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中国近代史ppt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ppt课件图片

中国近代史ppt课件图片

02
政治变革
洋务运动
总结词
清朝政府为应对内忧外患而开展的改革运动
详细描述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清朝政府推行的一场旨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和军事装备的改革运 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开启了中国近代化 的进程。
戊戌变法
总结词
清朝政府推行的一次政治改良运动
外交关系的变化
01 不平等外交
中国在近代史时期被迫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 导致中国在外交上处于劣势地位。
02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由于长期战败和割地赔款,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03 国际地位下降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国际地位大幅下降,成 为列强的瓜分对象。
06
人物与事件
李鸿章与洋务运动
民族危机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面临着空前的民族危机,民族 矛盾日益激化。
历史分期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共计70年 。这一时期主要任务是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建立 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新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共 计30年。这一时期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 专政的国家政权。
科学技术
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西方科学技术大量传入中 国,包括但不限于铁路、电报、电话等,对中国 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文化运动
民主与科学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 旗,反对愚昧和专制,提倡新道 德、反对旧道德,对中国传统文 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白话文运动
新文化运动中,白话文逐渐取代 文言文成为文学创作的主要语言 ,促进了文学的普及和大众化。

图解中国近代史ppt

图解中国近代史ppt


-
3、根据提示列举不平等条约
①割香港岛的条约: ②割台湾岛的条约: ③赔款2100万银元的条约: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南京条约》
④赔款白银2亿两的条约: ⑤赔款白银4.5亿两的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4、列举下列不平等条约中西方列强强迫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
①《南京条约》: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2)材料二说明了反映辛亥革命后的什么现象?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指出材料三中“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事件的性质?“辛亥革 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原因是什么?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
鸦片战争
第二次 鸦片战争
甲午 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抗日战争
《南京条约》 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大大加深了
完全陷入
半殖民地化
半殖民地
的进程 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百年来 第一次 伟大胜利
-
第一次 鸦片战 争
第二次 鸦片战 争后
边疆危 机出现 后
甲午中日 八国联 战争中 军侵华
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和近代化的前提。 落后就要挨打,要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提升我国的综 合国力; 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斗争精神。
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
谢谢欣赏,再见!
-
时间 1924-1927 1927-1937 1937-1945

中国近代史图片材料ppt课件

中国近代史图片材料ppt课件
第三阶段: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侧重点学习西 方先进思想和文化。 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呈现出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 渐深入的发展特点。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史感悟:
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 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本国封建主义的压 迫、列强的侵略和压迫是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 15
3.这幅对联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中 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0
法国明信片上列强在瓜分中国(漫画)
《马关条约》使中国丧失 了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 强烈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 中国的野心,中国民族危 机空前严重。
11
1895年《大日本海军总司令官致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书》 清国之败,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变通所致也。
6
《较量》——反映虎门销烟壮举的城市雕塑。 广东东莞虎门广场上被折断的“烟枪”与有力的双手,静
静地述说着这里曾经的历史和不屈的精神。远观作品,一双强 有力的手,把一根笔直的烟枪折断成“人”字形,似乎要迸出 “咔嚓”的折断声。作品取名为《较量》,表现中国人坚决的 反侵略决心。虎门销烟是人类敲响的第一声禁毒警钟,被折断 的烟枪,表明了中国人与毒品的较量。
14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三个阶段、四大事件和侧重点
第一阶段: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侧重点学习西方 先进的军事技术。(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开端) 洋务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
第二阶段: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侧重点学习西方政 治制度。戊戌变法提出了变法图存的思想主张。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侧重点学习西方政 治制度。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中国近代史ppt课件

中国近代史ppt课件
1. 经济繁荣的初期:民国初期,中国实现了经济 的快速发展,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都取得了显著 的进步。
详细描述
2. 经济衰落的后期:随着战争和政治动荡的加剧 ,中国的经济逐渐恶化,经济衰退、通货膨胀、 失业等问题日益严重。
社会结构
总结词:民国时期的社会结构发生了 明显的变化,从传统的封建社会结构 向现代化社会结构转型。
对未来的启示
01
珍惜和平与发展
我们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机会,不断推进国家的经济、政治
和文化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警惕战争和冲突的威胁,积极维护世界
和平与稳定。
02
坚持改革开放
我们应该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不动摇,不断推进市场化改革和扩大
对外开放。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国家的核
1. 封建社会结构的打破:民国时期, 中国开始打破封建社会结构,废除封 建特权和等级制度,实行平等原则。
详细描述
2. 现代化社会结构的建立:随着西方 文化的影响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开 始建立现代化的社会结构,包括社会 组织、教育、医疗等方面。
文化发展
01 02 03 04
总结词:民国时期的文化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新旧文化交融, 各种思想流派和艺术形式层出不穷。
历史分期
1840-1864
第一次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运动 结束。
1864-1895
太平天国运动结束后到甲午中日战 争结束。
1895-1912
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到辛亥革命爆 发。
历史意义
01
02
03
04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
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民族 意识的形成。
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和 变革。

中国近代史图片(课堂PPT)

中国近代史图片(课堂PPT)

25
孙中山
2020/4/24
26
2020/4/24
27
2020/4/24
28
2020/4/24
29
2020/4/24
30
武昌起义
2020/4/24
31
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布中华民国成立
2020/4/24
32
袁世凯
2020/4/24
33
2020/4/24
34
2020/4/24
45
2020/4/24
46
2020/4/24
47
2020/4/24
48
2020/4/24
49
2020/4/24
50
2020/4/24
51
中共一大会址
2020/4/24
52
2020/4/24
53
2020/4/24
54
中共一大
2020/4/24
55
2020/4/24
56
二七惨案
2020/4/24
中国近代史图片
2
1
2020/4/24
2
林则徐虎门销烟
2020/4/24
3
2020/4/24
4
2020/4/24
5
2020/4/24
6
2020/4/24
7
火烧圆明园
2020/4/24
8
2020/4/24
9
2020/4/24
10
2020/4/24
11
2020/4/24
12
2020/4/24
根据材料想一想,北洋军 阀的割据局面对中国社会 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中国近代史知识结构图(1840-1927)精编课件

中国近代史知识结构图(1840-1927)精编课件


立宪共和 民主科学

新~时期 -----1927 大革命
国民革命 新三民义 五四、中 共、工运
基本线索三:近代化
阶段 划分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1864
--20c初 --1919五四
开始阶段 完全形成 深化阶段
新~时期 -------1927 大革命
经 洋务企业 济 民资义产生 初步发展 进一步发展
无法稳定原因:略。
2、《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 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其主要依据是 A、表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 B、反映帝国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和分割世界的要求 C、意味着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 D、反映了日本抵制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势力扩张
例:概括民国初年在政治斗争、经济发展、思想
开始阶段 完全形成 深化阶段
新~时期 -------1927 大革命
列强 侵华

二十一条 山东问题

抗争 资 探索 级

民族 资义
反袁.新文化 民主科学 马克思主义
进一步 发展
结构
阶段 划分 列强 侵华

抗争 地 探索 资
级 无 民资义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1864 --20c初 --1919五四 开始阶段 完全形成 深化阶段
第五六章 新~时期 -------1927 大革命 扶植军阀 制造惨案 农会政权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时期
阶段 划分
1840--1864
-20c初 --1919.5.4
开始阶段 完全形成 深化阶段
-------1927 大革命
列强 两次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 二十一条 扶植军阀 侵华 俄占北方领土 八国侵华 山东问题 制造惨案

中国风中国近代史时间轴讲解PPT演示课件

中国风中国近代史时间轴讲解PPT演示课件

川流不息的人群热闹地挤在小小的骑 廊下, 或单独 一人, 或三三 两两。 有的低 头私语 ,有的 莞尔窃 笑,没 有大声 的喧哗 和吵闹 ,似乎 谁都不 愿破坏 平和的 气氛。 放眼长 长的一 条街道 ,逛街 的人都 好象在 做服装 秀,尤 其是那 些披红 戴绿穿 着入时 的少男 少女, 是中山 路上最 亮丽的 风景。 川流不息的人群热闹地挤在小小的骑 廊下, 或单独 一人, 或三三 两两。 有的低 头私语 ,有的 莞尔窃 笑,没 有大声 的喧哗 和吵闹 ,似乎 谁都不 愿破坏 平和的 气氛。 放眼长 长的一 条街道 ,逛街 的人都 好象在 做服装 秀,尤 其是那 些披红 戴绿穿 着入时 的少男 少女, 是中山 路上最 亮丽的 风流不息的人群热闹地挤在小小的骑廊下,或单独一人,或三三两两。有的低头私语,有的莞尔窃笑,没有大声的喧哗和吵闹,似乎谁都不愿破坏平和的气氛。放眼长长的一条街道,逛街的人都好象在做服装秀,尤其是那些披红戴绿穿着入时的少男少女,是中山路上最亮丽的风景。
川流不息的人群热闹地挤在小小的骑 廊下, 或单独 一人, 或三三 两两。 有的低 头私语 ,有的 莞尔窃 笑,没 有大声 的喧哗 和吵闹 ,似乎 谁都不 愿破坏 平和的 气氛。 放眼长 长的一 条街道 ,逛街 的人都 好象在 做服装 秀,尤 其是那 些披红 戴绿穿 着入时 的少男 少女, 是中山 路上最 亮丽的 风景。
川流不息的人群热闹地挤在小小的骑 廊下, 或单独 一人, 或三三 两两。 有的低 头私语 ,有的 莞尔窃 笑,没 有大声 的喧哗 和吵闹 ,似乎 谁都不 愿破坏 平和的 气氛。 放眼长 长的一 条街道 ,逛街 的人都 好象在 做服装 秀,尤 其是那 些披红 戴绿穿 着入时 的少男 少女, 是中山 路上最 亮丽的 风景。
川流不息的人群热闹地挤在小小的骑 廊下, 或单独 一人, 或三三 两两。 有的低 头私语 ,有的 莞尔窃 笑,没 有大声 的喧哗 和吵闹 ,似乎 谁都不 愿破坏 平和的 气氛。 放眼长 长的一 条街道 ,逛街 的人都 好象在 做服装 秀,尤 其是那 些披红 戴绿穿 着入时 的少男 少女, 是中山 路上最 亮丽的 风景。 川流不息的人群热闹地挤在小小的骑 廊下, 或单独 一人, 或三三 两两。 有的低 头私语 ,有的 莞尔窃 笑,没 有大声 的喧哗 和吵闹 ,似乎 谁都不 愿破坏 平和的 气氛。 放眼长 长的一 条街道 ,逛街 的人都 好象在 做服装 秀,尤 其是那 些披红 戴绿穿 着入时 的少男 少女, 是中山 路上最 亮丽的 风景。

中国近代史(—)ppt

中国近代史(—)ppt

,对中国近代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谭嗣同为变法献身
03
谭嗣同积极参与戊戌变法,主张激进变革,甘愿为变法事业献
身,成为革命先烈。
05
经验教训与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
01
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被迫 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人民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02
魏源开放思想
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西方科技,并编译 《海国图志》等书籍,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产生了积极影响 。
曾国藩、李鸿章与张之洞
1 2 3
曾国藩镇压内乱
曾国藩镇压了太平天国等内乱,并积极推行“ 洋务运动”,发展近代工业,为中国现代化进 程作出了贡献。
李鸿章外交努力
李鸿章在清政府外交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代 表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也为中国 近代化做出了贡献。
1856年至1860年,英法联军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 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签订了《天津 条约》和《北京条约》。
封建社会的解体
小农经济的破产
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市场的不断开放,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小农经济开始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失去了生计。
传统商业的衰落
西方列强的入侵也导致了中国传统商业的衰落,大量的商号倒闭,商人破产 。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 解放运动,它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思想 解放。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01
人民群众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革命的成功、新中国 的建设成就、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都是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才得以实现的。
02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中国共产党始 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中国近代史》PPT课件

《中国近代史》PPT课件

05 甲午战争与民族 危机加深
甲午战争背景及原因
19世纪末,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积极侵略朝鲜并企图利用朝鲜为 跳板侵略中国。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日本已先后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台湾的战争,并侵占琉球 群岛。
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以及西方列强对日本的偏袒,使得日本在侵略战争中屡屡 得手,更加助长了其侵略气焰。
社会性质的变化
中国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社会矛盾的变化
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 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 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 盾。
革命任务的变化
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 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 务。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 命时期。
03 太平天国运动与 内外交困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 面临列强瓜分、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的局面。
社会矛盾激化
清政府腐朽无能,社会矛 盾尖锐,民众反清情绪高 涨。
革命思想传播
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积极宣 传革命思想,推动革命运 动发展。
革命过程与结果
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 湖北武昌发动起义,迅速占领武
汉三镇。
各地响应
战争过程与结果
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年6月~1842年8月。英国 舰队封锁珠江口,北上攻陷浙江 定海,直逼天津。道光帝惊恐求 和,签订《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英 法联军攻占广州、天津、北京等 地,火烧圆明园。最终签订《天 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鸦片战争对中国影响
战争过程与结果
01
1894年7月25日,日本 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偷 袭中国运兵船,挑起战 争。

初中历史 中国近代史时间轴 课件(30张PPT)

初中历史  中国近代史时间轴 课件(30张PPT)
1862年建立翻译学堂;③兴办近代企业。
1884年
中法战争 作战国家:中法 签订《中法新约》
1884年
刘铭传在基隆淡 水击退法国进攻
1885年3月
冯子材对战法国, 镇南关大捷
1894年9月
1894年
左宝贵对战日本, 战死平壤
甲午战争,中日 《马关条约》1985
1894年9月左宝贵对战日本,战死平壤: • 致远舰邓世昌、经远舰林永生,黄海海战牺牲; • 北洋舰队统帅丁汝昌,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威
• 1859年《资政新篇》干王洪仁轩,提出学习西 方,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建设方案。
1856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津条约》等
英法 《北京条约》《天
• 1856年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法国利用 “马神甫事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 主要事件:英法联军1860年火烧圆明园
• 作战国家:中英法
• 签订条约:中英美法俄《天津条约》(1858) 中俄《瑷珲条约》(1858) 中英法俄《北京条约》(1860)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 中俄《改订条约》(1881) 《伊犁条约》或 《圣彼得堡条约》
中英《虎门条约》签订
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南京条约》影响:
•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给 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开创了列 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
• 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 民阶级的矛盾,演变为帝国主 义和 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 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变法双方:维新派--保守派(张之洞《劝学篇》对抗维 新派),围绕三个问题:①要不要变法;②要不要兴 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③要不要废八股、改 科举和兴学堂。

中国近代史 ppt课件

中国近代史  ppt课件

1842年8月29日,《南京条约》签定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第一专题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原因
毛泽东指出:
“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 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 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毛泽东选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626页。)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第一专题
八国联军在天安门前
八国联军炮火下的北京城 点击播放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第一专题
11国公使商讨对中国的议和大纲
《辛丑条约》签定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量中华之物力 结与国之欢心
第一专题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二)政治控制 控制中国的内政和外交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寻找代理人
13
亿
中日甲午战争
(20000+3000+150)万银两 银
八国联军侵华
98000万银两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第一专题
1842年8月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第一专题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辛丑条约》
西摩尔
向北京进发的八国联军
知识逻辑结构
第一专题
资本-帝国主义 对中国进行了 怎样的侵略?
中华民族如何 抵御外国武装
入侵?
反侵略战争 失败的原因 究竟是什么?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究竟是 怎样的社会?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一、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第一专题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概述(PPT79张)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概述(PPT79张)

解题技巧:1、看清问题,把握问题中的限制词语。2、找出相关信息、提取关键词句。 3、组织语言,尽量精简。
训练设计
材料: 著名学者钱乘旦主编的《世界现代化历程· 总论卷》中写 道:我们很容易看到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抗拒”与“接 受”间剧烈的冲突,……在这两种显而易见的立场之外,还有 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 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 务。……因此是“反现代化”(“反现代化”并不反对现代 化)。……问题的复杂性还表现在“现代化”和“反现代化” 有可能同时存在,两个相反的运动在同一过程中出现。 • 请回答: (1)据材料观点,你认为19世纪中后期,中国“反现代化”运 动的典型事例是什么? (2)关于这场“反现代化”运动对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的 影响,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请任选以下若干角度:运动的指 导思想、结局、经济和思想影响,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你的观点。
第一阶段 内 容 (1840--1860 )
第二阶段 (1860— 1895)
第三阶段(1895-1919)
第四阶段 (1919-1927)
第五阶段 (1927--1949 )
“师夷长 思 鸦片战争 康有为梁启 孙中 毛泽东思 想 后林则徐、 技” 超的维新变法 山新三 想(工农武装 魏源等有 “中体西 思想 民主义 割据 ) 用” 识之士 孙中山三民 马克 思主义 “开眼看 主义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题: 世界” 民主共和 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富强, (新思潮 实业救国 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 的萌发)、 陈独秀李大 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钊等的民主和 成为当时近代中国社会最深刻最重要的时 科学 代主题,成为近代爱国主义最核心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2)材料二说明了反映辛亥革命后的什么现象?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指出材料三中“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事件的性质?“辛亥革 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原因是什么?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曾国藩 材料二: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l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沿海一些地区部 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用工人进行生产。 材料三: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的反省:“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 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破房子),虚有其表。” (1)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 。 。 。 。

-
5 .在中国近代,下列哪一条约签订以后出现了右图局面?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下面三幅图片中的历史人物都曾英勇抗击外来侵略,他们为国立功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 ①③② D.②③①
7. 下列四部反映清朝晚期的历史影视作品,按历史发展进程的先后顺序,应是 ①《鸦片战争》 ②《末代皇帝》③《火烧圆明园》④《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②①③ D.④③②①
(1)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新文化运动
(2)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一得出什么结论? 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 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3)根据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存在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
3、根据提示列举不平等条约
①割香港岛的条约: ②割台湾岛的条约: ③赔款2100万银元的条约: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南京条约》
④赔款白银2亿两的条约: ⑤赔款白银4.5亿两的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南京条约》: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图解中国近代史
洛阳二十六中学 刘月玲
-
鸦片战争
1840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1919 1949
旧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战败)的主要原 因是: (1)外国列强的侵略; (2)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根本) 2、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 (1)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3、中国近代百余年的历史发展呈现出两条鲜明的主线: (1)外国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反抗的主线; (2)中国近代化的主线。 可以概括为列强的侵华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
-
鸦片战争
第二次 鸦片战争
甲午 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抗日战争
《南京条约》 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大大加深了
完全陷入
半殖民地化
半殖民地
的进程 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百年来 第一次 伟大胜利
-
第一次 鸦片战 争
第二次 鸦片战 争后
边疆危 机出现 后
甲午中日 八国联 战争中 军侵华
①赔款最多的条约:
《辛丑条约》

②割地最多的条约:
《瑷珲条约》

③关税权沦丧的条约:
《南京条约》

④最能体现资本主义资本输出特点的条约:
《马关条约》

⑤刺激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的条约:
《马关条约》

⑥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条约: 《辛丑条约》 。
⑦在中国开设使馆界的条约:
《辛丑条约》
-
动洋 务 运
法戊 戌 变
命 辛动 新 亥文 革化 运
-
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 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 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 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 上感觉不足。”
近代化__近代中国人为探索救国之道 ,向西方学习经 济、政治、思想等方面过程。
-
名称 时间
民主、科学
主要 内容
创办军事工业 创办民用工业
筹建海军 兴办新式学堂
政治、经济 文化、军事-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成立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材料一:轮船之速,洋炮之远,在英、法则夸其所独有,在中华则震于所 罕见。若能陆续购买,据为己物,在中华则见惯而不惊,在英、法亦渐失 其所恃。……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2)从材料二中得出什么结论?
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3)根据材料三,推断洋务运动结果,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失败,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
-
材料一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 “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材料三: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佑 计的……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1)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战争
关天 培虎 门抗 英
太平 军抗 击洋 枪队
左宗 棠收 复新 疆
邓世昌 等英勇 抗击日

义和团 抵抗八 国联军
-
林则徐
关天培
左宗棠
邓世昌
-
1、列举对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影响最大的三个条约及其战争。
《南京条约》:鸦片战争
《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
《辛丑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根据要求列举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材料一:《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 “和青年的“良师益友”。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材料二:“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 不可调和迁就。”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 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代表 人物
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 代
奕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戊戌变法 1898年
康有为 梁启超
辛亥革命 1911年
孙中山
新文化运动 1915年
陈独秀 胡适 李大钊 鲁迅
政治 地主阶级洋务派 派别
资产阶级 维新派
资产阶级 革命派
先进知识分子
指导 思想
师夷长技 (自强、求富)
变法图强 三民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