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本文在阐述我国目前的医疗保障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现存的社会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狭窄、改革不配套、政府投入不足等问题,提出通过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加大政府对医疗服务领域的资金投入、加快社会医疗保障的立法步伐和加大医疗保险改革力度等举措加以解决。
关键词:医疗保障体系问题对策
1.目前我国医疗保障现状分析
我国的医疗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其主要标志就是确立了新型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模式。
与此同时,针对基本医疗保险的制度缺陷,逐步发展了各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并针对弱势群体建立了相应的医疗救助制度。
尽管目前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还没有覆盖农村居民,但一些农村地区仍然保留或新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以上各类医疗保障制度共同构成了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
1.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国务院于1998年颁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98%)都启动了医疗保险制度。
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已经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首先,它对促进国企改革和社会稳定发挥了作用。
二是促进了参保人员的就医方式和医疗消费观的转变,参保人员比过去有了更多的就医选择权。
三是推进了医疗服务和药品服务市场的竞争和健康发展。
四是抑制了医疗费用不合理的增长势头。
1.2各种类型的补充医疗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是有限的,因此,国家鼓励用人单位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制度。
在实践中,除了国家公务员补充医疗保险外,各地还摸索出多种形式的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模式。
如社会保险管理机构以社会保险的方式运作的补充医疗保险;由商业保险公司举办的补充医疗保险;由工会组织经办的职工互助保险。
1.3医疗救助制度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以员工正式就业的工作单位(企事业单位或国家机关)作为参保单元;二是缴纳保险费与享受待遇相联系。
它将没有在正规部门就业的人口和没有能力缴费的单位的职工排除在现行制度之外,其中有相当部分的人属于低收入或没有收入的弱势群体。
因此,针对医疗保险制度性缺陷,一些城市纷纷出台了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制度。
综上所述,经过几年的改革和建设,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体制转轨和机制转换。
在体制上,完成了从原来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的福利型向社会医疗保险型的转轨;在制度层面上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以各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为补充,以社会医疗救助为底线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
2.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总体上看,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进展还不尽人意。
新制度运行过程中的问题还很多,有些问题还十分严重。
目前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主要问题是:
2.1社会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狭窄
目前,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已经突破一亿人,但从总量上看,医疗保险覆盖面只相当于城镇就业人口的63%,在三大社会保险中是参保率最低的。
从结构上看,基本医疗保险主要覆盖的是国有企业和一些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还包括部分集体企业的职工。
大量的其他类型企业的职工,非正式就业人员,城市弱势群体,以及农民还没有被制度所覆盖。
总体来说,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还是相当有限的,绝大多数的社会成员还没有制度上的医疗保障。
2.2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尚未真正形成
尽管目前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但合作还有明显欠缺:一是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二是现有体系中各个层次的运行还没有纳入正轨,成效并不显著。
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社会医疗救助、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社区医疗服务等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
2.3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不配套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医院的性质是非盈利的和福利性的,医院追求自身利益的动机也不强。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政府对国有医院的补偿政策也有所变化,补偿的规模逐渐降低,医院以经营收人为主,追求经济效益成为医院的经营动机。
为了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政府允许医院从他们销售药品中获得15%~30%的价差作为补偿。
在追求利润的诱导下,医院常常给患者开大处方,特别是多开国外进口或由外资企业生产的价格高昂的药品。
药品的生产和流通领域也存在着严重问题,普遍存在的现象致使药品虚高定价,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利益。
医院“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药品生产和流通体制的弊端,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顺利运转形成了严重的冲击。
不少实行医疗保险制度的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医疗统筹基金人不敷出的局面,这对于医疗保
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2.4政府对医疗资源投入不足
改革以来,政府投人到卫生医疗事业的资金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同时个人支出增长迅速。
国家卫生医疗资金投入不足,是宏观上医疗保险资金短缺的一个原因。
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比例为:单位缴纳职工工资收入总额的6%左右,个人缴纳本人工资收入的2%左右(具体缴纳比例,不同省区有所不同)。
由于没有医疗基金的积累和沉淀。
对于在实行新制度时已经退休的“老人”来说,他们的医疗保险资金就构成一笔“隐性债务”。
在没有其他渠道的资金解决老人医疗保险“隐形债务”的前提下,仅靠在职职工缴费来负担自己和已经退休老人的医疗费用,必将使医疗保险基金的压力增大。
这也是造成不少地区医保基金年年超支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时,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险基金也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对医疗保险基金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
老年人的发病率和患慢性病率都要远远高于中青年人,而供给医疗保险基金来源的在业劳动人口所占的比例却在减少。
其结果是“医保基金短缺,每个在职职工所要承担的医疗保险责任越来越大。
政府财政对医疗资源投入的不足,对医疗保险制度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医疗保险基金始终处于捉襟见肘的状态。
3.完善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政策建议
我国未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是:逐步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以追求社会公平为目标、以民生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
基于这样一种指导思想,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的价值导向应该是公平性和普遍性;使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能够享有医疗保障。
本人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我国医疗保障制度:
3.1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障还不可能是全民统一的制度,但是建立适合不同群体要求的医疗保障制度,还是可以实现的。
首先,强制实施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针对困难企业目前参保难的状况,应对现行政策做出某些调整,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尽可能地将这些企业纳入到社会保险体系中来。
其次,应加快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妥善解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以外的费用负担。
使参保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一旦发生大额医疗费用时,可以通过补充医疗保险途径得到补偿。
再次,针对灵活就业这种新的就业形式,政府应该建立特殊的医疗保障制度。
对灵活就业者宜采用灵活多样的管理办法。
具体来说,在参保方式、缴费办法、待遇给付、基金管理和服务等方面都要有不同的安排。
最后,尽快建立与完善我国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形成农
村新型的合作医疗体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3.2加大政府对医疗服务领域的资金投入,保证医疗保障制度的有效运行
政府的资金投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医疗服务供方(医院)的投入,二是对其他医疗保障制度,如灵活就业群体的医疗保险、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和农民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投入。
对医院,政府应考虑适当增加财政资助的比例,从补偿机制上彻底改变“以药养医”的经营模式。
对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外的其他医疗保障制度,各级政府有责任投入资金。
同时,对贫困地区,中央政府还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保证农民得到医疗保障。
3.3医保、医疗、医药“三改联动”,创造医疗保障制度实施的良好环境
医疗、医保和医药是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中三个组成部分,只有三个方面协调运作,才能保障整个医疗系统正常地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
三方之间的密切关系,决定了三项改革必须联动,齐头并进。
首先,政府对公立医院或其他非盈利医疗机构正确定位,通过适当的补偿机制转变医院“以药养医”的经营模式。
其次,政府要下决心彻底解决医药生产和流通环节中的问题,扭转药品虚高定价的局面。
第三,调整好医疗保险供、需、保各方利益。
有这样,才能实现“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的需要”的医疗制度改革目标。
3.4加快社会医疗保障的立法,为医疗保障制度提供法律保证
医疗保险实行三方付费制度,所以,规范需方、供方、保方三者的责任和行为,特别是加强医疗行为监管,严格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的发生十分重要。
因此,要尽快对医疗保障进行立法。
对于医疗服务的供方,严格医保定点医院、定点零售药店的准人资格,医保经办机构通过与定点医院、药店签订合同来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
对于需方,也要用法律来约束其就医行为。
对出借、冒用医疗保险卡者要受到一定的经济赔偿或停用的处罚。
对企业和单位,要通过法律手段强化基金的征缴力度。
基金上缴要按时和足额到位,保证医疗保险基金有长期、稳定的来源。
对于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也要有相应的行为规范,并严格依法行使职权,并接受公众的查询和社会监督。
3.5建立科学的医疗保障评价系统,促进医疗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医疗保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在制度运行一段时间后,有必要对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一番思考和评估,以便为制度的发展指明方向。
因此,应该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医疗保障评估体系,针对医疗保障的运行特点,确定一套全面、科学的评价指标,对参保情况、基金的收缴、管理和使用、医疗机构的服务和医药市场公平性与可及性、个人负担比例、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健康改善与医疗保障的关系等进行深度研究和评
价。
总之,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虽然已然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革,但是仍存在制约整体社会保险体系完善的许多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改革的进程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这要求政府及社会各界作出极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医疗保障理论、制度与运行》,张琪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7-1。
[2]《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研究》,李和森著,中国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