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眼部肿瘤的分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详解眼部肿瘤的分类

1.眼睑肿瘤

眼睑肿瘤分良性和恶性两类。

良性肿瘤:包括黑痣、血管瘤、皮样囊肿。

①黑痣。为先天性。外眦部睑缘多见,呈浅褐或黑褐色扁平隆起,界限较清,可有黑毛。一般无需治疗,如影响视力或有恶变现象时应于手术切除。

②血管瘤。属先天性血管组织发育异常。可分为毛细血管型或海棉状血管型。

A.毛细血管型位置较浅,皮肤呈鲜红或暗红色斑块。

B.海绵状型。位置较深,呈蓝紫色,有时可深入眶内。

血管瘤治疗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手术切除、放射、冷冻、电透热或局部注射硬化剂。

③皮样囊肿。属于先天性,囊腔为单房或多房性,内有皮脂腺分泌物和角化物,还可能有毛发或牙齿。表面光滑不与皮肤粘连,好发于上睑内外侧。治疗方法多采用手术切除。

(2)恶性肿瘤:

①基底细胞癌。多见于老年人,常发生于下睑内眦部,初为小丘疹,无症状,以后中心部溃疡,形成典型的硬底卷边,粗糙不平。一般手术治疗。

②鳞状上皮癌。老年男性多见,恶性程度较高,溃疡深浅不一,基底坚硬,界限明显,并有潜掘性边缘,饱满呈菜花样,宜手术治疗。

③睑板腺癌。本病原发于睑板腺恶性肿块,多见于老年女性,早期癌界限清楚、坚硬,与皮肤不粘连,睑结膜黄白色隆起,癌组织可穿破皮肤,呈菜花状。本病宜尽早广泛手术切除。

2.眼内肿瘤

(1)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家族遗传病,多在5岁左右发病,是一种视网膜组织的恶性眼内肿瘤,单眼较多。一般将肿瘤发展分为眼内生长期,青光眼期,眼外蔓延期和转移期四个阶段。

本病早期有视力减退,甚至失明,但患儿不会诉说,直到瞳孔散大,眼内呈黄色反光,犹如猫眼,始为家长发现。肿瘤增大后有眼压升高,眼球膨胀充血,眼球呈烂肉状团块高度

突出,表面易出血,经淋巴转移到颅内、肝、肺等,危及生命。一经确诊应尽快行眼球摘除术,术后放疗或化疗,以防复发。

(2)脉络膜黑色素瘤:本病为高度恶性肿瘤,多发生于中年以上,85%左右发生于脉络膜,其次为睫状体及虹膜。大多位于眼球后极部或颞侧,早期无自觉症状,若影响黄斑部可出现视力减退,后期有眼压升高、眼痛、头痛、视力严重减退。

眼底检查早期局限性青灰色扁平或半球形隆起,境界较清,有时可见瘤组织内有血管和色素。常用手术摘除眼球,术后再行眼眶放射治疗。

3.眼眶肿瘤

眼眶肿瘤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包括泪腺肿瘤、血管瘤和视神经胶质瘤,继发性者多来自眼睑、眼内、鼻窦和鼻咽部肿瘤,还有眼眶慢性炎症引起的眼眶假瘤。

(1)泪腺肿瘤:分为混合性、圆柱瘤及腺癌三种,泪腺混合瘤较多见,常发生于中年以上,良性者多,仅1/5为恶性。因柱瘤及腺癌均为恶性。发病早期有流泪及眼球向下方突出,在眶外上缘内可摸到表现光滑而质地硬的圆形肿物呈结节状的肿块。恶性者生长迅速,在眶外上缘有压痛,早期治疗方法是彻底切除肿瘤。良性者单纯切除,恶性者做眶内容挖除术,术后行放射治疗。

(2)眶内血管瘤:为良性肿瘤。多为海绵状血管型,在眼球后肌锥内,有完整包膜,生长缓慢,也有毛细血管型,无包膜,呈弥漫性增生。

本病除了眼球渐渐向正前方突出外,无其他症状,当肿瘤长在肌圆锥外时眼球偏位,运动障碍,视力减退或有复视,在眼眶缘外下方可摸到光滑有弹性无压痛肿块。常用开眶手术治疗。

(3)横纹肌肉瘤:常见于儿童,起病急发展快,恶性程度高,早期易向颅内及身体其它处转移。常使单侧眼球骤然突出,向外向下发展,伴有疼痛、流泪、眼球运动障碍、结膜水肿。

眼底可见视乳头水肿、黄斑放射状条纹、视力减退。治疗方法为早期发现早期行眶内容剜出术,术后放射治疗。

(4)眼眶假瘤:是眶内组织非特异性慢性增殖性炎症。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常单眼发病,起病急,但发展慢,大都有炎症史,并有疼痛、流泪、结膜充血水肿、眼球突出、运动障碍、视力下降及复视。眶内可扪及肿块,较硬,边界不清。X线摄片显示致密阴影或眼眶扩大,但无骨质破坏。常用抗生素和激素治疗。可合并用碘剂及环磷酰胺等。高度突眼或药物疗效欠佳者,可做肿瘤切除。

4.眼部肿瘤病人的护理

(1)心理护理:肿瘤病人认为自己得了“绝症”,缺乏对疾病治疗的信心,护士应多关

心安慰体贴病人,向病人解释肿瘤并不可怕,使病人增强信心,配合治疗。

(2)放疗化疗护理:对放疗、化疗病人因身体消耗大,应注意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饮食,并定期检查血象,观察药物及皮肤反应。

(3)手术护理:凡需手术病人,应按内外眼手术常规护理。

(4)激素治疗:对用激素治疗的病人应观察药物的副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