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简答与论述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简答与论述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简答与论述题)

简答题:

1.简述张炎的词风及其在词史上的意义。

(1)张炎创作了词学理论著作《词源》,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上继承了姜夔的清空、骚雅乃至疏宕的词风;

(2)在创作上注重形式技巧和音律,同时将词的创作引向了兴寄一面;

(3)张炎上承白石的清空疏宕,近与梦窗的密丽质相区别,表现了明确的风格意识;

(4)《词源》总结了南宋骚雅派词人的艺术追求,也曲折的反映了他们所处的亡国背景。

2. 简述元好问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1)元好问诗歌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丧乱诗,写于金亡后十余年间,深刻而广泛地反映了国破家亡、社会变动的状况,是金元之际的诗史性作品;二是他后期返回故乡之后,诗歌内容转向山水风景和一般酬唱。此外晚年所写咏物诗、题画诗等也有相当高的成就。

(2)在艺术上,元好问诸体兼擅,尤其擅长七律、七绝和七古;

(3)风格上,丧乱诗沉滞悲凉,骨力遒劲,山水诗、咏物诗等清通流畅,诗思隽永。

3. 简述纳兰性德词的艺术特点。

(1)最擅小令,长调亦有优秀之作;

(2)情真意切。其爱情词尤其是悼亡词格调低徊悠渺,婉丽清凄,写给友人的词也深情贯注,恳切动人;

(3)造语自然,少见雕琢;

(4)边塞词寥廓苍远,绘景如画。

4.简述梁启超“新文体”的特点。

(1)内容以宣传变法、议论时政以及介绍西方思想文化为主;

(2)带有强烈的实用性、时效性和鼓动性;

(3)运笔自由,语言平易畅达,杂以俚语、韵语,及通俗易懂,又加强了艺术特性。

(4)综合了士大夫与市民的阅读趣味,雅俗共赏。

5. 简述稼轩体的艺术风格特色。

答:辛弃疾,号稼轩。其艺术风格有二:

第一,“稼轩体”的主导风格是豪放悲壮。

第二,“稼轩体”多以豪放格调出之,但又不失温婉本色。

6. 简述宇文虚中和吴激、蔡松年诗歌的特点。

答:(1)宇文虚中、吴激、蔡松年都是由宋入金的士人,他们是金初诗坛的代表作家。

(2)诗中充满了眷恋故国的情绪。

7. 简述《封神演义》的内容与艺术。

答:内容

(1)《封神演义》以武王伐纣的历史事件为题材:一方面假借历史事件,以对纣王的揭露抨击和对武王的热情赞美托古讽今,曲折地反映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进步历史观;另一方面通过神魔斗法的描写,宣扬了宿命论和“三教合一”的思想观念。

(2)写出武王爱民如子,继而在商、周交战的描写中,作者写到佛道助周为阐教,邪恶之神助商为截教,最后周武王伐纣,纣王势败自杀,姜子牙封神,武王分封诸侯。

艺术

(1)采用对比写法,表现出作者对封建暴政的抨击和对仁君仁政的向往,并揭露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2)它塑造了好几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狡猾、残忍的妲己,挑拨离间、倒行逆施的申公豹,蔑视神权、有反抗精神的哪吒等。

(3)不足:多数人物缺乏社会现实内容,有概念化的倾向,有些故事情节雷同,且有些肤浅。语言也比较平板,不够活泼。

8. 简述清代小说观念更新的表现。

答:首先,人们更加注重小说扬善惩恶的社会功能。

其次,在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上,人们更注重生活自身的面貌,因而在艺术上更加强调写实精神。

第三,在人物塑造问题上,清代人从理论到小说创作实践都对典型人物的独特性格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人们已经自觉地以典型化的标准要求小说人物塑造。

9.简述张养浩散曲创作的艺术特点。

(1)以诗入曲,把曲作为一种新的抒情诗体来写。

(2)具有奔放浩荡的气韵。

10.简述《水浒传》的语言风格特点。

(1)它以北方口语主要是山东一带口语为基础,加工成一种成熟的书面语言。(2)其主要特色是:

a简洁明快,生动含蓄,表现力强;

b人物语言个性化。书中所写绿林好汉的语言,都能符合个人身份、个性

和神态。

11.简述明代戏剧的基本特征。

(1)作家、作品数量众多。

(2)题材多样。除原有题材外,还有出现了时事剧和讽刺喜剧等。

(3)审美风格的雅化。明代剧作家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社会地位,客观上提高了戏曲的社会地位和艺术品格,戏剧成为一种高雅的娱乐,甚至出现了只供阅读的案头剧。文人及其情趣的大量参与和投入,一方面提高了戏剧的文化层次,同时也将戏剧的发展推向了绝境。

12.简述苏曼殊及其诗歌创作的特点。

(1)苏曼殊的作品多为七言绝句,哀怆低回,情韵宛然,蕴含一种“清新的现代味”。

(2)其现存最早的诗与南社创作同一基调。

(3)写情爱的诗于禅心与情爱之矛盾反复吟咏,缠绵凄绝。二、简答题。13.北宋初期的复古思潮在文坛并未成为主流

(1)复古守正以求出新,是宋初文学发展的一种趋势。

(2)柳开是北宋复古革新思潮中最初觉醒的儒者代表,既显示了“文”“道”之间与生俱来的联系,同时也预示了两者本质上的某些对立和最终的必然分裂。(3)田锡更具文人气质,代表了五代文气习染较深的文学之士对改革文风的自觉。

(4)穆修则在搜求校刻韩、柳文集方面功不可没。但复古思潮在北宋初期并未成为主流,仅处于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少数几个作家先驱自觉的阶段。

14.王禹偁在文论上的贡献?

(1)于传道外,提出明心,于有言外,提出有文,这是他在理论上的贡献。(2)所谓明心,是指自己的内心世界臻于高尚,是指立身无愧,以文明心和传道,实质上是要求文道路合一和文行合一,并偏重在文的方面。

15.杨亿的《南朝》诗的借古讽今之意

(1)《南朝》是咏史诗。写法上仿效李商隐的同题之作,铺陈南朝三百年间帝王荒淫亡国的史实。

(2)特点是:(1)借古讽今(2)精于用典(3)音节流畅(4)辞采华丽。很能体现西昆体“取材博瞻,炼词精整”的特色。

(3)作者写这首诗,是要劝告人们不要忘记荒淫亡国的史实,劝告君主不要重蹈覆辙走南朝的亡国之路。暗含有借古讽今之意。

16.西昆体的创作特色与《西昆酬唱集》

(1)《西昆酬唱集》是杨亿、刘筠等人彼此唱和,互相切磋的结集本,是西昆

体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诗歌流派的重要标志。

(2)西昆体的创作特色是学李商隐的近体律诗,讲究声律文采,修辞重用典。(3)其长处是文辞密丽,气象典雅,扫五代之衰飒,创造纯宋人之诗歌;短处是太雕琢而无自然态度,太堆砌而少意味。

17.欧阳修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领袖地位的表现?

(1)是北宋中叶文坛的领袖。欧阳修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说不上是一流大家,但作为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对当时及后代的影响却不容低估,除了经自己杰出的散文创作影响文坛外,欧阳修又在知贡举时,利用政治手段,极力排抑险恶奇涩的太学体,选拔文章晓畅的二苏,曾巩等英才,不但后继有人,而且更加发扬光大,避免了重蹈中唐古文运动后继乏人的覆辙。

(2)他提出了创作主张,开一代文风,指出文学创作应其易如有可法,其言易明而知行,以建立流畅自然科易婉约的风格为基本目标,由此开创了一代文风,扭转了古文复兴之后脱离社会现实的倾向,确立了散体文的正宗地位。

(3)杰出的创作实践,在欧阳修的文学创作中,散文取得的成就最高,影响也最大,他撰写了大量平易生动的古文,成为人们学习的典范.

(4)欧阳修作诗具有散文化倾向,好议论。变情韵为重气格,开创了宋诗处具面目而有别于诗的时代。

18.欧阳修诗的散文倾向,及其《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其一的风格特色

(1)欧阳修诗歌创作的散文化倾向主要表现为:

a用古文的章法写诗,讲究转折顿挫、虚实正反;

b句子彻底散行,长短句杂出,少用偶句,故意似对非对,造成散文调而非诗调;

c其次是诗中常用语助词或散文式的介词;

d再者,其诗不仅用于议论时政、评说历史、陈情述雅等,还用于歌咏和表现日常生活中习见的事物,开创了取材广泛、命意新颖、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的一代诗风。

(2)《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其一的风格特色:用类于散文的语句,写王昭君流落荒漠的悲伤,以反衬“汉宫”不知边塞之苦,具有以汉喻宋的现实意义。其间叙事、抒情、议论杂出,笔势极为矫健,主气格而贱丽藻。由于多以古文的句法、气势入诗,故可称古文诗体,是宋诗中最富权威的一体。

19.欧阳修散文的艺术风格与六一风神

特点:

(1)内容充实,富有现实意义(政论散文结合时政)。

(2)叙事简括有法,抒情深情委婉深细,议论纡徐有致。

(3)措辞平易,不用冷弊字,常用语助词,大量化用骈文语句。

(4)注意语气的轻重和声调的和谐,善于运用文句的长短变化,读起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气势流畅。

六一风神:

(1)这是欧阳修散文的美学风格。他的散文措辞平易,不用古奥文字,使用当时通行语言,但用词造句精炼而有变化显得舒畅贴近自然。

(2)自然地叙事、自然地抒怀,使读者慢慢从寻常的叙说中悟出难以言传的高远境界。

(3)他的散文创作从阳刚到阴柔的转变,其本质是散文的诗化和情感的外显。着眼于感情的抒发,富有淳厚的诗意。

(4)另外文章结构层次上极吞吐往复、参差离合之致,语言层次上平易自然。总之,六一风神特点:偏于阴柔之美,纡余委备而婉曲有致,诗味醇浓而情韵绵邈,含蓄蕴藉而平易自然。

20.欧阳修《戏答元珍》的特点?

诗中藉写景抒发了自己谪居山乡的寂寞愁闷,在构思上能立足人情物理写景叙事,以思致的宽和通达见长,从而为说理的内容融入诗歌创造了新的表现形式,反映了宋诗注重离去的革新要求。

21.梅尧臣诗歌艺术特点,其《陶者》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

(1)诗歌艺术特点:梅尧臣作诗追求“苦硬”、“瘦劲”,喜欢平淡的风格,其实是要求平淡其表,深邃其里,内核“深远”,淡而屡深。梅诗的“平淡”具备这样的特点:构思奇巧而取材平平,用意深远而出之淡然,感情深厚而语句平淡,寓奇峭于朴素,外枯中膏,淡而有味。

(2)《陶者》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此诗反映农村贫户的艰难生活,对农民寄寓深切的同情,对官吏的欺诈奴役行径表示极大的愤慨,具有深刻的批判现实意义。诗歌语言朴素平易,在看似平淡无奇的描写中,蕴涵着真实深刻的思想感情。

22.苏舜钦诗歌风格特点,其《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的艺术特色

(1)诗歌风格特点:苏舜钦作诗充满激情,感情顿挫而发其郁积,语言明快豪迈,故其诗歌作品主要风格特色是豪旷雄放而超迈横绝。

(2)《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秋风八月天地肃)诗的艺术特色:构思雄奇飞动的艺术境界,采用夸张遒劲的文学语言,从而形成豪旷中渗透着悲壮的诗歌格调,寓含了更大更重的思想感情的容量,但稍显粗放。

23.王安石的文论主张:

主张为文要“以适用为本”,“务为有补于世”,属于经世派的政教文学说,

强调文章的现实功能和社会效果,主张文教合一。明确将文章看作“器”,即为政治服务的工具,崇尚自然、简洁的文风。

24.王安石散文特点?

(1)王安石的散文以政论文、书札、序跋文、记叙文、小品文最为重要。(2)议论文识见高超,议论果断,结构严谨,语言朴素简洁而说理透彻,概括性强。

(3)叙事抒情之作,能随笔挥洒,曲尽其妙,如意畅达而气,雄词峻,表现了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

25.王安石诗歌“王荆公体”的特点

(1)“王荆公体”的特点是重炼意,又重修辞,在用事、造语、炼字等方面煞费苦心,既新奇工巧又含蓄深婉。

(2)主要载体是其晚期雅丽精深的绝句。其长处在于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独处在于作诗主意求工,主意之过流为议论,好求工而伤于巧;故“王荆公体”有深婉不迫处,也有生硬奇崛处。前者乃取法于杜、韩而自成一体,后者实为江西派的先驱,本唐音而带宋调,对宋诗的发展起了不小的影响。

26.苏轼诗歌在宋诗发展中的地位

(1)宋诗能于唐诗之后别开生面,苏轼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2)尽管苏诗也接受李白、杜甫和其它唐代诗人的影响,但在开拓诗境和诗的表现手法方面却能与唐人争胜,其以文为诗、以才学为诗的显著特色,在宋代即被称为“东坡体”,成为宋诗的一种风格范式,为宋诗的发展开辟了新园地,造就了宋诗的新生命。

27.苏轼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1)由五代到柳永,词为艳科,至苏轼,词风突变,他突破了传统词作的题材限制,扩大了词境。

(2)他的以诗为词,促进了词体的变革,提高了词体的地位,使词摆脱了对音乐的附庸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使宋词能与唐诗并列而被视为有宋一代文学的代表。这是苏轼对宋代文学发展的巨大贡献。

28.苏轼的以诗为词

(1)将作诗的本领用于作词,即“以诗为词”,是苏轼对词体革新的一大贡献。(2)其主要点在于把词与诗看成同等地位的文学样式,有意识地以诗的意境、创作方法入词,突破音乐对词体的约束,把依赖于音乐传播的歌辞变成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促进了词体的解放,使宋词能与唐诗并列而被视为有宋一代文学的代表。

29.山谷诗的题材内容分类

(1)用于日常交际应酬的赠答诗、次韵诗和咏物诗。

(2)反映民生疾苦和时事政治的诗。

(3)表现自我人格和襟怀的抒情写意作品。数量最多,也最有特色。

30.“山谷体”的艺术特点,及以杜甫诗歌为宗

(1)以学杜为宗旨,重视句法,发展了拗句、拗律的体制。

(2)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强调“无一字无来处”,讲“点铁成金”和“脱胎换骨”,长于点化铸造,富有思致和机趣。

(3)好奇尚硬,造语洗净铅华,独标隽旨,风格生新瘦硬峭拔,但兼有浏亮芊绵的一面。

31.陈师道后山体的特征

(1)陈师道作诗全凭学力专精,讲苦吟,求奇拙,力求简省字句以摒却华词丽藻,其诗锤炼辛苦处与黄庭坚无异,被称为后山体。

(2)诗至后山体,可以说已走入仄径穷途,既无意于华采,又不能驰骋才气,无才无华,就只剩下瘦硬了。

(3)但后山体的五言之佳者,往往以拙为工,简妙雅淡,瘦而有骨,尽力而无痕,学老杜而得其神髓,达到了至情无文的高妙境界。

32.简斋体的艺术独创性和贡献

(1)后期的诗歌创作比较接近杜甫的七言律诗,取材和诗境都较恢弘,突破了黄、陈瘦硬诗风的局限,形成了雄浑、沉郁的独特艺术风格。

(2)简斋体能避免江西诗风流行带来的弊端,自创新格,给当时笼罩在江西诗派影响之下的整个诗坛吹进了一股清新之风,对宋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33.江西诗派的性质特色

(1)此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而非实际之聚会。

(2)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而非地域之划分。

(3)江西诗派是元佑学术的一部分,是作为“绍述”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的关系。

34.晏殊词的艺术特色

(1)晏殊是北宋初期词家的始祖,是词从晚唐五代过渡到北宋的关键人物。他的词从五代小词脱胎而来,风格接近南唐词人,但他抒情的温文尔雅处,别有一番曼妙含蓄的境界,柔婉而富有诗意,透出作者雍容闲雅的生活态度,开拓了宋词婉约派的正宗风格。

(2)晏殊词以明净雅致的语言、深刻而纤细的内心体验、曲折精巧的构思、情中有思的平淡意境,表现了对多彩人生的眷恋之情和与之相伴的惆怅感伤。其精美圆熟的艺术表现和雅致含蓄的倾向,展示出宋词风格的新特色,堪称典范作品。

35.欧阳修词艺术风格的多样化

(1)欧阳修的词大体呈现两种风格,一是深婉含蓄,一是清新舒隽。较之晏殊,欧词在题材、格调、艺术手法上都有更多的拓展和独创,开宋词士大夫化的风气。(2)综观欧阳修词,既有精制的小令,以缠绵而旷达的笔调,表现对人间美好事物的赏爱深情以及对酒当歌时生命无常的悲慨,形成细腻沉着而又豪放旷达的特殊风格,使词风向清空舒隽方面发展;又有新兴的慢词,写离别相思、男女恋情,多用慢词长调,通俗淫艳、泼辣直露。

(3)既有士大夫文学“雅”的一面,把坎坷仕途的人生感受寄寓于词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宦途风波和地方风情,也有吸收民间文学风味,描写女子豆蔻相思和艳情的随“俗”的一面,感情不加掩饰地流露于字里行间,词风清新,自然真率。艺术风格和表现方式是多样的。

36.柳永对慢词发展的开创及贡献

(1)从宋仁宗天圣年间起,柳永大量填写慢词,奠定了长调的形式和体制,是慢词体制的开创者。

(2)创体和创调是相关连的。柳永的创体之功是基于他的创调。柳永慢词多用新调,宋词880多个词调中,有100多个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词的体制至柳永始备。柳永在词体和词调方面的开创,为宋词表现功能和艺术风格的拓展奠定了基础。

37.秦观婉约词的艺术特点:

(1)北宋词自晏殊至欧阳修,因主要承续“诗庄词媚”的传统格局,已形成一种婉约的风格,至秦观则登峰造极,使此种词风焕发出异彩,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2)秦观词的婉约,多于融合情景处而得之,既不像苏词那样豪纵奔放、一泻千里,又不像柳词那样从俗、坦陈胸臆,而是讲究储含蓄、饶有情致,力求维护词体的本色,或说维护词体的相对独立性。

38.晏畿道词的艺术风格

(1)晏几道的词,一洗其父《珠玉词》的雍容典雅,形成极度凄楚哀怨的感伤情调,但多停留在对以往歌舞爱情的追怀思念之中,是一种情绪性的伤感,且较重修饰之美,风格上典雅清丽。

(2)小山词善于运用不同的构思方式表现相似的题材,多用情景互衬的手法,造语曲折深婉、浅处皆深,不露雕琢的痕迹。

(3)晏几道善于吸取慢词的艺术经验运用于令词创作,言情委婉细腻而清新俊逸,有丰富的层次感和清刚顿挫之美。此外,还善于化用前人诗句,营造独美词境。

39.周邦彦词集大成的表现有三方面

(1)从词调的搜求、审定和考证方面说,他有集成和创制的功劳。

(2)就其写作功力之成就而言,他善于体物言情,描绘工巧周至,又善于融化前人诗句,炼字妥帖工稳。

(3)从创作风格方面说,清真词能集北宋词自柳永到秦观、贺铸等人之成就而独具特色。他发展了柳永以赋为词的铺叙手法,兼取秦词的柔婉、贺词的艳丽,综合形成自己善于勾勒、妙于裁剪、精巧工丽的典雅作风。

40.李清照“易安体”的艺术特点

(1)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李清照妙解音律,所作词无一字不协律,而且能“化俗为雅”,善用从口语中提炼出来的寻常语创造不寻常意境,清新工巧,明白省净,富于表现力。

(2)“易安体”融入了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同时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具有凄婉悲怆的格调。

(3)“易安体”倜傥有丈夫气。李清照作词,能把委婉的情思与超脱的襟怀融合在一起,婉约而不绮靡,而是柔中有刚,蕴含着激昂豪迈之气。

41.“朱希真体”的艺术风格

(1)朱敦儒是南渡前后颇有影响的一位词人,他晚年被迫隐居,常放浪于烟霞之间,写下了大量隐逸词,多歌唱看透尘世后的随缘自适、消遥行乐,但又深藏忧怨,有不少虚无思想比较浓厚的篇章。

(2)其词语言浅白如话,形象单纯明净,风格自然飘逸,意境空旷淡静,情调超然洒脱,在词中自成一格,被称为“朱希真体”。

(3)其旷放词风带有颓废色彩,是南宋词坛上讴歌隐逸生活和出世思想的隐逸词派代表作家。

42.辛弃疾词的题材内容及特点

(1)抒写爱国情怀的英雄词。英雄词的特点:他的抒写爱国情怀的英雄词的显著特色是充满强烈的爱国主文精神和英雄豪气。

(2)描绘田园风光的农村词,农村词的特点,他的农村词善用白描手法写农村的田园风光;语调自然平淡,反映了作者在日常生活中寻觅到的闲适乐趣,知足达规的恬淡心情。

(3)咏春词和艳情词,这两类词的特点分别是:他的咏春词疏朗明爽,清丽中见俊俏,具有寓刚于柔的秀美,他的艳情词缠绵悱侧,婉媚纤丽,率真质朴,情致凄切.

43.辛词的语言艺术特点

(1)“深雄雅健”的语言风格。辛弃疾博览群书,驰骋百家,转益多师,兼又

具有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能将许多散乱平淡的语言材料组织到词中,一变而为极生动、极带感情的文句,任意驱使而不觉其机械平直。

(2)善于使事用典。词至辛弃疾,开始运用大量的典故,有辛词好“掉书袋”之说。

(3)语言风格多样,雅俗兼备。除用典多而精当,语句精炼警策、雄放雅丽外,稼轩词还有吸收民间语言而通俗化、口语化的优点。所以有些辛词写得极清新明快,似说话,近民谣,浅白朴素。

44.“稼轩体”的艺术风格特色

(1)“稼轩体”多以豪放格调出之,但又不失温婉本色。由于生性狂傲任侠,作词又多以抒发英雄失志的悲愤为主,豪放悲壮便成为辛词的主导风格。

(2)可是就稼轩词言情的深微而言,却又同时保持了词体曲折含蓄的美妙。既以豪放气质开拓了词的意境风格,又不失词的含蓄蕴藉之长。这种相反又相成的现象,是稼轩词最值得注意的特色,也是宋词发展过程中完成的过人成就。(3)因之,稼轩词有时显得极豪放,有时又很凄婉,有时显得桀骜雄奇、浩瀚流转,有时则空灵蕴藉,或者沉郁幽深,丰富多彩,风格各异,具有永久的价值和魅力。

45.陆游词的艺术风格

(1)陆游词与其诗相似,也有激昂慷慨和清淡秀逸两种风格。

(2)前者主要表现在他的爱国词里,后者则见于大部分词作,词风清婉,造句圆融而富诗意。情词真挚缠绵,凄婉流丽。

46.陆游散文的特色

(1)南宋散文大家,他的古文和诗作一样,极见才情。

(2)《渭南文集》中以记叙文成就较为突出,平静坦适,流露出作者晚年的心情。

(3)《老学庵笔记》所记多是他或亲历、或亲见、或亲闻之事,内容丰富,趣味盎然。

(4)《入蜀记》是一部旅行日记,也是其自传的一部分,其中山水描写有浓重的文化气息,文字简洁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和妙趣。

47.杨万里“活法”诗的特点

(1)杨万里的“活法”诗,改变了宋人以人文意象为主的作诗习惯,变成以自然意象为主,重自然机趣,悟天地灵性,诗里充满奇趣和活劲儿。

(2)创作手法上变活用定法为无待于法,变避熟就生为化生为熟,因此其“活法”诗除具备新奇、灵活、风趣和流转圆美等特征外,就是层次曲折、变化无穷,追求诗歌语言的浅近和口语化,表现了向唐诗典范的复归,成为南宋后期四灵诗

风和江湖诗风的先导。

48.朱熹的文学创作主张

(1)文学创作:以诗喻理而流溢出情趣、理趣,在诗的感性意象中闪烁着理性的睿智。

(2)文学主张:持“文道一体”的观点。作为理学家,他重道轻文,作为文学家,他重道也重文,看到并承认“诗缘情”的特点。文与道的合一,即美与善的合一。

49.姜夔词白石词的格调与意境

(1)白石词在题词内容方面主要承袭周邦彦词写恋情和咏物的传统,但受其性格影响,在词的音调和意境方面,往往具有清越、高旷的格调。

(2)词采偏向于淡雅素净,故词境以疏朗开阔居多,多用清冷的词境来寄托他落寞的心绪,发抒幽愤,感慨全在虚处,无迹可寻而疏宕空灵。

50.吴文英词的题材分类及内容

(1)酬酢赠答之作:吴文英游幕终生,常托足于权贵之门,以词曳裾侯门。其酬赠之作多达150余首,既是其身为江湖游士谋生的手段,亦似含以词炫才的不甘寂寞心理。

(2)哀时伤世之作:吴文英中年后入世渐深,混迹于前途无望的吏隐生活,目睹国家偏安苟延的情况,充满悲伤哀怨的精神苦闷,创作了一些哀时伤世的词,抒写对于国家现实的忧虑和哀愁。

(3)忆旧悼亡之作:吴文英的《梦窗词》里,有大量念旧游、怀人、感逝的篇什,这些忆旧悼亡之作,当与他不幸的爱情遭遇,及其生离死别的情词本事有关。

51.“永嘉四灵”诗歌的艺术特点

(1)四灵多选择自然山水为观照对象,常流露出山人名士的出世情怀,诗歌多冲淡平和、轻灵清寒的境界。

(2)艺术上,他们专攻五律,追求一种平淡简远的韵调;七绝数量不多,但新颖灵巧,圆美自然,很有特色。

52.简述元好问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

(1)元好问是金代文坛最杰出的大家。他的诗现存一千四百余首,不仅在金代诗人里数量最多,艺术成就也最高。

(2)元好问最感人的作品,是他在金亡后写的丧乱诗,真是字字血,声声泪,具有极苍凉沉郁而悲愤高亢的特点,从而形成了情调悲凉而骨力苍劲的独特风格。

(3)元好问擅长写各种诗体,而以七律和七绝成就最为突出。在晚年还写了不少咏物诗、山水诗等,技巧更成熟,且不失其一贯的豪健之气,但艺术感染力已

远不如丧乱诗了。

53.《梧桐雨》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思想内容:

《梧桐雨》直接取材于白居易的《长恨歌》,但基本思想倾向和意境情调,均与原作有很大不同。《长恨歌》在涉及李隆基和杨玉环关系时,有意掩盖了李隆基夺儿媳的丑行,而《梧桐雨》不但一开始就交待了李隆基夺儿媳的过程,而且还揭露了杨贵妃和安禄山之间的私情。故《梧桐雨》剧显然不是要歌颂李、杨的爱情,而是通过对李、杨故事的描写,抒写人世沧桑之感,并借剧中人物李隆基晚年孤独凄苦的处境和悔恨哀怨的感受,表达作者自己对战乱不幸生活的切身体验。

艺术特色:

(1)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作者将李、杨故事放到这一急剧变化的历史背景上来表现,并将全剧的重心和高潮放在第四折,写战乱平息后,失去贵妃和权位的唐明皇的孤寂生活,并着重写他在秋夜雨声中回忆往事的心理感受,情景交融,动人心魄。

(2)而作品的更动人之处,还在于剧中处处融进了作者自己对战乱不幸的切身体验,借剧中人物表达自己的感

54.简述《汉宫秋》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思想内容:

著名历史剧《汉宫秋》元代作家马致远的代表作,取材昭君出塞的故事。

(1)把“和亲”之举作为国家衰弱的征象,写历史兴亡的感慨,借昭君之恨抒发了反抗民族压迫的情绪,并在一定程度上抨击了封建王朝的腐败无能。

(2)在剧情描写中,作者把悲剧的根源推倒奸臣毛延寿及满朝文武身上,有意或无意地对汉元帝做了“美化”的处理,把他写成一个忠于“爱情”的风流才子式的人物,并在剧中以大量的篇幅表现汉元帝失去王昭君时的悲愁别恨。

艺术上:

剧中许多唱词写得声情并茂,以塞北风光和宫中秋景,衬托离别之恨和思念之苦,意境优美,音节嘹亮跌宕,极富艺术感染力。

55.王实甫《西厢记》在元杂剧体制上的创新。

(1)《西厢记》对当时的一本四折一楔子的杂剧体制,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尝试,以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长达五本二十折加五个楔子。

(2)在每一本第四折的末尾,既有“题目正名”,标志着故事情节到了一个转折性的段落;又有很特别的[丝络娘煞尾]一曲,起着上联下启沟通前后两本的作用。

(3)剧本也不受一入主唱到底的限制,出现几个角色分唱的形式,这在当时是一个突破性的壮举。

(4)体制上的创新,丰富了艺术表现力,为更细腻地塑造人物性格,更完美地安排戏剧冲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56.简述《西厢记》的词章之美

王实甫的《西厢记》在语言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1)人物语言都是充分戏剧化和个性化的,形成了抒情诗般的歌唱语言和潜台词丰富的道白语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剧中的唱词表现了特定的场景中人物的真情实感,以经过提炼的当时民间口语为主,适当地融化前人的诗词佳句,形成一中既明白通畅,又清丽华美的语言风格。

(3)剧中的唱词本色而富于文采,具有浓郁的诗意,能启发读者的想象力,使人感受到主人公离合悲欢的缠绵之情,了解人物的内心秘密,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

57.关汉卿《救风尘》中赵盼儿的人物形象塑造艺术。

(1)赵盼儿是关汉卿塑造的妓女形象中最具光彩的人物。

(2)富有正义感,勇敢、机智、泼辣,老练而有见识。她虽曾有过从良有念想,但生活中的教训使她明白自己不可能有更好的命运。

(3)从两个方面塑造:对自己姐妹的侠骨柔肠,和对付无赖阴恶之徒的大智大勇。

58.关汉卿《窦娥冤》悲剧性

(1)《窦娥冤》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作品。剧情与“东海孝妇”颇像。(2)但剧本所反映的具体故事内容和人物遭遇,是以元代贪官污吏徇私枉法、制造冤假错案的社会现实为根据的,属于社会公案剧。

(3)这是一出描写好人蒙冤受难的苦情戏,所以比写风月女子的戏更能赢得人们的同情,趴有催人泪下的悲剧效果。

59.宋元话本小说题材内容分为四类:

(1)烟粉类:专讲男女恋爱,烟花粉黛。

(2)灵怪类:讲神仙妖术,异物显灵作怪。

(3)传奇类:讲人世间的奇人奇事,以及种种悲欢离合的轶事奇闻。

(4)公案类:讲各种断案故事。

60.《琵琶记》的结构

(1)采用双线交错的结构手法,一条是蔡伯喈登第,为官司,入赘,在牛丞相家享荣华富贵。另一条是赵五娘在家苦守,劝慰公婆,糟糠自餍,剪发买葬。

(2)两条线的场景在剧中是交错出现的。这不仅使剧情发展有起有伏,场面安排有热有冷,肪络清晰而富于变化,也在舞台上浓缩了人间奢华与凄惨。

61.简述《琵琶记》的主旨和主要人物形象。

(1)就作者的主观意图而言,《琵琶记》的主旨在于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为朝廷广教化、美风俗,这从作品力图把蔡伯喈塑造成“全忠全孝”的人物,把赵五娘塑造成“孝妇贤妻”的人物,即可清楚地看出它是一部有关世教的作品,意在提倡风化,宣扬贤孝。

(2)但就作品所实际表现出的思想来看,却远远超出了作者的主观意图,在两位主要人物的具体形象中体现出了更为丰富和复杂的社会内容。

(3)为塑造蔡伯喈“全忠全孝”的形象,作者精心设计了“三不从”的情节。但由于他所面对是自己无力抗拒的父命、权势和圣旨,只好违心屈从,陷于不忠不孝,而其不忠不孝又竟是为了“全忠全孝”所造成的。这一方面说明蔡家悲剧的造成不是由于蔡伯喈道德品质恶劣,而在于不可抗拒的社会势力,确实隐含了作者对现实政治的某种不满;另一方面充分揭示了蔡伯喈充满矛盾的性格。他的思想矛盾、精神痛苦、和对求功名的忏悔,以及他的满腹牢骚和因循苟且,不仅反映了封建书生的软弱动摇,也反映了士人被各种社会势力扭曲了的双重人格,和他们在道德准则与现实政治挤压下无所适从的两难境地,既反映出当时士人的悲剧性格和复杂心态,又引发出人们对封建道德本身的合理性的怀疑。

(4)赵五娘是作者竭力赞扬的人物,但这一形象又远非“孝妇贤妻”所能限定。作者力图把她塑造成一种道德人格,本意在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但在她身上表现出的吃苦耐劳、淳朴善良和孝敬老人、舍己为人,都体现了中国劳动妇女的高尚情操和优秀品质。

62.李东阳茶陵诗派的主张

(1)李东阳以内阁大臣的身份主持诗坛,追随者趋之若骛,形成一个以其籍贯命名的“茶陵诗派”。

(2)该派诗风仍属台阁体余波,但李东阳不满于台阁体无病呻吟、千篇一律的纤弱文风,主张以杜甫的诗风加以匡正,并且注重诗歌语言的艺术,具有脱离台阁体公式化形式的意义,成为从台阁体向前七子之间的一个过渡。

63.简述李贽“童心说”的具体主张。

(1)李贽是晚明时期思想与文学革新的旗手,他把文学作为宣扬其反传统、肯定个性精神的社会思想的有效工具,并把代表人的赤子真心的“童心”作为文学创作和评价的最高准则。

(2)他认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即是说,有了“童心”,就会写出好作品。

(3)从“童心”出发,他强调文学的自然表现,反对刻意求工。他的“童心”说对整个晚明文学的革新起到了重要作用。

64.公安派的文学主张在散文领域的体现?(以袁宏道为代表)

(1)公安派的文学主张是“独抒性灵,不拘俗套”,这一主张在晚明的诗歌和散文创作中都得到了贯彻,他们以及张岱的小品文的创作体现了这个主张。(2)公安派在散文方面的成就要更加突出,其中以袁宏道最为突出,他的七十多篇游记为柳宗元之后游记文学的新高峰。

(3)他的一些传记散文则寄托了他对个性抒张的向往和追求,如散文名篇《徐文长传》,抒发当时进步文士的个性难以抒张的抑郁之情。

65.简述《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共九十七年的历史,是当时三国在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斗争的形象反映,具有极大的认识价值。

首先,作品写了三国之间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三方在制订战略决策时,总以政治为先导,力争政治上的主动权,如曹操牢牢把持住汉献帝这张“王牌”,刘备总打“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号,以皇权自居,孙权也以“保父兄余业”为已任。

其次,作品写了三国之间的军事争夺。政治斗争的激化则演变为战争。《三国演义》是一部形象的百年战争史,是古代军事文化的百科全书。它在军事思想、军事谋略、军事技术、军事文艺等方面,都继承了史传文学以来的古代军事文化,写出了许多错综复杂的辉煌战例。

再次,作品写了三国之间令人眼光缭乱的外交斗争。不但写了三方如何通过外交手段造成对自己有利的态势,还写了他们所创造的成功的外交斗争经验。66.《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及其成因

(1)《三国演义》就其思想倾向来说,突出地表现为拥刘反曹.作者把刘备集团的兴衰作为主要线索,把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作为正面人物,将刘氏集团描写的尽善尽美,以此寄托自己的理想政治,理想人格,而将曹氏集团描写成了乱臣贼子形象.

(2)这—思想倾向的形成原因有历史原因、现实原因,作者主观原因,素材来源原因,毛氏父子的原因.

67.《水浒传》的三点社会影响?

(1)明清两代的农民和绿林豪杰起义,往往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如与太平军同时在北方的义和团等。

(2)进步文人及思想家,艺术家如金圣叹等往往以《水》中的忠义思想来批判

社会的黑暗和不公;或者以梁山英雄的纯真朴实,来抨击封建礼教的虚伪和残酷,以及假道学的可恨可杀之处。

(3)统治者对它视为洪水猛兽,屡次禁绝。

68.《西游记》的三部分主要内容和主旨?

(1)全书由三个部分组成:一至七回写孙悟空的来历和打闹天宫;八至十二回写玄奘的来历及取经的缘起;十三回至全书终了为取经路上唐僧师徒战胜艰难取得正果的经过,是全书的主体。

(2)人们对以上内容的主旨众说纷纭,清代学者多从宗教思想角度进行解释。胡适主张“滑稽”和“玩世主义”说,鲁迅主张“游戏说”等,建国以后,人们主要从阶级斗争的角度理解这部作品。

(3)作为一部神话题材的小说,《西游记》的主要效能是通过一系列充满离奇幻想色彩的故事给人一种快意的娱乐和幽默的感悟,而不是抽象的哲理和干枯的社会说教。但这并不等于说它就完全与社会生活脱节。相反,在那些生动有趣的动物神话背后,却隐含了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以不自觉的方式缓慢形成的民族集体无意识——即原型精神。

69.《金瓶梅》四部分的主要内容?

(1)第一部分:第一至二十八回,写西门庆的发家史。

(2)第二部分:第二十九至五十四回,写西门庆由经济上的发达到政治上的得势。

(3)第三部分:第五十五至七十九回,写西门庆乐极生悲,不得善终的下场。(4)第四部分:第八十至一百回,写西门庆死后其妻妾的结局。

70.《金瓶梅》是古代小说性格化人物塑造的开端。

(1)小说改变了人物的单一色调,基本实现了从类型化人物向性格化人物的转变。

(2)小说不再按类型化的人物套数来配方、勾勒和演绎人物形象,而是打破了单一性格色彩“扁平人物”旧套,出现了许多色调的,立体的“圆形人物”。如潘金莲既狠毒,淫荡,又聪明,美貌,此处对她痛恨不绝,彼处又让人对她爱怜同情。

71.神魔小说的主要作品分类

(1)由宗教故事演化而来。这类小说的框架来自佛教和道教故事,又由文人根据民间传说对其进行了改编和加工,如《西游记》及其续书、《南海观音全传》等。

(2)由讲史故事分化而来,即在历史故事的基础上加上神怪想象,敷衍成神怪化的历史,如《三遂平妖传》、《封神演义》、《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等。

(3)由民间传说故事演化而来,如《牛郎织女传》、《韩湘子全传》、《天妃济世出身传》等。

72.《封神演义》的内容及艺术

(1)《封神演义》以武王伐纣的历史事件,一方面以对纣王的揭露抨击和对武王的热情赞美托古讽今,表现出作者对封建暴政的抨击和对仁君仁政的向往,并揭示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另一方面宣扬了宿命论和“三教合一”的思想观念。书中的宿命论思想和“女人祸水”观念及结尾不分善恶全部封神的结局削弱了作品的积极意义。

(2)该书的艺术成就:塑造了好几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妲己、杨戬、申公豹、哪吒等;但书中多数人物有概念化倾向,有些故事情节雷同、肤浅,语言也比较平板。

73.《三言》的思想内容

(1)对“重农抑商”传统观念的反动。

(2)以个性自由为基础的爱情观念。①肯定了男女情欲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如《闲云庵阮三偿冤债》;②作者将其“真情说”全面贯彻到爱情题材的作品中,如《乐小舍拼生觅偶》;③作者还进一步将其对美好爱情的认识,上升到情感上相互了解、人格上相互尊重的高度,如《卖油郎独占花魁》。

(3)市民眼中的社会黑暗。

74.《三言》的艺术追求

(1)在编织故事方面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①较多使用偶然和巧合;②善用各种具有细节特征的道具;③设置悬念和安排伏笔。

(2)在人物塑造方面也取得了较为可观的结果,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形象。

①将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②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③细腻的心理描写;

④白描、对比、烘托、情景交融的手段的运用。

(3)雅俗共赏的语言特征。

75.《二拍》所反映的主要社会内容

(1)经商题材的时代特色,如《转运汉巧遇洞庭红》。

(2)爱情题材的新突破:①突出了女性在择偶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独立性,肯定女性的自主婚姻,如《同窗友认假作真》。②婚姻问题上男女平等思想,如《满少卿饥附饱飏》。③对传统贞洁观念的突破,如《酒下酒赵尼媪迷花》。

(3)超前的社会批判精神,如《进香客莽看金刚经》。

76.传奇与杂剧在形式上的区别?

(1)体制规模上,元杂剧是一本四折,明杂剧虽然有所突破;但规模仍然不大:传奇的规模一般几十出之多,远远超过杂剧。

(2)曲调曲牌上,杂剧一折用一套曲子,同一宫调:传奇不受限制,可以借宫犯调,兼可采用北曲。

(3)演唱方式上,元杂剧一人主唱,其他角色只有对话和动作:传奇每个角色都可演唱,且演唱方式多样。

(4)角色行当上,明传奇比杂剧的划分更细致,说明故事内容丰富。

77.明代戏剧的特征

(1)作家、作品数量众多。

(2)题材多样。除原有题材外,还有出现了时事剧和讽刺喜剧等。

(3)审美风格的雅化。明代剧作家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社会地位,客观上提高了戏曲的社会地位和艺术品格,戏剧成为一种高雅的娱乐,甚至出现了只供阅读的案头剧。文人及其情趣的大量参与和投入,一方面提高了戏剧的文化层次,同时也将戏剧的发展推向了绝境。

78. 性灵派与明代公安派的思想关联。

(1)袁枚在文学上接过公安派“独抒性灵”的口号,认为写诗要抒发人的真性情。从强调个人性情出发,在文学史观上他则主张文学进化论,认为每个时代应当有自己的文学。

(2)袁枚的文学主张是晚明公安派思想的重振和延续,但在创作实践方面却取得了比公安派更大的成就。公安派的创作实绩主要体现在小品散文方面,而以袁枚为首的性灵派的成就却主要为诗歌。他的近体诗成就较高,其中七绝和七律尤佳。他的诗构思新颖,笔调轻灵,变化多姿,如《春日杂诗》。

79.《儒林外史》的结构特点

《儒林外史》的结构较为独特。

①它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分别以一个或几个人物为中心,其他一些人物作陪衬,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这是追求表面松散而内中见骨的符合中国人审美习惯的散点透视原则。即“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将松散的情节和人物全部统摄于八股制艺摧残人的心灵和人格这个主旋律上,达到了结构方式和内容表达的完美统一。

②为达此目的,作者对全书的结构作了精心的设计与安排。首回“楔子”和末回“幽榜”相呼应,对全书的要旨和是非提出设想与总结,是全书的题旨所在。中间又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与首尾遥相呼应,完美实现了用松散的结构表达八股制艺扭曲士人人格题旨的艺术理想。

论述题:

1. 试结合作品阐述欧阳修文章的艺术特点及影响。

艺术特点:

(1)欧阳修文章可谓“众体兼备,各极其工”,总的来讲欧文学韩愈而能自出变化,摒弃了韩愈文章艰涩怪奇的一面,发展了其“文从字顺”的一面,建立起平易流畅、委屈婉转的文章风格。他常常从平易近人处入手,从入情入理的具体事物出发,但写得婉转曲折,富有情感和诗味。

(2)他的各体文章都具备这种风格。议论文条达疏畅,以理服人;其传记文文笔简洁,抒情散文记叙简洁有法。欧阳修的赋开宋代文赋的先河,如《秋声赋》变旧赋的骈偶对仗为骈散相间、奇偶错杂,既保持了赋体铺陈的特性,又使文气趋于舒缓。

影响:

欧阳修将建立流畅自然、平易婉转的风格作为宋代古文运动的基本目标,由此开创了一代文风,他身体力行地撰写了大量平易生动的古文,成为人们学习的典范。又利用政治手段,极力排抑险怪奇涩的“太学体”,擢拔文章晓畅的二苏、曾巩等英才,使宋代古文创作在克服了浮靡文风的同时,又避免了宗经复古的弊端,形成一种平易自然、流畅条达的成熟风格,确立了散体文的正宗地位。

2. 《牡丹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

思想内涵:

《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热情歌颂了女主人公为情而死死而复生的感人至情,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爱情自由,要求个性解放的斗争精神,暴露了封建礼教的冷酷和虚伪。在表现追求爱情自由的同时,寄寓了作者汤显祖崇尚“真性情“的哲学思想,表现出与当时社会存在的正统理学观念相对立的意识。

在艺术上,

(1)《牡丹亭》成功塑造了杜丽娘这一追求自由与爱情的女性形象,细腻地描绘了她叛逆性格的形成与发展。《牡丹亭》中其他人物也都写得很成功,并对杜丽娘形象的塑造起到了烘云托月的作用。

(2)《牡丹亭》的最大特色是浓郁的浪漫气息具体表现在:

a理想色彩非常强烈;

b抒情色彩非常浓郁,处处充满诗的意境。

3. 试述《琵琶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思想内容

(1)剧中主要人物蔡伯喈本无意仕进,想守住年迈的父母,可父母和周围的亲朋却坚决要他上京应试。

(2)由于长期远游在外,不能侍养父母,蔡公死前骂他不孝。在众人眼

中,他对父母生不能养,死不能葬,是大逆不道。

(3)后来他高中状元身居官位而被逼入赘相府,让含辛茹苦的贤妻在家守活寡,违心地做自己不愿做之事,何等痛苦!

(4)《琵琶记》意在宣扬封建的忠孝道德,但在客观上也让观众看到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及其家庭的摧残,表现了中国劳动妇女的吃苦耐劳、淳朴善良,体现了敬养老人、患难与共的高尚情操。

艺术特色

(1)成功地塑造了蔡伯喈、赵五娘的舞台形象。

(2)双线交错的戏剧结构。一条线是蔡伯喈登第、为官、入赘,在牛丞相府享荣华富贵;另一条线是赵五娘在家苦守、劝慰婆婆、糟糠自餍,剪发买葬。一环套一环,然后再汇聚一起,这样的安排别具匠心。

(3)曲词风格多样,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处境:如牛小姐的唱词就写得比较文雅华丽,赵五娘的曲词则凄婉质朴,纯是本色语。

4. 试述《儒林外史》两组对立人物及其意义。

答: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写出了与魏晋风度相似和对立的两组人物。

(1)一以牺牲自我与个性为代价追求功名富贵的利禄之徒:中举变疯的范进、悲撞号板的周进等。

(2)一是保持独立人格、讲究文行出处的潇洒文人:从王冕到杜少卿,到四个“市井奇人”。

意义:

(1)这两组人物的走向显示出这些丑类在人格意识的扭曲方面越陷越深的趋势。

(2)控诉了科举制度的腐朽与弊端。

5.试论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贡献

(1)欧阳修在北宋的诗文革新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北宋中叶文坛的领袖。

(2)他身体力行地实践了自己的创作主张,撰写出了大量平易生动的古文,成为人们学习的典范。

(3)欧阳修摒弃了韩文艰涩怪奇的一面,发展了其“文从字顺”的一面,建立起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这是他对宋代散文的最大贡献。

(4)欧阳修的诗歌创作呈现明显的散文化倾向。欧阳修的诗歌开创了取材广泛、命意新颖、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的一代新风,这是对传统诗歌表现范围的解放,代表着当时诗歌发展的新方向,体现了宋代诗人的创造精神。

(5)他推尊梅尧亭、苏舜钦,提携王安石、曾巩及“三苏”,有力地推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及论述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及论述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简答题 1、简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及其意义? (1)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邀评论员文章,在全国开始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一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自始至终得到邓小平等的全力支持。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2、十三大上提出的“三步走”的战略的部署、思路和政策是什么? (1)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的具体思想和政策●“台阶式”发展的思想,要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争取每隔几年使国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阐明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努力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政策。 3、邓小平在1980年发表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1)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解决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事实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等问题,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2)政治体制改革遵循的性质和指导原则: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必须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遵循统一领导、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 (3)政治体制改革的底线:必须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总结本国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应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绝不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 根据邓小平提出的上述基本思路,其主要内容写入了十三大报告。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简答论述题)

《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思想 1.米里哀教皇博爱主义的化身。 这一情节表现了以博爱主义道德力量改造邪恶习性,铸就善良灵魂的可行性,并成为小说整体结构的契机。2.冉阿让被感化后,立志行善至死不渝。 这些描写表现了以博爱主义道德力量化解人际隔阂,建立友好感情的可行性。 3.冉阿让对沙威的以德报怨 这些描写表现了以博爱主义道德力量征服恶人,自然淘汰恶人的可行性。 4.兴办福利,改善社会风气。 办福利事业是作者人道主义张扬的具体体现,描写悲惨世界目的在于消灭悲惨世界。 老师所讲:①作品对贫苦人民的不幸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揭露和控诉。 ②谴责了资产阶级的法律,指出资产阶级现存法律是低级法律,只会造成重复犯罪,人道主义高于资产阶级法律。③作者是以满腔热情歌颂了共和党人的斗争精神。 从《双城记》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 一,作者以他自己的人道主义准则来评价法国大革命前的封建贵族政权和大革命胜利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政权。二,梅尼特医生和代尔那都是狄更斯人道主义的化身。得伐石太太的凶狠、可怕、冷酷无情、杀人的疯狂及无止境的复仇,成为杀人成性的刽子身、“吃人鬼”。 三,作者还写了一大群杀气腾腾的凶汉拿着带血的刀斧在一块磨石上磨刀霍霍的情景,以及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场面。狄更斯认为暴力革命是一场可怕的灾难和浩劫。 四,狄更斯反对用暴力革命来解决社会矛盾。他希望统治阶级能开明而理智地进行一次改革,富人与穷人之间用爱代替恨。 五,他对革命和革命者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认为人民的革命是正义的,一方面又认为行为过火。 简述《巴黎圣母院》一书的美丑对照原则。 美丑对照原则是:“丑就在美的旁边,恶善共存,黑暗光明相共,因此艺术家在创作时,应同时表现丑,不应像古典主义那样只写崇高和优美。”雨果认为,美丑并列可以通过否定达到对美的肯定,而如果将夸张了的美与丑集中在一起,其对照效果会便好。 在《巴黎圣母院》中,人物形象刻画方面,既有外貌美丑的对照,也有内心善恶的对照,如伽西莫多外貌奇丑,却表现出正义、勇敢、真诚和强烈的爱憎感情,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内心阴险毒辣。此外,下层与上层两个社会,两个王朝和两个国王,两面三刀个法庭和两种审判,都有对照的意义。 试论《红与黑》中于连的形象。 ①于连是法国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者的典型,是一个个人主义者,是那个时代的英雄。于连个性刚强,充满激情,富有毅力。他虽然表面长得文弱,但是“心里竟藏着宁可死一千次也要飞黄腾达的不可动摇的决心”。外表和内心有着强力的反差。 ②于连有着反抗性与妥协性的双重人格,他既有反抗精神,又很容易屈服;他既憎恨贵族的卑劣,又不惮玷污自己的双手;他既崇拜拿破仑,又能随意改变自己的奋斗方向,走一条截然相反的道路;他既热衷于向上爬,又愤然选择了死亡,不肯向卑污的现实让步。 ③于连是一个叛逆的受难者形象。 试比较拉斯蒂涅和于连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异同。 相同点:(1)于连和拉斯蒂涅两人本性都是善良的,都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奋斗理想,是法国王朝复辟时期探索自己的前途、寻找自己的地位、期盼成为“豪富和伟人”的青年,两个人都试图努力从社会底层爬进上流社

中国哲学史考核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细则

中国哲学史考核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细则 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时量:120分钟试卷类型:D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全盘西化论胡适根本西化论 2、容闳《西学东渐记》 3、科学哲学 4、哥伦比亚杜威《先秦名学史》 5、中国哲学的史在中国的哲学史 6、艺术化宗教化哲学化 7、张君劢人生观 8、性体中国哲学牟宗三 二、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少选、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10分) 1、①②④ 2、①③④ 3、① 4、④ 5、①②③ 6、① 7、②③ 8、③ 9、②③10、① 三、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1、西学东渐 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广义上泛指自上古以来一直到当代的各种西方事物传入中国。(2分)但通常而言是指在明末(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3分) 2、充分西化 “充分西化”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化思潮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主张,其代表人物是胡适。(1分)胡适曾主张全盘西化,但这只是他的出发点,或手段。其目的其实是通过中西文化的碰撞来打磨改造确立“中国本位文化”。所以其所主张的“全盘西化”并非百分百的西化,而是“充分西化”。(3分)其立论的基础是“文化惰性论”。(1分) 3、觉解 觉解,是冯友兰人生哲学核心概念之一(1分)。解是指了解,觉是指自觉,觉比解更进一步。(2分)了解是一种活动,自觉是一种心理状态。(1分)我们对人生意义的了解,有赖于我们觉解程度的深浅。(1分) 4、两层存有论 是牟宗三“道德的形上学”哲学体系的基本内容。(1分)在存有论的领域,牟氏从现象与物自身的区别出发,提出了两层存有论:无执的存有论与执的存有论。(2分)牟宗三将佛家消极意义的“执”转为积极意义的“执”,认为在无执的存有境界,执是不存在的,而在执的存有论中,执是绝对需要的。两层存有并非隔绝的,而是可以通过“坎陷”来沟通。(2分)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新文化运动的意义何在? (1)政治意义:五四运动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2分)(2)思想意义:新文学、新哲学等新文化的产生。革命需要启蒙。思想需要创造。(4分) 2、简述张君劢对人生观之特点的看法。 张君劢将科学与人生观加以比较,指出了两者的五点区别,即人生观之特点所在,曰主观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简答论述题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简答/论述题)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简答题 1、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的表现? 清朝乾隆后期也出现前朝的“周期律”,开始由盛而衰。其表现有五个方面,期中三个方面是前所有的,如,政治上,中央集权强化,官制废弛,官僚整体性腐败腐化。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地租高利贷加重,无地少地农民增加,农民生活困苦不堪。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八旗军、绿营兵腐化无战斗力。思想文化上,带着满族异族统治的味道,大兴文字狱,压制异端,万马齐喑。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状态。 清朝的危机其实与前面各个封建王朝一样,出现了改朝换代的迹象,但历史已经没有给中国建立另一个封建王朝的机会。大的世界参照系已经变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到来,将改变中国命运。2、为什么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1840年至1949年,中国逐步形成并加深地演变为为半殖民地办封建状态。 首先,半殖民地化了。这是从政治主权角度看。主权受侵犯,领土完整遭破坏,成了有其名无其实的国家。 其次,半封建化了。这是从经济基础和经济解构角度看。(1)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国农业经济成为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个部分。(2)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中国城乡资本主义成产关系出现并有所发展。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有哪些? (1)资本帝国主义掌控中国经济和政治命脉,决定并支配中国。 (2)中国封建势力已经与侵略者勾结一体,是列强压迫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3)自然经济虽遭破坏,但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存。 (4)中国资本主义虽然产生并有一定发展,但始终软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5)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内部不统一。这与资本—帝国主义争斗和间接控制、与中国地方性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地方割据、中国地域广大等有关。 (6)中国人民政治权力和生活极端贫困化。 4、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屡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840-1919年的反外来侵略斗争均告失败,原因是: (1)社会制度的腐败。这是根本原因。清政府统治在进入近代以后,社会制度未变,更腐败。(2)经济技术落后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有一个重要原因。 论述题 1、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 (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工业革命的发生。 (2)资本主义与扩张的必然联系。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及其关系?

外国文学史下简答论述

外国文学史下简答论述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外国文学史下 简答、论述题 1、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 一、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样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二、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地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 三、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表现出作家们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2、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一、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 二、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三、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 四、现实主义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 3、比较法、英、俄三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异同。 相同点:19世纪英、法、俄三国文学主流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他们都注意塑造典型 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都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一般特征: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且注重 反映现实生活的整体的、本质的、真实的东西,同时更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具有批判性、 暴露性、改良性。他们都特别注意社会底层生活及“小人物”的悲剧命运的描写,注重表达 广大人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抗议。对社会的批判,是从改良主义制度出发的,思想武 器是人道主义,政治主张是改良主义。 不同点:(1)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50年代,法国经历了巨大的历史变动,资产阶级与贵族进行了反复的较量。作为中小资产阶级的作家们,亲眼 看到这场尖锐残酷的斗争,切身感受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热情与后来的冷酷现实,感受到 了平民青年和没落青年的郁郁不得志。所以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往往反映资产阶级与贵 族阶级的矛盾,揭露金钱的罪恶,描写个人反抗者形象,贯穿着科学和理性主义精神。 (2)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集成了18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优良传统,在揭露现实的 广度和深度上更进一步。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劳资矛盾的激化,各种改良思潮的影响,使英国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具有自己独特的面貌。第一,最先描写劳资矛盾题材,揭露资本家对工人 的残酷剥削和政治欺骗,正面描写工人阶级的生活和斗争。第二,善于描写“小人物”的命 运,成功的表现了小资产阶级的痛苦挣扎和个人奋斗的经历。第三,具有温和的人道主义和 浓厚的改良主义的倾向,感伤色彩和劝善说较明显。第四,女性作家异军突起,经受过女权 主义洗礼的英国妇女开始用文学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出现了一大批有成就的女作家,他们在 创作中表现了鲜明的女性意识。 (3)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具有与英法两国截然不同的特点:第一,文学与人民解放运 动紧密相连,以批判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为主要内容。第二,具有悲怆的情调,反映时 代苦难,表达知识分子深广的忧愤、焦虑及人道主义思想。第三,独特的形象系

中国哲学史习题集

《哲学基础》(1)之中国哲学史习题集 主要参考资料:1、课堂笔记;2、《<中国哲学史>学习辅导与习题集》 一、填空题 1、中国哲学史分期、、、、、 。 2、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指出中国哲学有六个特点:、、 、、、。 3、《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易传》是对《易经》的解释,包括、、 、、、、、、、等十篇文章,被称为“十翼”。 4、《易经》的八卦是、、、、、、、。 5、六经是指先秦的六种典籍,包括、、、、、。 6、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把人性分为三等,即、、。 7、玄学的主要经典是“三玄”,即、、。 8、正始名士主要是在理论上阐发老庄的玄言,竹林名士则多在行为上受用老庄的思想,这时期的代表人物有、、、、、、等,世谓“竹林七贤”。 9、魏晋玄学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10、东汉末年,道教正式形成。其时社会上主要有两大道教组织:一是于吉、张角创立的“”,一是张道陵所创立的“”。他们尊为教主,奉为经典。 11、唯识宗的基本思想是“”和“”说,该宗的代表著作是玄奘和弟子窥基编译的。 12、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13、在宋明理学中,理的意义可以分为四种:宇宙的普遍法则,可以称为,人性的理可以称为,伦理与道德规范的理可以称为,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可以称为。 14、张载最著名的言论是,, ,,这四句话被后人称为横渠四句教。 15、张载还将性区分为和,这可以视为后来理学中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区分的先导。张载还将人的知性区分为和。 16、1175年,陆九渊应吕祖谦的邀请与朱熹论学于鹅湖寺,史称。在这次会面上,他因为和的不同趋向和朱熹发生了争论。由此之后,成为宋明理学中的一大公案。 17、朱熹继承、发展了韩愈的道统论,认为、、、汤、文、武,周公,、、一脉相传,到孟子以后中绝了。 18、理学是以的姿态出现的,一方面,指责佛老的虚无主义,认为它们破坏了封建的伦理秩序;另一方面,又是的糅合。 19、从魏晋正始年间到西晋末年,何晏、王弼(玄学)、阮籍,嵇康(玄学)、裴頠,郭象(玄学)分别代表了玄学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 20、关于玄学的方法,冯友兰认为是,汤用彤认为是。

2015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论述题大全第八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论述题大全)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简答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1)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农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到1953年春,新解放区(原国统区)3亿多贫苦农民无偿得到了7亿亩土地和大量生产资料。 (2)意义:●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的基本完成,彻底摧毁了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深受剥削压迫的中国农民得到了解放,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与此同时,依靠土改中形成的有觉悟有组织的骨干量,建立了新中国农村的基层政权,为整个中国社会走向进步与稳定奠定了深厚基础。这是中国人民反封建斗争的重大胜利。 2、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了哪些方面的民主改革运动? (1)在已经没收的官僚资本企业中,建立工厂民主管理制度,工人阶级成为企业的主人。(2)按照对私营工商业(原民族资本)的生产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进行了全面调整。 (3)颁布新婚姻法,妇女解放和移风易俗。人民政府于1950年5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对新婚姻法的宣传和实施,引起了几千年来中国社会与家庭生活的深刻变革,推动了社会上移风易俗的改革。 (4)有步骤地开展了对旧教育制度和电影、戏剧等文化事业的改革,确定了思想宣传工作的方针和任务,制定了新中国文化教育的方针。1951年9月,在全国开展了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3、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1)1950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三中全会。毛泽东在《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中指出,●要获得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创造三个条件,即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同时强调不要四面出击的策略。 (2)七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最重要的会议。为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党的工作规定了明确的策略路线和行动纲领。 4、建国初期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经过三年的努力,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其原因如下: (1)中共中央和人民政府紧紧抓住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正确处理恢复国民经济同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 (2)从当时的国情出发,制定了“不要四面出击”等正确方针政策,妥善处理公私关系、劳资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 (3)刚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的建设,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用,及时有力地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

外国文学史(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 1、威塞克斯小说 威塞克斯是英国后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哈代家乡-----英国西南部农村的古称。哈代以此为背景,写了一系列小说,反映资本主义入侵农村的情况以及广大破产农民的悲惨生活。1912年,哈代在编撰自己的散文全集是,把这些小说称为“性格和环境小说”。其中著名作品有《绿萌下》、《远离尘嚣》、《还乡》、《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 2、“多余人” 出现在俄国文学中的一个艺术形象.沙皇专制下的农奴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很落后,优秀的知识分子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试图有所作为,但又找不到出路,于是苦闷、彷徨、忧郁、痛苦。他们大都富有才华,不满现状,愤世嫉俗,同时又性格脆弱,对人生采取消极态度。他们有时寻找刺激,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伤害自己,有时沉溺于无奈伤感情绪中不可自拔,成为社会的“多余人”。著名形象有奥涅金,毕巧林等。 俄国文学史的“多余人”形象系列 第一个“多余人”典型代表是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第二个“多余人”是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 第三个是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 最后一个塑造“多余人”形象的是冈察洛夫的《奥勃洛摩夫》 “奥勃洛摩夫性格”:懒惰、麻木、没有自信、贪图享乐、对生活缺乏激情 3、小人物 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一批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的典型形象。他们在社会中官阶,地位极低下,生活困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己,性格儒弱,胆小怕事;因此成为“小人物”统治下被侮辱的牺牲者。 俄国文学史上的“小人物”系列: 1.普希金《驿站长》中的淮林 2.果戈理《外套》中的亚卡基 3.陀斯妥耶夫斯基《穷人》的杰武什金 4.契诃夫《万卡》的万卡 4、忏悔的贵族 主要出现在19世纪俄国文学史中,一般是理想的贵族知识分子,他们思想进步,有较高的精神追求,但是由于腐朽堕落的贵族生活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有意无意也就会做下一些事,伤害了别人。当他们在特殊事件的触发下,认识到自己自私行为的恶果后,即会产生忏悔的心理变化,忏悔自己的所作所为,最终转本立场,批评贵族阶级的罪恶本质,如《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 5、社会问题剧(欧洲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 是易卜生在19世纪中后期所创作的旨在提出社会问题的剧本。他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出发,透过资本主义社会虚伪的外衣,揭示出种种黑暗和罪恶,从而提出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代表作有《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等。 6、“长河小说” 由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从《约翰·克里斯朵夫》开创。它以小说的主人公的个人生涯为主线,构成基本情节。其他次要人物虽然各有独特的命运,但需依赖主线存在,不能独立成篇。小说的框架结构宛如一条由许多支流汇聚而成的大河,奔腾向前。这一新的体裁继承了古代流浪汉小说,对后面作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7、“迷惘的一代”——“迷惘的”的文学主题

北京大学849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解析

北京大学考研历年真题解析 ——849中国哲学史 主编:弘毅考研 编者:Monad 弘毅教育出品 https://www.360docs.net/doc/8f17247619.html,

【资料说明】 北大哲学系《849中国哲学史》近年来一般有三种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名词解释注重全面,考察考生知识面的广度,个别考题在教材上没有直接涉及,本资料从典型工具书中尽可能收集罗列、查漏补缺;简答题要求对学科的熟悉程度,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适当展开;论述题注重深度,强调考生对于本学科的融会贯通与领悟、表达能力。 北大哲学系专业课近几年不再指定参考书,可以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掌握学科重点。对于哲学史上的重要思想家以及重要命题,甚至会连续重复命题,所以熟练掌握历年真题是备考的基本要求,去年的题或许就会出现在明年的试卷上。在要点方面,第一,宋明理学几大思想家:张载、朱熹、王阳明最为重点,可以从历年真题中直接看出。第二,先秦时期重要思想家的重要概念也是频繁出题。第三:魏晋玄学的几个主要问题的争论,也常常可能出高分值题。第四,佛教方面一般每年都会有一道简答题或者论述题。 由于时间、水平所限,资料中难免有不妥之处,尚需考生谅解,并恳切希望不吝赐教。

目录 2013年《中国哲学史》试题 (4) 2012年《中国哲学史》试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1年《中国哲学史》试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0年《中国哲学史》试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2009年《中国哲学史》试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3年《中国哲学史》试题解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2年《中国哲学史》试题解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1年《中国哲学史》试题解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0年《中国哲学史》试题解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2009年《中国哲学史》试题解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外国文学史必考简答答题、论述题

第一单元 1、古代希腊文学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每一阶段的主要成就和主要特点是什么?列举主 要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答:古希腊文学的发展可分四个时期:①氏族公社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代表作有《希腊神话》和荷马《荷马史诗》,赫西奥德的教诲诗《工作与时日》和叙事长诗《神谱》。 ②希腊奴隶制城邦国家的形成和繁荣时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主要成就是 抒情诗和寓言。代表作有萨福的独唱琴歌,和伊索的《伊索寓言》。③希腊奴隶制的全盛时期(公园前6世纪末~公元前4世纪初),史称“古典时期”,雅典成为全希腊的中心,雅典奴隶主民主制促进了雅典文化艺术的繁荣,主要成就是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 代表作有柏拉图《理想国》、《裴德罗斯篇》、《伊安篇》、《会饮篇》;亚里士多德《诗学》。 ④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2世纪),这一时期文学成就不大,只有新喜剧对 后世文学有一定影响。代表作米南德《恨世者》和《萨摩斯女子》。 2、希腊神话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英雄传说 主要特点:①以艺术的方式反映了希腊氏族社会的本质和面貌。 ②神人同形,神高度人格化 ③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力量和奋斗精神 ④生动活泼、清新质朴、充满乐观精神。 3、荷马史诗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分析其主要思想和其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形象。 答:基本内容: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伊利昂纪》写最后一年中51天内发生的事情。 全诗在为赫克托耳举行的盛大葬礼中结束。《奥德修纪》写木马计的设计者奥德修斯,海上十年历险和归家夫妻团聚的故事。 主要思想:以人为主,热爱现实,肯定人的奋斗精神。强调对人生采取积极的态度。 主要人物形象:①阿基琉斯:勇敢,义气,固执,任性,氏族英雄身上的个人意识。 ②奥德修斯:有心计,善于克制自己,狡猾,心狠手辣。 4、荷马史诗有什么艺术特色? 答:1)创造了“英雄史诗“的形式:以英雄人物为中心,规模宏大,风格崇高。 2)结构灵巧,布局严整:《伊利昂纪》十年战争,最后一年,51天,4天激战(占整个篇幅的一半)。 3)自然的语言和“荷马式的比喻”:以自然界,日常生活,劳动过程中的某些现 象进行比喻。 4)使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创作方法。 5)两步史诗的不同风格,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 5、列举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及其代表作品,比较他们的创作特点。 答:埃斯库罗斯:他的剧作反映了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建成时期的社会生活。代表作《七将攻忒拜》(中,反映出作者的爱国思想和拥护民主制思想的一致性。)《俄瑞斯忒亚》(三部曲以一连串的复仇故事,反映出新观念新到的胜于旧观念旧道德、民主制优于旧传统的思想。)《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特点:悲壮、雄浑、自豪而又充满自信。 索福克勒斯:他的创作是雅典民主制盛极而衰时期的社会生活的反映。代表作《俄狄浦斯王》(他提倡民主精神,鼓吹英雄主义思想,强调人对命运的反抗。是雅典奴隶主兴盛时期民主派意识的特点。)特点:悲愤、迷惘、上下求索。 欧里庇得斯:他的作品反映了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危机时期的社会现实和思想意识。 代表作《特洛伊妇女》(以反对侵略战争为主题;)《美狄亚》(是为妇女地位的低下和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历年真题

2017年4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B?【解析】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考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2.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A.龚自珍 B.林则徐 C.魏源 D.王韬 【答案】C?【解析】1843年,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纂了《海国图志》,综述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侵略。?【考点】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3.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的是()。 A.同文馆 B.广方言馆 C.译书局 D.译书馆 【答案】A?【解析】1862年奕?创办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考点】洋务运动的兴起 4.1911年,在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A.湖北 B.湖南 C.广东 D.四川 【答案】D?【解析】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将粤汉、川汉铁路的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引起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反对,保路运动兴起,四川尤其强烈。?【考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5.中国历史上第一步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答案】A?【解析】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考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6.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中国哲学史简答题和论述题1

中国哲学史简答题和论述题( 一 ) 1 在殷周之际,周公等人的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有什么意义? 变化:1、继承了商人崇拜上帝至上神的天命观念,他同样认为天是有意志的,但周公的天命观和商人是有区别的;2、他把商人上帝和宗祖神结合的一神论到分离的三神论;3、以祖配天到以德配天德转变,重神到所谓重道忠于民而信于神,改造了商人诸事占卜的天命论;4、天与天命中神的观念淡了,认为惟德是辅;5、由天不可信的思想演化成对天的怨恨等。 意义:1、用德政巩固了奴隶主贵族对奴隶和平民的专政;2、在伦理方面维系了建筑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世袭制,保持了周奴隶主贵族内部的团结,3、体现了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的萌芽。 2 简述孔子“仁”学思想要旨及现代意义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中最根本的有两条:一是“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 1孔子所谓的“爱人”,一方面是说,人是最重要的,因而应当“爱人”。另一方面是说,在社会生活中,要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彼此相亲相爱。总之,人人都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们之间相安无事,天下自然也就太平了。2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讲的是“仁”和“礼”的关系。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也是孔子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包括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同时“忠”与“恕”近“仁”,宋儒以“尽己”诠释“忠”,以“推己”诠释“恕”。仁道是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孔子之“仁”的不同层次—圣人,成人或贤人,君子。“情”为“仁”之本。“爱人”要从本家做起。“仁”所体现的首先是伦理亲情。可见,从根本上说“仁”是维护宗法制的。“仁”既然是以“情”为本,那么,在修养上能否达到“仁”的境界,取决于人自身的主观努力。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 意义:1、孟子以仁发展为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剥削使老百姓能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2、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很大的影响,不少清官良吏在推行他们那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改良政策时遵循的就是仁政的主张3、孔孟提出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德信条,成为中国历史上许多民族英雄的精神力量。 3 孔子的命是不是命定论? 是。 (1)孔子站在对周礼继承和改革的立场,把恢复周礼作为终生志愿,因此他在天命问题上,也持有两重性。孔子心目中的天虽然已不是殷周以来人格神的天,但还保留了天命的主宰性和必然性。 (2)孔子一方面丢掉了天的人格神的外貌,保留着其具有最高意志和主宰性,另一方面又企图以不可认识的必然性去解释天的意志和主宰性,这样就留有天命论的尾巴,甚至把天命论引向一种神秘主义的命定论,宣扬命运之天决定人间的贵贱,这就是孔子的“富贵在天”的“天命论”。 (3)孔子宣扬天命论,但并不限制他本人挽救奴隶制灭亡的主观努力。在这里,他并没有对天命的权威加以限制的企图,也没有将天命和人力划出不同势力范围的思想,而是认为他的主观努力正是天给予他的使命。从这一点说,他也对人力

世纪外国文学史简答论述题

名词解释湖畔派诗人:湖畔派诗人是指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他们因厌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隐居于英格兰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创作了大量赞颂大自然、缅怀中古、歌颂宗法制农村生活和诅咒城市文明的诗篇。其中华兹华斯的成就最高,他与柯勒律治合写的《抒情歌谣集》开创了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为主的现代诗风。他为《抒情歌谣集》再版写的序言,被认为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湖畔派诗人对英国诗歌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拜伦式英雄”:“拜伦式英雄”是拜伦作品中特有的形象。拜伦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高傲倔强的性格和毫不妥协的叛逆精神的形象,他们为了个人的自由和爱情幸福,独自一人向社会进行不同程度的挑战。他们都有忧郁、孤独的情绪而傲世离群。他们孤军奋战地进行个人反抗,只能以失败或死亡的悲剧结局告终。这些人物既表现了诗人的反抗精神,又反映了他高傲的性格和忧郁、苦闷的情绪,因而被称为“拜伦式英雄”。如《海盗》中的康拉德、《曼弗雷德》中的曼弗雷德等。 心灵辩证法:车尔尼雪夫斯基对托尔斯泰早期创作中独特心理描写的概括,即作家善于“描绘心理过程本身,这一过程的形态和规律”。托尔斯泰善于通过描写心理变化的过程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演变;他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本身,是这种过程的形态和规律;他能描述出一些感情和心理怎样演变为另一些感情和心理,展示心理流动性态的多样性与内在联系。这是车尔尼雪夫斯基评价托尔斯泰“心灵辩证法”的基本内容。此外,托尔斯泰从来不是静止地去描写人物的心

理,而是始终细致地描写心理在外界影响下的嬗变过程。这一手法特别适用于作 社会问题剧:指挪威剧作家易卜生创立的以资本主义社会中重大社会问题为主题,并在结尾没有直接结论,没有任何暗示的剧本。作者站在民主主义立场上,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把当时的社会问题与舞台艺术相结合,真实地反映了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特点。剧本提出了有关政治、伦理道德、婚姻、妇女、教育、宗教、法律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资产阶级虚伪欺诈、自私自利等败行劣迹,贯穿着强烈的批判精神,目的是引起人民的注意,进行社会改革,带有改良主义色彩。代表作品是《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和《人民公敌》。 自然主义文学: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期流行于欧洲的一种资产阶级文艺流派。在创作上,它一方面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和抒情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又轻视现实主义的典型化原则,而追求绝对的客观性,主张照相式的记录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理学和遗传学规律解释人和社会生活。自然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是左拉,代表作家有法国的龚古尔兄弟和德国的霍普特曼等。 复调小说 复调小说由互不相容的各种独立的意识,各具完整价值的多重声音组成。俄国著名文学理论家巴赫金在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里发现了“复调现象”,这是相对于巴赫金称之为“单调”的样式而言的。在“单调”样式中,作家以一种很肯定的观点来演绎故事,其观念左右着作品故事的进程直到结局。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却创造了人物形象的全新结构,主人公的意识不为作家的框架所限和作家具有平等地位。作家和作品中的每个人

《中国近代史纲要》1~7章复习摘要简答题

综述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

2018中国近现代史简答论述题

20.简述毛泽东《论持久战》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内容: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系统地明了持久抗战的永方针,他指出“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强弱力量的对比,决定了抗日战争的持久性;日本是小国,发动的是侵略战争,是失道的战争,中国是大国,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最后胜利是属于中国的”。还科学的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 意义:论持久战的战略思想,系统的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和必须实行的战略方针,对全国抗战的战略指导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1.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进步势力、中间势力和顽固势力分别指什么?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①进步势力是指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是统一战线的基础。 ②中间势力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地方实力派。 ③顽固势力是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中的亲英、美派。 22.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①政治纲领,就是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经济纲领,就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③文化纲领,就是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3.简述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内的三种建国方案 ①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这种方案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宣告其破产。 ②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使这种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③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这一方案是科学的建国方案,引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从而为实现国家富强开辟了道路。 24.新民主主义革命总总路线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①没收官僚资本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建立国营经济。 ②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并引导个体农民发展合作经济。 ③保护民族工商业,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富农经济的存在。 25.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那些新的严峻考验? ①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②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③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④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26.没收官僚资本对新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①削弱了资本主义经济力量。旧中国官僚资本同民族资本的比例是8:2,没收官僚资本,也就把中国资本主义的主要部分消灭了。 ②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没收官僚资本归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所有,人民共和国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使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27.简述“三反”“五反”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三反运动指: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运动。 意义:这次运动教育了干部的大多数,挽救了犯错误的同志,清除了党的队伍和国家干部队伍中的腐化分子,对于在执政条件下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促进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廉政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反运动指:1952.1中共中央开展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运动。意义:这场运动打击了不法资本家严重的“五毒”行为,在工商业者中普遍进行了一次守法经营教育,推动了在私营企业中建立工人监督和实行民主改革。 28.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的几种经济组织形式及其性质 第一是互助组,这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经济组织。 第二是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第三是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外国文学史(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 1、威塞克斯小说 威塞克斯就是英国后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哈代家乡-----英国西南部农村得古称。哈代以此为背景,写了一系列小说,反映资本主义入侵农村得情况以及广大破产农民得悲惨生活。1912年,哈代在编撰自己得散文全集就是,把这些小说称为“性格与环境小说”。其中著名作品有《绿萌下》、《远离尘嚣》、《还乡》、《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得苔丝》。 2、“多余人” 出现在俄国文学中得一个艺术形象、沙皇专制下得农奴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很落后,优秀得知识分子受西方启蒙思想得影响,试图有所作为,但又找不到出路,于就是苦闷、彷徨、忧郁、痛苦。她们大都富有才华,不满现状,愤世嫉俗,同时又性格脆弱,对人生采取消极态度。她们有时寻找刺激,在伤害别人得同时也伤害自己,有时沉溺于无奈伤感情绪中不可自拔,成为社会得“多余人”。著名形象有奥涅金,毕巧林等。 俄国文学史得“多余人”形象系列 第一个“多余人”典型代表就是普希金得《叶甫盖尼·奥涅金》 第二个“多余人”就是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得毕巧林 第三个就是屠格涅夫《罗亭》中得罗亭 最后一个塑造“多余人”形象得就是冈察洛夫得《奥勃洛摩夫》 “奥勃洛摩夫性格”:懒惰、麻木、没有自信、贪图享乐、对生活缺乏激情 3、小人物 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所塑造得一批生活在底层得小人物得典型形象。她们在社会中官阶,地位极低下,生活困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己,性格儒弱,胆小怕事;因此成为“小人物”统治下被侮辱得牺牲者。 俄国文学史上得“小人物”系列: 1.普希金《驿站长》中得淮林 2.果戈理《外套》中得亚卡基 3.陀斯妥耶夫斯基《穷人》得杰武什金 4.契诃夫《万卡》得万卡 4、忏悔得贵族 主要出现在19世纪俄国文学史中,一般就是理想得贵族知识分子,她们思想进步,有较高得精神追求,但就是由于腐朽堕落得贵族生活环境对她们得影响,有意无意也就会做下一些事,伤害了别人。当她们在特殊事件得触发下,认识到自己自私行为得恶果后,即会产生忏悔得心理变化,忏悔自己得所作所为,最终转本立场,批评贵族阶级得罪恶本质,如《复活》中得聂赫留朵夫。 5、社会问题剧(欧洲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 就是易卜生在19世纪中后期所创作得旨在提出社会问题得剧本。她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出发,透过资本主义社会虚伪得外衣,揭示出种种黑暗与罪恶,从而提出许多重大得社会问题,代表作有《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等。 6、“长河小说” 由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从《约翰·克里斯朵夫》开创。它以小说得主人公得个人生涯为主线,构成基本情节。其她次要人物虽然各有独特得命运,但需依赖主线存在,不能独立成篇。小说得框架结构宛如一条由许多支流汇聚而成得大河,奔腾向前。这一新得体裁继承了古代流浪汉小说,对后面作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7、“迷惘得一代”——“迷惘得”得文学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