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表格式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12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12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12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1一、教学内容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P52——P53例4、例5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2.认识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中各种不同数量的求法,会应用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 难点: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谈话:同学们,这有一些物品的价格信息,请你来做售货员,算一算要花多少钱?(出示教材P52 例4)(二)探索发现1、教学例4(1)篮球每个80元,买3个要多少钱?(2)鱼每千克10元,买4千克要多少钱?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指名汇报并板书。

[师:说一说,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什么的问题?总结:两道题都是讲的买商品的价钱问题,题中篮球每个80元、鱼每千克10元,这样的每一件商品的价钱是单价(板书:单价),买3个、买4千克这样买的件数是数量(板书:数量),求一共用的钱是总价(板书:总价)。

]师:找一找,数学书的单价是多少?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单价。

师:说一说第(1)题中篮球的单价、数量、总价各是多少,怎样求总价?(2)题呢?[从上两题中你能发现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吗?生概括并板书想一想如果知道总价、数量怎样求单价呢?生汇报如果知道总价和单价又该怎样求数量呢?生汇报总结:我们在识记这一组数量关系时,只要记住“单价×数量=总价”就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就能想出“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2、教学例5出示例题,独立解答(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2)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米?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指名汇报并板书。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表格式教案(人教版)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表格式教案(人教版)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表格式教案(人教版)第六单元:统计长寿实验一小“志趣新课堂”有效框架课题:复式纵向条形统计图(99——102页)课时数:1目标A类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2、按照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B类正确绘制复式纵向条形统计图。

C类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会绘制纵向条形统计图,能从统计图中发现信息、分析信息,并能提出问题。

教学难点能按照统计图得到信息,提出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

预习作业看书99页:怎样绘制统计图?准备好直尺、水彩笔。

板书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板块(注明各板块解决目标序号及所用时间)学生课堂练习单(一个假象学生的课堂上的所有学习行为)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5分、A)同学们,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吗?你们知道我们所在的区县有多少人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出示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表。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23分、A\B\C)(一)学习制作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例1.1、(1)出示例1.(2)按照信息制作单式条形统计图。

(3)从统计图中能发现哪些信息?(4)比力两个统计图中的信息,发现很不便利,怎么办?(合并成一个统计图。

)2、(1)怎样制作?学生讨论解决。

(2)师生共同制作明确:统计图名称、图标,横轴表示的年份,纵轴表示的是人数单位为万人。

单式中每年只有一条,但复式中每年有两条。

3、学生交流复式统计图与单式统计图有什么联系和区别?4、学生绘制书第100页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5、(1)按照统计图找信息。

(2)按照统计图回答问题。

(3)按照统计图分析情况。

三、巩固深化,培养理趣:(10分A\B\C)1、P10“做一做”引导学生说出统计表的含义,并在书中独立完成统计图。

2、P102第1、2题。

四、回顾整理,拓展应用(2分、A\B\C)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知道什么?第二单元:统计长寿实验一小“志趣新课堂”有效教学框架课题:复式横向条形统计图(105——107页)课时数:2教学目标A类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网络资源整合策略
指导教师如何筛选、整合网络资源,将其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提 高教学效果。
学生自主学习引导
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提供学习方法和策略指 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24/1/25
26
THANK YOU
2024/1/25
27
启发式讲解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等方 式,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 能力。
示范式讲解
通过举例、演示等方式,向学生展示 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步骤,帮助学 生理解和掌握。
2024/1/25
互动式讲解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与学生进 行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主动性。
总结式讲解
在讲解结束时,对本节课的知识点和 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形成 完整的知识体系。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 在模拟的情境中运用数学 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 的实际应用能力。
故事情境
通过讲述有趣的数学故事 ,引导学生进入数学世界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8
探究式学习引导
问题导入
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思 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1/25
小组合作
合作交流
巩固练习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引导学生积 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培 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安排适当的巩固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
2024/1/25
14
04
练习题设计与讲解技 巧
2024/1/25
15
针对性练习题选择原则
符合教学目标
练习题应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紧密相关,能够体现教学重点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理解数的组成。

- 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运算和相应的除法运算。

- 理解角的含义,识别直线、射线和线段,掌握角的分类。

- 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理解三角形三边关系和三角形的分类。

- 学会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1.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5课时)- 第1课时:数的组成和读写- 第2课时:数的比较- 第3课时:数的运算- 第4课时:数的应用2. 第二单元:线的认识(3课时)- 第1课时:直线、射线和线段- 第2课时:角的含义和分类- 第3课时:单元复习3.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2课时)- 第1课时:角的度量方法- 第2课时:角的分类和性质4.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8课时) - 第1课时:口算乘法- 第2课时:笔算乘法- 第3课时:乘法的应用- 第4课时:乘法的验算- 第5课时:除法的概念- 第6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除法- 第7课时:除法的应用- 第8课时:单元复习5.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3课时) - 第1课时:平行四边形- 第2课时:梯形- 第3课时:单元复习6. 第六单元:除法(6课时)- 第2课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第3课时:除法的应用- 第4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第5课时:除法的验算- 第6课时:单元复习7. 第七单元: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3课时)- 第1课时: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第2课时:数据的分析- 第3课时:单元复习8.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2课时)- 第1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2课时:单元复习三、具体教案示例(以第一单元为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掌握读写方法。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2.第二单元:角的度量3.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4.第四单元:两位数除以两位数5.第五单元:观察物体6.第六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7.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搭配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1课时:数数和数的组成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大数。

2.探索让学生自主数数,发现大数的组成规律。

3.交流4.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大数的认识。

第2课时:读写大数教学过程:1.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大数知识。

2.探索引导学生读写大数,发现读写规律。

3.交流4.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大数的读写能力。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第1课时: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角。

2.探索让学生用三角板和量角器量角,发现角的度量方法。

3.交流4.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角的认识。

第2课时:角的度量教学过程:1.导入复习上节课的角的知识。

2.探索引导学生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3.交流4.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角的度量能力。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1课时: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过程:1.导入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法则。

2.探索引导学生运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3.交流4.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能力。

第2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应用教学过程:1.导入复习上节课的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

2.探索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交流4.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应用能力。

第四单元: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第1课时:笔算两位数除以两位数教学过程:1.导入复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法则。

2.探索引导学生运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两位数。

3.交流4.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能力。

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章节名称:第一章认识数字4和5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数字4和5的意义。

2. 学生能够进行数字4和5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内容:1. 数字4和5的读写。

2. 数字4和5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步骤:1. 引入数字4和5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物或图片来感受数字4和5的意义。

2. 教授数字4和5的读写,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读写数字4和5。

3. 进行数字4和5的加减法运算练习,让学生通过计算练习来掌握数字4和5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作业布置:1. 练习数字4和5的读写。

2. 完成数字4和5的加减法运算练习题。

章节名称:第二章认识数字6和7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数字6和7的意义。

2. 学生能够进行数字6和7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内容:1. 数字6和7的读写。

教学步骤:1. 引入数字6和7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物或图片来感受数字6和7的意义。

2. 教授数字6和7的读写,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读写数字6和7。

3. 进行数字6和7的加减法运算练习,让学生通过计算练习来掌握数字6和7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作业布置:1. 练习数字6和7的读写。

2. 完成数字6和7的加减法运算练习题。

章节名称:第三章认识数字8和9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数字8和9的意义。

2. 学生能够进行数字8和9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内容:1. 数字8和9的读写。

2. 数字8和9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步骤:1. 引入数字8和9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物或图片来感受数字8和9的意义。

2. 教授数字8和9的读写,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读写数字8和9。

3. 进行数字8和9的加减法运算练习,让学生通过计算练习来掌握数字8和9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作业布置:2. 完成数字8和9的加减法运算练习题。

章节名称:第四章认识数字10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数字10的意义。

2. 学生能够进行数字10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内容:1. 数字10的读写。

2. 数字10的加减法运算。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套一、教学目标小学四年级的同学们呀,这堂课咱的目标可不少呢。

首先,要让同学们熟练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法,就像12345读作一万二千三百四十五这么顺溜。

在四则运算这一块,得让同学们能准确地进行计算,不管是加法、减法,还是乘除法,都不能出错。

而且要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应用题,像小明有10个苹果,给了小红3个,又买了5个,那他现在有几个苹果这种题。

还有认识角的度量,要知道怎么量角的度数,锐角、直角、钝角都得分得清。

在创新方面呢,希望同学们能自己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比如去超市买东西算账的时候就用到四则运算啦。

通过这些目标,让同学们觉得数学还挺有趣,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呢,就是多位数的读写和四则运算。

多位数读写的时候,那些数位顺序表可不能搞混,每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得清楚。

四则运算里,运算顺序是关键,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

难点在于角的度量,同学们可能不太容易理解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怎么把角和量角器上的刻度对应起来有点难,还有在做四则运算应用题的时候,怎么分析题目里的数量关系也是个挑战。

三、教学方法咱这堂课呀,会用到游戏教学法。

比如说在复习四则运算的时候,玩个数学接力游戏。

把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第一个同学写一个四则运算式子,下一个同学算出结果后再写一个新的式子,这样依次接力,看哪个组又快又准。

还会用到情境教学法,在讲角的度量的时候,就说建筑工人盖房子的时候,怎么测量墙角是不是直角,就用到角的度量啦,这样同学们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特别有趣的数学小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猴子,它特别聪明但是也很调皮。

有一天,小猴子的妈妈让它去果园里摘苹果。

果园里有好多排苹果树,小猴子看到第一排有3棵苹果树,每棵树上有5个苹果;第二排有4棵苹果树,每棵树上有4个苹果。

小猴子想呀想,它想知道果园里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呢?小猴子开始一个一个地数,数得头都晕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式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帮助我们提高思维能力,还能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我们将学习一些基础的数学概念和运算,并通过实际的例子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第一单元:整数的认识和计算整数是由正整数、0、负整数组成的数集,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将学习整数的概念、比较和计算。

第一课:正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在这一课中,我们将学习什么是正数和负数,以及如何用数轴表示它们。

通过数轴上的正数和负数的位置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整数的意义和大小。

第二课:正负数的比较在这一课中,我们将学习如何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通过比较符号的运用和数轴的帮助,我们可以准确地判断两个整数的大小关系。

第三课:正负数的加法在这一课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进行正负数的加法运算。

通过数轴和实际的例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正负数相加的规律,并熟练运用加法口诀。

第四课:正负数的减法在这一课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进行正负数的减法运算。

通过数轴和实际的例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正负数相减的规律,并熟练运用减法口诀。

第五课:正负数的乘法在这一课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进行正负数的乘法运算。

通过实际的例子和列竖式的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正负数相乘的规律,并熟练运用乘法口诀。

第六课:正负数的除法在这一课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进行正负数的除法运算。

通过实际的例子和列竖式的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正负数相除的规律,并熟练运用除法口诀。

通过学习这一单元,我们将对整数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能够准确地比较和计算整数。

第二单元:分数的认识和运算分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用来表示一个整体被分成若干个相等的部分,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第一课: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在这一课中,我们将学习什么是分数,并通过图形和具体的例子来表示分数。

第二课:相等分数和不等分数在这一课中,我们将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表格式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表格式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四)年级(七)册(数学)科备课教师:课题亿以内数的写法(四)年级(七)册(数学)科备课教师:课题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四)年级(七)册(数学)科备课教师:黑龙江:4548000 青海:720000内蒙古:1100000四川:485000西藏:1210000 新疆;1660000师:你会比较每两个省面积的大小吗?试一试汇报:说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问;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是什么?师归纳概括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的数大的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练习:比较数的大小92504〇10360050140〇63140 28906〇28890620300〇307300学生展示收集的数据观察图片,读出数据学生尝试在本上比大小,小组交流。

1210000 〉 72000454800 〈 485001100000 〈 16600001660000 〉 11720000小组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自己组的比较方法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出比较大小的方法收集生活中的数进行展示,提高学生收集和整理数据课题大数的改写(四)年级(七)册(数学)科备课教师:课题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四)年级(七)册(数学)科备课教师:例:出去打猎时,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在木棒上刻多少道;打猎回来时,再把拿回来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对应起来,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样多,如果是,就说明武器没有丢失。

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

这些计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对一个地对应起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一对应。

②符号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又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

现在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 0、11等是自然数。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课后反思课时编号课题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意义及特征,了解其特性,能够正确画出底所对应的高。

●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重难点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意义及特征。

准备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几何图形,观察一下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在明确它们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基础上概括出: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

教师提问:我们学过哪些四边形呢?学生举例:说说哪些物体表面是平行四边形?教师出示下图,让学生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

(二)学习新课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意义.首先出示一组图形;教师提问:这些图形是什么形?它们有什么特征?(1)看到这个名称你能想到什么?(板书:平行、四边形)教师提问:你认为什么是四边形?你学过的什么图形是四边形的?(2)动手测量指名到黑板上用三角板检验一下,每个图形的对边怎样.其余学生用三角板检验课本151页3个图形的对边.然后再用尺子度量一下第组对边的长怎样.(3)抽象概括根据你测量的结果,能说说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吗?小组先讨论,再让到黑板上测量的同学说出检验与测量的结果,从而引出平行四边形的确切定义.(板书: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教师强调说明:只要四边形每组对边分别平行就能确定它的两组对边相等,因此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4)反馈: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平行四边形?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出示反馈练习2.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特性(1)教师演示教师拿一个长方形木框,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引导学生观察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形?什么没有变?学生明确:两组对边边长没有变,变成了平行四边形,四个直角变成了锐角和钝角。

(2)动手操作.学生自己动手,把准备好的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并测量两组对边是否还平行.(3)归纳平行四边形特性.根据刚才的实验、测量,引导学生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板书:易变形)(4)对比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不同,容易变形,也就是具有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你能举出实际例子来吗?(如汽车间的保护网,推拉门、放缩尺等.)3.学习平行四形的底和高(1)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教师边演示边说明: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2)找出相应的底和高继续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有几条高?它位相对应的底各是哪条线段?使学生明确:从B点画高,它的底是CD;从D点画高,它的底是BC.(3)画平行四边形的高.继续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出示底和高教师说明:平行四边形高的画法与三角形画高的方法基本相同,都用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从一条边上任意一点都可以向它的对边画高,但通常是从一个角的顶点向它的对边画高.这里高要画在平行四边形内,不要求把高画在底边的延长线上.同学动手画71页“做一做”继续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出示做一做①教师利用长方形框,拉动长方形的边,使其变成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还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引导学生比较: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异同点.使学生明确:相同点是两组都分别平行,所以长方形也具有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也属于平行四边形.不同点是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把长方形看作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②引导学生比较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明确:正方形也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也是直角,正方形也可看作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因为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是直角的共同点,而正方形还有四条边相等的这一特征,因此正方形可看作是特殊的长方形.③这三种图形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集合图来表示:继续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出示集合图(三)巩固练习1.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平行四边形?2.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并画出相应的高.3.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的平行四边形.4.数一数下图中有()个平行四边形.(四)教师小结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平行四边形的意义,特征及特性)2.组织学生对所学知识提出质疑,并解疑.3.教师提问:我们已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它们有什么关系?(因为长、正方形也具备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所以长、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五)布置作业1.用一套七巧板拼出不同的平行四边形.2.在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中分别画出两条不同的高.课后反思课时编号课题梯形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梯形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沟通梯形与其它平面图形的联系.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所重难点理解梯形的概念,认识梯形的底和高并会画梯形的高.整理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其异同点.准备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说一说学过的四边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2.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演示课件“梯形”教师导入:图3有几条边?几个角?这个四边形像什么?(梯子)这就是梯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什么叫做梯形?(板书课题:梯形)(二)探究新知:1.认识梯形(1)出示图形继续演示课件“梯形”出示梯形实物图教师提问:①生活中你见到过这样的图形吗?它们外面的形状都像什么?(梯子、木箱、槽子)引导学生看出它们的外形.②这样的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出示下图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测量,全班同学测量书上144页此图.(2)交流测量结果.通过检查测量使学生明确:有一组对边是平行的,但长度不相等,另一组对边不平行.(3)概括梯形的定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板书)2.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演示课件“梯形各部分名称”)结合图形说明,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根据图形的位置,一般在上面的叫上底,在下面的叫下底.习惯上上底画得短些,下底画得长些.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腰.从上底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线段叫做梯形的高.高的画法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中高的画法相同.想一想:能不能在梯形的腰上画高?引导学生明确:梯形的高只能从相互平行的两条边中任一边上的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再想一想:你怎样区分梯形的底和腰呢?3.教学等腰梯形(1)教师演示拿一等腰梯形,对折一下,你发现两腰有什么特点?(两腰相等)(2)学生测量量一量等腰梯形两腰的长度,结果怎样?(两腰相等)(3)概括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板书)它是梯形的一种特殊情况.用图表示:继续演示课件“梯形”出示关系图4.四边形的关系分组讨论:根据对边平行的情况,你可以把四边形分成几类?每类各有什么图形?引导学生明确:根据对边平行的情况可分成两类:一类是两组对边平行,其中包括有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另一类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其中有梯形和等腰梯形.(三)巩固练习1.用钉子板围成不同的梯形①任意梯形②倒立梯形③上底为3高为3的梯形2.用七巧板拼梯形.(1)用两块拼一个梯形(2)用三块拼一个梯形3.继续演示课件“梯形”出示练习小组讨论:我们学过的四边形有着密切的关系,你能看图说出它们的关系吗?4.找出下图中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每种图形有几个?(四)质疑小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梯形的定义及各部分名称和认识特殊的梯形)2.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大家还有什么问题?鼓励学生质疑、解疑(五)布置作业1.指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画出下面梯形的高.课后反思课时编号课题复习课时2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章节名称:第一章认识数字4和5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4和5的写法和读法。

2. 让学生理解数字4和5的大小关系。

3.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和兴趣。

教学内容:1. 数字4和5的写法。

2. 数字4和5的读法。

3. 数字4和5的大小比较。

教学步骤:1. 引入数字4和5,让学生认识它们。

2. 讲解数字4和5的写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书写。

3. 讲解数字4和5的读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

4. 通过比较数字4和5的大小,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5.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数字4和5的写法和读法的掌握情况。

2. 评估学生在比较数字4和5大小时的准确性。

3. 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章节名称:第二章加法和减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对数学运算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内容:1. 加法的运算方法。

2. 减法的运算方法。

3. 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教学步骤:1. 引入加法和减法,让学生理解它们的含义。

2. 讲解加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进行加法运算。

3. 讲解减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进行减法运算。

4. 让学生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5.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2. 评估学生在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时的准确性。

3. 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章节名称:第三章认识数字6和7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6和7的写法和读法。

2. 让学生理解数字6和7的大小关系。

3.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和兴趣。

教学内容:1. 数字6和7的写法。

2. 数字6和7的读法。

3. 数字6和7的大小比较。

教学步骤:1. 引入数字6和7,让学生认识它们。

2. 讲解数字6和7的写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书写。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表格教案模板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表格教案模板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表格教案模板【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表格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2. 能够读取和填写简单的数学表格。

3. 能够运用表格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理解表格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2. 读取和填写简单的数学表格。

教学难点:1. 运用表格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表格的概念:请学生观察课件或黑板上的表格,并向学生解释表格的作用和结构。

2. 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表格?你们是如何使用表格的?二、讲解表格的基本概念(10分钟)1. 解释表格的基本组成部分:表头、行、列、单元格。

2. 通过课件或黑板上的示例表格,向学生介绍表头、行、列和单元格的作用和特点。

3. 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字和文字,了解它们的含义和作用。

三、读取和填写简单的数学表格(20分钟)1. 准备一些简单的数学表格,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计算表格。

2. 通过课件或黑板上的示例表格,向学生展示如何读取和填写这些表格。

3. 让学生尝试读取和填写这些表格,并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

四、运用表格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1. 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表格来解决。

2. 通过课件或黑板上的示例问题,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表格解决实际问题。

3. 让学生尝试运用表格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五、巩固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打开练习册,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2. 监督学生的练习过程,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总结和评价(5分钟)1. 向学生总结表格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2.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表格的基本概念和结构,能够读取和填写简单的数学表格,并能够运用表格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示范和引导,通过课件或黑板上的示例表格,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表格的作用和结构。

2024版年度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2024版年度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24
积的变化规律
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 个因数乘几(0除外),积也乘几。
理解算理
当一个因数不变时,积的变化规 律是由另一个因数的变化引起的。 因此,在观察积的变化时,要特 别注意另一个因数的变化情况。
学会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根据积 的变化规律来推算出未知量,从 而解决问题。
妈妈要烙几张饼,每面都需要烙,每面烙 的时间相同。锅里最多只能同时放两张饼。 如何尽快烙完所有饼?
2024/2/3
19
角的度量方法
认识量角器
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一份表示1度,角的大小就是计量角所占的度 数的大小。
角的度量方法
量角时,角的顶点要与量角器的中心重合,角的一边要与量角器的0刻度线重合, 而角的另一边所对量角器的度数就是这个角的大小。
2024/2/3
20
角的分类及画角方法
2024/2/3
39
根据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并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条形统计图分 析数据的方法
解决实际问题的步 骤
观察直条的长短和排列顺序,比 较不同项目之间的数量关系,分 析数据的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
明确问题背景和要求,收集相关 数据并整理成表格或统计图,根 据统计图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提出合理的建议或解决方案。
03
射线
04
有一个起点但没有终点的直线, 由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所形成的 直的线,射线有且仅有一个起点, 无法测量长度(它无限长)。

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 狭窄的或空的区域,这些射线称 为角的边,它们的公共端点称为 角的顶点,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 没有关系,角的大小决定于角的 两条边张开的程度。

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人教版)【DOC范文整理】

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人教版)【DOC范文整理】

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教案XX-XX学年度上学期数学学科教学进度表周别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时数备注大数的认识5大数的认识5大数的认识5角的度量5三位数乘两位数5三位数乘两位数5三位数乘两位数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50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5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5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5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5统计5数学广角5总复习总复习5总复习5本册教学目标.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 “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0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单元大数的认识单元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 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1亿以内数的认识第1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课时目标导航亿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第2~3页例1)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初步感知大数,发展学生的数感。

3.了解中国的人口状况,渗透国情教育。

重点:理解数位顺序表及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难点:正确理解计数单位。

教师准备:课件PPT、计数器。

学生准备:调查、收集生活中用到的大数。

一、情景引入观察教材第2页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这些数据你们会读吗?(学生试着认一认这些数,会觉得这些数据较大)教师引导:以前我们学习过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要用到比万更大的数。

像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这些数是怎么数出来的,又该怎样读、写呢?从今天开始,我们来认识这些大数。

(教师板书:亿以内数的认识)二、学习新课1.复习准备。

10个一是_____,10个十是_____,10个一百是______,10个一千是______。

2.出示教材例1。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如北京市人口:19612368人,你知道这个数中每个数字的含义吗?3.认识计数单位。

教师引导:类比万以内数的每个数字的含义,要认识这样大的数就要先认识计数单位。

教师在计数器上边拨边数数:(1)先在计数器上拨一万,然后一万一万地拨,拨到九万。

提问:再拨一万是多少?万位满十怎么办?回答: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10个一万就是十万。

(2)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学生数出: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百万是一千万,10个千万是一亿。

(3)1亿是个很大的数,我们每秒在纸上画1个点,一刻也不停地画,要画3年2个多月;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半……教师归纳:像以前学过的一(个)、十、百、千、万一样,今天学的十万、百万、千万、亿也都是计数单位。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的上册数学全册表格式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的上册数学全册表格式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表格式授课设计(1)“做一做”第 2 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画在练习本上。

用量角器检查板演画出的角可否正确。

四、课堂小结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授课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46 页例 1 及相应练习授课目的:1 、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 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经过问题情境自主掌握整数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

授课过程:一、自主研究口算方法。

1 、课件分别出示45 页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引导学生理解用复合名数表示的数学术语“速度”的含义。

2、依照图里的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人骑自行车 3 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让学生独立口算。

16×3=(师巡视,注意统计不相同口算方法的种类)4、报告交流。

二、引导学生比较不相同算法的特点。

1 、出示题目:特快列车 3 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160×3=,独立计算后小组交流。

2、引导学生比较 16×3= 和 160×3= ,让学生从 16 和 160 的关系中,总结出几百几十与一位数相乘的口算方法。

3、将第 1 题增加 1 个条件“ 30 小时行多少千米?”16×30=4、让学生在与“ 16×3”的比较中归纳出简略算法。

三、牢固练习。

1 、练习六第 1 题。

让每位学生独立口算,将得数写在该题(树叶)的旁边,尔后让部分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及时反响学生口算情况。

2 、练习六第 2 题。

可向学生显现两种花卉的部分品种,惹起学生的生活美感。

3 、练习六第 3 题。

(开放题)在反响时,引导学生学会有序思虑的方法。

还可利用本题资源,扩大解题视野。

四、课堂小结。

(略)授课反思:口算乘法的练习授课内容:练习十二的第4~7 题。

授课目的:1 、进一步掌握让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 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 、能正确、熟练地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 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前教材解读:
集体备课二次备课《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
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
的名称,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
数位,掌握数位顺序表。

2.结合现实情境,利用数位顺序表进一步体会“位值”
的含义。

3.在结合现实情境认识大数的过程中,体会大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教学难点:体会“位值”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一)读一读下面的信息
1.课件出示:
师:请大家看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学生读信息。

2.师:这些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万以内的数,对万以内的
数你都知道什么?
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说,如:计数单位、数位、读写法、
大小比较等。

3.课件出示:
(1)师: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师:把这些数与刚才的数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二)点明课题
(1)师: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比万大的数?
(2)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比万更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亿以内的数。

【设计意图:通过第一组信息,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通过比较两组信息中的数,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还大的数,而且这样的数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体会学习大数的必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1.认识“十万”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计数单位“万”,谁能在计数器上拨出10000?
(2)师:如果再拨一颗珠子,是几万?(2万)再拨下去呢……
(3)师:9万再加一万是几万?万位满十,怎么办?(万位满10,要向前一位进1)这里的一颗珠子表示多少?(十万)
(4)师:根据刚才拨珠的过程想一想,万和十万有什么关系?(10个一万是十万)
(5)师:十万有多大?(课件演示:小正方体由一→十→百→千→万→十万的变化过程)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课件|视频|试卷【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地拨数,引导学生思考“万位满十怎么办”,使学生自主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并体会10个一万是十万。

通过小正方体的累加过程,帮助学生感受十万的大小,培养数感。

】2.认识计数单位“百万”“千万”和“亿”
(1)师:十万比万大,10个一万是十万,那还有比十万大的计数单位吗?是什么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两人合作研究。

(2)学生两人一组研究。

(3)汇报,学生可以继续用计数器数,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

最终得出: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归纳“十进关系”
(1)师: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师:读一读(从10个一是十,到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利用类比迁移规律,在认识了计数单位“十万”后,由学生自主探究,得出新的计数单位“百万”“千万”和“亿”,并把它们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归纳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二)整理数位顺序表,认识数位、数级,体会“位值”的含义
1.认识数位
(1)师: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计数单位?万和千万可以换下位置吗?为什么?
(2)师: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作数位。

(3)说一说每个计数单位所对应的数位是什么。

2.认识数级
(1)读一读这些数位(有意识的领着学生四个一停顿),你有什么发现?
(2)师:我国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分成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和千位就是个级,那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和千万位呢?(万级)亿位在哪一级?(亿级)
3.体会“位值”的含义
(1)师:北京有19612368人,在这个数中,有两个6,这两个6分别表示什么?(左边的6表示6个十万,右边的6表示6个十)
(2)师:都是6,为什么表示的意义却不同?
(3)师:说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4)师:这个数含有几个数级?万级上是几?表示什么?个级上是几?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在整理数位顺序表的过程中,认识数位、数级,并结合现实情境,体会相同的数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大小就不同,即“位值”的含义。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1题
2.做一做第2题
3.完成教材第8页第1、2题
【设计意图:做一做第1题,通过数数,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数规律,第2题通过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加深学生对数位排列顺序和数级划分的认识。

教材第8页的两道练习,巩固学生对数位、计数单位和数级的认识。


四、感受一亿的大小
1.师:我们感受了十万的大小,那一亿到底有多大?
2.画点体验:
(1)如果给你1分钟的时间,猜猜你能画几个点?
(2)计时体验
(3)说说你画了几个点?
(4)估一估,算一算:画一亿个点需要多长时间?
【设计意图:与十万相比,一亿是个很大的数,学生不容易感受到。

因此,让学生在1分钟的时间内画点,并估算画一亿个点需要多长时间,引导学生感受一亿的大小。


课后教学反思:
课前教材解读:
集体备课二次备课《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能正确地按数级读数。

2.在探究的过程中,通过迁移掌握万级的数的读法,培养迁移
能力。

3.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大数的用途,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含有两级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一)读一读下面的信息
1.课件出示: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学生读信息。

2.师:再读一读信息中的数,想一想,万以内数怎么读。

(从高
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
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哪一位上一个单位都没有就读
零)
(二)点明课题
1.课件出示:
2.师:在生活中,还有比万更大的数,这样的数又怎么读呢?
师:读出这些数,注意每个数里的0,要怎么读?
【设计意图:在读数的过程中,让学生慢慢体会0的读法,通过找哪儿的0读了,哪儿的没读,引导学生发现0的读法,并把0的读法还归结到万级上的数要按照个级上数的读法来读。

便于学生掌握】
(三)总结读法
1.师:再把这些数读一读。

2.小组讨论:含有两级的数怎么读。

3.汇报:(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三、巩固练习
(一)基本练习
1.练习:做一做第3题
(1)师:读一读这些数?
(2)师:你怎么知道32680的最高位是万位?(可以从个位开始数,也可以分级)
(3)师: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快?
(4)师:对,通过分级我们可以很快地确定最高位,从而读出这个数,分级时我们一般在个级和万级之间用竖虚线分开。

(5)师:用这种分级的方法,先分级再读出这些数。

【设计意图:读数要从最高位读起,要确定最高位是什么位,分级是关键。

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读数后交流方法,进而找到最简便的方法。


2.教材第8页第3题
(二)提高练习:教材第10页第14题
【设计意图:读数要从最高位读起,要确定最高位是什么位,分级是关键。

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读数后交流方法,进而找到最简便的方法。

教材第10页第14题是较灵活的题目,通过练习可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读数的方法。


课后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