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4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液体电解质材料而言,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l)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为液体并具有较高的锂离子电导率, 达到或接近10-2S/cm,以满足不同条件下的应用要求。 (2)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蒸汽压低,不易蒸发 和分解,与电池体系的其他材料不发生反应。 (3)具有较宽的电化学窗口,可以达到甚至超过4.5V(vs.Li/Li+)。 (4)毒性低,使用安全。 (5)制备及纯化容易,制备成本低等。
锂电池隔膜材料分类
多孔聚合物薄膜(如聚丙烯PP,聚乙烯 PE,PP/PE/PP膜) 无纺布(玻璃纤维无纺布,合成纤维无纺布,陶 瓷纤维纸等) 高空隙纳米纤维膜 Separion隔膜 聚合物电解质
隔膜制备技术
Celgard2400隔膜,其主要成分为聚丙烯(PP),其厚度为25μm,孔 隙率为37%,孔的尺寸为0.117μm*0.042μm
常用的共聚体系包括聚氧化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PSt)聚硅氧 烷体系等。
常用的无机填料包括无机氧化物如Al2O3 、 TiO2 、 SiO2等,含Li化合 物Li1.3Al0.3Ti1.7(PO4)3等。
改性PEO与聚苯乙烯B一A一B型嵌段共聚物结构示意图
聚合物电解质
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 聚合物基体(载体作用 ) 增塑剂(提高隔膜电导率) 锂盐(自由锂离子 )
(5)Li+在电极材料中具有较大扩散系数,变化小,便于快速充放电。
石墨 层状结构
非石墨化碳
硅基
负极材料
锡基
过渡金属氧化物 金属锂
Li4Ti5O12尖晶石结构
负极材料分类比较
人造石墨
硅碳合金
碳材料存安全隐患,钛酸锂成负极发展新方向!
碳材料
钛酸锂
可能在碳电极 表面析出金属 锂,与电解液 反应产生可燃 气体混合物, 存在安全隐患
3]Jo S I, Lee S I, Jeong Y B, Kim D W, et al. Electrochim. Acta, 2004, 50:327. [4]Zhang P, Zhang H P, Li G C, et al. Electrochem. Commun, 2008,10:1052.
大量低沸点溶剂将增塑剂萃取出来,得到纳米微孔膜。最后
,将微孔膜与电极层压在一起,再于干燥间中注入液体电解 质使之活化得到聚合物锂离子电池。[1]通常为了提高电导率 和力学性能,还要添加适量的纳米二氧化硅,制造出来的聚
合物锂离子电池在25℃下可以循环2000多次。
微孔聚合物膜的制备方法
传统聚烯烃隔膜制备工艺
传统制备方法按工艺可分为有两种:湿法和干法(单双向拉伸致孔法)
(a)
•热致相分离法(湿法)(图a) •熔融拉伸法(干法)(图b) •在聚合物中添加结晶成核剂,形 成特定的β晶型,然后在双向拉伸 过程中发生β晶型向α晶型转变, 晶体体积收缩产生微孔。(图c)
锂电池中的关键内层组件 — 隔膜
隔膜的主要作用: 隔离正、负极,并使电池内部的电子不能自由穿过 能够让电解质液中的离子在正负极间自由通过。
隔膜的性能及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隔膜的性能
隔离性
电子绝缘性 一定的孔径和孔隙率 化学/电化学稳定性 耐湿性和耐腐蚀性 电解液的浸润性 力学性能和防震能力 自动关断保护性能好
微孔聚合物电解质MPE
采用两相体系是提高凝胶型聚合物电解质强度的有效 手段,提出了微孔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其中一相是凝胶 电解质,起到导电作用,另一相则是惰性聚合物,起 到维持机械强度的作用.
与隔膜材料中仅依靠相分离的液体相实现离子传导
不同,MPE中存在三相结构:吸附在微孔的电解质溶液、 被电解质溶液溶胀的聚合物基体所形成的凝胶以及聚 合物基体。三相结构不仅保证了较高的锂离子电导率 、良好的机械性能,还提高了体系的保液能力,抑制 了电解液的泄露。 微孔聚合物电解质制备中可以先制备出隔膜,再于
隔膜所起的作用
正负极颗粒的机械隔离
阻止活性物质的迁移 锂离子有很好的透过性 稳定的存在于溶剂和电解液中 足够的吸液保湿能力 防止外力或者是电极枝晶使隔 膜破裂 温度升高时自动闭孔
影响电池的性能
避免短路和微短路
避免自放电,延长寿命 低内阻和高离子传导率 可大电流充放电 电池的长寿命 足够的离子导电性 高循环次数 寿命长 安全性能好
[5]Xi J Y, Qiu X P, Chen L QSolid State Ionics, 2006, 177:709–713. [6]Forsyth M, MacFarlane D R, Best A, et al. Solid State Ionics, 2002, 147:203–211. [7]Sannier L, Zalewska A, Wieczorek W, et al. Electrochimica. Acta, 2007, 52:5685 –5689. [8]Kumar B, Scanlon L, Marsh Richard, et al. Electrochimica. Acta, 2001, 46:1515–1521.
容量高,充放 电体积变化小 ,能够提高电 池的循环性能 和使用寿命。 可以快速、多 循环充放电。
南方化学钛酸锂的SEM图和 倍率充放电曲线图
二次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电压-容量分布图
Voltage versus capacity for positive- and negative-electrode materials presently used or under serious consideration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rechargeable Li-based cells.
(c)
(b)
(星源材质.锂电池隔膜制造商)
Bellcore法
Belleore公司在1995年提出Belleore法
此方法首先制备含大量增塑剂的P(VDF-HFP)膜,然后用
Bellcore公司凭借这种工艺率先实现了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商品化生产。
室温离子电导率达3×10-3S/cm ; 只有微孔膜激活一步需要干燥间,极 大地方便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设计 和制造。 但不足处是制备工艺复杂、需要使用 大量的增塑剂和萃取剂,既提高了成 本也容易造成污染,在制造时还可能 带来安全问题。同时,由于抽提过程 使电池生产变得复杂,实际操作上不 易控制。
MPE微观结构示意图
注入电解液即可。(只有注入电解液时需要在无水条 关键:是研发一种与电解液,电极
件下进行,其他条件相对纯凝胶体系更易控制)
相容性好,电导率高,机械强度好 的微孔聚合物膜!
微孔聚合物膜参数要求
微孔聚合物膜的重要评价指标
(1)孔隙率。孔隙率越大,吸附的液体电解
质溶液就越多,有利于提高离子导电率。 (2)微孔结构,微孔相互连通的程度越高, Li+离子的迁移速度越快。孔径在亚微米尺 寸、海绵状具有联通通道的微孔结构被认为 拥有最好的性能。 (3)吸附电解质溶液的能力,对电解质溶液 的吸附能力强,电导率越高。 (4)聚合物基体分子链与Li+离子间相互作用 的大小等。
锂离子电池对溶剂的要求有安全性、氧化稳定性、与负极 的相容性、导电性等,总体要求溶剂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 较低的粘度等特征。 溶剂由主溶剂和添加剂组成
常用溶剂性能表
锂离子电池电解质材料
1.液态电解质,又称电解液,一般由高纯度的有 机溶剂、电解质锂盐(主要是LiPF6)、主要的添 加剂等原料,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比例配制而 成的。 2.固态电解质,电解质为固体聚合物,以固体聚 合物为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称为聚合物锂离子电 池(polymer lithium ion battery, 简称为LIP)。
聚合物电解质
作用:
1.离子导电的电解质
2.一种阻碍正负极接触的隔膜(separator)
分类: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 纯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 微孔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
CPE
MPE GPE SPE 添加液体增塑 剂的凝胶态电 解质 聚合物电解质导电率的提高进程 The improvement of ionic conductivities for polymer electrolytes 微孔凝胶聚合 物电解质 掺杂型的有机 无机复合的聚 合物电解质
2008-2013年全球锂离子电池隔膜市场规模
隔膜在整个电池中占有重要地位,成本约占总成本的 20%~1/3。按照年产10亿只锂离子电池计算,每年消耗隔膜35亿m2,以平均价格为8-15元/m2,价值在10-15亿元。
世界上生产隔膜的著名企业有塞拉尼斯,Akzo,3M,Celgard, ENTEK,日本的旭日化成,三菱,东燃化工,宇部化工,荷兰 的DSM,以及德国的Degussa。 这些厂商占有全球90%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市场。隔膜技术在国内 尚不成熟,完全依赖进口,是制约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的瓶颈。
微孔型聚合物电解质——将液体电解质引入到极性聚合 物的微孔膜中形成的,膜中的孔隙吸收电解液后,依靠 电解液中的离子在孔道中进行传输而成为离子导电膜。
特殊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体系:凝胶电解质,起到导电作
用;惰性聚合物,维持机械强度。
特点:
1,相分离体系,其中存在溶液相 。
2.保持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可进一步提高电导率
共 混 、共聚
抑制聚合的结晶并降 低玻璃化温度, 使聚合物盐电解质 大部分处于非晶 相区(即无定形 相区),从而达到 提高离子电导率 的目的。[3-4] 简单易行 效果相对较显著
[1]M.M.Nasef,H.S.Structural. Mater. Chem.Phys.2006,99:361~369 [2]Markusson,H.,S.Beranger,P.Joha nsson,et al.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A,2003.107(47):p.10177-10183.
伊廷锋, 等: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研究和发展现状 . 电 池 V0 1 . 3 5.No . 6
聚合物微孔膜基体材料
但是单一的聚合物基体材料很难满足微孔膜在实际应用的要求,一 般都需要改性或掺杂来达到较高的综合性能!
微孔聚合物膜的基体材料改性
力求达到锂离子电导率和强度的完美组合
专有功能的聚合物 线型、 梳状支化、 超支化类聚合物[1-2] 合成过程复杂 大部分条件 都较为苛刻及低温 或辐射嫁接等结合 掺杂无机粒子 聚合物引入无机的 纳米粒子,如分子筛, SiO2, TiO2, Al2O3, MgO等形成复合的 聚合物电解质以增强 其机械性能[5-8] 可以任意控制 无机粒子形貌、尺寸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理想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应满足以下几个特点:
(1)大量Li+能够快速、可逆的嵌入和脱出,以便得到高的容量密度。
(2)Li+嵌入、脱出的可逆性好,主体结构没有或者变化很小。 (3)Li+嵌入、脱出过程中,电极电位变化尽量小,保持电池电压的平稳。
(4)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表面结构,固体电解质中间相(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 Film,简称SEI膜)稳定、致密。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的四大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实现锂离子在 正负极迁移的媒介,对锂电容量、工作温度、循环效率以及安全 性都有重要影响。 通常电解液占电池重量和体积的比重分别为15%、32%,其对纯 度及杂质的含量要求非常高,生产过程中需要高纯的原料以及必 要的提纯工艺。
电解液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不添加液体增 塑剂的全固态 聚合物电解质
聚合物 + 锂盐
构成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Biblioteka Baidu
改 善 方 法
Li+在PEO中迁移示意图
共混
共聚
添加无机填料
提高锂盐的解离度,获得更多的自 由锂离子,提高链段的柔韧性是提 高聚合物导电率的关键。
常用的共混聚合物包括聚乙二醇(PEG)、聚乙醇胺 (PEI),聚氧化 丙烯(PPO)、聚丙烯酸醋类等。
导电机理:在这种增塑体系下,溶剂分子固 定在高分子链间而形成的高分子膨胀体系, 与液体电解质的导电机理类似,电导率达
10-3S/cm的数量级。
纯凝胶体系
聚合物电解质
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基体
基体材料有:分子链中含有-NH-,-CN-,C=C-OH 等富电子官能团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
聚合物电解质
微孔凝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