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思路分析

合集下载

县级医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县级医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县级医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医疗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在这种背景下,县级医院作为基层卫生保健系统中重要的一环,承担着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促进健康人口发展的重要责任。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县级医院面临许多问题影响了其服务质量和效率。

二、问题分析1. 医疗资源不足:很多县级医院缺乏先进设备和专家资源。

这导致患者需要到更大城市寻求更高水平的诊治,而且排队时间长。

2. 人才流失与缺乏培养机制:由于薪资待遇较低以及职业发展机会有限等原因,很多有才华或经验丰富是年轻医生放弃在县级医院工作。

3. 信息化程度低:部分县级医院仍处于传统纸质档案管理阶段,并没有建立完善电子病历系统。

这给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信息交流带来困扰。

4. 护理水平低:由于护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部分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和专业的护理服务。

三、改进措施1. 增加医疗资源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县级医院的资金投入,以确保其能够购买更先进的设备,并引进优秀专家。

此外,可以通过合作与其他地区或大型医院建立伙伴关系来弥补资源不足。

2. 实行激励机制:为了留住和吸引有实力的医生人才,县级医院需要提高薪资待遇,并推出职业发展计划。

同时,要加强对基层医学教育和培训体系建设,鼓励年轻医生在县级医院从事工作并提供发展机会。

3. 推行信息化管理:通过引入电子病历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县级医院全面推广数字化管理。

这将促使数据共享和交流更高效快捷,并提高诊断准确性与治疗效果。

4. 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质与服务态度。

建立规范的护理流程,并加强患者满意度调查,以不断优化护理服务。

四、结论要解决县级医院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

增加资源投入、实行激励机制、推行信息化管理和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是改进措施的关键。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有效提高县级医院的整体运营水平,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

县级医院发展面临的四大掣肘的解决建议

县级医院发展面临的四大掣肘的解决建议

县级医院发展面临的四大掣肘的解决建议作为深化医改的关键环节,县级医院发展水平深刻影响医疗卫生服务格局走向,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当前,多数县级医院发展还面临四大掣肘。

四大掣肘:医保总额指标严重不足;人才困境,遭遇招人难或留人难的窘况;大医院对基层医院病人的虹吸;债务大、负担重。

第一是医院医保总额指标严重不足。

造成此局面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医保筹资总基金额与病人实际发生报销数额不相匹配。

二是县域外就诊病人所占份额较大。

为了维护医保基金安全,很多地方的医保部门都对医院出台了严格的控费规定。

比如,在一些地方,医保部门规定,医院医保总额指标超过指标数5%时,医院与医保部门按4:6比例承担超支部分;超过5%—10%,医院与医保部门按6:4比例承担超支部分。

超过10%部分,医保部门不予支付,由医院自行承担。

如此,在医保费用管理欠缺精细化的背景下,医院被动执行,带来不良后果。

不乏一些医院根据医保总额指标量体裁衣,有多少总额就提供多少服务,超出总额时拒收患者。

这显然会影响地方、区域的不稳定,也让医院处在两难境地。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是摆在医院管理者和医保管理者面前的一道命题。

第二是人才困境,遭遇招人难或留人难的窘况。

这样的现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十分明显。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因为牵扯到未来孩子上学、个人专业能力提高等,当前医学毕业生普遍愿意到城市生活;大医院对基层医院医疗人才虹吸作用明显。

现实中,县级医院招到医学生,并送他们进行规培,但是在规培过程中,大医院常常动员表现优秀的医生留下,这使得一些规培生宁肯交违约金也不想继续回到县级医院工作。

此外,近期,一些地区还在进行新建医院总床位规模扩张,这将对本地区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造成极大考验,县级医院很多优秀、独当一面的人才,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被虹吸。

并且,在人才的“柔性输入”方面,本来国家主管部门对职称晋升有规定,在职称晋升前要到基层工作一年以上,但实际上很多人并未执行。

公立医院问题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公立医院问题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公立医院问题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承担着大多数人的医疗需求。

但是在实际运营中,公立医院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患关系紧张、管理体制僵化等。

本文将探讨公立医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公立医院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医疗资源存在不均衡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医疗设备、医生资源和医疗服务能力上。

一线城市的公立医院通常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和高水平的医生团队,而一些偏远地区的公立医院则存在医疗设备陈旧、医生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

解决方案:1.加强医疗资源的统筹分配。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人才引进、设备更新和服务经费的补助等措施来促进医疗资源的均衡分配,特别是要加大对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将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医院倾斜。

2.加强对医疗设备的更新和维护。

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医疗设备更新基金,用于购置和更新公立医院的医疗设备,同时要加强对医疗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效率。

3.加强对医生队伍的培训和管理。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医生培训基地、提供奖励政策、设立医生流动补贴等方式来加强对医生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医生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

二、医患关系紧张随着医疗水平和民众医疗需求的提高,公立医院存在着医患关系紧张的问题,患者常常因为急诊就诊、医疗费用高昂、医疗服务质量不满意等原因而引发纠纷。

解决方案:1.加强医患沟通与信任建设。

公立医院应该建立健全的医患沟通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提供专业的医患纠纷调解服务,同时加大对医疗纠纷的处理力度,减少因误诊、治疗不当而引发的医患矛盾。

2.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公立医院应该加强对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的管理和督导,加强对医疗事故的追责和处理,建立健全的医疗保障机制,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完善医疗保障体系。

政府可以加大对医疗保障体系的投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减少因为医疗费用过高而引发的医患纠纷。

我国公立医院改革进展 面临的挑战及展望

我国公立医院改革进展 面临的挑战及展望

以某县为例,虽然政府在公立医院改革中投入了一定资金,但由于多种原因, 医院的财务状况并未得到显著改善。同时,医院在人事制度、药品采购等方面 的改革进展缓慢,制约了医院整体水平的提升。此外,公立医院在公益性和效 益性之间难以找到平衡点,可能导致群众就医负担加重。
三、对公立医院改革的展望与建 议
面对公立医院改革中存在的挑战,未来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提出有针对性的 措施和建议。
此外,还需要加强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形成上下联动的服务 模式,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整体水平。
Hale Waihona Puke 总之,公立医院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公立医院和社会各 界的共同努力。只有直面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才能确保公立医院改革取得实效,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 疗卫生服务。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不断提 高,公立医院改革仍需不断深化,以实现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对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具有 重要意义。虽然改革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政府和公立医院积极探索, 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加以解决,相信我国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一定会取得更 加显著的成果。我们应该充分认识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定决心,为建立 更加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而努力。
谢谢观看
为应对上述挑战,公立医院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首先,要继续深化内部 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政策,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和创造力。其次,要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推动医疗技术的更新换代和转 型升级。要积极拓展多元化办医渠道,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领域,提高 公立医院的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
进展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十一大难题及改革建议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十一大难题及改革建议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十一大难题及改革建议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立医院在国民健康服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公立医院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挑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分析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卜一大难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以期为我国公立医院的改革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公立医院在•线城市和地级以上城市较为集中,而县级及以下地区医疗资源相对匮乏。

这导致了城乡之间医疗服务的差异以及医务人员流失现象的加重。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提升其技术力量和服务水平;二是加大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医疗资源配置力度,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的健康均衡发展。

二、医疗费用过高公立医院医疗费用过高是长期困扰人民群众的一大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例如推行医疗服务价格合理化改革,提高医保覆盖率,加大对特殊人群的医疗救助力度等。

三、医患关系紧张医患关系紧张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中的一大痛点。

为了改善医患关系,可以加强医患沟通和信任,推行医患双方共同决策机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医患沟通技巧的培训,同时建立健全医患纠纷调解机制,为医患纠纷的解决提供有效的途径。

四、医疗质量安全问题医疗质量安全问题制约着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水平,公立医院应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质量控制体系,促进医院内部的责任落实和流程规范化,同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操作技能培训。

五、医生待遇低医生待遇低是公立医院存在的一大问题。

为了提高医生的待遇,可以加大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职称评聘力度,加大对优秀医务人员的奖励力度,加强医生职业发展规划和激励机制的建设,为医生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和待遇。

六、公立医院运营成本高公立医院的运营成本一直较高,这导致了医疗服务价格的上涨以及医疗资源的浪费。

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可以推行公立医院的绩效管理制度,加强对医院运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关于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民生问题的思考

关于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民生问题的思考

关于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民生问题的思考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服务需求也日益增加。

县级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们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最基本的单位,承担着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职责。

县级公立医院在改革中面临着一系列的民生问题,如医疗资源不足、医疗服务水平不高、医疗费用负担重等,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围绕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的民生问题展开思考。

一、医疗资源不足县级公立医院作为县域内医疗服务的主要承担者,其医疗资源的不足已成为制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一大瓶颈。

在人才方面,医生、护士等医务人员的数量严重不足,而且大多数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相对较低,缺乏新技术、新理念的引进和培养。

在设施设备方面,县级公立医院的设施设备相对陈旧,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

医疗器械和药品的采购渠道单一,价格被操纵,使得医疗费用居高不下。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加大对县级公立医院的支持力度。

增加对县级公立医院的财政拨款,用于改善医院的基础设施、购置先进的医疗设备及药品,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医护人员,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县级医院,引入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提高医院的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二、医疗服务水平不高由于医疗资源不足,县级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普遍不高,医疗技术落后、医疗质量难以保障、医疗服务体验不佳等问题突出。

患者往往需要到更大的医疗机构求诊,导致了县级医院就诊量不足,医疗资源浪费。

三、医疗费用负担重随着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医疗费用也相应增加。

而在很多县级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有限,无法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这就导致了医患矛盾的加剧,医患关系紧张,不利于医疗服务的持续发展。

解决医疗费用负担重的问题,需要政府和医院共同努力。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加大对特殊人群的医疗救助力度,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

公立医院改革问题及解决方案

公立医院改革问题及解决方案

公立医院改革问题及解决方案随着医院改革的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的改革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公立医院是社会医疗体系的重要支撑,如何进行有效改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成为了公共治理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就公立医院改革问题及解决方案展开阐述。

一、公立医院改革问题1.医保制度公立医院的医保制度可以说是影响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

长期以来,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包括鼓励医生开药、严重失衡的基金收支、高自费比例等。

医生通过患者用药来获取收益不仅降低了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而且也会加重患者无效用药的负担,增加社会医疗负担。

2.薪酬制度公立医院现有薪酬制度的一大问题是存在高额的绩效工资,尤其是靠医药经济获得利益的医生和护士,他们获得的收益可能比薪酬本身还高。

这将导致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往往更倾向于昂贵的治疗方法,增加了患者的负担。

3.药品质量药品质量是公立医院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国内药品市场上存在大量假冒伪劣药品,患者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由于原料药质量不稳定,技术水平低下,部分医药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择手段进行医药推销,滥用处方药,用于打击疾病的同时还会产生毒副作用,医疗资源的浪费和影响医疗安全。

4.医疗科技水平公立医院现有医疗科技水平欠缺,设备更新速度慢,医疗设备配置与公共体制中其他医院的设备配置标准存在巨大差距。

在新时代的医疗环境中,医疗科技水平的提升将是未来公立医院发展的关键。

二、公立医院改革解决方案1.医保制度针对医保制度问题,可以采取建立公立医院的物流机制,实行“卖药不猖狂”的管理方式,使医生的薪水不再与开出药品的数量成正比。

同时以产业化的方式,降低药品成本,减轻患者负担。

2.薪酬制度在薪酬制度方面,政府可以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制度,鼓励医务人员从事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消除贪污受贿现象。

3.药品质量为了保障药品质量,应该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药品生产企业的治理力度,依法查处药品销售失信行为。

县医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和建议

县医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和建议

县医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和建议县医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建议一级段落标题:现状分析二级段落标题1:人才缺失及技术水平不高在我们所居住的县城,医疗资源严重滞后于大城市,县医院是全区域内居民就医的主要场所。

然而,经过实地调查发现,县医院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

首先是人才缺失以及技术水平不高。

由于条件有限、发展相对滞后,优秀的医务人员往往选择去更好的城市就业或者外出深造,在本地留下来的人员大多技术都停留在较低水平。

二级段落标题2:设备陈旧与体验差距其次是设备陈旧与体验差距。

由于资金投入有限以及管理上出现了问题,县医院各科室普遍使用着老旧设备,并且维修保养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这导致了诊断和治疗效果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

同时,患者看病时也感觉到了明显的体验差距,例如排队时间长、环境脏乱等问题。

二级段落标题3:服务欠缺及沟通不畅另外一个问题是医院的服务欠缺以及沟通不畅。

由于各种原因,县医院的服务质量无法满足患者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

在挂号、付费、交流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摩擦和疏漏现象。

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和解答,造成了患者对医院工作人员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不信任感。

一级段落标题:问题分析二级段落标题1:导致人才流失的原因人才流失是县医院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首先,县城相对较小,发展机会有限,在职业发展和生活品质方面无法满足年轻医务人员的需求;其次,薪资待遇相对低下也是影响他们选择离开的重要因素;再次,环境条件限制了科研与学术交流可能性,在长期缺乏学术创新平台上岗位极其单调乏味。

二级段落标题2:设备更新困难主要源于经费短缺设备陈旧与体验差距的问题主要起源于县医院经费的短缺。

由于县财政投入有限,医院无法及时进行设备更新和维修保养。

此外,管理方面也存在问题,例如对资金的使用不够规范及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等。

二级段落标题3:服务欠缺与沟通不畅原因分析服务欠缺以及沟通不畅主要原因是机制和文化上存在了一些弊端。

在目标导向、权力清晰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同时,工作人员培训以及职业素养需要加强,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思路分析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思路分析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思路分析王仕发2016、7、11在全国大面积推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今天,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

一方面是大中城市三甲医院人满为患,挂号一票难求,另一方面,县级尤其是贫困山区县公立医院门诊病员稀少,床位大量空缺。

正如有的医生说的那样,一些病人的诊疗欲望和就医思路不是很明晰,一个感冒都要跑到三甲医院,很多不必要的病症都拥挤到大医院,这种畸形的就医局面,无形中更加加剧了“看病难”的现象。

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较多,普遍的看法是医疗资源不均衡造成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甲医院的虹吸效应。

为了深入剖析造成这种现象背后的因素,我对我市个别贫困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调查和了解。

一、困难和问题一是医院管理能力不足。

县级医院院长大多是由同级党委任命的,有的是外行领导内行,根本不懂医院的工作流程和规范,还是用行政机关的那一套办法来管理,收效不大。

有的是从医务人员中选拔的,是典型的“内行”,但一个好的医生并不代表他就能成为一名好的院长,想法较多,但缺乏行政单位培养出来的干部那种硬手腕,空有想法没有办法缺乏必要的执行力。

加之县级医院人员近亲繁殖,处罚一人就可能得罪一群人,更加加重了管理的难度。

二是学科带头人偏少。

真正能称之为“专家”级别的医生少之又少,大部分只能看一些常见病,对新技术、新疗法引进慢,如腔镜、关节置换等手术尚需要请上级医生来院会诊手术。

大部分技术未开展,如肿瘤病人的放疗、化疗,血液透析等都没有搞,使这些患者常年奔波于大中城市的医院,既加重了患者的负担,也加剧了“看病难”的现象。

ICU、新生儿病房,设备、人员都不到位。

三是人员结构不合理。

从职称来看,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少,部分流失至行政、后勤科室,某县医院高级职称人员23人,在一线工作的不到10人。

从学历来看,本科人员少,不到全部职工的三分之一,全日制本科毕业的就更少,绝大部分一线工作人员是大专、中专毕业。

关于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民生问题的思考

关于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民生问题的思考

关于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民生问题的思考县级公立医院是我国基层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担着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和卫生教育等职责。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县级公立医院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与发展。

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民生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如医疗资源不足、医疗服务质量低下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广大群众的健康福祉。

本文将围绕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的民生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我们要认识到县级公立医院在改革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方面,很多县级公立医院医疗资源不足,医生、护士等人才缺乏,医疗设备和药品供应不足,导致了医疗服务能力不足,满足不了患者的需求。

医院管理体制不完善,存在着医疗服务价格体系不合理、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医疗服务质量低下,患者满意度不高。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县级公立医院的发展,也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健康。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促进县级公立医院的改革。

首先是要加大政府投入,提高医疗资源配置。

政府应该加大对县级公立医院的资金投入,增加医生、护士等人才的编制,更新医疗设备,加强药品供应,以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

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医院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机制,确保医疗服务价格合理、公正,减轻患者负担,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要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县域医疗协作机制。

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要建立健全县域医疗协作机制,促进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的合作与协调。

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各级医疗机构的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又可以缓解县级公立医院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能力。

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

县级公立医院要加大对医生、护士等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临床技能和服务意识,增强医院的整体服务能力。

还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留住人才,确保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

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民众的健康意识。

浙江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与剖析

浙江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与剖析

浙江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与剖析近年来,医疗改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浙江省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浙江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背景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过去,县级公立医院存在着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医疗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医药费用过高、医院运行机制不合理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就医体验和健康权益。

在改革的举措方面,浙江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

政府增加了对县级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助,用于改善医院的基础设施、购置先进的医疗设备,提高医疗服务的硬件水平。

这使得县级公立医院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二是推进医疗资源下沉。

通过建立医联体、医共体等模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医疗机构流动。

上级医院的专家定期到县级医院坐诊、指导手术,县级医院的医务人员也有更多机会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提升业务水平。

这不仅提高了县级公立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也让患者在本地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减少了异地就医的奔波和费用。

三是改革人事薪酬制度。

打破传统的“大锅饭”式薪酬分配模式,建立以工作绩效、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为主要考核指标的薪酬体系。

这激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四是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取消药品加成,切断了医院与药品之间的利益链条,有效降低了患者的药品费用。

然而,浙江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首先,人才短缺仍然是一个突出问题。

尽管通过医联体等方式引进了一些专家,但基层医疗人才的整体数量和质量仍有待提高。

一些县级公立医院难以吸引和留住高层次的医疗人才,导致某些科室的技术水平相对滞后。

其次,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虽然已经在推行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等多种支付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漏洞和不合理之处,需要不断优化和调整。

当前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当前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当前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调查与思考2000字随着国家医疗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县级公立医院的综合改革已成为当前医疗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

本文将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行调查和思考,探讨其现状、问题以及改革方向,以期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一、综合改革的现状1.经济状况:县级公立医院的经济状况一般较为困难,主要得益于财政支持和医保补贴。

同时,由于收费制度的不合理和医疗设施的老旧,导致医疗服务的价值难以体现,难以增加收入。

2.医疗服务:从医疗服务的角度来看,县级公立医院面临着很多问题。

尤其是在医疗技术、医疗设备、医疗人员等方面的成本较高,导致了医疗质量的下降。

3.管理体制:县级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一般为行政化管理,缺乏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导致医院的效率低下,服务质量难以提高。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1.医疗服务不规范:一些医生医术不高,医疗质量不达标;一些医生诊治慢、用药不规范、严重浪费药品;一些医生为了赚取高额收入,对患者进行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增加了患者的负担。

2.药品价格居高不下:目前,药品价格长期偏高,不但导致了大量的医疗费用浪费,也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信心。

3.管理体制落后:县级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基本未脱离传统的行政管理,缺乏市场化运营、现代化服务的意识和手段,导致医院的管理效率比较低下,服务质量不高。

4.内部医疗机构之间存在恶性竞争:由于医疗服务市场的不规范,一些县级公立医院之间存在着恶性竞争,导致了医院之间的资源浪费和服务水平的下降。

三、改革方向1.加强医院管理:建立现代管理概念和机制,引入现代管理手段和人才,实现医院管理的现代化。

2.规范医疗服务:完善医疗服务流程,规范医生诊疗,提高医生的诊疗水平,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3.控制药品价格:建立统一的药品采购、配送和销售渠道,实施药品价格监管,并实行医院药品质量管理制度,控制药品价格的过高。

4.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为医院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确保医院能够持续发展。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总结_部门机构改革工作总结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总结_部门机构改革工作总结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总结_部门机构改革工作总结近年来,中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旨在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进行总结,以期对今后继续深化医院改革提供借鉴。

一、背景与问题中国的县级公立医院数量众多,但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影响,医院规模小、资源匮乏、管理混乱、服务质量低下等问题比较突出。

这些问题导致了医患矛盾激化、医疗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出现,影响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局面需要改变。

二、改革措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开始了对县级公立医院的改革。

具体措施如下:1. 资源整合。

国家鼓励医院与其他医疗机构合作,共享资源,整合专科优势,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例如,在医疗协作中,县级医院可通过与高校医院、医学研究机构合作,加强医疗技术转化、人才培训和科研创新。

2. 规模优化。

国家要求县级医院要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保证医疗质量,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同时,对规模过小的医院进行整合或者关闭。

3. 人员编制改革。

通过人事制度改革,国家推行聘用制度,即医师、护士等人员采用聘用制度,取消编制制度,使医疗机构更加容易吸收人才,也提高了绩效。

4. 经费管理体制改革。

中央财政逐步增加对县级医院的投入,国家大力实施公立医院绩效管理评价制度,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医院经济效益。

三、显著成效通过以上改革,县级公立医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 医院管理更规范。

实行聘用制度,对医务人员档案建立与维护,开展绩效考核,督促医务人员严格执行诊疗操作规程,降低医疗风险。

2. 医疗服务水平大幅提高。

现在,县级公立医院设备更加完善,医生、护士等医务人员资质更好,医疗技术水平更高,给患者提供了更好的医疗服务。

3. 患者就医负担更轻。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后,国家不断加大对医院的财政投入,补贴药品及患者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

四、后续问题1. 人才流动性还不够。

虽然聘用制度有助于提高医院的竞争力,但不同城市之间人才流动性仍不够,存在一定局限性。

县级医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县级医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县级医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引言县级医院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着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责任。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县级医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旨在提高县级医院的服务质量和综合实力。

二、主要问题1. 医疗设备与技术水平落后许多县级医院设备老化,缺乏先进医疗设备和仪器。

同时,人员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无法应对复杂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需求。

2. 缺乏人才及培训机制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医学人才成为了困难。

此外,缺乏有效的培训机制也导致部分医务人员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滞后。

3. 收入分配不公平部分县级医院存在着收入不合理分配或低收入的问题,这既严重影响到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也限制了医院综合实力的提升。

4. 群众就诊体验不佳一些县级医院存在着长时间候诊、住院难等问题,导致患者的就医体验较差。

此外,服务态度和沟通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改善。

三、改进措施1. 提升设备与技术水平加大对县级医院的投入力度,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仪器,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新。

同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升技能水平和临床经验。

2. 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通过各种途径吸引高层次医学人才来到县级医院工作,并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和薪酬待遇,增加其留任率。

同时建立健全培训机制,为现有医务人员提供持续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

3.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在考虑到个人业绩、岗位职责和单位绩效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和分配。

鼓励医务人员通过提高技术水平、临床质量等方面来提升收入。

4. 优化服务流程和提升服务态度通过改进就诊流程,压缩患者候诊时间,提高医院工作效率。

同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亲和力。

5. 加强与上级医疗机构的合作县级医院应积极与上级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在资金、技术和资源等方面进行协同发展。

县医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和建议

县医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和建议

县医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和建议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深化改革和发展,医疗资源的投入不断加大,县医院也逐渐成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尽管县医院在医疗服务、卫生保健、药品配送等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下文将结合实际情况,从医疗技术、人员队伍、管理机制等方面分析县医院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改进建议。

一、医疗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医疗设备落后。

由于成本高昂,许多县医院的医疗设备相对较老旧,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患者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县医院的医疗技术和治疗效果自然会受到限制。

2、医疗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力度,但一些县医院在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上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技术上与同行医院有差距。

建议:加强对医疗设备的投入。

拨出专项资金,对医疗设备进行更新维护,不同级别的县医院要有相应的设备标准。

另外,加大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水平,增强医院的综合治疗能力。

二、人员队伍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医护人员配备不足。

很多县医院医护人员的比例不达标,再加上整个医疗队伍的流动性很高,导致很多患者在看病过程中不能得到及时的诊疗和处理。

2、医护人员普遍优势不足。

某些县医院的专业技能较弱,临床经验不足,接受过的专业培训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院对各种常见病的治疗能力。

建议: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加大对医院的投入。

增加不少于20%的资金预算,招聘专业性强、临床经验丰富的人才,提高医疗机构的实力。

三、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医疗资源配置不均。

一些县城医院专科过多,而基层医疗资源匮乏,造成了不少群众就医困难。

2、医院管理体制过于僵化。

某些县医院管理流程公式化,部门职能分工过于单一,对于医院内部问题难以及时解决。

建议:建设医疗资源共享平台,优化医疗服务整体布局,并将县医院纳入公立医疗体系规划,在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义务区内建立联动一体化协作机制。

县级医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县级医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县级医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问题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县级医院在保障基层医疗服务和满足人民群众医疗需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县级医院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资金投入不足:县级医院是基层的医疗机构,但在经费上却存在短缺的问题。

由于经济水平有限,很难从根本上保障医院设备、人员和服务的质量水平。

一些县级医院设备老旧,药品短缺,医生的培训和待遇也不够吸引人。

2. 医疗服务不完善:县级医院由于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往往无法提供全面的和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一些特殊的疾病需要转诊到大城市的医院,这给患者增加了不必要的困扰和费用。

同时,医疗服务流程不够规范,导致患者排队等待时间长,就医体验差。

3. 医疗质量与安全问题:一些县级医院在医疗质量和安全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由于医生技术和医疗设备限制,一些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出现医疗纠纷。

医疗安全管理不到位,例如患者信息保护不当,工作中的失误等,也存在一定风险。

二、改进措施改进县级医院的状况,需要政府、医院管理层和医务人员共同努力,从多个方面入手,以下是几个可能的改进措施:1. 增加经费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县级医院的经费支持,提供足够的预算,确保医院正常运行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同时,政府可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院建设和管理,多渠道筹集资金,提供更好的设备和医疗资源。

2.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考虑到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县级医院可以与上级医院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通过远程会诊、转诊等方式,让患者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同时,可以加强对基层医生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医生的专业水平。

3. 提升服务质量和流程优化:县级医院可以借鉴大城市医院的管理经验,建立科学的医疗服务流程,缩短患者等待时间。

同时,加强对医疗技术和操作规范的培训,确保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医院信息化程度,方便患者就医流程和信息查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思路分析王仕发2016、7、11在全国大面积推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今天,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

一方面是大中城市三甲医院人满为患,挂号一票难求,另一方面,县级尤其是贫困山区县公立医院门诊病员稀少,床位大量空缺。

正如有的医生说的那样,一些病人的诊疗欲望和就医思路不是很明晰,一个感冒都要跑到三甲医院,很多不必要的病症都拥挤到大医院,这种畸形的就医局面,无形中更加加剧了“看病难”的现象。

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较多,普遍的看法是医疗资源不均衡造成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甲医院的虹吸效应。

为了深入剖析造成这种现象背后的因素,我对我市个别贫困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调查和了解。

一、困难和问题一是医院管理能力不足。

县级医院院长大多是由同级党委任命的,有的是外行领导内行,根本不懂医院的工作流程和规范,还是用行政机关的那一套办法来管理,收效不大。

有的是从医务人员中选拔的,是典型的“内行”,但一个好的医生并不代表他就能成为一名好的院长,想法较多,但缺乏行政单位培养出来的干部那种硬手腕,空有想法没有办法缺乏必要的执行力。

加之县级医院人员近亲繁殖,处罚一人就可能得罪一群人,更加加重了管理的难度。

二是学科带头人偏少。

真正能称之为“专家”级别的医生少之又少,大部分只能看一些常见病,对新技术、新疗法引进慢,如腔镜、关节置换等手术尚需要请上级医生来院会诊手术。

大部分技术未开展,如肿瘤病人的放疗、化疗,血液透析等都没有搞,使这些患者常年奔波于大中城市的医院,既加重了患者的负担,也加剧了“看病难”的现象。

ICU、新生儿病房,设备、人员都不到位。

三是人员结构不合理。

从职称来看,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少,部分流失至行政、后勤科室,某县医院高级职称人员23人,在一线工作的不到10人。

从学历来看,本科人员少,不到全部职工的三分之一,全日制本科毕业的就更少,绝大部分一线工作人员是大专、中专毕业。

从身份来说,专业技术人员中还有不少是工人身份,工人身份占总数的四分之一,护士大部分是临聘人员,工资低、待遇差,培训成熟练工后不少人流失至私立医院。

从年龄结构看,人才断档,老的老,小的小,中年技术骨干断层,人才梯队没有形成。

四是医院负债较大。

某县医院300多名职工,人均负债10万元左右。

县级财政困难,仅能保证人员工资的70%,大型设备购置就更无从谈起。

一个住院大楼,建了5年还不能投入使用,为此医院又从银行贷了1000多万元,才使门诊部投入使用,住院部至今还未完工,内科一个病区至今还设在铁皮泡沫建成的简易房内,前不久外地养老院铁皮泡沫屋发生大火后,消防部门作出了停止铁皮泡沫屋病房使用的通知,通知发了,使用还在进行中,总不能让病人住到露天里吧。

五是医患关系紧张。

医生怕担风险,对一些稍微有点难度的病症或者是难说话的患者,干脆转院了之。

某县县外就医费用就占新农合资金的60%以上。

医患关系紧张也导致不少专业技术人员从一线流失,有的甚至从医院调到其他部门。

二、造成上述困难和问题的原因分析一是贫困县财政困难,投入不足。

公立医院既要承担政府下达的各项指令性任务和公益性任务,又要承担确保自身生存发展创收任务,在政府投入不到位、不能保证医院承担的社会公益职能进行足额补偿的情况下,公立医院在经营上不可避免地具有趋利性,当前的公立医院仅保留着公立的外壳,其运行机制早已市场化,强调追求经济利益,通过各种创收活动来维持自身运转。

不少医院靠银行贷款购买先进医疗设备、修建医疗用房、改善医疗条件,其中大部分是通过收取患者的医疗费用来偿还的。

也就是说,群众医疗交费不仅要负担医药成本,还要负担医院建设和医务人员的工资、补贴,从而直接推动医药费用的过快上涨,虽药品价格几次大幅调整,并实行零差率,但门诊、住院人均医疗费用每年在上升,老百姓越来越感到看不起病,引发了社会对医院的不满,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医疗纠纷居高不下,既损害了群众利益,又影响了社会和谐。

二是医院的管理体制复杂,卫生管理职能分散。

卫生行政部门仅仅是行业管理,而许多管理职能都分散在其他部门。

如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管理在发改委、药品质量监督在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广告监督在工商行政管理局、经费投入在财政局、医疗设备质量监测在质量技术监督局、医院领导班子任免权在党委、卫生技术人员编制和调配在人事局、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在社会保障局、医疗废弃物监督在环保局、医疗救助管理在民政局等,各个部门都有对医院的管理权限,部门之间、政府之间的权责不清,协调困难,那个部门的管理职能履行不到位,医院的运行就会受到影响。

比如,要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就涉及到药品生产流通机制、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机制、社会保障机制、财政投入机制等。

这种职能分散的管理体制,不利于统筹各类卫生资源配置,不利于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不利于卫生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合理流动,更不利于问责制的落实。

三、改革路径分析一是尽快落实政府办医职责。

改革补偿方式,加强服务项目成本核算,建立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的补偿机制,建立“养事不养人”的投入新机制。

首先加大对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建设补助力度。

对新建、改扩建工程和规划内的大中型医疗设备购置,其基础设施建设经费主要由政府承担,坚持政府主导原则。

纳入政府规划“项目库”的医院基本建设项目,其建设资金由同级财政安排为主;对在建项目和经专家论证确实需要添置并经批准的大型医疗设备,同级财政投入原则建议不少于总投资的60%以上。

其次加大对公立医院定项补助力度。

对医院编制内在职人员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五项保险”费用由财政全额补助列入预算;设立医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专项资金,对重点医学学科建设和学科带头人培养提供财政支持;医院承担征兵体检、招生体检、抢险救灾、重大活动医疗保障、卫生支农等政府指令性工作,由财政给予补助;政策原因造成的医院基本医疗服务亏损扣除药品收支结余弥补后的差额,由财政给予补助。

第三设立公立医院公共卫生专项资金。

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如开展传染病、慢性病监测,艾滋病检测,健康教育,免疫规划,困难孕产妇抢救等,财政应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实行定项定额补助。

对各种突发性事件所造成的群体性伤病医药费用,以及抢救无主病人人道主义救助发生的医疗欠费等,经核实后由各级财政予以补助。

第四对历史负债情况进行一次清理。

对符合财政支出要求的,财政补助一部分,医疗单位自行解决一部分,将遗留负债进行处置,使之轻装上阵,良性发展。

二是改革编制、人事、薪酬制度。

首先,实行院长聘任制,副院长、科室主任由院长聘任,进一步取除医院的行政化色彩,赋予医院一定的人事权,公开向社会招聘一些学科技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开设一些新的诊疗技术,为将患者留在当地治疗提供技术支持。

其次,审视编制制度,让医生成为社会人。

公立医院的编制制度沿用于七八十年代,定编的主要依据是床位数。

如今,公立医院情况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不少医院员工一半以上是编外人员,同工不同酬,给医院管理和人才引进等造成了困难。

那到底还要不要核编制,如果需要标准应怎么定?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的《决定》里提到:“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

”在去行政化条件下,公立医院可以逐步取消身份管理,变成岗位管理,将医生变为社会人。

定编定岗不定人,这七个字是公立医院人事改革的核心。

给编制、给岗位,但是人不定,采用聘用制合同制,让医生真正变为社会人,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新模式。

第三,改革分配制度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

公立医院的定性是公益性二类事业单位。

二类公益性薪酬制度是和国家事业单位系统一致,由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津贴补贴,奖励性工资即绩效工资四大部分组成。

在此框架下,医务人员的工资组成是畸形的,基础工资很少,靠自己挣的奖励型工资占多数。

医生到底值多少钱?美国的医务人员薪酬由三个维度+一个调整系数来确定。

三个维度:以是岗位的工作量、工作强度、难度;二是岗位风险;三是所在机构的运营情况;一个调节系数,就是CPI。

我国医务人员的薪酬怎么定,还有待破题,可以确定的是,一定要突破原有的事业单位的框架,为吸引一些学科技术带头人创造一定的条件。

在收入分配这一块,一方面要给医院给院长自主权,同时又要控制分配,不能过多逐利。

三是推进分级诊疗制度。

建立规范的基层首诊、急慢分诊、分级诊疗、上下联动的就诊机制,逐渐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服务模式。

如果没有“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制度。

“老百姓随意到哪看就到哪看,看病难看病贵这个难题就无解了”。

一方面,对于基层医疗机构具备诊治条件的普通疾病,不按分级诊疗规范要求,直接到上级医疗机构就诊的,要进一步降低报销比例,用经济杠杆来化解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象。

另一方面,有计划地安排上级大医院来托管县级公立医院,在技术上定向进行扶持指导,这也是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的另一举措。

四是规范人才培养。

不管是大医院还是小医院,人才是个永恒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公立医院面临着人才缺乏,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人才的培养、使用、管理、评价这几个关键环节都有待改进。

规范住院/全科医师培训制度或将得到推广。

对新从业者,先通过5+3的培训(“5+3”模式,即先接受5年的临床医学含中医学本科教育,再接受3年的住院/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该模式被业内视为目前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偏远地区可以暂时以3+2过渡。

对已经在岗的人员,可安排在岗培训,也可分期分批安排离岗培训,培训要有目标,要求被培训者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便于考核,经过考核达不到要求的,可以予以其经济上的处罚,以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要坚决打击医闹,切实维护医务人员的权利,确保正常的医疗秩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