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课件_PPT医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血压PPT课件完整版

高血压PPT课件完整版

02
高血压病理生理机制
心脏输出量与外周阻力关系
01
心脏输出量增加
心脏收缩力增强或心率加快,导致心输出量增加,进而升高血压。
02
外周阻力增大
血管平滑肌收缩、血管腔狭窄等导致外周阻力增加,使血压升高。
03
心脏输出量与外周阻力的相互作用
心脏输出量增加时,外周阻力相应减小以维持血压平衡;反之亦然。这
种相互作用在高血压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高血压PPT课件完整版
contents
目录
• 高血压概述 • 高血压病理生理机制 • 高血压并发症及危害 • 药物治疗策略与选择原则 • 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 • 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教育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高血压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可分为原 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
其他神经内分泌因素
如血管内皮素、一氧化氮等也在高血压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及炎症反应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
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一氧化氮等舒血管物质释放减少,而内皮素等缩血管物质释放增加,导致血管舒 缩功能失衡和血压升高。
炎症反应
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壁内存在炎症反应,炎症细胞浸润和炎症因子释放可加重血管内皮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进一步升高血压。同时,炎症反应还可激活RAAS等神经内分泌系统,形成恶性循环。
心理支持
提供情感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 疾病,增强信心。
针灸、按摩等中医辅助治疗方法
针灸疗法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达到降 压的效果。
按摩疗法
运用推拿、按摩等手法舒缓肌肉 紧张,促进血液循环。

高血压ppt课件(图文)【34页】

高血压ppt课件(图文)【34页】

汇报人:
时间:202X
目 录
CONTENTS
01
高血压病基本知识
02
高血压的中医治疗
03
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
04
预防高血压从点滴做起
M
E
D
I
C
A
L
第一部分
高血压病基本知识
—普及高血压知识 减少高血压危害—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高血 压与动脉硬化、脑血栓、脑出血、缺血性 心脏病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与发展都 有密切关系,尤其是收缩压的增高与以上 疾病的关系更为密切。
二、导致多种病变
高血压还可导致心、脑、肾和血管多种病变,发生左心室肥厚、充血性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慢性肾功能衰 竭等严重威胁生命与健康的并发症。
高血压的危害
三、引发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的主要直接并发症是脑血管病,尤其是脑出血
• 一组312例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15年—18年长期随访,由于心、脑、肾并发症死亡97例,占全部死 因的74.6%。在596例老年人高血压前瞻性27个月随访观察研究中,心、脑血管病累积发生率为68.79%, 脑血管病累积发生率为36.91%。研究表明,血压越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越高。
• 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等; • 内分泌疾病:如绝经期综合征、嗜铬细胞瘤等; • 心血管病变: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缩窄等; • 颅脑病变:如脑肿瘤、脑外伤等;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其他原因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红细胞增多症、药物等。
高血压的致病因素
诱发因素
• 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很多日常 行为习惯是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
• 诱发因素举例:高钠低钾饮食,超重和肥 胖,过量饮酒,长期精神紧张,体力活 动不足等。

高血压健康教育PPT课件

高血压健康教育PPT课件
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将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的发生 率。
高血压的未来展望
个性化医疗
未来的医学可能会更加注重个体差异,为患者提 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基于基因组学和大数据的研究将推动个性化医疗 的发展。
谢谢观看
什么是高血压?
分类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前者 占大多数,后者通常由其他疾病引起。
了解高血压的类型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什么是高血压?
流行病学
根据统计,全球约有10亿人患有高血压,且这一 数字在逐年上升。
高血压的患病率与年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 密切相关。
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的危害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是导致心脏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 重要风险因素。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脏肥大、动脉硬化等病 变。
高血压的危害
肾脏损害
高血压可导致肾功能受损,严重者可发展为 肾衰竭。
定期监测血压和肾功能有助于早期发现问题 。
高血压的危害
其它并发症
高血压还可能引起眼睛损伤、认知障碍等问 题。
了解高血压的潜在危害,有助于提高自我管 理意识。
高血压的预防
高血压的预防
健康饮食
应减少盐分摄入,多食用水果、蔬菜和全谷物, 保持均衡饮食。
DASH饮食法被推荐为降压饮食方案。
高血压的预防
适量运动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控 制血压。
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是理想的目标 。
高血压的预防
心理健康
管理压力和焦虑,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预防 高血压的重要因素。
可高血压的管理
高血压的管理 定期监测
建议定期自测血压,并记录变化,以便及时 调整生活方式或治疗方案。

高血压PPT课件

高血压PPT课件
高血压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高血压概述 • 高血压病理生理 • 高血压检查与评估方法 • 高血压治疗原则及药物选择策略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部署 • 患者日常管理与教育指导
01 高血压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 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 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
腰围测量
03
反映腹部脂肪堆积程度,是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
险因素。
实验室检查项目选择及意义解读
血常规
了解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 基本情况,排除相关疾病引起的
继发性高血压。
生化检查
包括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 评估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和靶器
官损害情况。
尿液分析
检测尿蛋白、尿糖等指标,有助 于发现肾脏损害和糖尿病等并发
06 患者日常管理与教育指导
定期随访监测安排
设定随访频率
根据患者病情及医生建议,设定合适的随访频率,如每周、每月或 每季度一次。
监测内容
包括血压、心率、体重、尿常规等基本指标,以及肾功能、心电图 等相关检查。
随访方式
可通过门诊、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进行随访,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 效的管理。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症。
影像学检查在评估中应用价值
心电图
评估心脏电活动情况,发现高血压引起的心肌肥厚、心律失常等 并发症。
超声心动图
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评估高血压对心脏的损害程度。
血管超声检查
检测颈动脉、四肢动脉等血管病变情况,预测心血管事件风险。
风险评估模型构建和应用

高血压完美版课件

高血压完美版课件

运动时应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在极端天气条件下 运动。
运动前应进行适当的热 身和拉伸运动,运动后 进行适当的放松。
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医 生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 运动方式和强度。
控制体重
01
02
03
04
保持健康的BMI指数,BMI在 18.5-24.9之间为正常范围。
避免过度饮食和暴饮暴食,尽 量少吃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
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血压, 评估治疗效果,并根据情况调整治疗 方案。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包括改善生 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
饮食习惯的改善包括控制盐的摄入量、增加水果和蔬菜 的摄入量、限制高脂肪和高热量食物的摄入等。
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增加运动量、减轻体重、限制饮酒、 减少精神压力等。
不良情绪的影响。
通过冥想、瑜伽、音乐等放松 身心的方法来缓解压力和焦虑

与家人和朋友交流,分享自己 的感受和情绪,获得情感支持 和理解。
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及 时解决心理问题,保持身心健 康。
06 高血压的并发症与危害
CHAPTER
脑卒中
脑卒中
01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脑血
不同患者的高血压症状可 能有所不同,有些患者可 能无明显症状。
并发症表现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血 管疾病、肾脏疾病等,出 现相应症状,如心绞痛、 肾功能不全等。
02 高血压的病因
CHAPTER
原发性高血压
病因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尚未 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 环境、饮食习惯、缺乏运 动等因素有关。
症状
04 高血压的治疗
CHAPTER
药物治疗

高血压健康教育课件ppt课件完整版

高血压健康教育课件ppt课件完整版

戒烟限酒和心理健康维护
戒烟
吸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之一,应尽早戒烟,避免 被动吸烟。
限酒
饮酒过量会使血压升高, 患有高血压的人应避免饮 酒或少量饮酒。男性每日 酒精摄入量不应超过25克 ,女性不应超过15克。
心理健康维护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 紧张和疲劳。适当进行心 理调适和放松训练,如深 呼吸、冥想等。
并发症监测与处理策 略
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和监测方法
评估方法
采用Framingham风险评分、欧洲心脏病学会(ESC)风险评分等,综合考虑 年龄、性别、血压、血脂、血糖、吸烟等因素,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心脑血管疾 病风险评估。
监测手段
定期测量血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观察心脏结构、功能及血管病变情况 。对于高危患者,可进行冠状动脉造影、颈动脉超声等进一步检查。
互助小组
建议患者加入高血压互助小组,与 其他患者分享经验、互相鼓励和支 持,共同应对高血压带来的挑战。
THANKS
感谢观看
适合的降压药物。
联合用药
02
对于单一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采用联合用药方案,提
高降压效果。
调整用药剂量和频率
03
根据患者血压波动情况和药物作用特点,调整用药剂量和频率
,确保血压平稳控制。
长期用药注意事项和副作用管理
遵医嘱规律服药
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规定的时间和剂量服药,避免漏服或过量服用。
定期监测血压和肝肾功能
低血压。
β受体阻滞剂
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钙 通道,减少钙离子内流,使血管 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从而降 低血压。
钙通道阻滞剂
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或阻 断血管紧张素受体,减少血管紧 张素Ⅱ的生成或作用,使血管舒 张,降低血压。

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ppt课件

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ppt课件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富含钾、镁、膳食纤维等有利于降压的成 分。
如鱼、瘦肉、豆类等。
控制总能量摄入
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
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
如动物内脏、肥肉等。
钠盐摄入限制及替代品选择
01
02
03
04
每日钠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 相当于一啤酒瓶盖的量。
使用限盐勺、限盐罐等工具控 制用盐量。
选择低钠盐、低盐酱油等替代 品。
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高血压基本概念与分类 • 生活方式调整与饮食控制 • 药物治疗原则与注意事项 • 并发症风险评估与干预策略 • 心理因素在高血压管理中作用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01 高血压基本概念与分类
高血压定义及诊断标准
高血压定义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 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 ≥140mmHg和/或舒张压 ≥90mmHg。
01
心理压力可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进
而升高血压。
压力激素分泌增加
02
心理压力还可促进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的分泌,
这些激素具有升高血压的作用。
慢性压力导致血管损伤
03
长期的心理压力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的形成,从而增加高血压的风险。
心理干预方法介绍
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提高居民健康素养。
建立健康档案
为高血压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进行个性化管理。
定期随访和评估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提供转诊服务
对病情严重的患者及时转诊到上级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THANKS FOR WATCHING

高血压ppt课件(图文)

高血压ppt课件(图文)

02
对于单一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采用联合用药方案,提
高降压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调整用药剂量和频率
03
根据患者血压波动情况和药物作用特点,适时调整用药剂量和
频率,确保血压平稳控制。
05 并发症预防与管理策略
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
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压水平、血脂、血糖等危险因素,进行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综 合评估。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
肾素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原,生成血管紧张素Ⅰ,再经转化 酶作用生成血管紧张素Ⅱ,具有强烈的收缩血管和刺激肾 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的作用,导致血压升高。
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血管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等舒血管物质减少,同时释放 内皮素等缩血管物质增加,导致血管舒缩功能失衡,血压 升高。
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 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和降低心输出量来降低血压。 适用于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患者,尤其是心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心绞痛 和慢性心力衰竭者。
• 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抑制细胞 外钙离子内流,使细胞内钙离子水平降低而引起心血管等组织器官功能改变的 药物。适用于各种程度的高血压,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脑血管病变等。
介绍了近年来新研发的降压药物种类,如直接肾素抑制剂、内皮 素受体拮抗剂等。
新型降压药物优势
阐述了新型降压药物相比传统药物的优势,如更高的降压效果、更 低的副作用风险等。
新型降压药物适用人群
分析了新型降压药物的适用人群,如难治性高血压、合并其他疾病 的高血压患者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体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未来高血压治疗将更加注重个体化,根据患 者的基因型、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高血压免费ppt课件

高血压免费ppt课件
诊断依据
高血压的诊断应至少两次在非同日静息状态下测得血压升 高时方可确诊,而血压值应以连续测量三次的平均值计。
高血压的分类
01
02
03
原发性高血压
指原因不明的高血压,占 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
继发性高血压
指由某些明确独立的疾病 引起的血压升高,如肾实 质病变、肾动脉狭窄、嗜 铬细胞及时发现高血压
定期检测血压有助于及时发现高 血压,避免长期高血压对心脑血
管的损害。
监测治疗效果
定期检测血压可以监测药物治疗 的效果,根据血压情况调整治疗
方案。
提高自我管理意识
定期检测血压有助于提高个人的 自我管理意识,主动关注自身健
康状况。
预防高血压的方法
合理饮食
减少盐、糖、脂肪的摄入,增 加膳食纤维、钾、钙等营养素 的摄入。
02
高血压的成因
遗传因素
家族史
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有家族史的人患病风险较高。
基因突变
部分高血压患者是由于基因突变 导致的,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异常等。
环境因素
饮食
高盐、高脂肪、高热量等 不健康饮食习惯与高血压 的发生密切相关。
精神压力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 郁等不良情绪状态也可导 致血压升高。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使血管狭窄、阻塞,增加心脑血管事 件的风险。
血栓形成
高血压可促进血栓的形成,导致血管 阻塞、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严重后果 。
04
高血压的诊断与预防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收缩压(高压) ≥140 mmHg
诊断时应至少两次测 量血压均达到上述标 准
舒张压(低压)≥90 mmHg

《高血压诊治医学》课件

《高血压诊治医学》课件
《高血压诊治医学》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高血压概述 • 高血压的病理生理 • 高血压的诊断 • 高血压的治疗 • 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 • 高血压的最新研究进展
01 高血压概述
高血压的定义
高血压定义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 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 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降压药物
用于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常见的降压药物包 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 抗剂、钙通道拮抗剂等。
联合用药
在单一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联合使用多 种降压药物。联合用药可以增加降压效果,减少副作用。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血压水平、合并疾 病等,选择最适合的降压药物和剂量。
高血压的病理改变
血管结构改变
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 狭窄,使血流阻力增加,进一步
升高血压。
心脏改变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肥厚、扩 大,最终引起心力衰竭。
靶器官损伤
高血压可引起脑、肾、眼等靶器 官的损伤,如脑卒中、肾功能不
全、视网膜病变等。
高血压对器官的影响
对心脏的影响
高血压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肌肥厚、心腔扩 大,引起心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
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在某些高血压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降压效果,且副作用 较少。
特殊人群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老年高血压
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研 究新型降压药物及非药物治疗手 段,以提高降压效果及生活质量 。
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期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和非药 物治疗手起脑卒中、脑出血等脑血管事件,严 重威胁生命。
对肾脏的影响

高血压知识讲座PPT通用课件(2024版)

高血压知识讲座PPT通用课件(2024版)

高血压健康教育
高血压的注意事项包括遵医嘱使用药物、合理饮食。
1、遵医嘱使用药物:
高血压是指动脉内血液压力过高,是比较常见的全身血管性疾病,高血压与遗传因素、精神和环境因素、年 龄因素、其他疾病因素等有一定关系,高血压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心悸等症状。高血压患者可在医生指 导下使用呋塞米片、托拉塞米片、阿替洛尔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在用药时一定要严遵医嘱,按时、按量使用 药物,不能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
≥180
80
80-89 ≥90 90-99 100-109
≥110
第二章节
高血压的现状及特点
高血压的现状及特点
患病人口多
全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 18.8% , 全 国 约 有 1.6 亿 高血压患者,没5个成年 人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
人群分布特点
人群分布特点:男性普遍多 于女性,而且年龄越小患病 比老年人更加明显,35-49 岁人群高血压年增长率比其 他年龄组都高。
一减少盐摄入,每日摄盐低于六克。
二少食多餐,不宜过饱。
三清淡,含丰富维生素和植物蛋白饮食,减少饱和脂肪酸胆固醇以及含糖物质的生物,尽量使用花生 油、豆油、菜油等,适当补钙,也是降低高血压预防动脉硬化的有效方法之一。
四多食含维生素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含糖多的水果,口服利尿剂者应禁含钾高的水果比如橘子、 香蕉等。
第五章节
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
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
一级 预防
对因治疗即治本,从源头上防止高血压,针对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明确病因,改变生活方式 是降低血压相关心血管事件危险的适当方法
经常运动(至少每周3次,每次30分钟),通 过减轻体重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进食低脂肪低盐饮食、多食高纤维膳食,特别 是多吃水果和蔬菜

高血压ppt免费课件

高血压ppt免费课件
,提高生活质量。
家属参与心理支持技巧培训
了解高血压患者的心理需求
家属应了解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需求,给予关心和支持。
学习心理支持技巧
家属可参加相关培训课程,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和情绪调节方法,帮 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
协助患者进行自我管理
家属可协助患者制定合理的生活和饮食计划,督促其按时服药、定期 测量血压等,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的安全。
04
饮食调整与营养支持在高 血压治疗中作用
合理膳食结构建议
控制总能量的摄入,保持适宜的体重。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全谷类、豆类 、水果、蔬菜等。
多吃富含钾、镁、钙等微量元素的食物 ,如海带、紫菜、芹菜、菠菜、花生等 。
脂肪的摄入量应控制在总能量的25%以 下,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应低于总能量 的7%。
肾脏损伤及眼底病变等并发症处理
肾脏保护
选择对肾脏有保护作用的降压药 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 抗剂(ARB),减轻肾脏损伤。
眼底检查
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及时发现并处 理高血压引起的视网膜病变。
综合治疗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 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激光 治疗等,以减轻并发症对患者的危 害。
、精神压力等。
02
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高血压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随着病程进展,可出现头痛、头晕、心 悸、胸闷、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表现。
诊断依据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 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此外,还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 检查等进行综合评估。

高血压课件_PPT

高血压课件_PPT
减少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调整饮食
采用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 食结构,增加蔬菜水果摄入, 降低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
适量运动
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 慢跑等,增强心肺功能,改善 血液循环。
戒烟限酒
戒除吸烟习惯,限制酒精摄入 量,以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
发生风险。
肾脏保护及早期筛查方法
控制血压和血糖
积极控制高血压和糖尿 病等危险因素,以减轻
鉴别诊断与评估
鉴别诊断
需与继发性高血压进行鉴别,如肾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同时还需 与其他引起头痛、头晕等症状的疾病进行鉴别,如偏头痛、颈椎病等。
评估病情
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合并症等情况,对高血压患者进 行危险分层,以便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还需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 活质量,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
高血压课件_
目录
• 高血压概述 • 临床表现与诊断 • 治疗方法与策略 • 并发症预防与管理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随访监测与效果评价
01 高血压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 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持续改进路径和策略部署
个体化治疗策略调整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和药物剂量。
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和 自我管理能力。
医患沟通与协作
加强医患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 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
建立高血压治疗的质量控制体系,持续改进 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高血压ppt课件

高血压ppt课件

中医分型
3.阴虚阳亢 头晕胀痛,耳鸣, 健忘,腰膝酸软,面热眼花,口 燥咽干,舌红脉弦细。
4.阴阳两虚 头痛眩晕,面色不 华,耳鸣,心悸,动即气急,失 眠多梦,夜尿频繁,舌淡或红, 脉弦细。
中医治则
1.治则 平肝潜阳,化痰健脾,滋阴降 火,平补阴阳。根据本病的发 病原因和证候特点,宜区分标 本缓急,属虚属实,分而治之 。
高血压病
教学目标
❖高血压的概念 ❖高血压的病因及易发人群 ❖高血压的预防及治疗原则 ❖治疗药物的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教学难点: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高血压的概念
高血压是指以动脉收缩压 和/或舒张压升高,常伴有心、 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 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
心脏、视网膜、肾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三期:出现器官损害的临床表现
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短暂脑 缺血发作、脑卒中、高血压脑病、视网 膜出血、渗出、血肌酐↑、肾功能衰竭、 动脉夹层、动脉闭塞性疾病
❖ 有关检查
❖ 初次体检应能包括的内容
❖ 1、血压。两侧血压对比核实,取较高侧的数 值。如果两侧血压的差值大于20毫米汞柱,较低 的一侧有可能是肱动脉以上的大血管特别是锁骨 下动脉发生了狭窄,狭窄的原因最常见的是动脉 粥样硬化、阻塞。
≥110 <90
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 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 眠、乏力等
❖ 1、头疼: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 状。若经常感到头痛,而且很剧烈,同时又恶心 作呕,就可能是向恶性高血压转化的信号。

❖ 2、眩晕:女性患者出现较多,可能会在突然 蹲下或起立时有所感觉。
❖ 3、耳鸣: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或) 和(或)
90~99 100~109
3级(重度)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80
≥140
和(或)

≥110
<90
※ 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分级时,以较高的级别为标准
流行病学
发病率及患病率总体情况:
国家地区差异:工业化国家>发展中国家 种族差异:美国黑人>白人 年龄差异:老年人最为常见
我国的发病及患病情况:
病 理(pathology)
小动脉
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纤维化 ;壁/腔比值↑,管腔
内径↓,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心脏 左心室肥厚、扩大(高血压心脏病),心衰。 脑 脑出血、脑血栓、腔隙 性脑梗塞。 肾脏 肾小球纤维化、萎缩;肾 小动脉硬化;动脉增生性 内膜炎及纤维素样坏死。 终致肾衰。
高血压 2级 中危 中危 高危 很高危 3级 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低、中、高、极高危10年内心脑血管事件的概率为<15%、15-20%、20-30%及
>30%。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
诊断依据:安静休息、坐位、非降压药物 状态下非同日测量3次血压值收缩压均≥ 140mmHg和/或 舒张压 ≥90mmHg可诊 断高血压。
鉴别诊断:见继发性高血压
实验室检查
常规项目
血脂、血糖、肾功、血、尿常规、心电图。
其他检查
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胸片、踝/臂血压比值、 心律变异、颈动脉内层中膜厚度、动脉弹性测定、血浆肾 素活性等。

降压治疗的目标值

一般 主张控制血压<140/90mmHg; 糖尿病、慢性肾病、心衰、冠心病 合并高血压,控制血压
胰岛素抵抗 高胰岛素血症 交感神经活性亢进
肾脏钠、水潴留
动脉弹性减退
高血压
血管机制
血管壁内皮细胞生成、激活、释放各种血管活性物质: NO,PGI2,ET-1,EDCF。 大动脉弹性减退致使外周血管压力反射波提前是单纯收缩 期高血压的主要机制。 总之,高血压是一组异质性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不尽 相同,一些细节问题尚须进一步研究。
精神应激 脑力劳动者发病率高于体力劳动者; 精神紧张的职业发病率高; 噪声。
其他因素:
体重 、避孕药、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SAHS)。
发病机制
交感神经活性亢进
各种病因
皮层下神经中 枢功能变化 神经递质浓度 与活性异常
小动脉阻力 增加
血浆儿茶酚胺 浓度升高
交感神经系统 活性亢进
降压药物应用基本原则
• • • • 小剂量开始 优先选择长效制剂 联合用药 个体化

降压药物(5类一线药物)
1、利尿剂 机理:排钠,减少细胞外液容量,降低血管阻力。 分类:噻嗪类、袢利尿剂、保钾利尿剂。 代表药物:氢氯噻嗪、呋塞米、螺内酯、吲达帕胺。
利尿剂 适应证:轻中度高血压;盐敏感型高血压;和 并肥胖或糖尿病;更年期女性和老年人。袢利 尿剂主要用于肾功不全时。 禁忌证:噻嗪类禁用于痛风患者;保钾利尿剂 不宜与ACEI合用、肾功不全者禁用。
高血压
肾性水钠潴留
各种病因 肾性水钠潴留
全身血液 自身调节、 排钠激素↑
高血压
外周血管阻力 增加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系统激活
血管紧张素原
肾素
血管紧张素Ⅰ
ACE
血管紧张素Ⅱ
AT1
醛固酮分泌
小动脉收缩
激活交感神经
心、血管重构
高血压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itance,IR)
视网膜
小动脉痉挛、硬化、视网膜渗出、出血、视盘水肿。
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症状
早期大多无明显症状; 常见症状可有头晕、头痛、颈项板直、 疲劳; 心悸;视力模糊; 鼻出血等。 突然严重头晕、眩晕发作→脑血管病、 降压过度、直立性低血压
体征
血压升高; A2亢进、收缩期杂音、收缩早期喀喇音; 颈部或腹部血管杂音。 继发性高血压体征:
高血压的分级:
采用(WHO/ISH,1999年血压的定义和分类,见 表1)
表1
类别 正常血压
血压的定义和分类 收缩压(mmHg) <120 120~139
≥140
舒张压(mmHg) 和 和(或)
和(或)
<80 80~89
≥90
正常高值血压
高血压
1级(轻度) 2级(中度)
140~159 160~179
总体上升:估计目前患者超过1亿人!
12% 10% 8% 6% 4% 2% 0% 1959年 1979年 1991年 患病率
地区差异:北方>南方
沿海>农村
民族差异:高原少数民族患病率高 性别差异不大。

遗传因素:

可能存在主要基因显性遗传和多基因关联遗传
环境因素:

饮食 摄盐过多所致高血压主要见于盐敏感的人群; 钾摄入与血压呈负相关; 多数认为低钙与高血压发生有关; 高蛋白、高饱和脂肪酸及酒精摄入。 缺乏叶酸,导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与高血压 发病正相关。
靶器官损害
左室肥厚(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 蛋白尿和/或血肌酐轻度升高;
超声或X线证实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视网膜局灶或广泛狭窄。
表2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标准
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 1级 无危险因素 1-2个危险因素 3个以上危险因素或 靶器官损害 临床并发症或合并糖尿病 很高危 低危 中危 高危
并发症
• 1、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 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2、心力衰竭、冠心病。 • 3、慢性肾衰竭。 • 4、主动脉夹层。
分层依据 :血压升高水平

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男性>55岁、女性>65岁; 吸烟;血胆固醇> 5.72mmol/L; 糖尿病; 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 女<65岁 男<55岁)。
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
(primary hypertension)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
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
诊断标准
高血压的标准: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 诊室
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 )≥140mmHg和/或 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 ≥90mmHg
<130/80mmHg;
老年人 SBP在140~150mmHg,DBP <90mmHg,但不
低于65~70mmHg。
改善生活行为
适用于:所有高血压患者 减轻体重;
减少钠盐摄入;
补充钙钾; 减少脂肪摄入;
戒烟限酒;
增加运动, 减轻精神压力。
降压药物治疗
适用于: 血压持续升高6个月以上,改善生活行为未获有效控制; 高血压2级或以上;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已有靶器官损害和并发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