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双音节及音变
音变 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7 文档

音变教学目标:1、了解音变的相关概念2、学习变调、轻声、语气词“啊”和儿化3、掌握音变的发音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这么件事儿还办不了啊?轻声儿化轻声变读概念:普通话的音变说话或朗读时,要把音节组成词、句连续发出。
在连续的语流中,音节之间、音素之间、声调之间相互影响,就会产生语音变化,这就是音变,也称语流音变。
普通话语音中常见的音变现象有:(一)变调:1. 上声的变调2. “一”、“不”的变调3. 重叠式形容词的变调(二)轻声(三)“啊”的音变(四)儿化变调一、上声的变调1、上声+非上声上声[214]读半上[21]在阴平前:北京老师产生在阳平前:祖国旅游古文在去声前:感谢土地朗诵2、上声+上声第一个上声[214]变为[24]美好理想领导敏感辅导古老3、上声+上声+上声(1)双单格:为[24]+[24]+[214]管理组洗手水古典美(2)单双格:为[21]+[24]+[214]好领导纸老虎孔乙己4、几个上声相连按照两个一节或三个一节划分,按以上规律读末尾上声:(1)拖腔读原调(2)不拖腔读[21]二、“一”[55]、“不”[51]变调1、在去声前,“一”“不”读[35]一样一切不怕不要2、在非去声前,“一”、“不”读[51]一经一心一年一笔不轻不知不时不可3、夹在叠词中,念轻声想一想好不好三、重叠形容词变调1、单音节形容词重叠(aa式)不重叠原调重叠部分儿化,第二个音节念[55] 如:慢慢儿好好儿2、双音节形容词后一个音节重叠(abb式)bb部分读[55],如:沉甸甸红彤彤3、双音节形容词重叠(aabb式)第二个音节读轻声,第三、四个音节读阴平如:漂漂亮亮轻声一、轻声的定义普通话音节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可是某些音节在词和句子中失去了它原有的声调,读成一种又轻又短的调子,这就是轻声。
如:差事石头二、轻声的读法把轻声音节读得又轻又短,而把轻声前面的音节读得又重又长。
他们坐着好吧休息使唤柴火风筝困难骆驼先生马虎口袋耳朵斧子拳头注意:不要将轻声误读成第一声。
第二节音变

第二节音变一,音变的特点:音变可以分为共时层面的语流音变和历时音变两类。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二,音变原因及类型:音变的原因非常复杂,有语言本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 汉字有密切的关系。
1、社会原因。
社会因素是引起语音演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社会因素去找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操不同语言的人群之间的接触有时会使他们所操的语言发生不合符语音演变规律 的音变现象,如北京话入声调的发展。
第二,多语社团所操的几种语言有时会互相影响,出现彼此相同的演变趋势,这种演变的结果是原本音节构成不同的几种语言的音系结构变得相同或相似。
如湘西地区的土家语、 苗语、汉语方言相互之间的影响。
贵州莫话和当地汉语方言之间的影响。
第三,社会的急聚变革和动乱,往往给语言带来巨大的冲击,使语言发生急巨的变化, 如汉语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生的巨变跟三国到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动乱有密切的关系,由中古到近代发生的巨变跟唐代以后多次发生的外族入侵和民族融合也有密切的关系。
第四,与他文化接触频繁的语言的语音发生变化的速度往往比较快, 如羌语的北部方言和南部方言第五,同一言语社团中间不同的年龄层次之间,不同的性别层次之间在语音上有时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有时小得让人难以觉察到,但这往往是就是语音演变的发端。
2语言自身的原因:语言自身引起语音变化的因素非常多,包括语法(构形)和词汇(构词)引起的音变, 也包括语音本身的各种因素。
我们在这里只介绍语音方面的音变音素,语音自身的音变因素包括音节内部各个音素之间的相互影响、音节之间的相互影响、词在音节中的位置等因素、 整个语音系统内部调整。
第一,音节内部各个音的相互影响。
不同的音组合在一起构成音节时,在发展部位的高低前后、发音方法的送气清浊、成除阻方式等方面都会发生影响,相互迁就,引起变化,如 汉语浊声母的清化跟声调有密切的关系,平声分阴阳、浊上变去则跟声母的清浊有密切的关系,重唇分化为轻唇、舌头音分化出舌上音Z 、C 、S 、g 、k 、h 分化出舌面音j 、q 、x 则跟韵母元音有密切的关系。
汉字的音变

音变汉字在实际运用中往往要几个字连在一起,组成词语或者句子。
在这种情况下,连在一起的字在声、韵、调等方面互相影响,使一些字的读音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就叫音变。
汉语普通话里的音变现象主要有三种:轻声、儿化和变调。
一、轻声:当一个音节失去了原来的声调,念得又轻又短,这就叫轻声。
常见的轻声情况有以下几种:(1)名词性词缀“子、头”和表示复数的“们”等。
例如:沙子的子,舌头的头,我们的们(2)用在句末的语气助词“啊、吗、吧、呀、呢、哇”等。
例如:行吧、好吗、谁呀(3)用在句中的结构助词“了、的、得、地、着、过”等。
例如:走了、美丽的花儿、走过、大得很(4)一些口语中的双音节词的后一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
例如:地方、口袋、点心、部分(5)双音节动词(第二个字本身是轻声的),重叠后的第二、第四个音节读轻声。
例如:比试比试、比划比划、休息休息(6)人称的第二个重叠字。
例如:妈妈、爸爸、伯伯、爷爷二、儿化:儿化后的词在词义、词性、情感色彩方面都有变化。
(1)区别词义,例如:灯笼(工艺品)——灯笼儿(中药材)(2)区别词性,例如:盖(动词)——盖儿(名词)(3)表示亲切或者喜爱的感情,例如:小球儿、花儿、小猫儿(4)表示少、小、轻等状态和性质,例如:雪花儿、米粒儿、药片儿三、变调(1)“一”的变调单独使用或者在词尾句末或者表示序数时,读第一声。
例如:一、二后面跟着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的字时要读第四声。
例如:一群后面跟着第四声的字时,读第二声。
例如:一样夹在词语中间要读轻声。
例如:读一读(2)“不”的变调单独使用或者在词语末尾时,读第四声。
后面跟着第一声、第二声和第三声的字时,读第四声。
例如:不能后面跟着第四声的字,读第二声。
例如:不对夹在词语中间时,读轻声。
例如:行不行(与“一”的变调类似)。
音变

儿化
儿化对有些同音词有区分词义的作用。
拉链儿(即拉锁)——拉练(行军、野营、 锻炼)
开火儿(即打仗)——开伙(食堂伙食,开 始吃饭。)
3、儿化后,有的表示细小、轻微的意思。
LOGO
儿化
小刀儿 药丸儿 一点儿 树枝儿 木棍儿 纸 条儿
4、还有的表示说话人的喜爱、亲切的感 情。
小孩儿 老头儿 小脸蛋儿 鲜花儿 油画 儿 山歌儿
B.儿化的作用
LOGO
1、儿化在有些词里有确定词性的作用。
画(动词)__画儿(名词) 盖(动词)__盖儿(名 词)
儿化
活(形容词)__活儿(名词) 尖(形容词)__尖儿(名词) 零碎(形容词)__零碎儿(名词)
LOGO
2、儿化对有些词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头(指脑袋)__头儿(指领头的人) 信(指信件)__ 信儿(指信息)
展览馆 手写体 洗脸水 虎骨酒 管理组
2、ABB式 (单双格)
纸老虎 有理想 很勇敢 好领导 厂党委 柳组长
LOGO
上声的变调 三个以上上声相连
(四)三个以上上声相连,要根据词语的语法结构和 语义紧密度划分出 语义停顿来,再进行变调 。
例:理想/美好 35+21+35+214
再如:永远/友好 岂有/此理 买把/雨伞
地笑了。
“春天到了,可是我什 么也看不见!”这富有 诗意的语言,产生这么 大的作用,就在于它有 非常浓厚的感情色彩。 是的,春天是美好的, 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 花,那莺歌燕舞,那流 水人家,怎么不叫人陶
醉呢?
但这良辰美景,对于一
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
只是一片漆黑。当人们
想到这个盲老人,一生
中竟连万紫千红的春天
兄弟xiōnɡdi (指弟弟) 兄弟 xiōnɡdì (指哥哥和弟 弟)
普通话培训教案(第二讲音变)

第二讲音变(读双音节词语50个)一、对本题考查的要求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第二题是读多音节词语,共100个音节,其中含双音节词语45——47个,三音节词语2个,四音节词语0——1个。
主要是对应试人的声、韵、调和变调、轻声、儿化读音的标准程度的考查,共20分。
词语中上上相连不少于3个,上与非上相连不少于4个,轻声不少于3个,儿化不少于4个(不同的儿化韵)。
本题中读错一个扣0.2分,缺陷扣0.1分,规定2.5分钟之内读完,超时1分钟以内扣0.5分,超过1分钟,扣1分。
二、变调(一)上声的变调1、上上相连,前一个变阳平35。
如匕首、腼腆、果脯、耻辱、坎坷、偶尔、总得、感慨、窈窕、龋齿2、上声和非上声相连时,前一个变半上211。
如北京、老师、祖国、语言、感谢、努力3、上声和轻声相连时,变调有两种情况。
一是变半上211,这种情况多一些,如“扁担、指甲、指头、”等。
二是变阳平35,如“把手、扶手、找补”等。
4、三音节词语单双格:第一个上声读为半上(211),第二个变为阳平(35),第三个原调。
如:老领导、好小伙、党小组、小两口双单格:前两个均读阳平(35)。
如:总统府、展览馆、洗脸水、手写体5、三个以上上声相连,先按语音停顿自然分节,然后按双音节、三音节的变调规律变读。
如:永远友好处理稳妥请你表演两场舞蹈。
请你给我买五把小雨伞。
(二)“一”“不”的变调“一”单念阴平(55),表序数句尾不变调,其它情况都要变调。
“不”单念去声(51),单念、处于句末尾、处于非去声前不变调,其它情况要变调。
1、“一”“不”在去声关读阳平(35)。
如:一半一道一律不必不要不错2、“一”在非去声前读去声(51)。
如:一般一齐一起一同一生一手3、“一”在重叠动词之间,“不”夹在中间时读成“次轻音”,轻又短的调,几乎听不出原音。
如:听一听看一看学不会拿不动(三)形容词AA儿的变调单音形容词重叠并加上“儿尾”,读作“儿化韵”时,重叠的第二个音节一般变为阴平调。
普通话的音变现象.ppt

老古董 小两口 冷处理
一和不的变调
在去声字前面都变读阳平
一律 不动声色
“一”在非去声字前面变读去声
一生 一直 一早
“一 不”夹在重叠动词中变读轻声
想一想 笑一笑 来不来
阳平上声去声重叠形容词的变调
1.口语中这三种声调的单音节形容词 重叠,第二个音节可以变读阴平,也可以 不变.如果重叠部分儿化了,都要变读阴 平.
二 轻声
1.什么是轻声? 在普通话语音中,有些音节在词或句子里失 去了它原来的声调,被念成一种相对较轻短, 较含糊的调子,这就是“轻声” 2.轻声的作用 区分词性和辨别词义(举例说明) 3.轻声的规律 思考:哪些音节必须读轻声?总结规律
辨别词义和区分词性
试读下面的词语,分别用轻声和非轻声
读音
四 汉字的发展演变
汉字在历史上发生过五次重大变革,围绕 着汉字的形体进行. 第一次:战国时期 大篆 第二次:秦代 小篆 第三次:汉代 隶书 第四次:汉末 魏晋 楷书 行书 草书 第五次:近代 简化字
第二节 认识汉字
学习目标
认识汉字的承载功能和丰富内涵 正确理解汉字的科学体系 了解汉字对中华名族历史文化的影响
二 汉字造字方法
有关汉字造字方法的传统理论是 六书 许慎<说文解字>中有关六书理论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造字法) 六书 转注 假借(用字法)
象形
象形:把事物的外貌轮廓或具有特征的 部分描画出来. 从古文字的形体看,该种造字方法符合 汉字发展初期的状况. 如:”虎”字在甲骨文中就像一只张口露齿, 身有斑纹的老虎形象;”牛,羊”则突出描 画了两者分别最富特征的头角的形状.
公务员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第二讲单双音节语流音变和选择

• (二)攻克难点:分清前后鼻韵母 • 辨音、记字 • 1、辨音 • ①分清韵腹元音的舌位前后:前a 后a, 央
e 后e • ②分清前后鼻韵尾-n、-ng • ③动程、归音 • 2. 记字 • ①形声字偏旁类推 • 例如: 曼-漫慢谩 蔓幔馒 • 邦-帮梆绑
公务员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第二讲单 双音节语流音变和选择
• ②闽南话有三套鼻韵尾:-n、-m、-ng, 普通话只有-n、-ng两套韵尾,闽南话中收 -m尾的,全归入普通话-n,运用这个规律 可以记一部分前鼻韵尾的字。
• 例如:甘 衫 贪 参 森 金 兼 尖 针 咸 深 心 吻 婶 阴 忍 妗。
• ③记单边的字 • 练习:读好作品26号中前后鼻韵母的字。 • (前鼻韵母60字, 后鼻韵母52字,共112
变化规律。
公务员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第二讲单 双音节语流音变和选择
一、声母(21个,不包括零声母)
• bpmfdtnlgkhjqx • zh ch sh r z c s • (一)闽南人的学习难点: • 1、容易混淆的: • ①平翘舌zh ch sh — z c s • ②f—h • ③n—l — r
模糊。
公务员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第二讲单 双音节语流音变和选择
• 3 、鼻韵母16个: • an en in ian uan uen ün üan • ang eng ing iang uang ueng iong
ong • 发音特点:有动程,鼻音收尾。 • 动程:元音→鼻辅音韵尾 • 鼻音收尾: • -n舌尖抵住上齿龈(前鼻韵尾) • -ng舌根抵软腭(后鼻韵尾)
公务员普通话水平测试 培训第二讲单双音节语
流音变和选择
普通话的音变(普通话练习资料)2

普通话的音变(普通话练习资料)说话或朗读时,要把音节组成词、句连续发出。
在连续的语流中,音节之间、音素之间、声调之间相互影响,就会产生语音变化,这就是音变。
普通话语音中常见的音变现象有:轻声、变调、儿化、语气词“啊”的变化等。
一、轻声普通话的每个音节都有一定的声调。
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的音节失去原调,变成一种又轻又短的调子,这就是轻声。
轻声是音节连读时产生的一种音变现象,轻声音节总是出现在其它音节后面,或是夹在词语中间,一般不出现在一个词或句子的头。
所有的轻声音节都要失去它原来的调值,但是轻声音节在音的高低上有会受前面音节调值的影响而产生差异。
一般情况下,前面的音节是上声,后面的轻声就稍高;前面的音节是阴平、阳平或去声,后面的轻声就低。
轻声使普通话语音变得更加丰富,有些轻声还具有区别词义或区分词性的作用。
例如:东西dōngxi (物体)dōngxī(方向)厉害lìhài (名词)lìhai (形容词)普通话语音有以下几种情况常读轻声:(一)结构助词的、地、得。
例如:我们的愉快地写得好(二)时态助词着、了、过。
例如:笑着哭了学过(三)语气助词吗、吧、啦、呀、嘛、哇、啊等。
例如:好吗去吧行啦好啊(四)名词或代词的后缀子、头、们等。
例如:桌子石头他们(五)名词或代词的方位词上、下、里、边、面等。
例如:墙上地下家里左边(六)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趋向动词来、去、起来、下去等。
例如:进来出去站起来请进来(七)某些量词个、些、封等。
例如:一个有些写封信(八)叠音词的第二个音节和重叠动词的第二、第四个音节。
例如:爸爸看看讨论讨论研究研究(九)作宾语的人称代词你、我、他。
例如:请你叫我找他(十)口语中有一批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
例如:葡萄玻璃训练材料(一)抽屉胳膊客气功夫脑袋脾气包袱窗户阔气耳朵亲戚溜达便宜喇叭亮堂俏皮惦记桌子故事合同妈妈拳头什么他们尾巴衣服月亮外甥新鲜热闹星星扑克二、变调音节连续发出时,有些音节地调值会发生变化,就是变调。
第二讲普通话音变

(三)轻声出现的规律 1、助词 结构助词——的 de) 结构助词 的、地、得(de) 动态助词——着 动态助词 着、了、过 语气助词——吗 语气助词 吗、吧、呢 2、叠音词和动词重叠的后一个音节 姐姐 看看 劝劝 解释解释 表演表演 3、构词用的虚语素 子——桌子 点子(zi) 桌子 点子(zi) tou) 头——丫头 枕头 (tou) 丫头 好了(le) 了——算了 罢了 好了(le) 算了 人们(men) 们——我们 他们 人们(men) 我们 记得(de) 得——觉得 使得 值得 记得(de) 觉得 怎么(me) 么——这么 那么 多么 怎么(me) 这么
二、轻 声 (一)轻声的作用 有些轻声有区别词义或词性的作用,例如: 有些轻声有区别词义或词性的作用,例如: 东西(dōngxi) 泛指各种事物,或特指人或动物。 东西( dōngxi) 泛指各种事物 , 或特指人或动物 。 东西(dōngxī) 东西(dōngxī) 眉目(m (méimu) 眉目(m imu) 东边和西边。 东边和西边。 事情的头绪。 事情的头绪。
除外) ng, r,元音鼻化 元音鼻化。 3、韵尾是ng( “ing”除外)的,丢ng,加 r,元音鼻化。 韵尾是ng( ng 除外 bāngmáng ng( ng ng-- mar) 帮忙儿 bāngm ng(máng-- mar) bǎndèng ng( ng ng-- der) 板凳儿 bǎnd ng(dèng-- der) nhuáng ng—huar 蛋黄儿 dànhu ng(hu ng huar) nhu ng(huáng huar) xiǎoxióng xióng--xior ng( ng--xior) 小熊儿 xiǎoxi ng(xi ng--xior) 4、韵母是 i、 ü不变,加 er 不变, 、 、 不变 xiǎojī(jī--jier) 小鸡儿 ( ) jīyú(yú--yuer) 金鱼儿 ( ) 5、韵母是 in、ün 丢n, 加 er 、 、 , jiǎoyìn(yìn--yier) 脚印儿 ( ) héqún(qún--quer) 合群儿 ( ) 6、韵母是“ing ” 丢ng,加 er 元音鼻化。 ng, 元音鼻化。 、韵母是“ diànyǐng yǐng--yer) nyǐng( --yer 电影儿 di nyǐng(yǐng--yer) 7、韵母是舌尖元音 ,丢i,加 er。 、韵母是舌尖元音-i, , 。 shízǐ (zǐ—zer) 石子儿 ) méishì(shì--sher) 没事儿 ( ) (三)儿化韵的书写 儿化韵的书写——原音节+r 原音节+ 三 儿化韵的书写 原音节 底儿dǐr 小孩儿 xiǎoháir 红头绳儿 红头绳儿hóngtóushéngr 底儿
第六章音变案例

铁板铁钉, 铁钉钉铁板。
铁钉铁板, 铁板铁钉钉。 叮叮叮,叮叮叮, 钉铁板响叮叮。
❖ 音变: 说话时一连串的语流中,连着念的音 素、音节或声调有时会发生变化,这种 语音的变化叫“音变”。
❖ 普通话中的音变现象: 轻声、变调、儿化、“啊”的变读
❖ 变调
普通话中的4个声调是单独念一个音节 时的调子,而在词语、句子中音节与音 节相连时,有些音节的调值会发生变化, 就是变调。
3、前一个音节最后一个语素是n, “啊”变读为“哪 na”
例:这件事儿可不简单啊! 笑得真欢啊! 买这么些冷饮啊! 发音真准啊!
4、前一个音节最后一个语素是ng,“啊”变读为 “nga”。
例:真好听啊! 小心水烫啊! 小点儿声啊!
行不
行啊?不管用啊!
5、前一个音节最后一个语素是‐i(后)或er(包括 儿化韵),“啊”变读为ra。
❖ 不久前,一艘巨大的木船把我们送到这个岛上,周围是 不平静的大海,看不见这小岛以外的陆地,听不到城市 的种种声音。带我们到这儿来,不会毫无目的的吧?我 找不到一个更熟悉的人,只好不顾羞怯,向同来的一个 欧洲人发问,也不知道他懂不懂汉语。结果他不声不 响,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不远的地方,身子动也不动。 我得不到答复,不得已只好呆在小屋里。不久,他们送 来了吃的,也不知道是些什么东西。本不想吃,可肚子 不答应,勉强吃了一点儿,不甜不咸,不酸不辣,说不 出是什么味儿。
❖ 这些孩子们啊,真可爱啊。你看啊,他们多 高兴啊,又是作诗啊,又是画图啊,又是唱 啊,又是跳啊,啊!他们是多么幸福啊!
普通话常见易错读音词语 (一)
挨打(áidǎ) 狭隘(xiáài) 蝙蝠(biānfú) 同胞(tónɡbāo)波浪(bōlànɡ) 蚌埠(bènɡbù) 哺育(bǔyù) 匕首(bǐshǒu)巡捕(xúnbǔ) 粗糙(cūcāo) 差错(chācuò)乘车(chénɡchē)
普通话的音变ppt课件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⑴轻声是由阴、阳、上、去四声变来。 ⑵轻声总是体现在词语和句子中。 ⑶轻声音节从音高上看已失去原有的调值,
其调值由前一个音节的调值决定。 ⑷轻声音节的音长比非轻声音节短。 ⑸有的轻声音节在音色上会发生变化。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上声字变成半上声:214 上声+阴平
211
火车 剪刀 子孙 主编 启发 检修 紧张 美观
老师 小说 首先 指挥 普通 主观 眼光 纺织
上声+阳平
古人 厂房 美德 语言 总结 转移 整齐 敏捷
女人 旅行 可能 小时 委员 仿佛 本来 有时 上声+去声
景色 海外 简化 暖气 保护 鼓动 请假 涌现
讨论 感谢 马上 表示 美丽 掌握 反映 整个
上声+轻声
奶奶 姐姐 码头 枕头 老实 里边 体面 买卖
尾巴 脑袋 耳朵 椅子 老婆 马虎 伙计 喇叭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3、“不”的变调
普通话的“不”字,在单念或在句末时和 在非去声前,读原调51。
不安 不公 不堪 不惜 不单 不禁 不甘 不休
不得 不平 不然 不如 不时 不同 不足 不曾 不法 不管 不仅 不久 不只 不免 不满 不许
“不”字在去声前,调值变为35。
不过 不料 不幸 不要 不够 不利 不断 不屑
第二讲 双音节及音变

3、上声+非上声 前半上(211)+非上声 (1)上声+阴平 火(214)+车(55) 火车(211+55) 老(214)+师(55) 老师(211+55) 小说 首先 指挥 紧张 普通 主观 本身 眼光 主张 武装 纺织 体贴 产生 好书 (2)上声+阳平 祖(214)+国(35) 祖国(211+35) 朗(214)+读(35) 朗读(211+35) 几何 语言 总结 美人 旅行 可能 以前 女人 感情 小时 委员 仿佛 本来 有时
这样不好,你不说,不讲,不问,
他们也不会不知道的。尤其是对那种 不三不四的人,我们可不能不闻不问 哪!
A 你要不来,我也不去 。信不信由你。 B 不了解情况就不要乱说,更不应该随便下结 论。 C 我不是不想去,是不能去。 D 想起当年这块不毛之地,真让人不寒而栗。 E 不!不要试了。这衣服不伦不类,穿上身人不 人鬼不鬼的,真让人不舒服。 F 这不假思索的一番话,搞得大家不尴不尬。
请读出下列人名:
李铁 孔子 蒋伟 冉有 柳颖 许勇 沈勇 冼小岭 郝汝梅 李广美 孔乙己 马喜敏
干工作要一心一意,言行
一致,表里如一。情绪不能
一高一低,一好一坏,有了
成绩不骄傲,遇到困难不气 馁。
二、 语流音变的 内涵和意义
什么是语流音变
说话或朗读时,要把许多音节连 续发出,在连续的语流中,音节之间 、声调之间会互相影响,产生一些 语音上的变化,这就是音变。例: 糊里糊涂 我想找你给我买五两好米酒
(三)七、八的变调
七、八在去声前调值变为35,也可不变。 现在一般不变。
(四)去声、形容词的重叠
1.去声相联:两个去声相连,前面一个一 般读成[53] 坏蛋、 庆祝、 愤懑 2.单音节形容词重叠:第二个音节一般读 为55 好好、 慢慢、 懒懒 3.双音节形容词重叠:第二个音节变为轻 声,第3、4 个音节读为55。 漂漂亮亮、隐隐约约 破破烂烂
《演讲与口才》教学课件 第二章第二节 普通话的语流音变

第二节
普通话的语流音变
二、掌握语流音变的规律
(一)变调 在语流中,由于相邻音节的相互影响,使某个音节原来的调值发生了变化,这 种变化叫作变调。普通话中的四个声调,在受到邻近音节声调的影响时,或多或少 都有些变化。其中阴平、阳平、去声的变化并不显著,变化最显著的是上声及一些 具体词语,如“一”“不”等。
第二节
普通话的语流音变
二、掌握语流音变的规律
(3)韵母i、ü儿化后在原韵母之后加上er,i、ü仍保留。例如:
பைடு நூலகம்
小米儿xiǎomǐr(读作xiǎomiěr) 有趣儿yǒuqùr(读作yǒuquèr)
(4)
i(前、后)儿化后失去原韵母,加er。例如:
戏词儿xìcír(读作xìcer)
果汁儿guǒzhīr(读作guǒzher)
第二节
普通话的语流音变
二、掌握语流音变的规律
(三)儿化 er在普通话里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韵母,它不同声母相拼,也不能同其他音素组 合成复合韵母,可以自成音节。er自成的音节很少,常见的有“耳、而、儿、饵、 尔、二、贰、迩”等。此外,er常附在其他音节后边,使这个音节发生变化,成为 一个带卷舌动作的韵母,这就是儿化现象。儿化后的韵母称儿化韵。带儿化的韵母 的音节,一般用两个汉字来表示。用汉语拼音字母写这些儿化音节,只需在原来的 音节之后加上“r”。
第二节
普通话的语流音变
二、掌握语流音变的规律
1.上声的变调规律 (1)念半上。 上声在阴平、阳平、去声前面念半上,调值由214变成21或211,也就是只降 不升,由于上声的起音就低,所以近似低平调。例如: 每天měitiān 祖国zǔguó 每月měiyuè (2)念直上。 上声跟上声相连,前面的上声变成升调,跟阳平一样(或近似阳平),调值由 214变成24或35。例如: 美好měihǎo 厂长chǎngzhǎng 领导lǐngdǎo
第二讲普通话音变

音变
• 3,三个以上上声字相连,—般以词或短语为单位, • 三三两两的分组后再读。 • 每晚/我打开/后门(作品8号) • 你/可以/走了(作品50号) • 这使我/很感/兴趣(作品43号) •
音变
• 二 “一”、“不” 的变调 • 1,“一” 的变调。 (1)读本调 • 单念、在词句末尾、表序数都念本调。 • 例:国家的统一 第一 市一中 一不怕苦 (2)读变调 A 在去声前念阳平 一处 一样 一会儿 一次(“一”念 yí) B 在非去声前念去声 一天 一年 一所(“一”念yÌ ) C 夹在重叠的动词中念轻声 走一走 看一看 听一听 读一读
音变
• (二)轻声的读音 • 轻声的读音特点是音长短,音强弱,调值依据 • 前一字音的音高而变化。 • 例:杯子 2 巴结 招牌 知道 • 钳子 3 棉花 头发 神甫 • 本子 4 讲究 眼睛 省得 • 凳子 1 见识 月亮 叫唤 •
音变
• (三)变读轻声的一些规律 • 1,助词 “的、地、得(de)、着、了、过” • 我的 慢慢地 好得很 说着 走了 去过 • 2,语气助词 “吗、吧、呢、呀、哇、啊” 等 • 去吗 走吧 怎么说呢 谁呀 好哇 是啊 • 3,叠音词和动词重叠的后一个音节 • 姐姐 看看 劝劝 解释解释 表演表演 • 4,名词后缀“头、子、 儿、么、夫、处” 等以及 • 表示多数的“们” • 石头 孩子 牛儿 怎么 丈夫 难处 我们 •
音变
• 2, 儿化的读音 • 儿化韵的发音是在韵母上直接加卷舌动作。 • 儿化韵的变化规律: • (1)韵母音节末尾是 a、o、e、ê、u 的, • 直接在韵母后加 r: • 刀把儿 dāobàr(bàr-ar) • 草稿儿 cǎogǎor(gǎor-or) • 唱歌儿 chànggēr(gēr-er) • 台阶儿 táijiēr(jiēr-êr) • 白兔儿 báitùr(tùr-ur)
普通话语流音变概述

不伦不类
不即不离
在连续的语流中,前后音节会互相影响, 致使某些音节的音素或声调发生语音变化, 这就是音变。普通话中常见的音变现象有: 轻声、儿化、变调、语助词“啊”的变读等。
一、轻声
(一)什么是轻声 有些音节在词语或句子里,常常失 去原有的声调,读成一种又轻又短的调 子。这种又轻又短的调子,叫做轻声。
热和 软和 搅和 掺和 凑合 好处 坏处 益处 难处 错处 打量 比量 思量 掂量 晃悠(晃荡 逛荡) 爱人 内人 丈人 别人 迷糊 模糊 黏糊 烂糊 姐夫 妹夫 姨夫 妥当 顺当 停当 快当 帮手 把手 扶手
• • • • • • • • •
候:时候 道:知道 快:痛快 打:打扮 识:知识 匠:木匠 事:干事 腾:折腾 烦:麻烦
火候 地道 凉快 打量 认识 石匠 故事 翻腾 腻烦
伺候 症候 味道 厚道 勤快 松快 打算 打听 见识 熟识 铁匠 瓦匠 差事 闹腾 倒腾 絮烦
• 人体的:脑袋 头发 眉毛 眼睛 鼻子 舌头 下 巴 耳朵 脖子 胳膊 嘴巴 指甲 指头 脊梁 衣服 衣裳 裤子 • 人称的:兄弟 侄女 外甥 叔伯 先生 少爷 丫 头 老婆 老爷 姑娘 女婿 媳妇 妯娌 朋友 寡妇 亲戚 大夫 闺女 护士 师傅 徒弟 师父 和尚 喇嘛 神仙 道士 上司 伙计 家伙 财主 奴才 状元 秀才 书记 学生 特务 奸细 王八 畜生 祖宗 阎王 哑巴
• ②A+BC结构的变调形式 A变半上211调,B变阳平 35调,C不变,还读全上214调,如“孔乙己”中的“孔” 读半上211调,“乙”读阳平35调,“己”还读全上 2114调。
三、变调
(一)上声的变调
1.非上声前变半上,即调值由214变为211。如:
在阴平前:首都 北京 始终 普通 老师 小
英语发音教程 英语单词音变 第2课 连音

Sound Changes In English英语单词音变第2课连音主讲 TimOBJECTIVES 学习目标熟悉常见的连音现象。
知道连音习惯的培养需要刻意练习。
12Background 背景英语口语中的音变现象是指在说英语的过程中唇舌处于放松的状态,出于“省力”的原因,某些单词之间的发音会产生一定变化。
音变现象主要发生在前后相连的单词之间,包括辅音对元音的连音,辅音对辅音的爆破,弱读,省音等。
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如果不注重英语发音中的音变现象,那么在英语听力中,就不易觉察其中的音变现象,这样对于理解听力内容和模仿发音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我们平时在讲英语的过程中,如果不会熟练地运用音变规则,那我们发出的音很容易陷入发音很不地道,甚至不容易被人听懂的境地。
1. 一般连音(1)当前一个单词的尾音为辅音,后一个单词的首音为元音,在自然语速中会出现该尾音和该首音相拼的情况(在国际音标的学习中我们知道辅音+元音构成一个音节),可以称之为“一般连音”。
o f all a ll inso m e o f co m e on连音爆破/弱读省音Note 备注 hol d on co m e in co m e o ver fin d ou t1. 一般连音(2)当前一个单词的尾音为辅音,后一个单词的首音为元音,在自然语速中会出现该尾音和该首音相拼的情况(在国际音标的学习中我们知道辅音+元音构成一个音节),可以称之为“一般连音”。
mee t you nee d youcoul d you woul d you连音爆破/弱读省音Note 备注 di d you di d i t o n i t a n e gg2. 浊化连音美式英语中习惯把位于两个元音之间的清辅音浊化(也是为了省力),但英式英语发音不会这样,这也是英音和美音的一大区别。
这一现象一般出现在两个单词之间连音的时候。
了解这一浊化原则,会给听说带来 一些帮助。
汉语拼音的音变或变调

汉语拼音的音变或变调我们在进行口语交流和口语表达的过程中,不是一个一个孤立地发出每一个音节,而是根据语意的需要将一连串的音节连续发出,:,形成语流。
在这个过程中,相邻的音素与音素之间、音节与音节之间、声调与声调之间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相互影响,使语音产生一定的变化,这就是音变。
普通话的音变现象主要表现在变调、轻声、儿化和语气词“啊”的音变四个方面。
音变是有一定规律的,学习和掌握这些规律,把这些规律运用于口语表达中,能使我们的语言更流畅、更自然、更谐调,发音更轻松。
变调在语流中,由于相连音节的相互影响,使有些音节的基本调值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就叫“变调”。
其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普通话中比较明显的变调有两种:上声的变调;“一”、“不”的变调。
1.1.1上声变调上声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前都会产生变调,读完全的上声原调的机会很少,只有在单念或处在词语、句子的未尾才有可能读原调。
(1)上声在阴平、阳平、去声、轻声前,即在非上声前,丢掉后半段“14”上升的尾巴,调值由214变为半上声211,变调调值描写为214✍211。
例如:(上声+阴平)=211+55百般bǎibān 摆脱bǎituō保温bǎowēn省心shěngxīn 警钟jǐngzhōng 火车huǒchē(上声+阳平)=211+35祖国zǔguó旅行lǚxíng导游dǎoyóu改革gǎigé朗读lǎngdú考察kǎochá(上声+去声)=211+51广大guǎndà讨论tǎolùn挑战tiǎozhàn土地tǔdì感谢gǎnxiè稿件gǎojiàn上声在轻声前调值也变成半上声211。
例如:(上声+轻声)=211+0矮子ǎizi斧子fǔzi奶奶nǎinai姐姐jiějie尾巴wěiba老婆lǎopo耳朵ěrduo马虎mǎhu口袋kǒu dɑi(2)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的调值变为3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样卷(模拟题练习2)
倘使 苍翠 强求 蒙古包 从而 粉末儿 旋转 情怀 合同 财产 手脚 灭亡 起飞 跨越 挂念 佛经 高傲 柴火 亏损 犯罪 决议 耽误 增加 作用 难怪 少女 个体 上下 危害 荒谬 斥责 撇开 砂轮儿 原料 东欧 侵略 大多数 思想 本子 状况 柔软 训练 药品 政党 蒜瓣儿 定律 英雄 人均 没谱儿
(五)“一”的变调
1、单念或在词语末尾及序数词、基数词中 ——读阴平
气先划分若干部分,再按上述规律变调。 永远/友好 (35+214+35+214) 请/往北/走 (35+35+214+214) 我/很/了解/你 给/你/两碗/炒米 老李/想走 请你/给我/打点儿/洗脸水 展览馆/里/有/好/几百种/展览品
• 1、朗读下面的句子或片断,注意需要变调的地 方。
A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B两国人民是永远友好下去,还是挑起事端燃起 战火?
请读出下列人名: 李铁 孔子 蒋伟 冉有 柳颖 许勇 沈勇 冼小岭 郝汝梅 李广美 孔乙己 马喜敏
干工作要一心一意,言行 一致,表里如一。情绪不能 一高一低,一好一坏,有了 成绩不骄傲,遇到困难不气 馁。
二、 语流音变的 内涵和意义
什么是语流音变
说话或朗读时,要把许多音节连 续发出,在连续的语流中,音节之间 、声调之间会互相影响,产生一些 语音上的变化,这就是音变。例:
(3)上声+去声 讨(214)+论(51) 讨论(211+51) 感(214)+谢(51) 感谢(211+51) 感动 请假 美术 马上 表示 美丽 主动 保证 掌握 反映 巩固 土地 整个 总是
(4)上声+轻声 尾(214)+巴(0) 尾巴(211+0) 脑(214)+袋(0) 脑袋(211+0)
糊里糊涂 我想找你给我买五两好米酒
语流音变的主要类型
一、变调 1、上声变调 2、“一”、“不”变调 3、形容词重叠的变调
二、“啊”的变化 三、轻声 四、儿化 五、轻重格
以下依次练习
三、 变调
(调值发生变化)
(一)上声的变调
1、上声字单念时——上声 走你想甩海嘴铁晓 宽广大胆使瘪我醒
2、上声+上声——阳平(35/24)+上声 领(214)+导(214) 领导(35+214) 演(214)+讲(214) 演讲(35+214)
耳朵 姐姐 斧头 老爷 椅子 老实 矮子 奶奶 老婆 马虎 口袋 伙计 嘴巴 喇叭
4、上声+上声+上声
(1)前两个音节为一个词语——前两个变阳平
展(214)+览(214)+馆(214) 展览馆(35+35+214)
蒙(214)+古(214)+语(214) 蒙古语(35+35+214)
洗脸水 虎骨酒 管理组 水彩笔 手写体 洗染组 草稿纸 选举法 跑马表 勇敢者
七、八在去声前调值变为35,也可不变。 现在一般不变。
(四)去声、形容词的重叠
1.去声相联:两个去声相连,前面一个一 般读成[53] 坏蛋、 庆祝、 愤懑
2.单音节形容词重叠:第二个音节一般读 为55 好好、 慢慢、 懒懒
3.双音节形容词重叠:第二个音节变为轻 声,第3、4 个音节读为55。
漂漂亮亮、隐隐约约 破破烂烂
第二讲
多音节朗读及音变现象
本讲内容介绍
一、 模拟试题分析 二、 语流音变的内涵和意义 三、 变调 四、 “啊”的变化 五、轻声 六、儿化 七、轻重格 八、模拟题练习
一、 模拟试题分析
样卷(模拟题练习1)
宣传 衰变 外省 频率 捏造 耽误 橄榄 状态 疟疾 打嗝儿 重量 跨度 撇开 嫂子 历史 勇猛 身份 奥秘 锦标赛 方向 安慰 心眼儿 存活 柔和 读哺多音乳节词语盘模算拟题1 创伤 害怕 家庭 收购 挫折 儿童 丢掉 摸黑儿 决定 摧毁 佛寺 作风 糖尿病 工厂 穷困 恰好 棉球儿 运行 挖潜 持续 以内 军人 原料
(2)后两个音节为一个词语——半上+阳平+上
很(214)+理(214)+想(214) 很理想(21+35+214)
小(214)+两(214)+口(214) 小两口(21+35+214)
老保守 小拇指 孔乙己 耍笔杆 纸雨伞 请允许 好总理 鲁厂长 小海岛 冷处理 (5)三个以上的上声音节相连,则按词或语
了解 处理 广场 所以 粉笔 管理 勇敢 水果 洗澡 手指 厂长 影响
3、上声+非上声 前半上(211)+非上声 (1)上声+阴平 火(214)+车(55) 火车(211+55) 老(214)+师(55) 老师(211+55) 小说 首先 指挥 紧张 普通 主观 本身 眼光 主张 武装 纺织 体贴 产生 好书 (2)上声+阳平 祖(214)+国(35) 祖国(211+35) 朗(214)+读(35) 朗读(211+35) 几何 语言 总结 美人 旅行 可能 以前 女人 感情 小时 委员 仿佛 本来 有时
也许泪水流尽 土地更加肥沃
也许我们歌唱太阳 也被太阳歌唱着
也许肩上越是沉重 信念越是巍峨
也许为一切苦难疾呼 对个人的不幸只好沉默
由于不可抗拒的召唤 我们没有其他选择
——舒婷《也许》
样卷(模拟题练习3)
荒谬 胸口 走访 迅速 手枪 垫底儿 国民 特征 招牌 小朋友 溶洞 考虑 春天 精确 内在 叫好儿 苍穹 婴儿 亏损 富翁 审美 先生 海关 灭亡 快乐 如下 摧毁 人文 玻璃 钢铁 打扮 恩情 战略 难怪 豆芽儿 佛法 定额 职能 将军 做活儿 冲刷 盘算 来宾 圆舞曲 挎包 疲倦 磁场 自以为是
C柳厂长批评了管理组的做法,要求他们整改。 D有些演讲者全神贯注在自己的讲稿上,从来 不正视听众一眼。
E这是五百块钱,你去买两百箱无尘粉笔。
2、朗读诗歌,注意下划横线的词语的变调
也许我们的心事 总是没有读者
也许路开始已错 结果还是错
也许我们点起一个个灯笼 又被大风一个个吹灭
也许燃尽生命烛照别人 身边却没有取暖之火
(二)“一、不”的变调
1.单念或者处在句尾,以及在序数中, 读原调,不用变调;
2.在去声前,都变为35。 一唱一和、一致、不算、不上不下
3.在非去声前,二者都念为去声; 不高不低、不明不白、不早不晚 4.“不”在可能补语中,“一”在重叠
动词中间,读为轻声。
走不动、差不多、想一想、看一看
(三)七、八的变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