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及驱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认清土地利用和土地变化的各种人类驱动力的基础上, 建立 LUCC 模型,并且考虑 LUCC 模型与其它全球环境 变化模型的整合;实现模拟并预测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 化,从而认识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与土地覆被的关系。目 前,在社会经济驱动力研究方面,颇受重视的内容是社会 经济机制及土地利用决策的影响。包括:体制怎样影响到 具体的土地利用行为;经济发展与政治体制的改变如何作 用于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过程;在大区域范围内, 越来越重视国际性协定,国家的环境与国土政策对土地利 用的影响;回答这些区域性的政策对土地利用影响的方式 、方法、时间、地点等问题。
• 以往的驱动力研究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定性分析 法和定量分析法。前者是对区域自然条件、经济 发展状况、政策等难以量化的因素进行了定性描 述,它是土地利用驱动力研究的基础;后者主要是基 于统计学理论,通过建立社会经济因素与区域土地 利用变化之间的数学函数关系进行定量化分析的 方法。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主成分分析方法、 典型相关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系统分析 方法等。研究中应结合实际情况以及研究需要,选 择适当的分析方法,揭示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 驱动机制。
• 社会经济驱动力实质是指导致土地利用方式和目的发生变 化的主要人文和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系统中影响土地利用 的驱动因素可以分为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直接因素包括 :对土地产品的需求,对土地的投入、城市化程度、土地 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土地权属、土地利用;间接因素包括 六个方面:人口变化、技术发展、经济增长、政治与经济 政策、富裕程度和价值取向,他们通过直接因素作用于土 地利用。引入社会经济驱动因子后LUCC研究的内容,主 要体现在:根据社会经济驱动因子的不同建立土地覆盖变 化分类体系;进行典型的实例研究,从而建立社会经济形 态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类的基础;
LUCC的主要表现形式及 驱动力
• 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主要表现形式 • 2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驱动力
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主要表现形式

土地利用是人类根据土地的特点,按一定的经济 与社会目的,采取一系列生物和技术手段,对土 地进行的长期性或周期性的经营活动;主要表现 为土地用途转移和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侧重 于土地的经济属性。人类的土地利用方式多种多 样,包括各种方式的耕作、放牧、伐木、聚落与 城市、基础设施、自然保护、旅游休闲、军事等 。
• 2.1.3 地质地貌因素 • 地质地貌对影响着土地利用的程度与方式, 不同的地质地貌又决定了不同的动植物的 生长与分布。 • 2.1.4 土壤与植被因素 • 土壤类型和土壤肥力的变化决定了土地利 用/覆被的类型与作用方式。
2.2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社会经济驱动力
• 2.2.1 人口增长因素 • 土地利用/覆被是个复杂而综合的系统。人口既是 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它是影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的社会经济因素中最具活力、最为重要的因素之 一。人口增长和结构变化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 影响主要表现在:(1)人口快速增长对粮食的需求量 增加,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促使人类对土地的 作用成都加强。(2)人口增加和结构变化使土地利 用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农业用地和生态用地被占用, 荒芜的土地被开发,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用地急剧 增加,加剧了人地矛盾。
• 后者又可进一步分为两类:一是导致土地利用/土 地覆被产生负面影响的驱动力,如在工农业生产 、矿产开采等过程中产生污染性废弃物的人类活 动,再如生物物质燃烧、不适当施肥、草地开垦 、森林砍伐及不合理的城郊农地开发等;另一类 是指导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产生正面影响的驱动 力,如科学的法律法规及市场调节、技术创新等 等。强调对驱动力做这样的划分,有利于更深入 地分析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原因和机理,便于人 们采取适当和必要的措施,促使土地利用/土地覆 被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 土地利用是土地覆被变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土 地覆被的变化反过来又作用于土地利用。人类通 过各种活动如土地利用、工业生产等有意无意地 导致土地覆被的变化,但土地覆被状况及变化不 完全受控于人类,人类活动只是导致土地覆被变 化的许多因素之一。 •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表现极为复杂,其动因 与广泛的人类活动及自然变化相关,其结果将影 响全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其研究涉及从自然科 学到社会科学的众多学科。
• 由于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对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的 影响越来越显著和深刻,因此有必要对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做进一步划分,可区 分出两类社会经济驱动力:一是“一般驱动力” ,是指由基本的社会经济因素所组成、对土地利 用/土地覆被间接起作用的驱动力,如前面提到的 人口变动、科学技术、政策法规、市场与价格等 ;二是“直接驱动力”,是指直接导致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力。
2.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自然驱动力
• 2.1.1 气候因素 • 气候因素中的气温、光照强度和降水决定着土地 生产潜力,而灾害性气候限制着土地的开发与利用[ 。大面积的洪涝干旱、雨雪霜冻、大风等灾害对 农业生产的影响尤为严重,因此诱导着土地利用和 覆被分布的基本方向。 • 2.1.2 水文因素 • 水资源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保障,它通过影响人类生 活生产和植被分布间接影响着区域土地利用变化, 水资源的保护正是两型社会建设的的要求。
参考文献:
• [1]陈百明,刘新卫,杨红. LUCC研究的最新进展评述[J]. 地 理科学进展,2003,01:22-29. • [2]罗格平,周成虎,陈曦. 干旱区绿洲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过 程[J]. 地理学报,2003,01:63-72. • [3]倪绍祥.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几个问题[J]. 自然资 源学报,2005,06:138-143. • [4]刘新卫,陈百明,史学正. 国内LUCC研究进展综述[J]. 土 壤,2004,02:132-135+140. • [5]肖志坤. 区域城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 [D].湖南科技大学,2012.
• 2.2.2 经济发展因素 •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一个与经济发展阶段不断适 应的过程。 • 2.2.3 技术进步因素 • 科技进步可以提高土地本身的性能和利用效率,优 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如使 用化肥等提Hale Waihona Puke Baidu土地肥力,增加作物产出;采用先进手 段,开发利用荒地、滩涂等,这些都会对区域土地利 用产生一定的影响。
2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驱动力
• 历史时期土地覆被的变化大都是人类通过土地利用活动造 成的。因此,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利用的作用被摆在 重要位置。 • 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可分为直接因素和间接 因素。间接因素包括6个方面:人口变化、技术发展、经济 增长、政经政策、富裕程度和价值取向。它们通过直接因 素作用于土地利用,后者包括:对土地产品的需求、对土 地的投入、城市化程度、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土地权 属、土地利用政策以及对土地资源保护的态度等。
• 2.2.4 土地政策因素 •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 均水平,因此,土地问题是长期存在的难题和 挑战,也是我国寻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 关键。土地政策和制度是土地利用变化的 基础和最直接的决定性因素,对土地利用的 导向作用显著。不同的历史阶段,政府通过 制定相应的土地政策和制度从宏观上调控 土地利用。
•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驱动力是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研究的 核心问题之一。在这方面,以往主要是单因子分析,目前 则更多地综合考虑多因子及其相互作用。从土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驱动力来源角度,可将其区分为自然驱动力和社 会经济驱动力两大类。前者是指驱动土地利用/土地覆被 的自然环境要素及其过程,如气候变化、地形演化、植物 演替、土壤过程、排水格局变化等;后者的涉及面更广, 如人口变动、产业结构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政策法规、 市场与价格,乃至个人和社会群体的意愿、偏好等等。在 多数情况下,自然驱动力主要引起土地覆被的变化,而不 直接引起土地利用的变化,即使有影响也是间接地起作用 ;反之,社会经济驱动力可通过影响人们在土地利用上的 决策对土地利用的变化直接产生影响。
• 土地覆被是指自然营造物和人工建筑物所 覆盖的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包括地表植 被、土壤、冰川、湖泊、沼泽、湿地及各 种建筑物(如道路等)。主要表现为土地 质量与类型的变化和土地属性的转变,侧 重于土地的自然属性。土地覆被变化现象 也是形形色色的,可归纳为三种:
• (1)土地覆被的退化,即某种覆被类型虽未改变,但其 质量已经降低,例如由于过度放牧引起草地退化,伐木引 起森林覆被密度降低; • (2)土地覆被的转换,即某种覆被类型完全改变成另一 种类型,例如耕地被城市或工业建设占用,林地被全部砍 伐并开垦为牧草地或耕地; • (3)土地覆被的改良,指某种覆被得到维护、修复、更 新,例如土壤改良、耕地梯化、草地改良、森林抚育、灌 溉系统的建立与完善。三种土地覆被变化中,转换和改良 比较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也比较容易监测;而退化却较 难观测,因而其记录最不完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