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热设计基础.ppt
最全的热设计基础知识及flotherm热仿真(精品课件)
✓ 强迫空气冷却是一种较好的冷却方法。 ✓ 热管的传热性能比相同的金属导热要高几十倍,且两端的温差很小。
1)为最常见的界面导热材料,常采用印刷或点涂方式进行施加。 2)用于散热器和器件之间,散热器采用机械固持,最主要的优点为维修方便, 价格便宜。 3)因可以很好的润湿散热器和器件表面,减小接触热阻,所以其导热热阻很 小, 适合大功率器件的散热。 4)使用时需要印刷或点涂,操作费时,工艺控制要求较高,难度大。
精品 PPT
热设计的基础概念
问题:热的单位是什么? 是℃?
热是能量的形态之一。与动能、电能及位能等一样,也存在 热能。热能的单位用“J”(焦耳)表示。1J能量能在1N力的作用 下使物体移动1m,使1g的水温度升高0.24℃。 1J=1N·m
精品 PPT
热设计的基础概念
设备会持续发热。像这样,热量连续不断流动时,用“每秒 的热能量”来表示会更容易理解。单位为“J/s”。J/s也可用“W” (瓦特)表示。
L—— 特征尺寸,m; u—— 流体速度,m/s; cp—— 比热容,kJ/(kg·K); μ—— 动力粘度,Pa·s; λ—— 导热系数,W/(m·K); αV—— 体膨胀系数,℃-1; g —— 重力加速度,m/s2; ΔT——流体与壁面的温差。
精品 PPT
热辐射
任意物体的辐射能力可用下式计算
精品 PPT
导热介质-相变导热膜
精品 PPT
导热介质-相变导热膜
精品 PPT
导热介质-导热垫
精品 PPT
导热介质-导热双面胶带
电子产品热设计原理和原则
热 源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7
热 沉
电子产品热设计原理和原则
热传递方式 墙壁 空气
3 热能传递只有 种方式: 辐射、传导、对流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7
电子产品热设计原理和原则
各种散热方式的影响因素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7
电子产品热设计原理和原则
➢传导散热
PPT文档演模板
自然散热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辐射换热+自然对流。其中辐射换热占的 比例20~50%左右(跟物体温度及表面处理有关) 自然散热时,可以假设热交换系数10w/m2. ℃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7
电子产品热设计原理和原则
自然对流换热系数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7
电子产品热设计原理和原则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7
电子产品热设计原理和原则
减少热传路径长度措施
芯片封装外壳在保证机电性能前提下尽量薄 !
越薄越好
导热膏或者导热垫尽量薄 !
越薄越好
散热片的导热底尽量薄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7
越薄越好?
18页进一步 探讨
电子产品热设计原理和原则
选用导热系数高的材料 芯片封装材料
2020/11/27
电子产品热设计原理和原则
常用冷却介质的对流换热系数表
单位:W/m2·℃
介质 空气 水 油 水蒸气 水沸腾
自然对流 5-25
200-1000 -------------------------------2500-25000
强制对流 20-100 1000-15000 50-1500 5000-15000 ------------------
产品的热设计培训资料共96页PPT资料
05.06.2020
6
热设计的基础知识
❖ 热设计的基本概念
05.06.2020
格拉晓夫数Gr(Grashof):反映了流体所受的浮升力与粘滞力的 相对大小,是说明自然对流换热强度的一个相似准则,Gr越大, 表明流体所受的浮升力越大,流体的自然对流能力越强。
温度稳定:当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设备中发热元器件表面温度每小时变 化波动范围在±1℃内时,称温度稳定。
设备外部环境温度:设备达到稳定温度时距离设备各主要表面几何中心 80mm处空气温度按各表面积的加权平均值。
机柜/箱表面温度:设备达到稳定温度时各主要外表面几何中心点上温度的 平均值。
热点:元器件、散热器和冷板的各个局部表面温度最高的位置。热点器件 指单板上温度最高和较高的器件。
05.06.2020
5
热设计的基础知识
❖ 热设计的基本概念
流阻: 反映流体流过某一通道时所产生的压力差。单位帕斯卡或mm.H2O 或巴 。
定性温度:确定对流换热过程中流体物理性质参数的温度。
肋片的效率:表示某一扩展表面单位面积所能传递的热量与在同样条件下 光壁所能传递的热量之比。
黑度:实际物体的辐射力和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力之比,它取决于物体种 类、表面状况、表面温度及表面颜色。
❖ 热界面材料:热界面材料的种类、选型准则。
❖ 热设计验证方法:热测试相关的仪器/仪表的特点/及使用场合/注
意事项、如何减少热测试误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 热设计的验证标准:热设计的验证标准。
05.06.2020
4
热设计的基础知识
热设计基础知识及规范
目录第一章概述 ------------------ 2第二章热设计基础知识--------- 3第三章自然对流换热------------ 6第四章强迫对流换热-风扇冷却--- 9第五章单板元器件安全性热分析- 15第六章通信产品热设计步骤----- 20第一章概述1.1 热设计的目的采用适当可靠的方法控制产品内部所有电子元器件的温度,使其在所处的工作环境条件下不超过稳定运行要求的最高温度,以保证产品正常运行的安全性,长期运行的可靠性。
1.2 热设计的基本问题1.2.1 耗散的热量决定了温升,因此也决定了任一给定结构的温度;1.2.2 热量以导热、对流及辐射传递出去,每种形式传递的热量与其热阻成反比;1.2.3 热量、热阻和温度是热设计中的重要参数;1.2.4 所有的冷却系统应是最简单又最经济的,并适合于特定的电气和机械、环境条件,同时满足可靠性要求;1.2.5 热设计应与电气设计、结构设计、可靠性设计同时进行,当出现矛盾时,应进行权衡分析,折衷解决;1.2.6 热设计中允许有较大的误差;1.2.7 热设计应考虑的因素:包括结构与尺寸功耗产品的经济性与所要求的元器件的失效率相应的温度极限电路布局工作环境1.3 遵循的原则1.3.1热设计应与电气设计、结构设计同时进行,使热设计、结构设计、电气设计相互兼顾;1.3.2 热设计应遵循相应的国际、国内标准、行业标准;1.3.3 热设计应满足产品的可靠性要求,以保证设备内的元器件均能在设定的热环境中长期正常工作。
1.3.4 每个元器件的参数选择及安装位置及方式必须符合散热要求;1.3.5 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冷却系统(如风扇等)的故障率应比组件的故障率低;1.3.6 在进行热设计时,应考虑相应的设计余量,以避免使用过程中因工况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热耗散及流动阻力的增加。
1.3.7 热设计不能盲目加大散热余量,尽量使用自然对流或低转速风扇等可靠性高的冷却方式。
热设计优化布局
热设计优化布局技术
▪ 热设计优化布局的挑战与前景
1.热设计优化布局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复杂的热量传递过程 、大量的优化参数和多目标优化等。 2.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新型散热材料的出现,热设计优化 布局的前景广阔,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 热设计优化布局的实例分析
1.以某型电子设备为例,介绍热设计优化布局的具体实施过程 和效果。 2.通过对比优化前后的温度变化和设备性能,证明热设计优化 布局的有效性。
热设计优化布局
热设计优化布局技术
热设计优化布局技术
热设计优化布局技术简介
1.热设计优化布局技术是一种通过优化设备或系统内部组件的 布局,以降低设备运行温度,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的设计方法 。 2.通过合理的布局,可以有效地利用空间,减少热量聚集,提 高散热效率。
热设计优化布局的原理
1.热设计优化布局基于热力学原理、传热学理论和计算流体动 力学等技术。 2.通过分析设备内部的热量产生和传递过程,对组件进行合理 布局以达到最优散热效果。
热设计优化布局
总结与展望
总结与展望
热设计优化布局的总结
1.热设计优化布局的重要性:在系统工程中,热设计优化布局对于提高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 要。通过合理的布局设计,可以降低设备的工作温度,提高其可靠性和寿命。 2.热设计优化布局的方法:我们通过研究和实践,总结了多种有效的热设计优化布局方法,包括利 用仿真软件进行热分析、采用高效的散热材料和结构、优化设备内部的风道设计等。 3.热设计优化布局的实践成果:我们在多个项目中成功应用了热设计优化布局的方法,有效降低了 设备的工作温度,提高了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
热设计优化布局
散热器件选择与布局
散热器件选择与布局
热设计-电子科技大学
概述
❖风路的设计方法 :通过典型应用案例,让学员掌握风路
布局的原则及方法。
❖产品的热设计计算方法 :通过实例分析,了解散热器
的校核计算方法、风量的计算方法、通风口的大小的计算方法。
❖ 风扇的基本定律及噪音的评估方法:了解风扇的
基本定律及应用;了解噪音的评估方法。
❖ 海拔高度对热设计的影响及解决对策:了解海拔
λ=0.3164/Re 0.25
19
热设计的基础理论
❖ 流体动力学基础
➢ 非园管道沿程阻力的计算 引入当量水力半径后所有园管的计算方法与公式均可适用非园
管,只需把园管直径换成当量水力直径。
de=4A/x
➢ 局部阻力
hj=ξρV2/2
ξ-局部阻力系数 突然扩大: 按小面积流速计算的局部阻力系数:ζ1=(1-A1/A2) 按大面积流速计算的局部阻力系数:ζ2=(1-A2/A1) 突然缩小: 可从相关的资料中查阅经验值。
交流配电单元
监控模块 整流模块
进风口
直流配电单元
交流配电单元
监控模块 风道
整流模块
进风口
直流配电单元
7
风路设计方法
❖ 强迫冷却的风路设计
➢ 设计要点
✓ 如果发热分布均匀, 元器件的间距应均匀,以使风均匀流过每一个发 热源.
✓ 如果发热分布不均匀,在发热量大的区域元器件应稀疏排列,而发热量 小的区域元器件布局应稍密些,或加导流条,以使风能有效的流到关键 发热器件。
➢ 层流、紊流与雷诺数 层流:流体质点互不混杂,有规则的层流运动。
Re=Vde/ν<2300 层流
紊流:流体质点相互混杂,无规则的紊流运动。 显然层流状态下只存在粘性引起的摩檫阻力,而紊流状态下除摩檫阻力 外还存在由于质点相互碰撞、混杂所造成的惯性阻力,因此紊流的阻力 较层流阻力大的多。
热设计
热设计在调试或维修电路的时候,我们常提到一个词“**烧了”,这个**有时是电阻、有时是保险丝、有时是芯片,可能很少有人会追究这个词的用法,为什么不是用“坏”而是用“烧”?其原因就是在机电产品中,热失效是最常见的一种失效模式,电流过载,局部空间内短时间内通过较大的电流,会转化成热,热**不易散掉,导致局部温度快速升高,过高的温度会烧毁导电铜皮、导线和器件本身。
所以电失效的很大一部分是热失效。
那么问一个问题,如果假设电流过载严重,但该部位散热极好,能把温升控制在很低的范围内,是不是器件就不会失效了呢?答案为“是”。
由此可见,如果想把产品的可靠性做高,一方面使设备和零部件的耐高温特性提高,能承受较大的热应力(因为环境温度或过载等引起均可);另一方面是加强散热,使环境温度和过载引起的热量全部散掉,产品可靠性一样可以提高。
下面介绍下热设计的常规方法。
我们机电设备常见的是散热方式是散热片和风扇两种散热方式,有时散热的程度不够,有时又过度散热了,那么何时应该散热,哪种方式散热最合适呢?这可以依据热流密度来评估,热流密度=热量/ 热通道面积。
按照《GJB/Z27-92 电子设备可靠性热设计手册》的规定(如图1),根据可接受的温升的要求和计算出的热流密度,得出可接受的散热方法。
如温升40℃(纵轴),热流密度0.04W/cm2(横轴),按下图找到交叉点,落在自然冷却区内,得出自然对流和辐射即可满足设计要求。
大部分热设计适用于上面这个图表,因为基本上散热都是通过面散热。
但对于密封设备,则应该用体积功率密度来估算,热功率密度=热量/ 体积。
下图(图2)是温升要求不超过40℃时,不同体积功率密度所对应的散热方式。
比如某电源调整芯片,热耗为0.01W,体积为0.125cm3,体积功率密度=0.1/0.125=0.08W/cm3,查下图得出金属传导冷却可满足要求。
按照上图,可以得出冷却方法的选择顺序:自然冷却一导热一强迫风冷一液冷一蒸发冷却。
2024版化工热力学精ppt课件
化学反应热效应计算方法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中的应用,用于计算反 应热效应。
生成焓与反应焓
通过生成焓计算反应焓,进而求得反应热效应。
键能法
利用化学键能数据估算反应热效应。
化学反应方向判据及应用
根据熵变判断反应自发进 行的方向。
利用平衡常数判断反应进 行的方向和程度。
焓、熵和吉布斯自由能概念及应用
焓(H)
系统的热函数,表示系统总能量的变化。
熵(S)
表示系统的无序程度,用于描述不可逆过程 的自发性。
吉布斯自由能(G)
描述系统在特定条件下的最大有用功,用于 判断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应用
用于分析化工过程中的热力学性质、相平衡、 化学反应平衡等问题。
化工过程能量优化方法
热力学第二定律 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或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转换为有用 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或不可逆热力过程中熵的微增量总是大于零。
状态方程与状态参数
状态方程
描述系统或它的性质和本质的一系列 数学形式。将系统的物理性质用数学 形式表达出来,即建立该系统各状态 参数间的函数关系。
膜分离过程热力学原 理
利用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实现混合物中 各组分的分离。膜分离过程涉及溶解平 衡、传质等热力学基本原理。
03
吸附过程热力学原理
利用吸附剂对混合物中各组分的选择性 吸附,实现组分的分离。吸附过程涉及 相平衡、传质等热力学基本原理。
THANK平衡和固固平衡简介
固液平衡
固体与液体之间的平衡状态,涉及溶解度、 溶度积等概念。在化工过程中,固液平衡 对于结晶、溶解等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VS
热设计的基础知识与规范
2.1.3 热流密度 2
单位面积上的传热量,单位 W/m 。 2.1.4 热阻
热量在热流路径上遇到的阻力,反映介质或介质间的传热能力的大小, 表明了 1W 热量所引起的温升大小,单位为℃/W 或 K/W。用热耗乘以热阻,即可获得该传 热路 径上的温升。
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类比来解释热阻的意义,换热量相当于电流,温差相当于电 压,则热阻相当于电阻。
(2-2)
222
h---- 对流换热系数,W/m .K 或 W/m .℃; A 对--- 有效对流换热面
积,m
tw---- 热表面温度,℃;
ta---- 冷
却空气温度℃;
R 对流----- 对流热阻, ℃/W
由方程可见,要增强对流换热,可以加大换热系数和换热面积。
2.2.3 辐射的基本方程:
---- 系统黑度, ε1,ε2----分别为高温物体表面(如发热器件)和低温物体表面
第三章 自然对流换热
当发热表面温升为 40℃或更高时,如果热流密度小于 0.04W/cm ,则一般可 以通 过自然对流的方式冷却,不必使用风扇。自然对流主要通过空气受热膨胀产生的浮 升 力使空气不断流过发热表面,实现散热。这种换热方式不需要任何辅助设备,所以 不 需要维护,成本最低。只要热设计和热测试表明系统通过自然对流足以散热,应尽 量 不使用风扇。 3.1 自然对流热设计要考虑的问题
如果设计不当,元器件温升过高,将不得不采用风扇。合理全面的自然对流热 设 计必须考虑如下问题: 3.1.1 元器件布局是否合理。 在布置元器件时,应将不耐热的元件放在靠近进风 口的位 置,而且位于功率大、发热量大的元器件的上游,尽量远离高温元件,以避免辐射 的 影响,如果无法远离,也可以用热屏蔽板(抛光的金属薄板,黑度越小越好)隔 开; 将本身发热而又耐热的元件放在靠近出风口的位置或顶部; 一般应将热流密度高 的元 器件放在边沿与顶部,靠近出风口的位置,但如果不能承受较高温度,也要放在进 风 口附近,注意尽量与其他发热元件和热敏元件在空气上升方向上错开位置;大功率 的 元器件尽量分散布局,避免热源集中; 不同大小尺寸的元器件尽量均匀排列,使 风阻 均布,风量分布均匀。
产品热设计
YEALINK产品热设计VCS项目散热预研欧国彦2012-12-4热设计、冷却方式、散热器、热管技术产品的热设计一、为什么要进行热设计在调试或维修电路的时候,我们常提到一个词“**烧了”,这个**有时是电阻、有时是保险丝、有时是芯片,可能很少有人会追究这个词的用法,为什么不是用“坏”而是用“烧”?其原因就是在机电产品中,热失效是最常见的一种失效模式,电流过载,局部空间内短时间内通过较大的电流,会转化成热,热**不易散掉,导致局部温度快速升高,过高的温度会烧毁导电铜皮、导线和器件本身。
所以电失效的很大一部分是热失效。
高温对电子产品的影响:绝缘性能退化;元器件损坏;材料的热老化;低熔点焊缝开裂、焊点脱落。
温度对元器件的影响:一般而言,温度升高电阻阻值降低;高温会降低电容器的使用寿命;高温会使变压器、扼流圈绝缘材料的性能下降,一般变压器、扼流圈的允许温度要低于95C;温度过高还会造成焊点合金结构的变化—IMC增厚,焊点变脆,机械强度降低;结温的升高会使晶体管的电流放大倍数迅速增加,导致集电极电流增加,又使结温进一步升高,最终导致元件失效。
那么问一个问题,如果假设电流过载严重,但该部位散热极好,能把温升控制在很低的范围内,是不是器件就不会失效了呢?答案为“是”。
由此可见,如果想把产品的可靠性做高,一方面使设备和零部件的耐高温特性提高,能承受较大的热应力(因为环境温度或过载等引起均可);另一方面是加强散热,使环境温度和过载引起的热量全部散掉,产品可靠性一样可以提高。
二、热设计的目的控制产品内部所有电子元器件的温度,使其在所处的工作环境条件下不超过标准及规范所规定的最高温度。
最高允许温度的计算应以元器件的应力分析为基础,并且与产品的可靠性要求以及分配给每一个元器件的失效率相一致。
三、热设计的方法1、冷却方式的选择我们机电设备常见的是散热方式是散热片和风扇两种散热方式,有时散热的程度不够,有时又过度散热了,那么何时应该散热,哪种方式散热最合适呢?这可以依据热流密度来评估,热流密度=热量/ 热通道面积。
电子设备热设计基本知识
•热设计的有关概念
•对流:固体表面与流体表面传热的主要方式。 •自然对流:流体的运动是由于流体密度差和温度梯度引起的。
•在自然对流传热中,上部较冷流体与底 部较热流体间的密度差引起流体温升
•热设计的有关概念
•强迫对流:流体的运动是由外力(如风机、风扇或泵)造成的。
•强迫对流
•热设计的有关概念
• 压降:当流体流经固体物质或物体在导管内流动时 ,摩擦、流动面积的限制或方向的突变会阻止这种流动 。结果产生压力损失或压力下降。 • 需要用风机或泵来克服这种压降。流速越高,表面 越不规则,则压降越大。 • 在强迫对流系统中,冷却剂流动通路的几何形状及 系统压降是重要的问题。
热设计的目的
• 电子设备的热设计系指利用热传递特性对电子设备的 耗热元件以及整机或系统采用合适的冷却技术和结构设计 ,以对它们的温升进行控制,从而保证电子设备或系统正 常、可靠地工作。 •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 一般来说,这三种形式在电子系统的热传输中所占的 比例分别为60%、20%、20%。
热设计的有关概念
•(5) 热流密度 • 单位面积的热流量。 •(6) 体积功率密度 • 单位体积的热流量。 •(7) 热阻 • 热量在热流路径上遇到的阻力(内热阻、外热阻、系统热 阻) 。温差越大,热流量就越大。△T=RQ 热阻的单位是 ℃/W。
•热设计的有关概念
•内热阻: • 产生热量的点或区域与器件表面指定点(安装表面)之间的 热阻。晶体管和微电路的内热阻是指结到外壳间的热阻θjc。外 热阻: • 器件上任意参考点(安装表面)与换热器间,或与设备、冷 却流体或环境交界面之间的整个热阻。 •系统热阻: • 设备外表面与周围空间或换热器与冷却流体间的热阻。
•热设计基本考虑
电子热传递原理及热设计基础
一、传热基础 ——热对流(2)
自然对流CFD模型
自然对流示意图
一、传热基础 ——热对流(3)
强制对流CFD模型
强制对流示意图
一、传热基础 ——热对流(4)
对流换热热量计算的主要规律牛顿(L.Newton)冷却定律: Q=hF⊿t
式中:
⊿t [℃]~壁面温度与流体温度之差; h~对流换热系数,是对流换热强度的集中指标。 『 附:常用物质的 h 系数: 』
Á ·
µ ç
ç ÷ ¨ © µ À I£ A£
Á ·
ç ¸ µ Ñ Vab=Va-Vb¨V£ £ © ç è µ ×R=I/Vab£ ··© ¨Å Ä £ ç Ý ¨·£ µ È C£ ¨© ç è Ä ® ª µ ×µ ´ À R=R1 +R2 +… … … … È è Ä ¢ ª ×µ ° À 1/R=1/R1 +1/R2 +… … … …
R[℃/W]~为热阻;
r =RF[m2. ℃/W]~称单位面积热阻; 传热的基本方式有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三种。在实 际的传热过程中,它们可能以一种形式出现,也可能是以两 种或三种形式一起出现的复合换热。
一、传热基础 ——热传导(1)
同一物体内部或互相接触的物体之间,当温度不同但没 有相对的宏观位移时的传热方式;
一、传热基础 ——概述
有温差的地方就会有热量传递发生; 对于无内热源的稳定传热过程,传热量(Q或q)和传热温 差⊿t的有如下的关系式: Q=qF=⊿t/ R (W) 或 q=Q/F=⊿t/r (W/m2 ) Q~亦称热流量;
q~亦称热流率或热流密度;
⊿t[℃]~亦称传热推动力; F[m2]~为传热面积;
一、传热基础 ——热设计常用的基本单位换算
最全的热设计基础知识及flotherm热仿真ppt课件
度(W/m·
K,此
处的K可用°C代替)。它是表征材料导热能力优劣
的物性参数。在30 °C时,空气的导热系数为
0.027 W/m·°C ,因此可以利用空气夹层来绝热,
通常把导热系数小于0.23 W/m·°C 的材料称为
绝热材料。
热传导
热传导
定义热流密度:
Q
q
A
W/m2
10
万
小
时
)
图2:电子产品故障主要原因
Figure 2: Major Causes of Electronics Failures
20%振动
55%温度
6%粉尘
19%潮湿
(Source : GEC Research)
资料来源:GEC研究院
(Source : US Air Force Avionics Integrity Program)
系,反映流体物理性质对对流传热过程的影响。
格拉晓夫数:Gr
L3V g T
2
浮升力
粘性力
它反映自然对流程度的特征数。 当格拉晓夫数相当大,
约 Gr>10E9 时,自然对流边界层就会失去稳定而从层
流状态转变为紊流状态 。所以格拉晓夫数Gr在自然对
流过程中的作用相当于雷诺数 Re 在受迫对流过程中的
0.05W/cm2 时有效 。强迫风
冷可使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大
约提高一个数量级,如在允
许温差为100 ℃时,风冷最
大可能提供1W/cm2 的传热
能力。
电子设备冷却方法的选择
电子设备中常用的冷却方法能够达到的对流换热系数及表面热流密度值
如下表所示:
热设计技术规范
2024/1/26
5
热设计应用领域
2024/1/26
电子设备
热设计在电子设备领域应用广泛,如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等。通过优化设备的散热结 构、提高散热效率,可以确保设备在长时间工作或高负荷运行时保持良好的性能。
航空航天
在航空航天领域,热设计对于确保飞行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热设计 ,可以控制飞行器内部温度,防止设备过热或结冰,确保各种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正常工作 。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热设计定义与目的
热设计定义
热设计是一种工程方法,旨在优化电 子设备和系统的热性能,确保其在各 种工作条件下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 。
热设计目的
通过合理的热设计,可以降低设备的 工作温度,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稳定 性和寿命,同时优化能源利用效率, 减少热污染和环境影响。
2024/1/26
4
热设计原则与方法
火箭热设计
解决高速飞行时产生的气动加热问题,保护关键部件免受高温影响 。
18
汽车零部件热设计案例
1 2
发动机热设计
改进冷却系统结构,提高散热性能,降低发动机 温度波动。
电池热设计
针对电动汽车电池组,采用液冷或风冷技术,确 保电池在适宜温度下工作,延长使用寿命。
3
空调系统热设计
优化空调制冷和制热效果,提高能效比,提升驾 乘舒适度。
设计迭代
根据测试结果对热设计方案进行迭代优化,直至满足 设计要求。
2024/1/26
15
04
热设计实例分析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2024/1/26
16
电子产品的热设计方法讲解
电子产品的热设计方法v 为什么要进行热设计?高温对电子产品的影响:绝缘性能退化;元器件损坏;材料的热老化;低熔点焊缝开裂、焊点脱落。
温度对元器件的影响:一般而言,温度升高电阻阻值降低;高温会降低电容器的使用寿命;高温会使变压器、扼流圈绝缘材料的性能下降,一般变压器、扼流圈的允许温度要低于95C;温度过高还会造成焊点合金结构的变化—IMC增厚,焊点变脆,机械强度降低;结温的升高会使晶体管的电流放大倍数迅速增加,导致集电极电流增加,又使结温进一步升高,最终导致元件失效。
v 热设计的目的控制产品内部所有电子元器件的温度,使其在所处的工作环境条件下不超过标准及规范所规定的最高温度。
最高允许温度的计算应以元器件的应力分析为基础,并且与产品的可靠性要求以及分配给每一个元器件的失效率相一致。
v 在本次讲座中将学到那些内容风路的布局方法、产品的热设计计算方法、风扇的基本定律及噪音的评估方法、海拔高度对热设计的影响及解决对策、热仿真技术、热设计的发展趋势。
授课内容v 风路的设计方法20分钟v 产品的热设计计算方法40分钟v 风扇的基本定律及噪音的评估方法20分钟v 海拔高度对热设计的影响及解决对策20分钟v 热仿真技术、热设计的发展趋势50分钟概述v 风路的设计方法:通过典型应用案例,让学员掌握风路布局的原则及方法。
v 产品的热设计计算方法:通过实例分析,了解散热器的校核计算方法、风量的计算方法、通风口的大小的计算方法。
v 风扇的基本定律及噪音的评估方法:了解风扇的基本定律及应用;了解噪音的评估方法。
v 海拔高度对热设计的影响及解决对策:了解海拔高度对风扇性能的影响、海拔高度对散热器及元器件的影响,了解在热设计如何考虑海拔高度对热设计准确度的影响。
v 热仿真技术:了解热仿真的目的、要求,常用热仿真软件介绍。
v 热设计的发展趋势:了解最新散热技术、了解新材料。
风路设计方法v 自然冷却的风路设计Ø 设计要点ü机柜的后门(面板)不须开通风口。
热设计技术规范
第 4 页,共 34 页
热设计的基础知识与规范 1.3.4 每个元器件的参数选择及安装位置及方式必须符合散热要求; 1.3.5 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冷却系统(如风扇等)的故障率应比元件的故障率低; 1.3.6 在进行热设计时,应考虑相应的设计余量,以避免使用过程中因工况发生变化而 引起的热耗散及流动阻力的增加。 1.3.7 热设计不能盲目加大散热余量,尽量使用自然对流或低转速风扇等可靠性高的冷 却方式。使用风扇冷却时,要保证噪音指标符合标准要求。 1.3.8 热设计应考虑产品的经济性指标,在保证散热的前提下使其结构简单、可靠且体 积最小、成本最低。 1.3.9 冷却系统要便于监控与维护
产品热设计技术规范
热设计的基础知识与规范
前
言
本规范根据通信产品热设计相关资料及热实验结果等编制而成。
本规范起草单位:
本规范授予解释单位: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本规范批准人:
目
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 2 页,共 34 页
热设计的基础知识与规范
1 概述 ………………………………………………………………………………………1 1.1 热设计的目的 …………………………………………………………………………1 1.2 热设计的基本问题 ……………………………………………………………………1 1.3 热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 2 热设计的基本知识 ……………………………………………………………………3 2.1 基本概念 ………………………………………………………………………………3 2.2 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极其基本方程式…………………………………………………5 2.3 增强散热的方式…………………………………………………………………………6 3 自然对流散热 ……………………………………………………………………………7 3.1 自然对流热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7 3.2 自然对流换热系数的计算 …………………………………………………………… 9 4 强迫对流散热——风扇冷却……………………………………………………………11 4.1 风道的设计 ……………………………………………………………………………11 4.2 抽风与鼓风的区别 ……………………………………………………………………16 4.3 风扇选型设计 …………………………………………………………………………17 4.4 机柜/箱强迫风冷热设计 ………………………………………………………………22 5 单板元器件安全性热分析………………………………………………………………24 5.1 元器件温升校核计算 ………………………………………………………………… 24 5.2 元器件的传热分析 ……………………………………………………………………27 5.3 散热器选型参数的确定 ………………………………………………………………27 5.4 散热器选用与安装的原则 ……………………………………………………………29 6 通信产品热设计步骤 ……………………………………………………………………30 7 附录 …………………………………………………………………………………32 7.1 热仿真软件介绍 ………………………………………………………………………32 7.2 参考文献 ………………………………………………………………………………3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传导
常用材料的导热系数
材料
导热系数 (w/m.k) 材料
导热系数 (w/m.k)
铝合金 纯铝 6063 192 220
防锈铝 压铸铝 紫铜 LF21 ACD12 150 120 386
黄铜 140
云母 0.71
三氧化 二铝陶 瓷
35
硅脂 0.5
导热绝 氮化铝 空气 缘材料 陶瓷
1-4
370 0.03
风扇的基本知识
通风机的特性曲线:指通风机在某一固定转速下工作,静压、效率和功 率随风量变化的关系曲线。
系统的阻力特性曲线:是指流体流过风道所产生的压力随空气流量变化 的关系曲线,与流量的平方成正比。
通风机工作点: 系统(风 道)的特性曲线与风机的 静压曲线的交点就是风 机的工作点。
风道的局部阻力与沿程 阻力:局部阻力指由于风 道的截面积发生变化而引 起的压力损失; 沿程阻力 指由于流体粘性而引起的 压力损失。
为什么要进行热设计
电子器件发热 功率密度越来越高 高温对电子产品的影响:
- 元器件损坏 - 绝缘性能退化 - 材料热老化 - 低熔点焊缝开裂、焊点脱落
高温对元器件的影响:
- 电阻阻值变化 - 电容寿命缩短 - 变压器、扼流圈绝缘材料性能下降 - 晶体管烧坏
为什么要进行热设计
Figure 1 : Junction Life Statistics
热设计验证:解决遗留的、涉 及面比较小的散热问题
热设计方案判定标准
公司的降额规范
1. 结温 2. 电磁元件的绕组及铁芯最高温度
安规要求:机箱表面温度限制等 采用的散热方式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主要内容
1.概述
2.热设计基础知识
3.热电模拟方法 4.风扇知识 5.热设计的基本原则 6.热仿真知识简介 7.热设计验证方法
- 按轴承类别分:有滚动轴承及含油轴 承(轴瓦轴承)两类,由于含油轴承的使 用寿命比滚动轴承低的多,一般电子 设备均采用滚动轴承。
- 按输入电源类型分:有直流风扇和交 流风扇两大类。
风扇的基本知识
吹风与抽风方式的选择原则
优先采用吹风方式,吹风有如下优点: - 风量相对较) 温差 △T=T 2-T1(℃)
热阻 Rth=△T/P( ℃/W)
热容 C=mCp(cal/ ℃) 热阻的串联: Rth =R th1 +R th2 +........... 热阻的并联: 1/R th=1/R th1+1/R th2+.......
电路 电流 I(A) 电压 Vab= Va-Vb(V) 电阻 R=I/V ab(欧姆 ) 电容 C(法) 电阻的串联: R=R 1+R2+...........
热设计基础知识
传热三个途径 传导、对流和辐射 它们可以单独出现, 也可以两种或三种
同时出现
热传导
机理:传导是发生在两种直接接触的介质(固 体,液体,气体)
传导过程中,能量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传递:
–自由电子运动(固体金属) –分子晶格振动弹性波(一般固体和液体) –分子不规则热运动(气体)
热传导
Q=5.67×10-8ε12f12F辐射(T14-T24) ε12---- 系统黑度,ε12=1/(1/ε1+1/ε2-1) ε1,ε2----分别为物体1和物体2的黑度; f12------ 角系数 F辐射 ---物体的辐射面积,m2; T1, T2--分别为物体1和物体2的绝对温度,K
黑度:实际物体的辐射力和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力之比,它取决于物体 种类、表面状况、表面温度及表面颜色。
热辐射
增强辐射散热的主要措施
- 在零部件或散热片上涂覆黑色粗糙的漆,增大其辐射系数, 从而增强辐射能力;热敏感元件的表面应做成光亮的表面, 减小其辐射系数,从而减小吸收辐射热量;
- 加大辐射体的表面积; - 设法降低设备周围的温度,加大辐射体与周围环境的温差。
主要内容
1.概述 2.热设计的基础知识
5 W/m2K 25 W/m2K 15,000 W/m2K 200,000 W/m2K
对流
Cooling effect, W area (fin/air) and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自然对流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5
optimal
热阻:热量在热流路径上遇到的阻力,反映介质或介质间的传热 能力的大小,表明了1W热量所引起的温升大小,单位为℃/W或 K/W,可分为导热热阻,对流热阻,辐射热阻及接触热阻四类。
热电模拟法
导热热阻: R导=δ/(λF)
对流热阻: R对=1/(α对F)
辐射热阻 R辐=1/(α辐F)
δ
F F
α
热电模拟法
Fin height 80 mm
10
15
fin spacing, mm
5 4,5 4 3,5 3 2,5 2 1,5 1 0,5 0 20
Effect_conv h, W/m2K area, m2
对流
自然对流,散热器方向
gravity
对流
强制对流
高流阻
低流阻
最佳工作区
风扇特性曲线
对流
表观面积与有效散热面积
电阻的并联: 1/R=1/R 1+1/R 2+.......
热电模拟法
热路及热网络的案例分析
热阻串联
Rtotal = Rth j-a = Rth j-c + Rth c-a
热阻并联
Rtotal
Rth j-a = Rth j-c + Rth c-a Rth j-p-a = Rth j-p + Rth p-a
1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
10
20
30
40
50
60
Fin height, mm
apparent cooling area effective cooling area Fin efficiency
Heat flow
对流
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
- 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的导热系数、比热容、密度和动力粘 度等);
- 如果已知器件芯片到环境的热阻Rth(j-a),环境温度,则器件的工作 结温为:
Tj=Ta+ PT×Rth(j-a)
主要内容
1.概述 2.热设计的基础知识 3.热电模拟方法
4.风扇知识
5.热设计的基本原则 6.热仿真知识简介 7.热设计验证方法
风扇的基本知识
风扇的种类
- 按工作类型分:有轴流风扇和离心风扇、混流风扇三类。 轴流风机:风量大,压头小,噪音小 离心式风机:风压较高,一般适应于 阻力较大的发热元器件或机柜冷却
Figure 2: Major Causes of Electronics Failures
20%振动
55%温度
6%粉尘
19%潮湿
(Source : US Air Force Avionics Integrity Program)
热设计就是根据电子元器件的热特性和传热学的原理,采取 各种结构措施控制电子设备的工作温度,使其在允许的温度范围 之内。
Q=αF对△t=△t/R对 α---- 对流换热系数,W/m2.K或/m2.℃; F对--- 有效对流换热面积,m2; △T---- 温差,℃; R对流----- 对流热阻, ℃/W
对流换热系数:反映两种介质间对流换热过程的强 弱,表明当流体与壁面的温差为1 ℃时,在单位时间通 过单位面积的热量,单位为W/m2.K或W/m2.℃。
铁 63 氧化铍
272.1
热传导
增强热传导的主要措施
- 选用导热系数较大的材料(金属材料)制造热传导零件; - 最大限度地减少接触热阻(适当增大热传导零件间的接触面积和压力, 在两接触面间涂导热硅脂或垫入软金属箔等); - 尽量缩短热传导路径,热传导路径中不应有绝热或隔热元件。
Heat sink
怎么进行热设计
理论分析
- 较少问题可获得分析解 - 定性分析
数值模拟
- 获得数值解 - 目前解决复杂传热问题的主要手段
测试
热设计实施过程
产品规格定义和系 统设计阶段
产品正式开发阶段
整机试装阶段
初步热设计:散热方式选择、 风道设计、指导单板布局
详细热设计:详细风道设计、 单板关键器件热分析和温度控 制、散热器(风扇)的选择和 分析
Heat source
对流
对流换热机理:
对流换热是发生在有温差的固体表面和运动流体 (气体或液体)间的换热过程,对流可以是自然和强 迫对流。自然对流是由冷、热流体温度变化引起的流 体内部密度差而产生的流动;强迫对流则是由外部方 式(泵或风机)造成的流体内压力不同引起的流动。
对流
对流换热的基本方程
- 能够有效防止风扇马达过热,提高风扇的使用寿命。 - 可以以较大的压力迫使灰尘不能够在机箱内聚积,而通过出风口或缝隙 流出。
只有在以下情况下才选择抽风: - 希望流场规则;各部分风量比较均匀,适用于热量分散的整机或机箱。
- 进风口无法安装风扇。 - 不希望风扇马达加热空气而对后面的元器件产生影响。 - 不希望热风吹到客户。
q = h·A ·(Ths-Tair)
T_fin = T_air Low efficiency
fin area, mm2 fin efficiency
120 100
80 60 40 20
0 0
forced air-cooling, medium speed fin thickness t=0.7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