1889):大拱外 形在交界处完全变为点支撑,给建筑形式提供了技术起点,使得机
20 世纪初,在钢筋混凝土材料得到广泛应用的时
候,结构理性主义的理论更加体现了“材料本性”所激 发出来的哲学这一特征。建筑师依据钢筋混凝土的材料 特性来进行设计。这一时期,奥古斯特·佩瑞特成为使 用钢筋混凝土的代表人物,佩瑞特本着“钢筋混凝土结 构并非类似砖石结构,而是与木结构相似”的说法,创 造出了一种新的形式,在富兰克林公寓建筑(图6)中 第一次出现,佩瑞特始终坚信,只有结构可以赋予建筑 以真实的品格、比例和尺度。
古代中西建筑结构具有共通的、自发的理性特征, 还体现在对于结构技术的精湛把握。
哥特式建筑在结构上用尖拱取代了罗马式的半圆 拱,从而拱的高度和宽度不再根据和中心点距离来定 了。哥特建筑表达了结构技术和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 这正是因为在这些建筑其间,技术和艺术的互相促进、 相辅相成;是因为材料的华美、规模的宏伟、整体和局 部的技术精确、建造者的热情以及确定设计方案和结构 形式基本尺度的无比直观能力。
18 世纪中后期,工业为建筑师提供了钢铁这一新 材料,钢铁材料首先应用于桥梁建造上。随着技术的日 益成熟,钢铁材料被运用到建筑中。钢铁建筑时代最为 重要的建筑实例为1889年巴黎国际博览会的机械馆,方 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理论上和结构上的考虑所决定的, 并用钢结构才得以实现。该建筑所表现出来的都是由纯 技术所决定的形式,在所应用的技术方法上,它们的真 实性可与哥特建筑相媲美。(图5)
1 巴黎圣母院内景(Notre Dame de Paris,1163-1250,资料来源: www1.cs.columbia.edu)
120
世界建筑 2008/02
2 4

工方法等客观因素所决定的。在西方工业革命完成的几 百年来,结构理性主义与工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工业文明为西方社会不断带来新的材料和技术,建 筑师们力求按各自不同的特性来使用材料,既顾及材料 的本质,又考虑到材料的外观效果。一般地说,技术正 确与结构方案的自然和易于理解是完全一致的。方案的 目的是以最有效的方式(并与经济效率相称)解决某一 特殊的问题,并对建筑所用的材料予以明确的表现。
械馆给人强度和力量的感觉(资料来源:Nervi, Pier Luigi, Aesthetics and Technology in Building,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 1966) 6 佩雷,富兰克林路 25号,巴黎,1903年(资料来源:http://www. cambridge2000.com) 7 福斯特事务所,汇丰银行总部大楼,香港(资料来源:Frampton, Kenneth. Modern Architecture: A Critical History. 3rd ed.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1990.)
中西古代自发朴素的结构理性可以用下述方式表 达:首先,材料和技术的客观条件提示出结构的方案和 形式;进而以设计者的艺术修养和个人特点对这一结构 的方案和形式加以形象化,将其赋以重点、给以比例,以 各自的风格来构成建筑的艺术要素。
三、现代中西建筑中建筑结构理性发展的不同 3.1. 现代西方建筑结构理性伴随工业化的线性发展 由于结构理性主义的信条是忠于建筑材料和建造方 法,所以其表现形式是由当时当地合理的材料资源和施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变化都是以结构和理性为首要 前提的,如果单纯从形式主义的角度去研究中国古代建 筑就会有很多行不通的地方。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井干 式”结构——用木材在水平方向作井字形架叠起来,这 样构架并非出于形式的考虑(图3),用这个方法而构成 的封闭体在结构上比任何其他的方法更稳固和稳定,整 体性更强。在古代,这种结构曾经作过高楼的一种重要 的构成形式。檐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它 的设置也是一种很合理的增加建筑物稳固性的必要手 段。在高层的木结构中,这种处理方式对于保持建筑物 的稳定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图4)。
伴随着工业迅猛的发展,随后的专家学者就机器和 机器生产的影响重新审视了现代设计的特点。他们认 为,标准化应该是文明发展的直接先决条件,标准可以 被定义为普遍使用中的任何事物的简化样本,体现了原 先形式的最佳表现。在这一时期,建筑体现了标准化生 产美学标准的理性特征。
到了20世纪末,工业和科技为建筑提供了更多的 可能性。建筑不再仅仅依赖于传统的建造工艺,建筑设 计不仅仅受到一些传统工业的影响,甚至开始受到一些 飞机、军事等设计行业的影响,建筑与工业的关系到达 了新的层次,建筑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新时代高科技工 业产品的特点(图7)。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收稿日期:2007-08-10
一、 关于建筑结构理性 对于结构理性主义历史上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可 以解释为是在建造过程中强调结构的合理性,强调结构 因素对于建筑整体及局部的作用,忠实于建筑材料本身 的特性,忠实于建造方法。 赛扎·戴利(Cesar Daly)在1864年写的一篇文章 中曾经有这样的描述: “所有法国哥特主义者、古典主义者和折衷主义所 普遍具有的信念,即建筑是装饰性的或被装饰的结构 物。”[1] 也就是说,建筑形式本身就是结构形式,尽管这些 基本的结构形式经过了各种各样的加工和装扮。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结构理性主义的信条是忠于建 筑材料和建造方法的,所以其作用到建筑实践是由当时 当地合理的材料资源和施工方法等客观因素所决定的。 在西方工业革命完成的这几百年来,结构理性主义伴随 工业文明的发展而具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 二、 古代中西建筑结构自发的理性特征 古代中西建筑结构具有共通的、自发的理性特征, 首先体现在将建筑材料——西方哥特建筑中的石材和中 国古代建筑中的木材——加以正确地运用,对材料正确 地选择和利用从而形成了强烈的建筑艺术表现效果。 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 上占有重要地位。哥特建筑的最高表现是巨大的教堂, 身处哥特式教堂时,人们时常沉浸在一种其他宏伟的建 筑作品所难于激起的情绪之中(图1)。建造的高度以及 由此产生的宏伟空间感觉都表明,修筑教堂是对建造技 术的真诚热爱。即使是简单的石墙也赋于建筑表现力。 人们对于最常用材料的物理性质有下意识的鉴赏,因 此,当看到这些材料按其天然性质得以正确地运用时, 就影响到建筑作品所产生的总体印象。
当代中国建筑结构理性的缺失
THE LACK OF STRUCTURAL RATIONAL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ARCHITECTURE
李乃桢,张利/LI Naizhen, ZHANG Li
摘要:结构理性主义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几个世纪,在不同 的时代结构理性具有强调结构正确性、强调材料本身特性、 重视结构技术等共同特点,古代中西建筑中具有共同的自发 的结构理性特征,而现代社会,结构理性在中国建筑界逐步 缺失。本文揭示出现代西方社会中结构理性主义与工业文明 的密切关系,进而同样历史辩证地对照分析结构理性在中国 的曲折发展历程,试图解释当代中国建筑界结构理性缺失的 原因,强调结构理性对于当今乃至将来建筑创作的重要意义。 A b s t r a c t : It has been centuries for Structural Rationalism to develop. By emphasizing on the correctness of structure, valuing the characters of materials and focusing 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e central issues of Structural Rationalism remain the same, although the theory was changing during the time. There are similar spontaneous structural rational characters in the ancient western and eastern buildings .In the following article, I will discuss the natural bond between the architectural theory and the industrialization in western society. Compared with the situation in western countries, the development of Structural Rationalism in China was rather unprosperous. In addition, I will discuss about the reason that China failed to develop Structural Rationalism and show the importance of adopting the theory as for the whole architecture industry. It has emphasized the essentiality of Structural Rationalism to the architectural creation in nowadays and the future. 关键词:结构,结构理性,工业文明 K e y w o r d s : Structure, Structural Rationalism, Industrializ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