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与FDI有关的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Oligopolistic Model)1.代表人物:美国学者Stephen Herbert Hymer《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 :A Study of Direct Investment》(1960)C. P. Kindleberger(美,Hymer 的导师)《Six Lectures on Direct Investment》(1969)垄断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1、能够从事跨国经营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拥有独到的特点,使它们具备不为同一外国市场上的其他公司(包括当地企业)所有的垄断或独占竞争优势;2、市场不完全竞争造成跨国企业垄断优势的存在,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3、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至少拥有四种垄断优势。
东道国的民族企业至少拥有三方面的优势:1、民族企业更能适应本国政治、经济、法律、文化诸因素所组成的投资环境;2、民族企业常能得到本国政府的优惠和保护;3、民族企业不必负担跨国经营企业所无法逃避的各种费用和风险。
(如直接投资的各种开支,汇率波动等)跨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企业必须拥有竞争优势,以抵销在与当地企业竞争中的不利因素;2不完全市场的存在,使企业拥有和保持这些优势。
市场不完全的表现形式:1产品市场的不完全;2 要素市场的不完全;3 规模经济导致的市场不完全;4政府的(贸易)政策、管制措施等引起的市场不完全。
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至少拥有四种垄断优势:1 技术优势2 规模经济3 资金和货币优势4 组织管理能力对“垄断优势理论”的评价(1)解释了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观条件和动因(2)无法解释为什么对外直接投资是唯一途径(3)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内部化理论(Internalization Theory)1.代表人物英国经济学家R. H. Coase,《The Nature of the Firm》(1937);英国学者Peter J. Buckley, Mark O. Casson,《The Future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1976);加拿大学者A. M. Rugman。
跨国公司经营和管理第十章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本章教学难点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解释FDI的各种理论实际上可视为西方跨国公司理论
既然跨国公司是通过FDI形成的,其理论的重点应是解释投 资动机、投资流向和投资策略。
1.投资动机(Why)——企业为什么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趋势企业这样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日本在国内生产已达到比较优势的部门,为了保持生产规模, 到比日本更具有优势的国家生产,使国内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还带动了日本零部件的出口。
二、“小岛清”模式的主要内容
小岛清运用比较优势原理,提出“边际产业扩张论” 解释了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问题 其理论核心是: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处于
降低成本,因此企业必须进行直接投资,到低 工资低成本地区进行生产,在国外投资建厂
净出口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模型
发展中国家
t0 t1
t2 t3
t4
t5
发达国家
0
时间
国
内
初
净进口
消 费
始 期
期
成 长 期
创新国 成 熟 期
产品生命周期贸易理论基本观点
阶段 1、创新 2、成熟 3、标准化
产品特征 技术密集 资本密集 劳动密集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以利用其垄断优势。
2.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企业自身必须拥有竞争优势,以抵消在与 当地企业竞争中的不利因素;
二是不完全市场的存在,使企业始终拥有和保 持这种优势。
3.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
(l)产品市场不完全优势。 (2)生产要素不完全优势。 专利技术限制竞争者进入 管理技术使竞争者难以为继 融资能力可优先获得资金,使竞争者无力抗争 (3)规模经济的优势。
国际投资学第二章国际投资理论课本精炼知识点含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国际投资理论第一节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西方主流投资理论(一)垄断优势论:市场不完全性是企业获得垄断优势的根源,垄断优势是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市场不完全: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偏离完全竞争的一种市场结构。
市场的不完全包括:1.产品市场不完全2..要素市场不完全3.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市场不完全4.政策引致的市场不完全。
跨国公司具有的垄断优势:1.信誉与商标优势2.资金优势3.技术优势4.规模经济优势(内部和外部)5.信息与管理优势。
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主要来源于其对知识资产的控制。
垄断优势认为不完全市场竞争是导致国际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
(二)产品生命周期论:产品在市场销售中的兴与衰。
(三)内部化理论:把外部市场建立在公司内部的过程。
(纵向一体化,目的在于以内部市场取代原来的外部市场,从而降低外部市场交易成本并取得市场内部化的额外收益。
)(1)内部化理论的基本假设:1.经营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2.企业可能以内部市场取代外部市场3.内部化跨越了国界就产生了国际直接投资。
(2)市场内部化的影响因素:1.产业因素(最重要)2.国家因素 3.地区因素4.企业因素(最重要)(3)市场内部化的收益:来源于消除外部市场不完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包括1.统一协调相互依赖的企业各项业务,消除“时滞”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2.制定有效的差别价格和转移价格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3.消除国际市场不完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4.防止技术优势扩散和丧失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市场内部化的成本:1.资源成本(企业可能在低于最优化经济规模的水平上从事生产,造成资源浪费)2.通信联络成本3.国家风险成本4.管理成本当市场内部化的收益大于大于外部市场交易成本和为实现内部化而付出的成本时,跨国企业才会进行市场内部化,当企业的内部化行为超越国界时,就产生对外直接投资。
(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决定跨国公司行为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基本因素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即“三优势范式”。
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
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一、背景分析上世纪70年代之后,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发展,逐步登上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大舞台,随着这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国际直接投资中地位的愈发重要,之前以欧美日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已然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在普遍缺乏资金、技术、品牌优势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现象,以及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与发达国家企业竞争中如何获取竞争优势等问题,之前以研究发达国家为主的主流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未能做出很好的解释。
在第四届国际间投资与发展促进会会议上,联合国贸易与发展投资技术委员会发展司司长卡希尔(Khali)在“服务外包与FDI(外国直接投资)”的报告以及IDC中国区总裁谢世和“全球业务流程外包服务市场回顾与展望”的报告中共同指出――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总额实际已经占全球总投资额的17%,较二十年之前增长了3.45倍,尽管总体来看发展中国家的绝对投资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不足,但考虑这过去的20年,综合来看,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额在全球投资总额中的地位却是逐年上升的。
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现象,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在融资渠道、机器设备、生产技术、品牌塑造、管理经验、营销网络等多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的较大差距,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在这20年间取得的成就更加难能可贵。
以此为背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投身于研究同发展中国家背景、国情相结合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二、资本相对过度积累理论资本积累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家们津津乐道的问题之一,马克思在《资本论》开篇《资本的积累过程》中花费了五章篇幅用以论述资本积累理论,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积累的本质、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得出了“两个必然”的重要结论。
二战后,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以美欧日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国内资本积累过剩并且过剩的资本在国内无法实现高投资回报进而寻求国外投资,这就是所谓的发达国家“资本过剩型跨国直接投资”。
发展中国家投资理论讲义
•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能力的提高是与它们对 外投资的累积增长直接相关的,技术能力 的积累是影响其国际生产活动的决定性因 素,同时也影响着其对外投资的形势和增 长速度。
• 因此,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产业分布和 地理分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化的 ,并且是可以预测的。
(五)小泽辉智(Ozawa)的一体化国际投资发展 理论
第四阶段,人均GDP在4750美元以上,处于 这一阶段的国家是发达国家,它们拥有了 强大的所有权优势,净对外投资呈正数增 长
(二)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 (Small—scale Technology Theory, Louis T.Wells,1983)
•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比较优势来源于小 规模生产技术,这种小规模生产技术带来 的低生产成本等比较优势能够使生产者获 得比较利益。
(三)劳尔的技术地方化理论 (The Theory of Localized Technological Change, Lall Sanjaya,1983)
对成熟技术或生产工艺的应用和改进,可以 使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特 定优势,进而实施对外投资。
(四)坎特威尔和托伦惕诺(John Cantwell(Paz Estrella E.Tolentino,1990)的
发展中国家投资理论讲 义
2024年2月1日星期四
(一)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Development Cycle, John Dunning, 1981)
第一阶段,人均GDP在400美元以下,处于这一阶 段的国家由于没有产生所有权优势,因而没有直 接投资输出,由于本国投资环境太差,只有少量 直接投资流入;
发展中国家对跨国公司的投资吸引力与影响
发展中国家对跨国公司的投资吸引力与影响在全球化进程中,跨国公司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将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引入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同时,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包括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
本文将从吸引力和影响两个方面来探讨发展中国家对跨国公司的投资。
一、发展中国家对跨国公司的投资吸引力1.1 市场规模与潜力:发展中国家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潜力,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在这些市场上投资实现更高的利润。
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国家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正是因为它们拥有庞大的人口和潜在的消费能力。
1.2 劳动力成本:相比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通常较低。
这使得跨国公司能够在这些国家建立生产基地,降低成本并提高竞争力。
例如,越南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吸引了大量制造业投资。
1.3 资源与原材料:发展中国家通常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原材料,这对于跨国公司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吸引因素。
尤其在能源和矿产资源领域,许多发展中国家具有独特的优势。
比如,尼日利亚的石油资源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跨国石油公司。
1.4 政策与法律环境:发展中国家为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往往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律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税收优惠、关税减免、知识产权保护等。
中国的特殊经济区和自由贸易区等政策,吸引了全球许多跨国公司的关注和投资。
二、发展中国家对跨国公司投资的影响2.1 经济影响:跨国公司的投资可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
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和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而且,跨国公司的投资还可以带来外汇储备和新的市场机会,促进国际贸易和金融流动。
2.2 环境影响:发展中国家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一个问题是环境污染。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一些跨国公司往往不重视环保问题,造成了一定的环境破坏。
加强环境监管和管理,推动跨国公司实施环保措施是应对这一问题的关键。
2.3 社会影响:跨国公司的投资也会对当地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
企业经营收益 股息、利息、红 利等
资本、技术、设 资本 备、人力
三、企业FDI的前提条件
企业FDI的动机并不等于企业一定有FDI行为,动机转化为行为还 需要一些条件。那么企业在什么条件下才会将动机转变为现实的 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呢?
直观地看,企业必须具有FDI的能力才可能FDI,企业只有在FDI能 够获得足够的回报才会FDI,企业只有在哪些条件好,对企业有吸 引力的国家或地区FDI才可能去投资
崭新阶段:价格弹性低,国内生产,出口; 成熟阶段:成本因素变重,需求地区,FDI; 标准化阶段:完全的价格竞争,成本低国家,进口。
一、60‘S:FDI理论的兴起
(三)巴克利和卡森(Buckley & Casson):内部化 理论
1976年,《跨国公司的未来》
市场的不完全性:企业拥有垄断优势,并保留在内部。
深入地分析,企业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FDI的动机才可能转变 为FDI行为
企业FDI动机
条件?
企业要有能力去投资 投资能获得好处 投资要有目标
企业FDI行为
5
FDI的第一个条件 先分析下图
A国
A国
FDI
企业
B国
子公司 ➢ 战略能力或优势
相互 竞争
当地企 业
➢ 天然优势 ➢ 附加优势
6
当地企业的天然优势:
技能等各个方面
2
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间接投资
• 对外间接投资(foreign indirect investment)是一国投资者在外国证券市 场上购买有价证券的经济行为,因此也称为国际证券投资。对外直接投 资与对外间接投资在如下四个方面存在差异:
投资的目的不同:企业(投资者)对外间接投资主要是为了获取财务收益; FDI的目的是获取外国企业的管理控制权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跨国度:跨国化指数是指反映跨国公司海外经营活动的经济强度,是衡量海外业务在公司整体业务中地位的重要指标。
2、所有权优势: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大于外国企业的在所有权方面优势。
3、国外经营劣势:能够引起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竞争劣势的成本,即相对于东道国的本土公司来说,跨国公司在海外经营中所遇到的一切额外成本。
4、普遍文化主义:普遍主义文化中,人们对待别人的“正确”方式是遵循抽象的原则、法律法规、宗教条文等“硬性”规章制度。
5、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是指国家间为了避免和消除向同一纳税人、在同一所得的基础上重复征税,根据平等互惠原则而签订的双边税收协定。
6、国际化指数:是评价企业国际化程度的一种数据指标。
7、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在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其资产或所有权内部化过程中所拥有的优势。
8、权利距离:是指社会成员对社会中或组织中存在的不公平的权利分配的接受程度。
9、不确定性规避:是指一定文化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不确定和模糊环境感到威胁的程度。
10、高情境文化:直接、明确、精确地陈述事物的语言。
11、低情境文化:间接、模糊、隐晦地表达观点的语言。
12、民族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是一种认为自己文化优于他文化的信条。
13、伦理相对主义:不存在道德伦理的绝对标准,不同文化价值观下的道德伦理标准都应当得到认可。
14、创造性资产:创造性资产是在自然资源基础上,经过后天努力而创造出来的基于知识的资产。
15、转移价格:是指跨国公司从全球经营战略出发,为谋求公司整体利益最优,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购销商品和提供劳务时所采用的内部价格。
16、利益相关者:任何可以影响组织实现目标或受组织目标实现程度影响的组织或个人。
二、填空题1、跨国公司的类型划分:(一)按经营项目的重点划分,可以分为资源开发型跨国公司、加工制造型跨国公司和服务型跨国公司。
(二)按生产经营的空间分布范围,可以分为区域型跨国公司和全球型跨国公司。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根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报告, 在上世纪70年代,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占 全球贸易的1/5。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 这一比例已上升到1/3。在所有行业中,制
造业中的企业内贸易比重更大,有的行业 达到了3/4以上,特别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和
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行业,企业内贸易占
有更加重要的地位。由此可见,跨国公司
在上述两个命题的基础上,该理论的基本结论是: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和地理分布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化的,并且是可以预测的。
根据坎持韦尔等人的研究,发展中国家跨 国公司的海外直接投资遵循下面的发展顺 序:首先是在周边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充 分利用种族联系;随着海外投资经验的积 累,种族因素重要性下降,逐步从周边国 家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扩展直接投资;最后, 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之上,为获取更先进的 复杂制造业技术开始向发达国家投资。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在分析方 法上存在较严重的缺陷。邓宁用人均GDP作为经济
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进而与一国的国际投资地位 联系起来,这是值得推敲的。
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的国家在人均GDP方面往往表现 出较大的差异,而人均GDP相同的国家也很难保证 就是处在相同的经济发展阶段。
此外,净对外投资这个相对概念并不能够真正反映 一国国际投资地位,位于吸引FDI和对外投资低端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空客的第一个型号 A300的生产中,这样的分工就开始了:含驾 驶舱的机头段、中机身下半部分和发动机挂架 由法国航宇公司生产,机翼主体由英国航宇公 司生产,机身的其余部分和垂尾由德国空中客 车工业公司生产,机翼前后缘和各活动翼面由 荷兰福克联合航空技术公司生产,客舱门、起 落架舱门和平尾由西班牙航空公司生产,这些 部件从欧洲各地运往德国或法国,在汉堡或图 卢兹的总装线上加以组装。而在后续机种的开 发和生产中,美国、日本、中国等地的全资子 公司也参与其中。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及对我国发展对外投资的启示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及对我国发展对外投资的启示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投资自由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国际投资已成为了国与国之间经济活动和联系的主要内容,也对国际间的政治和经济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且随着生产进一步国际化及其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国际投资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对外直接投资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加,而且长期以来发达国家在这一领域一直占据了主导地位。
发展中国家如何排队挤入对外投资行列,并实现全面发展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
长期以来,对外直接投资一直被认为是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流向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渠道。
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一方面体现了邓宁在投资发展路径理论中提出的一国投资流量与该国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密切相关的论断;另一方面,兴起时间和发展程度却又超出了该理论所划分的第一、二阶段中投资的预计水平。
发达国家的投资对象多为资源类型相近的临近地域发展中国家。
这一特点是由对外投资的内在动机、外在驱动因素以及企业特有优势相互作用的结果。
具体而言,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地理位置相互临近的国家或同属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消费者市场、技术水平以及资源禀赋类型等方面存在的相似性或对东道国当地经济、文化较高的熟识程度使得市场寻求型的投资模式可以更好地进行。
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多表现为“南南”投资,特别的,还是对于那些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属于非资本过剩型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表现为基于生产制造环节的企业特有优势,多以资源禀赋类型相近的临近地域发展中国家为投资对象的,以市场寻求型为主的资产利用型投资。
但是,这种基于企业相对优势的投资模式会导致资源禀赋利用的局限,进而制约生产要素重组与配置的效果。
此外,随着以知识为基础的持续创新能力成为全球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其局限性以及制约程度将进一步突显和加剧,不利于发展中国家企业的长远发展。
因此,寻求一种适应当今经济环境变化,突破资源禀赋利用的局限,使重组后的生产要素达到优化配置效果的新型投资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
中国国有企业2008~2009年7月海外并购金额的行业分布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
跨国公司的概念
n 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 Firms),又称 多国公司(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国际公司(International Firm)、超国家 公司(Supernational Enterprise) 和宇宙 公司(Cosmo-corporation)等。70年代 初,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组成了由 知名人士参加的小组,较为全面地考察 了跨国公司的各种准则和定义后,于 1974年作出决议,决定统一采用“跨国 公司”这一名称。
n 从整体上看, 全球对外投资总额增幅不大, 间接投资停滞不前,但对外直接投资绝对额却 几乎增加了两倍,而且在对外投资中所占比重 有较大提高。
n 西欧国家的跨国经营活动增长缓慢,而美国的 跨国公司有了长足发展并逐渐成熟起来。
n 尽管对外直接投资有一半仍在殖民地和经济落 后国家,但随着直接投资制造业的比重增加, 对经济发达和比较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也有所 增加。大部分海外投资分布于技术发达的新兴 工业国。
n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1世纪初跨国公司的迅速 发展和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以及战后跨国公 司迅速发展的原因。
n 了解跨国公司未来的演进方向及对外直接投资 的新特点。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
第一节 早期跨国公司的形成
一、跨国公司的起源(公元16世纪末17 世纪初) 二、跨国公司的形成初期(19世纪60年 代中期)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跨国公司的迅速 发展 (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 四、早期跨国公司形成的原因 五、早期跨国公司发展的特点
n (1)大机器工业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空前提高, 以 及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 使得国际 经济活动中的生产性经营明显增多, 建立了机器工业 的英国、法国、荷兰、德国、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 垄断了先进的工业部门, 并把原料产业部门转移到国 外。 从而, 产生了在海外开垦天然种植园、建立矿 产、企业、修筑铁路和发展航运的投资要求。
经济发展中的外商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作用
经济发展中的外商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作用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和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简称MNCs)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们对于增加国内生产力、促进技术创新、推动贸易发展和促进就业等方面都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外商直接投资是指将资本投入到其他国家的企业中,并承担相应的经营管理权。
它对于发展中经济具有以下作用:首先,外商直接投资能够显著增加国内生产力。
跨国公司往往具备丰富的资金和技术资源,通过投资建设新厂、购买先进设备等方式,可以提高国内工业和农业生产效率,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其次,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技术创新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跨国公司通常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和经验,将技术引进到发展中国家,有助于提升当地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此外,外商直接投资也具有促进贸易发展的效果。
跨国公司通过建立生产基地或销售网络,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融入国际贸易体系,扩大出口规模,提高国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贸易的发展。
最后,外商直接投资还能够促进就业。
外资企业在投资的同时,通常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外资企业的投资可以大规模吸纳劳动力,减轻就业压力,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跨国公司的作用跨国公司作为外商直接投资的主体,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方面:首先,跨国公司通过与本地企业的合作,促进了技术和管理的传播。
通过技术和管理的转移,本地企业可以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营销策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推动本国产业的发展。
其次,跨国公司在投资过程中会注重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
他们在运营过程中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关注员工权益,同时积极推进环境可持续发展,采取环保措施。
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及战略选择论文
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及战略选择论文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及战略选择论文摘要:从评价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入手,立足于我国现实,分析了我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基础。
在此基础上,从投资主体、投资方式的确定、地区选择以及政府的宏观支持几个方面,较详尽地阐述了关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的具体构想。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基础:战略一、西方对外直接投资主流理论介评在讨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以前,很有必要先对西方对外直接投资主流理论予以简单评价。
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国外可谓众说纷纭,但从学术渊源或其基础来看,大体上可分为两大体系,一是以国际经济学,主要是以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的体系;另一个是以产业组织为基础的体系。
前者是宏观分析,即从国民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其重要假设之一是完全竞争;后者是微观分析,即从企业层次出发进行分析,其重要假设是不完全竞争,由于完全竞争假设与经济生活的现实相距太远,同时从微观层次出发来研究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更切合理论上和实际上的需要,故后者是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主流。
从微观方面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理论,主要包括海默的垄断优势论、巴克利的内部化理论以及费农、约翰逊的区位因素理论等,这些理论都是单纯从某一个方面来说明国内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动因,因此,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十世纪70年代末,英国里丁大学经济学教授邓宁在总结了这些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成为这些传统理论的集大成者,二十多年来这一理论成了解释西方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经典与主流。
邓宁认为,前几种理论都是孤立的研究跨国公司的投资动因和行为机制,而实际上,直接投资只是跨国企业全部经营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是跨国企业实现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和经营形式,但并不是唯一的手段和方式。
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将垄断优势论、内部化优势论和区位理论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把跨国经营的决定因素概括为三类优势,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并把这三类优势的拥有程度作为垄断企业跨国经营方式选择的依据和条件。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理论及其思考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理论及其思考鲁桐近十几年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外直接投资量迅速扩大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年平均为42 亿美圆即在10年的时间里第二1975年1985年这一比重也不过为5%15% 的外国直接投资来自第三世界第三不仅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跨国公司已经走过了其国际化的初期阶段从事贸易活动而且他们的竞争目标也开始瞄准发达国家市场韩国的三星集团在英国匈牙利和西班牙拥有11 家子公司Creative Technology另一方面在理论上对原有的国际投资理论提出了新的课题或称常规跨国公司第三世界跨国公司理论试图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有关外国直接投资理论主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2.什么动机促使企业到外国投资80年代以前认为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企业对市场的垄断Caves,1971年高科技和大规模投资 Casson 1976年Johnson 1970年1975年相比之下主要表现在投资规模小如服装和纺织缺少名牌产品西方经济学中主要有三种理论包括新兴工业化国家第 36页1.投资发展周期理论邓宁在80年代初提出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是其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运用和延伸一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倾向取决与1.其经济发展阶段内部化优势和区域优势3根据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第一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只有少量的外国直接投资并且完全没有对外直接投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400~1500美圆之间而本够对外直接投资量仍然是零NOIÔÚ¾-¼Ã·¢Õ¹µÄµÚÈý½×¶ÎÔÚ×ÅÒ»½×¶Î²»¹ýÁ½ÕßÖ®¼äµÄ²î¾àÔÚËõС在这一理论中以说明某国的国际投资地位是怎样随着其竞争优势的消长而相应变化的邓宁载Krishna Kumar 和 Maxwell G.Mcleod 主编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将一国的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能力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结合起来就着一发展规律而言该理论动态地描述了对外投资与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他认为一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数量不能仅仅用经济指标衡量法律体系教育水平一国的所有权优势产业和企业三个层面上进行分析国家层面的因素包括自然资源禀赋市场规模及其特征知识产权保护产业层面的所有权优势包括产品和加工技术深度规模经济企业层面的所有权优势包括生产规模生产技术水平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获得抵成本要素供给的能力等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1981年发是一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和其对外投资是紧密想的两个发展过程是每一个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课题吸引了大量外资更重要的是引进了外国先进技术培养了我国新一代企业管理人才我国在下一阶段所面临的任务是怎样使中国企业竞争于世界舞台邓宁用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来区分经济发展阶段从而说明一国的国际投资地位经济越发展这一结论难以经得住实践检验可以有两种情况所致既没有外资投入其人均净对外投资表现出一种均衡状态其对外投资存量和外国直接投资存量都有相当规模而这两类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不可比拟人均NOI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根据邓宁的计算英国和荷兰的人均NIO为17.2和11.4¬É-±¤·Ö±ðΪ-51.46可见如果说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为发展中国家投资地位的变迁描述了一个大概轮廓的话2·¢Õ¹Öйú¼Ò¿ç¹ú¹«Ë¾µÄ¾ºÕùÓÅÊÆÀ´×ÔµÍÉú²ú³É±¾Wells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比较优势拥有为小市场需求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大规模生产技术无法从这种小市场需求中获得活动规模效益这种小规模技术特征往往上劳动密集型的适合小批量生产斯里兰卡准备求助前苏联建一座钢铁厂在西方国家一座钢铁厂的平均生产能力在1000000吨/年着一数字还包括各类不同型号钢材斯里兰卡从印度进口适合小批量生产的钢铁设备绝大部分引导公司的生产技术是从国外进口的以满足本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小批了量Lecraw¶ÔÌ©¹úµÄÒ»Ïîµ÷²éÖÐÒ²µÃ³öÁË·¢Õ¹Öйú¼Ò¿ç¹ú¹«Ë¾¾ßÓÐС¹æÄ£µÄÌصãÔÚÌ«¹ÅµÄÍâ¹ú¹«Ë¾ÖÐÇ°ÕßµÄƽ¾ùÉú²úÄÜÁ¦Ê¹ÓÃÂʽöΪ26%另一些研究表明Wells比较了在印度尼西亚外国公司的资本劳动比率风动工具公司的4净对外直接投资=一国对外直接投资-外国对本国的直接投资5根据邓宁的计算埃塞俄比亚的人均净对外投资是$-500,000美圆6统计期是1967~1975年7美国经济学家Louis.T Wells于1977年发表的题为一文中提出该理论第三世界跨国公司对小规模技术理论进行了更详细的论述欠发达国家企业的国际化载 Kumar和 Mcloed主编Lexington Books出版公司资本劳动比率比来自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资本劳动比率高一倍以上Wells认为发展中国家在民族产品的海外生产上颇巨优势这些海外投资主要为服务于海外同一种族团体的需要而建立的餐饮带动了一部分东亚而这些民族产品的生产往往利用母国的当地资源根据Wells的研究民主纽带泰国马来西亚以及来自台湾第三物美价廉上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抢夺市场份额的秘密武器树立产品形象而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则花费较少的广告支出美国学者Busjeet对毛里求斯出口加工区外国制造业公司的调查证实在被调查的企业中而在风动工具的同行公司中 Wells有关第三世界跨国公司的研究在西方理论界被认为上在该领域研究的早期代表性成果它在理论上给后人提供了一个成分的分析空间作为经济落后国家怎样利用现有的技术而与自身的特点结合起来但从本质上看他显然继承了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传统降级技术这样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在技术上的创新活动仅仅局限于对现有技术的继承和使用世界市场上多元化即使对于那些技术不够先进参与国际竞争仍有很强的经济动力而且企业的创新活动大大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可能性The Theory of Localised Technological ChangeSanjaya LallÌá³öÁ˹ØÓÚµÚÈýÊÀ½ç¿ç¹ú¹«Ë¾µÄÁíÒ»ÖÖÀíÂÛ¼¼ÊõµØ·½»¯ÀíÂÛ¼´±ãµÚÈýÊÀ½ç¿ç¹ú¹«Ë¾µÄ¼¼ÊõÌØÕ÷±íÏÖÔÚ¹æģСµ«ÕâÖÖ¼¼ÊõµÄÐγÉÈ´°üº¬×ÅÆóÒµÄÚÔڵĴ´Ð»Ìض¨ÓÅÊÆProprietary advantageÔÚ·¢Õ¹Öйú¼ÒÖÐÕâÖÖеĻ·¾³ÍùÍùÓëÒ»¹ýµÄÒªËؼ۸ñ»úÆ÷ÖÊÁ¿ÏëÁªÏµ·¢Õ¹Öйú¼ÒÉú²úµÄ²úÆ·ÊʺÏÓëËûÃÇ×ÔÉíµÄ¾-¼ÃÌõ¼þºÍÐèÇóÖ»ÒªÕâЩÆóÒµ¶Ô½ø¿ÚµÄ¼¼ÊõºÍ²úÆ·½øÐÐÒ»¶¨¸ÄÔìÕâÖÖ´´Ð»¾Í»áÐγɾºÕùÓÅÊƵÚÈýÊÀ½çÆóÒµ¾ºÕùÓÅÊƲ»½öÀ´×ÔÓëÆäÉú²ú¹ý³ÌºÍ²úÆ·Óëµ±µØµÄ¹©¸øÌõ¼þºÍÐèÇóÌõ¼þ½ôÃܽáºÏµÚËĵÚÈýÊÀ½çÆóÒµÈÔÈ»Äܹ»¿ª·¢³öÓëÃûÅƲúÆ·²»Í¬µÄÏû·ÑÆ·上当国内市场较大来自第三世界的产品仍有一定的竞争能力 上述几种优势还会由于民族的或语言的联系而得到加强12ÌرðÊǹÜÀíºÍ技术人员7.低成本投入7.ÓÅÊÆ8.对生产要素和产品市场8.东道国政府的支持的纵向控制9.东道国政府的支持资料来源新跨国公司第5页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对于分析第三世界跨国公司的意义在于它不仅分析了风中之烛国家企业的国家竞争有时是什么在拉奥看来这种创新往往手当地的生产供给与Wells 相比即欠发达国家对外国技术的改进而是对技术的消化正是这种创新活动给企业带来新的竞争优势但它把第三世界跨国公司研究的注意力引向微观层次以上是关于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研究的三个代表性理论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不少争论传统的跨国公司理论对于第三世界跨国公司仍有很强的解释力企业从事外国直接投资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器乐必须具有所有权优势企业竞争优势所带来的利益应大于在海外经营活动中所带来的附加成本当企业以所有权优势从事经验活动时许可方式也就是说收益分析时企业往往从事海外直接投资当前两个条件满足以后资源条件政策法规等使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得以充分利用但并没有超出以往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的分析框架认为对第三世界的海外投资活动应该从这些国家技术积累的演进过程加以充分说明新跨国公司第三世界企业的发展John Wiley & Sons 出版公司个方面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意味着起这个技术那里的稳定扩大这种那里的扩大决定和影响着他们国际生产活动的形式和效果如前所述有关第三世界跨国公司的研究刚刚起步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特征可概括为较低的研究与开发支出小生产规模生产有较大的灵活性它既包括如南朝鲜巴西也有人均国民收入在200美圆以下的经济落后国家法律制度历史文化背景加深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研究的复杂性这不仅在理论上是第三世界跨国公司研究的核心问题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这将给第三世界跨国公司的研究提供更丰富的研究基础。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综述
Working Paper No.201204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综述【内容提要】传统的国际经济理论认为,国际资本应当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流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
然而,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国有企业日益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参与者,相当一部分企业投向了自己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上述事实一方面对传统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提出了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
本文主要从国际生产折衷优势理论、国际生产联系和政府支持等视角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行了综述和探讨。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对外直接投资 综述一、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情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融入到了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全球生产网络,这使得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企业获得了参与国际化生产的机会。
2007年以来,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掀起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高潮,而且呈现出与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不同的特征。
(一)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伴随着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经济的快速增长,这些国家(地区)的跨国公司更加渴望在新的市场参与竞争,它们日益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驱动力量。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2010年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创历史新高,达到3,880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份额从2007年的16%上升到2010年的29%。
2010年有6个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跻身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排行榜的前20名。
联合国贸发会议的2011-2013年世界投资前景调查(WIPS )证实,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正成为重要的投资者,而且这一趋势很可能将来继续发展。
在对外直接投资增长速度方面,2010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比2009年增长了11%,其中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增长了10%,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增长了21%。
第二章 跨国公司理论《跨国公司管理》PPT课件
二、公关管理——与东道国的关系
东道国为达到自己的目标,往往通过政府管制和各种 政策、法规,对跨国公司实施限制,这种限制往往给跨 国公司的经营活动带来诸多困难和障碍。跨国公司为实 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必须正确处理与东道国的关系 ,包 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适时调整经营活动,尽量减少因东道国控 制而遭受的损失。
除了上述三个竞争优势外,从发展中国家近年 来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看,发展中国家跨国直接投 资还有三个重要的优势:
1、许多发达国家已拥有或正拥有对外直接投资所 必需的经济基础;
2、国家的大力扶持; 3、在吸引外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人才。
经营方式
对外直接投资
有
出口贸易
有
技术转让
有
有
有
有
无
无
无
六、国际竞争优势——跨国直接投 资的动因与条件
波特认为构成国际竞争优势有四个方 面的因素。(1)因素状况(2)需求状 况。(3)相关的支持性产业,即一个 企业和与之相关的产业的支持。(4) 公司战略、结构和竞争。
公司战略、结构和竞争: 在一个行业中公司的数量 竞争的激烈程度 政府所有还是私人所有
第二,从多方面获得对公司的支持,分散和化解 东道国实施限制的压力。
第三,进行直接的反限制活动。
三、全球社会责任
企业首先是一个经济实体,它要通过经营活动追求 利润最大化目标。同时,企业又是一个社会组织,它 只有兼顾赖以生存的社会的利益,才能更好地实现自 身的经济利益。企业这种双重身份决定了自身利益与 社会利益的共存性,这一规律给经营者的启示是:在 开展经营活动、追求赢利目标时,别忘了肩负的社会 责任。
构成跨国企业垄断优势的多种因素可以归结为: 1、技术优势 2、规模经济优势 3、资金和货币优势 4、组织管理优势
对FDI理论发展演变的脉络探析与评述
收稿日期:2002-07-02作者简介:胡峰(1972 ),河南商城人,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企业理论、国际经济理论和国际投资法。
对FDI 理论发展演变的脉络探析与评述胡 峰(华东师范大学 商学院金融学系,上海 200062)关键词:国际直接投资;跨国公司;东道国摘 要:国际直接投资(FDI)的发展引起了西方经济学家的极大关注,以此为研究对象发表了大量的论著,提出了一系列旨在阐明境外直接投资动因及其条件的理论和模型,已经形成了数十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流派。
中图分类号:F830 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753(2003)01-0015-04一、传统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演变二战后的初期由于对国际直接投资研究还没有深入,经济学家便将国际贸易理论直接运用于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分析,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是利润差异论,利润差异论认为国际直接投资所涉及的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从实质上讲反映了各国间收益的差异。
1960年美国学者海默在麻省理工学院完成的博士论文 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 中首先对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并经金德尔伯格以及约翰逊和凯夫士等学者补充、发展成为完整的理论,这个理论被称为垄断优势理论。
由于海默和金德尔伯格对该理论的巨大贡献,垄断优势理论有时又被称为 海默 金德尔伯格传统 (H-K Tradition)。
美国哈佛大学学者弗农于1966年5月在 经济学季刊 上发表的 生命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 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后来经过威尔斯和赫希哲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说明,企业从事跨国直接投资活动是遵循产品生命周期的一个必然步骤,该理论对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给予了有效的解释(由于准确地描述了战后跨国公司的一般成长过程,弗农的模型在理论界风行了相当的一段时期);对于那些刚刚开始进行跨国投资的企业和与最终产品相关的跨国企业的经营行为,该理论也有很好的解释能力。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及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
F I N ANC E &ECONOM Y 金融经济值得注意的是,近邻印度的纺织业规模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发展势头甚猛。
对此笔者对浙江的纺织企业有一下建议:浙江纺织企业首先应该清楚地看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比如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能力不足,出口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不高,国际品牌缺少,低成本竞争优势正在弱化,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不断增多等。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努力促进我省纺织业平稳、较快增长,仍是当务之急。
我们浙江纺织业应该大力提升国际竞争能力。
一是从政策上鼓励企业加大研究开发、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投入力度,建立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构建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模式,提升纺织企业核心竞争力;二要在提高产品质量、技术档次、售后服务和品牌上下功夫,学习日本经验,加强非价格竞争,对产品质量、设计、形状和品种进行革新,以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提高纺织业总体竞争能力。
在目前纺织品出口还比较混乱,纺织业小企业比重高,规模效益不明显,竞争无序。
出口值在200万美元以下的中小企业有4915家,约占浙江省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数量的80%。
这些中小企业,出口量有限,且纺织品出口以同质化中低档产品为基础,中小企业主大多注重眼前利益;因其自身实力、品牌效应、营销策略等方面的缺陷,动不动就打价格战,为了一己私利,不惜同行残杀,相互压价的情况时有发生,结果,造成竞争无序的局面,不仅牺牲了企业利益,行业利益,国人同胞的利益,同时给国家的外经贸工作带来极大的损害。
可以预见,他们之中的相当一部分在今后激烈的国际贸易面临被淘汰,笔者认为,为了浙江纺织业的明天,适当的产业调整是必要的。
针对这种混乱的局面,笔者建议建立一个权威的行业协会,这个协会必须起到组织引导作用,适时对企业发出风险预警信号,让企业快速反应,规避风险,规范市场经营秩序,设立行业惩罚标准,这个协会的角色,也可以让政府适当参与扮演,利用政府的资源,通过经济杠杆、信息服务、法律体系,创造有效率的市场环境等与其它经济政策相融合的方式来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贸易政策。
国际投资题
一、选择题1、属于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理论的理论是( D )A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B 内部化理论C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D 小规模技术理论2、以下哪种属于火鸡直接投资(D )A 股票B 债券C 期货D 并购3、以下(D)理论不属于国际贸易理论A 比较优势理论B 要素禀赋理论C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D 动态能力理论4、下图属于(A)管理结构A 全球职能结构B 全球产品结构C 全球地区结构D 全球矩阵结构5、(C)是指双方当事人自愿将他们之间发生的争议提交给双方都同意的第三者进行裁决A 协商B 调解C 仲裁D 诉讼6、按照投资对象不同,可以将国际直接投资分为(B)A 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B 实业投资与实体投资C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D 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7、以下不属于国际证劵化的发展趋势的有(C)A 证券交易国际化B 证券投资基金化C 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超过了证券投资D 流向发展中国家的证券资本在不断的增加8、不属于公司盈利能力分析的指标是(D)A 资产周转率B 资产报酬率C 净资产收益率D 流动比率9、以下哪种组织形式不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B)A 母公司B 分公司C 子公司D 跨国公司10、国际直接投资环境中以下哪个原因属于软环境(D)A 能源供应B 交通和通信C 社会生活服务设施D 经济法规11、以下哪个原则不属于国际直接投资环境的评估方法(B)A 投资障碍分析法B 需求导向法C 国别冷热比较法D 动态分析法12、以下哪种不属于国际直接投资企业的基本形式(D)A 国际合资企业B 国际合作企业C 国际独资企业D 国际证券投资企业13、以下哪种不属于非股权投资方式(D)A 特许经营B 服务外包C 订单农业D 绿地投资14、(B)是借款国在外国证券市场上发行的,以市场所在国货币为面值的债券A 欧洲债券B 外国债券C 全球债券D 政府债券15、以下哪个不是投资基金的特点(D)A 专家理财B 风险较小C 选择性强D 交易成本高16、以下哪种不属于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C)A 基金B 银行控股公司C 政府债券D 保险公司17、以下哪个不属于世界主要证券交易所(D)A 纽约证券交易所B 伦敦证券交易所C东京证券交易所 D 上海证券交易所18、以下不属于转移价格的作用的是(C)A 调节利润B 转移资金C 垄断市场D 规避风险19、以下不属于国际税收筹划的刺激因素的是(C)A 税率B 税基C 通货紧缩D 通货膨胀20、以下不属于国际直接投资协调的主要方式的是(A)A 单边投资协定B 双边投资协定D 区域投资协定 D 多边投资协定二、名词解释1.投资银行:是指以发行和推销证券业务为主体同时从事兼并与收购策划、咨询顾问、基金管理等金融服务业务的金融机构。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及对中国的启示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及对中国的启示【摘要】本文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并探讨这些理论对中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指导作用及启示。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回顾启示一、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兴起和发展1、威尔斯(Louis T.Wells,1983)的“小规模技术理论”1983年,威尔斯在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的代表作《第三世界跨国企业》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竞争优势来源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并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前景。
其主要观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1)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竞争优势的来源。
威尔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在比本国更不发达的国家进行投资的时候具有独特的优势。
因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市场规模比较小,如果本地企业从发达国家进口技术,可能会导致企业规模过大而与当地市场规模不匹配。
在产品市场比较小的情况下,使用的技术也应该适合于小规模制造,才能增加利润,而发展中国家掌握的技术就符合这一要求。
另外,发展中国家在国外投资的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一方面是本地企业,另一方面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
本地企业想要模仿投资国的技术,可能要支付比较高昂的成本,而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并不愿意将资源浪费在小规模生产和小规模市场上,所以,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者就具备了技术上的优势。
竞争优势还体现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因为恶劣的国际收支状况会限制进口而鼓励本国企业制造,因而进一步促进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
(2)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为了夸大企业的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首先会选择商品出口。
在出口受到威胁时才会考虑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活动,通过对外的投资活动保护产品的国外市场、寻求更低的生产成本和更廉价的原材料。
另外,因为投资国与东道国比较接近的地理位置、经济文化环境,使产品和技术更容易被接受与认可。
(3)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前景。
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和发达国家相比,具备的竞争优势比较小,从而容易失败,一旦发展中国家小规模技术优势被取代就很难寻求其他的优势来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发展中国家在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生产上 具有优势。当发展中国家企业把此类产品和服务延伸 到海外子公司时,就表现出较强的垄断和竞争优势。 当然,此类国际化生产和服务主要对象是本民族的海 外聚居群体,如东南亚和欧美地区的华人集团带动了 中式餐饮、食品加工和文化等方面的跨国需求。
第三,价格优势也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竞争力的重 要来源。低廉的价格和质量不低的产品是发展中国家 跨国公司参与国际竞争的有力武器。与发达国家跨国 公司的巨额广告和研发费用投入不同,发展中国家跨 国公司一般花费较少的广告支出,在研发和创新方面 多采取技术转移和引进等策略。
第三世界企业的发展》一书,在对印度跨国公司的 竞争优势和投资动机进行深入研究后,提出了技术 地方化理论。
拉奥认为,尽管第三世界跨国公司的技术特征表现 为规模小、使用标准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但正是这 种技术特征反映了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创新活动,而 创新使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产生与发达国家跨国公 司显著区别的竞争优势。
约翰•邓宁提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用以解释发达国
家国际对外投资行为后,又进一步针对发展中国家 的跨国公司和对外投资提出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取 决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该国所拥有的OLI(即所有 权、区位和内部化)优势。
根据人均GDP指标,邓宁区分了发展中国家的4个 经济发展阶段及其对应的投资情况:
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和国际投资的地位和变 化基本上符合邓宁的投资周期理论。
此外,邓宁继承了他一贯坚持的关于全球政治经济 体系的动态分析方法,他进一步指出,发展中国家 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数量并不代表真实的经济发 展水平,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法律体系和市场 环境,教育科技文化水平,以及政府管理能力都是 衡量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此外,净对外投资这个相对概念并不能够真正反映 一国国际投资地位,位于吸引FDI和对外投资低端
的最不发达国家与高端的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处于净
对外投资的平衡状态,但这种平衡状态体现了截然 不同的投资状况。
刘易斯•威尔斯在1977年发表的《第三世界跨国企
业》一书中,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小 规模技术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 争优势主要来自于低生产成本,这种低生产成本上 与其本国市场规模小、需求有限等特征紧密相关。
关于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生产成本的竞争优势, 威尔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拥有为小规模市场需求服 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大多数不发达国家对工业制成 品的需求比较小,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大规模生产技 术无法在这些小市场中实现规模经济效应。而发展中 国家跨国企业由于从发达国家获得生产技术并开发出 适合不发达东道国小规模市场的小规模技术而获得竞 争优势。小规模技术往往属于劳动密集型,生产有很 大的灵活性,适合容量较小的市场。
特色的产品,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主要是填补了发 达国家跨国公司遗留的市场空白。
换句话说,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生产和服务领域基本 出于辅助性或边缘性的位置。尽管发展中国家跨国 公司在技术上的吸收和改造活动赋予他们独特的竞 争优势,但是,发展中国家及其企业在未来的技术 和经济竞赛中始终处于落后的格局。
1983年印度学者桑加亚•拉奥出版了《新跨国公司:
拉奥指出,以下几个条件促使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 形成自身特有的竞争优势:
第一,由于缺乏发达国家成熟的市场条件,发展中
国家吸收、消化和改造先进技术往往是在一个全新
的环境中进行,该国的资源配置、自由竞争以及价 格机制等因素决定了技术当地化的程度和效果。
第二,发展中学者认为,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在分析方 法上存在较严重的缺陷。邓宁用人均GDP作为经济
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进而与一国的国际投资地位 联系起来,这是值得推敲的。
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的国家在人均GDP方面往往表现 出较大的差异,而人均GDP相同的国家也很难保证 就是处在相同的经济发展阶段。
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市场需求促使了发展中国家
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的目标,并由此形成能够很好 满足其它发展中国家市场的竞争优势。
第三,发展中国家企业竞争优势还得益于产品和服 务的差异性以及多元化市场的发展趋势。生产和服 务与东道国市场的紧密结合,开发和研制适合不同 群体需要的消费品,通过技术知识当地化来顺应东 道国的要求,从而确保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 竞争能力。
第一阶段,人均GDP低于400美元。处于这一阶段
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很低,只能获得少量的外国直 接投资并且没有对外直接投资。
第二阶段,人均GDP在400到2000美元之间,这
类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断上升,未来发展的良 好预期以及区位优势的上升使得他们吸收国外FDI
的数量显著增加,但本国对外直接投资量仍然极少, 净对外直接投资为负。
由此可见,在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问题时,邓 宁将吸收FDI和对外投资的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结 合起来。
他认为,一国的国际投资地位与人均GDP成正比, 人均GDP越高的国家在国际投资体系中越处于核心 地位,他们无论是在吸引外资还是在对外投资方面 均具有高的竞争优势。
从跨国公司和直接投资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发达
威尔斯的核心理论观点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竞 争优势的产生与这些国家自身的市场和企业特征具 有紧密地联系。小规模技术理论对于分析经济落后 国家企业走向国际化并且如何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 跟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不过,小规模技术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所生产的
产品主要是标准技术生产的成熟产品或者具有民族
第三阶段,人均GDP在2000到4750美元之间,这
阶段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本国企业的竞 争力不断增强,尽管得到的外国直接投资量仍然大 于其对外直接投资量,但是两者之间的差距,即净 对外投资额不断缩小。
第四阶段,人均GDP大于5000美元,这类国家的
所有权和区位优势不断加强,对外直接投资大于吸 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净对外投资呈正数增长,在国 际投资体系中的地位趋于成熟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