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信用与信用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部门——盈余与赤字互见
➢ 是一国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综合表现 ➢ 国外部门的赤字或盈余与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正好相反
二、信用概述
04 信用活动的基础与特征
2)五部门经济中的信用关系
⚫金融部门——调剂盈余与赤字
➢ 通过业务活动调剂各部门的盈余和赤字,将盈余方的资金转移给赤字方,促进促 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 现代金融机构体系中的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都是经营信 用的机构,其中中央银行是信用扩张和收缩的总闸门(第11-14章)
一、本讲导读
03 梳理本讲与其他各讲的联系
⚫ 信用的扩张和收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经济主体对货币需求的变化,从而影响 货币供给的扩张和收缩(第15、16章)
⚫ 维护正常的信用关系、保证各种信用形式顺利运行和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秩序 是金融监管的重要目标,也是保证货币政策有效性,实现货币供求均衡,促进 金融体系良性发展的的重要基础(第17-20章)
二、信用概述
03 最古老的信用:高利贷
3)历史上反对高利贷的斗争
⚫中外关于“高利贷”的不同观点
➢ 西方历史的主流:在道德上视之为罪恶,在政策上取缔,但也未能将其根除 ➢ 在中国则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认为高利贷是一种经营行为,无可厚非;另一
种是揭批高利贷的压榨行为,但并不主张将其取缔
⚫资产阶级的反高利贷斗争
本讲共有6个视频和相应的教学资源助力自学
一、本讲导读
信用及其基本 形态
信百度文库的产生与

发展

概 述
最古老的信用: 高利贷
信用活动的基 础与特征
信用的含义 信用的基本形态 两种信用范畴之间的关系
私有制与信用 信用、货币与金融范畴的形成
高利贷的特点 高利贷之“高利”的原因 历史上反对高利贷的斗争 赤字、盈余与债权债务关系 五部门经济中的信用关系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信用经济与信用风险
本讲需要识记的基本概念
实物借贷
货币借贷
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商业票据
背书
国库票据
市政债券
国际信用
买方信贷
信用秩序
信用制度
社会征信系统
一、本讲导读
高利贷 信用风险 银行信用 政府担保债券 卖方信贷 信用机构
02 熟悉本讲结构与主要内容 本讲对应的是主教材第4章,共分三节
⚫第一节 信用概述 ⚫第二节 主要的信用形式 ⚫第三节 信用体系概述
1)高利贷的特点
⚫极高的利率是界定高利贷(usury)的基本特征。高利贷广泛存在于 古代,但即使在当今最发达的国家,高利贷也并未销声匿迹
⚫在现代经济中,以银行的利率为标准,极大地高于银行利率水平的借 贷,应视其具有高利贷的性质
2)高利贷之“高利”的原因
⚫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 ⚫贷者的垄断地位 ⚫风险与成本的补偿
➢ 资产阶级反对高利贷的原因分析 ➢ 法律在反对高利贷中的作用 ➢ 经济发展因素对高利贷的影响 ➢ 不同货币制度对高利贷的影响:金属货币制度 VS. 信用货币制度
二、信用概述
03 最古老的信用:高利贷
3)历史上反对高利贷的斗争
⚫中国的高利贷问题
➢ 旧中国,其经营者主要是地主和商人,地主、商人、高利贷者三位一体尤为突出。 且高利贷者多与黑社会势力相结合
➢ 是最为重要资金筹集者 ➢ 其资金主要来源为居民部门的储蓄 ➢ 居民部门在企业中拥有权益获得资本回报,同时从企业获得劳动报酬
二、信用概述
04 信用活动的基础与特征
2)五部门经济中的信用关系
⚫政府部门——多为赤字
➢ 需发行国债为赤字筹集资金 ➢ 国债由于有税收作偿还保证,在各类金融工具中信用等级是最高的 ➢ 但国债规模过大可能导致主权债务危机,并可能导致国家信用降级
⚫ 信用是现代货币体系运行的基础,现代货币本身就是信用货币,现代信用本身 也主要以货币为载体,一国的信用扩张状况会影响其汇率水平(第2、3章)
⚫ 信用状况是影响借贷利率水平的重要因素,利率高低本身也体现了对信用风险 的定价(第5、6章)
⚫ 信用状况良好是金融市场健康运行的重要基础,也是资产合理定价的重要基础 (第6-10章)
演进的动力机制是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
二、信用概述
01 信用及其基本形态
2)信用的基本形态
⚫借贷载体变化对货币的价值稳定性提出要求,也引发后金本位时代对 货币体系的思考
➢ 《货币战争》热销带来的思考 ➢ 金融体系应建立在大陆还是海洋上?货币体系缺陷本身使其存在风险,我们需要
管理风险,但众多衍生品在管理风险同时又在大量制造风险 ➢ 商品价格、利率、汇率、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本身,可能更多地与货币体系自身
存在的缺陷有关
二、信用概述
02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1)私有制与信用
⚫逻辑上讲,私有财产出现是借贷关系(信用)存在的前提条件,产权 制度及对产权的法律保护程度,会对信用关系产生何种影响?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产权制度,对信用关系及当前的信用秩序有何负 面影响?
⚫公权对经济事务和资源配置的过度介入、法律对产权保护的不力,又 会对信用关系带来怎样的影响?
一、本讲导读
04 推荐参考文献
⚫ 1. 曾康霖,王长庚.信用论.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 ⚫ 2. 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管理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 3. 何建华.市场秩序:从人伦信用到契约信用.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 4. 李曙光.个人信用评估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 5. 张维迎.产权、政府与信誉.北京:三联书店,2001. ⚫ 6. 李建军.中国地下金融调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 7.《经济研究》《金融研究》《中国信用》等期刊.
➢ 作为特殊的企业,其自身也面临着盈余和赤字调节的问题
二、信用概述
04 信用活动的基础与特征
3)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围坐讨论)
⚫如何区分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 存款性公司是一种特殊的金融机构,它们通过资产业务扩张向经济注入作为非存 款性主体资金来源的货币
➢ 判断融资方式,首先要看融资过程是否有金融中介参与?无则为直接融资,有则 要看金融中介扮演的角色。金融中介仅牵线搭桥,盈余方与赤字方直接建立权利 义务关系即为直接融资;盈余方不与赤字方直接建立权利义务关系,而是通过与 金融中介建立联系分别实现资金归集和资金分配,则为间接融资
⚫商品货币关系下,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都伴随着货币的收支:盈余— 收大于支;赤字—收不抵支
⚫任何货币盈余或赤字,都同时意味着相应金额的债权、债务关系 ⚫与赤字、盈余密切相关的,是经济主体债权债务的净差额,即“赤字
形成净债务、盈余形成净债权” ⚫在现代信用体系下,盈余必然意味着资金净流出(净债权增加或净债
➢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高利贷活动明显减少 ➢ 改革开放后,高利贷活动重新抬头,在宏观调控导致资金紧张时期,高利贷活动
变得活跃
如何看待我国的民间借贷?是否为高利贷?如何看待民间借贷的作用? 它和正规金融到底是怎样的关系?
二、信用概述
04 信用活动的基础与特征
1)赤字、盈余与债权债务关系
➢ 道德范畴的信用与经济范畴的信用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 ➢ 如果将道德范畴的诚信理解为允诺者愿意承担并在未来兑现某种义务,并将其类
比借贷关系中借款者要承担将来还本付息的义务。我们似乎可以在“承担并兑现 义务”这一本源意义上找到经济范畴信用与道德范畴信用之间的内在联系。因为 在一定意义上,债本来就意味着一种义务,义务就是一笔尚未偿还的“债”
➢ 金融范畴的形成:当货币流通与信用活动变成了同一过程时,在经济生活中又增 添了一个由货币与信用这两个范畴长期相互渗透(两个范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所形成的新范畴。我们习惯使用的“金融”词义正好符合其外延:“金融”一词, 本意就是“资金的融通”,即“以货币为载体的借贷活动”
二、信用概述
03 最古老的信用:高利贷
⚫作为经济范畴,信用是指借贷行为
➢ 借: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 ➢ 贷: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
⚫利息之于信用的重要性
➢ 贷者之所以愿意贷出,是因为可以取得利息 ➢ 借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担了支付利息的义务
二、信用概述
01 信用及其基本形态
1)信用的含义
⚫信用的经济范畴与道德范畴
➢ 价值单方面让渡和与未来还本付息承诺的组合,使得我们不得不关注借款人的诚 信问题,这必然涉及到道德范畴的信用。因为对借款人而言,未来会否兑现还本 付息的承诺,除去借款人不可控的风险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其是否具有 信守承诺的意愿
经济主体之间的信用关系和地位 ⚫ 从道德和经济两个层面理解和剖析信用的内涵,理解私有制
和信用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 从资金供求、市场结构及风险因素等视角剖析高利贷信用 ⚫ 理解赤字、盈余与债权、债务关系形成之间的关系
一、本讲导读
01 明确学习目标
⚫ 结合五部门经济中的资金流动关系,把握信用关系形成的宏 观经济基础,理解“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



我国经济发展

中的信用秩序


现代信用体系 的构建
信用秩序与市场运行成本 信用状况与市场空间拓展
诚信的冲击:信息经济学视角 产权制度与信用关系
计划经济对信用关系的影响 信用制度
信用体系构建的基础性保障 信用机构体系
社会信用体系与社会征信系统
一、本讲导读
03 梳理本讲与其他各讲的联系
⚫ 信用是金融学的基础性范畴,良好的信用秩序是整个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重要 基础(教材各章)
一、本讲导读
信用是金融体系 运行的重要基础

本讲导读

信用概述

主要的信用形式

信用体系概述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区分

我国信用秩序混乱的成因分析
二、信用概述
01 信用及其基本形态
02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03 最古老的信用:高利贷

04 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与特征

01 信用及其基本形态
1)信用的含义
二、信用概述
02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2)信用、货币与金融范畴的形成
⚫现代银行出现与金融范畴的形成
➢ 现代银行出现后有了银行券和存款货币,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其完全占领流通的 转折点,此时任何货币的运动都以信用为基础,难以设想独立于信用的货币制度
➢ 与此同时,任何信用活动都是货币的运动,信用扩张、紧缩和资金调剂,就意味 着对货币供给和货币流通的调整
务减少),赤字必然意味着资金净流入(净债权减少或净债务增加)
二、信用概述
04 信用活动的基础与特征
2)五部门经济中的信用关系
⚫居民部门——总体盈余
➢ 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去消费后的剩余 ➢ 储蓄以两种形态存在:实物资产或金融资产 ➢ 居民部门的储蓄形成了赤字部门所需资金的重要来源
⚫企业部门——总体赤字
⚫ 通过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对比,分析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在信用活动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 理解并掌握主要的信用形式 ⚫ 了解市场经济发展与信用秩序之间的关系 ⚫ 了解我国信用机构体系和社会征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状况,
理解现代信用体系构建的制度保障
一、本讲导读
信用 盈余与赤字 商业信用
国库券 消费信用 国外直接投资 社会信用体系
一、本讲导读
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

信 用
国家信用


消费信用
国际信用
商业信用及其特征 商业票据
商业信用在我国的发展
银行信用及其特征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
国家信用的含义 国家信用的形式 消费信用及其主要形式 消费信用的作用 国际信用及其主要形式 我国利用国际信用的情况
一、本讲导读
市场经济与信 用秩序
二、信用概述
02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2)信用、货币与金融范畴的形成
⚫古代相互独立的货币范畴与信用范畴
➢ 在现代市场经济之前,货币范畴与信用范畴的发展保持着相互独立的状态
• 货币以实物形态存在时,不是信用创造 • 金属铸币体制也不依存于信用而存在
➢ 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信用一直以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两种形式并存;由货币借贷 发展而出现的信用流通工具,也不是流通中货币的主要形态
二、信用概述
01 信用及其基本形态
2)信用的基本形态
⚫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是信用的两种基本形式 ⚫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货币借贷越来越成为信用的主要形态。其
原因在于:
➢ 专业化分工使需求和自产物品错位,货币借贷更能适应借贷双方需求,给予借贷 双方更多选择
➢ 货币借贷更加简便,不存在实物借贷中与品质鉴定相关的纠纷
金融学
第四讲 信用与信用体系

本讲导读

信用概述

主要的信用形式

信用体系概述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区分

我国信用秩序混乱的成因分析
一、本讲导读
01 明确学习目标

02 熟悉本讲结构与主要内容


03 梳理本讲与其他各讲的联系

04 推荐参考文献
01 明确学习目标
⚫ 理解并识记与信用与信用体系相关的基本概念 ⚫ 了解信用与信用体系是如何运行的,社会经济各部门以及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