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文言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杨亿巧对
人物简介
杨亿(974~1020),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人。
寇莱公,即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封莱国公
原文
寇莱公在中书。与同列戏云:“水底日为天上日”,未有对,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一坐称为好对。
注释
寇莱公:即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封莱国公。
中书:即中书省。寇准当时担任宰相。
杨大年:即杨亿,当时的文学家。
请:邀请。
会:适逢,恰巧。
因:于是,就。
戏:以......为戏
为:是。
白:报告。
因:就。
应声:紧接着对方刚停下的声音。
一:全,满。
译文
寇准在中书。和其他大臣以做对子为游戏,他说:“水底日为天上日。(水底的太阳是天上的太阳)”没有人能对出,适逢杨亿来报告事情,于是别人请他对对子。杨亿接着刚停的话音说:“眼中人是面前人。(眼睛里面的人是面前的人)”所有在座的人都称这是好对子。
巧对亮点
①对仗工整,而且意思贴切。②巧妙至极,所谓无巧不成书。③通俗形象
2吴起守信
原文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选自明·宋濂《龙门子凝道记》)
译文
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他吃饭。老朋友说:“好啊,等我回来就(到你家)吃饭”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可是)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朋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注释
1 昔:傍晚
2 令:派、使、让
3 方:才
4 之:代词,代“老友”
5 俟(sì):等待
6 恐:恐怕,担心
7可:行、可以 8信:信用
9 故:旧的,原来的 10 食:吃
11 信:诚信 12 止:留住
13昔:以前 14求:寻找
15服:使……信服(使动用法)
16 非信不可也信:守信,讲信用
17.吴起: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政治家、改革家。
18.欤:语气词,吧 19.其:他,指吴起
20.宜:应该 21.为:坚守
阅读提示
问:《吴起守信》体现了吴起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答:体现了吴起守信、以身作则、为人讲信用、待人诚恳守信的品质。启发我们要为人要讲信用,待人诚恳守信。
3刘沈处世
原文
刘凝之⑤为①人认所著履②,即与之。此人后得所失履,送还,不肯复取。又沈麟士亦为邻人认所著履,麟士笑曰:“是卿③履耶?”即予之。邻人得所失履,送还,麟士曰:“非卿履耶?”笑而受之。
此虽小事,然④人处世,当如麟士,不当如凝之也。
(选自《东坡志林》)
注释①为:被。
②所著履::穿的鞋。
③卿:你。
④然:但是,转折连词。⑤刘凝之:南朝宋隐士
译文
刘凝之被人指认说自己穿的鞋是这人的,就把自己的鞋子给了他。那人后来找到了丢失的鞋子,把刘凝之的鞋子送还回来。刘凝之不肯再要了。沈麟士也被邻居指认说自己穿的鞋子是邻居的。沈麟士笑着说:“是你的鞋。”就给他了,邻居后来找到了丢失的鞋子,送回来沈麟士的鞋,沈麟士说: “不是你的鞋吗?”笑着收下了。
这虽然是小事,但是处世应当像沈麟士,不应当学刘凝之。
作者认为“处世当如麟士,不当如凝之”的理由是什么?
刘凝之冷漠傲慢,不肯取回原鞋,不给别人改正错误的机会,使对方很尴尬。沈麟士宽厚待人,坦然取回原鞋,使偶然失误而认错鞋的邻人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
4《曹冲称象》VS《元泽辨鹿獐》
1置象/大船之上
2若:相比
咸:全都
悦:开心
置:放置
3(曹操)询问属下,都不能说出称象的方法
4曹操的儿子曹冲长到五六岁时,知识和判断能力所达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
5反映了王元泽的机灵过人,说明在一些特定的场合,模糊观念要比清晰观念更富有表现力。
5陈太丘与友期 VS 郭伋传
10.A 11.C
12.那人便问元方: “你爸爸在吗?”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13.(1)做人要讲信用(答出“讲信用”之意即可)郭伋守信(或:郭伋不违信于儿童)描写(或:对话描写;语言描写)
(2)答案示例:①要有礼貌;②要勇于改正错误;③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④成人要为儿童作出好的表率;⑤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⑥做人要言行一致。
郭伋传
原文
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译文
郭伋刚到任时巡行部署,到西河郡美稷县,有几百儿童,各骑着竹马,在道旁拜迎。郭伋问:“孩子们为什么自己远来。”孩子们回答说:“听说使君来到,很高兴,所以来欢迎。”郭伋辞让致谢。等到事情办完,孩子们又送到城郭外,问“使君哪一天能回来”。郭伋叫别驾从事计算日程,告诉了他们。巡视回来,比约定日期早一天。郭伋怕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亭中歇宿,必须等到约定日期才进城。这是郭伋做人的方法。
注释
郭伋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
西河美稷:地名。
别驾从事:部下官吏。
竹马:骑在儿童胯下的竹竿。
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期(先期一日)(须期乃入):约定的期限
讫: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